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工作论述范文

2024-04-08

纪检工作论述范文(精选6篇)

篇1:纪检工作论述范文

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答案要点:

第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切实端正入党动机,努力做到在思想上首先入党。第二,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标准,明确努力方向; 二是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三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第三,严格履行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争取早日在组织上入党。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和“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的理解。

组织上入党只是一种形式。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确实,思想上入党才是最彻底、最坚决的入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党。只有思想上入了党,才能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党员标准,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思想上入了党,才能使自己的素质更加全面,工作能力更加提高;只有思想上入了党,才能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一是对全体党员来说,应该把工作当作事业做。胡锦涛同志说过:“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大都是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一定的任务,这些看来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整个党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是反映在本职工作上。”因此教育系统的每位党员就应该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中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胸怀大志,尽心尽责尽力办好每件事。二是要立足现有岗位,坚持不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三是要用心思考工作,锐意进取,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总之,就是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做,不管在怎样的岗位都要展现共产党员的风范。

二是对党员教师来说,应全面发展。有人说:“今天的教育是造就未来的人,造就未来生活和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由此我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辛劳,感受到教学任务的艰巨。学校已成为“未来人类加工厂”,产品的质量将影响个体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代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全方面的要求,在先进性活动开展的今天,党员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党员教师应该成为广大教师行动上的楷模、思想上的典范。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位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成为一名大家认可的老师,一名全面发展的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求知,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见解,形成一种不随风而变的思想。要关心爱护周围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学生,把“让孩子幸福地学习着”作为自己最根本的工作指导思想。

共产党员这个称呼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它成为一个标志,成为我们行动的纲领、工作的目标,时刻要求我们牢记革命宗旨,为人民服务。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各位党员,让我们时刻准备 3.结合实际试论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答案要点:

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第二,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

第三,我们要从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事业成败的高度来增强群众观点,真正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天职,把实现群众的愿望作为最大的事情,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是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

第四,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4、联系自身和工作实际,谈谈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义及深远影响。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新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就是群众路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成长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历史。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要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就要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群众路线,才能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育、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崇高的。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如何在本职岗位践行走群众路线,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呢?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

其次,党员教师必须做到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党员教师必须做到博学多才;党员教师必须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党员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坚定对教育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以党性铸师魂,以党风促教风。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和政策,让自己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走对路,不走偏路,端正自己思想。

然后,要有奉献精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责任是一种奉献,一种使命。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内容,真正反映一个党员教师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共产党员的责任就是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员教师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立足平凡的岗位,恪守神圣的职责,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以敢于负责的精神、锐意进取的品格,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以一流的业绩体现先进性,以实际的贡献走在群众前列。

最后,应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一个有良好师德的老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是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

补充题

1.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怎样写入党申请书 申请书的基本书写格式

(1)标题:可写“入党申请书”。

(2)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申请人对党组织的称呼

(3)正文:内容包括:入党志愿,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对入党的态度,今后努力方向,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4)署名和日期:正文写完后,要署上申请人姓名和日期。3.以实际行动作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⑴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⑵学好党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⑶加强道德修养,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⑷增强党员意识,使自己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⑸立足岗位实践,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爱岗敬业,创造佳绩。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要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认真学习、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

第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上下功夫。

第三,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二是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三是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3.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答案要点: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防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比较系统的概括了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之党治国治军等方面的理论成果,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动摇,以此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

3.党为什么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答案要点:

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总之,党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制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纲领;才能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始终站在革命运动和建设事业的前头,带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进入社会主义的更高发展阶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篇2:纪检工作论述范文

1.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公务员回避制度的概念:

是指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由于亲情具有高度人身依附性等特点,决定了亲情与公务执行中所要求的严肃、认真、公正、依法等基本要素存在一定的冲突。职务关系的回避,主要目的在于将工作关系与亲属关系相分开,以使公务员之间形成比较和谐单纯的工作关系。

公务员回避的范围回避中主要是亲属关系:亲属分为三类:配偶、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血亲可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指生育自己或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上溯至父母、祖父母,下至子女、孙子女等。旁系血亲,是指双方之间无从出关系,但同由一共同祖先所生的血亲。如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同源于祖父母的伯、叔、姑与侄子女之间皆为旁系血亲。姻亲是指配偶一方与另一方的血亲之间因婚姻而发生的亲属关系。姻亲分为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及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公务员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任何亲属关系,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务员在人事选拔、执行公务等方面排除亲情干扰,秉公执法,不偏不倚。但是,实际生活中,婚姻法意义上的亲属范围非常广泛,一味强调排除任何亲属关系有时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因此,在任职回避中,对亲属关系作了一定的范围界定,对于足以产生实际影响的亲属关系的,必须执行职务回避。

公务员回避中的亲属包括四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其中夫妻关系、直系血亲与婚姻法意义上的夫妻关系、直系血亲的范围是一致的。对旁系血亲,规定为三代以内,其中“三代”是我国特有的亲等计算方法:首先找出同源直系血亲,从已身往上数至同源直系血亲,记下世代数;再从同源直系血亲往下数至要计算的旁系血亲,记下世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是相同的,则用一边的世代数定代数。如果两边的世代数不同,则取世代数大的一边定世代数。根据这个算法,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与已身同源于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伯叔姑姨舅、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外甥子女等。对于近姻亲的范围,《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在第二条第(四)项中规定: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公务员回避中应回避职务的范围:

公务员法并不反对具有上述亲属关系的人都参加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实践中“警察世家”、“子承父业”、“法官夫妻”等现象并不少见。关键是具有亲属关系的双方所担任的职务之间不能是法律所禁止的特定直接关系。根据本条规定,任职回避中应回避职务的范围包括三种:第一、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第二、在同一机关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第三、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第三条将“同一领导人员”解释为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将“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解释为包括上一级正副职与下一级正副职之间的领导关系。第三种情形主要是考虑由领导的亲属担任纪检、监察、审计的,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而由亲属担任组织、人事、财务工作,则容易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产生腐败等问题。公务员回避的变通规定:

考虑到实践中因地域或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对任职回避作一定变通,本法规定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在任职回避制度方面适当开个口子,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如一些边远海关,邻近的单位很少,就业、生活都不太方便,派夫妻双方同去该海关工作,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外交部的一些派出机构,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外交惯例,可以允许公务员与其夫人在同一个机构工作。由于现实中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到可以变通执行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较少,考虑到法律规定的严肃性,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才可以对任职回避作变通规定。

篇3: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工作论述

一、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当前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当中, 财务会计对此项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是精细化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阻碍。在企业财务部门中, 很少有财务会计人员能够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同时也没有意识到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当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不仅如此, 在传统核算思维模式的影响之下, 也很少有财务会计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对企业带来的好处, 这就导致企业在建立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时遭遇阻碍。不仅没有严格的执行精细化管理工作, 同时也缺乏针对管理工作的考核标准, 对于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也缺乏应有的监督和督促。

(二) 人员架构不合理

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搭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 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扎实财务理论以及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才来进行具体工作运作。然而, 从当前笔者所了解的大部分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 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财务部门的人员架构不合理, 整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完全无法胜任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情况。

(三) 财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

要想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展开, 并且使其发挥作用, 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就需要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指的就是财务会计信息化进程。但是, 在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当中, 其信息化的进程却不是那么的理想。虽然许多企业都已经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 希望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有所帮助。然而, 由于财务会计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问题, 导致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 并没有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出来。而只是简单的将传统的财务核算进行信息化的转换, 以此来实现财务会计数据的共享。然而, 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真正的作用, 包括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等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这也就导致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进程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二、关于企业推进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要想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进程, 那么就必须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企业要确保财务管理人员无论是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理论, 还是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都及时更新和了解, 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要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和计划, 这样才能督促财务人员积极主动提升自我素养。除此之外, 企业还一定要注重高端财务人才的引进, 不断对财务会计管理队伍进行优化,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企业财务工作的完成。

(二) 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标准和制度

要想更好的发挥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作用, 那么就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制度, 这样才能保障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更好的完成。而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制定完善的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和制度。当然, 在制定标准和制度时, 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对财务目标与岗位责任进行有效的结合, 将财务会计工作中每一个工作都分解到具体的岗位当中, 这样才能保障财务会计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执行。其次, 就是对每一个岗位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要求, 并且进行有针对的考核, 以此来保障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能够有效完成。

(三) 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当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手段被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当中。而这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能够对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 这样财务部门就能够及时掌握并了解企业所有的财务信息, 从而更好的进行财务信息收集、管理、分析等工作, 并且通过与其他系统, 比如销售、工程、网络等的共同合作, 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数据库。

摘要:企业中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对于企业的发展, 以及在市场中的经营活动都能够提供帮助。而在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中, 财务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依然存在着问题, 本文就将针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讨论。

关键词:财务会计,精细化管理,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辛胜军.浅析财务会计工作精细化管理[J].时代金融旬刊, 2015 (12) .

篇4: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论述

关键词: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落后,缺乏与社会形势的联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很多煤矿企业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内容过时、编排混乱、创新不足、知识点冗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在员工毕业后适应社会价值体系时显得十分乏力。

(二)煤矿企业教育的工作目的性强。现阶段我国的煤矿企业为了让员工能够在工作时,可以掌握更多的工作领域知识,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略了对员工动手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广大煤矿企业要将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加以重视,如此才能让培养的员工真的符合工作形势,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三)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偏低。煤矿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基础,他们是员工效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对员工个人行为、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我国煤矿企业中,有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品德差、缺乏责任心,不利于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优、动手能力好、适应能力强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二、煤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首先确立人性化理念。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教育人,这是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是分类管理的理念。当今时代,群体的划分更加多样化,从年龄上由小员工、中员工、煤矿企业员工和职业人;从团的战线上分,有青工、青农、企业、少先队等等。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的思想状况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年级的煤矿企业员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深入基层的理念。要把思想教育的主体下移到基层,投入下移到一线,把教育的自主权交给基层,变上级指令为目标引导,不越俎代庖。四是重视效力的理念。这是衡量新时期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重投入更重产出,重过程更重结果。

(二)要强化管理功能。一是领导机制: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制约性,提高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可管理性;二是操作机制:要在内容上将政治导向、思想教育、道德示范、法纪约束及文化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员工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构成“大教育”工作网络。三是评估机制: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益有其特殊性,因此,评估要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的统一。四是奖惩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建立在评估基础之上,要作为一项硬指标,使任务与企业思政工作者的业绩联系起来,与职务的晋升联系起来。

(三)要创新工作方法。首先,要借助党政及社会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其次,要丰富思想教育的方式,包括从简单的说教向贴近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转变;从单纯强调“我讲你听”想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转变。此外要针对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的不同特点,用不同形式开展工作。第三,要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主动接受新兴技术,借助各种大众传媒和物资手段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占领煤矿企业员工网上思想教育阵地。第四,活动载体要多样,要将思想教育通过理论指导、价值共识、舆论宣传、文化渗透、典型引导、教育灌输、道德规范、化解矛盾、群體凝聚、环境感染、文化娱乐等方式进行全面渗透,全方位深入煤矿企业员工的学习生活之中。第五,载体要突出品味,无论哪一种载体如果流于庸俗,不仅不利于解决思想问题,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抵消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四) 要做好几个结合。一是将煤矿企业员工的理想标准与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既要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进行正面教育,重视大道理的理论灌输,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也要结合煤矿企业员工实际情况。二是要将政治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与非政治性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并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让实践再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理论。四是把教育煤矿企业员工和服务煤矿企业员工结合起来。既要帮助煤矿企业员工解决思想问题,又要切实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语: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对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和管理,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措施和保证,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员工人才。煤矿企业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专门型技术人才的场所,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尤为重要。本文在此背景下,概述了煤矿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广大煤矿企业员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篇5:对外贸易论述题[范文]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与目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经济安全性是新时期中国外贸战略开放理念的核心,以此探索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支撑条件,有助于促使中国尽快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一、改变激励型出口创汇政策,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和增强经济安全性。要切实调整贸易制度,提高出口附加值,并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并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以进促出”,保持适度的国际贸易收支顺差是作为促进中国外贸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

从长期着眼,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投入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而这些要素则与进口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战略资源,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作用,但将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从而提高GDP增长率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因此应从战略高度,建立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机制,推进大宗资源类产品的联合采购机构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进口规模优势,增强中国对外谈判的“话语权”。

二、适时适度地调整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目前中国引进、利用外资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并不高,个别地方政府为争夺招商引资项目,甚至不惜成本大打“引资大战”,外资项目难免鱼龙混杂,一些外资企业乘机把“夕阳产业”转到我国。同时,盲目恶性竞争,致使土地资源被消耗,“假外资”盛行及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其结果是进一步挤压了本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因此适时适度地调整现行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是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实现内外资税制统一的基础上,可实施重点优惠,有选择地吸引外资,并且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同是还应加强外资监管,建立外资绩效评价体系。

三、以内外贸易相结合,降低外部经济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开放经济进程中,要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避免形成高度依赖型经济。

我国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考虑到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市场规模,我国无疑是一个大国经济体。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大国经济模式,从中长期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应实施内外贸相结合、外需与内需相协调的均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支撑点。因为通过改善出口结构、优化出口竞争力来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面对外贸不确定性的增加,若要合理化解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承受力和消化力,就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

首先建立技贸相长机制,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虽然中国制造业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由于缺乏自主性知识产权,中国的差距更为显著。发达国家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拥有绝对优势,在其经贸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许可和转让等,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跨国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外贸要改变国际贸易中不利的地位,就要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在外贸战略中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这一关键因素。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以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技术和贸易融合互动,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良性循环。

其次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出口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中国应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使国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在质量、规格、技术等方面适应加工贸易出口的要求。同时要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我国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是中国的外贸企业。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内在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总体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均较落后。这也就是中国企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仅以劳动力众多及人力资源便宜获取“比较优势”的原因所在。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应是中国外贸新战略中重要的支撑条件。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建立企业创新机制,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创造和维持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等级和质量。同时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

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成了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贸易摩擦将会长期存在,对此严峻性应给予充分重视。

为了应对纷至沓来的贸易摩擦,中国必须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建立更加自由、更加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并且,妥善处理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在国家已建立的汽车、钢铁、化肥三个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电子信息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敏感产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使产业、商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渠道,能快速反映,快速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以企业和工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新机制,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

八、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进口战略。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1、正确把握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2)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3)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4)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5)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2、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初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总体看,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外贸体制改革更深入一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企业改革步伐较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决定》着眼长远,明确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攻方向,也立足当前,提出了不少重要举措。

3.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35年的实践证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体制变革催生的竞争优势最全面、最稳定、最持久。哪个时期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更大,哪个时期经济整体竞争力就提升更快;哪个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更成熟,哪个地区的经济就更具活力。《决定》对构建开放型新体制作出了重大部署,随着这些部署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一定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构建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外贸新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与目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经济安全性是新时期中国外贸战略开放理念的核心,以此探索我国外贸发展的新支撑条件,有助于促使中国尽快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一、改变激励型出口创汇政策,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消除因出口激励政策带来的扭曲,提高开放效应和增强经济安全性。要切实调整贸易制度,提高出口附加值,并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并注重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以进促出”,保持适度的国际贸易收支顺差是作为促进中国外贸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支撑条件。

从长期着眼,我国未来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投入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而这些要素则与进口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进口中往往包含大量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和战略资源,它虽然不会直接对GDP总额产生作用,但将促进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集约化增长,从而提高GDP增长率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因此应从战略高度,建立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特别是战略性资源的进口机制,推进大宗资源类产品的联合采购机构机制,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进口规模优势,增强中国对外谈判的“话语权”。

二、适时适度地调整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目前中国引进、利用外资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总体水平并不高,个别地方政府为争夺招商引资项目,甚至不惜成本大打“引资大战”,外资项目难免鱼龙混杂,一些外资企业乘机把“夕阳产业”转到我国。同时,盲目恶性竞争,致使土地资源被消耗,“假外资”盛行及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其结果是进一步挤压了本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因此适时适度地调整现行外资政策,促使利用外资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是实施开放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实现内外资税制统一的基础上,可实施重点优惠,有选择地吸引外资,并且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同是还应加强外资监管,建立外资绩效评价体系。

三、以内外贸易相结合,降低外部经济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在新的开放经济进程中,要保持适度的外贸依存度,避免形成高度依赖型经济。

我国经济规模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考虑到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市场规模,我国无疑是一个大国经济体。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大国经济模式,从中长期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应实施内外贸相结合、外需与内需相协调的均衡发展战略,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坚持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支撑点。因为通过改善出口结构、优化出口竞争力来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面对外贸不确定性的增加,若要合理化解外贸依存度提高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本国经济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承受力和消化力,就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

首先建立技贸相长机制,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目前,虽然中国制造业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由于缺乏自主性知识产权,中国的差距更为显著。发达国家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中拥有绝对优势,在其经贸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许可和转让等,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跨国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外贸要改变国际贸易中不利的地位,就要以技术进步、提升效益的质量增长型模式替代粗放型的传统出口模式,在外贸战略中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这一关键因素。依靠技术进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并以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使技术和贸易融合互动,实现“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新的贸易”良性循环。

其次是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出口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中国应根据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对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使国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在质量、规格、技术等方面适应加工贸易出口的要求。同时要以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重点,引导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的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制造业领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全面提高出口竞争力。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鼓励能够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六、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我国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微观基础是中国的外贸企业。据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环境竞争力、内在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和总体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均较落后。这也就是中国企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仅以劳动力众多及人力资源便宜获取“比较优势”的原因所在。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外贸出口的微观基础,应是中国外贸新战略中重要的支撑条件。培育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建立企业创新机制,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创造和维持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等级和质量。同时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机制,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

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成了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中国经贸的进一步发展,贸易摩擦将会长期存在,对此严峻性应给予充分重视。

为了应对纷至沓来的贸易摩擦,中国必须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推动建立更加自由、更加稳定的全球贸易机制。并且,妥善处理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

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经验,加快与贸易摩擦相关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在国家已建立的汽车、钢铁、化肥三个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电子信息产品、农产品等重点产品、敏感产业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使产业、商协会和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渠道,能快速反映,快速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和产业的利益。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建立以企业和工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新机制,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

八、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进口战略。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1、正确把握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开放型经济已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2)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3)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4)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5)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2、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初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总体看,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外贸体制改革更深入一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企业改革步伐较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决定》着眼长远,明确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攻方向,也立足当前,提出了不少重要举措。

3.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篇6:君王论中关于道德的论述感想范文

这本书是“谴责正人君子虚伪的道德,回归真实人性道德的伟大著作。”但看完之后便不觉得是谴责道德,反而是孜孜教导人们从善的苦心之作。

先来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大概,《君王论》也翻作《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1469-1527)的代表作。全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等的问题。以现实主义的原则出发,使政治活动逐渐开始摆脱神权的控制与束缚,面向真实的人。其它具体的成书时间,过程以及内容不再赘述。

这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讲论“王国的国体及如何获取”。这里讲的很多关于君王国的历史及各种君王国的发展,壮大及毁灭。第二部分是讲论“国家的力量,国防及政治”一方面的问题。我重点写第三部分“君王自身的道德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国家”的内容。

书的第六篇的标题是君王的自身形象,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国王,除非是暴君,不然他的形象想必是十分的好的,因为在启蒙运动以先,国王都是十分受民众尊敬的,都是封建君主专制,国王就是老大。你也很少看到国王,而且你所看到的国王的形象,都是十分高贵,优雅的。我认为这归咎于两方面:奴性思维和贫富差距。大家接受的教育不是关于人们平等的教育,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都是,“见到国王要下跪,要绝对顺服国王和国王的命令。”这不能怪人们,因为那时候认知程度就那水平,时代就是那样,没有人思考平等或其他的人生大问题。还有就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导致了社会的阶层化,分出了阶级。有了贵族,地主和农民。你的出身决定了你的地位,社会角色很难更改。所以人们被动接受了国王。我们现在是站在后人的角度看这个问题,难免有点不合宜。但我们若联想到现实则可以看出其中则个。

现在的文明,应该算是非常先进的,但是仍然在有些方面做的不好。“历史在重复”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在我的认知中,比如说我们国家,官员的荣耀似乎过头了,人人都希望当官,官本位思想很严重,挺悲剧的。那些为官者说好的为人民服务,可实际呢?他们滥用职权的行为就像是在没有法律约束的原始社会一样。现在可不是什么原始社会和封建时代,现在是法制时代,人人平等。可是社会很多不公平现象是“人为”制造的,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制度?还是制度下的“人”?马基雅维利当时的社会是贵族压榨平民,要求国王在保持自身形象的时候适当运用手段来维持权力。而我们怎么做的?.....权力是有范围限制的,官员们却想要更大的权力,人性的贪婪充分显示出来。但是,我们的制度却没有监管好我们的管理者(他们是人民授予暂时权力的管理者,而非统治者)。然而他们就像封建时期的国王一样,超越于法律之上。就像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一样,当无辜的平民受到欺压时,悲问苍天喊:“还有王法吗?”可那些嚣张的官员们经常的回答就是“我,就是王法!”多么嚣张的回答啊,他们把他们自己当成了自己管辖区域的王。马基雅维利说的是:“君主应当经常做弱小邻邦的保护者,但不要增加他们的力量”。作为管理者而非统治者,更不应该如此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百姓。

正如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不应当使人民憎恨!

有时,统治者为了维持自己的长久统治,做出一些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比如他的一个经典理论(“狮子与狐狸的理论”)中说:人们必须承认世界上有两种斗争方法,一种是运用法律,一种是运用武力。前种方法是人类特有的理性行为,而后者则是兽性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现实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从心,迫使人们必须诉诸后者。这就要求君王必须懂得如何善于运用野兽的行为进行斗争,做君王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他必须狡猾如狐狸,凶猛如狮子。狮子不能防御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发现陷阱,做狮子是要吓走豺狼。马基雅维利笔下的君王有睿智的,像瓦伦丁诺和费尔南迪多,很重视平民的意见。就是聪明的狮子。也有残忍暴戾的国王,像契萨雷·博尔贾,很重视法律和军队的作用。也有愚蠢的统治者,像无数及其自私且贪婪的国王。

但我们现代社会,为了控制权力的滥用,想出了很多的监管办法。都想把人放在法律之下,让法律来约束人,以达到法治而非人治的效果。但像我们国家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完全的信任人,是冒险且错误的。我们不说高尚的道德,因为道德似乎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马基雅维利在真实的人性下讨论道德,是真实的,不像道学家在理论上讨论人,完全就是纸上谈兵。马基雅维利不反对在统治之下使用些权术,但是最终目的还是在统一情况下发展社会,让自己和百姓共同得利,互利共赢。正如他说的:君主必须懂得如何运用人性和兽性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

虽然他教导把自我的利益放在第一,这也是正常的。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也是“自私人”假设,但最终目的是保护百姓,壮大国家。不违背人性下的治国之策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正人君子不适合当国王。正如我们的法律也是尊重人性,以人为本。那国王的政策也就要做的就是得到百姓的认可。

在自私,贪婪的人性之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往正道上走,道德一定也必定是人人都当向往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也是整个社会的高尚目标。

道德高于法律,有些事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是法律不会惩罚,就像个人的贪婪自私,人们会责骂你,但是法律在你的贪婪不违法的情况下不会惩罚你。就像马基雅维利笔下的众多国王一样,虽然个个都不是善类,但是他们做了一个“国王”该做的事。你也可以看成是人性的解读,也可以看成是教导如何使用权术的案例教科书。都决定于你的看法和角度,给你一个自我的思考空间。这也是《君王论》毁誉参半的原因之一。

但可以往好的方面看,看成马基雅维利是在分析人性,以反面例子教训我们政治和道德。让我们以反面教材为例,从真实的人性出发,去思考,去改变。

陈大

上一篇: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下一篇:一男一女的情侣幸福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