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测服务要求

2024-04-13

舆情监测服务要求(通用6篇)

篇1:舆情监测服务要求

四、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系统主页面设计为八个版块:

4.1、首

页:将大部分监测模块的缩略信息和分析模块的展示图表展现在客户面前,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舆情信息的大致情况。

4.2、媒体监测

4.2.1、传统媒体检测: 包括对新闻媒体类,报纸杂志类,通信专业类的监测,将对传统媒体的监测结果在此模块中进行展现,客户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针对不同关键词的舆情信息整合。

4.2.2、新兴媒体检测:包括对网络论坛,虚拟社区,博客站点,微博,网络空间,贴吧的监测。

4.2.3、地方领导留言:可以为客户将“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块”集成进去,使舆情可能发生的地方尽可能的做到全部监测。

4.3、信息推送

4.3.1、信息推送:包含推送历史和新的推送,推送历史可以使舆情工

作人员清楚的看到推送的历史过程;新的推送,可以使没有列入到推送的部分,启动新的推送。4.3.2、舆情简报:包含日报,周报,月报。舆情工作人员可以选择自

动或手动发送到指定邮箱,方便工作人员向领导汇报舆情工作。

4.4、预

4.4.1、监测预警: 系统搜索到的舆情信息中只要包含预警关键词,会

自动给指定的舆情工作人员发送短信和邮件的方式进行预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关注。

4.4.2、系统预警:系统在运行期间如果发生故障会进行预警提醒。用

户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系统预警,联系系统维护管理员即可。

4.5、咨询分析

4.5.1、业务分析: 包含对不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支持面积图,折线

图,柱形图,曲线图,条形图等表现形式,方便工作人员个性化汇报工作。

4.5.2、统计分析:包含趋势分析,地域分析,分类分析。其中地域分析

可以对不同舆情信息按所在地在中国地图上进行展示,可以为客户按地理位置直观的呈现舆情信息。

4.6、规则管理:可以对不同类别的关键词进行添加,删除。4.7、用户管理:可以为客户分级别的创建和删除用户层级,为不同的用户赋予和解除不同的权限。可以有超级管理员查看和编辑所有信息,组管理员只能查看和编辑本组所有信息,一般管理员只能查看和编辑自己的账户信息,一般管理员之间彼此独立,互相看不到彼此的监测信息。

4.8、系统管理

4.8.1、系统管理:可以对系统内诸如监控级别,规则类别,微博站点

等进行设置。

4.8.2、正负面管理:对系统正负面的展示情况进行内部设置。

4.8.3、简报管理:对报告的发送时间,发送内容,发送接收人等进行设置。

篇2:舆情监测服务要求

舆情信息监测服务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专业化数据检索和分析系统,总体上包括舆情信息采集、舆情分析引擎、舆情监测应用三个核心功能。从互联网采集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平面媒体、微博等舆情信息,并存储到舆情数据库中,并通过舆情搜索引擎对海量的舆情数据进行实时索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筛选,萃取准确的舆情信息。舆情分析引擎负责舆情数据库进行智能分析和加工。舆情服务平台把舆情数据库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舆情数据发布到Web界面上并展示给客户。客户通过舆情服务平台浏览舆情信息,通过简报生产等功能完成对舆情的深度加工。整个系统结合了C/S、B/S两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并形成了优势互补。系统共分四大功能模块。分别为:信息采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舆情分析功能、舆情展示功能。

(1)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可自定义监测站点击监测关键词,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结合元搜索技术(搜索引擎结果补充),确保信息全面性。

定向抓取源:云腾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收录7000个监测网站,包含站点数约为15万个站点,对这些站点中的新闻,论坛,博客等实现全面的抓取,同时支持对主流新闻网页分页、评论内容的采集以及对评论点击数、回帖数的抓取。

搜索引擎结果:云腾智能爬虫系统还可以自动跟踪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补充。

自定义URL来源采集频率:除系统常规监测范围外,还可以自定义需要重点监测的信

息,客户可以设定采集的栏目、URL、更新时间、扫描间隔等,以便及时发现目标信息源的最新变化,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个性化关注内容采集到本地。

(2)信息处理

垃圾信息过滤: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过滤机制可以自动过滤广告、水贴等无效垃圾信息。

智能去重:采用“文章相似度技术”,根据文档内容的匹配度确定是否重复、去重的级别;根据不同的需要特点分为:URL去重、标题去重、正文去重三个级别。

HTML内容提取: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HTML网页文本萃取技术自动提取任意复杂网页中的标题、内容、作者、发布时间等信息,自动跟踪文章分页;对于论坛信息自动分析主贴、回帖以及作者等信息。

快照保存:对于每个经过抓取和处理的网页,系统都存有一个纯文本的备份,方便客户快速浏览,也方便客户查看被删除的文章或帖子。

(3)舆情分析

文章权重计算:综合网站重要程度、文章出现位置、主题相关度、危机程度、点击回复次数、传播数量以及客户自定义规则等复杂参数计算的文章权重,加上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训练系统,能准确分析出重要舆情信息。

传播轨迹分析:系统可以对于一段时间(自定义范围)内的舆情信息走势进行分析展示,同时可以以不同的载体如论坛、新闻等分类呈现。

自动分类与情感分析: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应用于舆情监测领域,对信息精准分类并自动做情感分析。

相似文章聚类去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根据文章内容相似程度技术相似文章,方便获取同一内容文章的所有传播网站。采用“文章相似性技术”,根据文档内容的匹配程

度确定是否重复、去重的级别;根据不同的需要特点分为:URL去重、标题去重、正文去重三个级别。在详细信息列表里,分为“过滤”与“不过滤”,展示相关文章;媒体覆盖分析:系统可以对于监测信息的媒体类型进行展示,同时对于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体自动识别,进行综合分析,以图表呈现。

(4)舆情展示

在舆情信息呈现上,信息监测平台支持多种互联网终端设备和接入方式。除了传统的移动设备Web网页接入方式,还可以通过短信、邮件对信息进行及时推送,同时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客户端(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平板电脑客户端等 如图)进行信息交互。

WEB客户界面:基于云计算模式,客户可以使用WEB浏览器随时登陆系统,在客户界面对舆情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客户界面包含了如舆情走势、舆情详细信息、最新微博信息、载体覆盖情况等主要内容,并以列表以及图表展示等可视化方式呈现,方便客户查看。导航栏清晰明了,方便我们中心查看各种分类;实时搜索功能,可以自定义搜索条件查看系统抓取的最新监测信息;支持关键词组分类、媒体类型分类、信息属性分类查看。

舆情预警:预警级别显示,显示当日舆情级别,方便客户整体把握,同时呈现预警信息走势和预警信息列表。建立多个舆情指标,对于突飞舆情自动发出舆情信号,在最短时间内通过邮件方式通知客户,辅助进行舆情干预和引导。

篇3:舆情监测服务要求

互联网的产生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又一重大发明。互联网带给人类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思维方式都受到了影响,使创新与变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肯定互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没有忘记警醒人们学会“控制”,因此互联网在带给我们生活上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作为传播介质,围绕着突发的或偶发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全过程,民众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在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所表达出来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并以字符串、音频、视频信息、表情符号等方式在互联网空间的表达与传播。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的映射,社会舆情及网络舆情是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试金石。互联网不仅是社会各阶层表达利益、宣泄情绪、思想碰撞和聚集民意的重要平台,还是突发事件的重要策源地和发酵池,因此,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控制、引导变得更加迫切、重要且复杂,构建并实行与时俱进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更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

因此,本研究符合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处理流程,具有的极高的现实操作、指导意义,对当下数据爆发,网络应用广泛的变革时代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现状与不足

现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研究已相当普遍,在CNKI通过以“网络舆情”和“互联网舆情”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发现,2007 年297 篇、2008 年580篇,到2014 年有8578 篇,可见,关注度在呈逐年递增;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国内大学、研究所;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突发事件如何通过网络逐步演化成为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舆情,以及如何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信息采集技术、信息预处理技术、中文分词技术、文本聚分类技术、话题检测算法、话题追究回溯算法、报警设计等)对信息进行采集、识别、分析、追踪与引导等方面对舆情价值进行深度挖掘等。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研究的数据收集均是采用地毯式搜索收集或采用主题垂直搜索进行数据搜索收集。地毯式搜索收集主要是把所有信息不加分类,不进行特征比较而是直接进入数据采集,这种方式采集的优点是:数据量大、采集面广;缺点是:数据无针对性、无特征无范围,因此很难设定一个很好的多任务、多层次的数据采集分工机制。主题垂直搜索是从某一个关键词(主题词)入手去查找含有该关键词(主题词)的数据,这种采集方式更有针对性、数据特征相似、采集数据可用性和采集效率比较高,较为流行,如搜索引擎“百度”、“google”等均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其有显著的不足:

1.特征不明显的数据采集丢失严重

由于采用的是性质特征(如征地纠纷、砍人、法轮功、东突等关键字)作为权重较高,并以此为重点采集目标进行搜索收集,那么有些特征不明显或者当前特征没有定义的数据就有可能被丢失。

2.采集的范围相对比较窄

由于有些新事物、新术语往往因为系统关键主题词不含有此类信息,所以出现采集不足,造成数据的缺失。

3.数据采集观念落后

既然针对的是公众舆情信息,那么理应更客观全面的搜集舆情信息,无论是中性、不良、好的数据信息均应成为数据采集内容,而此方法显然做得不够,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高。之前服务器性能不足、存储设备落后、网络带宽窄等客观原因,形成了数据采集与处理上的瓶颈。而今,服务器处理速度、硬盘读写速度、网络速度已突飞猛进,要实现全数据采集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如广西有5282 万人,假如每人每天在网上发达自已的意见1000 个字,那么1000 个汉字的硬盘空间就是2KB,广西5282 万人一天占用的硬盘空间合计约100GB,这点数据量对以大数据著称的今天,应该不是难事。

4.舆情事件行政区域管辖范围不固定

区域行政管理机构更多的是关注本行政区域的所有网络舆情,如广西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管理机构,更关心、更专注于广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事情,而不是其他省份的;那么各省的地、市、县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的管理机构也更关心自己行政管辖范围的事,同时,信息的质地要求上,不管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或是中性的,都是有用的、有现实意义的。

三、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引入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

本研究改变了传统主题构建方式,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以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以各地市、县、镇、乡名称为唯一关键字进行数据搜索与采集,实现各地市、县独立管理与运作的网络舆情收集、监测、预警等。同时,对采集的数据按照信息预处理技术、中文分词技术、文本聚分类技术、话题检测算法、话题追究回溯算法、报警设计等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按照行政区域管理范围进行按区域权限进行分类汇总,并加入一些针对网络舆情行政处理办公功能,实现统一谋划、分步和多层次实施,上下一盘棋的工作协调机制,让各行政区域管理员及时了解、把控、引导本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以行政区域数据库作为数据收集的主关键词是多层次、多批次、无遗漏进行同步或分步采集机制的核心方案,也是行政区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工作要点。

(二)实行行政区域分级管理模式

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一般采用一个区域就设置一个部门、一个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来完成工作,或者一个区域的下上级中使用多个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各系统之间没有任何工作协作或分工,无法进行统一分工协调,上级无法及时了解下级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情况、引导情况,人员配置上也不能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合理的调配。因此,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与当今天的大数据时代是不相适应的,而本研究由于引入行政区域数据作为主关键词,即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并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让各部门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做到工作有序、分工明确、合作共赢。

(三)实行统一身份认证机制

目前,各级部门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已购进或自行开发出众多不同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在未经整合、认证前是独立无关联的,各个应用系统登录需要不同的账号密码登录,这给用户带来不便,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采用统一身份认证来实现单点登录,实现系统间的应用漫游是客观需要。由于本研究引入行政区域数据作为主关键词,以各地市、县名称作为基点来构建独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因此必须考虑到父系统与各级地市、县子系统实现统一认证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到子系统与各单位的统一认证系统进行对接,把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纳入到原有系统体系当中。当前有三种统一认证机制: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它们各有特点。(1)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存储了用户的所有身份信息和凭证信息,并提供了由不同编程语言编写的认证接口,业务系统在与认证接口进行对接之后,便可以轻松地使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完成对用户身份进行合法性认证。同时,不需要自行存储凭证信息和认证信息。(2)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业务系统共同约定用户账号、时间戳、校验码、共享密钥等四个参数,并要求双方系统实现时间同步。业务系统的在统一认证入口输入对应的认证信息,然后通过跳转程序使用HTTP的get或post方法把双方约定好的四个参数据信息提交到业务系统,业务系统的验证程序负责检验当前数据的合法性、有效性,若通过验证则跳转到业务系统,否则提示验证不合法。(3)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通过配置程序在认证系统中建立一个认证系统账号与各个业务系统账号的映射表,这映射表的主要内容有:认证系统账号、业务系统ID、业务系统基本角色、业务系统密码。在通过认证系统进行认证时,直接通过认证系统的映射信息,便可以进行用户合法性认证、用户角色获取、业务系统定位,并完成业务系统应用跳转等工作。对上面三种认证机制,在基础数据准备工作、接口认证程序复用、部署难易程度、应用漫游程度、系统适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比对,见表1。

在统一认证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机制进行认证集成应根据业务系统及认证系统的实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荐考虑的方向:基于认证平台的应用漫游方式是最优,基于共享密钥的协议登录机制为其次,基于自配置的模拟登录机制为最后。

(四)理清各子系统之间数据共享机制和办公协调机制

根据广西工作实际,为保证系统架构科学、明晰,并保证系统更好地开发、运用、实施,系统实行两层管理(省、地市两级管理),即系统采用类似行政分级管理架构,系统上下级之间就存在着父子关系,其分别称为父系统和子系统。父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角色,是中央枢纽,它制定了各子系统实施网络舆情信息监控的工作区域及运行方式,指定各子系统的工作责任人,下达工作指示,实时管理和跟踪各子系统工作运行情况;各子系统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具体实施单位,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它们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父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当前各子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从而保证整个区域的网络舆情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通过必要的引导,保持可控、最佳和高效运行状态。本研究的系统应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如何实现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如何制定各系统间数据操作规则将是本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了解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各子系统间的互联方式。通过规划统一的数据库,不同的子系统除了独享自身的数据库外,还设立一个数据共享库,用于存放各子系统采集回来的跨行政区域的数据,并用对应行政区域编号进行标注,各子系统除了从互联网上采集数据,还应时刻对共享库进行采集和管理,实现实时网络舆情发展跟踪。子系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信息处理单元,其除了上述的功能外,还包括了一般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三层系统框架层:信息采集层、数据处理层、信息查询显示,如图1 所示。

(五)完善各子系统功能设计

各子系统是一个功能完整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监测系统,可根据工作实际设计相应的运行规则和运行机制。由监测系统、汇集系统、分析系统、警报系统、预控子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按模块分,本研究根据自身开发的需要把子系统的后台模块分为: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模块、专题监控模块、人员监控模块、主题分类管理模块、分析预警管理模块、关键词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系统参数管理模块、统计汇总模块、采集模式管理模块、采集站点管理模块、地点区域管理模块等。

(六)完善各子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与设置

指标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组成,它描述了物质的某个特性的名称及度的数量值;而指标体系(Indication System-IS)则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 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所用到的指标及指标数值准确性、可用性将是衡量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系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如数据采集完整性指标,它就直接反映到采集模块的采集面;数据相关性指标,它直接反映了舆情监测模块跟踪、定位功能和准确性;预警指标体系设定是情警报系统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分析结果判断将是警报发出的触发条件,同时,其数值大小将是危机警戒线设定的凭证,可以根据数值范围来设定其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把预警级别分为轻警级(Ⅳ级,非常态)、中度警级(Ⅲ级,警示)、重警级(Ⅱ级,危险)、特重警级(Ⅰ级,极度危险),同时,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不同的颜色来判断预警的不同级别。因此,指标体系建立与设置必须在深入程度、全面性、准确性、可行性、可操作性方面入手,争取实现系统的可用性、可控性、准确性、可靠性。

(七)大力完善制度保障建设

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引导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能仅靠一两个计算机系统或者一两套班子人马就得以顺利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引导不仅仅在乎结果,更是一个过程,一个永远在路上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防范未然、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它将考验政府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等方面的应变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还直接反映出政府部门的智慧和信用,因此,在做好一系列严密的网上监测、引导的同时加大并完善制度保障建设也尤为重要。

1.制定并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西方著名的学术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阶层的形式和色彩,它是对某些不利于社会运行的舆论进行控制,并使之为自己服务。因此,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做到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能维护网上公平正义、风气优良的正常网上秩序,最好的办法是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成熟的制度是政治成熟的必然条件,是应对潜在的危机与风险,控制、规范互联网虚假、有害信息,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的关键。

2.规定媒体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媒体作为社会的一个团体,不管其性质是政府所有制媒介,还是私有制媒介,它既然提供了一个可供大众认知或发表信息的渠道与空间,其在充分享有法律给予的发布媒介信息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就是每种媒介都要对依赖它们而获知信息的公众或团体负有社会职责,这社会职责的大小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3.加大媒介素质教育力度,促进传媒素养提高

媒介素养教育,它是为了应对各种媒介对人的各种不同影响进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它的核心是使人们具备正确理解、使用、利用媒介信息,并对其意义有着自已独立的判断和价值的认知能力。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在20 世纪下半叶,已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引入课堂,因此,我国适时提出并加强媒介素质教育,以提高人们传媒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4.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支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按省、市等行政级别建立相应的纵向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与引导的团队,同时扩大团队的组成,实行纵向部门有序对接,规定相关部门的职责人,积极调动各级部门的主动性,提高基层的参与度,使网络舆情信息监控不留死角,并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

同时,建立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横向对接机制,扩大横向部门的参与力度,并确定各部门的责任人,实行联动机制。建立从政府、媒介机构、公众联动对接机制,完成立体防控体系。形成以媒介机构、政府为监控主体,公众作为网络舆情的受众。建立从网上与网下的联动互助机制。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关注网上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变化,又要关注网下网络舆情所造成的影响及动向,提高网上、网下的引导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以广西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研究为例,提出了为行政区域服务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需求,以简洁而直观的方式描述以行政区域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的开创性思维构建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新思路,提出一系列具有现实操作性建议,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所具有的作用和实施方法,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提供参考。

摘要:文章以构建行政区域(广西)服务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为落脚点,深入研究当前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针对其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无法科学地做到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性的欠缺,认为引入以行政区域作为信息采集与管理操作单元,可以克服该系统在分层、同步、异步处理机制上的不足,并提出构建科学、实用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对策与建议。

篇4: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初探

[关键词] 社会舆情;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制度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5-1

一、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首先,通过下面一组案例了解社会舆论,尤其是社会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一)泸州二奶继承案:2001年,黄某立遗嘱将财产遗留给情人张学英,并进行了公证。黄去世后,其妻拒绝将其遗产交付张。张遂提起诉讼,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更引发了法律界的争论,网络上舆论纷纷,给审判机关带来了很大压力。法院判定遗嘱无效。二审维持原判。

(二)李思怡案:2003年6月4日,长年吸毒的成都妇女李桂芳因偷盗被抓,后被送去强制戒毒。李桂芳被抓后,曾多次极力哀求抓她的人去救出被关在屋里的无人陪伴的女儿李思怡,但都遭到拒绝,最后只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在戒毒所里求助时同样没有给予答复,其家人及邻居也都未接到通知,导致其3岁幼女李思怡被困家中活活饿死,直到6月21日才被发现。四川媒体记者在网络发文,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涉案民警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8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对原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民警黄小兵公开宣判,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王新和黄小兵有期徒刑三年和两年。

(三)河南“喝水门”案:2010年2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死者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当地警方“喝开水死亡”的说法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喝开水”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同时,不少网友也发出检察机关能否查明事件真相、能否依法公正处理的质疑。河南省检察院监测到鲁山县“喝水门”事件的舆情信息后,指示平顶山市检察院介入,迅速查明了4名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批准逮捕。至此,这起网络舆论事件才渐渐平息。

以上几个案例,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舆情对案件审判产生影响,包括积极影响(李思怡案),也包括消极影响(泸州遗产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机关的舆情监测与相应的举措也对案件结果起到重要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影响,又应该怎么去完善,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二、网络舆情概述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三、舆情监测制度概述

(一)舆情监测制度的概念。舆情监测,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

(二)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保障。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两方面保障:一是人力、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保障,二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有必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来进行。

四、舆情监测制度建议

(一)加强对各类网络论坛,尤其是市县级论坛的舆情监测。加强地方网络舆情监测,应建立以当地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为先锋、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后盾、以同级司法网站为互访对象的舆情监测网,搭建夯实的技术平台,对网络不良信息严格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全国性、主流论坛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引导。全国性、主流论坛往往是舆情热点事件的“孵化器”,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类主流论坛和网络媒体通常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影响力,可以与传统新闻媒体一样通过“议题设置”把网民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三)加快司法部门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应变速度。畅通网络与司法部门的舆情沟通渠道,确保司法部门能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决策。司法部门应拓展自己的网络传播阵地,创办好法院网站,对题材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在充分策划后及时公布结果。这是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关系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4]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处置、媒体舆情应对和信任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篇5:舆情监测服务要求

在今天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上,舆情分析师往往比一线记者更活跃,在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话语权有时甚至超过了记者。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在私下场合都需要了解媒体和公众对自己的真实看法,据此妥善地制定决策和及时地调整修正决策。一些公开发表的舆情分析报告和榜单,也能以客观数据呈现的方式,规避新 闻报道的约束。

舆情监测成为新闻报道的另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承载着新闻工作者改良社会、推动良政和善治的理想。

舆情监测:社会转型期的“太阳耀斑”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过程。现阶段,舆情监测业务的需求量猛增,好比“太阳耀斑”一样集中剧烈释放。

国内舆情监测业务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包括智能化搜索引擎的舆情监测平台,舆情分析报告,社会化媒体传播,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运营,舆情应对和媒介素养培训等。

舆情监测产业的出现的几个条件:

第一,全民传播时代到来。

过去传统媒体的接触率受到文化教育程度、交通、电信等条件的约束,政府和企业的“信息相关方”其实是十分有限的。政府领导人、企业负责人通过个人的信息渠道,不难对外部环境做出判断,轻松地敲定决策;如果想控制相关信息的传播,也比较容易做到。

如今,世界的关联性极大增强。网络时代出现了众多的“信息相关方”,远远超出领导人的目力所及、秘书机构的能力范围。

来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最新数据,中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居世界第一;网站达400万个,网站访问量仅次于美国;手机用户达12亿,移动网络用户 超过8亿。中国有103家网站提供微博客服务,微博客账号总量已突破13亿。此外,中国还有微信账户6亿,其中境外账户1亿。

几亿网友,意味着几亿个“摄像头”,每个人都可能在突发事件现场发布见闻;几亿网友,还意味着几亿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这就需要专业的舆情机构,借助智能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舆情搜集、梳理和研判,提供专业的应对之策。

第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1978年岁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经过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加速驱动,导致建国后前三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和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但现阶段利益表达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利益博弈的规则还不够 透明和规范。当前,互联网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通道。因此,以互联网为主力平台的舆情监测,具有社情民意风向标的意义,可测量社会的和谐度与稳定系数。反过来说,热点舆情的频率和烈度,则提示着当下社会矛盾的对抗性和潜在破坏性。

舆情监测对于政府公共治理的意义,相当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于政府工作,包括企业管理来说,舆情监测也具有这样的民意预警功能。2013年秋季以来,微博的活跃度急剧下降,一方面微博平台上好勇斗狠的言论氛围得到扭转,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微博的舆论预警功能弱化,这对政府及时把握民意脉搏不利,需要适度保留微博的舆论活力。

第三,现代新闻舆论环境呼唤新型网络智库。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公共关系是为了促进公众对本组织的认知、理解和支持,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利于提高政策拥护度,或促进企业产品销售。今天的 PR(Public Relations),政府、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离开互联网是难以想象的。互联网不仅成为消费者评估某一品牌的重要信源,而且成为公众评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信源。政府、企业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都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展开,以网络帖文为民意素材,以社会化媒体作为低成本、病毒式传播的传播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有所诉求,一个更为便捷的通道,就是网络表达。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7次提到微博和微信。基于互联网的政策反馈研究,网络意见更为直率,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避免基层调研和座谈会等形式可能因 为现行体制的“中梗阻”而听不到真实的、尖锐的声音。

如果能结合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和对策研究诸功能,就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智库。这是舆情监测的高端增值业务,即智能化搜索引擎+公共关系管理+社会化媒体传播,也为新闻媒体、公关公司、软件公司的转型提示了方向。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舆情监测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是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阶段性需求。随着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特别是法治的健全,利益博弈逐步转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渠道,而无需更多地借助舆论压力,舆情监测的业务需求将趋于平缓。

舆情服务需要阳光共识

舆情服务作为一个初兴的产业,其行业规范还在探索中。从人民网几年来的实践看,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与业界同行探讨。

一、分清两种角色:媒体式的舆情观察,服务客户的舆情应对咨询。

媒体式的舆情观察讲是非,服务客户的舆情应对咨询讲利害。目前一些舆情机构都定期公开发布一些超越的舆情观察报告、榜单等,打造话语权,对政府、企业、NGO乃至于公众人物的口碑管理做出臧否,往往会触到其痛处。而服务客户的舆情监测和应对咨询,则需站在客户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其趋利避害、利益最大化提供一对一的咨询顾问服务。

两种角色不容混淆。中立的舆情观察报告和榜单,切忌受到客户商业利益的侵蚀,自损威名。现在某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把影响舆情榜单,与“和谐”批评性报道一样,纳入了“公关”日程。

二、要做“阳光产业”,并非“月光产业”

我们做的是舆情监测,而不是舆情监控。舆情业务不带有公权力“管控”的强制性职能。有些急功近利的客户,希望舆情服务主要就是提供删稿服务,游说协调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删除对客户不利的稿件。这是对舆情业务的误解,也会对年轻的舆情产业造成致命的损伤。我们总是告诉客户:新闻的发生是第一位的,新闻的报道是第二位的;坦诚面对舆论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所谓“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舆情监测和应对咨询顾问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要释放“正能量”。

有一些舆情服务机构兼营社会化媒体营销业务,即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议程设置,利用人物营销、故事营销,请大V转评,推广某个企业、某个产品,或某个组织的形象。这属于创意产业、智慧产业的范畴,即使以营利为目的,只要不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虚假信息,应予包容。

据媒体报道,某地曾查处一个网上炒作公司,发现公司的600余名“枪手”分布于28个省市,并且拥有312个“大V”,粉丝累计达到2.2亿。警方打击的是这家公司“造谣传谣”的不法行为;如果这些网络“大V”和“枪手”的转帖内容不是虚假信息,即使收费,也并未触犯法律。

但社会化媒体营销不应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置信息真实性于不顾,编造事实、恶意炒作、误导欺诈;须保护个人信息,尊重个人隐私;倡导文明用语。

四、为网络舆论加权解读。

网络帖文并不代表全部民意。毕竟只有45.8%的中国人上网。例如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等,他们基本不上网,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在网上也鲜为人知。而经常在网上发声的,也只是网民的一小部分。当一些知识精英、商界精英和率先触网的官员在网上指点江山、呼风唤雨的时候,别忘了网民中还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空间,各种意见和观点纷繁复杂,网络舆情研究要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务求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各方利益诉求。既要关注“大V”,也要关心草根;既不能编造数据,也不能预置评判;实事求是,力争还原“水淋淋”的民意。

篇6: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功能和服务

舆情监测系统的数据是经过清洗、过滤、抽取、分析和挖掘的,舆情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不只是提供简单的舆情信息搜索,而是具有全网搜索、定向监测、自动发现,自动预警,趋势分析,自动分类等功能,具有丰富的统计结果。

而互联网搜索引擎只能提供相关的搜索服务,要靠人工主动去搜索,搜索结果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掺杂很多的不合理的因素,准确性、可用性不强。全面性和及时性方面完全不能满足舆情监控的需要。

采集范围和深度

舆情监测系统所采集的信息范围主要是定向的,是用户关注的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网站,针对这些网站可以做到全面采集和精准采集。虽然baidu/google等互联网搜索虽然采集范围广泛,但是针对具体的舆情载体,采集深度不够,采集不全面。

目前搜索引擎的数据采集采用的是广度优先策略,会根据url地址进行重复采集的控制。对于论坛、贴吧等舆情载体不会按照主贴、跟帖、翻页的方式进行精确采集,采集深度满足不了舆情监控应用的需要。

西盈网络信息雷达系统专门针对西盈网络舆情监测(监控)系统和西盈竞争情报系统开发而成的,深度挖掘技术超越了google等以智能化和广度见长的搜索引擎爬虫系统。

更新速度

舆情监测系统用户可以自己设置采集的更新频率,对于舆情高发的载体网站可以做到分钟级的更新,这一点互联网搜索引擎是无法达到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的采集周期一般都是数天或者数周,甚至会出现漏采,无法采集的情况。

采集的网站种类

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做到对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等舆情载体的全面采集,尤其是针对论坛(包括跟帖),贴吧等这些“草根”网站(这些媒体往往是舆情高发区域),实现全面、迅速的舆情采集的同时,可以实时更新信息的点击数,回复数,转载数等等。而互联网搜索引擎大多是采集新闻网站,而对于论坛,贴吧、博客等等往往无能为力,更无法提供舆情分析需要的统计数据。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互联网搜索引擎所采集的数据,往往是没有经过过滤的,甚至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等垃圾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可以作为舆情的并不多。而舆情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全部都是有效的,和用户相关的,真正称之为舆情的数据。

舆情信息储存和利用

舆情监测系统的信息是储存在用户本地的,可以进行归档,分析利用以及作为应用系统的数据来源,但是针对互联网搜索引擎中的数据,用户没有任何干预的手段,只能通过其固定的检索服务进行访问。

相关信息的数量

百度和谷歌等互联网搜索引擎虽然拥有绝对多的数据量,但是对于和用户相关的舆情信息,由于其没有定向采集全面,深度等优势,其收录数量就会大大低于舆情监测系统。另外,舆情监测系统集成了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元搜索功能。可以整合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数据。

总结

成功的舆情监测系统是主动告知用户google等搜索引擎中或收录或没有收录的与“我”相关的舆情信息。重大事件及时预警,并提供量化的统计分析数据助力舆情分析,通过自动生成舆情报告等方式辅助舆情工作。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背景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达到3.84亿人,全国互联网普及率28.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33亿。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于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威胁。对相关部门来说,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对企业来说,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是企业市场、行销决策的重要支撑。方案内容

系统介绍

易观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聚焦,倾向性研判等,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主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系统结构图

系统组网图

系统功能

1)深度多渠道网络信息采集,为用户提供监控源配置功能,可以对监控源的优先级进行配置调整。

2)完善的信息预处理机制:超链分析,编码识别,URL去重,锚文本处理,垃圾信息过滤,内容去重,关键字抽取,正文抽取等。

3)强大的索引分词机制,对舆情信息实施双重过滤,具有自动分类、自动聚类、相似性排重功能,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热点发现。

4)热点舆情:系统自动识别出热点焦点事件,以舆情形式分新闻、论坛和博客三种类别呈现。及时发现网络热点信息。

5)专题追踪:生成专题报道对网络话题进行专题化的侦测和追踪,如两会、奥运会,对专题话题形成系统性的掌握和监控。

6)分站/分类浏览:对系统中舆情可以按网站和不同的分类进行浏览。同时可以对显示的舆情进行操作(设置影响、入简报、专题、收藏、删除)。

7)趋势分析:来源载体/站点分布、单个/多个关键词热度曲线图、主题/关键词热度的整体趋势、文章转载量日均/总体趋势分析、舆情信息的地域分布、网民检索行为分析。

8)突发事件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全貌。9)多种舆情检索方式:可按网站、类别、时间段、关键词等条件进行专项化全文检索,并可生成查询时间和次数、关键词查询频率等查询统计数据。另外还将结合检索关键词,随时补充全文检索库中的关键词,有机结合个人操作习惯,可在检索结果中进行二次检索。

10)舆情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11)统计报表:系统生成各种形式的报表。报表包括图表和数据表格,图表包括饼图、折线图、直方图等,如总量图、趋势图等;数据表格是对舆情信息的数理统计,以数字的形式记录各项舆情数据。另外用户可以自己需求定制报表模版,比如日报、周报、月报等。

12)舆情报警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系统提供多种报警方式。

系统特点

1)精准全面的网络舆情采集,能够对论坛、博客、新闻评论等内容进行全面、精确的采集和及时的更新,为舆情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2)多维度实时监测、过滤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到本地的文章会自动标注并分析,具有趋势图直观展现。

3)专业的舆情办公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需要关注的信息定制到系统,用户可以随时调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直接追踪关注事件的传播源头,把握传播动态,系统自动生成舆情报告,节省用户人力。

4)专业的舆情分析顾问服务,基于易观深厚的互联网行业背景以及对网络舆情深刻的认识,协助用户进行舆情监控设计,对用户背景、行业特征及需求做深度调研,给出最适合用户的舆情监控方案。

5)丰富的舆情项目开发实施经验,有专业的舆情实施队伍和资源,提供从舆情监测规划、舆情系统选型、舆情项目实施、舆情工作开展到舆情干预的一体化的舆情系统解决方案。

6)拥有成熟的舆情产品,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定制,需求牵引及时,在保证效果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商业价值

帮助客户全面、及时、精准、专业、高效获取网络舆情并为己所用;

第一时间获取客户相关的正负面新闻、泄密信息、领导相关报道、近期舆论热点等,健全危机事件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协助企业客户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为企业市场、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

附件1: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一项在政府部门、人民团体指导下,社会和家长参与,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具体实施的社会行动,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地参与网络游戏,构建和谐家庭关系。该工程自2011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

一、“家长监护工程”的主要内容

(一)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建立专门的服务页面,公布专线咨询电话,开通专门受理渠道,介绍受理方式。

(二)家长需要了解、引导、控制孩子游戏活动的,由家长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以及限制措施等信息。限制措施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长度,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

(三)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并持续跟踪观察,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制止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不当游戏行为。

二、实施“家长监护工程”的具体要求

各网络游戏经营单位要做到“四有”,即有专人负责、有专线电话、有专区设置、有季度报告。

(一)专人负责

1.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并将指定负责人及联络方式向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2.培训专门服务人员对“家长监护工程”提供专业咨询解答和服务支持;帮助家长了解被监护人游戏行为,提供家长与被监护人进行沟通的建议;

3.服务人员要持续跟踪每个申请,及时与家长沟通情况,反馈该账号的活动,了解未成年人参与游戏的状况,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

(二)专线电话

1.开通单独的专线服务电话(区别于普通服务热线),提供咨询解答和受理服务;

2.在原有的客服电话中提供转接到专线服务电话的链接;

3.要提供多种服务渠道,确保家长可选择最便利的方式提出服务申请(传真、网络申请、电子邮件、信函邮寄、上门申请等)。

(三)专区设置

1.在网站设置“家长监护工程”专区,在主要运营产品网站的显著位置设置进入该工程页面的链接方式; 2.专区要有对工程情况、申请条件、处理流程、可采取的监护结果等事项的说明;

3.要在专区显著位置设置监护服务申请入口、受理方式(家长监护专线);

4.专区要预设好问题和答案,或展示虚拟案例操作流程及结果,供家长阅览和参考;

5.专区要设置服务申请进度查询;

6.专区要登载《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示》(附件2),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地玩游戏、玩健康的游戏。

(四)季度报告

各网络游戏经营单位要在每季度末向所在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提交“家长监护工程”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咨询数量、申请数量、受理与完成情况、重点案例分析、疑难问题说明,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强化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上一篇:不怕失败的名言下一篇:读工匠精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