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024-05-11

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通用8篇)

篇1: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3D打印背景调查分析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以增材制造技术为重要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既是重大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加快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取得在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方面发展的主动权,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3D打印全球升温

3D打印(3Dprinting)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以(软件)数字建模为基础,运用塑料、金属、陶瓷、橡胶、玻璃、色砂等多种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打印”出三维实物产品。

飞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3D打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天航空、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和等领域。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使得3D打印现代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发展3D打印技术、兴起3D打印产业

金属耗材由于技术瓶颈最为稀缺,需求和利润空间巨大,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2009~2012年,3D打印金属耗材销售收入年均增速27.5%,2012年达到2500美元的产值规模,同比增速38.3%。

我们认为,金属耗材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需求量上看,3D打印应用金属材料囿于技术瓶颈一直拖累其产业化,航空航天、汽车高端复杂部件及其轻量化等方面都急需金属材料(甚至是混合金属材料),特别是3D打印可以通过一次性净成型解决传统金属加工中废料率高的问题,大大节省原料成本,提高其性价比。一旦技术瓶颈能够克服,价格能有所下降,将开启巨大的应用空间,我们预计,3D打印金属耗材的市场规模增速将稳步上升,2015年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以上。

从金属种类上看,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拓宽。目前主要的金属材料包括工具钢、不锈钢、商用纯钛、钛合金、铝合金、镍基合金、钴铬合金、铜基合金、金、银等,未来将向性质更为多元化的混合材料扩展。从利润率上看,由于加工难度和性能要求非常高,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3D打印背景调查分析 当前,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以增材制造技术为重要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既是重大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加快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取得在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方面发展的主动权,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3D打印全球升温

3D打印(3Dprinting)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以(软件)数字建模为基础,运用塑料、金属、陶瓷、橡胶、玻璃、色砂等多种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打印”出三维实物产品。

飞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3D打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天航空、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和等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纳米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使得3D打印现代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发展3D打印技术、兴起3D打印产业制定相关工业技术标准,并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制零部件制造中进行应用。(2)面向复杂零部件模具制造的大型激光烧结成型装备研制及应用(国拨经费控制额不超过1000万元,前沿技术研究类)

针对复杂零部件模具快速制造的需求,研制适合制造蜡模、蜡型、砂型制造,以及尼龙等塑料零件制造的大型激光烧结成型装备,台面2米×2米,制件精度控制在±0.1%以内,堆积效率达1000cm3/h以上。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并在汽车、模具等行业产品研制中得到应用。(3)面向材料结构一体化复杂零部件高温高压扩散连接设备研制与应用(国拨经费控制额不超过1000万元,前沿技术类)

针对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连接难度大等复杂零部件加工的需求,研制材料结构一体化复杂零件高温高压扩散连接设备和工艺,工作加热区域尺寸Φ1000mm×1000mm以上,并在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中开展应用。

(4)基于3D打印制造技术的家电行业个性化定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拨经费控制额不超过1000万元、企业牵头申报,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类)

针对家电行业个性化定制迫切需求,结合以3D打印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制造技术带来的制造变革,研究3D打印个性化零件设计技术、个性化定制模式、定制业务协同引擎、交互门户、运行平台等技术,开发个性化定制管理平台,并基于3D打印制造装备为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在应用示范期内销售经济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

对构件强度、抗疲劳度、断裂韧性要求非常高,且目前掌握加工技术的制造商凤毛麟角,所以即使价格将随技术进步有所下降,但利润空间仍是巨大的。

三.企业对3D打印人才的需求调研 3D打印的开展离不开人才,国内对3D运用人才的培育还仅仅在萌发状况,更别提即插即用的高级人才,依据国家制作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主任鲁君尚表明,当前中国对3D运用人才需要十分巨大,缺口约为800万人。在他看来,中国在3D技术培训、推行方面做得不行,高校有关3D课程与如今全球最前沿的3D技术有距离,高校3D教学与公司运用需要有距离,很多人对3D知道还处于十分粗浅的初级阶段。“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技术,但真实把技术与构思相结兼并运用到工业中的人却少之又少。”鲁君尚说。

2、政府支持创立3D打印产业联盟 3D打印技术的产业联盟的建立,3D打印技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将改变单打独斗的不利局面。有利于推动我国3D打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与国际间的对话交流,促进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尽快建立行业标准,集中展示我国3D打印技术的良好形象,也便于加强与政府间或国际间的广泛交流。(1)深圳市3D打印产业联盟

2013年6月,为了抓住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先机,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深圳将积极组建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在内的产业联盟,打造涵盖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内容产业到推广应用等全链条的3D显示技术产业链。(2)西部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3年6月,西部地区首个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成都成立。该联盟将以成都市的制造企业为主体,由高等院校、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工业设计企业、科研院所、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等“抱团”联动,先期从材料制造、航空应用、军工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率先突破。

(3)陕西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4年1月22日在西安宣告成立,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为其揭牌。

5)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

2012年10月,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亚洲制造业协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华曙高科有限公司、武汉滨湖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无锡飞而康快速制造有限公司等10多家主要的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这是世界上首个3D打印技术的产业联盟。

3、国家建立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为促进3D打印技术产业化,将首批选择10个工业城市集中建设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计划投资2000万元,地方政府按照1:1配套扶持。2013年3月,3D产业联盟已经与南京等城市签署中国

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和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创新中心包含3D打印技术的产品展示中心、科普和教育中心、加工和服务中心、研发中心。

(二)3D打印产业技术环境与技术趋势分析

1、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近年才引入3D打印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非常大,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市场应用方面,研发水平不高,与市场衔接度较低,目前还未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美国已经出现3DSystems和Stratasys两大3D打印机上市公司不同,我国的3D打印技术起源于西安交大、华中科大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相关的技术转化集中在校办企业。

2、中国3D打印产业专利申请数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3D打印技术申请数量主要集中在2013年,占2005-2013年申请数量的54.84%。专利公开数量同样也主要集中在2013年,占全部公开数量的77.42%。图表:2005-2013年6月3D打印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个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技术趋势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成型工艺、原材料和设计程序这三大要素螺旋式创新的过程。从三要素的发展历史看,以上三者互为支撑,彼此勾连,其中一个要素的突破往往能为另外两大要素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为3D打印产业链的应用打开更广阔的空间,改善其在各个细分市场上的性价比。从3D打印发展阶段看,目前我们正处于控制物体形状的初级水平,未来将向着控制物质构成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不仅仅塑造外部几何形状,而且要实现多元材料、多元结构的同时打印,从而创造特定形状、特定功能的全新材料。

从更加长远的愿景看,未来的3D打印,将超越对物体形状、结构的控制,将会把程序编写进材料,使其具备我们所需要的功能。我们不再打印被动的零部件和材料,而是打印能够感知、反应、计算和行动的智能系统。

成型工艺方面,提高打印精度、速度,多材料同时打印、降低成本是成型工艺当前的发展趋势。目前主要有选择性沉积、选择性黏合以及分层超声波焊接三大主流技术路线,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目前给出的6种技术标准分类也可大体归入这三条技术路线。从成型工艺的发展历史看,在20世纪80、90年代,三大技术路线都已经出现,并逐渐成熟;21世纪初以来,革命性的工艺已鲜有问世,技术进展主要体现在已有的三大技术路线的精益求精上。

当前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三个:一是提高打印精度和速度,但二者性能的提升似乎又是个悖论,打印精细程度的上升往往意味着加工速度的减慢,如何将二者兼顾有赖于技术进步;二是研发能支持更多打印原材料的设备,比如最近十年发展最快的金属材料,而未来,多元材料同时打印将是3D打印成型工艺发展的核心。三是为了3D打印 更为广泛的应用,降低打印设备的成本,尤其是降低其中诸如激光发射器等核心部件的成本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开源3D打印机系统已使得简易的民用级3D打印机的成本大幅下降,自行设计3D打印机已成为可能。

原材料方面,材料种类更多元、性能更好以及成本更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供打印的材料有300多种,按照实现3D打印应用的顺序看,塑料、尼龙、树脂、橡胶等高分子材料最先进入应用,也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但是由于其强度、耐用性差、不耐高温、有毒、不环保等缺陷,应用范围受限;陶瓷、混凝土、玻璃、纸、蜡等也只能应用在特定细分领域。

金属粉末是目前发展最快的领域,但是由于其加工难度大,如果液化打印则难以成型,采用粉末冶金方式,除高温还需要高压,且还要面对金属应力离散的问题,即材料在受到激光照射时,温度可达2000多度,移开激光后便骤降到200度以下,材料经受不住这么大的温差,会出现开裂或变形。这些问题均导致其成本高昂,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国内更是罕有公司涉及。这某种程度上已构成当前3D打印技术向工业级应用渗透推广的最大瓶颈。

以色列的Objet(已被Stratasys收购)是目前掌握最多打印材料的公司,它已经可以使用14种基本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混搭出107种材料,两种材料的混搭使用、上色也已经成为现实。但是,这些材料种类与人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的材料相比,还相差甚远,同时,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很明显,使3D打印材料多元化(尤其是实现复 合材料同时打印)、性能更好以及成本更低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设计程序其实是经常被人忽视的领域,但事实上,它的设计精度以及目前软件对成型工艺的支持程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它大致可以分为3D建模设计和3D打印机固件程序两部分。在3D建模软件方面,目前已从简单的实体建模提升到曲面建模(广泛用于动画CG制作)以及光学扫描(如三维扫描、点云等)的阶段,但缺陷在于无法实现对模型内部结构的详细刻画,同时,分辨率的提升也面临计算机处理能力的瓶颈。固件程序语言方面,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3D打印机发明人Charles Hull在1987年发明的STL语言,但这种语言是和当时的成型工艺相配合的一种因陋就简的语言,对于当前更高的精度、多元材料的成分控制均已力不从心。

基于此,未来的设计程序的发展趋势有三个,一是在3D建模方面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的刻画,二是实现对多元材料同时打印的控

制,三是革新STL语言,使3D打印机固件能够读取更为复杂、海量的3D模型数据,事实上,2010年已出现了一种更完善的AMF语言格式,正在逐渐取代STL的传统领地。

(三)3D打印产业市场趋势分析

民用级打印机、工业级应用以及耗材领域大有可为。

3D打印市场规模增长较稳,从1993年至2012年的19年间,年均增速为17.7%。3D打印产业包括上游的打印材料、中游的打印设备、相关外设及其设计软件,以及下游的打印终端产品和工业设计服务等。Wohlers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3D打印产业的销售收入规模已达22.0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8.6%,如果从1993年算起,年均复合增速为17.7%。成本高昂是阻碍3D打印市场增长的最大桎梏。实际上,3D打印市场规模增速基本维持在40%以下,很难用爆发性增长来形容。其中,高昂的成本是3D打印推广的最大桎梏。3D打印的直接制造成本主要分为设备折旧、原材料、设计成本和后处理成本,其中设备折旧(固定成本)和原材料(变动成本)占绝大多数。其中,设备折旧主要取决于3D打印机的购臵成本和工件处理量对购臵成本的分摊,原材料则主要取决于其制备和加工难度。显然,成本的下降只能依靠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产3D打印机和原材料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同业竞争。

对于3D打印市场规模的远景预测,我们较为乐观。根据Wohlers Associates的预测,到2021年3D打印产值可达到108亿美元,年均增速19.31%,但这可能低估了3D打印的能量。我们认为,整个市场随着性价比的改善、应用的推广以及中国市场的逐渐渗透,行业产值每年至少会保持28%以上的增速水平,2015年预计达到47.5亿美元,2021年有望提高到241亿美元的规模。

另据Wohlers Associates在2011年做过的调查问卷结果,参加调查的21名业内专家对于3D打印产业的渗透率的一致预期为8%,按照2011年17.14亿美元的产值,整个3D打印产业的产值空间应在214.25亿美元。更为乐观地看,按照全球70万亿的GDP规模,制造业大概占其中的15%,规模约10.5万亿,如果3D打印的渗透率能够达到1%,那就是105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1)3D打印设备:工业级稳步增长,民用级迅猛推广 工业级打印机稳步增长,过去24年间年均复合增速25.4%。Wohlers Associates把高于5000美元的3D打印机定义为工业级,低于5000美元定义为民用级。依此口径,工业级打印机销量自1988年刚发明时的34台,已发展至2012年7771台的规模,24年间年均复合增速达25.4%,产值达6.2亿美元,目前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我们认为,性价比的提升和下游需求的拓展将继续推动工业级3D打印机的稳步增长。首先,在前述的三大技术要素的螺旋创新过程中,工业级3D打印机从打印精度、速度、可用材料范围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其次,随着技术进步和3D打印设备生产商的竞争,打印机均价已从2001年接近12万美元降至8万美元,降幅约1/3,而2010年以来的价格上升则是由于金属材料的应用兴起使得对设备的性能要求提升所致。在此背景下,性价比的逐步改善使下游应用的经济性越来越高,应用领域和需求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工业级打印机仍将保持20%的增速,同时均

价会随着金属材料打印机的增加小幅上涨,2015年工业级打印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01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1%。

我们尤其看好民用级打印机的迅猛增长。民用级打印机销量从2007年的66台猛增到2012的3.55万台,出现了井喷式增长。虽然2012年的增速回落至46%,但我们认为,这主要和初期尝鲜的需求暂时满足有关,民用级打印机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驱动增长的力量主要有三个,一是民用级打印在技术层面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设计程序、成型工艺和原材料这三要素在民用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二是民用打印设备和耗材的价格已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据统计,全球民用级打印机均价2012年已降至1030美元。根据目前京东商城的网上报价,3DSystem出品的Cube打印机约1.5万元/台,相配套的ABS塑料耗材为700元/套,这对开展3D消费类打印服务的商家或休闲娱乐的个人来说并非高不可攀。

第三,性价比改善将开启民用3D打印的巨大市场空间。由于民用3D打印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并不存在严格的工业标准要求,所以更容易推广。未来的民用3D打印市场不仅来自个人休闲娱乐,还来自教育、科研、艺术创作甚至3D打印食品等更 为广阔的领域。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民用级打印机仍能保持50%-60%之间的增速,同时,价格水平会小幅下降,2015年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亿美元,年均增速46%。(2)3D打印终端应用:工业级应用发展空间广阔

终端产品方面,我们更看好3D打印的工业级应用。在3D打印的民用消费方面,由于个性化定制的属性非常强,终端产品很大程度上将由分散的3D打印机用户来生产,对于企业商业模式的进化阶段看,在目前3D打印的社区化“云制造”尚未成型的背景下,提供民用3D打印机远比提供民用的终端产品更为务实。

我们认为,在工业级应用方面,有两个明显的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从终端产品的的消费占比上看,汽车、电子消费品、医疗、航空航天的占比稳步走高。二是从3D打印的下游应用市场占比上看,目前绝大多数的3D打印产品还是应用于工业设计,比如模具制造、功能型设计、展示模型、成像辅助设计等方面,但是直接部件制造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

我们认为,3D打印的先天优势将使其在汽车、3C、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首先,在产品设计和加工模具阶段,3D打印可以大大提升产品设计的自由度和样品性能,快速地进行功能测试和模具制作,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在直接部件制造阶段,对于定制化的部件,可以省却模具制造的大笔投入,通过“净成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成本,并且可以在多个产品之间任意转换。第三,由于是一次成型,可以省却传统 制造中各种零件的设计、制造、组装、物流等环节,以及生产各种零配件的设备、厂房投资,从而大大节省资本投入,缩短供应链长度,减少存货,提高周转速度,降本增效。

同时,3D打印用于直接打印部件的应用正在快速推广。Wohlers Associates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样本企业直接打印部件销售增速要系统性地略高于用于模具加工、工业设计方面的销售增速。2001-2011年的十年间,直接打印部件在3D打印终端产品中的占比从几乎为零升至19%左右,可见,3D打印在终端制造中“既省、又快、又好”的优势将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工业级应用将保持30%左右的增速较快增长,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由2012年约11.28亿美元增至2015年25.05亿美元。

(3)3D打印耗材:塑料耗材快速推广,金属材料尤为稀缺 3D打印原材料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看好3D打印市场,意味着看好其耗材市场。2001~2012年,3D打印耗材销售收入年均增速18%,且最近几年增速逐年上行,2012年实现了29.2%的同比增速,塑料耗材提供商创造广泛机会。从量上看,塑料为代表第一代3D打印耗材已经相当成熟且应用广泛,几乎可以应用在所有的主流工艺上,目前销售收入占比一直在六七成左右,随着3D打印市场需求的快速激活,特别是目前民用级打印机几乎都采用塑料作为耗材,这将为其开启广阔需求空间。从价上看,厂家多采用与3D打印设备捆绑销售的策略,使得其对3D打印设备的专属性很强,即使直接成本降低,但销售价格仍可以很高,具有较高的毛利率。从种类上看,塑料耗材包括ABS、PVC、尼龙、环氧树脂等非常多的门类,这将为各类塑料耗材提供商创造广泛机会。我们预计,光敏高分子聚合材料作为塑料耗材的主力,未来三年仍将保持增速逐年提升的态势,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42.3%。

金属耗材由于技术瓶颈最为稀缺,需求和利润空间巨大,201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2009~2012年,3D打印金属耗材销售收入年均增速27.5%,2012年达到2500美元的产值规模,同比增速38.3%。

我们认为,金属耗材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需求量上看,3D打印应用金属材料囿于技术瓶颈一直拖累其产业化,航空航天、汽车高端复杂部件及其轻量化等方面都急需金属材料(甚至是混合金属材料),特别是3D打印可以通过一次性净成型解决传统金属加工中废料率高的问题,大大节省原料成本,提高其性价比。一旦技术瓶颈能够克服,价格能有所下降,将开启巨大的应用空间,我们预计,3D打印金属耗材的市场规模增速将稳步上升,2015年有望达到7000万美元以上。

从金属种类上看,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拓宽。目前主要的金属材料包括工具钢、不锈钢、商用纯钛、钛合金、铝合金、镍基合金、钴铬合金、铜基合金、金、银等,未来将向性质更为多元化的混合材料扩展。从利润率上看,由于加工难度和性能要求非常高,对构件强度、抗疲劳度、断裂韧性要求非常高,且目前掌握加工技术的制造商凤毛麟角,所以即使价格将随技术进步有所下降,但利润空间仍是巨大的。三.企业对3D打印人才的需求调研 3D打印的开展离不开人才,国内对3D运用人才的培育还仅仅在萌发状况,更别提即插即用的高级人才,依据国家制作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主任鲁君尚表明,当前中国对3D运用人才需要十分巨大,缺口约为800万人。在他看来,中国在3D技术培训、推行方面做得不行,高校有关3D课程与如今全球最前沿的3D技术有距离,高校3D教学与公司运用需要有距离,很多人对3D知道还处于十分粗浅的初级阶段。“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技术,但真实把技术与构思相结兼并运用到工业中的人却少之又少。”鲁君尚说。1.调研基本情况

对西安的部分相关企业的3D打印人才需求情况进了调查研究,其中包括西安非凡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大恒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调查主要内容有现有打印设备,3D打印人才现状,当前及未来3D人才结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现场考察,与企业领导交流,问卷调查,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调研的主要情况及分析

(1)企业现有3D打印相关岗位人才来源及趋势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3D打印方面人才,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约占38%,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36.5%,从社会招聘占25.5%。这说明,从学校培养的3D打印方面的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还要从社会招聘和自身培养较多的技能人才,以适应企业对3D打印方面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一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知识面较窄并且,企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企业非常希望由学校为他们培养技能人才,据此,以及结合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今后,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将会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校。

当前企业3D打印行业人才来源情况

从学校应届毕业生招聘 从社会招聘 企业自身培养 36.5% 25.5% 38%(2)企业当前及未来3D打印行业人才岗位结构

企业3D打印相关岗位需求中,电子工程师占15%,机电工程师

占22%,软件工程师占23%,应用工程师占20%,售后工程师占20%。目前,岗位需求在不断变化,变化的趋势是设备向更先进的发展,打印材料越来越多样,用户数量增大后对打印模型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模型设计人员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同时,用户数量增大对售后方面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经过调研分析,预计企业未来3D打印方面人才中:电子工程师约占5%,机电工程师约占10%,软件工程师约占30%,应用工程师约占28%,售后工程师约占27%。

企业当前及未来3D打印人才岗位结构 岗位

电子工程师 机电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应用工程师 售后工程师 企业当前岗位结构 15% 22% 23% 20% 20% 企业未来岗位结构预测 5% 10% 30% 28% 27% 四.关于3D打印相关专业的思考与建设

通过对3D打印行业相关的背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对相关3D打印企业的调研和调查,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了目前3D打印相关方向的人才的需求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企业和社会对3D打印专业人才在岗位、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些信息将运用到本专业今后的教学和专业建设中。今后本专业将立足西咸新区,建立“合纵连横、水乳交融、共享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

机制,创新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的教育理念新、工程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把专业建设成为具有骨干带动作用的全国一流的3D打印相关方向的专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篇2: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Sculpteo说,他们的调查首次从大量的国际性企业样本中直接获得数据。而且根据反馈结果显示,压倒性的反馈称他们打算增加对3D打印服务和技术方面的支出。根据该报告,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3D打印的支出至少增加50%,而68%的受访者打算在明年增加对3D打印的整体支出。

这些数字清楚地显示,从航空工业、消费电子产品到食品加工业,似乎都准备在各自的商业模式中扩大3D打印的应用。在工商部门中,显示出最具成长性的是3D打印在快速原型和创造的概念证明方面的应用。不过,医疗保健、航空航天、教育等都有望看到3D打印支出的显著增加。甚至传统上离3D打印比较远的零售、食品加工和能源生产预计都会增加这方面的支出。

这项研究还展示了,对于使用3D打印技术和服务的企业而言,哪些领域似乎是最重要的。32%的受访者把快速成型列为了第一优先;28%的企业也在寻求将其用于个性化定制的终端产品;13%的受访者希望3D打印能够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其他值得注意的重点包括降低模具投资(10%)、优化演示费用(10%)、改善备件管理(4%)等。

这份报告还显示,有19%的受访企业把增加可用的3D打印设备作为今后5年内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只有13%的受访企业把它列为今年的优先考虑事项。16%的受访者认为今后5年内提高生产灵活性重要,而6%的受访者更为看重备件管理。

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3%称,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是他们考虑使用或者接受增材制造和3D打印技术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在确定采用或扩大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 时,高达60%的人认为3D打印机性能、稳定性和打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趣的是,使用3D打印技术的学习曲线似乎正在缩短,43%的人认为人才培养并不算一个很重要的障碍。43%的受访者也表示,客户关于3D打印技术的需求也并不是影响其采用或扩大其3D打印能力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该报告还展示了3D打印所扮演的角色在欧洲企业和美国企业中的有趣差别。据天工社了解,该研究显示,欧洲企业往往把3D打印看作一个需要一定熟练性(skilled)的工作,需要经过培训的、在使用3D打印上有一定专长的技术人员才能胜任。相反,美国公司认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

尽管Sculpteo的这份报告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但在全面性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它所抽样的受访者绝大多数(91%)都来自美国和欧洲大陆。这显然没有触及到3D打印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的整个亚洲。

篇3: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随着3D打印机的出现,我们的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如今,3D打印不但可以用于人造器官、无人机这样的尖端制造项目,还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打印出各种生活用品在不久的将来,3D打印机很可能改变人们的购物模式,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

3D打印如同蚕织茧

什么是3D打印?简单地说,3D打印就像我们平时所用的打印一样,是把电脑中的文档打印出来。只不过,我们平常所用的打印机是把文字和图像打印在纸张或其他介质上,是一种平面的打印过程。而3D打印是把电脑中的立体图像直接打印成一个真实的物品。比如说,你可以把电脑里的芭比娃娃和愤怒的小鸟从打印机里打印出真实的玩偶。

3D打印机不用纸或墨,而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远程数据传输、激光扫描、材料熔融等一系列技术,使塑料粒、金属粉、陶瓷粉等材料熔化,并按照3D电脑图像的结构,将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电脑图像变成实物。

3D打印的原理和蚕织茧有些类似,蚕吐出很细的丝,一层一层把自己包裹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茧。虽然目前材料和工艺不一样,但3D打印的基本原理都是根据要打印的物体形状,通过一层层地堆积而成一个立体的物品。

传统制造业制造物品往往是做减法,就是把一些材料通过截断、裁剪、打磨等方法来获得制造物品所需的尺寸,制造的过程中免不了浪费原材料,还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然而,3D打印物品则做的是加法,就是将粉末、液体、片状等细碎材料逐层堆积成一个物品,就好像一层层打印上去一样。因此,3D打印又被专业人士称为“增材制造”。

就像普通打印机打印文字和图像需要有电脑文档一样,3D打印也需要有相应的3D文档。一般先在电脑中用专业的3D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建模,再将建成的3D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再转换为打印格式,输入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

3D把印尖端零件

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尖端制造业。在我国神舟九号飞船中,3位宇航员的坐垫就是天津市快速成型技术工程中心利用3D打印机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尖端制造需要3D打印技术?这是因为3D打印不走样。研究人员怎么设计的,3D打印机就可以一模一样地打印出来。因此,航空航天领域中一些精密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且需求量少的零配件,有时则需要3D打印来完成。

3D打印最初叫“快速成型”技术,表明它具有快速制造的优势。2009年,我国在制造客机C919主风挡窗框时,当时要从国外订购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模具费要1 300万元;而用3D打印技术,两个月就做出来了,成本费还不足模具费的1/10。

利用3D技术打印一些个性化专业产品也独具优势。比如,传统的假肢厂生产出来的假肢像服装一样是有尺码的,残疾患者只能选择一个比较接近自己需求的尺寸,有时会因为尺码不完全合适而很痛苦。有了3D打印,符合残疾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假肢就可以生产出来了。

3D打印甚至有望打印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造器官。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詹森·斯佩克特等人打印出“以假乱真”的人造耳朵。他们在3D打印模架中注入胶原蛋白凝胶,其中有生物活性的成骨细胞,3月之内这些柔韧的人造耳朵中“长出”软骨组织。

3D打印走进生活

3D打印走进我们生活的脚步,将越来越快。食物、玩具、服饰、艺术品、人造假体、交通工具、房子,都可以是它的杰作。

在未来,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利用3D打印技术在家里制造出各种各样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用品。有人预测,未来的家具生产商将不再需要设计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产品,而是由顾客提供自行设计的产品图。购物网站可能只需提供产品设计图,由顾客在家自行打印成品,从而大幅减少运费。家里来客人了,缺一把椅子,通过打印机随手就可以打印出来。

如果家里有一台3D打印机,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在3D设计模型平台上选好自己喜欢的风格,重新定义尺寸之后点击打印。20分钟后,玩具就已经在孩子手中了。

美国一家工作室开始了3D打印鞋的服务,他们打印出来的第一双鞋子是结构复杂的凉鞋,是按照公司一位女职员的脚部尺寸完成的,那位女职员穿上之后连称“没有任何夹脚的感觉”。日本一家公司已经推出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照相馆,而我国也出现了好几家3D照相馆,第一家在西安。整个制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拍照、建模、打印。15分钟后,和顾客一模一样的小人偶就打印出来了。

由于3D打印机现在还比较贵,每家买一个还很不现实。因此,美国一家公司开发出3D打印自动售货机。你可以把自己设计的产品,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的3D模型,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3D打印服务公司的自动服务系统。然后,你到离家最近的3D打印自动售货机,输入打印密码,你需要的物品就自动打印出来了。

3D打印引发工业革命

美国《时代》周刊曾将3D打印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之一。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桌面型3D打印机及专属材料实现产业化。到2020年,工业商用型3D打印机实现规模产业化。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发表文章称,3D打印采用“增材”制造,相对传统的“减材”制造是一种颠覆性的变革,可能引发一场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制造业的特点是单机分散式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制造业的特点是流水集约式生产。

篇4: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3D打印,未来十年内,是一个辅助型的技术,是帮传统企业和企业家把原来的行业变得更好,而且能够帮助的行业非常多。

理论上来讲,将来有大的前景的产业,一定是人群消费很大,而且是个性化的产品。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几个行业,举例来讲,比如说医疗,医疗跟3D打印结合。根据我们与协和医院、北医三院等做的一些课题研究,原来如果有脊柱侧弯,要做矫正支架,都要个性化订制,资源并不均衡,都要到协和看,很多人就放弃了。到了协和的人,有多少人得到个性化的服务?但实际上,中国有这样需求的(病)人量并不小,如果都能来协和,那么有一千万人的需求,就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就医的机会,医院也能够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有了我们的3D打印,将来就医的模式就会被颠覆。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工作,没有必要由顶级医院来做,医生也只需要看病和诊断。我们人体的数据,一个人到成年以后,不会改变太多的,现在医疗扫描设备的成本已经非常低了。每个医院只需要医疗的扫描仪,再加上CT模型数据,然后信息传到协和,专家给出一个诊断和治疗方案,然后通过我们软件算法,算出最适合的人体矫正支架,就地随便找一个公司进行3D打印,把支架在当地做出来,根本不需要去北京。

对于文化创意,这个改革更大。3D打印设备放在我们这里,很普通的机器,但是很多人可以亲眼看到一个东西从头到尾诞生出来的过程。这对设计行业的影响非常大,现在的众包模式,不管怎么设计,怎么分享,如果不通过3D技术,就没有办法变现,没有人付费。很多人很有才华,很多的设计理念,必须要中标,必须要创造出真正的产品,他们才能生活,才能有自己的品牌。如果都要量化生产,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养活这么多的设计师。再大的设计院里的设计还是个人形成的,个人的设计形成集体的智慧。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需不需要实体的设计院呢?未必。现在只要把这个创意变现,把产品卖出去,这样3D打印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一个好东西,做一个也可以,做十个也可以,不需要一千、一万件去量化生产。而且可以提前变现,在产品设计师刚刚有创意,还没有生产之前,已经有人愿意付费了。所以,3D打印对整个文创领域的辅助和改革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刚刚收了一个工业设计的公司,实力很强,它的问题在于,原来的项目没法接了,量很小,付费也很低,都是小东西。我们收过来以后,手环设计之初,用户对产品有了感觉,一百件没有关系,我们用3D打印去生产,成本没有问题的;如果通过这个体验特别好,就能够拿到下一步投资,创意项目就发展起来了。这跟以前的大规模运转完全不一样的。

教育的改革是我们特别看好的,教育改革了,我们的机会就更好了。我们和人大附中最开始合作的时候,是因为人大附中看到美国的高中生自己用3D打印去做机械手,认为人大附中的同学一定也是可以的。现在,我们物质水平提高了,方向更多了,教育已经不需要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人,这时候需要每个方向有特色的人,这个特色需要长期培养、从小培养。 我们在人大附中上过3D打印课,同学自己可以用三维软件做建筑设计,进行历史古迹的设计,做各种想象的东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清华附小的小朋友,在上《赵州桥》课的开始,自己打印了一个“赵州桥”,而且我们还给他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测试,能不能承重。就是说,我们可以把3D打印技术个性化的培养用到很小很小的小朋友身上,让中国未来零零后的一代,完全变成有创意的一代,因为中国人都是非常聪明的,只是缺乏个性化教育的方向。3D打印一定会对很多行业有更多的改变,做假发的跟我们在合作,因为每个人的头不一样的,做鞋子的也跟我们合作,因为每个人的脚是不一样的。

将来的互联网,它的颠覆力量一定是很强的。工业的4.0现在已经在提了,现在只是在提智能化生产去链接,将来会有互联网和工业4.0更深度的结合。结合到3D打印,我们也会起一个概念,工业的5.0,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微型的工厂。有了这个概念,工业的结构和物流的结构都会调整。比如现在的互联网行业,淘宝上买的东西,这边下订单,他要生产,要寄过来,很长时间。将来如果只买一个信息,自己在家里生产的话,理论上并不需要淘宝了。如果自己创造信息,自动实现的话,自己把它打印出来,并不需要淘宝。如果我们的信息够丰富,而且针对个性化,就不需要淘宝,不需要物流了。这意味着大量的工厂生产模式要转变,因为订单不再是一千万级别的,或者一百万的级别的,我们会接到很多很小的订单,但是附加值却非常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3D打印的未来空间是非常大的。就像大家看十年前的阿里巴巴一样,是非常不起眼的行业,3D打印行业未来应该不比互联网弱,它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根据作者的发言整理而成,有删节)

篇5: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创新型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型人才正以前所未有的时代需求承载着推进国家自主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但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探索。

我国学校教育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只是陪衬或者应付,而且多数实验安排仅仅是对课本理论的简单验证,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不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导致“学不以致用”的现象产生。

(二)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

教师授课偏重知识灌输而忽略能力培养,不能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实施的是注入式讲授教学法,教学模式僵化,教学过程以教师语言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普遍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

(三)重专业教育轻综合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普遍重视重点知识和必考内容的学习,而忽视“非重点”知识的重要性,对一些课外知识,更是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专研,很难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每门课程自成体系,缺乏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不能为创新奠定基石。

二、XD打印技术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是日常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问题。XD打印技术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新的媒体形式,有助于开创新的教学活动方式。情境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等都可以作为XD打印技术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是当代西方学习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学习是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的实践。XD打印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可以为师生提供充足的互动空间,通过分配教学模型、设计任务调动学习者的参与积极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不断商讨、优化方案形成良好互动氛围,最终利用XD打印机制作模型进行验证,实现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深刻反思。教师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习者应用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与行的交互性,认为知识寓于情境之中,学习者需亲临其境、参与实践去获得知识。将XD打印技术用于教学活动,学习者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深化知识和意义。

(二)经验之塔。

“经验之塔”是由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中提出的,该理论把学习内容划分为三个大类的经验: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XD打印技术能够将物体从虚拟的数字模型直接制造出三维实体产品,真正实现产品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学习者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尝试设计、制作XD打印机或者创意产品,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学习者在这种真实环境中获得感性认识,可以通过直接感知获得具体“做的经验”。

利用XD打印机可将任何有益教学的模型打印出来,学习者可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例如:机械工程系在课堂上给学习者展示XD打印的球齿轮、人字齿轮、差速器等教具模型,可进一步增强与学习者的实时互动,促进学习者深度参与教学环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在桌面XD打印机巨头MakerBot举办的数学工具模型大赛上,爱好者制作了各类创意教具,并用XD打印机将创意立体化为三维实物,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获得了“观察的经验”。

XD打印技术可激发学习者对某些科学过程或现象进行可视化展现,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和更深入地理解抽象知识,便于学习者进行科技发明或创新制作,能为学生创新制作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形式,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认知体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学习者的许多创意想法不必再局限于传统加工方法,XD打印机可以快速将学习者的各类抽象设计转变为具体实物,这将大大增强学习者的创新体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获得“抽象的经验”。

(三)XD打印技术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X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开始对XD打印的教育应用进行探索。MakebotAcademy计划让全美的学校拥有XD打印机,以此来推动STEM教育。英国教育部门发起了XD打印技术教学试验项目,以X所学校为试点,帮助学生从实用的角度来理解数学和科学,试验获得成功后,该部门继续捐赠X万英磅希望将XD打印技术引进更多学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联合墨尔本大学在X年推出了QuantumVictoria(QA)项目,以此培训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决定选择一些大学和技术学校进行资助,所引进XD打印技术和设备费用的三分之二可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并计划在X年将该政策推广到中小学。韩国科学和教育部门计划将XD打印内容加入到高中和大学的软件课程里,让参与计划的学校,探索使用这种技术的潜在好处和挑战。

XD打印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引起部分地区的重视,X年X月浙江省经信委联合省内多家企业向X所学校捐赠了XD打印机,用于对该技术的普及教育。成都锦江区拟建全国首个XD打印教育示范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中国X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也正在和地方政府合作XD打印进校园事项,计划两年至少采购X台桌面机。同时,青岛、上海、苏州等多地的部分中小学也引进了XD打印设备,用以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X年X月,国家工信部出台《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X-X年)》指出,要加快XD打印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四)对XD打印技术应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当今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知识形式的要求发生了剧烈变化,从传统的单一知识形式转变为多领域知识融合的形式。而XD打印技术正是一种集多领域知识于一体的技术形式,将XD打印技术应用在教育中就会促使学习者加强多领域知识的学习与融合,契合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篇6:3d打印技术调研报告

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工业领域,3D打印概念近年来都非常火。作为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在30年前就已经被研究,美国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运用。

有专业人士认为,3D在国内的火爆,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国外专利技术到期,这为国内发展3D打印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2014年,全球3D打印市场的规模大概是50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为30.7亿美元。2013年中国的3D打印市场规模为10亿元,预计2015年将增至100亿元。尤其是今年2月,国家三部委制定了《国家增材制造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中国3D打印产业被认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应用市场。

国际著名调研机构IDC亚太区成像、打印和文件解决方案项目主管MaggieTan在本届亚洲3D打印展览会上认为,中国市场很快会超越日本市场,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3D打印的市场。2014年,中国3D打印机出货量37260台,“到2015年,我们期待这个市场将会翻倍。”

据了解,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与以珠海及周边城市的珠三角,占据了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的80%份额。行业内共识,只要占领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就等于占领了中国3D打印市场的制高点。

应用

煤老板用3D打印技术挖煤

MaggieTan说:“直到2010年之前,人们都会质疑,3D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但是人们现在慢慢意识到它是一个真正在技术上可行的东西。”MaggieTan举例,中国在飞机制造行业也已经开始使用3D技术制造一些零部件,它改善了成本效益,飞机机身的重量也减少了不少。

珠海天威是全球最大的打印机通用耗材制造商,他们也在本月正式宣布由2D产业向3D产业转变。董事苏健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一年多时间实践,他们发现3D市场应用非常广泛。“有客户买我们的机器去煤矿,我们都非常奇怪。原来他们要打一个模型出来,告诉工人应该怎么去挖煤,所以这个行业每天都有新的应用。”

苏健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国内家庭购买3D打印机很少,国外家庭购买3D打印机用于DIY已经非常普遍。“这和大家的生活水平有关,也跟知识水平有关。”正因如此,苏健强认为,国内的家庭为3D打印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他还认为,在学校进行3D打印推广,让学生尽早接触3D打印知识,可以改变学生的观念,这对未来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天威集团董事长贺良梅对中国3D打印市场的前景也持乐观态度:“中国用3D打印不是最早的,但是3D技术在中国会跟手机、电脑一样迅速普及,中国在3D打印领域也会成为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但目前市场的不成熟,也成为业内的一个共识。珠海市耗材行业协会副会长、再生时代董事总经理李广连有自己的观点:“现在3D打印让人感觉每个行业都可以用,每个行业似乎都没有一个大的突破,每个行业都在想办法找市场。”MaggieTan就说,中国今天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年轻也非常不成熟的市场,技术支持和服务还不足够。“如果你卖了一个硬件给一个大客户,还要考虑的是能不能给他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可能是3年,可能是5年,这样客户才能够意识到,这个新的硬件能够跟他们已有的设备集成在一起。”

隐忧

政府和企业如何避免盲目性

3D打印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不少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

李广连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政府层面对3D打印产业有很多的政策支持,但是政策的扶持需要方向和突破点。如果不找出一条差异化的实施办法,而是一味地“撒胡椒粉”,将难以奏效。李广连指出,在政府现在还很热衷此事时,有些企业一开口就要扶持,但往往也没有什么成果出来。

李广连认为,要发展3D产业,仅仅有政府支持,没有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依然行不通。更为重要的是,发展3D产业要寻找到与当地产业链相结合的地方。例如珠海有大量生物医药企业,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3D打印如何与健康产业相结合。

李广连表示,近年来在3D打印产业上,各种应用、各种新的技术出现非常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无序的竞争。现在价格的竞争非常大,这非常不利于国内3D打印产业的发展。“我现在已经看到有1100多块钱的机器,一旦真的进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我觉得对于中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是灾难性的。”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卫东此前在首届珠江西岸装洽会上也表示,大家对3D打印的热情,有些方面的热度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有些方面的热度又是过度的。“比如说像桌面机的3D打印机,中国现在超过上千家的公司在做。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公司成立呢?在一段时间之内,它们有生存的空间。但是,对于未来,我估计这上千家中有九成以上要倒掉,这有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苏健强也说,现在很多企业,尤其很多中小企业都去做3D,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华,但日子并不好过。“你不是做一个表面的东西出来,要有自己的技术,还涉及应用和销售,形成整个配套。”

观点

业内人士谈3D

国内落后20年

国内3D打印起步晚于国外。李广连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0年前是技术门派在研究3D打印,技术不断成熟后走向市场。但国内相对来说,专门研究这门技术的科研机构还是比较少,就如珠海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学院去研究这门技术。“短时间内要想出现一个工业级的高峰,就必须引进很强的团队,形成产业链。”

篇7:3d打印实践报告

1、掌握基本的DirectX程序的设计能力,学会基本的三维场景设计,学会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3D场景。

2、掌握3dmax建模工具软件的使用,并能将设计好的模型存储为direct3d可用的形式以及一些绘制的命令,并将它导入到DirectX程序中,在场景中对其进行位置大小的调整。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

设计一个飞机飞行的场景。场景中飞机必须可以通过键盘来控制飞行的方向以及位置,我们用摄影机跟着飞机行走,飞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些景物,比如:城市,大海,航母,天空,以及云朵。城市,航母,云朵我们用3Dmax建模。

三、实验过程描述

1.我们首先小组集中讨论,设想我们所要构造的场景。

2.我们按照场景的工作量大小进行分工,主要分为建模和编程。

3.分工完成后,我们就各自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主要是前期的模型制作,如白云,城市,飞机,航母,并导出到.X文件中。

4.我们将这些模型一一导入到DirectX程序中,并对他进行绘制。

5.我们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讨论,一起解决,最终完成整个场景。

6.观察并运行,得出结果。

四、个人完成部分解析

我是和**一起做一个航母,我做的是航母上半部分的塔台部分。

新建一个3dsMax场景,在前视图开始创建长方体,然后通过转换为可编辑样条线进行修改,对其线段,顶点,边进行倒角,布尔运算等修改,做了个塔台。然后,做了个螺旋楼梯,最后,创建圆柱体,将它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进入多边形级别,选中一个面,挤出,确定,再倒角重复多个步骤做了个天线。建模的部分就基本完成。完成后,将吴聪的模型合并,一个航母就基本完成了。之后再调整模型,将它成组,缩放。最后导出到.x文件中,之后就让负责编程的同学将他导入到场景。

五、实验小结

计算机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还有好多的东西不懂呢!我很感谢学校有实训这样的安排,把我们这一学期学的东西系统的集中的进行训练,对我们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张老师对我们我们耐心的指导,,让我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需要加强,也让我们了解到哪些需要认真的学习,那些是重点,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一通,什么也学不好!

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之中,因为要操作的东西很多,有时错一步,后面的结果就无法显示,根本检查不出来是哪里出了错!这时候,我们都会耐心的寻找原因,通过这次的实训,我了解到,要真真正正的掌握游戏编程还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儿,但真正掌握后,它带个我们的将是无穷的便捷与科技,我喜欢高端便捷的生活。感谢学校,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让我的思想、技能又上了一个台阶!我会努力加油的!

篇8: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创新型人才;问题分析;培养措施

一、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技术(3DPrinting)”起初仅是纵多“快速成形技术”分类中的一种。随着快速成形技术在全球各行业中的持续升温,为了便于理解和推广,传媒界及民用领域普遍将快速成形技术形象的统称为“3D打印技术”。其技术原理是,先在计算机中生成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将模型按一定厚度分层切片,即将零件的三维形状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二维轮廓信息,最后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喷头的精确运动可逐层成形目标零件。这种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是制造技术发展史上革命性的进步,该方法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加工法截然相反,通过增加材料即可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学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

二、市场对3D打印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绝大部分企业都表示愿意提供短期实习机会对员工进行较面试更为全面的考核。短期实习同试用期不同,这是一个更加平等的双向选择机会,不仅可以为未取得正式毕业证的大学生搭桥,也更利于企业发现与定向培养人才。这些企业高管的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该行业的竞争激烈,企业人员流通更替较快,真正留得住人才、有良好人才评价体系的企业才会从中胜出。在人才选择的过程中,大的集团公司,尤其是非研发型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岗位空缺情况来招收合适人才的传统模式,这样企业很容易因为职位不空缺而拒绝大量人才的求职。当然也有的上市公司拥有高管储备岗位,专为高级人才预留。对比之下,中型研发企业就灵活得多,也更能留得住人才,大部分企业都敢于为尚无工作经历人才提供高管职位,北京一家发展迅猛的企业甚至表明“愿意接受任何一种形式的合作”。因此,3D打印领域不仅仅是技术、市场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

三、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

(一)改变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创新班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较系统的机械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新班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设了一些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的课程,让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也开设了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让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希望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此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不要墨守成规,共同进步,彼此成长,营造一种师生间共同创新的局面。

(三)利用选拔和淘汰制。当今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比较严格,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学校的培养体制容易让学生失去竞争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针对此现象,当今大学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选拔与淘汰制,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可以设立一个创新班,还有一部分学业成绩较差的,可以设置淘汰制。例如剑桥大学入学很严格,除此之外进入大学的制度也异常严格,如果大一达不到某个标准,就会被学校开除,开除之后所有的事宜学校不会管,看似很残酷,但是它大大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要始终让学生保持一种危机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的斗志。

(四)就业促进技术发展。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支持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工作,形成从政策支持、产业推进、就业指导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就业促进的思路体系。联盟企业在举办大规模校园招聘同时联合各个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联盟向盟员企业推荐3D打印相关专业毕业生,并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发现的具有独创性及市场前景的3D打印开发项目提供一定的软件及项目基金支持。以搭建3D打印人才就业促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协同发展。

结束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种形势下各个高校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度,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经过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在走上岗位后快速适应工作。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给高校提供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应用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3D打印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3d打印行业调研报告09-26

3d打印行业研究报告09-26

3d打印教程范文05-23

3d打印智能制造06-20

智能制造3d打印06-21

3d打印技术论文05-13

3d打印社总结范文06-06

3d打印发展前景06-20

3d打印社社团总结07-31

3d打印与智能制造07-31

上一篇:申请加入篮球兴趣班下一篇:《字典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