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2024-04-17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共6篇)

篇1: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语文教师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那么,今天小编就整理了五篇优秀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帮助,欢迎阅读!

【篇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感触颇深。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64人,随着年级的增高,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广泛了,内容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学习方法改变了.针对现状,我将孩子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些孩子学习品质很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主动学习,应该说具有冲击重点中学的实力。

第二类学生,所占比例,他们努力学习,但基于多种原因,如: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青春期思想波动等,造成成绩不拔尖。

第三类学生,是老师最心疼的孩子,这些孩子一直努力学习,渴望有一份理想的成绩,他们善良懂事,但成绩始终不理想,以致自己信心都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学生,老师都倾注了更大的热情,耐心的辅导,生怕伤到他们敏感的自尊。第四类学生是我平时关注最多的孩子,活泼好动,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也因此常常违反纪律,表现在旷课,上课搞小动作,甚至课堂上说话,影响其他同学听课,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也普遍不好。面对这些孩子我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针对本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在本学期对语文教学工作做了些调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现作出总结。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一)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从检测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字形掌握比较好,错别字很少。这是与家长在家听写指导有力还有每天早自习听写过关有很大关系。可见付出就有收获。字义的理解对文章的感悟很重要,而现在收入的课文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词,在家庭作业中有些孩子的词语解释就是一味的抄参考资料或字典,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课堂上如果一个一个要学生解释,显得枯燥,有些学生就是照着参考资料念出来,没有什么实效,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费时多,我们略读课文一般是一课时,讲读课文一般是二到三课时,时间也不允许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只能讲解重点词句,其它词语的疏通理解还是要在预习时完成。老师已教给孩子方法,具体实行还有待于个人,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会自觉完成,本学期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我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小结方法,练习巩固等,争取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马虎做作业书潦草的现象,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用钢笔书写,课余让他们练写字帖。一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因此,我在教学不同的知识点时,都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画—思—写—问”的五步预习方法,意思是“读课文、画词句、思内容、写批注、问不解”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个预习方法,有利于提高他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上,我注意理清文章的脉络,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抓住文眼来理解中心,归纳小结“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悟表达方法”等阅读技能,并进行迁移学习到同体裁的课文中去,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边的事物。把从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课文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多积累素材,多练笔,学生的表达能力亦然不断提高。

在综合性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我组织多种展示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确定研究主题,走出学校,深入家庭,走进社会来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的研究报告虽然内容欠具体,结论欠精准,但已初步闪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则始终在整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的内容。

(三)做好转差工作

本班级需帮助的差生大约有五名,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带一差”的方法,帮助差生制定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及时给差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习惯用铅笔书写。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篇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的是六年级(1)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以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课堂成为他们尽情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让他们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自信,找到自己的兴趣,学到自己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了课前认真备课

我在本学期以来始终坚持了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注重抓住主线、明确重点难点,搞清要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把握教材的关键,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了解他们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争对学生实际认真选择教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如何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注重每一个教学重点的突出和每一个难点的突破,精心地进行备课,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二、坚持认真上课,向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注重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注重讲练结合,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三、坚持以读为主,重视朗读品评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往往没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

四、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学期以来我仍然坚持加强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在学生的辅导工作中,我主要采用“抓两头,扶中间”的方法,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教师也在课外加强辅导工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注重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在学习上、品行上也能取得进步,让他们慢慢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课堂中积极为他们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信心。课后布置作业也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又能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

总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力争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然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今后,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篇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今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七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广州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另一方面,七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因为语文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

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篇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回顾一学期来,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教研任务。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过程管理,教研扎实有效。

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始终认真落实中心校的要求,认真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坚持中心校教研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教研扎实高效,保证毕业班的语文教学质量。

二、提倡互相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和谐、合力

构建和谐教研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工作。教师之间相处融洽,将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组的老师无论年龄大小,个个坦诚、无私。每月一次的教研组活动,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我们研究教材、教参的重点、难点,探讨教育教研的方向,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互相学习,互相探讨,谁也不保留。

2、同学、共进

我组教师们积极参与“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活动,活动中,大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实际,认真撰写教育教学故事,纷纷讲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生动的教育教学故事。老师们的故事虽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一点一滴都流淌着发言老师的执着与平实。其余老师们则听得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掌声不断,不时会心地笑。每位老师发言结束,我都组织本组教师讨论,给予评价。

这次交流活动,让大家看到了看似平凡的教学工作,却体现出教师们的敬业精神;看似平静的教学生活,却倾注了教师们多少的心血!从中也看到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学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经历,也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故事。这次“我的教育教学故事”交流活动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回味,更多的是思索。

3、碰撞、收获

在诸多教学活动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那就是公开课。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窦桂梅老师用她的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公开课是教师成长最快的舞台。切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更能启发同课头教师的思维,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同行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本次教研中,我们六年级教研组段钗曼老师承担了《诗经采薇》的公开课教学。执教教师认真备课、精彩授课、诚恳反思。听课教师则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各种教学观点相互碰撞。我们在欣赏、品味的同时,也有太多的感叹、反思和争议。很好地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研、以赛促教、整体提高”的目的。

三、自发教学论谈,教研无极限。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我们组教师在主题教研前后总是见缝插针地进行交流: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六年级是毕业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但是考虑到孩子爱玩的天性,我们要如何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的组织好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备课组成员在一起,相处融洽,互相帮助,高效合作。平时我们团结互助,但是我们也有为了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分歧而争论不让的时候。但当意见统一时,大家都会会心一笑。

总之,教研组工作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我们相信,在总结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一定可以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五】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时间匆匆,一学期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工作勤勉踏实、积极进取,我们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从规范入手,以构建活力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简要小结如下。

一、有效备课,扎实上课,努力构建活力课堂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教研组成员能立足课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式与效益的统一。

1、有效备课。充分利用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备课做到“四突出”:突出对教材的理解,务必正确、全面、深刻;突出对方法的选择,既要选择教法,又要选择学法;突出对练习的设计,练在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力求有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突出对班上后进生的关注,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获得可能的发展。教学设计追求“同中求异”,注重教学后记、教学随笔的实效性。

2、扎实上课。磨课做到: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结合课题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现代技术,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评课做到: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议课、骨干教师点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3、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充分挖掘组内教师的工作潜力,按“用人之长,人尽其才”的原则进行分工合作,积极营造“自觉学习、学人之长、人人善思”的学习氛围,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因此本学期,我教研组老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学报名第一天,我们四个班就向家长推荐了我们本学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家长为孩子的课外阅读作些准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各班又成立了“读书角”,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另外,我们还经常利用语文课,综合课开展“好书推荐”“佳作赏析”等读书活动。这些活动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引导学生广泛地课外阅读,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责无旁贷地要继续把这一工作做好,引导我们的孩子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一学期来我们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马虎;在优秀学生的培养上,花得时间也不多;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还不够活跃……

因此,下学期我们还将继续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让每一个孩子爱上语文,享受语文,享受祖国的语言和文字。这是我们六年级教研组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

篇2: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六年级第一学期已近结束,在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科室的直接指导下以及六年级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协助下,我成功得完成了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的教学,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感慨万千。现将我在本学期教育教学中的感触和体会谈一谈:

一、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工作中我全力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工作扎扎实实。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意,并能正确书写;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词语,含意深刻的句子让学生联系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正确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能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方法和表达的方法。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外读物,逐步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说话有礼貌,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试着修改自己习作。养成了较好的语文能力。

二、营造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对老师唯言是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教学制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就要民主化。在教学中,我没有将学生视为容纳知识的器皿,而是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允许堂上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气氛呢?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法设计尽量做到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让学生学会用手、用脑去学习。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要根据教材、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讲解式、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唤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去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主动、紧张地思考、学习。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一切思维,积极参与了活动,学习效果较好。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而我也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与协作能力、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根据教材而采取的多种形式的授课形式可以较好地使学生战胜学习的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学习,还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地参与语文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设平等的民主氛围,将师生活动建立在友好、亲切、和谐的氛围之中。

课堂上的教师的教授过程由明到隐,特别是在感受新知识后的问题探究阶段,更应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主动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体现出来。学生可以向我大胆地提出不同的观点及疑惑,我对于他们这些有新意的想法也不一定要说服,这样学生就会敢于提出疑问,自信心也会增强许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

另外,我更注意情感的作用,把自己放在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处处尊重他们,同他们结成亲密的朋友和友好的学伴关系,这样学生会全心全意地配合自己、支持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不足,使我再学习、再改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出色的表现!

三、语文工作中所取得的点滴经验。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本学期的教学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入手,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学生,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逐步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2、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勾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爱自己,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良师又是益友,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如对于优生,加以了严格的要求,使其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且认真进行了辅导。如利用下午放学时间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收效较好。使大部分学生顺利地达到了目标。

4、加强了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与家长取得了联系,争取了家长的支持,共同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5、开展了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调节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学生的学习疲劳,使许多学生觉得是在愉快中学习语文。

四、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情系学生,诲人不倦,使之学而不厌。树立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2、紧跟教材、拓展教材,扎牢“双基”,形成能力。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鼓励、表扬,激励学生不断奋进。

3、注意因材施教,狠抓薄弱点,不断总结,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方法,加大力度全面复习。

篇3: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1. 写作教学脱离学生经验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写作教学, 是学生在经历了低年级字、 词、 句的积累后, 逐渐开始结合自己亲身经验, 通过语言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表现与创造的活动。但是在当前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中, 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试图通过不断的技巧训练、统一的作文模式训练, 走出一条写作教学的捷径。

(1) 固定的写作积累模式。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要写出好的作文也就是要写出好的语句, 这些好的语句应当是从优秀的范文、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中积累而来的, 因此, 教师让学生多读范文, 背诵好句好段。当然,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对优秀范文的适度模仿, 优秀词句的积累是写作方法提升的重要途径, 但如果片面地强调, 过分地倚重, 则容易忽略学生的经验储备, 使作文教学成为一种纸上谈兵的活动, 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2) 固定的作文教学开展模式。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题目多样, 但其教学模式多延用“命题 —指导 — 写作 — 批改 — 评价”的统一流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经验与真实想法往往被忽略或限制。

(3) 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笔者观察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评价标准大致为以下几部分:作文内容是否切题, 立意是否深刻, 内容是否描写清楚, 结构是否清晰完整, 是否有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现象, 卷面是否工整等。这些评价的条条框框之中看不到对学生经验的关注, 而学生对个人已有经验的表达、对真实情感的抒发没有任何意义。

2. 学生经验的缺失

(1) 作文选材的雷同化。笔者通过对小学生四年级“一件难忘的事”进行写作分析时发现, 在这一主题习作中, 难忘事件的分布以“助人为乐”“教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父母亲对我的爱”三大类为主。从道德角度观察这一现象是可嘉的, 但作文选材的雷同化之高, 却折射出了小学生个人生活主观经验的缺乏。

(2) 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同样是“一件难忘的事”, 通过对习作具体内容分析发现, 作文内容空洞, 缺乏生命力的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而言, 能把一件事情完整地记忆并生动表现出来, 那这件事情对学生来说应具有极大的意义。但许多学生通篇以一种记流水账的形式, 对事情进行了粗略描述, 事件的具体过程、情感体验等重点部分都轻描淡写, 一笔带过。由此可以折射出, 当前小学生写作中内容的空洞, 以及经验缺失的必然事实。

(3) 情感的虚假。依然是对“一件难忘的事”写作分析发现, 对助人为乐行为写作中, 大多数学生杜撰出了统一的“雷锋”形象。虚拟的情感, 或者对情感的过分夸大, 都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中经验缺失、情感虚假的表现。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1. 充实、唤醒学生经验

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 学生之所以感觉无话可写, 教师感觉指导困难, 其主要原因是相关经验的欠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经验积累少, 就像做饭没有米, 加再多的水, 添再多的柴火, 还是无法做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因此, 语文教师要关注小学生日常经验的积累, 帮助学生充实经验, 摆脱“无米”的困境。笔者认为, 对学生经验的充实,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对班级内全体学生的经验进行充实。写作中经验的缺失并不是班级内少数尖子生或后进生的单一表现。教师要引导班级全体学生进行经验积累, 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例如, 冬天来了, 带领学生到户外打一场雪仗;春天来了, 带学生到郊外进行一次野炊、一次郊游, 感受万物复苏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体验生活, 走出校园, 走向校外, 帮助学生实现经验的感悟与积累。

(2) 唤醒学生已有经验。当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虽主要生活于校园与家庭两个环境之中, 但也在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只是在写作中, 因经验未被唤醒与激发, 头脑一片空白, 写作内容自然缺乏生动性。基于此, 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 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唤醒与激发。如在作文命题时, 关注学生年龄阶段已有的认知能力与经验范围, 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 哪些素材学生可能经历过, 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并不熟悉。通过将命题与学生的思路、情感相结合, 突出小学生阶段的内心、喜好特点, 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 唤醒已有经验。

2. 帮助学生提炼经验, 应用于写作

学生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后, 对写作的素材就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要将经验应用于写作之中, 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筛选与提炼。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放飞想象, 开阔思路。一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头脑中对经验有着记忆的表象, 教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些表象进行放大, 使其具体化, 并最终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文章有血有肉。如对秋天进行写作时, 学生通常会以落叶的角度分析秋天的萧瑟, 这种经验的提炼过于单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发掘经验认知:“叶子落下时是以怎样的形态着地?”“落下的时候像什么?”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会将树叶联想成为一位仙女, 也像一个跳舞的淘气的孩子, 也可能像一张明信片等。基于学生经验的提炼, 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经验会变得更生动形象, 写作也变得更有意义。

3. 丰富教学情境, 帮助学生转化经验

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 也有一些学生本身有丰富的经验, 但是在写作中难以将经验生动表现出来, 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转化经验, 使学生外在的经验转化成为内在的经验。因此, 可以通过情境的创造, 诱发学生已有的经验, 从而帮助小学生在写作时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如在“我的妈妈”作文写作时,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我的妈妈”主题活动, 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著名演说家邹越的“让生命充满爱”的主题演讲,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影片片段,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 营造出一个富有煽动力的氛围,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 使学生有一次心灵之旅。通过这种情境创造的画面, 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转换成为丰富的情感, 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

4. 基于经验,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在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丰富了经验、提炼转化了经验基础后, 要将这些经验通过语言实际表达, 并最终转化为一篇优秀作文。教师首先要加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书面语言的基础, 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故事大会、辨论会、脱口秀表演等活动, 帮助学生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其次, 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在日常课文教学中结合写作训练, 在课外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阅读笔记、课外随想等, 加强学生的动笔能力, 也培养学生动笔写作的习惯。

总而言之, 造成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不乐于写作文, 感觉无话可写的现象, 其问题根本还是由于当代小学生经验认知的缺失。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现状, 通过对学生经验的充实、转化, 帮助学生做到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使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教学效率提升。

摘要:当前, 我国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过程中以“交差”态度胡编乱造, 对思维中有限的认识搜肠刮肚, 像挤牙膏似的一句句东拼西凑现象普遍存在;更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通过作文书籍、网络搜索等, 学会了抄袭与做假, 空话、套话、假话等现象频繁出现,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小学生中高年级作文教学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本文就基于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 对如何以学生经验为基础,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写作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中高年级,作文,经验

参考文献

[1]郭海花.小学作文教学中“模拟情境”创设的思路以及实践分析[J].教育界 (基础教育研究) , 2014, (8) .

[2]赵举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经验简谈[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2, (59) .

[3]王小琼.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和实践构架[J].新课程 (上旬) , 2014, (11) .

篇4: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体会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个性融合,师生能够共同享受愉悦、享受自由、享受人生,六年级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生机盎然的。但是,综观今天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教师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甚至有种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学的诗意和魅力在逐渐丧失,其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得到提高。在阅读课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作文课上,很少有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六点经验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末期,即将踏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开始发育,人格开始走向独立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才会更加亲近教师,从而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尊重学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笔者在教学生学习每一篇文章之前,都非常注重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创设自学情景,给学生创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气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在课堂上,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解决,例如,碰到难以理解的字词,就应该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这样对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积累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所以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应该教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积累,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首先应该重视读。早上或者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需要背诵的课文、古诗、名言警句等;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指定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名著,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此外,教师还应该教学生把平时看到的好的句子和段落摘抄到集锦本上,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

其次,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水平和写作素材,可以通过让学生每个周写几篇随笔、在作文课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创建自己的集锦本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写作积累。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坛”,而学生也习惯于做最忠实的听众,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活力,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也随之消失殆尽,显然,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意志,这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对那些提出质疑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向大胆问转变。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所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只有自主提出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只有产生质疑,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所以,质疑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四、借助于各種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意识

除了课堂上要学习的语文课程之外,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小学六年级是即将毕业的时刻,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日记和习作记录下小学生活的生动的画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和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母校的留恋之情,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信等方式把自己的现状告诉亲戚朋友,这些都是对语文知识的活学活用,既能体现出语文的应用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除了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之外还应该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体味语文之美并能够弘扬语文之美,这对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教学的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之目的。审美情趣不仅来源于视听,还产生于想象、思维、情感之中,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一种愉悦体验,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于诗歌、寓言、故事等,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六、实现课堂和课外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念

六年级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为主,但是课外学习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其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外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把语文学习与课外的学校生活以及家庭生活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课外阅读读物等方式让学生把语文学习走出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课外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大语文学习观念。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具有基础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通过坚持尊重学生、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大语文观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秀萍.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J].职教论坛,2005(32)

[2]张仕莲.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3]陈秀桃.试谈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几点体会[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4)

[4]刘俊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魅力中国,2010(07)

篇5: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7—18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理解比的意义,会正确读比,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

2.知道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比较的方法呢?

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用减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今天我们不再研究,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二.新课 1.口头列式解答(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  2= = 1 2  3= 213

322师:求长是宽的几倍,是谁和谁比?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谁和谁比?

师:刚才我们用学过的方法对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比。(板书:比)2.教学比的意义

(1)师:我们把长和宽的关系还可以说成是3比2。(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和长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宽和长的比是2比3)

师:这两个例子都是对长、宽两个量进行比较,为什么长和宽的比是3比2?而宽和长的比是2比3呢?

(2)师:用比的方法不但可以对同类量进行比较,还可以对不同类的量进行比较。(3).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师:怎样用路程和时间表示速度呢? 生答师板书:

2=50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生说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师: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时,我们又可以说成什么?什么叫比?(4).练一练。(屏幕显示)美术兴趣小组有男生8人,女生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比()。

张明2小时走7千米,张明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师:两个数的比有专门的写法,如: 3比2 记作3:2,2比3 记作2:3。100比2怎么写?(100:2,)“:”叫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板书: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后项)。

教师指出: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

需要注意的是,比的前后两项不能交换位置吗? 练习:求比值 :3=23=2/3 100 :2=1002=50

4.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自学课本。(屏幕出现思考题)

(1)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3),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

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三、反馈练习1.第56页的“做一做”,学生动笔在本上做 2..把下面的比写成分数形式。

10:9 =()读作()

18:13 =()读作()21:13 =()读作()3.填空.(1)本班三好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比值是()。(2)本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比值是()。(3)小红3分行150米,小明4分行240米,小红与小明两人速度的比是():()。

四、综合小结

今天学习了比的意义,指名说出。.怎样求比值?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是什么? 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个性质化简比,使学生了解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点,并知道比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放投影)

1、口答

① 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 ②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2、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什么理由填写的。①5÷8=5:()(根据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4/9 =():9(根据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②2400÷600=24()(根据商不变的性质)2.4÷0.06=()÷6 ③()/4=5/12=3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新课牵引

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基本性质,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通过实例进行研究。

2、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

板书: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写出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小华回答:1:1.73

小林回答:100:173 提问:

① 他们俩哪个说的对?(都对)

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板书:

因为1:1.73=(1×100):(1.73×100)=100:17 反之:100:173=(100÷100):(173÷100)=1:1.73 所以:1:1.73和100:173的比值相等。

② 通过上面的实例,你发现了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3、归纳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①这叫做什么?(学生不知道)教师告诉学生:这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②揭示课题,板题:比的基本性质。

③这个性质里重点词在哪里?为什么?

(同时乘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因为去掉任意一个,比值的大小就会改变。)

4、练习(放投影)⑴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①0.4:2=4:()=():1 ②3/4=6/()=300/()=()/0.04 ③5:9=():18=35:()④2.4/1=():0.1=1.2:()⑵在下面()中填上“=”或“≠”符号。24:28()6:7

0.8:5()16/10 2/9()3/27 ⑶写出与0.07:5相等的比

5、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⑴引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不仅能判断两个比是否相等,还可以把任意不是最简的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提问:①为什么要化简比呢?

(教师告诉学生化简比能使数量间的关系更加简明,并使计算简便)②什么叫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说: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前后项都是互质的整数)⑵教学例1(出示例1)

板书: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4:21

1/6:2/9

1.25:2(教师点拨,让学生试做,第2小题由教师做出,再引导学生找出解题方法)

14:21=(14÷7):(21÷7)=2:3(比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6:2/9=(1/6×18):(2/9:18)=3:4(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1.1.25:2(让学生自己做,并说出有几种解法)1.1.25:2=(1.25×100):(2×100)

比的前

=125:200

后项同

=5:8

时乘以 1.1.25:2=(1.25×8):(2×8)

相同的 =10:16

倍数,=5:8

转化成

1.25:2=(1.25×4):(2×4)

整数,=5:8

再化简。⑶练习①教材第57页“做一做”

②练习十四第5题

6、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①化简比除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比值的方法)

例如:3/4:5/6=3/4÷5/6=3/4×6/5=9/10 5/8:1/16=5/8÷1/16=5/8×16=10/1 24:6/7=24÷6/7=24×7/6=28/1 ②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下面的比

2/5:4/15

7/8:56

12/5:6/25 ③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解答的方法相同。

不同点:两种计算的结果在形式上有时是一致的(如8:12,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结果都可以写成“2/3”)但有时又不一致。

求比值也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可以写成整数。而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59页,练习十四第9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任意不是最简的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区别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点。

五、作业: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6—8题。

“比的意义”说课设计

“比的意义”这节课是开启课。是“比和比例”这一单元的知识核心,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7~48页,是该单元的开端。讲好本节课,可以影响一大面,使教师一开始就掌握教学的主动。“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因为如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能理解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两种量组成比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求比值。

教学关键: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针对上述教学目标,可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一、复旧迁移,导题定向复旧迁移。

主要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连结点。即:复习了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为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比的意义”平坡架桥。然后由除法转化为另外一种比较两种数量的方法,自然导题定向,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是:

1.回答: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2)除数能否为零?分数的分母能否为零? 2.列式解答:(生口述,师板演)

(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引入新课刚才复习的这两道题(指板演),都是两种数量进行比较,都是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但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两种数量进行比较,还有另外一种方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这节课我们要懂得比的意义,会求比值。(板书“比的意义”)

二、探索发现,总结规律

探索发现,是指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重讲轻练为边讲边练,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实现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比如,教学“比的意义”的时候,要分如下三个层次进行:

1.教学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1)比的意义同学们准确地回答了复习题2中的第1题,用3÷2求出了长是宽的几倍,这是用除法表示长和宽的关系。3÷2也可以写成3比2(板书“3比2”),表示长和宽的比。问:谁和谁的比是3比2?(长和宽的比是3比2)。3÷2可以表示3比2,2÷3可以表示几比几?(2比3),表示谁和谁的比呢?(表示宽和长的比)。结合第2题,问:100÷2可以表示为几比几?

表示谁和谁的比?(100比2,表示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同学们注意观察这两个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比?(答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板书)指名读、齐读比的意义。

(2)比的读写方法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表示比的符号是什么呢?是“比号”,写作“:”(板书),读作“比”。3比2可以写作3∶2(板书)读作“3比2”。问:2比3,100比2同学们会写吗?让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动手在桌子上写。

(3)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如下)3......前项∶......比号2......后项=3÷2=1......比值12

(4)练习(看幻灯银幕)①说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4∶7=4÷7=479∶5=9÷5=14513∶9=13÷9=14915∶29=15÷29=1529②填空。a.把80本书,分给4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到()本书;图书的本数和班级数的比是()。b.学校开运动会,六年一班有10人参加赛跑,7人参加跳高比赛。这个班参加赛跑和跳高的人数的比是()。(5)通过上面两道题的练习,你知道写比时要注意什么吗?小结:写比时,要注意谁比谁,谁是比的前项,谁是比的后项,次序不能颠倒。

2.教学求比值的方法。

(1)问:什么叫比值?(略)比值的定义掌握了,那应该怎样求比值呢?(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同学们知道了比值的求法,下面就练习求比值。

(2)求比值,并说明算理。32∶85∶2512∶150.8∶37(3)小结:比值是一个数,可用整数、小数和分数表示。

3.教学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1)3∶2=3÷2可见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比的各部分相当于除法的什么?(略)(2)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在复习时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可以得出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呢?(略)结合学生说的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形成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表。

(3)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3∶2可写作32,仍读作3比2,不能读作二分之三。

2∶3、100∶2让学生写。(4)问:比的后项能否为零?为什么?

三、反馈矫正,贯彻始终

是指把系统的某一部分输出的信息回到输入部分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把信息输送给教师,供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外,更是学生自我调控的过程。

那么,反馈矫正,贯彻始终,本节课是指在边讲边练之后,还要进行综合练习。综合练习的内容做到由浅入深。先练习写比,又练习判断题,通过正确,错误的对比,使学生明确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安排发展性练习,写出比并求比值。不但要求写出两个直接量的,还要写出两个间接量的比,如写出速度的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让全班同学“吃得好”,还让尖子学生“吃得饱”。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题关键: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掌握怎样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2.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1)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每人可以得到几块糖?(每人可分到5块糖。)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2)如果妈妈分给弟弟6块,分给哥哥4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3∶2。)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讲解例2。

例2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1)这题是一道分配问题的应用题,想一想:分谁?按照什么分?求的是什么?(2)分析思考:看到“播种大豆和玉米面积的比是3∶2”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倍数关系?小组讨论。

④玉米的面积与播种总面积的比是2∶5,玉米面积是播种面积的

各小组选代表汇报,教师提前把学生要汇报的内容制成活动投影片,逐步出现。(3)解答例2。

①试试看,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例2,并在学习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方法a:3+2=5 播种大豆的面积 100÷5×3=60(公顷)播种玉米的面积 100÷5×2=40(公顷)方法b:总面积平均分成的份数为3+2=5

③比较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说说这种方法的思路?(播种大豆和玉米面积的比是3∶2,就是说,在100公顷的地里,大豆地占3份,玉米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

(4)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请你检验一下同组同学做得对不对?(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的总面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播种的总面积。或者可以把求得的大豆和玉米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2.练习:第62页中的“做一做”(1)。

六一班和六二班订《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两个班共订了49份。两个班各订了多少份?

(1)弄懂题意。

(2)提问: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进行分配?(这道题分配的是49份报纸,按照3∶4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3)独立完成。组员之间互相检验。3.学习例3。

例3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小组讨论: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配?(分配的是280棵树,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2)提问:根据一班、二班、三班人数怎样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3)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①三个班的总人数: 47+45+48=140(人)②一班应栽的棵数: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

答:一班、二班、三班分别栽树94棵、90棵、96棵。(4)同组同学互相检验。

4.练习:第62页中的“做一做”(2)。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照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水果糖50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和酥糖各多少千克?

(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2)同组同学互相检验。(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想想看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是多少。)解答这种应用题怎样想?(把一个总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就要先求出总份数,再看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接着就可以求出各部分量。)回到准备题,问:平均分按几比几分配的?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指出平均分应用题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一种特殊情况。

(四)巩固反馈 1.填空练习:

①把35千克苹果平均分成7份,每份()千克,2份()千克,5份是()千克。

2.专业户王大伯共养鸡和鸭2100只。鸡和鸭只数的比是4∶3。王大伯各养了多少只鸡和鸭?

3.第62页的“做一做”(3)。

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与练习题2有什么区别?

如果求它的最短边、最长边怎么求? 4.判断练习:(正确举√,错误举×)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第63页第1,2,3,4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习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接着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目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境,从而提出课题。学习新课部分中,例

2、例3的教学有扶有放,例2侧重于引导、讲解;例3则是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最后说说怎么想的,从而掌握解题关键。巩固反馈部分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第4题是学生很容易错的一道题,所以采用了判断的方法,指出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注意。

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 的 意 义

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浙江省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64页至第6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能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2.认识比号“:”,能说出比的各部分名称。3.理解比值的意义,会求比值。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比的意义”。(板书)

二、进行新授:

1、学习比的意义:

(1)、出示: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小黑板出示)1. 长是宽的几倍?(3÷2=)2.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3=)

师:①求长是宽的几倍,用长除以宽,长除以宽也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长与宽的比是3比2。

②提问: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用宽除以长。想一想,宽除以长也可以怎样说?(宽与长的比是2比3。)

(2)出示: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小黑板出示)1.怎样求速度?(用路程除以时间)

师: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是路程与时间的比。所以速度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在这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路程与时间的比是180比3)

(3)①教师设疑:上面几例中有什么共同点?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可以把两个数相除说成两个数的比?

②学生问答后得(投影出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a.出示概念。b.全体读。

c.抽学生举例子后,要求同桌相互说,并各举一个例子。

2、巩固练习:

(1)书本第65页试一试。(逐题练习)

1.李强植树6棵,张明植树5棵。说出李强和张明植树棵数的比。a.学生做。b.分析反馈。

2.3支圆珠笔的总价是6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说出圆珠笔总价和数量的比。

a.学生做。b.分析、反馈。

(2)书本第65页练一练第1题。a.学生自己练习。b.分析、反馈。(3)填空:(小黑板出示)男生人数:| | | | 女生人数:| | | | | ①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②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③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④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a.学生自己做。

b.反馈,具体说说③④两式的意义。(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1)师:(结合上题)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比7,也可以记作4:7。(板书)

(2)指出比号:

a.这像语文中学过的什么符号?(冒号)b.在比中叫做比号?(板书)

c.师: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4 : 7 前项 比号 后项(3)

a.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表示什么?(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七分之四)b.你是怎样得出的?(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接板书:4÷7=-)c.师:我们把 -

叫做比值。想一想:什么叫比值?(投影出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4)学习求比值的方法

① 尝试练习:书本第66页第5题: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45:145 0.42:0.14 1-:1-1.8:2-a.学生自做。b.分析、反馈。

② 一条公路长6千米,已经修了4千米。写出已修的路程与公路总长度的比,并求出比值。

(小黑板出示)

a.学生自己写比,并求出比值。

b.结合题目说说比值“三分之二”表示谁是谁的三分之二?(表示已修的路程是公路全长的三分之二)c.判断:4千米÷7千米=-千米 ③甲数是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④乙数是甲数的2-,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⑤实际产量比计划增产10%,实际产量与计划产量的比是()(学生练习后反馈)

三、课堂小结:

师:(1)这节课学了什么?(比的意义)

(2)比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叫比值?(或怎样求比值?)。

四、作业: ≤作业本≥P39[36] 板书: 比的意义

篇6: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参考

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句

zhēnɡ rónɡ

fēnɡ zhenɡ duàn liàn nuó yí

fěi cuì

()()()()()

liè fènɡ yán jùn

fěi tú

bō xuē

chōu yè

()()()()()

wǒ shēnɡ dài mínɡ rì,wàn shì chénɡ cuō tuó.(。)

二、市别下列汉字并组词语

裙()雅()绎()索()馨()锈()群()稚()驿()萦()罄()绣(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莫()其妙

无()无故

语重心()鱼()而入()以自慰

不知所()惊心动()养尊()优

专心致()含辛()苦

万不得()()不在乎

四、对对子

例:红桃对(绿柳)

白银对()青山对()国泰对()春花对()丰衣对()花好对()古今对()春兰对()蓝天对()壮丽对()东升对()珍禽对()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世人苦被明日累。2.种树者

,种德者

。3.操千曲

,观千剑

。4.爆竹声中一岁除。5.玉颗珊珊下月轮。6.借问酒家何处有。7.一鼓作气。8.人固有一死。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学弈》中,你悟出了的道理。2.“邯郸学步”的故事发生在时候的 国。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他名字的意思是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有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

4.“阿吉拉姆”指的是。

5.《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

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

的会议上作的演讲。

6.《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的。

七、下列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3.这不是

粥,而是

型的农

展览会。

()

4.那是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

八、修改病句

1.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2.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同学们学习雷锋的好思想,都在寻找为人民服务。

4.我正吃了晚饭,小红来叫我去看电影。

九、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列各题

1.书让我们在华美的诗词中漫步:领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爱国情操;懂得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的人生哲理;享受孟浩然“开轩面场圃,”的怡然自得。

2.“读万卷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你的同学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你会推荐他读一读法布尔的《

》;想要了解更多历史方面的知识,你可以推荐他读一读《

》;想要阅读表现校园生活的作品,你则可以推荐他读《

》;如果你的同伴喜欢探险,你可以建议他读《

》。

十、排序

()所以,诗人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

()你看,在那冰雪初融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的吗?

()在北方广大地市,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柳丝。

()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十一、阅读理解运用

(一)《匆匆》片段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读上面这段话,你领悟到该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2.日子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消逝的?请写出来。

3.读上面这段话,假设你是老师,你将向学生提出一个什么样的有意义的问题?并希望学生怎么回答? 问题:

答:

4.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出来。

(二)新叶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窗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不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得眼睛刷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胸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远,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或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于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荫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荫,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持,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常青。

1.第①自然段中描写作者内心感觉的一句是: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第③自然段第一句写新叶时写了燕子,这是一种

的写法,文中第 自然段也用了这种写法。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4.第④自然段用四个比喻来描写新叶,这四个比喻是从“仰头望去”“老远看来”“密处”“稀处”四个角度安排的,各个角度的喻体分别是:

、、、。5.第⑤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

的作用。6.第⑥自然段中具体写新叶对人类的贡献的语句有哪些?

7.请写出与第⑦自然段中“无穷碧”和“别样红”相关的诗句。

8.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

9.类似新叶一样给人以启示的平凡的事物很多,你在生活中,从哪些事物身上获得过启示?请举出两例。

(1)事物:

启示:

(2)事物:

启示:

十二、习作

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小学六年了,我们在课堂上和课外都阅读了许多名著,这些名著,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请任选一部(或者一篇),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500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整合(29分)

(一)、rónɡ

音 写

(6分)

zhēnɡ jié rán wú yuán wú ɡù

()

()

()kǒnɡ

chōu

bó bó shēnɡ jī()

()

()

(二)、形近字组词(多音字组词)(3分)

耸()

厨()

誉()

耷()

橱()

誊()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画。“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四)、选词填空。(4分)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1、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公司的设计图纸。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1、孔子()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两小儿的问题,他无法回答。

2、孔子()不想回答两个孩子的问题,()对于这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根据内容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阴谋鬼计 迫不急待 爱不释手 B、实事求是 再接再厉 没精打采 C、换然一新 诲人不倦 举世文明(2)“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要不,我就要死了!这一段话 应读出的语气是()A、请求 B、强求 C、哀求(3)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他的话不可能不对。(4)下列各组中修辞正确的一组是()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他难道不像一个真正的守门员吗?

森林伸出有力的臂膀,发出欢快的呼啸声。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震得山岗也动了。A、比喻 反问 拟人 陈述 B、比喻 疑问 夸张 拟人 C、引用 反问 拟人 夸张

六、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把下面的格言、诗句补充完整。

种树者必培其根,操千曲而后晓声,玉颗珊珊下月轮,为人进出的门

,为狗爬出的洞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

2、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1分)没有我们的帮助,你怎么能完成这一项任务呢?

3、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1分)

4、照样子写一句排比句。(2分)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阅读部分(43分)阅读短文,认真完成下列练习。

(一)(13分)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放 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 奇怪)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在短文的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用“√”标出。(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温暖——()舒服——()可怜——()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1)画线句子中“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的“这些”是指她金黄的长头发很美丽。她“没注意这些”是因为:()①她一向很美丽。②她闻到烤鹅的香味。③她又冷又饿,只想把火柴卖出去。(2)女孩幻觉温暖的大火炉是因为:()①她过惯在温暖的大火炉旁的生活。②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③她手里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

4、根据“她的一双小手……”一节内容,将下面4个词语按小女孩的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2分)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

5、用“﹏﹏﹏”画出描写小女孩幻觉的句子。(2分)

6、文中“哎,怎么回事呢?”是指:_____

(2分)

(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14分)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一直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整个心灵。面对你的眼睛,我要承认: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都会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的操劳,无怨无悔。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你摔破盆碗、拆毁玩具、遗失钱币、弄脏衣服…… 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原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殴打。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打你,我只能说,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摸它。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我能够通过打让你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的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

我从不用工具打人。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气,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的掌握力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知道打人不对,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我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许多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惟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在第一自然段中用着重号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

2、结合文章理解下列词语。(2分)

“我行我素”指的是。

“臂系千钧”指的是。

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要的话填空。(3分)

“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舍不得打你,因为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我”不会打你,因为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一样我行我素。”“我”第一次打你,因为

4、文中写到“我谨慎地使用殴打”是因为:

;“我从不用工具打是因为”:

。(2分)

5、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文中的“我”打孩子时候的感受。(3分)、、6、为什么说“打与不打都是爱”?(2分)

(三)雪之韵(16分)雪,纷纷地飘着……像天堂里的小天使,舞着轻盈的翅膀,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地降落人间。她悄悄地落在草丛上,飘在树枝上,被大地母亲装扮得异常美丽。我不禁要惊诧于她那神圣的画笔,将世界着上了这般冰清玉洁的色彩。她调皮地落在娇艳的红梅上,欢飞在青翠的松林间。最后,她累了,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广阔的天空,紧紧依偎着小草、泥土,和大地融为一体,孕育着那一份独特的感觉。柔柔的雪花轻抚着我。我禁不住伸出舌尖捕捉她那离合的身影,啊,真凉,一股甘甜真沁心脾。抬头仰望天空,洋洋洒洒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飘动的纱,罩住了山,笼住了树,覆盖了一切的一切。一时间,世界变得这么至纯至美。——白雪呀,你是上帝的天使,人间的春神。我的心灵追随着你飞到了天堂,善良,美丽,纯洁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啊,雪之韵…… 1.仿写词语。(3分)至纯至美

依依不舍

洋洋洒洒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3分)调皮(tiáo tiǎo)享受(xiǎng xiáng)不禁(jīn jǐn jìn)

3、第二自然段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4.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 ”。(2分)

①不同于寻常()

①到()(1)异常美丽

②有分别,不相同()(2)至纯至美

②极,最()③非常,特别()

③至于()

5、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6.请你写一首

”的诗

。(3分)

作文:作文(50分)

上一篇:市国民经济计划执行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合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