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显神韵

2024-05-14

动作描写显神韵(精选5篇)

篇1:动作描写显神韵

动作描写出神韵 教学反思

轩辕小学

唐巧环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半壁江山,然而我们平时的写作训练不论是指导还是讲评,都喜欢就题论题,缺乏专题性指导。我们总在告诉学生要注重细节描写,究竟如何注重,或者说学生究竟如何来进行细节描写,往往很模糊,鉴于这种现状和初一上册课文中大量涉及到人物动作描写这一事实,我选定了人物动作描写这一专题指导,希望能对学生的写作真正有所帮助。通过上完这节课,我发现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给一个动作,先认真观察,会做到细致描写,我觉得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成功。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首先,对动作描写方法探究的过程中,我出示了大量事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事例,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事例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在讲授时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只是停留在浅层,导致部分学生对个别方法理解不是很到位。其次,作文指导课也应充分重视读的作用。这学期我们充分放给学生读课文,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幅提升,在新授课时得心应手许多,鉴于这种好处,作文课也可以用,尤其在列举事例时,让学生多读几遍,可能更便于理解相应的方法。另外,在讲授第四种方法,适当加入肖像、神态描写时,给学生出示的练习题,更偏重于心理描写,尤其是其中有句“心想”,学生在加动作时更侧重于加心理描写,这就与这节课的主题不相符,因而这一练习的运用不是很恰当。

另外,在课堂上我还应继续关注细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学生能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2:动作描写显神韵

《细节显神韵》教案

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陈霞

教学目标:

了解细节描写及其作用;学习细节描写的一些方法;描写一个细节来表现人物。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一、引出课题

一曲《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也让我想起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故事:有这样一位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可儿子成家立业后开始讨厌母亲,便提出把母亲送到远方的亲戚家去做客,母亲答应了。当儿子把母亲送到亲戚家,转身离开时,母亲突然叫住了儿子,儿子不耐烦地回过身来说:“还有事吗?”没想到:母亲艰难地弯下身子,从地下拾起了一颗纽扣,看着自己疼爱一生的儿子,低声说道:“孩子,你的扣子掉了,让妈再给你缝上吧!”……儿子震惊地看着要被自己遗弃的母亲,呆呆地站在那里……

相信大家被故事中深沉的母爱所感动,儿子不孝,抛弃母亲,可年迈的母亲仍然艰难地弯腰拾起扣子,给儿子缝上,艰难地弯腰,缝上纽扣,这些细小的情节,让伟大的母爱有了鲜明的注脚。小小的情节,显示出了人物博大的情怀。今天,老师想就此跟大家探讨一个作文方面的话题——“细节显神韵”。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细节及细节描写。学习细节描写的一些方法,描写一个细节来表现人物。

三、扩句练习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扩写练习来感受什么是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里)通过同学们合理想象,一个鲜活的人物已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这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

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

四、比较阅读

出示两个片段:

1、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2、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问:上面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讨论:„„细节描写可以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

五、方法点津

怎样写好细节呢?我们通过例子来学习。

1、出示习作片段,学生朗读。

片断一:……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问:这个片段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什么?(眼神)

追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小作者是怎样描写妈妈的眼神的?用了一个什么词?(愣愣)再问:你们认为“愣愣”这词对表达母爱的效果怎样?

问:我们能不能发挥想象,在妈妈的眼神上停留,看妈妈会注意到“我”哪些地方?会想些什么呢?

师出示修改的例句: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追问:妈妈的眼光还会移向哪儿呢?试着用这种方法说一两句

„„

归纳: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并能细腻地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表达母爱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过渡: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可用另一种方法修改,出示片断二: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指名读后,师问:老师是用了什么方法修改?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强调:这种方法是用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不好把握的事物具体形象化,比如说魅力是什么?那是一种感觉,我们可以这样解读魅力:魅力是球王贝利的脚,是梅兰芳的一举手一投足,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样一来,我们的印象就比较明晰了,也就好把握了

师提出要求:妈妈的眼神像什么呢?试着说几句

„„

归纳: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总结语: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种细节描写的方法:

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六、学以致用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猜猜看我写的是谁?用了今天所学的几种方法来描摹人物的?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头贼脑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他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样子长得挺滑稽:高高的个子,两条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棒;一张马脸,额头宽宽的,仿佛能停得下一辆小轿车;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就变成一条细缝;他的嘴巴特别大,吞下一个驼鸟蛋准没问题。哦!对了,他留着狮子一般的卷发,还精心染了几缕黄色,还以为帅呆了,他最擅长使用“兰花指” ……

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他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师总结: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

1、能选用好动词,并加以修饰。务必做到:动词(简洁、准确);修饰语(生动、形象)。

2、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另外,还有一点重要提示: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这些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

七、实战演练

(一)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场景,请同学们用刚学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对下面场景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任选一题)

场景一:我看到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挑水泥砖的情景。(可用慢镜头的方式;可运用修辞手法;可从我的角度来写)

场景二:得知试卷分数的我。(写出得知分数后,我的一连串动作;或者分解出我得知分数后的若干表情)

场景三 :愚人节那天,英语科代表告诉我,老师叫我去办公室背书。(接到通知后我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老师的目光和语调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所写片段,以细节描写方法的运用及语言的表达效果为主要标准进行评价。

2、推荐组内最优秀的一篇佳作在全班交流,并由一名组员点评。

(三)教师下水文:当我来到建筑工地上,机器的嘈杂声并没有影响我的思绪,我从那么多工人中一眼就认出了父亲。本来身材就很矮小的父亲,背者那沉重的水泥砖,身子就象一张弓。太阳炙烤着大地,父亲的额头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那是辛勤的汗水,可是他却没工夫去管它们,他咬紧牙关走到机器旁,卸下水泥砖,喘了口粗气,拍拍身上的灰,又重复刚才的工作去了。此时此刻,我才发现日夜为我操劳的父亲已不再年轻,他的两鬓已有了丝丝白发,脸上有了条条皱纹。我的心刹那间变得好沉好沉,我不忍心再看下去,难怪父亲每天回家后坐一会儿都会打瞌睡,难怪每天母亲都要为他捏肩捶背,他多么苦啊!尽管他每天在我们面前都很开心,其实他好累好累,想到这儿,我的心被什么东西刺痛了,喉咙被什么堵住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

八、课堂小结

篇3:细节描写添神韵

一、独具个性的语言细节描写

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说的话来刻画其性格特点,从而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这是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常言道:什么人说什么话,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其性格特点是紧密相关的。例如: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满不过我。”(鲁迅《故乡》)

这里鲁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入目三分地刻画了杨二嫂自私泼悍,尖酸刻薄,势利,爱搬弄是非的性格特点,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给城镇平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深化了文章主题。

二、生动逼真的外貌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能充分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实质、兴趣爱好和内心世界。例如:

玛格丽特可真是个绝色女子……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小仲马《茶花女》)

在小仲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热情、动人犹如圣母般真挚、深情的玛格丽特,她做为肺病患者呈现的玫瑰色的红晕,她忧郁的眼眸,成功地凸显悲剧的核心,使得作品华丽却不失清冽,宛如一个优雅的冷颤。

三、透视形象的动作细节描写

高尔基说过,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人最深刻的思想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表现出来。例如:

寿镜吾先生读书:“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扬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在这段里,“微笑”、“仰”、“摇”、“拗”四个动词连用,而且“拗”了两次,着实耐人寻味,在这里作者施展“组合拳”用一串动词组合描绘,借助流动变化,承接递进。如此浓墨重彩而又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老先生可亲又带点可笑,陶醉又不乏迂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四、刻画入微的心理细节描写

我们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通过直接心理宣泄和其它侧面烘托,用放大镜放大当时心理的微妙变化,从而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例如:

我周围的世界顿时黑了下来, 灵魂仿佛从身体里被抽出来,脑袋里更是一片空白。整个人站在原地,无助、空虚、茫然,像海潮一浪高过一浪冲击着我,霎时,我被冲到了荒芜的海岛,遍体鳞伤,却怎么也比不上心头的痛。(吴诗瑶《沮丧》)

作者通过直接的心理渲染,生动形象的比喻,同时借助想象,周围灰暗环境烘托气氛异常紧张,真实自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被“偷”时无助沮丧的心理。

五、凸现人物性格的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故事、情节发展中的横切面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和表达主题而塑造的,场面描写要注意中心人物的活动,还要捕捉其他人物的活动,并和全场情景的概括描写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例如: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板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都不敢近前。……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战栗。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破碎,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而奔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罗贯中《三国演义》)

张飞“倒竖虎须,怒目横矛”的英姿,三次“声如巨雷”的“大喝”,曹军大将的“肝胆破裂”,诸军众将的“自相践踏”,构成了杀气腾腾、富有神奇色彩的激战场面。在一片慌乱情急的场景描写中,从正反两面活灵活现地塑造了张飞虎威逼人、勇武无比的猛将形象,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若没有这样的场面描写,张飞的英雄豪气、壮士雄姿是无论如何也表现不出来的。

六、彰显人物性格的侧面烘托

侧面描写在内容表达上委婉含蓄, 简洁精炼,在艺术效果上能达到韵味无穷, 流传不衰的功效。刻画人物时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能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例如《史记·廉颇传》中直接描写这位赵国将领沙场征战事迹的,只有两小段,其他部分都是写战场外的。而司马迁着力描写的“将相和”这个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写廉颇的战功,但透过故事却使人想到了廉颇的显赫战功,又使人看到这员武将爽直、服善的性格特征,取得了不写沙场、胜写沙场,人物形象赫然鲜明的艺术效果。

篇4:新疆瓜果显神韵

在曾庆涛的画室里,各式的瓜果和人物的国画挂满四壁,鲜活生动的画面跃然纸上,令人神情愉悦。曾庆涛的国画作品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精妙的程度完全是靠他的勤奋努力和与生俱来的对书画艺术的一种超常感悟。

曾庆涛笔下描绘最多的、最鲜活生动的当属新疆的瓜果,如哈密瓜、葡萄、石榴、柿子等。他信奉创作的真谛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曾庆涛善于汲取各名家之长,形成自己独到之画风。每年他都用不短的时间在祖国的山水之间穿行,在大漠、胡杨中奔走,用自己的眼光去追寻生活的真谛和创作的灵感。

一个优秀的画家就是一个思想家。看他的画作,你就能感觉到这是新疆的语言、新疆的光色以及对新疆生活的感悟,一切都深深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给观赏者留下深深的烙印;观赏他的画作,你就能感到一种画家对生活热爱的、奔放的思想情愫,灿烂、热情、浓烈,都体现在他的每一幅画面之中。夏日金黄的向日葵,立即让人想起烈日灼灼;伸展的牵牛花、葡萄的藤蔓,带来了绿洲浓荫的一抹清凉;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花果图案,显示着画家丝毫不掩饰的“瓜香蜜甜、蜂逐蝶舞”的得意之情。这些真情的体验在曾庆涛的瓜果画作中都被赋予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似乎曾庆涛具有妙手成春的本领,生活中的一切一经他的点拨就变得生动多情起来。他对生活的发现正是人类生命不竭的活力与丰沛激情的展示,同时也是关于一个画家生命历程中理智与激情冲融的玄思以及他对人生热烈的拥抱,奔烈的情感使他的作品充满着生活的浪漫和激情。

只有善于总结自己的人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曾庆涛在仔细研读新疆瓜果、大量研习瓜果的同时,把实践与理论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在他撰写并发表的《浅说新疆瓜果画的形与神》《浅论瓜果画的创作与创新》等论文中谈到:“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看平平而终见妙境。” 曾庆涛正是遵循了这个新疆瓜果画作的创作原则并经过长期的研习使之逐渐系统化、规范化。“景无有不可画,在于如何画得妙。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丰富。以一当十是为妙。”“作画必神志专一,虚心静气,严肃深思,方能于嶙峋中见出壮美,平淡中辨得隽永。唯其藏之深,故非浅尝所能获;唯其蓄之厚,故采之无尽,汲之不竭。画瓜果要有神韵,画花鸟要有情趣,画人物要有情又有神。”曾庆涛的绘画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日臻完善,气韵和格调日益显现出来。“笔墨精妙,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图画取材,无非天、地、人。天,山川之谓;地,花草、虫鱼、翎毛之谓;画花草,徒有形似而无情趣,便是纸花;画人最复杂,既要有男、女、老、幼之别,又要有性格之别,更要有善、恶、喜、怒之别。”

作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高级画师的曾庆涛应该说是多才多艺的,他在深研国画的同时,他的篆刻、油画、炭精人物画、手指画、工艺品制作等也深受人们的喜爱。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国画《锦绣天山》在全国艺术大赛中获三等奖;国画《西域仙品》获全国首届华表奖;国画《西域瓜香》在全国美术作品大展中获优秀奖;国画《天山风情》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中被评为精英奖并被收藏;国画《西域佳品》在“九九跨世纪名人书画精品大展”中被全国书法美术摄影展会收藏,曾选送香港地区巡回展出,其作品被澳大利亚、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诸多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收藏。曾庆涛从艺生涯编入《海峡两岸万名书画家简明辞典》以及《世界名人录》《中国书画艺坛名师》《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等书中。

虽然曾庆涛担任着世界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伊犁画院副院长、东方中日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这一串串头衔和创作实力使他成为书画界的“中流砥柱”,但是他仍旧每天练字习画达6个小时以上,毫不懈怠。

曾庆涛常说,人品和艺德是艺术生命延长的常青树。修炼人格,提高文化素养,不但是从艺之本,更是为人之本。我们祝愿曾庆涛在艺术创作道路上为人民、为社会再立新功。

篇5:动静结合显神韵

■名作引路

1.雨使山林改变了颜色。在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辩认,有墨绿、草绿,有淡青、金黄,也有水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 《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让世人千年传诵,其原因就在于由静而动,变单调为多彩,使草原之勃勃生机呼之欲出。可见,要想让景物有灵气、有神韵、吸引人,就要做到动静结合,使笔下之景变幻多姿、美不胜收!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记。记忆宛如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去得也突然——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下,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近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远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球继续往下滴着,滴落在路畔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咚——叮——咚……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节选自赵丽宏《山雨》)

2.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

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

万籁俱寂,只有花开的声音。鸟不鸣,花却喧嚣。看一眼,被野性的美击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太美的东西,让人自卑。

(节选自刘梅花《向日葵》)

3.那是一个严冬的黄昏。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比的冰块,银晃晃地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多了酒,醉醺醺地投入暮霭中。这都是霜冻将至的征兆。出海的渔船纷纷归航了,静静地停在海湾里,像无数叮在砧板上的苍蝇。摊晒在沙滩上的渔网残留着韭菜叶般的海草和斑斑点点银屑似的鱼鳞,补网的渔民无影无踪。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击着海湾,往日闹市般的海湾一片肃杀,只有被海浪剥蚀得千疮百孔的礁屿静静地谛听着海流呜咽……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笼罩着一片蒙蒙的轻雾。大海平潮了,远处传来哗哗的涛声,像大海沉睡时均匀的鼻息。海龙觉得那地方非常美丽、非常遥远,好像幻境。那里有星星点点的渔火,像醉人的眼睛,此刻可能都睡着了。他深情地望望小石屋,冬夜的小石屋像梦一般静寂,此刻被一种凄凉而又温暖的气氛所笼罩。门前的木麻黄纹丝不动,斑驳的树影爬上西墙,渐渐拉长,淡了。屋里格外昏暗,偶尔传来爸爸的咳嗽声和妹妹在睡梦中磨牙的声音。

(节选自陈秉汗《严冬海猎》)

■精彩点津

“动静结合”的手法是一种写景方式,就是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有的是静态的,二者有机地结合在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强画面的动感,营造具有感染力的意境;二是凸显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以独特的形式、独特的视角,表现独特的情绪和情感;三是突出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某种心境、心态或情绪。

动静结合常见种类有动静组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所谓动静组合就是作者在描绘某个画面或营造某种意境时,构成画面的事物有的是动态的事物,有的是静态的事物。如前面“名作引路”中例1赵丽宏的《山雨》片断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其中动态的描绘有“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静态的描绘有“雨悄悄地停下;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变得非常幽静”。动静组合之中,构成一个灵动、唯美的意境,使得山雨的风姿神韵活灵活现。

所谓以动写静就是作者所刻画的事物在客观世界里实际是个静物,但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一个动的、活的事物。如“名作引路”中例2刘梅花的《向日葵》片断就是极好的例子。在作者笔下静止的向日葵“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生机勃勃,热情奔放,个性张扬,动感十足。以动写静,凸显事物情状,抒发了强烈的喜爱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所谓以静写动,就是将原本动态的事物,写成静态的。受某种条件限制,或者从某个角度观察,有些原本是动态的事物,看起来就是静态的。“名作引路”中例3陈秉汗的《严冬海猎》片断就是很好的范例:借风之静,渔船归航,海湾的肃杀,使寒流涌动的大海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夜深之时,借轻雾、平潮、渔火、石屋等静物,写出大海沉睡之际的动态之美,有力烘托出主人公海龙严冬海猎时日益高涨的激情。以静写动,收到无声胜有声之效果。

静态描写要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上一篇:脚踏实地实现中国梦下一篇:小学教学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