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习报告

2024-04-15

电视摄像实习报告(共8篇)

篇1:电视摄像实习报告

实习要点:构图(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景别、拍摄角度、运动镜头 和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实习目的:更好的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进一步了解电视摄像的特点和规律 由于电视摄像实习是综合实习,运用各种的拍摄手法拍摄一部10分钟的短片。我们先将故事大纲写好并写成11场84个分镜头,然后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将84个分镜头中的部分镜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更改,并在实地拍摄过程中将部分分镜头更具具体情况加以改动。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图、拍摄角度、景别的变化和镜头的运动以及轴线问题。电视画面具有平面造型的特性,即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其表现有手法有:利用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要显现出电视画面的平面造型特性,就要注意构图、拍摄角度、景别变化和镜头的运动的综合运用。构图、拍摄角度和景别变化是显现电视画面平面造型特性的最主要的有手法,其利用的是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形成构图的主要元素为:光线、色彩、影调和线条。结构成分分别是: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和环境。在拍摄前的画面设计中我们注意的是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搭配和构成用固定镜头拍摄。环境我们用运动镜头和景别的变化予以表示。在具体的画面构图中我们注意的是陪体、前景和后景与主体的搭配和调配。使陪体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画面内涵;使前景和后景渲染、拱托画面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的作用,让主体的变现后更为鲜明充分;共同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在拍摄第五场的时候,全境交待出女主角小茹所处的环境,以水槽、灶台和正在烧水的水壶分别构成后景、陪体和前景。突出女主角小茹的身份也显示这些与小茹的特定关系,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说明的作用。第八场,1——4分镜头拍摄的内容是打电话,出现在画面内的只有男主角利朗,所以构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出来要起到补充、说明;渲染、拱托主体外,还要丰富和均衡画面内容的作用。我们以校门、石碑和延伸的马路分别作为后景、陪体和前景,均衡和丰富画面。同时也有利于4分镜头后的镜头的拍摄。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叫景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别的选择是摄像者对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表现。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点和各自意蕴。第二场,先用移镜头、大全境交待出环境,然后定在女主角身上,从大全境推倒近景。用固定镜头和近景拍摄2-8分镜头。这样使主体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拍摄角度是指被摄主体和摄像机形成的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几何角度包括:拍摄高度(俯角、仰角、平角)和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心理角度包括:主观性角度(模拟被摄主体的视线和视角进行拍摄)即主观镜头和客观性角度即客观镜头。第六场的时候我们用主观性角度、平角拍摄男主角的看见的内容,避免越皱。第二场2-14分镜头和第三场、第一场都是以对话为主,我们用客观性角度拍摄。第四场、第七场和第市场是男、女主角用网络进行联系我们也用客观角度拍摄,聊天记录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想象当时两人的心情和表情。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最主要的手段是运动镜头。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即运动画面。第二场的9——14分镜头就是运用运动镜头拍摄,先是前跟男、女主角,然后是推进到女主角的眼睛的特写。推倒 特写使画面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有明确的主题目标。跟摄使画面内外运动突破了画面的两度空间。在拍摄第八场在试拍中我们犯了越轴的错误。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然后我们改变拍摄方法和方式用男主角的主观角度镜头进行拍摄,避免了越轴。第九场和第二场的2——6分镜头我们用固定画面拍摄。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固定画面是是指摄像机的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固定镜头能够比较客观的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和节奏变化;与运动画面像比较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因为这两场戏多以对话为主,所以用固定镜头拍摄。通过一星期的实习我进一步了解了电视摄像的特点和技巧。在这次实习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构图、越轴。我会在以后的实习和工作中加以改正。这次实习交给我了很多的东西,让我受益匪浅,对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篇2:电视摄像实习报告

11广编2班丁云岩 实验项目名称:电视作品拍摄

实验日期:2012.6.11-2012.6.15

实验学时数:8

同组者:孙海军,吴德康,丁蓝

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会并熟练运用摄影机拍摄动态,静态的画面并完成后期的制作。

2.能够熟练地使用电视拍摄设备和后期编辑设备能够较好地运用电视画面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3.能够较好地运用摄像的综合造型手段,完全画面的创作学会写分镜头脚本和拍摄纲

4.要能完成新闻采访的拍摄任务

实验仪器环境:

松下D10000电池磁带

实验方案设计:

1.第一天由老师为我们讲解广播机和专业机的说明和使用方法,扩展我们的眼界,大家实地操作,熟悉广播机和专业机,并进行了拍摄实践。

2.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小白兔剧组决定拍摄一部短剧,由手机引出的异地恋爱故事。首先拍摄对几个同学关于手机日常使用的采访,最后一位被采访者就

是本剧女主角,由此引出一个关于手机的恋爱故事。

3.本组分工为,由丁蓝负责剧本撰写,吴德康负责分镜头脚本,丁云岩负责补充和修改,拍摄由吴德康和丁云岩分别完成室内与室外的拍摄,孙海军同学负责监督和策划案的撰写。主演为丁蓝。

4.全剧大约时长七分钟,共有59个分镜头,镜头的运动方式以固定镜头拍摄和摇镜头,推镜头,前跟后跟镜头为主,拍摄主要场地为寝室,小花园,走廊,教室等

5.从拍摄身边的人和物开始,贴近生活,更容易表达人物真实情感,以及反应当代大学生情感生活,所以我们将以异地恋为主题拍摄,以手机为线索,首先,讲述一个女孩的异地恋,由刚开始谈恋爱的喜悦到中期,男朋友不在身边的落寞,再到心境的豁达这样一个普通又细腻的心理过程。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 记录数据分析)

1.首先,全景到中景以推镜头由特写到拍摄人物上半身,使被采访人由全景入镜到上半身入镜,再用固定镜头拍摄被采访人接受采访的画面。重复四个采访对象,分别询问四个关于手机日常使用的问题。

2.地点位于花园长椅上。从侧面拍摄人物全身,女主人公坐在长凳上,看着手中的手机。近距离拍摄人物面部表情,女主人公眼神透露出一丝忧伤。,由女主人公面部转到手机。拍摄手机内容并能体现出异地恋的主题。女主人公从凳上站起望向前方。女主人公向前方逐渐走远。

3.地点位于女生寝室。女主角和舍友在宿舍说话,聊到了异地恋。将镜头给到女主角。摄像机环顾四周,拍摄其他舍友在干吗。镜头摇到女主角身后,女主角正坐在电脑前。由拍摄女主角到拍摄电脑频幕。拍摄电脑显示屏上的QQ聊天内容。女主角拿着手机上床睡觉,女主角在床上把玩着手机翻来覆去,手机内容两人互说晚安。

4.地点是博物楼走廊,拍摄校园的景物进行画面过度,女主角和好友一起出去玩,路上走在一起,女主角的其他好友在一起有说有笑,女主角却没参与,镜头给到女主角一人正在拿着手机发着短信聊着天,其他好友看到女主角一

直在玩手机问他怎么了,女主角说没什么,继续玩着自己的手机,好友们讨论着女主角怎么总是自己一人玩手机,镜头给到一位同学小声对其他同学说女主角有点不合群,镜头转到一位闺蜜说女主角有一位异地男友才天天和其男友短信聊天女主角和她的舍友一起回宿舍,舍友的男友从远处走来并和她们打着招呼,舍友的哪有走过来两人抱在一起,显得十分甜蜜的样子,镜头转向女主角并给到脸部的特写,女主角想起自己异地的男友脸上有一种落寞的神情,女主角向她的舍友和其男友说还有事要先走了,女主角一人走在户宿舍的路上渐行渐远。

5.地点是女生寝室。女主角在宿舍和男友打电话希望其过几天他过生日的时候能来看自己,男友说学校有活动可能来不了,女主角脸上满是失望的神情,女主角因为火气有点大加上十分失望问男友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女主角和男友吵着架表情很是气愤,并且快哭了出来,打完电话女主角气愤的把手机摔了出去,拍摄手机被女主角谁出去的画面,最后给在地上的手机一个特写,侧面拍摄女主角趴在桌面上哭泣,女主角坐起来,思索着什么,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说话口气有些不对,又想给男友打电话解释一番,但心里又十分的矛盾,就呆呆地坐在那,女主角走过去把手机建了起来,用手擦了擦上面的灰尘,女主角给男友发了短信解释了,但还是怪男友为什么不能来,女主觉坐在桌前又在想着什么事情,面露落寞之色。

6.地点篮球场。女主角和好友走在路上散着心,女主角走到一处篮球场边,向里面望了望,女主角看到班里一男生正在篮球场打篮球,女主角想到了自己的男友也很喜欢打篮球,嘴角有一丝甜蜜的微笑。好友问起,女主开心的回答。

7.地点是教室。女主角在宿舍知道男友在她过生日这天不一定能来看他,对着手机发呆,很落寞,拍摄手机特写再拍摄女主角面部表情特写,女主角正坐在自习室里自习,女主角的手机忽然响了,镜头推过去,给放在桌上的手机一个特写,女主角拿起手机接听了电话,女主角得知是男友打来的电话十分激动,并且男友已经到了学校门口来和她一起过生日,给女主角一个特写,十分激动喜悦,女主角挂了电话,立即站起身来冲出了教室,镜头推向桌面的手机屏幕由亮变暗。故事得到圆满的结局。

实验总结:

拍摄结束之后,很多同学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些电视剧电影的摄像师们真的很不容易,辛苦不说,拍摄的技巧也是甚难把握。

在我们短短几天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我们组的成员齐心协力,极具智慧,加上老师的引导,终于完成了拍摄。就拍摄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我做出了几点总结,如下:

1.每换一个场景,或者是灯的开关,窗帘拉开与否,都会影响镜头的亮度,要时刻注意调节白平衡。

2.在推镜头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虚焦的情况,要时刻注意对焦。

3.拍摄结束的时候,要等导演喊卡的时候演员才能放松,以免拍到穿帮镜头

4.演员要放轻松,自然地演出,目光不要看摄像机和旁边的工作人员。

5.在拍摄女主人公渐渐走远时想要淡入淡出,但是找到了机器中的这种功能,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如何才能在画面中呈现淡入淡出,这点还要多加学习。

6.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天气晴朗,光线充足,拍摄时有点曝光过度的感觉,有一场戏是女主角坐在长椅上玩手机,后拍摄手机屏幕,这个时候问题又出现了,摄像机无法对焦,无法准确呈现手机屏幕,更无法看清手机屏幕里的内容,无可奈何下,我们只能将机器拉近手机,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7.在无法后期编辑和配乐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有配乐的效果,我们只能在拍摄时借助手机和电脑功放音乐,却不能营造有意境的效果。

8.由于实践过程中我们回放录像带,差点洗掉了前面的拍摄。还好后来是虚惊一场,后来我们就没有再回放了。

通过这次的摄像时间短剧拍摄,让我们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在实践中检验了真理,也在实践中发现了更多的进步空间。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对于影视拍摄的兴趣。

篇3:谈谈电视摄像构图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 还是摄影中的“取景”, 都只是部分内容, 都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 所以画面构图是摄影技术范围内摄影师最不愿意讨论的问题。人们公认, 有些人生来就有对一幅构图完美的图画的感受力, 而另一些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对于构图, 只讲授几条基本原则就够了, 此外再教也无用。俗话说:“画无定法。”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 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有些电视作品, 虽然主题选择得很好, 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但由于在构图上不够讲究, 光线处理上没在意, 表现形式上欠思考, 作品出来没有气势和意境, 感动不了观众, 这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章法, 缺乏生动的艺术构思。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 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 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荧屏内进行合理布局, 在画面构图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画面构图的和谐感———均衡与统一

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摄像艺术的均衡不单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对称、平均, 主要是艺术上的坦然自若, 是变化中的均衡。由于电视画面通常是运动的、活生生的, 因此, 电视画面的均衡主要是艺术上的均衡, 是变化中的均衡及心理上的均衡。均衡不等于分配, 把主体置于中间, 或者对称排列, 这样虽然均衡了, 虽然有稳定感, 但太过呆板, 缺少变化。摄像构图的均衡, 绝对不是对称的, 而是对立统一关系, 过分追求绝对对称, 会使画面毫无活泼的气息。在画面布局中, 影响均衡的因素很多, 如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大小、数量、形状、走向, 运动物体的方向, 影调的深浅, 色彩的浓淡等。再者电视是一次性构图, 不管画面在构图上是否理想, 拍摄完后就无法改变。当然了, 电视画面除了固定镜头拍摄外, 还常常用推、拉、摇、跟、移、甩等技法拍摄画面, 在这些运动拍摄的镜头中, 过多地顾及运动状态中的画面均衡是很难做到的。电视片《望长城》流动的长镜头摇摇晃晃, 但通过声画同步, 主持人参与到生活流程之中给纪录的事件一些抒发的空间, 给观众一些回味的余地, 也能给电视纪录片带来新的审美品格。

二、构图中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对比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中, 对比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构图中, 对比是指有效地虚与实、色彩的冷暖, 任何有差异的东西都可以构成对比。在摄像构图中应用对比手段, 可以突出主体, 增强视觉印象, 渲染气势, 增强艺术感染力, 还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例如, 反映部队生活的电视专题片《戈壁春意浓》, 利用江南美景映衬下的一群少女与二站靶机上的工作编成一组镜头。虽然是同一时间, 内地已经是春暖花开, 而战斗在戈壁滩的指导员却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为国防科研默默地工作, 通过绿色与荒凉、春暖与寒冷,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需用语言表达, 已经突出了主题思想。所以, 电视上利用对比手段远优于图片, 应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三、画面的变化构图———角度

角度, 就是镜头拍摄时的“视点”, 也可以说角度是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构成的。以拍摄角度来解决构图问题, 这是拍摄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拍摄有正面拍摄角度、斜侧面角度、背面角度三种方法。上述三种角度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可分为平摄、仰摄和俯摄。如想把物体拍摄得很高大, 只要把拍摄位置靠近一点, 用仰角拍摄, 技术上也可用广角镜头或超广角等, 就可夸大被摄物。如想把场面拍得大一些, 使画面显得辽阔广大, 只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 用俯角拍摄, 就会得到结果。如想把物体拍得具有立体感, 除了选择灯光位置, 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 立体感就出来了。

四、鲜活艺术构图———运动

画面的动感是人的运动知觉在画面形象上的反映。摄像动感大致分三方面:画面内部运动、画面外部运动、画面综合运动。电视摄像经常拍摄运动中的物体, 即使是固定的物体也能通过摄像机的运动, 使静止物体运动起来。在运动中构图是电视摄像构图区别照片的显著特点, 一个镜头是由许多画格组成的, 在运动摄像中如果把运动状态的画面分解成若干个不同景别的画面, 构图很可能有许多毛病, 但它们连接起来, 构图则是成功的。所以摄像师在构图时, 不能从照相的眼光出发, 必须从连续的运动出发, 设计好画面运动过程的构图。如果利用推、拉、摇、移、跟技法拍摄电视画面, 只要起幅画面和落幅画面符合构图要求, 镜头准确地做到了平、准、稳、匀, 达到面画均衡, 拍摄时使用的节奏、速度又是合适的, 那么, 这个镜头就是成功的。

篇4:电视摄像用光处理技巧

在电视摄像中,用光是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构成画面影调色调、渲染气氛、美化画面、突出视觉中心、引导观众注意力的必备条件。摄像师必须能够科学地观察光线并正确地运用光线,正确而有效地选择光线效果以及运用各种照明效果,是电视节目摄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一、电视摄像光源的分类

在电视摄像中,除了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中的火焰光源(柴火、烛火等)之外,对电光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到电视用光,室外拍摄虽多采用日光照明,但有时也需要用适当的电光源作补充;室内拍摄,在很多情况下都要依靠电光源来进行照明。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照明性质。其光源强度、光谱成分、显色指数以及光线距离、角度等诸多因素影响。自然光是随不同照明时刻、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地理位置而变化多端的光线。人造光的照明性质很大程度上以自然光条件为依据,在模拟自然光照明的各种效果的基础上,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各种照明条件,创造更丰富的照明效果,发挥更大的优越性。

二、电视摄像光线方向的应用

光线方向,即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所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和脚光五种光线形态。

(一)顺光,又叫平光,正面光。光源从摄像机方向照明被摄对象,被摄对象表面均匀受光,能较好地表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构成一种平调照明。顺光拍摄人物面部可以消除细微的阴影,掩饰皱纹,光效显得平淡光亮,但缺少立体感和质感,明暗层次变化小。

(二)侧光,光线方向与摄像机镜头光轴形成一定角度,从摄像机侧面照向被摄体,拍摄对象处于明亮与暗面之间。侧光方向明暗对比大,反差鲜明,影调丰富,有利于表现物体立体形状和表面结构,是画面空间造型的最佳光线。

(三)逆光,又叫背面光。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像机镜头方向相对,并处于被摄对象身后时,被摄对象处在逆光状态。逆光拍摄能突出景物立体形状,使主体与较暗的背景分离,有利于营造空间深度,增加透视感和画面气氛,能拍摄出感人的画面效果,被认为是最富艺术表现力的光线方向。

不过,逆光拍摄,容易使人物脸部太暗,或阴影部分看不清楚;运用不当还会产生主体色彩不正确、曝光不足等现象。如果不是在追求一些特殊的效果,应尽量避免逆光拍摄。

(四)顶光,光线从摄像机镜头光轴的垂直面上方照向被摄体,即在顶射时刻拍摄的光线方向。顶光照明能取得较好的影调效果。顶光条件下人物头顶、前额、鼻梁、上颧骨等部分发亮,而眼窝、两颊、鼻下等处较暗,嘴巴处在阴影中,表现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和生活实景光效。[1]

(五)脚光,光线从被摄对象的底部或下方发出。脚光常用以表现和渲染特定的光源特征和环境特点,比如夜晚的湖面反光,篝火的真实光效等。

三、电视摄像布光技巧

电视摄像用光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在电视节目拍摄中,正确采光和布光是节目表现的必要条件。

(一)一点布光法。在摄像拍摄中只使用一个照明灯具作为光源。这种方式简单方便,如在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现场,通常使用一支碘钨灯或电瓶灯从适当的角度照明,已足够照亮被采访人物以及相关的景物。

(二)两点布光法。在摄像拍摄中使用两个照明灯具分别作为主光源和辅助光源。

1.主光,即照明中最明亮的、起主要作用的光源。用于显示拍摄对象的基本形态,表现画面的立体空间和物体的表面结构。一般来说,为了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以突出立体感和质感,因此常使用聚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作为主光的光源,使物体表面产生光斑和闪光。同时主光必须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同时根据实际拍摄条件和节目设计要求作灵活安排。

2.辅助光,用于减弱主光造成的明显阴影,以增加主光照不到的那一部分位置的画面层次与细节,减少阴影的密度。因此,辅助光应位于与主光相对应的摄像机轴的另一边。灯具常选用柔和的无明显方向的散射光或反射光。当主光亮度确定之后,辅助光的亮度应低于主光。在辅助光的相应位置上,也可以使用一个反光镜来代替辅助光照明,反光镜能散射主光的光线,减少人物脸部的皱纹,形成柔和优美的图像效果。

(三)三点布光法。也称三光照明或三角形布光,是摄像中最常用的布光方法,由主光、辅助光、背光组成。

背光也称轮廓光,类似自然光中的逆光。它从被摄物体的背面方向投射过来,沿着物体的边缘或人物的头和肩部勾勒出一道明亮的光边,有助于将拍摄目标与背景分开,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

主光、辅助光、背光的三角形位置安排,在摄像中向来被认为是一种规范的布光模式,但它通常只适用于单机拍摄的情况,如果使用多机拍摄较大的场面,灯具的位置就要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因此需要一灯多用。例如拍摄不同角度人物时,可以利用交叉三角或交叉主光的方法,或者将三点布光法与普遍的区域照明结合起来。

(四)全面布光法。安排好主光、辅助光、背光后,就确立了最基本的照明基础光。然而为了营造更全面更理想的光线效果,还需要使用更多的辅助光源,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辅助光源是背景光。背景光是用于照明拍摄对象周围环境和背景的光线。它通过对环境的交代来突出主体,衬托、说明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空间的真实感。此外还有适应各种局部照明所需要的其他装饰光、眼神光等。[2]

(五)普遍照明法。利用散射光、反射光均匀地照亮整个拍摄场景。普遍照明法特别适合电视摄像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各类电视节目中,这种光线的运用几乎成了万能的诀窍,并逐渐形成为一种用光风格,尤其在新闻报道的场景拍摄中,它可以利用较少的时间提供既符合摄像机技术要求又让摄像师满意的光线条件。

总之,在布光过程中,应按照不同类型节目的需要和拍摄现场照明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光源;并通过不同数量、不同光种灯具的灵活组合,以主体表现为依据,合理调整各类光线的强度和位置,正确布光。

[1]陈钢.电视摄影造型教程[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152-154.

篇5:电视摄像实训报告

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次电视摄像的课,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接触摄像机,老师先是在课堂上教我们如何使用摄像机及摄像机一些基础的应用的知识。随后老师安排我们到外面拍一段短片,实习要求是让我们用三个画面表达一个故事。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有让我们轻易解决的,也有让我们头痛的问题。在实训的开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拍摄的故事剧本,就这个问题让我们大伤脑筋。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组开始进行一场大讨论,其实三个镜头的拍摄对于一些有过几次拍摄短片的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刚接触摄像,并且从没有过摄像经历的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策划了十个故事,还是觉得不够好。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从这十个中选出一个最能表达主题最有创意的故事。

孩童的时候看着电视里和电影里精彩的节目和演员的表演,心中的疑惑油然而生,那么小的电视怎么会有如此丰富精彩的场面呢?到底里面的人物是真是假的,这个问题确实在我的脑海里盘踞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开始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每次看电视电影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工作人员肩上扛着一个机器,我知道那是拍摄用的仪器。看着工作人员扛着它转一圈就把所需要的东西拍了下来,看的时候挺容易的,也挺羡慕的,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过一把瘾呢。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次实训内容,随然这只是一次只需要录制简单的三个镜头的过程,但是有哪一部电影电视不是由一个一个镜头组合而成的呢!

随后我们变展开了拍摄。这次实训实习要点是:构图(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景别、拍摄角度、运动镜头 和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实习目的:初步的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了解电视摄像的特点和规律 由于电视摄像实习是综合实习,运用各种的拍摄手法拍摄一部10分钟的短片。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图、拍摄角度、景别的变化和镜头的运动问题。电视画面具有平面造型的特性,即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其表现手法有:利用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显示换面的平面造型。要显现出电视画面的平面造型特性,就要注意构图、拍摄角度。景别变化和镜头的运动的综合运用。构图、拍摄角度和景别变化是显现电视画面平面造型特性的最主要的有手法,其利用的是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形成构图的主要元素为:光线、色彩、影调和线条。结构成分分别是:主体、陪体、前景、后景和环境。在拍摄前的画面设计中我们注意的是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搭配和构成用固定镜头拍摄。在具体的画面构图中我们注意的是陪体、前景和后景与主体的搭配和调配。使陪体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帮助主体说明画面内涵;使前景和后景渲染、拱托画面主体形象,发挥其“陪衬”的作用,让主体的变现后更为鲜明充分;共同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在拍摄第五场的时候,全境交待出女主角小茹所处的环境,以水池、小桥和黄昏中的太阳分别构成前景、陪体和后景。突出女主角小茹的身份也显示这些与小茹的特定关系,同时也为故事的发展起到了说明的作用。第二个镜头拍摄的内容是打电话,出现在画面内的只有男主角赵楠,所以构图就显得尤为重要,出来要起到补充、说明;渲染、拱托主体外,还要丰富和均衡画面内容的作用。我们以校门、石碑和延伸的马路分别作为后景、陪体和前景,均衡和丰富画面。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叫景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景别的选择是摄像者对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表现。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点和各自意蕴。第三个镜

头,先用移镜头、大全境交待出环境,然后定在女主角身上,从大全境推倒近景。用固定镜头和近景拍摄2-8分镜头。这样使主体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拍摄角度是指被摄主体和摄像机形成的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几何角度包括:拍摄高度(俯角、仰角、平角)和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心理角度包括:主观性角度(模拟被摄主体的视线和视角进行拍摄)即主观镜头和客观性角度即客观镜头。第六场的时候我们用主观性角度、平角拍摄男主角的看见的内容,避免越皱。第二场2-14分镜头和第三场、第一场都是以对话为主,我们用客观性角度拍摄。第四场、第七场和第市场是男、女主角用网络进行联系我们也用客观角度拍摄,聊天记录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想象当时两人的心情和表情。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最主要的手段是运动镜头。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即运动画面。第9——14分镜头就是运用运动镜头拍摄,先是前跟男、女主角,然后是推进到女主角的眼睛的特写。推倒 特写使画面形成视觉前移的效果;有明确的主题目标。跟摄使画面内外运动突破了画面的两度空间。

篇6:电视摄像技术论文

姓名:李玉堂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学号:***

课程名称:电视摄像技术 课程归属:技能技巧

摘要: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关键字: 摄像

摄像技术

电视摄像是指运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电视画面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掌 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 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际操作。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工科课程,它既是一门技 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它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使得我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关于摄像机结构构成,物体部件的操作,以及如何通过调节摄像机拍摄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从而提高拍摄能力,下面我就通过几个方面阐述自己通过《电视摄像技术》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

摄像机是我们这们技术课的绝对主角,通过老师讲解,我知道了摄像机有寻像器、机身、镜头三部分组成,而且摄像机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有不同的类型。按用途来划分,有家用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按摄像器件分类,则有摄像管、CCD、CMOS三种类型;按摄录功能分类,可以分为摄录分体机、摄录一体机;按记录格式分类,有DV、DVCAM、VHS、Hi8、DVCPRO、BetaCAM 等不同的类型。无论是模拟还是数字摄像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即景物的反射光经由光学镜头收集、汇聚,经过滤色处理后到达光电转换器件,在转变为电子流形式 的图像信号——视频信号之后,再经过放大、校正、分配、转换,就可以信号流形式被记录 或输出。知道咧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们特别被提醒注意运用变焦距镜头,它的作用很强大,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实现变焦距推拉。

(2)实现追随运动中的主体,保持主体画面景别的相对稳定。(3)调整画面构图选择最佳景物,突出视觉重点

(4)急推急拉可以产生新的影片节奏。

(5)推拉与其他运动形式相结合可以构成更多复杂的运动镜头,使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更为 丰富。

通过合理合适的运用变焦距镜头,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变焦距镜头是我们也注意这样3个问题,否则,可能使拍摄效果适得其反。一是要正确控制变焦动点、动向、动速。同时推、拉起幅、落幅要果断。而且不动机位的推拉最好跨一级景别。

认识了摄像机工作原理以及变焦距镜头的运用,我们接下来主要学习了画面拍摄的构图方法,拍摄画面气氛十分重要,因此画面构图十分重要。电视摄 像属于动态拍摄,可以解释为被摄物 体和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构图拍摄手段。首先一种情况就是摄像机处于固定状态,被摄物处于运动状态。摄像机在此状态下展示的是固定的空间范围,在拍摄构图过程中要给 留出被摄物的运动空间。当我们拍摄以动作为主的被摄物时,首先要 了解被摄物的动作幅度,之后再根据此依据留出画面的边框范围。当被摄物进入画面时,就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点。在我们拍摄 的时候,也需要考虑一些黄金分割图的一些构图技巧,毕竟把被摄物 傻傻的放在画面的最中央一点儿都没有美感。根据黄金分割图的标 示,尽量不要把被摄物放在画面的正中心即可。

构图这个名称,还源于西方美术,学习西画,这是一门课程,叫 做构图。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的不怎么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 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摄影构图是从美 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叫法是“取景”。不 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 只到的部分内容,对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意,所以画面构图是摄影 技术范围内摄影师最不愿意讨论的问题。人们公认,有些人生来就有 对一幅构图完美的图画的感受力,而另一些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 才能,对于构图,只讲授几条基本 原则就够了,此 外再教也无用。俗话说:“画无 定法”。构图是 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构图是一个组织过程,它 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织成一个可以的整体”(本.克莱门)每一 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古人云:“不以规矩,不能 成方圆”,摄像艺术也不例外,它绘画、电影构图规律--原理,形 成摄像构图的规律和原理,称它为摄像构图的章法。有些电视作品,虽然主题选择的很好,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在构图上不够讲究,光线处理上没 意,表现形式上欠思考,视摄像与图片摄 影构图的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两者拍摄表现形式有差异,使它构 图章法也存在一些差异。照片是瞬间固定画面,而电视摄像是运动静 止画面。关于动态拍摄的学习,老师主要介绍了镜头动态拍摄的四个方 式:推、拉、摇、移。关于推镜头的应用,往往是表现被摄物的重点。主要对象在推镜头就要选准,切勿在推的过程中再进行选择,漫无目 的的推镜头会令人感到晕眩。列举两张推镜头的画面:

推镜头前的拍摄画面;推镜头后的拍摄画面。另外,我们学习了关于摇镜头,摇镜头拍摄整体跟推镜头差不多。摇 出被摄物的时候要干净利落。还有一种切换主体的情况,那么就要在 推拉镜头的过程中,增加摇的镜头成分才能尽快完成主体位置的转 换。以下是我从网络上寻找到的关于摇镜头的资料照片,相对比较可 观可感得表现推摇镜头的技巧:

镜头从左摇到右侧(非推镜头)

镜头从左摇到右侧(推镜头)

电视画面的结构成份主要是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主体是指画面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画面的结构中心。陪体是相对主体而言,是辅助主体表现主题内容的对象。一般,陪体的作用是:1.对主体补充说明作用;2.渲染、烘托主体形象;3.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靠近镜头前的人、物、景就是前景。前景主要有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强化 画面纵深和空间感;均衡美化画面; 与主体形成特写关系;增强节奏的作用。学习了构图的主要成分,还要了解构图的形式。构图形式包括很多,像静态构图、动态构图、单构图、多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斜侧构图、曲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外国)、九宫格式构图(中国)等。

通过学习《电视摄像》这么课程,并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到,在实际的拍摄操作中,我们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很多,毕竟将理论学习附于实践,还是需要过程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以下方面做到重点关注,我们的拍摄技术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1.正确运用光线的角度;2.注意色调上的变化;3.利用好拍摄角度和方向;4.不同高度的意境画面。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于摄像机工作原理,摄像机拍摄中的构图,光与色彩,以及如何构景都有了自己的知识,揭开了之前自己对摄像机拍摄相关知识的面纱,作为一个对摄像工作深感兴趣的同学而言,我相信它对我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时,感谢老师辛勤的工作。

参考文献:

李运林,徐福荫.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任金洲,陈刚.电视摄影造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实用电视摄像》,苏启泰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年出版

篇7:电视摄像试题集1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

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

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

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

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

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

A、0.6秒 B、2.8秒 C、2.1秒 D、0.4秒

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

A、1∶2∶3 B、2∶4∶6 C、1∶1∶1 D、1∶3∶5

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

A、0.415 B、0.314 C、0.5 D、0.618

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

A、捕捉动感 B、精心构图 C、准确曝光 D、精确对焦

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 B、摄像造型 C、框架结构 D、杂波信号

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A、特写 B、近景 C、全景 D、中景

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

A、拉镜头 B、推镜头 C、移镜头 D、摇镜头

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

A、推拉镜头 B、固定镜头 C、移动镜头 D、升降镜头

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

A、渐变滤光镜 B、晕化镜 C、双焦点镜 D、多棱镜

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

A、拍摄距离小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16、主光一般采用:A

A、硬光 B、软光 C、柔和光 D、散射光

17、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_______的问题。B

A、镜头相互匹配 B、镜头的焦距选择 C.镜头的曝光量 D、镜头的色温调整

18、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这种方案是:B

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 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 C、平行三角形布局 D、大三角形布局

19、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C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暖

20、电视画面是从一定数量的画幅,以______的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A

A、每秒25 帧 B、每秒30 帧 C、每秒35 帧 D、每秒40 帧

21、摄像机是根据光线色温________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C

A、5600K B、2600K C、3200K D、8000K

22、主导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为:D

A、曲线构图 B、斜线构图 C、直线构图 D、水平线构图

23、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在拍摄中应用得较多的方向是:A

A、正面方向 B、正侧方向 C、斜侧方向 D、背面方向

24、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

A、拉镜头 B、移镜头 C、综合运动 D、固定画面

25、电视画面很难表现极明亮物体,特别是发光物体的轮廓线,是由电视的_______所导致。A

A、强光漫射现象 B、对焦不准 C、白平衡失调 D、黑平衡失调

26、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是:A

A、主观性角度 B、客观性角度 C、虚拟性角度 D、新闻性角度

27、下列拍摄方法中,能同时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点变化的是:D

A、变焦推 B、跟移 C、变焦拉 D、跟摇

28、减弱或消除不必要的强光和反射光的效果镜是:D

A、雾镜 B、偏振镜 C、近摄镜 D、柔光镜

29、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A

A、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大

B、视角窄,范围大,景深大

C、视角宽,范围小,景深大

D、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小

30、日出、日落时的色温一般为________之间。B

A、5000~6000K B、2800~3500K C、6800~7500K D、6000~7000K

31、下列组合中,相加后产生白光的是:B

A、红与黑 B、蓝与黄 C、红与蓝 D、黄与红

32、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提高拍摄高度 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 D、改变光圈快门

33、就电视场面调度和舞台调度相比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舞台调度的空间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

B、舞台调度在观赏时,具有较大的强制性 C、电视场面调度的视点固定、视距不变

D、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复杂性、多变性

34、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夕阳时,为了获得落日熔金的辉煌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该:B

A、准确 B、偏红 C、偏蓝 D、偏绿

35、________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E

A、摇镜头 B、移动镜头 C、变焦距运动镜头 D、跟镜头 E、推拉镜头

36、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称作:D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E、特写

二、填空题

1、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通常分为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一个标准的电视帧由两个扫描场组成,每秒有_____帧。

4、在我国逐行扫描系统中,每一个扫描周期产生一个完整的帧,其刷新频率要求至少达到。

5、摄像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专业摄像机的执机方式通常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多数摄像机镜头都是变焦镜头,即镜头的焦距是可以变化的,如最大焦距是210mm,最小焦距是7mm,那么该镜头的变焦幅度用比率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

8、已知一变焦镜头的最小焦距是13mm,其变焦比率为10×,那么该变焦镜头的最大焦距为___________。

9、标准电视(STV)的画幅宽高比为_________,数字高清电视(HDTV)的画幅宽高比为_____________。

10、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电视画面景别一般划分为五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运动摄像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镜头从焦距的角度上划分通常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拍摄方向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16、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机位、光轴和焦距不变。

17、拉镜头画面的角度和景深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18、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小。

19、电视用光与图片摄影用光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用光。

20、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外反拍、内反拍和平行三角形布局。

21、我国通行的电视技术标准为________,每帧画幅共约为________像素。

22、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3、固定画面在拍摄时,通过摄像机的寻像器所看到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始终如一的。

24、摇镜头是________发生了以摄像机为中心的运动,观众的视点随着镜头扫描过的画面内容而相应变化。

25、镜头的光学特性由________、视场角和________三个因素组成。

26、日光的七种色光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色光,即________、________和蓝色光。

27、机位三角形布局最突出的优点是两个被摄人物各自处于________的一侧,便于观众对________的统一认识。

28、根据电视节目内容及性质的不同,可将电视拍摄工作分为电子新闻采集制作和电子现场制作。

29、电视影像的要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等。

31、光线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在摄像中,各不相同的光线效果在造型上能改变和确定对象的形状,在构图上能形成不同的________,能表现不同的景色、情调及各种气氛,形成不同的影调结构,以及组织视觉重点、表现空间、表现节奏等。

32、景别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白平衡

2、电视画面

3、景深

4、轴线

5、电视景别

6、拍摄角度

7、主观镜头

8、客观镜头

9、空镜头

10、固定画面

11、运动摄像

12、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①介绍环境;②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③表现人物的运动;④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⑤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13、越轴——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倘若摄象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越轴”后所拍得的画面中,被摄对象与原先所拍画面中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越轴前所拍画面与越轴后所拍画面无法进行组接。如果硬行组接的话,就将发生视觉接受上的混乱

14、景别

15、相对孔径

16、电视场面调度

四、简答题

1、电视节目制作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哪三个个阶段,各阶段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作用和人员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2、电视脚本在拍摄时使用通常叫做分镜头脚本,它的作用是什么?

3、请分别谈谈ENG、EFP、ESP这三种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特点。

4、简述白平衡调节的步骤。

5、简述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的区别。

6、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什么,并分别各要领进行解释。

7、简述推拉镜头的拍摄。

8、谈谈景别种类及其划分的依据。

9、如何做到拍摄时不越轴。

10、简述在拍摄时如何把握景别与镜头长度的关系。

11、固定画面主要有哪些拍摄要求?

答:①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②要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③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应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④固定画面的构图一定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⑤固定画面在拍摄中有一点必须牢牢记住,那就是“稳”字当头。

12、运动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

13、简述电视场面调度。

14、长焦距镜头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答:①视角窄;②景深小;③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④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⑤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⑥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五、综合题

1、下面是一段“南昌工程学院宣传片”的解说词,请以标准的表格式分镜头本形式写出拍摄脚本,即分镜头本。

2、论述电视是一个特写媒体。

3、结合电视摄像实践,谈谈电视画面构图的要点及作用。

4、结合电视摄像实践,谈谈电视摄像的前期准备、拍摄时和拍摄后需要注意事项。

5、请从拍摄角度上分析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在电视摄像实践中的拍摄意义。

6、论述各种运动摄像的运动方式及造型特点、作用、拍摄注意事项?

7、分析三角形原理在拍摄中的具体运用?

篇8:电视摄像艺术浅析

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 归根结底是要依靠一系列造型手段, 并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以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那么, 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屏幕内进行合理布局, 在画面构图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一注意动静的关系

静态构图是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一般情况下, 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均处于静止状态, 镜头内的构图关系基本固定。比如:我们拍摄会场的主席台, 用固定镜头表现, 画面中的人物、桌椅、会标等均基本不动, 即为静态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是指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动态构图下的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或分别处于运动状态, 使得画面内视觉形象的构图组合及相互关系连续或间断地发生变化。比如拍摄会场的内容时, 如果开机拍摄时正值各位领导走向主席台就座, 那么画面中被摄对象 (开会者) 的行走坐落就不断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 或是摄像师拍摄了一个摇镜头, 从主席台 (起幅) 摇到台下的与会群众 (落幅) , 画面中的视觉主体、构图结构发生了变化, 也是动态构图。

在拍摄构图过程中, 静态物体要有静感, 而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 要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比如:大海与正航行的军舰或轮船, 让其前景带上静止的海礁, 远近带上几只迎空飞翔的海鸟, 这样的画面就比较和谐。

二注意画面层次感

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 要求摄像人员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 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 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 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主体即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明确画面的主体, 通过构图设计和构图配置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等的相互关系, 既能很好地反映主题, 又能在结构上分清主次, 合理构图。例如将主体处理成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 采用跟镜头的方式始终将主体摆在画面的结构中心等。或者使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面积不大, 大部分面积让位于环境。对主体的阐述着重神韵和内涵, 有的主体甚至掩藏在画面深处, 同样具有吸引力, 观众的视线最终会停留在这里, 使之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陪体指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 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的对象。陪体在画面中能对主体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帮助主体说明内涵, 比如新闻事件现场的地域标记季节特征等, 帮助主体, 使得报道内容表现得更加完整和真实。陪体可以渲染, 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 发挥其“陪衬”作用, 使主体的表现更鲜明充分, 比如通过光影、色彩手段来渲染主体所处环境的氛围等。

环境是指画面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后景及背景。环境在画面中除了能陪衬、突出主体之外, 还能表现主体的活动地域、时代特征、季节特点、地方特色, 帮助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以及表现特写的气氛, 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概括力等。

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对象是否突出, 是衡量构图的主要标准之一。拍摄时必须正确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等的关系, 做到主次分明, 相互照应, 轮廓清晰, 条理和层次井然有序。

三注意运用均衡

均衡主要是指构成画面各种因素在视觉重量上的均势。由于电视画面是运动的, 均衡便呈现出动态, 并和心理均衡交织在一起。画面中的均衡可分为结构的均衡和色彩的均衡。

结构的均衡, 在实际拍摄中要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来制造均衡 (动态的、心理的) 。例如:绘画理论中讲的“补白”, 大面积空白处的小面积视觉对象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使人们的视觉集中, 因而视觉分量相对就重, 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将“黄金分割”借鉴到电视画面构图中, 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按照黄金分割点来安排主体的位置;根据黄金分割率来分配画面空间;按黄金率来安排画面中地平线的位置, 这些黄金分割式构图能够给人以悦目的视觉效果。“补白”、“黄金律”都是利用人们的视觉加重作用使画面达到均衡。

色彩的均衡是指画面上不同色彩面积的分布要避免等量、对称和零乱。等量则无主次之分;对称则平淡乏味;零乱则使人过厌。处理色彩的均衡, 要根据主体的颜色, 尽可能地选择与其相对的色彩背景, 也可调整主体的颜色, 这样能使主体更加突出, 画面的整体效果更加鲜明。运用“补白”、“黄金律”同样可以处理画面色彩的均衡。但色彩的分布一定要有大小、轻重、主次之分, 避免色彩对比的生硬和过于强烈, 更要简洁、单纯, 防止杂乱无章。

四注意运用对比

构图中的对比是以两种不同的造型手段, 在画面上进行比较, 是突出主体的有效手段。经常运用的手法有虚实对比、大小对比、影调对比和藏露对比。

虚实对比是利用镜头景深的特性, 使主体清晰、陪体模糊, 以突出主体。这种对比可造成空间深度感, 使画面的影调层次丰富, 同时还可加深被摄主体的体积感, 造成符合特定作品情节的意境等。

大小对比是指体积的对比。这种对比同时也包括远与近、高与低、长与短等对比的形式。但是, 不管是不同质的对比, 还是不同量的对比, 实际上都表现为体积的对比。

影调对比是指电视画面中各种不同程度影调之间的对比。例如在大面积暗调的画面中, 明亮的阶调显得更加突出。通过明暗的变化, 可突出被摄主体的形象。另外, 通过光线的处理, 使明暗交替, 即将明的叠在暗处、暗的叠在明处, 也可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藏露对比是指在表现作品情节或具体的形态时, 不是和盘托出, 而是只显示一部分, 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另一部分处理在画面之外, 但又自然地使人理解并联想。这种对比手段如运用得当, 可间接地表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五注意发挥线条的作用

电视摄像构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线条的提炼、选择和运用。摄像人员要能从被摄对象自身的结构、运动及相互关系中找出最主要的线条结构并迅速形成画面构图的骨架和主干, 从而将画面中散乱分布的被摄对象相互联系起来, 造成和谐、均衡而又明确集中的画面构图。

线条是指画面形象 (影像) 所表现出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线条是构成千变万化可视形象的基本因素;也是摄像者必须精通的一种摄像造型的法则。

根据线条位置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外部线条是指画面形象的轮廓线。摄像人员在构图和拍摄过程中应选择出该对象最具个性特点或最富视觉表现力的轮廓形状。内部线条则是根据形式的不同, 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大类。直线又可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三种基本形式。在拍摄大地、海洋、湖泊、草原等时, 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拍阅兵的队列、高耸的大厦、参天的树木时垂直线条都会产生高耸、挺拔、刚直和修长感觉。当构图以斜线为主导线形时, 画面会显得很活跃。它会使自身不动的物体如道路、建筑物等产生动势, 又会使运动的物体得到强化, 表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速度感。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曲线具有流动感、韵律感与和谐感, 当构图的主线条为曲线时, 曲线能引导视线向纵深发展;能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会使画面表现出生动活泼、起伏舒展的美感。如铁轨、小河转弯的曲线构图。

六注意采用造型艺术

在拍摄过程中巧妙运用造型可使画面有装饰美, 但避免那些过于规则化的外型, 我们一般常用的有字母型构图、符号型构图、“S”形构图等。

当电视作品的画面结构和某个字母相似或雷同时, 该画面便被称为字母型构图。字母是对构图形式抽象化的解释, 便于摄像者对画面构图的理解和分析, 也是使构图条理化的一个捷径。常见的字母型构图有“L”形、“O”形、“C”形和“V”形等。

“符号”是摄像构图抽象的表现方法。符号的确定不是随意取之, 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号的含义大多与被摄对象有着内在的联系, 同时, 符号作为构图的形式, 又必然符合摄像美学的法则。常见的符号型构图有:辐身形、一字形、直角形、三角形等。

所谓的“S”形构图, 实质上就是一种富有变化的曲线构图。这种构图形式被公认为具有美感, 因为“S”形的曲线, 总是给人以流畅、活泼的感觉, 所以河流、道路、城墙和铁路等曲折部位, 经常参与构图, 并成为画面中最吸引人们视线的部分。

同时, 应注意各种造型之间的结合。点、线、面结合就是其中的一种, 例如:把建筑物理解为“面”, 把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或空中的飞鸟理解为“点”, 把建筑物前面的垂柳或空中的电线视为“线”, 以点连线、以线连面, 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有主体空间的整体, 这是美化画面的一种方法。

上一篇:版党员转正申请书下一篇:小调解员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