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工作小结

2024-04-07

工学交替工作小结(共9篇)

篇1:工学交替工作小结

电子工程系

顾恺

实习工作小结

今年1月20日,我班学生怀着欣喜的心情来到了扬州海信集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生活,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必躬行”。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习,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公司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班学生圆满结束了实习。就3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心态转变。学校的生活养尊处忧,无需我们担忧某些问题,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跟得上就可以,而在工作当中就不然,工作中,要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处理与上级领导、同事的关系,还有在工作当中的不尽人意等事情,这些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及时的转变心态会让工作更加顺利。因此,从到企业的第一天起我每天晚上去学生宿舍,跟他们谈心,让他们首先把心态摆正,工作虽然苦,累,但通过一个星期与同学们的交流谈心,他们渐渐融入了企业。

2、计划做事。有了明确的计划,目标才清晰,以至于在工作中不会茫然。在带着学生们实习期间,我每天都写工作日志,记录下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天上班出勤情况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等等,在这三个月中,大部分学生在勤勤恳恳的工作,而且从工作中体验乐趣,从工作中体验钱的来之不易。

3、离职学生的处理。在这三个月中,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认真的工作,但还有少数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工厂的生活节奏,对于这些部分学生,我及时和他们家长取得联系,一起动员学生继续工作,如果学生

电子工程系

顾恺

还是无法适应,我就与学校取得联系,让这些学生继续回学校就读。

4、自身提高。在学生实习期间,我有空余时间就去车间里,看看学生工作状况,给他们送些温暖,除此之外,我还向综合管理部的汪经理学习厂里的生产情况,学习厂里的生产线运转,以及厂里的管理制度,这三个月中,我了解了整个冰箱的生产,并且知道企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学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知道自己怎样去培养学生,让他们能更快被社会需求。

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很快结束了,这次实习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了集团的企业文化。工作中有苦也有乐,但更多的是收获,这次实习我们班学生受益匪浅。在理论与实践的磨合中大家显得比来时更加成熟和稳重,也多了一些实践经验。在一个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环境中,学校给我们学生安排的这次实习为他们以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以后的职业实战中,会打的更响、更漂亮!

篇2:工学交替工作小结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小结

交替,这个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各大职业院校中推展开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方法,也能将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中去,4月底,作为大三年纪的我们,有幸能够进行为期2个月的工学交替学习,为我们日后的学习和踏上工作岗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和实践机会。

坐上大巴,我们来到了常州市巨泰电子有限公司,开始我以为工厂和学校的实训没什么区别,可是来到这里才发现,学校的学习条件真的很好,工厂里没有大片的绿地,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有的只是一排排的厂房和轰鸣的机器噪声,这让我们很失望。5月4日,进入工厂上班的第一天,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上岗培训和岗位安排,我和其他六位同学分到了一个生产小组,进行元器件配件的制作工作,每天都是单一的工作内容,产量随着我们的熟练程度越来越多,我们忍受着高温尽心尽力的完成着每天的生产指标,有时为了完成任务,我们甚至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虽然很累,但是看到我们每天做出的成果,心里还是说不出的高兴。我们班其余的同学则被分配在了流水线上进行插件工作,不能有一点的分心和马虎,同学们都坚持着。一段时间过后因为工厂的安排,我被单独调到了仓库进行分发物料的工作,虽然工作的强度不高,

篇3:工学交替工作小结

1工学交替概述

工学交替是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里,学生在校先进行2 - 3个学期的学习,然后可以到合作企业进行1个学期的工作。这里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参观实习,也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和企业正式员工一样,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可以获得报酬的。而且这些工作都是和自己的专业息息相关的。通过这样的工作实践,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工作结束后,学生还可回到学校继续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在之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 工学交替模式特点如下:

1学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在向企业推送学生工学交替实训之前,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特别要明确企业方的纪律和规定,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另外企业也要对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并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在实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及时和学校进行沟通,学校也要给与企业配合,使得工学交替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通过工学交替,学生在学校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能掌握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真正做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 实践强化理论。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还能感受到学校环境感受不到的文化氛围,并且可以向企业正式员工学习,积累很多职场经验。

2学生工学交替时期的角色有了重大改变。这一时期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学生既要遵守学校的纪律,也要遵守公司的章程,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要向企业和学校双方申请。学生在企业里的实训表现,直接决定了这次工学交替的实训成绩,成绩由公司主管根据学生工作表现和业绩给与评定。

3在企业实习期间,因为学生角色已是企业员工,按照工学交替的要求,企业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样也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4在整个工学交替的实训过程中,学生和企业之间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企业可以给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留在企业继续发展。

2高职物流专业工学交替模式实践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积极与企业合作,实践工学交替实训模式,并将学生的工学交替实训安排在物流企业最需要的时间段。具体做法如下:

2. 1就工学交替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工学交替实训是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期间关系实训效果、学生安全以及企业方利益等多个方面。需要事先就这些问题细化、商讨并以合作协议的形式落实,即明确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此期间,学生必须遵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企业必须给学生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实训,学校也必须配合企业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并加强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2. 2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安排工学交替时间

为了使校企合作达到双赢,教学计划中,应当将工学交替实训安排在企业最需要的时间段。显然“双十一”之前及之后的一段时间都是物流企业业务最繁忙的一段时间,也是用人最急需和最短缺的一段时期。我们把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安排在双十一相应的学期也是最为合理。相应的,学校应该把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放在企业淡季来上。

2. 3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为使学生学到的内容真正能够为企业所用,相应的教材就应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每门专业课程对应一到两个校企合作单位,教材内容在保证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可根据企业实际业务中的操作改编而成,这些都需要企业方合作配合提供,因此教材是由本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开发。

3高职物流专业工学交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顶岗实习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进行,但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大致如下:

3. 1企业和学生对实习时间的长短问题意见不一致

我们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安排的实训时间为三个月左右。但对企业来讲三个月的实训时间太短,学生刚刚上手还未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就要离开,因此企业方希望实训时间最好能延长至半年; 而由于学习环境的转变,工作压力的存在,学生则认为实训时间太长,1个月的时间足已熟悉并胜任物流岗位上的工作,并能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技能。显然这一矛盾是因企业和学生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企业追求的是业务的正常、低成本运作,而学生追求的则是实践技能的增强。

3. 2企业安排的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匹配

如果实训学生较多,有些企业会安排部分学生到其他有需求的岗位去工作,比如有些电商企业可能物流岗位需要的人满足之后,会安排学生进入营销岗位,而有些物流企业可能会安排部分女生去做文员,这部分学生可能认为这些工作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强,而且3个月的实训并没有得到专业上的实践,因此对顶岗实习工作安排不满意。

3. 3实训过程中劳动强度的问题

在物流企业实训过程中,大部分还是进行最一线的工作, 对于娇生惯养的90后来讲,是有些劳动强度的。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企业追求利润时不惜一切代价,加班加点也是正常, 但对于学生来讲,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就会有负面情绪产生。

3. 4学生家长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工学交替模式需要学生在企业进行至少3个月的实训。 学习场所的改变,学习模式的不同,学习过程肯定不如在校内显得轻松。因此有些家长对此表示不理解,会认为学校让学生在校外打工挣钱,而没有看到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从而产生不满。少数家长甚至对孩子在企业工作表示担心。这些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

4高职物流专业工学交替实践中的几点建议

最近几年来我国职业类院校非常重视和关注工学交替这种教学模式,针对在工学交替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 1完善校企合作协议,维护各方利益

对于工学交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矛盾,事先想好解决放案,并写进合作协议。比如实训时间的起止日期、实训岗位要求、实训期间补贴的发放、各方权利义务等等。工学交替期间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应该把未尽事宜的解决方式进行提前约定。

4. 2工学交替要求教师提高综合能力

工学交替教训模式的实施,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定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各项物流业务操作流程。因为高职教师仅仅有高学历和高科研能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学习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4. 3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

在工学交替模式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除了考虑自身的成本和效益之外,还要充分为学校考虑,比如给学生支付劳动报酬、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安排合适的岗位以及配合学校做好相应的考勤和成绩评定工作。企业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安排超出劳动强度的工作任务。另外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好的文化氛围、高素质的员工,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训也是可以受到熏陶的。

4. 4重视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

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学习形式发生了质的改变,由于劳动强度和学习强度的不同,在校学习时间和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差异,都会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在这期间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工学交替定岗实训期间,指导教师在进行常规安全教育的同时,也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5总结

篇4: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关键词]工学交替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闫金奎(1974- ),男,天津人,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发展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孙胜利(1966- ),男,天津人,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和教学管理。(天津30045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37-02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指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主要是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上,在学生就业和行业、企业用人上合作办学,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有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脱高职院校招生难、就业难困境的有效出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能否改变这一现状,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成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为主、书本为主、学校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样既为行业、企业输送了急需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与支持,才能吸引生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

2.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可靠保证。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硬件差,实训场所及实训设备短缺,缺乏真实意义的工作现场氛围。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为学校提供了宝贵的校外实践学习基地,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企业拥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如手机生产技术、平板电视技术、笔记本电脑制造技术等。这些是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我们的教师也缺乏这方面的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而企业又很需要具有这些技术的人才,通过工学交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学生学到了技术,学校不费成本,轻而易举达到了职业技术学习的目的。

3.工学交替作为一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的前瞻性发展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专业设置依据。职业院校的发展与企业唇齿相依,职业院校想拥有蓬勃发展的生机,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发展同步。企业总是站在先进技术应用的最前沿,市场上新产品的出现千变万化,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问世,一种新产品的诞生,往往就孕育着一种新职业、新专业的产生,这就是我们职业院校发展的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工学交替将使职业院校发展与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4.工学交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巩固书本知识,掌握实践技术,形成劳动技能。从认识论的角度说,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实行工学交替,学生既能学习理论,又能在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企业技术师傅的启发、指点下,通过自身有意识的实际操作,更容易学会技术,形成技能。

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德育发展

1.工学交替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尊重领导、服从命令,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学生不受企业欢迎的原因,除了技术、技能、经验不足之外,更多的是吃不了苦,受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实行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逐步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辛苦,在劳动中磨炼坚强的意志,学习工人阶级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身上最缺乏而又最需要吸收的养分和精神食粮。工学交替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个性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绝不是课堂上几节德育课能够轻易达到的。

2.工学交替改变了许多学习、表现不良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毕业前基本达到了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我们发现,很多平时学习懒散、旷课、上课睡觉、听课分心走神的学生在工学交替实践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紧张而又充满刺激的企业劳动使他们感到新鲜、振奋,同时也感到压力。在企业,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好的调理,个人形象获得了塑造。企业的许多规章制度比起我们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要强很多。

3.工学交替使学生获得了享受劳动果实的快乐。在工学交替期间,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通过劳动获取报酬,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养成了厉行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使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部分经济问题。

三、工学交替使企业有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持

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企业按照需要有意识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使用人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急需的是技术型人才。所谓“高工难求”,就是因为技术人才需要长期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积淀,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爱岗敬业品质为底蕴。许多企业都在为技术工人发展后继无人而担忧,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一位企业人事经理曾经风趣地说: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没有经过社会各种形形色色不良思想、行为习惯的污染,可塑性强,我们可以在白纸上作出色彩斑斓的图画,而从社会招过来的人员,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的难度大。

2.工学交替办学模式,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特别是季节性强的生产企业,在生产旺季需要一些季节性的临时工,这些临时工的知识要求、技术性要求、组织纪律性要求,往往不是随意能够找得到的,实施工学交替,着实为它们解了用工的燃眉之急。

四、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践

近几年来,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在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充分利用学院身处开发区的地理优势,积极探索与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的新路子。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开展细致的工作,建立了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三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飞鸿达利通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天津滨海分公司等多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尤其是在2006年与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联办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交替班的合作协议。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广泛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后,我院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了培养方案。具体做法是:

1.在一、二年级期间,安排学生到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三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顶岗实习2~3周。学生到企业顶岗认识实习,主要是利用他们第一次到先进的大型现代化生产企业的机会,身临其境地体验企业文化和自动化生产环境。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生产一线体验操作工的艰辛,锻炼体能,磨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激发努力学好专业技术的上进心。如摩托罗拉、三洋等公司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临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由于时间紧、用工量大,在社会上一时很难招收到素质较高的员工,企业渴望学院给予它们人力支援。于是我院抓住机会调整教学计划,组织一、二年级学生经过培训赴企业顶岗实习,最后完成实习小结,给出实习考核成绩。

2.在校理论课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必修的理论课程外,在2~4学期还要安排两周左右的专业实训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训内容有初步掌握电子工艺(含SMT工艺)、智能仪器使用、手焊技能及手机线路板检测等。通过专业实训,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而且还可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核,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在第五学期,根据摩托罗拉ANA线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实训内容,强化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在第五学期期间,学生已基本学完应修课程,为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摩托罗拉等企业进行毕业前顶岗实习,我们安排了热风枪手焊技术实训,由摩托罗拉等公司派工程师到校进行培训,学生考核合格后由企业聘用上岗。2006年,9~12月共进行了四期培训与考核,我院2004级电子三个班的学生都进行了手焊技术培训,经考核先后有108名学生到摩托罗拉进行顶岗实习。由于学生在校经过了系统的专门化训练,到了企业后工作上手很快,大大缩短了企业培训员工的时间,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回顾近几年来的工学交替实践,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第一,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直接同就业挂钩,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增强;第二,通过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到企业参加实际工作,与社会接触,与各种人员合作共事,学生在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第三,在实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择业观、劳动观的教育。总之,工学交替确是一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便捷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篇5:工学交替指导老师工作总结

我系09级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24名学生于2011年6月12日来到XXX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工学交替,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必修的教学环节,是每一位学生都要需要认真完成的学习任务。也是企业选拔、考察人才的一种方法和形式。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就业的高度来对待它。

XXX公司是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企业,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全、质量最优的精密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基地,是国家二级计量单位,是国内知名塑料电工机械专业制造厂家。经过近50年的发展,企业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滚动元件的生产、检测装备,产品的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规模、生产品种和质量水平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被中国机电日报誉为“中国滚动元件之王”。

学生为期一个月的工学交替,由于时间较短,主要是认知性和实践性的实习,分布在品管部、丝杆车间、导轨车间、综合车间。涉及的主要岗位是检测检验及其相关岗位,主要有原材料质量检验、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导轨检查等。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公司不可能让实习一个月在校生真正顶上工人的生产岗位,而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每一位学生都配有师傅,在实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师傅请教和询问。学生在车间能通过专业相关的基础性工作的学习专业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中,同学们在可以接触到精密的检验检测设备、工具、量具,不同精度等级和要求的零部件,零件的生产加工工艺和相关产品的发展水平与方向以及企业的文化和氛围。

在下企业之前,系部领导作了相应的动员,着重强调了纪律和要求。明确告诉学生,进入企业,每一位同学的表现就不仅是你的个人行为,还代表了整个机电学院的形象。在车间,师傅和部门领导对你们的评价将会影响到企业跟学校后续的用工和合作,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同学将来的就业。因此,在企业的一个月时间内,大部分的同学都能遵守按工厂的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穿工作服进车间。当然,少部分同学情绪有波动,不够踏实努力,甚至会旷工,这也通过做思想工作,适时引导,使这种消极影响很快平复下去。

XXX公司的企业精神是敬业、团队、服务、创新。宗旨是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企业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公司。经营理念是品牌是金、服务是心。它的核心价值观是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企业创造财富。质量方针是改进、创新、品牌、绩效。发展战略是以创新的观念引领企业快速发展,以创新的管理引领企业深入市场,以创新的制度引领企业高速运行,以创新的技术引领企业走向国际。在这样的企业文化和氛围中,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将会重新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下级服从上级的理念,将会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触使他们在返校后更加努力地学习。

在XXX公司进行“工学交替”,公司为学生提供了住宿,可以在食堂吃饭,生活条件基本可以,工作也不是太苦太累,比较适合学生成长。工学交替一个月,企业给学生提供了XXX元/人的生活补助。学生在车间工作会与不同层次的人打交道,可以学会与同事、上级沟通、协调;在生活中,也要锻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能力。这一段企业的实习经历,主要磨练了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它将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克服懒惰的习性,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

在一个月的实习中,通过与学生座谈、开会、现场观察、和师傅交流等,我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生活,只有一个女生由于在家没有劳动经历,刚来时适应能力较弱,闹情绪说要回去实习,通过几天的适应,在老师的辅导下,也能够跟上实习岗位的任务。

2.部分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有偷懒、迟到早退的现象,不注意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意职业道德的修养的提高。

3.个别学生不会处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师傅之间出现了矛盾,产生与公司相抵触的情绪,对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态度。

总之,一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喜忧参半。可以明确的是,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确实需要提高。我们在教学中,在教他们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教他们做人。“做事必先做人”,学生只有懂礼,才能立于社会。

机械工程系 总结人:XX

篇6:工学交替实习总结

学号:xxx

姓名:孟xx

今年3月19号至4月1号,我们电子商务09(1)班的全体同学在陈月波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东方电子创业园开始了我们为期15天的工学交替。来到公司之前,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全班同学被分到了两个不同的公司,10个同学分到了衣秀;24个人被分到了杭州聚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正式实习之前,公司的领导花了两天的时间给我们培训。在培训的这两天是我们收获最大,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这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民事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半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但是工作时,才发现自己学的跟本就是皮毛都不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领会了以前一位老生送给我的一句话:“在学校要多看多学,到了社会总有用到的时候。”由于现在还住校,所以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那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我们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注册博客,然后发博文,工作虽简单,但枯燥而乏味。虽然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你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麻烦或损失,还是得认真完成。晚上回来听着另一家公司实习的同学抱怨,他们被顾客骂,投诉等等,或许我们所受的只是身体上的疲惫,但是他们却是精神上的疲惫。比起他们,我们还是幸福的。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我们马上就毕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除掉房租餐费和日常的开支,有时候寄点钱给父母补贴家用,我们常常所剩无几,一不留神可能就入不敷出成为月光一族,但此时我们再也不好意思伸手向父母要,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要合理支配我们手中的这笔少的可怜的钱。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象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同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比如我们公司做网络推广的同事,他们很注意对自己客户资料的保密,以防被同事抢去自己的业绩,因而关系显得有点淡漠。但是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办公室,大家就会毫无眷恋之情,有更好的机会他们肯定毫不犹豫的跳槽。他们情绪低落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而偶尔的为同事搞一个生日party,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此次实习增强了我毕业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这次实习,我班同学表现得都不错。许多同学都认为,经过这次培训,自己去面试此类型的公司还是可以胜任的。所以,我们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

篇7:工学交替总结

2013年7月20日,我系畜牧专业启动了为期六个月的实习历程。我班共有40人,分别被分到4个单位实习,具体安排如下: 宁夏晓明农牧有限公司分到34人,其中黄羊滩基地12人,青铜峡基地22人;张掖市甘州区前进奶牛专业合作社分到2人;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种鸡场分到3人;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种场分到1人。

在实习期间没有提前结束实习回家的学生,也未发生打架、斗殴、罢工等事件。然而都在实习过程中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主管交给的各项任务,赢得了分场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学校争光添彩。全班学生于2014年1月10日陆续离开了各自的实习岗位,到总公司办理离职和实习手续,顺利的结束了实习生涯。

通过“工学交替”可以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明白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教学的压力,因为学校的设备、仪器不全面,实习场地不足,从而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训需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了公司的生产机构和管理模式,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要领。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通过六个月的实习,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效果非常显著,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工学交替”达到了本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

2.“工学交替”促进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工学交替”配合了公司的各项工作,满足了公司的人才需求,同时也为公司输送了廉价的劳动力。

通过实习可以充分证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适应了畜牧专业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无论对学生的成才还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篇8:浅析“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 工学交替扮演着学校教育和企业岗位之间润滑剂的重要角色, 做好工学交替, 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学的办学水平、提高毕业生社会竞争力、提升学校社会声誉和促进产学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2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指出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1]”, 因此高职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工学交替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特征, 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和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但是, 凡事物就有两面性, 工学交替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由来已久, 在我国也实践了很长时间, 期间暴露出来很多问题, 制约了工学交替在职业教育中进一步发挥润滑剂的作用。

1 单一工学交替运作模式的制约性

单一工学交替运作模式是指工学交替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开展, 独立嵌入在第四学期的正常教学进程中。以常州信息职业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 根据学生座谈、调查等反馈信息发现, 学生在工学交替之前接受学校指导教师的实习动员, 具有较高的热情度, 对实习岗位和实习工作具有较高的期望水平。但是, 在1个月的实习过程中以及实习结束后, 学生反而表现出强大的负面情绪, 不仅对专业丧失兴趣, 而且对实习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产业了悲观甚至是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不适应这种快速的角色转换, 二是企业管理积极性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笔者分析, 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安排和企业的用人制度的衔接设计不甚合理。工学交替在教学环节设置上更多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反复进行, 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目的, 实现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选拔任用人才注重连续性和持续性, 特别注重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恰恰是学校和企业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一致, 两个环节的脱节最终造成了“学校喊累, 企业喊苦”的状况。

进一步分析,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的用工制度和管理理念, 企业不能积极主动和学校一起研究改进工学交替实施机制, 不愿意将学生实习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反馈予学校, 有故意“遮丑”的嫌疑, 以达到对外维护企业形象的目的。事实上, 有部分企业存在惰性心理, 愿意享受学校人才培养带来的红利, 但是实际上不去积极同学校开展产学合作工学结合, 帮助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的沟通不充分, 信息不能共享, 最终成为了目前在工学交替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之根源。

2“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运行模式

2.1 融合校企合作资源, 创新工学交替模式

“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模式, 结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两个专业的就业特点, 顺应校企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整合现有校企合作资源, 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进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专业工学交替新模式。“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模式突出工学交替实习和学校再教育以及企业员工培训的连贯性, 把工学交替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项工学交替实习阶段,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提高学用结合水平;第二阶段是订单班报名选拔阶段, 目的是帮助企业根据学生的实习评定结果, 采用双选的方式与学生达成订单培养意向;第三阶段是订单式工学交替实习阶段, 目的是根据企业订单培养计划, 采取弹性教学和实习模式, 进行工学交替实习;第四阶段是顶岗实习, 学生承接第三阶段成果, 可以选择直接在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

2.2“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模式内容

第一阶段是专项工学交替实习阶段, 该阶段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提高学用结合水平。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安排, 结合学生个人意愿, 分配学生进入实习岗位, 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第二阶段是订单班报名选拔阶段, 目的是帮助企业根据学生的实习评定结果, 采用双选的方式与学生达成订单培养意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之后, 企业和学生都对双方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 此时再组织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选拔合格学生进入订单班, 校企联合执行深度人才定制计划。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前后承接的重要作用:第一在于督促学生从始至终在实习中树立责任意识, 接受企业规范管理, 做好本职工作;第二在于使企业对实习学生产生亲近感, 有利于企业在学生实习中加强管理和倾注培训资源, 做好学生的工学交替实习管理工作。

第三阶段是订单式工学交替实习阶段, 目的是根据企业订单培养计划, 采取弹性教学和实习模式, 实行弹性工学交替管理方式,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

第四阶段是顶岗实习, 学生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连续培养和锻炼, 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岗位技能, 作为正式进入企业实习的学生, 可以享受和普通员工同样的物质激励, 同时作为实习生也享有更多的学习、晋升机会。

2.3“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实施过程

第4学期中期开始第一阶段的专项工学交替实习;在这学期结束之前启动第二阶段的人才选拔和意向确定工作, 暑假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培训、实习;第5学期开始第三阶段, 校企双方按照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 用实习岗位需要的新课程置换学生原有课程, 执行弹性工学结合方案;第5学期11月份学生与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 进入第四阶段。

3 结束语

“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模式强调工学交替过程的衔接性, 既突出学生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又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企业考核和实际需要, 因材施教,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发散分流。既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 实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又适应了当代90后大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行单一工学交替运行模式的分析, 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研究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 提出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运行模式, 探索解决现行单一工学交替运行机制弊端的方法。

关键词:人才培养,级联发散式,工学交替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4-06/22/c_1111255437.htm, 2014-6-22.

[2]刘兵, 张智靓.基于专业调研的三阶段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 2014 (13) :221-222.

[3]伍小兵.基于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2 (18) .

[4]周敏.“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 2010 (03) :3-5.

[5]杨诚.对接产业发展引导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0) .

篇9:工学交替工作小结

【关键词】中职教育;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一.“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概述

“工学交替”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学校作为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工学交替”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工学交替”模式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一)学校和企业建立“工学交替”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这就满足了学生既能获得专业的理论知识也能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学生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中具有学生和员工两重身份,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做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校企共同管理。

(三)学生在企业内通过自己完成的任务量可以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四)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表现进行相关的考察和评估,对那些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录取,通过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职业学校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通过“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可以把学生将学校场所从学校延伸到企业,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可以感受到企业的文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收到熏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教育自己,激发自身的学校热情,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取得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校通过“工学交替”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学校调整办学方针,同时在开展“工学交替”模式过程中老师的教育观念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得教师的教学思想,策略和方法都能够不断变革,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三)有利于满足企业多人才的需求

21世纪是谁能拥有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性地位,通过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既可以实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企业通过“工学交替”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建立人才储备基地,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冲突

企业文化和学校作为两种独立的文化在二者进行合璧时必然会发生一定的碰撞,有时甚至会出现工作上的不协调,排除现象,导致合作之后不能最大化的发挥作用,阻碍了“工学交替”的有效实施,如何让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好的结合在一定,是实现“工学交替”人才模式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促进学校和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工学交替”模式中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的教师一般是专业知识比较深厚,但是实践能力却有待提高的人员,企业担任招聘的人员也缺乏相关的教育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才质量难以保证。

(三)教学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中中对“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支撑,对学生“工”的教学过程比较忽视,学生在“工”的过程中难以实现目标,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由于学生身份的特殊性也会导致企业对学生不重视,使得有关企业疏于管理,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主动性不强,使得学生出现“放羊式”的状态。

四.中职学校中做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一)转变观念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意识到“工学交替”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下培养人才的模式,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组织学校到企业进行实习,形成学习和实习的人才培养循环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对学生的培养责任,这样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对于转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内容为中心的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要做好对“工学交替”模式的宣传,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工学交替”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有意识的参加“工学交替”教育模式中来。

(二)慎重选择合作的企业

实行“工学交替”模式中,合作企业对这种模式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合作企业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选择好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工学交替”的关键之处,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过程中寻找那些管理规范,信誉度高的企业,同时也要满足企业对“工学交替”模式比较具有认同感,在此基础上,双方找准双方的利益点,实现互惠互赢。

(三)打造“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模式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通过从企业引进,或者到企业中锻炼的模式增加校内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按照聘请那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充足的教师人才库,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改善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学校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五.结束语

总之,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更好的推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最大化,学校既要做到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又要做到将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中来实施,同时企业也要尽到对学生培养和管理的相关义务。

参考文献:

[1] 周育辉,李军民,蒋萍萍,吴兴林,刘六英. 高职院校基于“3111模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3)

[2] 高华,杨静波.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上一篇:公路试验员考试按考试大纲精编下一篇:地沟油整治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