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2024-04-09

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精选8篇)

篇1: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我看“乐和乡村”与“新农村”建设

中共巫溪县委群众工作部 陈志强

日前,笔者在“新华网”看到一则题为《浙江永康:如此建设“新农村”》的新闻,新闻中提到浙江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村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00多幢别墅,因存在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还有该村只有“1700多人,却建了2000多座公墓,而且这些公墓建成才两年多,已经是断的断,裂的裂,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只有两种感受一是“冷笑”,一是“痛心”——“冷笑”的是一个村人口才“1700多人,却建了2000多座公墓”,如果带点“迷信”的眼光的来看,这还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邪恶诅咒”;“痛心”的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迷失,党为我们指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却让他们把新农村建成这样,完全是一群“败家的玩意”。

结合到目前正在全县范围内展开的“乐和家园”建设,引发了笔者的深思:新农村建设“迷失”了,到底迷失在哪里?“乐和乡村”和“新农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迷失”了,迷失在走进了误区,渗入了杂志,沦为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真正的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统筹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都只重视经济建设,甚至于只重视新居建设,而忽视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因为新居建设速度更快,更容易出形象、出政绩,有更多的“油水”可捞。

笔者看来,目前巫溪县正在搞的“乐和乡村”建设就是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一种纠正,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和发展——乐和治理,以“公”为基础,用“共”的机制、“和”的力量,化解社会矛盾,让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最终要形成的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方共同组成基层民主治理格局;乐和生计,就是要“生产发展”,用共治带动共富,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乐和人居,以乡村聚落为基础,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房屋民居,加强环境整治,进行乡村绿化,达到“村容整洁”的标准;乐和礼义,是要加强对村民进行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和谐邻里,文明乡风的目的;乐和养生,要以医保为基础形成全民保健强身和自主互助的健康管理体系,也属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

但是,“乐和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两者的侧重点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重心还是落在“经济建设”;而“乐和乡村”建设重点在加强新时期下的群众工作,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填补新农村建设中被遗忘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最终实现“个群和谐、义利和谐、物我和谐、心智和谐、身心和谐”的目标。

篇2: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在蒲莲社工培训会的讲话

乐和家园的概念

乐和家园是以党的群众工作为支撑、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快乐和谐为特质的社会管理模式。通过党政主导的‚社会共治、经济共赢、环境共存、文化共荣、生命共惜‛,实施‚乐和治理、乐和生计、乐和人居、乐和礼义、乐和养生‛,实现‚个群和谐、义利和谐、物我和谐、心智和谐、身心和谐‛的幸福指标。

乐和治理

乐和治理,就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以‚公‛为基础,用‚共‛的机制、‚和‛的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探索构建新时期、新形势下以自治为基础、共治为主体、法治为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解决村级后备力量青黄不接问题。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建立普通党员评议支委会和群众评议党员制度。提升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内带党外,促进村风和谐文明。

2、深化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位一体”运行机制。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同群众工作室整合建立村综治工作站,配备综治专职干部,由支部书记任站长,主任、会计、综治专干、计生专干、驻村脱干、派出所干警为成员。

3、组建“乐和堂”。即,依托村综治工作站和群众工作室,在全体村民中,推选德高望众、敢于仗义执言的知名、贤达人士,组建 ‚乐和堂‛(即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采取院坝流动调解和受理村民上门诉求的方式,开展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对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应分类建档,1分流处理,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事实清楚的一般矛盾纠纷,开展调解,并依法制作调解协议文书。

4、构建“大调解”机制。对涉及辖区内的突出矛盾纠纷,由村群众工作室牵头组织调解,也可邀请乡司法所派人参与调解。对个别争议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引导各方当事人遵循法律途径予以解决。完善诉调对接机制,一是对调解组织调解的案件,可申请法院重审,依法确认其效力;二是对无法达成和解的矛盾纠纷,由群众工作室或‚乐和堂‛做好立案的前期工作并接收、送达相关诉讼材料;三是对法院委托群众工作站、群众工作室、‚乐和堂‛调解的诉讼案件应及时组织调解并回复。完善调解运行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和定期沟通制度,由群众工作室牵头,定期召开成员单位参加联席会议;二是建立联合排查和联合调解制度;三是建立信息通报和工作交流制度。

5、集中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结合‚五项清理‛活动及乐和家园理念宣讲,在5月上旬以前,由群众工作站牵头,组织全体乡镇村社干部,全面开展一次拉网式社会矛盾排查,集中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做好矛盾减法。

6、规范群众工作室的运行。4月25日以前,各村要完成群众工作室的挂牌工作。推行接访处置机制,亮出群众服务窗口,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结合‚三项制度‛的落实,建立村支两委成员星期一至星期五轮流接访制度。

7、选举组建乐和互助会。乐和家园建设推进村必须在4月底以前,完成乐和协会组建。互助会代表由全体村民民主选举,可与村民代表重合,一年一推选;在乐和互助会代表中推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负责协会成员的召集、议事及日常事务处理。

8、建立乐和联席会议制度。商议村级社会事务重大事项,由村支部书记负责召集,村委会、乐和协会、公益组织和网格单位共同参与,根据商议情况再决定是否提交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表决。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召开1次。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负责、乐和协会协同、公益机构助推、网格单位支持‛的共治模式。

乐和生计

乐和生计,就是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核心内容,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互助合作经济,与集体共生,与环境友好,推行‚小规模、大集群、标准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用共治带动共富。

9、实施万元增收工程。各试点村和推进村要按照‚增收无困难、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户‛三类做好调查摸底,并建立台帐。实行‚引导无困难户、扶持一般困难户和定点帮扶特殊困难户‛的分类管理原则。确保今年每个农户增收3500元以上,全乡实现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提前实现增收万元目标。

10、着力打造“乐和巫溪”地域品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放,实施生态养殖和无公害种植,构建由村支两委、乐和协会、公益机构以及行业协会联合监管的质量保障体系,着力培育“蒲莲蜜柚”、‚蒲莲红桔‛、“蒲莲老鹰茶”、“ 大宁河鸡”等地方品牌。

11、加强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的管理,把村社干部、农村能人和大学生村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村社技术人员培训。

12、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以带领群众共富为目标,加强农村乐和经纪人队伍、产业协会、资金互助组建设。重点扶持发展林禽、林畜、林果专业合作社。到2011年底,农民入社率达到30%以上。

13、建立乐和农艺队和手工队。从事绣花鞋垫、布鞋、手绢、木梳、竹编等手工艺品加工制作。

14、加强农民工培训和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借助县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创业培训、劳务经纪人培训等农民工培训工程,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鼓励倡导试点及推进村村民农转城,认真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农转城人员的就业服务管理及培训工作。

15、严格各项惠民政策、资金的落实情况清理。确保农村低保、养老保险、民政救助救济资金的公平规范发放。

乐和人居

乐和人居,就是以村聚落为基础,建设具有本地鲜明特色的房屋民居,是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和生态乐和生活方式。

16、全面完成桔龙村的危旧房改造。以村聚落为基础,建设具有本

地鲜明特色的房屋民居。

17、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全乡全面开展‚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圈。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村民室内外、房前屋后、村道社道及公共场所的卫生整治,并定期组织评比,整洁村容。

18、强力推进森林工程建设。继续开展河流水岸、乡村公路和荒山绿化,绿化率达到85%以上。倡导开展庭院绿化,普及率达到53%以上。

19、完成人居院落的建档工作。各村每个院落建立起一套基础档案,从院落布局、房屋结构、实有人口、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建档,落实以房为基础单元的实有人口管理、治安防控和安全隐患防范。

20、大力实施五大环境保护工程。组织实施环境优化、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号召每人义务植树3-5棵。

乐和礼义

乐和礼义,就是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乐道尚和的精髓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将红色信念、绿色理想和传统文明融为一体的社会教育和社会风尚。

21、构建群众教育培训网络。一是以乡党校、成教、文化站等方面的资源,积极争取外来社会资源的支持,挂牌组建乡乐和讲习所,采取集中培训与流动讲习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乐和讲习活动。二是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群众工作室、综治及相关公益组织的资源和功能,挂牌成立乐和大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农村党员、协会骨干力量的集中学习培训。

22、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及“乐和人家”评比活动。按照巫溪县‚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标准,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一年一评选并实行动态管理。对达到‚十星级文明户‛的命名为‚乐和人家‛,并公开上榜表扬。

23、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组建乐和文艺队,以‚乐和故事会‛、院坝文艺晚会等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每月开展一次‚唱读讲传‛活动。

24、关爱留守儿童。在中心小学建立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为留守儿

童寻找‚爱心爸妈‛,组织开展留守儿童亲情关爱行动。

25、建立“乐和娃娃团”。围绕‚读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演唱‘乐和谣’等;‚习礼仪‛——学习中国传统及现代文明礼仪,学做礼仪操等;‚健身心‛——教习乐和养生操,进行垃圾分类,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等。

乐和养生

乐和养生,就是以社会建设促进群众健康管理体系的形成,是以医保全覆盖为基础的全民保健强身和自主互助的健康管理。

26、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推进乡镇、村标准化卫生院(室)达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必须达到95%以上,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得到全面执行。

27、开展健康教育。结合乐和讲习活动,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实现健康教育普及率100%,村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

80%,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

28、广泛开展太极拳等群众健身活动。大力实施农体工程建设,改善群众性文体基础设施,开展‚太极拳、坝坝舞、腰鼓队、龙狮队、乐和养生操‛等品牌群众文体活动。在每个试点村、推进村都要组建太极拳队伍。

篇3:农村公路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 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战略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通过综合建设, 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农村公路建设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20字方针紧密相关。农村公路发展了, 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 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扩大农民就业, 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 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 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改善村容村貌, 促进“村容整洁”。

农村公路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落后, 信息闭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可以打破农村地区的自然封闭状态, 有效地促进农村的资源开发, 使广大农村蕴藏的土地、矿产、森林、水电以及旅游等资源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而且还可以畅通与扩大农村的信息和商品流通渠道, 使农村的自然物产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扩大内需,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 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而我国有9亿农民、2.5亿多农户, 是我国最大的具有消费活力的群体, 农村市场对我国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增加农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的流通环境, 不断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能为扩大国内需求开辟广阔的市场。目前, 我国农村交通还比较落后, “买难”和“卖难”问题仍然突出, 制约了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实践表明, 大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改善和提高农村交通条件, 可以有效地开拓农村市场, 刺激农民消费, 从而达到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城乡协调、结构合理、质量稳固、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这是交通行业长期坚持、努力奋斗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农村, 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公路运输整体水平,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关键也在农村。我国农村路网和运输服务体系起点较低, 目前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 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将近九成, 砂石路占七成以上, 许多地区缺桥少涵、晴通雨阻, 农村公路的覆盖能力、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同时, 随着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扩展, 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效益的发挥, 有赖于农村公路协调配置形成有机的整体。农村公路不仅是干线公路集疏运的基础网络, 也是其他运输方式集疏运的基础网络, 是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加快, 农村客运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些车子将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连成了一个紧密相关的交通运输体系, 有效推进了城市、农村之间的互动。

二、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基础条件, 更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 主要体现在“五个改变、五个促进”上。

(一) 农村公路改变了交通落后面貌, 促进了农民增收

“要想富, 先修路”, 农村公路通了, 农村经济就活了, 发展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公路通了, 城乡近了;脑筋活了, 门路广了;收入多了, 面貌变了”, 这是广大农民的切身感受。没有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山里山外两重天”就无法彻底改变, 农产品运输难、出售难、货损多、成本高、价格低的问题也就没法得到有效解决。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在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后, 大力培育花卉苗木、有机稻米、畜禽养殖、奶牛乳品、果品蔬菜、茶叶、笋竹两用林和水产养殖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先后建成了“中国茶花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南方奶牛与乳制品之乡”, 农业产值增加了, 农民收入提高了, 农村面貌也改变了。这在中国的广袤乡村, 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 农村公路改变了消费结构, 促进了国内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持久动力。农村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 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 为我国9亿多农民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扩大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几年, 各类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农家, 摩托车和农用车的销售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正像浙江一位农民说的, “现在城里有的咱农村有, 城里没有的咱农村也有”。同时, 农村公路建设还直接促进了水泥、钢材、沥青、砂石等建材业的发展。据测算, 每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约需水泥4500万吨, 约占全国当年水泥产量的11%, 为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 农村公路改变了村容村貌, 促进了乡风文明

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 城乡交流日益频繁, 城市文明向乡村延伸, 农民群众接受现代文明, 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少地方在农村公路修通后, 相继组织开展了改水、改电、改房、改厕、垃圾污水处理等工程, 生活习惯和乡村习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化。可以说, 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四) 农村公路改变了干群关系, 促进了基层民主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 推行了民主管理,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了农村的平安、稳定、和谐。四川省仪陇县结合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创造了通村公路建设“四权”运行模式, 即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村民会议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村民代表行使监督权, 形成了领导、决策、实施、监督互动互补的保障机制, 把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的过程, 作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 探索出一条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效能、建立民主决策机制的新路子。

(五) 农村公路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促进了社会稳定

农村交通条件好了, 儿童辍学率低了, 到城市医院就医近了, 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地区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公路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应该紧紧地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 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工作的实际, 从农村迫切需要而且有条件做好的方面入手, 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 科学制定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规划。

从实际需求出发, 根据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已经成为建设的理念。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把握修实用之路、修安全之路、修资源节约之路。

在发展思路上, 坚持“量力而行、好中求快”的建设原则。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 必须从农村公路的客观实际出发, 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速度, 处理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做到“量力而行、好中求快”。

实施方式上, 坚持“两个依靠”, 促进“两个转变”。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各级政府和多个部门, 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促使农村公路建设从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 从行业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 这是我国农村公路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投资政策上, 坚持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资的政策。为支持各地建设农村公路, 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2001-2006年, 国家车购税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 由2001年的14亿元, 增加到2006年的227亿元, 占车购税的比例由5%提高到39.5%。各地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 积极探索多渠道筹资的办法, 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有的省通过银行贷款, 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有的省将建设干线公路缴纳的营业税及收费公路营业税, 通过财政预算安排, 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同时, 提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修路。目前, 已初步形成在公共财政框架下, 政府投入为引导, 农民积极筹资投劳,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篇4:大众传媒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 农村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重重,这是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建立遍布农村的大众传媒网络是新农村建设的捷径。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开拓农民视野,转变观念,让农民不出田间地头也知晓天下事;另一方面可以教授农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降低信息交流成本,解决交流途径的问题。只要我国农村的信息交流保持通畅,农村的经济现代化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进程就会大大缩短。

农村发展大众传媒的意义

回顾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可以看出,大众媒介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十分滞后。大众传媒真正在我国农村的发展是在新我国成立之后,国家为了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在全国建立了一个宣传网络,广大农村也在其中,这首先表现在农村广播的发展上。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广播就一直是我国农村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体。除了广播之外,电影、报纸和杂志在这一时期的农村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农村地区首先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农村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之相对应,大众传媒也与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电视已经取代原有的广播、报纸、杂志、电影,成为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接受工具和娱乐工具。除此之外,传播内容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例如,国家在偏僻农村地区实施的“村村通”工程,让广大农民的家中接入了有线电视系统和程控电话等,农民与外界的交往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

当代大众传媒的现代化与农村的现代化真正的融和、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和发展。一方面,农村的现代化依赖于传播媒体与方式的现代化。即大众传媒的发达,因为正是大众传媒的发达才为农村的现代化提供了得以展开的现实传播网络和社会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繁荣需要一个整体的环境平台,即农民自身思想意识的提高,掌握科学知识的能力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有政府部门的引导等等。现代社会的大量农业科技信息需要由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才能完整以及快速的传递给农村群众,农村现代化是在相应的大众传播媒介中萌发和生长的。大众传媒最根本的现代性意义就是体现在,它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

我国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及原因

(一)我国农村大众传媒的现状

1、信息渠道不畅,涉及“三农”类媒体很少。广大农村的媒体覆盖率较低。农村的交通差,报纸难以进入,同时由于农民收入偏低,农民也很少订阅报纸。农民生活方式的特点使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与广播。虽然电视相对于其他媒体在农村的普及率较高,但据统计,农村家庭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只有60.45%,而且,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超过80%的农民群众仍然主要依靠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接收的节目套数少,质量不稳定。至于宽带网络,绝大部分农村还是空白,媒体的拥有量少,使农民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有关生产、生活的信息。大众传媒在农村的缺位还体现在接收媒体的客观条件不充分,设施落后。以电视媒体来为例,由于农民的收入整体偏低,大都舍不得花钱看“有线”电视,很多地区也没有连通有线电视网络。有些偏远地区没有微波信号或信号较弱,只能接收到画面很不清晰的央视一频道和所处地区的县、镇级电视台,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有限的我国农民再次被拒之新传播技术的圈外。

2、普通媒体中涉及“三农”的内容少。对于我国农村群众而言,日常接触最多的大众传媒内容并不是媒体为其特设的“三农”节目,而是媒体传播的其他新闻信息和消遣娱乐内容。这些内容是大众传媒的主要传播内容,它们并非专门面向农村群众传播,但当农村群众接收到这些内容时却深受其影响。这些内容让农村群众得以了解外部信息,在认知层面和观念层面都较以前相对闭塞的信息获知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就农村群众而言,大众传媒已成为传播现代生活信息和新观念的重要渠道。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偿自然形成的乡村隔绝状态。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农民传播了现代道德,大众传播开阔了农民的视野,传播了信息,说服农民接受变迁。大众传播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相当多的传媒内容是面向都市群众生产的。

3、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落后使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能力较差。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认知能力,不消除或缩小知识鸿沟,让农民脱贫致富只会是一句空话。比如,媒体准入方面政策规定的门槛较高,媒体为了快速收回成本而更愿意选择回报率较高的城市而不是农村。同时,由于经营体制的转型,媒体变成自负盈亏的经营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媒体要生存就得做大做强,就不得不寻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吸引大量的广告。而农村贫困,农民购买力差,以农村、农民为对象的媒体其广告来源显然远不如以城市为对象的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传媒业远农村亲城市的现象。

(二)农村信息贫困的根源

1、媒体定位。由于地方媒体实行的是主办主管制度,因此它们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能力,它们的版面或节目安排、报道计划的制定、主要的采访行动大都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实际上反映着地方党政机关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反映着地方党政领导的活动情况和工作进程。

2、媒体对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近年来,地方财政对媒体的投入逐年减少,迫使它们自找饭吃。千方百计地寻找合作伙伴,努力增加广告收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成为地方媒体的首要任务。因此,地方媒体总是乐于关注社会强势群体、成功人士,而对于那些默默无闻、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民也就无心或者无力去注意了。

3、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广告商越来越精明,他们不再看媒体的级别和社会地位,而对媒体的社会关注度和发行数量、收听收视率却了如指掌。发行数量、收听收视率决定广告收入。为了争取受众,各新闻单位就要追踪市场风向,反映读者兴趣,满足读者的各种要求。毫无疑问,主要受众多半是城市居民,农村问题被闲置起来就成为必然。

推进大众传媒在农村的发展

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媒体内容要贴近“三农”,感染农民群众,充实其文化生活。首先要求从业人员要真正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生活。对农村传播的媒体要以广大农村群众为目标受众,立足农村,反映农村现实问题,传递来自基层农民的声音,以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具体内容上除了向农村受众传递政治信息、经济信息、科术知识,发挥大众传媒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外,还应提供广泛的娱乐形式,构建农村娱乐平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利用传统文化易于被民接受的特点以及保护我国民间艺术的目的,把民间艺术的传统套路、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与传媒这个载体相结合开创农村娱乐新形式。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建设农村公益性传播媒体,结合各种类型媒体的优势,逐步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政府应通过行政调控等手段打破现有的传播体制中城乡一刀切的格局,进行传媒资源的再分配。设立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化农村传播媒体和加强现有媒体中农村信息传播的力度,并对这些农村公益性传播媒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比如减免广告经营税、对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给予补助、设立对“三农”问题起到突出作用的媒体单位和从业人员奖项制度。

农村传播的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一刀切的媒体格局,设立农村公益性媒体,使公益性媒体与商业媒体共存,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由当前我国农村现况和大众传媒的特有属性所决定的。农业媒体产品的销售决定了媒体必须贴近农民群体。大众传媒及其产品除了具有商业属性外,还具有公共属性,不应该仅仅为部分人服务,更应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媒体更要强调公益性,维护社会各阶层的信息权利。

农村公益性媒体在具体运作中应是政府与市场两者相互兼容的形式,其建设和运作经费主要由公共财政承担,切不可摊派到农民身上,应制定相关的法规,保证其财政支持受法律保护。政府主要行使政策引导和监督职能,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以及维护其与其他传媒共存的公正性。同时为促进农村公益性媒体的良性运作,就要引进市场机制,形成有序竞争,从而保证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构建农村复合型网状传播结构,要根据媒体的不同特色以及在农村的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类型媒体在农村的建设。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大众传媒的农业信息化道路。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科学系)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的缺失[J].新闻前哨,2006(5).

2、尚妍,彭光芒.大众传媒与农村社会文化变迁[J].理论观察,2006(3).

3、叶东坡.大众传媒与农业现代化[J].新闻知识,2006(10).

4、蔡骐,党美锦.大众传媒与中国农村发展[J].新闻传播,2006(7).

5、陶贤都,李浩鸣.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功能与路径拓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7(4).

6、邹华华.利用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7、刘行芳.新农村建设,期待大众传媒助力[J].新闻爱好者,2007(5).

篇5: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1 充分发挥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水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基本要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甘肃省大部分区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 区域性的“人、地、水”组合极不合理, 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多年来, 正是基于对水利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通过深入持久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逐步改变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显著变化。

1.1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 甘肃省总供水量已达120.57亿m3,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29.36万hm2, 兴修梯田194.3万hm2, 集雨补灌面积29.94万hm2。依托已建水利设施, 以占总耕地不足40%的灌溉农田生产了占总产60%以上的粮食和绝大部分经济作物, 解决了温饱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支撑,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2 解决饮水困难, 保障饮水安全, 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饮水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 也是困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突出矛盾。甘肃省通过已建的一大批农村供水工程, 解决了农村1941.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从繁重的取水劳动中解放了劳动力, 为扩大劳务输出、发展庭院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建设新农村, 农民迫切要求加大力度建设一批既改善生活条件, 又促进生产发展的供水设施,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1.3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

水生态与水环境是维系自然生态、创建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甘肃省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91万km2, 对重点流域实施了综合治理, 在牧区县和半农半牧县实施了水生态保护项目;建成了714处农村水电站, 年发电量86.33亿千瓦时;以电代柴促进了山区自然生态的保护。水生态与水环境工程的实施, 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发挥了积极作用。

1.4 推行参与式管理是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

甘肃村镇供水工程主要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广泛采取了“一事一议”制度, 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管理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对改变粗放的管水用水方式、维护用水秩序, 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新农村, 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水利建设管理, 不断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甘肃水利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以灌溉、供水、防洪、水电和水保为主的工程体系, 为现阶段建设新农村奠定了一定基础, 但水利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一是农村水利基础薄弱。水利工程数量少, 建设标准低, 灌区配套率低, 老化失修严重, 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不到一半。仍有398.3万人只达到基本安全, 120座病险水库、1506多km堤防须治理, 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 防御措施薄弱。二是农村水利管理滞后。部分在建大中型工程长期建而不完, 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管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冗员过多, 水价长期不到位, 难以良性运行。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 节水灌溉仅占61%, 灌溉方式单一, 灌溉定额偏高, 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偏低。三是农村水生态形势严峻。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0%, 水源涵养林减少、植被萎缩, 1/3的工业废水、2/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水生态和水环境受到威胁。必须正视和解决好水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水利发展的新平台, 不断探索加快水利发展的新途径。

2 妥善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水利发展的关系

2.1 区域发展与流域发展的关系

流域是水资源赋存的基本形式, 水利建设要重视区域, 突出流域。针对流域自然、经济、社会特点及生产力布局,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水资源条件,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协调发展。上游地区要植树种草, 保护生态, 提高水源涵育功能;中游地区要节约用水, 优化配置水资源;下游地区要合理垦殖, 促进生态恢复, 实现全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 新开水源与节水的关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甘肃省农村干旱缺水问题的更本出路。以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龙头, 以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为重点, 明晰初始水权, 建立宏观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积极倡导水权转让,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行节水灌溉向工业用水有偿转让水权, 实现农业节水增效和工业发展的“双赢”。

2.3 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的关系

从保护生态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确立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 积极探索建立河流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 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建立生态影响跟踪评价体系, 最大限度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的影响, 基本遏制生态与环境恶化趋势, 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有所恢复, 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环境美化。

2.4 抗旱与防汛的关系

抗旱与防汛是水利工作的一对突出矛盾。丰水成涝、枯水成旱, 水利总是在复杂矛盾的交替变化中生存发展。由于降水稀少, 抗御干旱以成全行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但由于甘肃省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 山道、沟壑纵横交错, 突发性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更为严重。在重视抗旱的同时也不可轻视防汛工作, 必须加快防洪控制性工程和堤防建设,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2.5 骨干工程与中小工程的关系

建设骨干水利工程, 形成骨干供水工程体系, 是解决区域性缺水的长效手段, 是科学调控、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根本措施。同时, 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分散水源和雨洪资源, 集中财力建设水源工程, 提高农村供水能力, 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提供水利支撑。

2.6 水利建设与水利管理的关系

建设与管理是水利工作的两大主题, 是治水活动有机关联的两个方面。既要重视项目建设,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四制”, 严格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 使每一项工程都成为优质工程、透明工程;又要重视建后管理, 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完善管理制度, 强化管理措施, 专业管理与参与管理结合, 加强维修养护, 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2.7 水利发展与水利改革的关系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激发农村水利发展的活力。第一,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水量、水质、水能、水域等设水事物统一管理;第二, 全面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定性准确、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第三,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优质优价的原则, 促进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第四, 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明晰所有权, 放活经营权, 使其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2.8 政府主导与社会投入的关系

根据水利建设的性质和甘肃省省情,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资水利建设的主渠道作用, 建立和完善长期投入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形成农村水利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引入市场机制, 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农村水利领域, 促进水利建设。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农村水利建设, 实现投资主体多员化, 资金来源多渠道。

参考文献

[1]甘肃省2014年水利公报[R].甘肃省水利厅.

篇6: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保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51-0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对此,我们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入手,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意义

1.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权利,彰显着公平

社会保障建设涉及到社会公平,讲究和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平不但反映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的运行秩序,还应包括支撑市场经济体系的法人、自然人的公平。在市场经济社会,社会保障应是法定的基本保障,所有公民都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农民是我国人口的最大部分,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国家最大最严重的问题,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国家的积极行为,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障不应“缺位”。

2.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是社会化生产的产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经济社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农村部分的延伸与深化,其实质是将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农民自主创业,使农业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并走向市场,使农村劳动力进行社会化的分工,使农村经济体制更加符合和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与整个经济社会制度相匹配。

3.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别太大,且在中国贫富差距呈阶梯式拉开,正是在这种国情下,产生了中国现阶段日趋严峻的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养老问题、医疗问题、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日趋严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指明了通过城乡统筹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与村镇建设的方向,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其次,减少农民开支(减轻农民负担)是重点;再次,降低农民的风险是关键、是保障。降低农民风险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是给农民国民待遇、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1 000美元向3 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新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增加、收入加速分化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本身是经济利益在全社会的重新分配过程,改革蕴涵着社会风险并形成对社会成员的压力。显然,弱势群体对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低,当这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时,贫困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可能转化为政治问题,演化为严重的社会矛盾。从本质上说,社会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农村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增加农民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缓和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缺位

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城乡社会保障出现巨大反差。社会保障的基础是“大数法则”,即用恒定的大数来保障突发的小数。参与保障的人数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在我国,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了呈明显二元化特征的社会保障体系,即在城市,建立了面向企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与集体救助相结合而以前者为主的保障制度,尚未在农村建立作为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却占总数的80%;从覆盖面看,城镇已达91%,而农村只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的工作者享受国家的退休金、医疗、工伤、住房、粮食、副食等补贴,而数量众多的农民基本上处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他们大部分实行家庭养老的方式,享受国家救济的只是极少数“五保”老人。这种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保障格局,不仅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扩大,亦使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更加困难。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且发展很不平衡

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是很小的。不仅如此,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各地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的。

2.社会保障能力差

社会保障包括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两大系统,而资金保障在两大系统中具有关键的作用。资金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资金不足。主要是因为国家财政的投入与市场物价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状况不相适应。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但是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

3.保障管理分散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部分地区将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农村养老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地方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有的地方人民保险公司也搞了保险,妇联、组织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合办各种保险,形成“多龙治水”的管理格局。由于这些部门所处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这样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4.保险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值增值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盗窃,致使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正常运转。

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新农村建设

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1)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因此,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启动与实施。首先是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其次是合理筹集保障基金,同时还要正确界定保障对象。

(2)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关研究表明,要建立一项储备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使它发挥应有的功能,一般需要20~30年时间,这时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因此,当前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富裕型农村和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到2010年使参保人口占农村应保人口的50%左右;争取在202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等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

(3)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确选择合作医疗的形式及内容。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意愿,选择乡办乡管、村办乡管、乡村联办、村办村管等多种农村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一定范围(如大病及康复医疗合作)的县(市)联合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构。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要按照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予以支持的办法进行。强化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扩大筹资渠道,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

在资金筹集上建立多种形式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投资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参保三方,但国家要明确三方的合理投资分配比例。要广开融资渠道,可考虑将土地补偿费、土地使用费、农业税、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得的合理部分纳入法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渠道。根据我国农村集体积累和农民个人收入不高,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不仅不能照搬国外做法,也不能照搬国内城市的做法。

3.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我国是新事物。社会保障要明确主管部门,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在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和规范,消除“多龙治水”、条块分割的状态,由政府设置权威机构组成社会保障委员会领导管理。在中央层面,可以考虑在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委员会,农村社会保障领导机构作为其下设的一个分支机构,负责编制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办法,起草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和法规,制定农村社会保障规章和政策,指导、监督、检查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管理、经营和发放,策划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在地方层面(尤其是县级政府),应当按照社会保障行政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分别设立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心、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进而形成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有效制衡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在具体执行上,要依靠基层政权组织及群众性管理组织,分级分类负责各地区的具体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执行、监督?熏努力建成分工协作的社会化、法制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4.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社会保障立法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法律形式,又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基础和依据。纵观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法制健全,立法完备。我国农村传统的和现行的保障方式主要是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的,缺乏法律的刚性规定。为了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必须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相关法律法规,以调节因农村社会保障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依据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以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险关系,以救灾和扶贫为重点的社会救济关系,以五保供养和残疾人照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关系,以及以复员军人安置、伤残军人、军烈属为重点的优待抚恤关系。农村社会保障立法要充分考虑上述各项原则,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保障项目和标准、保障金筹集和发放、保障金的保值增值和监督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形成法治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社会保障运行管理体制,以便于实际操作。

篇7:乐和家园与“新农村”建设

为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 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主要概念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 要“大力推进土地整治, 搞好规划, 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 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 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而我国目前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心就在于农村土地整理, 即在一定地域内, 根据土地利用总规, 采取诸如行政、经济、法律等不同的技术手段, 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整治, 以调整土地利用关系, 改良土地利用结构,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1]。

目前, 土地综合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现阶段农村最重要的两大项目已在全国广泛地开展起来, 并已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2]。但是, 土地整理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国土资源公报统计, 到2010年, 全国约有近173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进行调整改造, 占到了全国土地面积的2%。此外, 土地综合整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有待探索和研究, 将土地综合整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共同进行仍然是一项较新的工作方式, 各界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则更少。因此, 深入探讨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对于有效促进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 确保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 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分析

㈠目标分析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以壮大农村经济, 改善农民生活;推进以“村庄集并”为主导模式的村庄整治, 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资源, 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 实现新增耕地和置换建设用地面积目标, 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3]。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则是从国家文件的层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由此可见, 土地综合整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一些方面形成了一致, 因此, 落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将更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㈡内容及作用分析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就是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4]。主要做法包括农田整治、村落整治、非农产业建设、城乡用地互补。

农田整治主要是对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 其主要作用在于增加耕地实际面积并提高耕地使用效率, 以缓解耕地紧缺的矛盾;同时创造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 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5];并建成集高效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为一体的高标准农田, 为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村落整治是指对农村地区实施旧房改造、新居建设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配套规划和建设, 此外还可包括对农村生产生活所致的环境污染的治理。村落整治的实施有利于改变农村落后的旧局面,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 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最终缩小城乡生活差距, 加快城乡统筹。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进步的有效办法, 还能在解决农民各类问题上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 依法依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让农民参与经营和开发, 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日益严重的农村劳动人口过剩的问题,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农村出现的“空心村”问题, 从根源上保障由此产生的农村老龄人口及儿童的生活安全、生活质量。

城乡用地互补, 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通过仅仅增加建设用地流量而非占用耕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 使农村一部分富余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 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农村, 改善了农村经济水平, 也缓解了日趋严重的耕地紧张、粮食生产安全问题。

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主要可以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是实现其他一切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致力于提高农村生产力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还应涵盖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生产力升级, 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目的, 也是衡量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把标尺。通过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切实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转变传统的农民“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 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广大农民能够真正受益。“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体现了在农村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 促使农村社会风气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转变,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封闭落后的局面, 形成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氛围。“村容整洁”是向外界展现农村风貌的窗口,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直观体现。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治理, 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生产废物的集中化、无害化处理,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 从而使得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与维护。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农村的法制建设, 以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身的民主权力。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在内容有诸多重叠交叉的部分。两者都提出了对农村生产能力、生产条件进行改善的要求, 也都致力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同时还都对农村人居环境、农村风貌的建设有着相同的目的。

㈢资金来源分析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均是投资巨大的重要工程, 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农民自筹和社会捐助。但是, 在目前的情况下,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相关政策法规也未能到位, 对新农村建设的投资缺乏法律保障;其次, 新农村建设具有公益性质, 应该向提供资金来源的个人或单位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或政策优惠, 但此类政策也未制定, 因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存在着来源少且不稳定的问题。

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则有专项资金的支持, 主要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开发的部分[6]。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牵头, 以涉农资金量最大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为平台, 引导其他部门涉农资金共同投向同一区域, 实现涉农资金的聚合, 形成合力, 可以有效解决任何单一部门解决不了问题, 使资金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涉农资金的聚合可以实现两个综合, 各类资金的综合使用, 各涉农工程建设的综合布局, 各部门协调一致, 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点, 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项目资金最优化配置。

可见, 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和来源不稳定的缺陷。

二、对策及建议

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两大项目的不断开展, 两者的密切结合必将成为更加迫切的主题, 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笔者认为, 要使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需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㈠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紧密结合目前在规划界, 关于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空间规划众多, 但由于各部门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 缺乏政府的统筹协调, 导致各类规划在内容上各自为政, 同一规划要素, 空间布局完全不同, 最终导致规划无法实施。造成农村地区各项建设无序, 既浪费资源, 又影响村容村貌, 拖累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 有必要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以行政村为整治对象, 依据整治对象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按照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原理, 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下, 整合各类涉农规划, 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据此开展“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实现改善农村生产、农民生活条件, 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㈡政府必须做好各部门各单位的衔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均是涉及面极广, 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要求, 需要综合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性工程项目, 不是靠单一的部门就可以完成的, 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需各级政府、土地、农业、水利、交通、财政和环保等部门长期的通力配合协调沟通才能做好, 在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实施、资金管理、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上, 都应切实加强土地、农业、水利、交通、财政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 减少工作的误区和盲区, 其要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带头作用, 做好项目间的组织引与协调工作。

㈢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聚集作用, 整合两者资金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配套跟进, 集中投入, 形成合力, 把分散的两次性投资变为集中的一次性投资, 避免重复投资, 努力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能, 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同时, 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涉农部门涉农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 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不同, 资金用途分散, 管理方式和项目建设的重点亦不相同, 项目投资形同撒胡椒面, 投资效果较差, 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仅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浪费, 而且滋生腐败, 严重影响各涉农职能部门的形象。因此也要加强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确保专款专用, 杜绝腐败现象。

㈣建立统一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土地整治项目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管理与监督, 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同时加快法律法规层面关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设, 使得这两项工作的协调进行有理可据、有法可依, 从法律上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华璞.土地整理及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2) .

[2]廖琴兰, 仵宗卿, 伍黎芝.关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资源与产业, 2007, ⑷.

[3]陶文星, 杨子生, 罗妮.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⑹.

[4]陈胜华, 段建国.浅析现代意义土地整理的内容[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⑿.

[5]尹水镜.土地整理——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J].宁夏农林科技, 2006, ⑸.

篇8:图书馆与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而图书馆作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公共文化机构,作为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场所,在发展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各项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有些问题值得深究,许多农民虽然经济上脱贫了、富裕了,但精神上却相当贫困。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赌博、封建迷信和一些陈规陋习等落后现象比较突出。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农民素质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图书馆享有人类知识宝库的美誉,拥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其优势是其他机构无法取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虽然不能直接作用于农村物质基础,但它通过对农村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培养,来达到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因此,需要图书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同时也推动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在传播文明、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自己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把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把农民的动力发挥出来。

(一)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

新型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入手,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图书馆要抓住机遇,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功能,不但要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和读者教育工作等。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特长和优势,在充分考虑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农民培训计划,吸引农民广泛参与,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这样不仅可以为农村的增产增收和改变农村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而且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确立创新、民主、和谐的理念,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致富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用科技知识的本领

怎样尽快脱贫致富,已成为大多数农民群众积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读书活动也就成为了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和自觉选择。

图书馆可以联合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各部门优质的人力和资源,开展以科技致富为目的的各种致富项目培训,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送知识、传信息、交流经验,联合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请专业的科技工作者为本地农民提供技术讲解、培训。通过浅显易懂的理论和身边成功的实例,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规律和信息致富的重要性。

(三)为农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随着农业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可以对适用于本地区的科技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加工、整理,采取直观、易懂、实用性强的宣传形式为农民服务。

由于农村中农民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普遍不高,在信息的利用上带有盲目性,在项目的选择上容易出现一窝蜂现象,因此图书馆可以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农业政策,国际、国内市场情况,全国各地农产品需求信息等等,帮助农民尽量按照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引进优质良种,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用工需求方面,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以及参考咨询优势,为农民提供生产信息、科技信息、致富信息,以及城市用工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地编译农村致富科技专题资料,送书下乡。

(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设施,在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乡风”就是指在农村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迫切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生活。图书馆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馆藏优势和信息优势,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给农民提供一个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使他们在娱乐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农村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结合“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倡导和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有效地抑制社会丑恶现象,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安定。

(五)加强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图书馆应该调整服务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如对农民工比较集中的企业和部门,开展上门办证,上门送书,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针对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自身技能单一的实际情况,图书馆与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为培养新型农民,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乡村和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环境的差异,对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存在分歧,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和扩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图书馆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对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使他们无论是从物质生活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能融入这个大家庭,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利用共享工程,促进新农村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共享工程通过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去,使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的文化信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通过互联网络、卫星传输、光盘载体等各种传输方式,把资源传送到全国省、市、县、乡镇、村各级中心及基层服务点。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到基层广大群众的欢迎。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是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共享工程的建设与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互为促进的。

随着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点建设逐步健全,图书馆要选派懂技术的业务骨干,深入到乡镇图书馆和乡村图书室,帮助基层图书馆(室)搞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网络,使更多的农村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一步扩大服务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共享工程已经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等方面的有力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共享工程建设,强化政府调控功能

由于农村图书馆(室)规模小, 馆舍简陋,共享工程服务点管理人员少(基本都是兼职), 普遍业务素质较低, 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县、乡级分中心的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闲置,以至于基层网点无法宣传和开展此项业务,难以发挥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参与,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现方式。要认识到共享工程建设与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关联性。共享工程建设不仅整合了农村文化设施资源, 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 有效解决农民“ 读书难” 、“ 获取信息难” 等困难。因而各级政府要借助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新观念,给予政策上的优待,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二)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敬业称职的技术队伍是办好共享工程的重要保证,应加强信息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整个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由于图书馆是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主体,因此图书馆要加强基层培训工作,努力培养一支责任心强、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与服务要领的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并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在网点建设中和设备安装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使培训人员切实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具有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不能在技术支持人员走后,就使下发设备成为摆设。

(三)合理规划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建设

要从布局上解决共享工程服务点就近为农民服务的问题。首先在网点建设上做好调整。在抓好市、县支中心建设的同时,逐步将重点转移到农村基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网点布局,尽可能扩大覆盖面。其次,理顺关系,从省、市到县、乡各基层点之间,要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信息通道顺畅,保障站点建设的顺利。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软、硬件环境,整合资源,形成共建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

(四)加强宣传力度,主动上门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创新工程,它直接服务于农村群众。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共享工程的各种活动和服务效果,扩大共享工程的影响面,取得良好效果。

农村图书馆(室)与共享工程服务网点必须树立主动、开放的服务观念,面向群众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等功能。同时要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地区实际,上门服务。让农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享受先进文化成果的队伍中来。

总之,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组织农民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生活技能知识、民主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荣全.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7).

[2]张敏.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3]温辉.浅谈图书馆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4]刘进. 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新世纪图书馆,2008(5).

上一篇:理智与情感读后感500字下一篇:师魂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