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2024-05-04

三坊七巷(精选九篇)

三坊七巷 篇1

要了解三坊七巷文化建设的意义, 首先要从三坊七巷文化所具有强的时代特点和地方风貌进行考察。

(一) 爱国与创业精神

爱国图强、创业自立是三坊七巷人的共同禀性, 是三坊七巷文化的重要精髓。坊巷中涌现为国为民的志士仁人, 无不充满“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下天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有坚毅果断、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民族英雄林则徐等都是杰出代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 光昭日月;林觉民的《与妻书》感人至深。卢沟桥事变第一见证人宛平县县长王冷斋“誓与宛平共存亡”的决心;1936年“七君子案”辩护律师之一刘崇佑“救国是一种义务, 也是神圣的权利”的慷慨陈词, 至今都在震憾和激励着我们。现代革命史上的杰出人物, 如郭化若将军、范式人同志、翁良毓烈士等, 都是受三坊七巷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三坊七巷人的骄傲, 也是福州人的骄傲。刘氏家族是福州电气公司和电话公司的创始人, 杨桥巷的万福来皮箱店, 南后街头澳门路口的蒋源成石雕铺, 吉庇路12号的“老还童”眼镜店、郎官巷口永嘉玻璃生漆店等老字号的创业人, 也都是三坊七巷人自强拼搏精神的代表。

(二) 包容与革新思想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是林则徐倡导的人文精神, “兼收并蓄, 广纳众流”是严复的治学理念, 它们又都是三坊七巷文化的精髓。三坊七巷人大多善于吸纳、融汇各种思想文化, 结合本国特点或福州实际,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三坊七巷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伴随着一次次王朝更迭和战火锻炼凝结而成的。大批中原移民进入福州, 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唐宋以后, 福州港市兴盛, 与海外的联系不断增强, 吸引了世界各国人士到福州经商传教, 也引进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技术。明初, 麻剌郎国王的陪臣后裔改姓葛氏后迁居黄巷;崇祯年间, 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在宫巷兴建福州第一座天主堂———“三山堂”。当时, 坊巷内的文人还与这位“西来孔子”在书院里进行学术讨论, 作诗唱和。林则徐以海纳百川的气度, 命人编辑成《四洲志》, 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沈葆桢博采众长, 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方式, 推动大规模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努力翻译和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大力宣扬救亡图存、改革维新的主张。他们都是以三坊七巷为出发点和归宿, 都代表了开放的思想与进步的时代精神, 因而铸就三坊七巷崭新的灵魂。

(三) 崇文重教的传统

古往今来, 三坊七巷人一贯保持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 这是三坊七巷文化形成的深厚基础。因此, 崇文重教是三坊七巷文化基本精髓。

福州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称, 而被称为“海滨四先生”的陈烈、陈襄、郑穆就分别居住在郎官巷、塔巷和文儒坊;宋代理学宗师朱熹在福州讲学, 学堂临近坊巷;宋代东南三贤之一吕祖谦即景赋诗称:“路逢十客九青矜, 半是同胞旧兄弟。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南巷北读书声。”描绘福州读书人苦读的生动景象, 也是三坊七巷浓厚学习氛围的形象写照。三坊七巷历代名师硕儒辈出, 如唐代学者黄璞、清代帝师陈宝琛。著名学者陈寿祺长期主持鳌峰书院, 历届科举考试均名列前茅。三坊七巷内名师出高徒, 造就一批又一批学者志士。陈衍、何振岱、严叔夏、林白水、谢冰心、沈觐寿等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崇文重教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三坊七巷人学习进取, 努力成才。

三坊七巷官宦士绅温文儒雅, 喜好作诗绘画、收藏典籍和赏鉴古玩, 演绎出许多文坛佳话。例如宋代福州知州程师孟与闽山保福寺僧唱和并题刻“光禄吟台”;清代梁章钜的小黄楼也曾是文化名流诗会雅集之所, 并因此有《三山唱和集》行世;陈衍大光里故居的光华阁、听雨弄也常有文人聚会, 在他编纂《福建通志》五年间, 福州文人更经常会聚。清代中叶以后, 三坊七巷文人尤好折枝诗, 诗社活动频繁, 如官巷关帝庙常有“野战”活动, 至今鼓楼区“三山诗社”仍很活跃。三坊七巷有不少文人也是著名藏书家, 如郭柏苍、董执谊、陈衍等。尽管历代名人已经远去, 但坊巷内宿儒硕士创造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优良文化传统。

二、三坊七巷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 发展文化生产力

所谓文化生产力, 是指人们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 文化生产力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所创造的价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当今世界,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与其竞争力的消长密不可分。一个有文化竞争力的国家, 必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在激烈的竞争中, 我们要做到处变不惊、自强不息,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 已经形成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今天, 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 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 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

目前海西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文化生产力明显落后。从文化生产力的方面来看, 主要依靠两个方面, 一是对传统的继承, 二是新文化的生产。对于传统的继承, 我们主要依靠闽学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新文化的生产, 主要依靠建立文化产业集群和创建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带。

(二) 对闽学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海西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闽学文化。闽学文化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海西和台湾地区, 成曾经广泛地影响了东亚等地区, 在历史上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在当代仍保持着持久活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闽学及其所形成的闽学文化是我省乃至我国巨大的文化瑰宝,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要加强对它的保护并进行合理的挖掘、开发。首先, 我们要加强对闽学文化物质载体的保护, 如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修缮与管理, 同时可将其有效整合并纳入福建旅游文化路线之一, 成为传播闽学文化的重要渠道;其次, 挖掘、整合与传播闽学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

(三) 建设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文化能源”, 而自主创新才是推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着力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两会上代表委员呼吁国家加强创新型文化建设的声音引人瞩目—————“创新文化的淡薄、创新观念的缺失能够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 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 而没有适宜科技发展、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自觉开展的文化基础, 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 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

何为创新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就是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像力, 鼓励探索。当然创新也是一种冒险, 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磨练, 不允许失败就无异于断了创新的后路。只能不断进取, 勇于实践, 拒绝平庸, 敢为人先, 才能打破常规, 独领风骚。

建设创新文化, 关键是尊重人, 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 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能仅靠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技术精英, 而要靠更广泛人群的积极参与, 使每个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展创新才华。为此, 创新文化的养成至关重要。

三、三坊七巷建设的文化意义

(一) 坚持爱国主义, 积极发展先进文化体系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 也是中国文化中从来就没有缺失过的部分。虽然时代不同了, 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 但是, 与民族与国家与人民的情感和血脉联系没有变, “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担当没有变。无论文化体系如何发展, 这终究是中华文化的根本。

三坊七巷的文化之所以突出, 也就是三坊七巷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没有这一条, 不可能名留青史, 也不能在三坊七巷凝聚这样多的文化信息。

在发扬三坊七巷的爱国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才可以进一步寻找发展文化体系的钥匙。所谓先进文化体系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 发扬闽学文化不仅是对过去集中体现在三坊七巷身上的人文价值的具体实践, 也是三坊七巷文化现代价值的体现, 是发扬海西先进文化的灵魂。

(二) 加强创新思想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

何为创新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什么?简言之, 即在推进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在优化学术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的过程中, 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社会氛围。

三坊七巷的创业自立以及对文化的包容和革新思想和海西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文化不谋而合。

创新离不开大胆怀疑、“异想天开”的创新灵感和想像力, 没有鼓励探索的有效机制, 就难以催生出创新成果。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建海洋文化的延续, 当封建的清朝统治者因夜郎自大, 拒绝接触西方了解世界, 而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不断被西方入侵的时候, 以三坊七巷为代表的福州文人并没有被吓倒, 也没有否认西方的先进技术, 而是率先提出学习西方“长技”的主张, 成为近代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驱。

当然, 文化的形成是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只要有必要的底蕴, 当各种条件适合的时候, 文化的发展也是必然的结果。三坊七巷文化中, 士大夫和文人阶层是备受尊重的群体, 而我们现在讲建设创新文化, 关键也是尊重人, 尊重知识, 既要尊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 更要尊重人的创新精神。因此, 三坊七巷的文化基础和包容创新能力是现阶段海西文化建设的参考对象, 尤其是尊重文化, 尊重人, 尊重知识的传统必须成为各界的共识, 才能做好创新思想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激发热情, 从学习到创新。

(三) 坚持教育为本, 培养优秀人才

三坊七巷文化的成功是崇文重教传统的成功, 是长期积累的迸发, 要做好海西文化建设, 关键就是要有人才的积淀, 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然三坊七巷文化中有这么好的传统, 我们如何发扬光大, 就是我们现代管理者的课题。

我们长期强调教育为本, 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在当时的福州, 鳌峰书院就可以开出全国最高的教酬来吸引全国最好的学者, 与之相比, 我们的努力还差得很远。当然, 教育并不是完全依靠金钱, 还依靠效率。我们还要抓住关键, 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建设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入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促进高等专业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要在政策上积极导向, 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促使建设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脱颖而出。从而带动人才的大发展。

(四) 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经济建设水平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 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 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 不但已经形成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 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 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 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对人民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国际化程度等, 都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 文化产业日益深刻地融入市场经济的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 三坊七巷文化产业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产业”的标准, 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三坊七巷文化系统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形成国际品牌, 如何持续的对这些基础进行投入和开发, 是摆在管理者和文化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同里——江南水乡古镇[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2]盛欣夫.叙说乌镇[M].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三坊七巷 篇2

三坊七巷名人----林纾

林纾其人与玉尺山典屋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晚号蠡叟、贱卓翁、餐英居士、射九,闽县莲塘(今鼓楼区莲宅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后屡试进士不第。先后在福州苍霞精舍、杭州东城讲舍,北京金台书院、五城学堂、京师大学堂教书。林纾是一个不懂外文、凭借他人口译的文学翻译家,一生翻译外国作品246种,其中已发表222种,未刊作品24种,涉及英国、法国、美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等11个国家107名作家。林纾不但是个翻译家,而且还是个古文学家、诗人、画家。他遗有长篇小说、文集、传记、画论等37部作品,并遗存115篇短小说、诗、词曲,及数百成千幅画卷。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他打开我国通向世界的文学窗口,传播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他精通古文,是我国文学巨匠,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郑振铎、庐隐、苏雪林等作家都受其影响。郭沫若说: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文学倾向上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林纾出生于福州,前半生在福州度过,先后住于莲塘祖居、玉尺山典屋、横山老屋、龙潭精舍、苍霞书院,并寓居马尾。

林纾出生在何处问题尚有争议,一说出生在侯官玉尺山,一说出生在闽县莲塘。笔者曾拜访林纾孙子、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林大诚及林纾在福州的族亲,他们认为林纾出生在莲堂祖居右厢房。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肯定林纾少时居住玉尺山,但否定其出生玉尺山之说,认为“林纾父亲林国铨,大约十三四岁时,也开始经商。林纾出生后,林国铨随盐官在闽北建宁办盐务,逐渐攒了些钱,在„„玉尺山典得房屋居住”。

玉尺山,又称闽山,即今光禄吟台一带,在福州市乌石山北侧,位于今光禄坊原福建省高等法院内。

林纾居住的典屋早已毁没。但林纾一家在玉尺山典屋被欺诈的遭遇,却使他一生难忘。林纾在《先太母陈太孺人事略》记载:“是年叔父静庵生,举家渐渐得不馁。城中某公治鹾于建宁,廉先君能,则尽属以事。于是积千金,典得屋宇于玉尺山之趺”。咸丰十年(1860年),林纾九岁时,“闽中使用铁钱,钱千抵铜钱百。然典卷中但书钱数,不署其为铜钱。有陈莲峰者,以孝廉武断乡曲,操卷提铁钱一千五百缗赎吾屋,实则值钱百有五十。时闽俗厚礼重科名。陈莲峰至吾家,飞掷杯碗,推折几案„„”林纾父母被迫退回典契,移家于今福州

第四中学所在地南台山东北侧的横山三间陋室。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其文字之秀美经济,可见一斑。林先生用文言翻译西方小说,以中国文人认可的“雅语”讲述琐碎而包容万千的世俗人情,为填平中国千年文学雅与俗的鸿沟作了最初的可贵的尝试。林纾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自13龄至于20,“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2000余卷。31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无有此种深厚功夫,焉得有如此华美文字。

《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书的轰动效应,极大地激发了林纾的译书热。他自称所选译作,“力翻可以警觉世士之书,以振吾国人果毅之气”,为“爱国保种之一助”。他每天工作4个小时,可翻译6000字左右。从1901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译作问世,最多的年份竟达15种。据统计,林纾自46岁初涉翻译,到70岁辍笔,与王寿昌、魏易、严培南、严璩、曾宗巩、李世中、陈家麟、力树萱、王庆骥、廖琨、王庆通等口译者合作,共翻译出版英、美、法、俄、德、日本、瑞士、希腊、挪威、比利时、西班牙等11个国家98位作家的184种作品,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唐吉诃德》),法国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笛符的《鲁滨逊漂流记》,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以及《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海外轩渠录》(《5格列佛游记》)、《伊索寓言》等等。对外国文学翻译投入了大量精力的林纾,无疑成了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的奠基人。

林纾小说一出,北大舆论一时哗然,群情激愤。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化界正掀起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撼动了文言的主导地位,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序幕。林纾小说的出笼,无疑被定论为开历史的倒车。胡适等断言“文言是死文字”、“古文是死文学”,说古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林纾对此极为不满,作“论古文之不当废”一文起而反对,反唇相讥曰白话乃“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不值一哂”。

真理往

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回审,这场论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虽然倡导白话文起到了文化普及的功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矫枉过正,兴“白”灭“文”的结果,不但截断了中华语言文字的血脉,而且滋长了国人的惰性。可当时却是以林纾“国粹派”的全面败溃而告终的。在深爱着左(左思明)马(司马迁)班(班固)韩(韩愈)、将

古文奉若圭臬的林纾看来,废除文言无异趋返野蛮,其实,纵观历史,林纾并不反对白话,他自己还身体力行写过一些白话诗。他与新文化派的分歧,具体说就是是否提倡白话就一定要废除古文。林纾痛心疾首的是新文化对古文传统的斩尽杀绝姿态,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当废”中疾呼“知腊丁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亦有其不宜废者”,欧洲文艺复兴也没有将他们的“古文”拉丁文废除,中国的这批追随欧洲文艺复兴的年轻人何以比他们的精神导师更极端呢?

其实,自汉语言诞生,文言文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没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是不可能绵延数千年的。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不负责行为。文言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无法拒绝文言文。将文言文和白话文简单地比成新旧事物间的对抗,是非常荒谬的。文言文与白话文应互相依存、互为补充,这才是汉语言嬗变发展的实际轨道。相较于绵延数千年的文言文,白话文尚为一黄口幼儿,需文言文之永远滋养。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优秀文学作品都是以古代汉语为载体的,要学习、研究、继承古代文化,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非掌握古代汉语不可。我们不能因其“难学难用”而加以抛弃。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开拓者,其译作推进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林译小说恰似一扇洞开的窗牖,国人首次从此洞悉西方世界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整整一代人,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先驱。

每次重读林纾,笔者都为琴南先生博瞻秀美的文字功夫所慑服倾倒。林

译小说恰似一扇洞开的窗牖,晚清国人首先从这里瞥见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整整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坦承,对西方文化之兴趣,实从林译小说始;中国小说现代叙事话语之成形,林译小说实有开拓之功。中国小说作为“文学之上乘”地位之奠立,梁启超的力倡自然功莫大焉,然林译小说恰为梁氏言论之最有力支撑——如果没有大量的林译小说向人们展现小说本身的丰富美感,仅靠梁氏等数量有限而美感不足的政论文式的“政治小说”、“科学小说”,实难想象现代小说真的会在暂短时间彻底征服传统文人,由“小道”、“下流”跃升为“上乘”,导致传统小说观念根本改变。中国新文化的诞生,林纾实乃其先驱。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回眸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群星璀璨,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上下却“黯然失色”、“顿失滔滔”,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几近于无。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国人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的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无法接受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因此也就没有了20世纪上半叶大师们具有的那种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也就缺少了大师们少年时期就基本形成的文言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意识流”,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因此学习汉语言,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正如林语堂先生言:“古者则幽深

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香港著名语言学者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苍然深邃,情致极焉’。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以“林纾小说丛书”形式陆续刊行林纾的译作,“林译小说”也成为专有名词受到社会承认。胡适曾说:“林纾居然用古文翻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样大的成绩。”康有为在致林纾信中亦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难怪精通多种外文、精通原文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50多岁后还觉得林译小说仍有其魅力,接二连三地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部林译小说都值得重读。尽管其作品有很多缺憾,但我们真心实意地感谢林纾,是他给中国早早地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琴南先生无疑是失败过的胜利者。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始以“林纾小说丛书”形式陆续刊行林纾的译作,“林译小说”也成为专有名词受到社会承认。胡适曾说:“林纾居然用古文翻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样大的成绩。”康有为在致林纾信中亦称:“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难怪精通多种外文、精通原文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50多岁后还觉得林译小说仍有其魅力,接二连三地重温了大部分林译,发现许多部林译小说都值得重读。尽管其作品有很多缺憾,但我们真心实意地感谢林纾,是他给中国早早地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琴南先生无疑是失败过的胜利者。

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之开山祖师、译界泰斗。他的翻译推进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和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的进程。从内容的转达上说,林纾的翻译同时达到了“再现”和“叙述“”的境地,他的译作不但保持

了原文的风格情调,大部分兼有文字和神韵之美,其中有些甚而高于原作。许多学者认为,林纾是我国第一个“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其翻译的狄更斯作品远比原作更胜一筹[3](P4)。他甚至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和巧妙的遣词造句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在钱钟书先生看来,林译的一个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外国的文字“归化”为中国的文化传统[4](P22),从而创造出一种与原体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更大差异的新的“欧化”了的中国现代文学话语。钱钟书推心置腹的评论,为我们今天重新评价林纾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先驱地位以及他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奠定了基调。

三坊七巷名人研究———林纾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作为一代翻译家,如何面对西方,是讨论林译小说时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这必然同时关涉另一问题:如何看待传统。

“传统”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千年文明或曰“传统”的大国,很难讲“传统”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从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了名副其实的乱世,及至后来,不仅是没有改观,甚至是越演越烈。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到义和团;从戊戌变法到后来的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内忧外患一起涌现,或者说,是“外患”的出现尤其凸现了“内忧”,这令人不得不反思。于是,家国之梦的破灭使得林纾一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审视“传统”,而且要彻底改观窳败的现实,它的方法就是从洋务派就已开始的“倡西学”。

林纾是名副其实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第一人,他也一度被视为一个先进思想的提倡者:倡西学、兴女学、办实业。他知道 “存名失实之衣冠礼乐、节义文章,其道均不足以强国。”(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1907年)虽然这不足以说明林纾对数千年中国封建思想的支柱——儒学失去信心,但至少他已经注意到空谈传统的弊端,于是他力主学习西方,倡西学——或曰新学,走向富强之路。这是他作为一介文人为积弱的天朝大国开出的救世良方,也是他努力译书的目的所在。

“今当变政之始,而吾书适成,人人既蠲弃故纸,勤求新学,则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林纾:《黑奴吁天录跋》,1901年)他诚恳地劝慰青年后学“恣肆于西学,以彼新理,助我行文,则异日学界中,定更有光明之一日。”(林纾:《洪罕女郎传跋语》,1905年)他严厉抨击泥古不化、嗜痂成癖的守旧态度,认为国人当时对西方存有很多误解,以为“

欧洲为不父之国”,“西学为不孝之学”,“故勋阀子弟有终身不近西学,宁钻求于故纸者。”但是林纾的忧虑是“顾勋阀子弟为仕至速,秉政亦至易。若秉政者斥西学,西学又乌能昌!”(林纾:《英孝子火山报仇录序》,1905年)相对于同时代那些抱残守缺的文人来说,林纾的思想可谓开明、豁达,这种毫不偏狭的文化交流的心态在本世纪初实属不易。

但是,林纾希望在西方的书籍中“过滤”出一个强国之方,“想今日社会将渐渐化为巴黎矣!呜呼!果能为巴黎者,虽不名为盛强,尚称曰巨富;——若男不事生产,女不守阃范,但能袭巴黎淫荡之风,不能学法人治生之术,国不国矣!” 他害怕中国人的惰性使得国人被西方的浮靡和虚荣那些等而下之的风气所感染,违背了力介西学者的初衷。他还说:“欧人之倾我国也,必曰识见局,思想旧,泥古骇今,好言神怪,因之日就沦弱,渐即颓运。而吾国少年强济之士,遂一力求新,丑诋其故老,放弃其前载,维新之从。余谓从之诚是也,顾必谓西人之夙行夙言,悉新于中国者,则亦誉人增其义,毁人益其恶而。”(林纾:《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序》,1904年)西方固然可学,但也不能因此而产生迷信,甚至神化它。说西方比当时之中国“新”,林纾没有意见,但他使用了汉人桓谭《新论伤谗》中“誉人不增其义,则闻者不快于心;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满于耳”的典故,提醒人们,任意夸大西方的优势或将这种优势绝对化都并不是明智之举。今日想来,林纾对国风大变所怀有的兴奋和焦虑倒是理智冷静得多,绝不仅仅是一个“保守”所能简单概括的。关于这一点,寒光在《林琴南》一文中早有发现。

译介西洋文学,提倡西学,被林纾看作是自己的“实业”。正是在对西方的译介中,林纾获得了一种新的视野,使他参照西方得以发现本国的问题。在译作的序跋中,林纾对中国传统中的官本位和专制政体的弊端大肆抨击,他指出“中国结习,人非得官不贵”,因此为了得官,人人去学法政,因为“朝廷之取仕,非学法政者不能第上上,则已视实业为贱品。”(林纾:《爱国二童子传达旨》,1907年)林纾对官本位的批判是与“实业兴国”联系在一起的,他借助域外小说的窗口,得以窥见西方昌盛的秘密,以自己的理解建构了新的价值观,发出了对中国传统封建“官本位”的批判。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一直努力适应世界的变化,希望走入现代化的洪流。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光绪末年的预备立宪和废除科举都是自上而下的谋求现代化的努力。西方列强在开明的士大夫或如林纾般的知识分

子眼中,是作为敌人和老师这样双重角色被接受和理解的。在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的态度下,中国人不得不低下头来,以西方为师。这样的缘起,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并没有等到出现西方民族主义产生时成熟的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它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与近代西方武力入侵的激发下提早诞生了。于是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呈现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族主义,并且较之更复杂的面貌。在中国,无论哪个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根深蒂固的,也许过去这种认同是一种潜流,但一经外力的作用,它便迅速跃升到激烈的表现,这种激烈的状态需要有一定的寄托物,于是对于有着悠久传统的泱泱大国来说,能够代表并承载这份认同的便常常表现为对一国之君的效忠,它尽管还谈不上是现代真正的民族主义,但它已经蕴含了现代民族主义中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认同。林纾这种建立在中国式的民族主义情绪下的西方观,使得他既大力提倡西学,同时又保持对西方的警觉;向往西方的富强,但又效忠清室,晚年甚至几谒清陵。

虽然林纾在力倡西学,本人也在身体力行大量翻译西书,然而他也像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西方保持着警觉。正如美国学者柯文在他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所批判的那样,西方对于中国并不是唯一的救世良方,当时的中国也并不只是一个“踏步不前,‘惰性十足’的‘传统’秩序,主要或只可能从无力与西方抗争的角度予以描述,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情势,一种充满问题与紧张状态的局面,对这种局面无数中国人正力图通过无数方法加以解决”,只不过“就在此时西方登场了。” 林纾的西学观乃是承继着中国传统改革者的思路,在种种尝试之下,再增添一种可能,只不过这种可能正因为有了前几次的失败显得更迫切(但并不过于狂热),因为对于林纾来说他只是想用西方的“器”和“用”做工具而已,这“工具”有弊端、有弱点的部分当然应该加以摒弃。

附件(0 个)

高一(6)班

38号

叶海旻

林纾的前半生并无过人之处,他的真正成名是在中年以后,其原因一是古文做得好,被誉为清末桐城派古文的殿军;一个是大量译介域外小说,影响甚大。从这两点看,一开始,林纾就被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新旧冲突中,他自己更是由此而开始了暧昧不清的纠缠,开始了在这新旧杂陈时代的身份认同危机。

中国近代的启蒙者在外力(西方)的冲击下,努力译介着西方,这个“西方”也使得他们更清楚地关注到传统中的痼疾,但是真正西方启蒙主义的“理性”批判传统还没有

建立,于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有对于“西学”、“女权”的认识还只是以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者的面貌出现的。林纾在观念上的开明和实际行为上的保守证明他只是在意识上朦胧地觉察到“变”之必然的趋势。天朝大国几千年来第一次不得不无奈地抬眼西望,不得不接受弱国寡民的现实,但是关于“变”的程度和标准,作为旧知识分子的林纾还没有成熟的想法,或许他觉得这还不是实践的时候。观念意识的“超前”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因为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总是首先开始于书面的讨论,当真正要面对行为时,他们不免要有顾虑、彷徨和困惑。“由观念变迁、宣扬西化,到开始从实践中改变行为、创造模式”那要等到“五四”新一代青年去实现它。

西方关于“身份”的理论内容庞杂,主要说来有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思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ck Erikson)提出身份发展模式,他认为“身份发展指的是个性的发展,是一种在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之中关于自我的固定的核心意识。身份的发展过程是通过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一系列特殊任务来完成的,„„基本上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虽然它发生在社会环境的背景中。”而社会学的传统认为身份的“重点不在自我的内心生活上,而在于身份的社会组成部分,以及变化的可能性。” 对于林纾来说构成其身份的固然包括内在心理,但身份的社会组成更为重要。每一个人都有对自己的行为预期,它处于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之间,因此它是变化的,是人们为作为客体的自我所赋予的意义。

作为晚清的举人,林纾绝对算不得是传统士林的代表,但在新文化运动到来之后,他俨然又被视为封建的正统文人。而林译小说的功用也不时发生着变化,张恨水曾两读林译小说,目的却不同。新文化运动前,他“从林译小说学到许多描写手法”,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去后,他已受朋友的影响致力于古文,于是他把自己家里的林译小说“都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从西方小说描写的范本,变成古文学习的榜样,不过几年时间,林译小说从“新”变“旧”,林纾的身份也在翻译家和古文家之间不断游离飘忽。正如刘禾在论及中国文学新经典的塑造时指出的那样,从一开始,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就面临一种困境:

这种困境的实质在于中国人企图利用非中国的或中国之外的东西来建构中国人的同一性,从而使自己从矛盾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这种矛盾既支持又损害了他们那种前所未有的举动,即让中国文学和文化成为世界民族文学和文化之一员的努力。

曾几何时,林纾所译的域外小说为

封闭的国人打开了一扇窗,无论是小说的艺术手法,还是内容上对国人的冲击,或者是林纾在所译小说的开头和末尾对作品所作的“微言大义”的序跋,都给读者留下了观念激进、思想开明的印象,但是从实际行为和后来事态的发展看,林纾还是成为了保守势力的代表。1917年进行的那几场著名的论战证明,在一场文言与白话之争中,反对白话的领头人正是曾经广译西书的林纾,而新文化人的激进,事实上也存在着有意为之的成分,他们所遵循的正是“取之上,得乎中”的古训。今天,作为后人客观回望,我们也许才真正明白,趋于“保守”的如林纾者流,所提倡和实践的的确是相对来说比较有节制的、是理智的。倡女权不是要女子肆意所为;批评“名礼”害人,但不是要颠覆儒家学说;批判传统中的某些痼疾,也不是全盘反传统。

译介外国小说的林纾朦胧意识到西方文化绝不可完全替代中国文化,它在部分意义上是个“榜样”,但还不是个至上的“权威”,只是后人在梳理这一段思想进程时发现,林纾有限制地介绍的“西方”最终成了中国“现代性”的代名词,于是他对西方的警觉在今天看来别具深意。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毕竟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传统社会内部自足的产生的,它是在外部世界的刺激下首先在一部分先觉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开始的,这些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模式影响下形成了一种现代意识,这与固有的传统社会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整体性对立。林纾正是在这一文化断层中:一方面他在中西文化的大交汇中获取了现代意义上的价值与标准,另一方面又必然处在一种与这一现代意识相对立的传统文化结构之中。可悲的是林纾的初衷是将这一对立的两物调和起来,所谓“学堂中果能将洋、汉两门,分道扬镳而指授,旧者既精,新者复熟,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林纾:《洪罕女郎传跋》,1905年)可惜中国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浸淫着由林纾一代人开启的西化风潮下,将自己的文化定位在了进化链条上的被淘汰者,于是“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的理想终于还是没能实现。而林纾与鲁迅等下一代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便在于,对于自己的身份和必将充当的角色,他是不自知的,也无法在不断的反省和否定中获得自身意义的认知,他错误地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强行拉回到一个旧结构之中,将“颠覆”误认为是“修复”(严复又何尝不是如此)。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

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福州三坊七巷 篇3

三坊七巷的前世今生

福州是一座很让人享受生活的城市,江风柔柔,橄榄飘香,榕树招展,或许这里不是最繁华的城市,但是这里却有很多让人去回味去感受的地方。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来了很多次的福州,福州最有历史代表性的三坊七巷却一直没有来到过。而再次来到福州的时候,我找到了空闲的时间,让自己抛开了所有忙碌,静静地来到了三坊七巷,来到了这个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福州古街区!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形成于唐代,当时的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在三坊七巷的街区,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地方还点缀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让人文和自然景观很好地融合成一体。

在福州如果想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古民居,那么三坊七巷就是最好的去处,而且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福州小吃。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福州菜一样引人注目,特别是对于来到这个城市旅游和寻找的人们来说,找到一份属于记忆中的小吃是件旅行中的快事!

沿着三坊七巷的古街道漫步,你能感觉到时光的倒流。古老的建筑和门前那一棵棵古树都在见证三坊七巷在历史长河中走过的每一步。在三坊七巷累了就让自己坐下来品尝一下有特色的福州小吃。眼前那石板巷道,依旧光滑如初;两旁那青瓦白墙,黑白相宜,浓淡交润,朴素得宛如水墨画一般。高高的马鞍墙下带飞檐的百页栅木门,不断渗透着明清时代建筑遗风。此情此景既陌生又熟悉,既疏远又亲近。脑海中原本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褪色的记忆,又一点点地被唤醒。

三坊七巷的小吃

说到福州小吃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福州肉燕,看起来和馄饨很相似,只是个头小了点。福州肉燕的皮是将猪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后,放入生粉搅拌均匀,然后压制成薄如纸张的片状食品,也称为燕皮。制作肉燕时,用猪五花肉剁成泥,加入调配料拌匀制成馅,将肉燕皮切成小方片,然后一手持燕皮,一手用筷子挑适量的馅放人燕皮中,合拢捏紧成燕尾状,上笼旺火蒸或下锅煮熟。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一语道破肉燕的礼遇。“太平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地方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

古人来福州,都可在巷前听到有节奏的打燕皮的声音,准备肉燕是福州人的待客之道,亦也成了现代的馈赠佳品,寄托着福州人浓浓的乡情。

在福州最为出名的是同利的肉燕,福州街头巷尾流传这样一句话“同利扁肉燕,人人吃不厌”,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1876年,至今已传承五代,是福州一家创业一百二十多年,制售燕皮的“中华老字号”,福州人对于肉燕的喜爱自不可言,如今在在福州僻街小巷,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就可寻及那一份让人回味久久的肉燕了!

在三坊七巷除了鱼丸和肉燕外,还能寻找到很多的传统小吃,而且一个个都是带着故事的小吃,这就是在三坊七巷品小吃的享受之事!

古时在福州南台,下渡一带百姓三月“迎大王”(土神)时,家家户户都做锅边糊。锅边糊至今仍是很多福州人的早点,也是很多旅行的人来福州必尝的小吃。由于锅边易熟,故福州俗语叫“锅边一煮就熟”。锅边糊的主料其实是米浆,锅汤烧开后,将米浆淋置锅边,变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然后再与鸡鸭肝杂,虾干,墨鱼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融合在一起,一份锅边糊是鲜美无比,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可以说是极具福州特点的一份美味。

和东南沿海很多地方一样,福州也有一种寓意着“健康长寿”的面食,这就是福州线面。线面是用面粉加盐等辅助料精制而成,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而不糊。在福州吃线面又几种方法一个是高汤线面,把线面放入沸水中煮一两分钟,颜色一变就捞起,加人事先煮好的作料。如肉丝、煎蛋、香菇、黄花菜。青菜等等,再调以汤汁(肉汤、鸡汤等)即可食用。还有一种是凉拌线面,煮法相同,但捞起后不放作料,只调以适量的香油,味精,红酒等,这种吃法非常独特,很值得一尝。

福州盛产橄榄,因此也被称为“橄榄城”,福州人也称橄榄为“福果”,既是“有福之州”的特产,又有“幸福”的吉祥寓意。我每次来到福州都会到超市买上一些橄榄给自己随时品尝,这次是在三坊七巷中买上些,在小吃下肚后给自己解一点点的腻,我最爱的是那种原味的“青橄榄”,酸涩之后的那种甘甜是最让人难忘的!

三坊七巷的汤

氽(读“cuān”)法,为福州汤菜的主要做法(将新鲜的材料用沸水烫熟后捞出放在上汤中即成)。氽法一般也称“汤泡”或“水泡”。

用汆字形容福州再合适不过,除了福州菜都是汤汤水水外,其地理环境也像;而福州人的性格也似水汆一样,清清白白,却也透出对极致追求的那般风雅。

福州人为何如此多情?真的是从水里汆出来的吗?地道的福州人会回答你喜欢喝汤的人多情!

外地人到福州吃饭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吃一顿饭要喝那么多汤?无汤不欢的广东人喝汤也仅是饭前一碗,饭后再添一碗。但在福州餐桌上,上的第一道菜是汤,最后一道也是汤(甜汤),中间还有许多含汤的菜,吃得人满肚子是水。

闽菜中的招牌菜佛跳墙,正确来说也是一道带汤的菜,只不过熬的时间长了,汤变少了而已。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佛跳墙这道名贵的菜式出自福州人,他们把鸡鸭、猪肚,鱼翅、海参、鲍鱼、笋尖,竹荪等30多种食材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入绍兴酒坛中,然后用质纯无烟的炭火烧沸,再改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才算完成,华贵又实在。

其实福州那么多出名的汤菜中,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鱼丸汤。中国很多地方有鱼丸这道菜肴,做法各异,特点不同,我独喜欢福州城的这份鱼丸,每次来福州都会吃上好几份来解馋。

福州的鱼丸使用鳗鱼和鲨鱼肉剁茸制作而成,再包上猪肉或虾等制作成的馅,入水中煨制而成,成品色泽洁白,滑润弹性,汤汁鲜美,也称为“七星鱼丸”。据说这七星鱼丸是一对海上渔妇所创,被一位出洋经商的商人学到手,返回福州后如法炮制,开了家“七星小食店”,独家经营“鱼丸汤”。后有一位进京赴考的举人进店就餐,食鱼丸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点点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店主将诗裱于店堂上,从此食客盈门,生意日隆。“七星鱼丸”因此诗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处都有鱼丸摊店,随时都可以品尝的到,这鱼丸也俨然成为了福州小吃的龙头老大!

喜欢吃福州鱼丸是因为吃的时候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做鱼丸过程:厨师一手拿着羹状的鱼肉糊,一手用勺子挖肉馅,一眨眼,一粒白白的、包进了肉脂馅比乒乓球还大的鱼丸就从拇指和食指间捏了出来,厨师就像一位魔术师,每颗鱼丸的大小做得几乎一模一样。

三坊七巷古夯土墙的修复探讨 篇4

1 夯土墙损坏的原因

(1) 沉降引起的墙体倾斜、裂缝。从勘察资料来看, 那里的地资剖面从上到下大致如下:1m左右的素填土, 1~2m的粘性土, 5~15m的淤泥。由于那时没有设置地圈梁, 基础大多用小块石干砌, 宽度大多为600~1000左右, 整体性较差, 墙体高低不一, 所以基底应力大小不一, 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2) 后期加盖的房子, 离马头墙较近, 后期基槽的开挖, 引起旧墙体的基础的沉降。 (3) 后期加盖的房子的檐口排水, 有的滴到墙帽上, 长期的侵蚀引起土墙的强度降低而破坏。 (4) 墙上长树, 树的根系侵到墙体, 降低了墙的承载力。

2 修缮古建筑的目的

修缮古建筑既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毁, 延长其的寿命, 更必须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 所以古建筑的修缮要做到以下四点: (1) 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古建筑的形制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等; (2) 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各种建筑物的要求不断提高, 各个时期和各种建筑物的结构方式都有所不同, 它们是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 (3) 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 (4) 保存原先的工艺技术:要真正达到保存古建筑的原状, 除了保存其形制、结构与材料之外, 还需要保存原来的传统工艺技术, 方可成功。

3 夯土墙构造要求如下

3.1 夯土墙的用料

土墙以土为材料, 土质的好坏直接关于到土墙的坚固性。一般选用黏性较好含砂质较多的黄土, 一般净黄土干燥后收缩较大, 夯成土墙易开裂, 含砂质则可降低缩水率以减少土墙开裂, 有的掺合旧墙的泥土 (老墙泥) 也可以减少土墙开裂。掺黏土是为了增加黏性, 保证墙体的整体性与足够的强度。由于各地方土的含砂量千差万别, 因此黄土、黏土及老墙泥的配合比例完全由于经验确定。通常不能直接使用生土, 而要用熟土, 这样筑成的土墙强度高且不易开裂。更为讲究的用料通常用“三合土”即黄土、石灰、砂子拌和夯筑, 有的土中还掺入红糖和糯米浆, 以增加土墙的坚硬程度。这样的土夯成的土墙铁钉都难以钉入, 经数百年风雨仍完好无损。

3.2 墙身的构造处理

墙脚用毛石或条石干砌, 内外两面用泥灰勾缝, 起到防水作用, 通常高0.6~1m。墙厚从底层往上逐渐减薄, 外皮略有收分, 内皮分层退台递收, 一般每层减薄10~17cm, 这样在结构上更加稳定, 又减轻了墙身的自重。为增加墙身的整体性, 土墙内还配筋, 即在水平方向设置“墙骨”。通常的做法是将毛竹劈成约3~4cm宽的长竹片, 作为竹筋夹在土墙之中, 墙的高度方向每隔约50cm放一层竹筋, 其水平间距约20cm。也有用小松木枝、小杉木枝作墙骨的。两枋之间配长的竹筋拉结, 在模板底伸出, 比模板长约50cm。由于夯筑中上下枋之间在各层均错开以避免通缝, 所以加上墙骨、拖骨的拉结使墙的整体性大大增强。外墙的转角处还要特别布筋加固, 即用较粗的杉木或长木板交叉固定成“L”形 (俗称“勾股”) , 埋入墙中, 通常每三“版”土墙放一组“勾股”拉结, 以增强墙角的整体性。夯好之后还要用尖头钢钎插入土墙, 通常凭经验以钢钎插入的深度来判断土墙夯筑的密实度, 这种严格的检测手段也是确保土墙质量的重要环节。

3.3 边框体系的处理

夯土墙的转角及沿长度每隔5m左右设一构造柱 (砖柱) , 沿高度方向每隔4m左右设一圈梁, 圈梁可用配筋砖带或木圈梁。构造柱和圈梁形成了边框体系有效约束了墙体, 增强了墙体的变形能力。

3.4 新旧夯土墙的连接问题

在修复夯土墙过程中, 为了最大体现历史的原貌, 一段墙有的只修其中毁坏的局部, 保留其中质量还可以的一部分, 在新旧墙体连接处设砖垛过渡, 砖垛与旧墙体的缝隙插入小生铁片逼紧和灌注灰浆处理。

3.5 夯土墙的裂缝处理

有的夯土墙墙体强度还可以, 只是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小裂缝, 为了保存它, 在缝隙插入小生铁片逼紧和灌注灰浆处理即可。

4 夯土墙的抗压试验

对于用传统工艺修复的新夯土墙, 为了了解其抗压强度, 在实体中取试件做抗压实验。构件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三种:木卡夯墙、木柱夯墙和连体夯墙。夯土墙材料配合比为:本地熟土32%、生土18%、壳灰12%、壳灰丁10%、碎瓦片、瓷片25%、糯米浆3%等, 按一定比例进行科学配料, 混合均匀。

4.1 试验条件

由于我国暂无夯土墙材料试验的相关规范, 本次试验参考《砖石结构设计规范》 (GBJ3-73) , 试件采用边长为15cm的立方体试块, 试件均由现场夯土墙中取样 (取样区域跨越不同夯循) , 并切割成边长约150mm的立方体试块, 由于夯土墙材料强度较低, 试块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存在缺损情况, 本次试验对于边角轻微缺损的试块采用水泥土材料修补平整, 水泥土配合比例为淤泥:水泥:砂=10∶3∶3, 掺水量经以材料具有较好可塑性, 修补容易成型为宜。试块上下受压面采用厚度约3mm的水泥砂浆找平。修补用水泥土制作3个试块, 与修补后的夯土墙试块同条件养护。在夯土墙试块抗压试验的同时进行水泥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

4.2 试验设备

试验加荷采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 加荷速度为1.1k N/s。

4.3 试验结果

图1~图3所示为夯土墙试块抗压典型试验曲线。由图1~图3可见, 荷载曲线在4~5k N左右曲线出现水平段, 这是由于试块两个受压面不完全平行, 试验机球铰在持荷状态下进行调整, 以使上下承压面受压均匀。随着荷载增加, 荷载-时间曲线呈线性增长, 约达到极限荷载70~80%时, 试块首先出现竖向裂缝, 荷载曲线出现拐点趋于平缓, 随后试块出现多道竖向裂缝, 并迅速产生横向胀裂, 试块边角部及外层剥落, 此时荷载迅速降低, 试块破坏。

5 结论

影响修复墙体强度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材料的影响:夯土墙材料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 墙体材料的强度越高, 墙体的承载力越大, 影响土料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种类, 含水率, 掺料的种类及比例等; (2) 施工方法及施工质量的影响:两板水平接缝处是夯土墙施工的薄弱环节; (3) 墙身构造的影响:加构造柱、圈梁及墙筋可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构造柱可以使易受风雨侵蚀的房屋转角部位得到保护, 提高房屋的耐久性。

摘要:三坊七巷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街坊之一, 其全面整治和保护修复工程已实施, 实际工程遇到的许多技术问题急待各方进行处理。本文主要论述了夯土墙损坏的原因及夯土墙构造要求, 并详细介绍了了夯土墙的抗压试验。

关键词:夯土墙,古建修复,夯土墙承载力

参考文献

[1]涂烨.三坊七巷夯土版筑施工工艺[J].福建建设科技, 2013 (4) :22-23.

游三坊七巷 篇5

我的家乡福州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景点――“三坊七巷”,它是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三坊七巷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和杨桥巷、郎官巷、黄巷、塔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组成。

一进三坊七巷的大门,就是位于中轴线的南后街了。这里游人如织,繁华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吆喝声此起彼伏。逛一逛这些店铺,你可以买到精雕细琢的寿山石雕和栩栩如生的软木画,脱胎漆器、油纸伞、牛角梳这些福州的特产也会让你爱不释手。在这里,你还会发现“星巴克”“麦当劳”“哈根达斯”这些享誉世界的商店,它们的装修风格也融入了三坊七巷的特色,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三坊七巷人文荟萃,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小桔灯》,作者是冰心,三坊七巷这座老宅是她文学启蒙的地方。这座老宅还曾经住过一位可歌可泣的人物,他的《与妻书》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就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在老街的衣锦坊里,有一座建于清朝年间的水榭戏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建造在私家花园的水池上。在没有声光电的年代,它利用水面将戏曲的动听旋律更加美妙地送进观众的耳朵里。宽敞的.大厅中整齐地摆放着几张椅子,墙上贴着大大的“帧弊郑大厅的上空还挂着醒目的红布条,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很有派头!走过了大厅,便来到天井。天井可开阔了,种满了小花小草,抬头便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一个池子,池子中央有个戏台,屋檐上面雕刻了许多精致美丽的莲花和许多栩栩如生的飞鹤。戏台的斜右侧有个小花园,一簇簇鲜花围绕着一个凉亭,小树在风中摇曳着,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戏台的对面是一座酒楼,第一层可以听戏、品茶;第二层则可以清楚地看戏。这座水榭戏台构思巧妙,让人身临其境。若能在这儿看戏,那真是莫大的享受了!

三坊七巷的千年回眸 篇6

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里坊制度曾经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千百年不变的稳定格局。它像巨大躯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组织,运转着城市的生命律动。历史的沧桑巨变,不少城市曾经的里坊制度格局荡然无存,人们只有在尘封的古籍中想象其风貌。然而,在喧嚣的现代都市群落中却有这样的“独一处”——福州三坊七巷保留了下来。

三坊七巷始于唐末五代,历经千年,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坊巷格局;但三坊七巷并非一朝而就,而是逐渐完善的。南宋梁克家的《三山志》已提到了三坊七巷中的三坊六巷。清中叶林枫的《榕城考古略》谓,“俗有三坊七巷之名”。民国初年,郭白阳《竹间续话》亦云:“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缙绅第宅所在也。”

三坊七巷的形制,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字形。笔者觉得,它倒更像一片优美的棕榈树枝叶,南后街似叶片的主脉,向西伸出的三条支脉为三坊,向东生出的七条细脉是七巷。由北向南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光禄坊、文儒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官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面积虽不大,却被世人称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其间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居、欧阳氏花厅。

如果以单体建筑而言,三坊七巷中的建筑也许并不起眼。论规模,它不如执商界牛耳之徽商徽派建筑;论体量,它不如山西晋商大院,更无法与江南世家大族的府邸相较;但它有它的优势、它的神韵和它的品位。它是特定地域环境和文化的产物,也是福州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不绝的标志性象征物。

从建筑的平面布局来看,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又是多进院落。其基本形态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形制。由于居于城市的中心,为了与周边窄长坊巷格局相对应,三坊七巷古建筑大多以高耸前冲的马头墙来分隔围护而形成高墙深院、重门达落的形制。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相互辉映;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典雅、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街区。

从室内空间看,三坊七巷中的许多大厝布局严谨,院落相连,中轴对称,有精雕细刻的石木构件和舒展的大红斗门。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而长的优质坚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得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为少见。

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外部特征也有独到之处。江南古建筑中,绝大多数是呈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山墙,唯独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花鸟鱼虫及人物风景,具有浓郁的闽地特色。

“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走进三坊七巷,眼前街景实难与千百年来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令人惊异的是它那科举神话以及由这神话所编织出的一个个立德、立功、立言的所谓“三不朽”的创世人杰。三坊七巷的科举神话并非一日写就,它是千百年来世家大族文化接力的产物。

三坊七巷中数黄巷最为古远。晋永嘉之乱,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其间,故称黄巷。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于此。黄巢起义军入闽,过福州,因闻黄璞大名,令士兵“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两江总督梁章钜等,都曾世居巷内。

书卷气十足的光禄吟台位于光禄坊内,宋代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吟游于此,并题“光禄吟台”四宇,有好事僧人将其镌刻于石上。林则徐亦喜游吟台,晚年放鹤于此,后人勒石“鹤磴”,以记林公美举。

“光禄吟台”并非只有名士显宦流连盘桓,深闺名媛对此地也情有独钟。著名福州才女、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薛绍徽就常游吟于此。薛绍徽在“光禄吟台”附近的乌石山麓构楼读书,号为“黛韵楼”。道光年间郭柏苍入住此处后,其女郭拾珠姐妹与三坊七巷中的许多女眷能诗善文,常以诗文唱和往还。一些好事公子常常“贿赂”侍女以图先睹为快。时人遂将这些名娃闺秀所写诗词称为“光禄体”。

文儒坊47号里的陈承裘创造了“六子科甲”的科举奇迹。他的六个儿子中,出了三位进士,三名举人,长子陈宝琛后来还成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声名之隆,文运之盛,无出其右;黄巷4号被人誉为“五子登科”宅第,屋主郭阶三的五个儿子全部中举,次子郭柏荫更是进士及第;光禄坊里的刘齐衢和刘齐衔号称“同榜一胎两进士”,轰动一时。三坊七巷中金榜题名者远不止这些。“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三坊七巷历代鸿儒名师造就了这里浓浓的文化氛围,因而人才辈出。

三坊七巷被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称为“钟鸣鼎食之家”之所在,“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并由此形成了历史名人层出不穷、共存共荣的文化生态。

方寸之地演绎百年风云

三坊七巷的荣耀不在承平之世,而是在积贫积弱的大清帝国摇摇欲坠之时。在中西文化的激烈冲撞之下,积聚了上千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坊七巷士人传统迸发出异常炫目的光彩,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人杰,将他们的强国梦想和个人命运,同这片方寸之地乃至整个中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无不与三坊七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清代船政大臣沈葆桢,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末代帝师陈宝琛,“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翻译家林纾,著名文人陈衍、何振岱,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福州三大才女”——冰心、庐隐和林徽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杰出报人林白水……无一不是出自这里。

“戊戌六君子”中年龄最小的林旭,家就在杨桥巷南侧的郎官巷内。他被害时,只有23岁。林旭的妻子沈鹊应是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悲伤之中,坠楼自尽。同住郎官巷的还有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97年,一个注定要影响几代中国人思想的文化巨著——《天演论》译著横空出世,开启一代新风。如今,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这样写道:“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郎官巷非因刘涛而显,而是

nlc202309011124

借了严复的荣光。

时届晚清,大清帝国千疮百孔,西北告急,东南危殆,乱世出英雄。1866年初秋,朝廷一品大员左宗棠来到官巷26号大院的门口,这是他三登其门。即将赴陕甘平定边患的左宗棠心中明白,只有住在这里的主人才能担当船政大任,因而力荐于朝廷,此人就是丁忧在家的沈葆桢。出山后的沈葆桢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抗日名将陈季良……

“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杨桥巷亦因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而风生水起。广州起义前夕,抱着赴死的信念,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满合深情地写道:“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做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如今,

“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的景致已不复存在,这幢老屋现已辟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

黄花岗起义的消息传到福州,林家为避满门抄斩之祸,匆忙卖掉大厝,避居光禄坊幽僻的早题巷。历史的不幸却更加丰富了这座大厝的色彩。将林家老屋买下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谢婉莹(冰心)日后光耀文坛,开启一代文风。冰心在其散文名篇《我的故乡》中曾深情记道:“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是非常地熟悉、亲切……”

与冰心一样才情盖世的另一位闽籍才女林徽因,也和这大厝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

三坊七巷的历史如今已翻开新的一页。传统与现代,朴素与华丽,静谧与喧嚣,巧妙地融合在三坊七巷这一个时空之下,其典型的代表要数南后街了。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城市客厅,或日市民广场。福州的心脏地带就是南后街,这里自古繁华。清末举人王国瑞有诗吟道:“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早在明清时期,南后街就是福州民俗汇聚之所,为“粉墙黛瓦石板路”、铺面林立的热闹街市。南后街聚集了老福州的五行八作,刻书坊、旧书摊、裱褙店,脱胎漆器、软木画这些传统工艺,加上鱼丸、肉燕等传统小吃,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三坊七巷的中轴,翻修后的南后街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与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夫子庙、北京的后海、成都的春熙路等相比肩。

景因文传,境缘人胜。在周围一片林立的高楼中,三坊七巷安谧地静卧着。你若厌倦了大都市的尘嚣,侧身转入这片巷子,抖落身上的尘土,也许就能体会出别样的人生……远方的游子在不经意间随便推开哪一扇深宅大院吱吱嘎嘎的大门,都会看到老人和旧物安详地融为一体,静听斑驳的古墙上老木钟不慌不忙的敲击声,恰与远处喧闹的市井之声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坊七巷 篇7

会议期间, 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33家历史文化名街的代表等, 围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和科学发展”的主题, 展开了学术交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张之平以三坊七巷的保护过程为例, 进一步强调街区保护的原则, 即尽量少拆多保、多留 (原住民) 。

作为福建省首个历史文化名街的三坊七巷, 自2005年成立保护小组以来, 历经八年, 已然成为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文化名片”, 保护复兴工作堪称楷模。它是如何在保护中传承文脉, 又是怎样与商业发展统筹运作, 在城市化中“活”下去?三坊七巷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古韵春华不复在

“谁知五柳孤松客, 却住三坊七巷间。”近代诗人陈衍的这句诗, 大约就是“三坊七巷”名称的由来。实际上, 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 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福州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 (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 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 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 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 开始为新一轮创业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 便在南街附近生成, 也是如今三坊七巷文化的历史起源。

历经了1000多年的历史风雨之后, 三坊七巷仍基本保留着唐宋遗存下来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古建筑, 坊巷纵横, 石板铺地;白墙青瓦, 结构严谨;房屋精致, 匠艺奇巧, 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 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 尤其是159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 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和“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这里更是走出过林则徐、严复、林觉民、谢冰心、林徽因、庐隐、郁达夫等100多位熠熠生辉的历史名人。从1839年6月虎门销烟, 到1919年“五四”运动, 都活跃着三坊七巷人物的身影。三坊七巷作为“近代名人聚居地”, 成为福州城市的文脉, 浓缩着福州千年的古韵春华。

但在上世纪末, 三坊七巷千年古韵受损, 曾可与“正阳门外琉璃厂”媲美的“衣锦坊前南后街”, 刻坊、书肆变成经营花圈、低档商品的店铺, 历史风貌遭到破坏。“以前‘纸褙福州城’的房子是‘平行四边形’, 意思是歪歪扭扭的。受损的三坊七巷房子是‘平行四边形’外加‘辅助线’, 就是危房要有柱子支撑。”三坊七巷老住户、清代《闽都别记》的编著者董执宜后人徐韩利说。

直到2005年, 这些情况仍没有完全改观。据调查, 2005年三坊七巷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4平方米, 远远低于当时福州市人均居住面积25.7平方米, 整个街区处于超负荷状态。深宅大院、名人故居违法搭盖严重, 电线如蜘蛛网密布, 消防隐患突出。由于没有独立的卫生间, 居民习惯大清早在家门前倒马桶、刷痰盂, 巷子里臭味熏天。生活污水直排, 致使安泰河污染严重。

这一系列的问题, 让坊巷居民在缅怀古韵时, 不禁纷纷呼吁还原三坊七巷的原貌。三坊七巷管委会原主任林飞回忆道:“百姓希望改善居住条件的呼声强烈。我们带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去看三坊七巷, 他们都说很有价值。居民们说, 整天来看, 为何不改善?”

“保护牌”成就“文化名片”

三坊七巷的日渐式微,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调查, 1989年, 杨桥路要拓宽, 市级文保单位林觉民、冰心故居仅存的第二进要被拆除。当时还在工厂上班的鼓楼区政协委员李厚威闻悉此事, 多方奔走保故居, 并联合市政协委员、鼓楼区民革副主委张传兴, 分别在《福州晚报》和《福建日报》上呼吁保护街区。

“当时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批示:‘林觉民故居是否为文保单位?如果是, 为何保不住?’1991年3月和10月, 原市委书记习近平曾两次到林觉民故居现场办公, 制止拆除, 并研究如何修复故居。”李厚威回忆, 当年11月9日, 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 林觉民故居修复竣工, 同时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林觉民故居成立, 习近平前来剪彩。此后不久, 三坊七巷、朱紫坊等处的名人故居门上都钉上了“保护牌”。

“保护牌”下的坊巷修复被福建省委省政府、福州市委市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8月, 福州市成立了“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领导小组”, 聘请全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教授等8个专家为顾问, 对保护工作进行全程指导, 我国著名的历史街区保护及古建筑修复专家张杰教授和张之平高工担任责任规划师和建筑师, 对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文物修复及工程质量等工作进行把关。

2006年12月30日, 水榭戏台修复工程开工, 标志着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福州市也相应出台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进行统筹保护。

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保护对象, 包括三坊七巷和朱紫坊的传统坊巷格局和典型明清民居。三坊七巷的保护性建设, 应保持其传统空间格局、坊巷结构, 按照保护性建设规划进行修缮、修复, 并与建设同步进行。”

经过多年的大力保护, 2011年, 三坊七巷修复成果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 其凭借秉承明清到民国时期的福州特色传统建筑风格, 挟裹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承延着浓烈的闽都文化, 保持着流传千古的神秘色彩, 成了福建省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

三坊七巷的保护却未就此止步。今年5月, 福州市规划局修编后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炉, 按“一带、两街、三坊七巷”的功能结构, 将街区定位为以居住功能为主, 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典型里坊式街区, 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再次得到发扬。

“文艺复兴”成主流

“路逢十客九青矜, 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 巷南巷北读书声。”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这首诗, 是当时三坊七巷文化气息的生动写照。近代史上三坊七巷也曾出现过不少名人, 而现在这样的文化气息安在否?

据记者了解, 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气息伴随着街区的受损, 确实受到过一定影响。历史上的南后街是以文化用品、古旧书店为主的一条街。清中叶以后, 街上仅古旧书店就有20多家。还有笔墨庄、裱褙店、寿山石雕店、脱胎漆器店、传统硬木家具店、花灯店等等, 盛况堪与北京琉璃厂比肩。“后来, 南后街仅一家裱褙店, 而书店还是亏损的。饮食店、食杂店、茶叶店倒有30多家, 还有星巴克、肯德基, 有点像是文化杂交的商业街。”福州市社科联主席、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林山讲道。

对此, 福州市于2004年9月, 成立了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确定了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和定位, 突出文物优势, 将“三坊七巷文化”作为福州四大文化品牌之一进行打造, 开启了闽都的文艺复兴。次年,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和清华大学张杰教授分别牵头编制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确定将三坊七巷从普通的文物保护规划升格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使保护工作内涵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2009年, 被誉为“福州的琉璃厂”的三坊七巷主轴线——古老南后街重修开放, 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民众, 历史古街重生了。随后, 投资超过一个亿、历时两年多扩建的林则徐纪念馆也全新开馆, 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林则徐精神展示中心、林则徐文物收藏中心、林则徐史料研究中心。

而名人效应只是三坊七巷文艺复兴的一方面, 随着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正式揭牌, 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生活和旅游休闲发展相结合, 三坊七巷的文艺氛围更加浓郁。

据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 今年春节以来, 这里举办了包括书画展、民俗展在内的10多场文化活动, 市民在游览文物古建的同时, 还可以大饱文化“眼福”, 三坊七巷正逐渐成为福建省内文化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记者看到, 在三坊七巷之一的黄巷“闽岳书院”内, 一场精美绝伦的木雕艺术展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展会既有花鸟虫鱼、人物走兽、山舍村居、小桥流水等展现“刀尖艺术”的写实作品, 也有师法自然、充满诗意的抽象之作。

“在三坊七巷内办展览, 艺术作品能和这里的历史韵味交相辉映, 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寻常百姓获得高端艺术享受。”展品作者、工艺大师郑春辉这样说。

商业发展高标准

三方七巷的文艺复兴前景乐观, 但众多专家表示, 将其还原成历史上原汁原味的文化街, 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明清时代, 这里是士大夫和科举学子聚集地, 文化需求旺盛。而现在, 有几个人会来这里裱书画、淘古书?”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博士这样讲道。

那么三坊七巷又将如何发展?林博士认为:“要不断推出适合现代消费的文化业态, 打造文化与商业完美结合的闽文化窗口, 让游客体验人文、消费文化, 是三坊七巷未来发展的商业目标。”

据调查, 2009年三坊七巷的南后街刚开街时, 沿街店面无人承租, 门市萧条, 许多商家持观望态度, 但管委会并没有降低准入标准, 而是组织民俗活动吸引商家。近几年, 省、市已累计投入40多亿元, 但仍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为化解资金瓶颈, 管委会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不仅与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文物总店、福建非遗中心等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还利用民间资金开辟各类展馆, 让商业发展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

“经营看得见、摸得着、老百姓能消费的物化文化, 和坐而论道的理论文化截然不同!商业和文化怎么平衡, 我们一直在上下求索。”林博士说。

今年6月, 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发布了今年首次商铺招商信息, 对外招租的7处商铺、院落位于南后街、黄巷, 餐饮行业不在招租之列, 并且招租的商铺与院落的功能和用途都有明确要求。

记者了解到, 南后街15号铺要求经营中华老字号的福州土特产;南后街116号铺要求是个性化玉石作品展销与玉器珠宝鉴赏;漆艺馆旁更新建筑要求是旅游文化产品销售;南后街10号铺要求台湾原创文化创意产品 (不含服装、鞋帽、丝巾等) 展销;南后街174号B要求香道文化展示;南后街105-1、105-2、105-3、105-7号4间商铺要求天然水晶展销;黄巷16号是本次招商面积最大的院落, 要求是从事历史文化名城建筑设计研究, 可以自然人参与招商, 但需要有建筑师资质。

“很多餐饮企业有意向入驻坊巷, 不过考虑到坊巷餐饮接近饱和, 并为了确保商业更有特色的优质发展, 本次招商不接纳餐饮进入。”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

专家们认为, 三坊七巷文化价值的开发效益远远高于当前的经济价值, 而且会持续增值。商业发展就是应当保持高标准, 以最高的文化价值, 为整个福州, 乃至福建省谋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正能量来源民众

三坊七巷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凸显了城市文化的底蕴和文化特色, 使福州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真实地展现出来, 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而这一力量的强大支撑则是福州的民众。

记者了解到, 三坊七巷老居民, 都以自己曾住或仍住在三坊七巷为豪, 自觉地以各种方式投入到三坊七巷的建设中。搬迁开始时, 居民们不动一砖一瓦, 支持政府的决策;国家级文保单位林聪彝故居修复时, 其后人林强等为工作人员恢复彩绘壁画《獬豸》提供帮助;三坊七巷旅游旺季, 需要招募土生土长的三坊七巷人做志愿讲解员时, 许多已经搬离这里的依姆依伯报名参加, 用带着虾油味的普通话或是福州话为游客讲解。

三坊七巷目前有116户留住的居民。据介绍, 三坊七巷管委会已积极调动这些居民参与保护修复工程, 并由政府补贴费用。罗必魁故居就是其中一家, 这是三坊七巷保存下来的19处涉台历史建筑之一, 是58岁的罗辉前和堂兄的祖宅。

罗必魁的第六代孙罗辉前说, 插屏门上还贴有罗必魁事迹介绍, “这是为那些敲门而入的游客准备的”。

罗宅现存一进全部和二进的部分。因年久失修, 一进厅堂漏雨, 墙壁严重倾斜成危房。去年三坊七巷管委会对其进行修缮, “修缮费, 政府和我们个人分别出10%和90%。”罗辉前说, “房子修好后, 牌匾挂出去, 不时有游客敲门进来看看, 我感到很自豪。”

今年6月20日, 福州鼓楼区武装部在三坊七巷游客中心举行了“福州市三坊七巷管委会女子民兵班成立揭牌仪式”。据了解, 民兵班的7名女民兵平时就带着游客在坊巷内游览, 对众多的爱国志士都非常熟悉, 现在成立民兵班, 除了宣扬历史文化外, 更增加了红色国防教育, 成为三坊七巷一道靓丽风景。

“历史是大家创造的, 是福州市民一代一代创造的, 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让人们再一次回到这个创造中来。”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表示, 民众的参与使这些街区能拥有一个和谐的保护过程, 也让它们最大限度保留了珍贵的历史信息。“民众参与、专家指导、政府推动, 这种形式往往是成功的基础。”

在城市化中“活”下去

“福州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三坊七巷如何在城市化中进一步的保护与更新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保护好三坊七巷历史街区, 将重塑福州的闽越地域文化, 是保护福州传统和特色的一个关键, 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实践。”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关瑞明讲道。

今年6月26日, 为改善和恢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质量和传统风貌, 充分利用南后街地段区位价值, 福州市发改委同意建设三坊七巷H1、H2地块项目。据了解, 该项目建设地点为鼓楼区黄巷南侧。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311.5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242.16平方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装修、电气照明、给排水、综合管线、室外配套等工程。

对此, 专家表示, 建设配套基础设施, 改善街区内居住条件, 有利于进一步恢复三坊七巷承载社会、历史和人文的原有功能和再生机能, 使其在城市化下持续“活性”生长。

然而城市化带来契机的同时, 也存在考验。据了解, 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已被出租经营, 成为门禁森严的“私人会所”, 如许济川故居成为“文儒九号”会所, 林瀚故居的一处古建筑也变身成“晋江会馆”, 这些凸现的会所, 引发一片哗然。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文保在强大市场力量的挤压下, 俨然变成一块唐僧肉。”业内人士表示, 有些地方对于文物保护利用在理解上有偏差, 过度强调文物利用的经济利益, “基层文保单位又是相对弱势部门, 在各地普遍强调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造成拿文物保护做幌子, 行谋求经济利益之实。”

三坊七巷 篇8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丰富, 旅游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飞速发展, 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 来体验东方古国的独特魅力。随着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交流日益频繁、深入, 外国游客对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各种文本的需求日益增多, 旅游文本的英译尤为重要, 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的选择, 影响着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然而, 不少旅游文本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 存在如旅游资料翻译机械对应, 字词句上的简单生硬对应;表达上的亦步亦趋只是在形式上忠实于原文, 忽略了文化差异, 原文的很多信息都得不到传达;旅游资料翻译存在着一定的语法错误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国际旅游接待的障碍, 阻碍推介旅游之一预期目的达成。

本文将以具体的旅游资料翻译为例, 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 分析英文旅游文本的特点, 探讨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

2 功能目的论

传统翻译理论把“对等”看作衡量译文质量的最可靠标准。功能翻译理论的兴起, 为我们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功能翻译理论它涵盖了多种理论方法, 主要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主, 还包括其他国家理论家的观点。德国学者莱斯、费米尔和诺德等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不仅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 是一项须要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由于语言种类、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原语作者的意图和采用的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必要从译语读者角度出发, 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目的论有三原则。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 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连贯性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人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1]

3 英文旅游文本特点

旅游文本的涉及面很广, 属于应用文, 包括旅游广告、旅游合同、旅游指南、旅游地图, 还有导游解说词等, 还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告示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旅游会展文件等方面的内容。 (2) 本文探讨的重点将集中在旅游景点介绍, 因为相关翻译极具旅游文本特色, 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目的论强调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因此需要对英语旅游文本进行分析。和汉语相比英文旅游文本,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词汇层面

1) 描述美景, 以及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时, 英文中会用到大量褒义形容词, 例如outstanding, spectacular, colorful等。

2) 较多使用最高级形式, 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Windsor Castle is the oldest and largest occupied castle in the world.

3) 较常使用dream, imagination, pleasure等词汇, 让游客对即将展开的假期充满期待, 刺激旅游度假产品销售。

4) 较多使用第一、二人称代词, 突出读者地位, 让读者感到更亲切, 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Nothing’s better than a scenic flight in a plane, helicopter ride or hot air balloon for a bird’s eye view.You’ll be amazed by panoramas of volcanoes, mountains and hidden gems you otherwise wouldn’t see.

5) 旅游文本中还会出现一些外来词, 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 能让旅游者感受到外国文化的魅力, 产生对目的地的好奇和向往。因为这些词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在英文中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汇, 直接予以保留是比较好的做法。如Camden Town is the London smorgasboard par excellence.

3.2 句法层面

1) 偏向于使用名词, 例如用upon arrival at the airport来表达, 而不是when you arrive at the airport。

2) 多用祈使句, 以一种邀请的姿态, 鼓励旅游者把握机会, 去探索目的地的美好景致。能够起到鼓动、宣传的作用。如Take to the skies above New Zealand to see things in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3) 较常使用一般现在时, 用来表现旅游景点的魅力从未消退, 在时空中永恒存在。如Standing alone in the vast empty tract of the Salisbury plains and with origins dating back nearly 5, 000 years, Stonehenge remains a place of wonder and mystery.

3.3 篇章层面

1) 英文不似中文旅游文本爱用华丽辞藻, 而是简单明了, 以描述客观事实为主。

2) 翻译功能学派创始人凯瑟琳娜莱斯将文本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 (3) 一般而言, 英文旅游宣传文本的应归属于信息型和操作型文本。它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 扩大人们的知识视野, 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即以信息性为前提, 以诱导性为最终目的的一种互动关系。

4 旅游文本翻译策略

福州是福建省会, 位于这座城市中轴的三坊七巷因独特的坊巷格局、醇厚的历史积淀, 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近代名人聚居地”。在此以三坊七巷旅游文本为例, 探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使旅游文本的英译本更符合外国受众的需求, 实现吸引游客、服务游客的目的。

4.1 增译

增译有时也成为增词法, 是指在翻译时, 根据目的语的语义、修辞或句法需要, 适当增加一些词来更加准确、通顺和完整的表达原文的内容。当然, 增词并不意味着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是补出原文的意思、或文中没有出现的词。

例: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闽都福州市海峡西岸中心城市, 自古就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n Taiwan Straits, Fuzhou is a time-honored cultural city with a history of over 2, 200 years, and has been praised since ancient times as"A coastal Zou and Lu" (Zou and Lu being hometowns of great Chinese thinkers and sages Confucius and Mencius) .

在这个例子中, 涉及“滨海邹鲁”这个非常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对于国人来说一读就懂, 可是外国人就不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如果照字面直接翻译, 势必让人一头雾水。因此此处的译文作了进一步解释, 说明邹和鲁分别是中国古代先贤孔子和孟子的家乡。如此一来文意得到进一步阐明。因此, 在遇到涉及地名、历史典故等文化内容时, 多用增译法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 能够让人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2 删除冗余

主要由于中英文在文本修辞风格上的差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要删除不必翻译出来的字、词、句。中文讲究运用华丽的辞藻, 铺排描摹, 用词空泛含蓄, 运用大量排比和对偶, 给人审美享受。英文则是简洁明了, 风格简约, 结构严谨而不复杂, 表达直观通俗, 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实用性。

例:白天的安泰河, 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锦鲤戏水;傍晚的安泰河, 灯光通明、静谧雅致、韵味横生, 这番景致, 定能让人流连忘返。

In the daytime, you can see fish swimming in the lucid Antai River with sparkling ripples, while in the evening, the view of lights shining quietly along the river is uniquely pleasant and chanting.

文中大量运用四字格, 如“波光粼粼”、“锦鲤戏水”、“静谧雅致”、“流连忘返”, 这些都是符合中文读者审美的写作方式。然而对于外国读者来说, 他们更倾向清晰明确、客观真实的信息, 因此在处理时, 译文将这几个形容词删繁就简, 保留主要内容, 让译文生动易懂。

4.3 仿拟法

中文和英文世界都有约定俗成、富有文化内涵的典故以及特定表达。仿拟法, 就是借用目标语中含义相近的固定表达, 来替换原语里的相应成分。以这种方式来拉近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 让译文浅显易懂。比如将”月下老人“译为”丘比特“等等。

例:假山构造奇巧, 堆塑弥勒、观音等佛像

The most impressive are the rockeries, which are structured with a stroke of genius, compactly and artfully piled up with Maitreya, Guanyin and other Buddha sculptures.

在这两给例子中, 弥勒可以译为“God of Future”, 观音可以译为“Goddess of Mercy”。将中国文化里的神佛译为英语国家游客熟悉的神话形象, 有很强的代入感, 也让人更好的理解中国宗教文化。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英文旅游文本的特点, 并以三坊七巷旅游文本为实例, 探讨相关翻译策略。可以看到以目的论来指导旅游资料翻译工作, 有助于翻译出更符合目标语文化表达习惯的译文, 吸引更多外国游客, 起到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三坊七巷 风流已被雨打风吹 篇9

弹丸之地的近代风云

绝少有地方能像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样,随便一脚踏下去,你的脚印就必然和某一位风云人物的足迹重合。

这里,“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走过,中国近代海军的创始人沈葆桢走过,翻译《天演论》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走过,黄花冈72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走过,中国报界先驱林白水走过……

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皆“钟鸣鼎食之家”(郁达夫语)的地方。到了近代,在中西文化的激烈冲撞中,积聚了上千年士大夫传统的三坊七巷迸发出异常热烈的色彩,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近代人杰,以他们的强国梦想和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让这片方圆之地的心脏跳动,和整个中国的近代风云,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福州最繁华的商业区东街口踏入三坊七巷,最先进入游人眼帘的,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觉民故居——杨桥巷17号大厝。大厝的一边是福州人流如织的东百大厦,一边是近年落成的时尚社区“衣锦华庭”。落寞的外表下,是它风云激荡的往昔。如今大厝最初的主人是谁已无从知晓,可查证的是,林家从林觉民的曾祖父——一个别号叫崧甫的男人起,就开始了在这座大厝里的世居生涯。

1887年,林觉民诞生在这里的朱门灰瓦下。13岁的林觉民在家庭的期望下应童子试时,他提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然后转身走出考场。两年后,林觉民进入全闽大学堂学习,自号“抖飞”。他还在今天的吉庇路办阅报所,放置《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供同乡翻阅。他曾在锦巷做过一次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讲,针砭时弊,慷慨激昂,全闽大学堂的一名学监听后,喟然长叹:“亡大清者,必此辈也!”

1907年,林觉民负笈东渡日本求学,并在东京加入了同盟会。同在东京留学的,还有林觉民的堂兄弟林尹民和家住宫巷的同乡林文。

彼时,革命党人正筹备武装起义,“三林”积极参与。1911年,广州起义前夕,林文赶赴香港参与起义筹备,林尹民留日运输武器军火,林觉民则回福建选拔志士壮大起义队伍。林觉民随后带着召集来的二十余人从福州马尾登船前往香港。那时,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已有身孕。

抵达香港后,在广州起义前夕,抱着赴死的信念,林觉民给三坊七巷家中的爱妻写下遗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做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起义中,林觉民一路奋战,后力竭被俘,慷慨就义。林尹民和林文亦为广州起义而捐躯。

消息传到福州,林家为避免满门抄斩,匆忙卖掉大厝避祸他处。历史的不幸,却更加丰富了这大厝的色彩。将林家老屋买下的人叫谢銮恩,他的孙女谢婉莹,后来称冰心,小时候就在这房子里居住。79岁时,冰心写下《我的故乡》一文,仔细描写了这座房子。冰心父亲谢葆璋,17岁时成为天津水师学堂的第一届驾驶班学生。后来他作为“来远”舰上的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1927年,谢葆璋被任命为民国海军次长。

而和冰心一样照耀文坛的另一位闽籍才女林徽因,也和这大厝关系密切。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林觉民的堂兄。

在林氏子弟受教的私塾里,曾先后来过两位林姓先生——林白水和林纾。1903年,林白水创办《中国白话报》。13年后,这位中国报业先驱为军阀所害。林纾则在1895年参加了公车上书,并从此成为中国新文化的先驱人物,先后译述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40多部世界名著,为国人打开了一扇西方文学之窗。

林纾进京会试时结识了同乡林旭。戊戌变法失败后,林旭被害,时年只有23岁,是戊戌六君子中最年轻的一位。林旭的妻子沈鹊应,也是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的孙女,悲伤之中,坠楼自尽。林旭的家,就在杨桥巷南侧的郎官巷内。

同住郎官巷的还有晚年的严复,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住在如今的郎官巷16号。1866年的秋天,“求是堂艺局”(后称“福建船政学堂”)开始在福州城内张榜招生,严复成为第一届学生,学航海驾驶。

同在船政学堂就学的,还有后来成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著名造船专家魏翰、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等。在甲午海战参战的10艘舰艇中,船政学堂学生任舰长的有9名,他们之中的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在此役中壮烈殉国。

说到船政学堂,就不能不提到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沈葆桢。央视播放的电视剧《船政风云》中,即将离闽的左宗棠为请丁忧在家的沈葆桢“出山”主持船政,而“三顾茅庐”。电视剧的“茅庐”,即沈家大院——三坊七巷里的宫巷11号大厝。

1866年10月,沈葆桢接管船政,在福州马尾购地200亩,建马尾船厂。同时创办船政学堂。这不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开端,“近代中国工业与海军人才摇篮”也由此诞生。

沈葆桢则是林则徐的二女婿,林则徐的三子林聪彝和大女婿刘齐衔、三女婿郑葆中的家也在宫巷中,郑家与沈家相对,刘家与沈家相邻。

在文儒坊19号门前,牌子上写着“林则徐母亲故居”。林则徐本人故居不在三坊七巷。文儒坊19号也是抗日名将陈季良故居。1937年9月,时任民国海军常务次长兼第一舰队司令的陈季良在江阴与日军狭路相逢。陈季良率4艘主力战舰和一些小军舰、小炮艇与日军优势兵力激战了两个月零一天,他腰部中弹不下火线,稍事包扎继续挂司令旗指挥战斗。1945年春,他腰伤复发在重庆去世。

在三坊七巷留下的名人足迹还不止以上这些。还有郭柏荫、陈宝琛、郑孝胥……福州作家北北为此做了一个统计,结果让她也这个福州老市民也不免吃惊,“稍一数,竟达一百多人之众”。

是什么原因,让弹丸之地的三坊七巷,散发出如此的异彩?

“独一处”的历史标本

三坊七巷始于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后,当时狭小的福州城“子城”人口激增,北来的贵族、士人聚居在“子城”南门外,形成三坊七巷的雏形,也为其一脉相传的士大夫传统打下了根基。

唐安史之乱后,避难而来的士人又选择了这里。唐末,古福州“三坊七巷”的格局基本形成。至宋代,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南移,“三坊七巷”作为闽地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聚居地地位日益突出。诚如郁达夫所言,这里“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并由此形成了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共存共荣的文化生态。“三坊七巷”又历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至晚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传统与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交融在一起,加上船政学堂、马尾船厂在福州创办等种种机缘巧合,这里涌现出大批近代中国风云人物。

三坊七巷现存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多形成于明清时期。著名古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要看坊巷格局,全中国只有福州独一处!”这个“独一处”,就是三坊七巷。

以南北向的南后街为界,三坊七巷被分为东西两半。西边从北到南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东边从北到南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如今,光禄坊、杨桥巷、吉庇巷已消失,衣锦坊也少了一半——北半幅被建成了高层商品房“衣锦华庭”。

存余的三坊七巷和南后街保留了古代街坊“方块居住”和“市场固定”的格局。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古朴、富有地方特色传统风貌的街区。

坊巷内的数百座明、清古建筑多是数座毗邻,每座又是多进院落。主座庭院、厅堂、居室与侧座的花厅、书房、假山园林互相辉映;院内的柱础、灯杠、斗拱、雀替、窗棂等木石构件精雕细刻,加上门罩、六离门、复龟亭、美人靠等构成完美的建筑体系。在海内外建筑专家的眼里,三坊七巷是是研究中国城坊历史的活化石,是“江南古建筑的艺术宝库”,是“明清古建筑的博物馆”。

这里,有159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它们分别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水榭戏台、二梅书屋、林聪彝故居、陈承裘故居、欧阳氏花厅。

站在“衣锦华庭”的楼顶向下望,在三坊七巷里一片灰瓦海洋里,座座民居的重重风火墙好像此起彼伏的波涛,声势壮观。

现在的南后街上正在大兴土木,从北向南,工程车在街上挖开大口子,埋设各种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管线。南后街两边的房子大多已经在拆除,到处都是残垣断壁,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发霉的味道,尚未倒下的墙壁上,写着大大的红色“拆”字。在三坊七巷的深处,更多的老房子,被保护规划列为拆除或改造的对象。

比建筑实体更落寞的是人文意义上的三坊七巷。作家北北说,这是“人脉断了”。

三坊七巷在建国后的公房改造中住进大量普通人家,伴随着儒家传统中士人阶层的消失,它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聚集之地,失去了作为生命力支撑的文化传统。时代变迁,它所有的关于“钟鸣鼎食之家”和名人层出的回忆都已定格,并在岁月流逝中逐渐风干。再加上由于产权不清带来的修缮不力,老建筑在多户杂居的“过度使用”中日显破落,三坊七巷也就日益年迈无力。

衰微,几乎是像三坊七巷一样的古城区的必然结局。“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到文物的价值,破四旧等运动,把我们的很多历史都隔裂了。”阮仪三教授说。

成为消费品的未来

位于衣锦坊内的欧阳花厅是三坊七巷的明清院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一个,坚固厚实的铁丝木大门据说曾火烧不损。如今这里天天大门紧闭,敲门不应。这个三坊七巷里最精美,留存的也最为完整的院落从不接待游人,也拒绝来访。

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工作的欧阳推回到福州,无论任何运动,死守花厅坚决不出,此后这里就被称为“欧阳推花厅”。1993年,李嘉诚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拆掉半个衣锦坊盖起高层小区“衣锦华庭”。从此,欧阳氏花厅唯一的传人欧阳敏再也不与外人交往。

三坊七巷曾险些面临“没顶之灾”。1993年5月,福州市政府以每亩98.95万元的地价将“三坊七巷”661亩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给福建闽长置业有限公司,用于房地产开发,政府负责该地块的拆迁费用。此开发方案引起巨大争议。经过多年谈判后,政府于2005年底收回了“三坊七巷”土地使用权。

沉默的三坊七巷,在经历了多次“生存或死亡”的风波之后,今年迎来了建国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计划投资30亿元的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7月31日,工程车开进了它的中轴线南后街。

按照福州市政府批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改造后的三坊七巷要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集文化、休闲、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具有浓厚福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典型里坊式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将建筑保护、整治方式分为5种: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原则是养旧如故,只修不建;历史建筑进行维护、改建;此外的建筑物分别视情况进行局部保留、更新或近期暂留。

福州市旅游局市场处处长吴海燕表示:“三坊七巷今后不再作为生活区,原则上,现有居民都是要搬走的,不然住家结构不适合向游客开放,有条件的名人后代留下来也可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都留下来,公房都要拆掉,腾出空间做旅游配套用;南后街要打造成老字号一条街;以后三坊七巷里的人员以旅游服务人员为主。”

在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彭一万看来,这面临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两难问题,“人住在里面,游客就不好进去;人都出来,老街区就没了本来的人气”。这也是中国许多古城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今年年初,“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启动时,大约有居民15000多人,现在2000多户已经在动迁。

“住公房的大部分都已经搬走了,有私有产权的大部分还在这里”,沈葆祯第五代孙沈祖强说。他刚从市区回来,拿起一块木板,垫在门槛上,像过跷跷板一样把电动自行车推进沈宅天井。

今年72岁的沈祖强以前在铁路部门做工程师,退休后常住于此。他说,房子是沈氏公业,不属于个人。现在共12户住在里面,7户属沈氏家族,另5户是外姓。

沈宅属典型的三坊七巷民居样式,迈过门槛就是门厅,然后依次是天井、大厅,再进入各个花厅。沈祖强住在天井右边的花厅里,小院子里有棵留香树。“这树也是文物,平时自己不能动的,修剪时得园林局的人过来”,沈祖强说。

另5户已经办了手续,准备迁出三坊七巷,但是沈祖强不准备走,“沈氏公业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丢掉”。对即将到来的修缮,他也很忧心:“住在这里就要负担修缮费用,否则政府要收回产权,家族已经讨论过几次了,该怎么拿出这个费用。”

眼下的三坊七巷,坚守的人有点寂寞。这里的住户大多是建国后搬来的,他们大多数都乐于离开破旧、狭小的居住环境,纠纷主要发生在补偿标准上。至于名门的后代,据阮仪三教授的调查,三坊七巷的名门后代大多已不住这里了。三坊七巷管委会也发现,近年来三坊七巷的常住人员逐年略有减少,出租户增多,外来人口大量入住。

在阮仪三看来,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不仅要保护其自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整体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历史街区的建筑群体保存的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活区域格局,它显示着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街区至今有人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活,街区才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居类的古建筑失去环境,就失去了保护意义。”

阮仪三认为,改造后的三坊七巷仍要保留老街历史风貌,并且“有渊源的人都应该留下来,不仅仅包括名门后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坊七巷】相关文章:

三坊七巷分析04-17

三坊七巷讲解词04-14

写福州的三坊七巷作文05-02

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600字04-17

三坊七巷导游词完整版04-28

三坊学校万师访万家活动方案04-25

上一篇:数学分类思想刍议下一篇:婴儿床设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