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分析

2024-04-17

三坊七巷分析(通用5篇)

篇1:三坊七巷分析

第3课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以制作介绍福州三坊七巷原貌的幻灯片为活动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插入图片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进行文本框填充颜色设置的操作;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设置自选图形格式等操作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为幻灯片背景的操作方法。图片是制作幻灯片的重要素材之一,图片素材可以用于点缀幻灯片版面、渲染情境,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更能直观地表达主题。本课是PowerPoint知识模块的第三节课,它是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会制作文字幻灯片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和图形的操作方法,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丰富幻灯片内容,使幻灯片更有效地表达主题,是制作演示文稿的延续和拓展。本课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巩同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和自选图形的操作,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和设置背景的方法,认识图片素材在制作幻灯片中的作用,感受图片表达信息的强大功能。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强,表现力强,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够认真对待。因此本节课中,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家乡的意识。因为有Word软件的学习经验,学生在学习PowerPoint 软件时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多的知识点都已学习过,所以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但是学生之间还存在一定差异,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分析

《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是闽教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课中的内容。PowerPoint是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之一,它具有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等特点,是比较常见的多媒体作品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实现交互的控制,还提供了丰富的动态效果。而且,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Word的操作,而它们又出于同一家族,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PowerPoint的许多菜单,工具的操作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轻松进入PowerPoint的世界。教学目标

1.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及自选图形,调整图片大小与位置,设置自选图形格式。2.会将图片设置为幻灯片的背景。

3.能较合理地选择图片、自选图形、设置背景,丰富幻灯片内容,体验制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并进行调整。2.教学难点 设置图片为幻灯片背景。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观赏和对比作品,导入本课。2.观察、讨论、知识迁移法:观察、讨论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操作,将其迁移到PowerPoint插入图片的操作中,并将前一课学习的插入文本框的操作知识迁移到本课的插入自选图形的操作中。

3.自主探究、演示法:自主探究插入图片、自演示设置幻灯片背景等。4.展示、评价法:展示和评价学生作品。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广播控制系统。

软件环境:Powel“P0int 2003、Word 2003。

2.教学资源。演示课件、福州三坊七巷图片和文字素材、介绍家乡的图片和文字素材、教材开阔视野范例、上一节课学生作品、福州三坊七巷演示文稿半成品。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展示教材开阔视野范例与上节课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1)哪一幅作品表现效果好?(2)范例里增加了哪几个方面的修饰? 2.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结:图片是制作幻灯片的重要素材之一,图片素材可以用于点缀幻灯 片版面,渲染情境,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更能直观地表达主题。3.出示课题: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将学生上节课作品与其他图片做对比,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制作“衣锦坊”幻灯片

1.分小组讨论在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2.引导学生尝试在PowerPoint中插人图片。

3.请能顺利完成本任务的同学演示并讲解。其他同学补充和评价。4.通过演示强调插入图片的操作要领: 方法一:①单击“插入”; ②选择“来自文件“;

③选择图片素材存放的路径; ④选择要插入的图片; ⑤单击“插入”。

方法二: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插入图片”图标。

5.布置任务:阅读教材P14~1 6,参照教材的操作步骤,完成活动1。

思考问题:(1)观察在图片插入的同时弹出的“图片工具栏”,试一试利用图片工具栏可以做些什么?(2)你是怎样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的?(3)你能不能为文本框设置其他更丰富的填充色? 6.成果展示。(1)师生交流“思考问题”。(2)针对“思考问题“ 教师演示。

①利用“图片工具栏”可以进行图片的颜色、对比度、亮度、裁剪、旋转等操作。

②图片位置和大小的调整与文本框的操作相似。

③设置文本框填充色为渐变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并给以提示——学生自己操作并演示——教师讲解的方式,是为了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从中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和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制作介绍“郎官巷”幻灯片

1.之前我们学习了如何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插入方法跟它们是类似的. 想不想自己尝试去做呢? 2.布置任务:阅读教材第l 6页内容,参照教材的操作步骤,完成活动2。

思考问题:

(1)怎样插入自选图形,如何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2)你还能对自选图形做哪些格式设置,让其更美观? 3.作品成果展示与交流。(1)集中交流。

(2)针对“思考问题" 教师演示。

①插入自选图形及添加文字。

②自选图形的格式设置(填充颜色、线条等),大小的改变,旋转与翻转,调整控点与旋 转控点等。

4.展示个别同学作品评价并小结:自选图形有多种样式,对美化作品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我们在使用自选图形时应该根据文中的内容恰当地选择、应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增强操作的熟练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利于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查漏补缺。

四、制作介绍福州三坊七巷幻灯片的背景图 1.背景图片设置

师:“刚才我下来巡视了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老师觉得大家都做的很好。看样子大家都很聪明,那么老师就教一个比较难的知识,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 生:“有信心。” 师:“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背景图片。以前我们学习过用不同颜色以及来做背景,那么怎么用图片来做背景呢?细心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操作方法是一样的。同学看老师操作一遍。”

2.演示设置幻灯片背景的两种方法:

(1)通过“插入”菜单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

(2)通过右击幻灯片,选择“背景„”选项的方法将图片设置为背景。课件展示关键步骤:

①右击幻灯片一>“背景„”一>“填充效果„”;

②“图片”,一> “选择图片„”一> “锁定图片纵横比”一> “确定”; ③“应用”。师:“大家看这样的有图片又有背景的幻灯片才能真正地称作是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呢。好了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打开我的电脑,进入D盘,看见我的故乡长泰。但是要注意,幻灯片上的文字内容要和你选的图片相匹配,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4.欣赏部分同学作品 师:“老师巡视了一圈就觉得这位同学的作品做得不错,播出来给大家看一下。”(有时间选2-3件作品)师:“我相信下面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由于时间关系我不一一展现给大家看了,下课后我会把做得优秀的作品放到学校的网站上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研究操作,同时进行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作品的点评,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体会到了应用信息技术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 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学习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以及用图片文件来作为背景的方法。这些方法你们都掌握了吗?” 师:“老师用一句名言结束今天这堂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正在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巩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胆量、以鼓励、以成功,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要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行探究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方法,最后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信息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的课程,它的综合性很强。在教学中,我时刻记着全部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知识的自行探究和主动参与放在了重要位置,让学生快乐参与,全体参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让学生欣赏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操作。再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在任务设计上,将教学目标经过加工,融入到具体的三个任务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评价反馈,形成知识;在评价反馈上,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评价的形式也多样化,同时注意过程的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整节课我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并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和交流,为这一课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篇2:三坊七巷分析

三坊七巷名人----林纾

林纾其人与玉尺山典屋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号蠡叟、贱卓翁、餐英居士、射九,闽县莲塘(今鼓楼区莲宅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屡试进士不第。先后在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教书。林纾是一个不懂外文、凭借他人口译的文学翻译家,一生翻译外国作品246种,其中已发表222种,未刊作品24种,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1个国家107名作家。林纾不但是个翻译家,而且还是个古文学家、诗人、画家。他遗有长篇小说、文集、传记、画论等37部作品,并遗存115篇短小说、诗、词曲,及数百成千幅画卷。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他打开我国通向世界的文学窗口,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他精通古文,是我国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郑振铎、庐隐、苏雪林等作家都受其影响。郭沫若说: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林纾出生于福州,前半生在福州度过,先后住于莲塘祖居、玉尺山典屋、横山老屋、龙潭精舍、苍霞书院,并寓居马尾。

林纾出生在何处问题尚有争议,一说出生在侯官玉尺山,一说出生在闽县莲塘。笔者曾拜访林纾孙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林大诚及林纾在福州的族亲,他们认为林纾出生在莲堂祖居右厢房。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肯定林纾少时居住玉尺山,但否定其出生玉尺山之说,认为“林纾父亲林国铨,大约十三四岁时,也开始经商。林纾出生后,林国铨随盐官在闽北建宁办盐务,逐渐攒了些钱,在„„玉尺山典得房屋居住”。

玉尺山,又称闽山,即今光禄吟台一带,在福州市乌石山北侧,位于今光禄坊原福建省高等法院内。

林纾居住的典屋早已毁没。但林纾一家在玉尺山典屋被欺诈的遭遇,却使他一生难忘。林纾在《先太母陈太孺人事略》记载:“是年叔父静庵生,举家渐渐得不馁。城中某公治鹾于建宁,廉先君能,则尽属以事。于是积千金,典得屋宇于玉尺山之趺”。咸丰十年(1860年),林纾九岁时,“闽中使用铁钱,钱千抵铜钱百。然典卷中但书钱数,不署其为铜钱。有陈莲峰者,以孝廉武断乡曲,操卷提铁钱一千五百缗赎吾屋,实则值钱百有五十。时闽俗厚礼重科名。陈莲峰至吾家,飞掷杯碗,推折几案„„”林纾父母被迫退回典契,移家于今福州

第四中学所在地南台山东北侧的横山三间陋室。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其文字之秀美经济,可见一斑。林先生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以中国文人认可的“雅语”讲述琐碎而包容万千的世俗人情,为填平中国千年文学雅与俗的鸿沟作了最初的可贵的尝试。林纾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自13龄至于20,“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2000余卷。31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无有此种深厚功夫,焉得有如此华美文字。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书的轰动效应,极大地激发了林纾的译书热。他自称所选译作,“力翻可以警觉世士之书,以振吾国人果毅之气”,为“爱国保种之一助”。他每天工作4个小时,可翻译6000字左右。从190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译作问世,最多的年份竟达15种。据统计,林纾自46岁初涉翻译,到70岁辍笔,与王寿昌、魏易、严培南、严璩、曾宗巩、李世中、陈家麟、力树萱、王庆骥、廖琨、王庆通等口译者合作,共翻译出版英、美、法、俄、德、日本、瑞士、希腊、挪威、比利时、西班牙等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84种作品,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唐吉诃德》),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笛符的《鲁滨逊漂流记》,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以及《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海外轩渠录》(《5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等等。对外国文学翻译投入了大量精力的林纾,无疑成了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

林纾小说一出,北大舆论一时哗然,群情激愤。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界正掀起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撼动了文言的主导地位,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序幕。林纾小说的出笼,无疑被定论为开历史的倒车。胡适等断言“文言是死文字”、“古文是死文学”,说古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林纾对此极为不满,作“论古文之不当废”一文起而反对,反唇相讥曰白话乃“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值一哂”。

真理往

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回审,这场论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虽然倡导白话文起到了文化普及的功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矫枉过正,兴“白”灭“文”的结果,不但截断了中华语言文字的血脉,而且滋长了国人的惰性。可当时却是以林纾“国粹派”的全面败溃而告终的。在深爱着左(左思明)马(司马迁)班(班固)韩(韩愈)、将

古文奉若圭臬的林纾看来,废除文言无异趋返野蛮,其实,纵观历史,林纾并不反对白话,他自己还身体力行写过一些白话诗。他与新文化派的分歧,具体说就是是否提倡白话就一定要废除古文。林纾痛心疾首的是新文化对古文传统的斩尽杀绝姿态,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当废”中疾呼“知腊丁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亦有其不宜废者”,欧洲文艺复兴也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的这批追随欧洲文艺复兴的年轻人何以比他们的精神导师更极端呢?

其实,自汉语言诞生,文言文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没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是不可能绵延数千年的。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不负责行为。文言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无法拒绝文言文。将文言文和白话文简单地比成新旧事物间的对抗,是非常荒谬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应互相依存、互为补充,这才是汉语言嬗变发展的实际轨道。相较于绵延数千年的文言文,白话文尚为一黄口幼儿,需文言文之永远滋养。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的,要学习、研究、继承古代文化,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非掌握古代汉语不可。我们不能因其“难学难用”而加以抛弃。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其译作推进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林译小说恰似一扇洞开的窗牖,国人首次从此洞悉西方世界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整整一代人,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先驱。

每次重读林纾,笔者都为琴南先生博瞻秀美的文字功夫所慑服倾倒。林

译小说恰似一扇洞开的窗牖,晚清国人首先从这里瞥见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坦承,对西方文化之兴趣,实从林译小说始;中国小说现代叙事话语之成形,林译小说实有开拓之功。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之奠立,梁启超的力倡自然功莫大焉,然林译小说恰为梁氏言论之最有力支撑——如果没有大量的林译小说向人们展现小说本身的丰富美感,仅靠梁氏等数量有限而美感不足的政论文式的“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实难想象现代小说真的会在暂短时间彻底征服传统文人,由“小道”、“下流”跃升为“上乘”,导致传统小说观念根本改变。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先驱。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回眸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群星璀璨,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上下却“黯然失色”、“顿失滔滔”,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几近于无。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国人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的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无法接受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因此也就没有了20世纪上半叶大师们具有的那种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也就缺少了大师们少年时期就基本形成的文言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意识流”,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因此学习汉语言,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正如林语堂先生言:“古者则幽深

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香港著名语言学者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苍然深邃,情致极焉’。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以“林纾小说丛书”形式陆续刊行林纾的译作,“林译小说”也成为专有名词受到社会承认。胡适曾说:“林纾居然用古文翻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样大的成绩。”康有为在致林纾信中亦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难怪精通多种外文、精通原文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50多岁后还觉得林译小说仍有其魅力,接二连三地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部林译小说都值得重读。尽管其作品有很多缺憾,但我们真心实意地感谢林纾,是他给中国早早地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琴南先生无疑是失败过的胜利者。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以“林纾小说丛书”形式陆续刊行林纾的译作,“林译小说”也成为专有名词受到社会承认。胡适曾说:“林纾居然用古文翻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样大的成绩。”康有为在致林纾信中亦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难怪精通多种外文、精通原文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50多岁后还觉得林译小说仍有其魅力,接二连三地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部林译小说都值得重读。尽管其作品有很多缺憾,但我们真心实意地感谢林纾,是他给中国早早地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琴南先生无疑是失败过的胜利者。

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之开山祖师、译界泰斗。他的翻译推进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从内容的转达上说,林纾的翻译同时达到了“再现”和“叙述“”的境地,他的译作不但保持

了原文的风格情调,大部分兼有文字和神韵之美,其中有些甚而高于原作。许多学者认为,林纾是我国第一个“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其翻译的狄更斯作品远比原作更胜一筹[3](P4)。他甚至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和巧妙的遣词造句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在钱钟书先生看来,林译的一个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外国的文字“归化”为中国的文化传统[4](P22),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原体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更大差异的新的“欧化”了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钱钟书推心置腹的评论,为我们今天重新评价林纾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先驱地位以及他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奠定了基调。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作为一代翻译家,如何面对西方,是讨论林译小说时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这必然同时关涉另一问题:如何看待传统。

“传统”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千年文明或曰“传统”的大国,很难讲“传统”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从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乱世,及至后来,不仅是没有改观,甚至是越演越烈。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到义和团;从戊戌变法到后来的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内忧外患一起涌现,或者说,是“外患”的出现尤其凸现了“内忧”,这令人不得不反思。于是,家国之梦的破灭使得林纾一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审视“传统”,而且要彻底改观窳败的现实,它的方法就是从洋务派就已开始的“倡西学”。

林纾是名副其实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第一人,他也一度被视为一个先进思想的提倡者:倡西学、兴女学、办实业。他知道 “存名失实之衣冠礼乐、节义文章,其道均不足以强国。”(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1907年)虽然这不足以说明林纾对数千年中国封建思想的支柱——儒学失去信心,但至少他已经注意到空谈传统的弊端,于是他力主学习西方,倡西学——或曰新学,走向富强之路。这是他作为一介文人为积弱的天朝大国开出的救世良方,也是他努力译书的目的所在。

“今当变政之始,而吾书适成,人人既蠲弃故纸,勤求新学,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林纾:《黑奴吁天录跋》,1901年)他诚恳地劝慰青年后学“恣肆于西学,以彼新理,助我行文,则异日学界中,定更有光明之一日。”(林纾:《洪罕女郎传跋语》,1905年)他严厉抨击泥古不化、嗜痂成癖的守旧态度,认为国人当时对西方存有很多误解,以为“

欧洲为不父之国”,“西学为不孝之学”,“故勋阀子弟有终身不近西学,宁钻求于故纸者。”但是林纾的忧虑是“顾勋阀子弟为仕至速,秉政亦至易。若秉政者斥西学,西学又乌能昌!”(林纾:《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序》,1905年)相对于同时代那些抱残守缺的文人来说,林纾的思想可谓开明、豁达,这种毫不偏狭的文化交流的心态在本世纪初实属不易。

但是,林纾希望在西方的书籍中“过滤”出一个强国之方,“想今日社会将渐渐化为巴黎矣!呜呼!果能为巴黎者,虽不名为盛强,尚称曰巨富;——若男不事生产,女不守阃范,但能袭巴黎淫荡之风,不能学法人治生之术,国不国矣!” 他害怕中国人的惰性使得国人被西方的浮靡和虚荣那些等而下之的风气所感染,违背了力介西学者的初衷。他还说:“欧人之倾我国也,必曰识见局,思想旧,泥古骇今,好言神怪,因之日就沦弱,渐即颓运。而吾国少年强济之士,遂一力求新,丑诋其故老,放弃其前载,维新之从。余谓从之诚是也,顾必谓西人之夙行夙言,悉新于中国者,则亦誉人增其义,毁人益其恶而。”(林纾:《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序》,1904年)西方固然可学,但也不能因此而产生迷信,甚至神化它。说西方比当时之中国“新”,林纾没有意见,但他使用了汉人桓谭《新论伤谗》中“誉人不增其义,则闻者不快于心;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满于耳”的典故,提醒人们,任意夸大西方的优势或将这种优势绝对化都并不是明智之举。今日想来,林纾对国风大变所怀有的兴奋和焦虑倒是理智冷静得多,绝不仅仅是一个“保守”所能简单概括的。关于这一点,寒光在《林琴南》一文中早有发现。

译介西洋文学,提倡西学,被林纾看作是自己的“实业”。正是在对西方的译介中,林纾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使他参照西方得以发现本国的问题。在译作的序跋中,林纾对中国传统中的官本位和专制政体的弊端大肆抨击,他指出“中国结习,人非得官不贵”,因此为了得官,人人去学法政,因为“朝廷之取仕,非学法政者不能第上上,则已视实业为贱品。”(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1907年)林纾对官本位的批判是与“实业兴国”联系在一起的,他借助域外小说的窗口,得以窥见西方昌盛的秘密,以自己的理解建构了新的价值观,发出了对中国传统封建“官本位”的批判。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努力适应世界的变化,希望走入现代化的洪流。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光绪末年的预备立宪和废除科举都是自上而下的谋求现代化的努力。西方列强在开明的士大夫或如林纾般的知识分

子眼中,是作为敌人和老师这样双重角色被接受和理解的。在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态度下,中国人不得不低下头来,以西方为师。这样的缘起,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并没有等到出现西方民族主义产生时成熟的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它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与近代西方武力入侵的激发下提早诞生了。于是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呈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族主义,并且较之更复杂的面貌。在中国,无论哪个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根深蒂固的,也许过去这种认同是一种潜流,但一经外力的作用,它便迅速跃升到激烈的表现,这种激烈的状态需要有一定的寄托物,于是对于有着悠久传统的泱泱大国来说,能够代表并承载这份认同的便常常表现为对一国之君的效忠,它尽管还谈不上是现代真正的民族主义,但它已经蕴含了现代民族主义中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同。林纾这种建立在中国式的民族主义情绪下的西方观,使得他既大力提倡西学,同时又保持对西方的警觉;向往西方的富强,但又效忠清室,晚年甚至几谒清陵。

虽然林纾在力倡西学,本人也在身体力行大量翻译西书,然而他也像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西方保持着警觉。正如美国学者柯文在他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所批判的那样,西方对于中国并不是唯一的救世良方,当时的中国也并不只是一个“踏步不前,‘惰性十足’的‘传统’秩序,主要或只可能从无力与西方抗争的角度予以描述,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情势,一种充满问题与紧张状态的局面,对这种局面无数中国人正力图通过无数方法加以解决”,只不过“就在此时西方登场了。” 林纾的西学观乃是承继着中国传统改革者的思路,在种种尝试之下,再增添一种可能,只不过这种可能正因为有了前几次的失败显得更迫切(但并不过于狂热),因为对于林纾来说他只是想用西方的“器”和“用”做工具而已,这“工具”有弊端、有弱点的部分当然应该加以摒弃。

附件(0 个)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的前半生并无过人之处,他的真正成名是在中年以后,其原因一是古文做得好,被誉为清末桐城派古文的殿军;一个是大量译介域外小说,影响甚大。从这两点看,一开始,林纾就被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新旧冲突中,他自己更是由此而开始了暧昧不清的纠缠,开始了在这新旧杂陈时代的身份认同危机。

中国近代的启蒙者在外力(西方)的冲击下,努力译介着西方,这个“西方”也使得他们更清楚地关注到传统中的痼疾,但是真正西方启蒙主义的“理性”批判传统还没有

建立,于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有对于“西学”、“女权”的认识还只是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面貌出现的。林纾在观念上的开明和实际行为上的保守证明他只是在意识上朦胧地觉察到“变”之必然的趋势。天朝大国几千年来第一次不得不无奈地抬眼西望,不得不接受弱国寡民的现实,但是关于“变”的程度和标准,作为旧知识分子的林纾还没有成熟的想法,或许他觉得这还不是实践的时候。观念意识的“超前”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因为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总是首先开始于书面的讨论,当真正要面对行为时,他们不免要有顾虑、彷徨和困惑。“由观念变迁、宣扬西化,到开始从实践中改变行为、创造模式”那要等到“五四”新一代青年去实现它。

西方关于“身份”的理论内容庞杂,主要说来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思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ck Erikson)提出身份发展模式,他认为“身份发展指的是个性的发展,是一种在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之中关于自我的固定的核心意识。身份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一系列特殊任务来完成的,„„基本上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虽然它发生在社会环境的背景中。”而社会学的传统认为身份的“重点不在自我的内心生活上,而在于身份的社会组成部分,以及变化的可能性。” 对于林纾来说构成其身份的固然包括内在心理,但身份的社会组成更为重要。每一个人都有对自己的行为预期,它处于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之间,因此它是变化的,是人们为作为客体的自我所赋予的意义。

作为晚清的举人,林纾绝对算不得是传统士林的代表,但在新文化运动到来之后,他俨然又被视为封建的正统文人。而林译小说的功用也不时发生着变化,张恨水曾两读林译小说,目的却不同。新文化运动前,他“从林译小说学到许多描写手法”,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去后,他已受朋友的影响致力于古文,于是他把自己家里的林译小说“都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从西方小说描写的范本,变成古文学习的榜样,不过几年时间,林译小说从“新”变“旧”,林纾的身份也在翻译家和古文家之间不断游离飘忽。正如刘禾在论及中国文学新经典的塑造时指出的那样,从一开始,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就面临一种困境:

这种困境的实质在于中国人企图利用非中国的或中国之外的东西来建构中国人的同一性,从而使自己从矛盾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这种矛盾既支持又损害了他们那种前所未有的举动,即让中国文学和文化成为世界民族文学和文化之一员的努力。

曾几何时,林纾所译的域外小说为

封闭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窗,无论是小说的艺术手法,还是内容上对国人的冲击,或者是林纾在所译小说的开头和末尾对作品所作的“微言大义”的序跋,都给读者留下了观念激进、思想开明的印象,但是从实际行为和后来事态的发展看,林纾还是成为了保守势力的代表。1917年进行的那几场著名的论战证明,在一场文言与白话之争中,反对白话的领头人正是曾经广译西书的林纾,而新文化人的激进,事实上也存在着有意为之的成分,他们所遵循的正是“取之上,得乎中”的古训。今天,作为后人客观回望,我们也许才真正明白,趋于“保守”的如林纾者流,所提倡和实践的的确是相对来说比较有节制的、是理智的。倡女权不是要女子肆意所为;批评“名礼”害人,但不是要颠覆儒家学说;批判传统中的某些痼疾,也不是全盘反传统。

译介外国小说的林纾朦胧意识到西方文化绝不可完全替代中国文化,它在部分意义上是个“榜样”,但还不是个至上的“权威”,只是后人在梳理这一段思想进程时发现,林纾有限制地介绍的“西方”最终成了中国“现代性”的代名词,于是他对西方的警觉在今天看来别具深意。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毕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内部自足的产生的,它是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首先在一部分先觉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开始的,这些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模式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现代意识,这与固有的传统社会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整体性对立。林纾正是在这一文化断层中:一方面他在中西文化的大交汇中获取了现代意义上的价值与标准,另一方面又必然处在一种与这一现代意识相对立的传统文化结构之中。可悲的是林纾的初衷是将这一对立的两物调和起来,所谓“学堂中果能将洋、汉两门,分道扬镳而指授,旧者既精,新者复熟,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林纾:《洪罕女郎传跋》,1905年)可惜中国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浸淫着由林纾一代人开启的西化风潮下,将自己的文化定位在了进化链条上的被淘汰者,于是“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的理想终于还是没能实现。而林纾与鲁迅等下一代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便在于,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必将充当的角色,他是不自知的,也无法在不断的反省和否定中获得自身意义的认知,他错误地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强行拉回到一个旧结构之中,将“颠覆”误认为是“修复”(严复又何尝不是如此)。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

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篇3:三坊七巷建设的文化意义

要了解三坊七巷文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要从三坊七巷文化所具有强的时代特点和地方风貌进行考察。

(一) 爱国与创业精神

爱国图强、创业自立是三坊七巷人的共同禀性, 是三坊七巷文化的重要精髓。坊巷中涌现为国为民的志士仁人, 无不充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下天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有坚毅果断、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民族英雄林则徐等都是杰出代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 光昭日月;林觉民的《与妻书》感人至深。卢沟桥事变第一见证人宛平县县长王冷斋“誓与宛平共存亡”的决心;1936年“七君子案”辩护律师之一刘崇佑“救国是一种义务, 也是神圣的权利”的慷慨陈词, 至今都在震憾和激励着我们。现代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 如郭化若将军、范式人同志、翁良毓烈士等, 都是受三坊七巷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三坊七巷人的骄傲, 也是福州人的骄傲。刘氏家族是福州电气公司和电话公司的创始人, 杨桥巷的万福来皮箱店, 南后街头澳门路口的蒋源成石雕铺, 吉庇路12号的“老还童”眼镜店、郎官巷口永嘉玻璃生漆店等老字号的创业人, 也都是三坊七巷人自强拼搏精神的代表。

(二) 包容与革新思想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是林则徐倡导的人文精神, “兼收并蓄, 广纳众流”是严复的治学理念, 它们又都是三坊七巷文化的精髓。三坊七巷人大多善于吸纳、融汇各种思想文化, 结合本国特点或福州实际,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三坊七巷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伴随着一次次王朝更迭和战火锻炼凝结而成的。大批中原移民进入福州, 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唐宋以后, 福州港市兴盛, 与海外的联系不断增强, 吸引了世界各国人士到福州经商传教, 也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明初, 麻剌郎国王的陪臣后裔改姓葛氏后迁居黄巷;崇祯年间, 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宫巷兴建福州第一座天主堂———“三山堂”。当时, 坊巷内的文人还与这位“西来孔子”在书院里进行学术讨论, 作诗唱和。林则徐以海纳百川的气度, 命人编辑成《四洲志》, 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沈葆桢博采众长, 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 推动大规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努力翻译和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大力宣扬救亡图存、改革维新的主张。他们都是以三坊七巷为出发点和归宿, 都代表了开放的思想与进步的时代精神, 因而铸就三坊七巷崭新的灵魂。

(三) 崇文重教的传统

古往今来, 三坊七巷人一贯保持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 这是三坊七巷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因此, 崇文重教是三坊七巷文化基本精髓。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 而被称为“海滨四先生”的陈烈、陈襄、郑穆就分别居住在郎官巷、塔巷和文儒坊;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在福州讲学, 学堂临近坊巷;宋代东南三贤之一吕祖谦即景赋诗称:“路逢十客九青矜, 半是同胞旧兄弟。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南巷北读书声。”描绘福州读书人苦读的生动景象, 也是三坊七巷浓厚学习氛围的形象写照。三坊七巷历代名师硕儒辈出, 如唐代学者黄璞、清代帝师陈宝琛。著名学者陈寿祺长期主持鳌峰书院, 历届科举考试均名列前茅。三坊七巷内名师出高徒, 造就一批又一批学者志士。陈衍、何振岱、严叔夏、林白水、谢冰心、沈觐寿等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崇文重教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三坊七巷人学习进取, 努力成才。

三坊七巷官宦士绅温文儒雅, 喜好作诗绘画、收藏典籍和赏鉴古玩, 演绎出许多文坛佳话。例如宋代福州知州程师孟与闽山保福寺僧唱和并题刻“光禄吟台”;清代梁章钜的小黄楼也曾是文化名流诗会雅集之所, 并因此有《三山唱和集》行世;陈衍大光里故居的光华阁、听雨弄也常有文人聚会, 在他编纂《福建通志》五年间, 福州文人更经常会聚。清代中叶以后, 三坊七巷文人尤好折枝诗, 诗社活动频繁, 如官巷关帝庙常有“野战”活动, 至今鼓楼区“三山诗社”仍很活跃。三坊七巷有不少文人也是著名藏书家, 如郭柏苍、董执谊、陈衍等。尽管历代名人已经远去, 但坊巷内宿儒硕士创造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优良文化传统。

二、三坊七巷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 发展文化生产力

所谓文化生产力, 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文化生产力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所创造的价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当今世界,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与其竞争力的消长密不可分。一个有文化竞争力的国家, 必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 我们要做到处变不惊、自强不息,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 已经形成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今天, 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 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 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

目前海西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文化生产力明显落后。从文化生产力的方面来看, 主要依靠两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的继承, 二是新文化的生产。对于传统的继承, 我们主要依靠闽学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新文化的生产, 主要依靠建立文化产业集群和创建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带。

(二) 对闽学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海西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闽学文化。闽学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海西和台湾地区, 成曾经广泛地影响了东亚等地区, 在历史上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在当代仍保持着持久活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闽学及其所形成的闽学文化是我省乃至我国巨大的文化瑰宝,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要加强对它的保护并进行合理的挖掘、开发。首先, 我们要加强对闽学文化物质载体的保护, 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修缮与管理, 同时可将其有效整合并纳入福建旅游文化路线之一, 成为传播闽学文化的重要渠道;其次, 挖掘、整合与传播闽学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三) 建设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文化能源”, 而自主创新才是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着力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国家加强创新型文化建设的声音引人瞩目—————“创新文化的淡薄、创新观念的缺失能够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 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 而没有适宜科技发展、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自觉开展的文化基础, 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 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

何为创新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像力, 鼓励探索。当然创新也是一种冒险, 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 不允许失败就无异于断了创新的后路。只能不断进取, 勇于实践, 拒绝平庸, 敢为人先, 才能打破常规, 独领风骚。

建设创新文化, 关键是尊重人, 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 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能仅靠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技术精英, 而要靠更广泛人群的积极参与, 使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创新才华。为此, 创新文化的养成至关重要。

三、三坊七巷建设的文化意义

(一) 坚持爱国主义, 积极发展先进文化体系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 也是中国文化中从来就没有缺失过的部分。虽然时代不同了, 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 但是, 与民族与国家与人民的情感和血脉联系没有变, “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没有变。无论文化体系如何发展, 这终究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三坊七巷的文化之所以突出, 也就是三坊七巷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没有这一条, 不可能名留青史, 也不能在三坊七巷凝聚这样多的文化信息。

在发扬三坊七巷的爱国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寻找发展文化体系的钥匙。所谓先进文化体系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 发扬闽学文化不仅是对过去集中体现在三坊七巷身上的人文价值的具体实践, 也是三坊七巷文化现代价值的体现, 是发扬海西先进文化的灵魂。

(二) 加强创新思想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

何为创新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简言之, 即在推进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在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的过程中, 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

三坊七巷的创业自立以及对文化的包容和革新思想和海西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文化不谋而合。

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像力, 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 就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建海洋文化的延续, 当封建的清朝统治者因夜郎自大, 拒绝接触西方了解世界, 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不断被西方入侵的时候, 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福州文人并没有被吓倒, 也没有否认西方的先进技术, 而是率先提出学习西方“长技”的主张, 成为近代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驱。

当然, 文化的形成是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只要有必要的底蕴, 当各种条件适合的时候, 文化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结果。三坊七巷文化中, 士大夫和文人阶层是备受尊重的群体, 而我们现在讲建设创新文化, 关键也是尊重人, 尊重知识, 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 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因此, 三坊七巷的文化基础和包容创新能力是现阶段海西文化建设的参考对象, 尤其是尊重文化, 尊重人, 尊重知识的传统必须成为各界的共识, 才能做好创新思想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激发热情, 从学习到创新。

(三) 坚持教育为本, 培养优秀人才

三坊七巷文化的成功是崇文重教传统的成功, 是长期积累的迸发, 要做好海西文化建设, 关键就是要有人才的积淀, 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然三坊七巷文化中有这么好的传统, 我们如何发扬光大, 就是我们现代管理者的课题。

我们长期强调教育为本, 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在当时的福州, 鳌峰书院就可以开出全国最高的教酬来吸引全国最好的学者, 与之相比, 我们的努力还差得很远。当然, 教育并不是完全依靠金钱, 还依靠效率。我们还要抓住关键, 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建设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入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高等专业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要在政策上积极导向, 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促使建设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脱颖而出。从而带动人才的大发展。

(四) 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经济建设水平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 不但已经形成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 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 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 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对人民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国际化程度等, 都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 文化产业日益深刻地融入市场经济的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坊七巷文化产业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产业”的标准, 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三坊七巷文化系统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形成国际品牌, 如何持续的对这些基础进行投入和开发, 是摆在管理者和文化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同里——江南水乡古镇[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2]盛欣夫.叙说乌镇[M].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篇4:我爱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这个词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或听到,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今天,我带着许多疑问和期许,与家人一起走进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才离开繁华的东街口,我们再次陷入了人海之中,这就是南后街。它是整个三坊七巷的“中轴线”,也是最热闹的地方。翻修后的南后街是一条古色古香的传统商业街,其中有不少老字号商店,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牛角梳等。逛累了,我们在“永和鱼丸”休息片刻。两碗鱼丸一端上桌,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那鱼丸软硬适中、鲜美多汁,入口时的感觉让我一直忘不了。

从“中轴线”出发,走在小巷中,仿佛回到了古时候。小巷两旁都是被漆成黑色或白色的高墙,一栋栋不高的老建筑隐隐露出它们的脸庞。那些古建筑是木质的,上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裂缝,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屋顶上盖着黑瓦片,还略带一些绿色,原来是淘气的苔藓在上面安了家。脚下冰凉的石板向远处伸展,更为小巷添了几分古老宁静。

在三坊七巷中,最美的莫过于衣锦坊的“水榭戏台”了,这里原是进士郑鹏程的居宅。进门就是一个宽阔的天井,天井里摆放着两口大水缸,养着荷花。爸爸说这水缸既可观赏,其中的水又可在失火时用来灭火。连续穿过几个天井和厅堂,便来到一个高墙围起的空地上,这应该是过去大户人家才有的后院吧?这时,我发现了一个侧门,往里走,是一条小道,两旁的小树簇拥着中间的石板路。走着走着,一座戏台映入我的眼帘。那座戏台建于水上,外型像个亭子,后面的背景是一幅画,上面画着红艳的梅花。戏台下的水塘中,许多小鱼在嬉戏,有红的、白的,也有红白相间和黑白相间的。塘边是一圈大理石围栏和假山,几棵小树从石缝中往外生长。整座戏台就像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三坊七巷在建筑史上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我期待着再次重游这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更好地领略闽都的历史文化韵味。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欢迎你!

篇5:三坊七巷作文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工艺美。这里有既美丽又漂亮的油纸伞,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笼,还有精美雕刻的牛角梳等等,真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得我眼花缭乱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食物“美”。这有鱼丸、肉燕、拌面,牛滑等传统小吃。但我最喜欢的就要数福州拌面啦!“拌面下锅喽!”你看!刚开始像一团白白的毛线球,过了两三分钟,毛线球就分散开了,似一群调皮又淘气的小孩子到处乱跑。“拌面好啦!”我赶紧拿起筷子,夹起一把面往嘴里放,口腔中瞬间被面条的香味和花生酱的香味填满,甜咸味在舌尖萦绕……这种味道简直好吃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等你尝过后你就知道是多么的好吃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人最美。这里养育了数百位名人。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教育家严复、世纪老人冰心……印象最深的冰心奶奶,她四岁开始跟随母亲认字,七岁读了四大名著,她的诗歌和文章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孩子的喜爱。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作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坊七巷分析】相关文章:

三坊七巷05-04

三坊七巷讲解词04-14

写福州的三坊七巷作文05-02

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600字04-17

三坊七巷导游词完整版04-28

三坊学校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04-25

七巷街项目分析报告04-15

上一篇:王芳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导学案下一篇:传质分离工程 名词解释考试题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