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知识学习心得

2024-05-24

天宫课堂知识学习心得(精选7篇)

篇1:天宫课堂知识学习心得

今天老师给我们观看了三位航天员老师的天宫课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老师和叶老师做的水膜张力实验。

首先王老师和叶老师做了一个薄薄的水膜,然后他们往水膜里加了好多好多水,把这个水膜变得大大的、胖胖的。接着王老师往里面又注射了一个大气泡,这样一个大水膜包裹着一个小水膜,就像鸡蛋一样,后来王老师坐在水膜的.后边,我突然发现大水膜里的王老师是倒着的,而小水膜里的王老师是正着的,这形成了一正一反两个图像,我和同学们都忍不住惊讶的拍起手来。后来王老师又往里面注射了一点水,使他变得更大更胖了,然后王老师又在里面注射了漂亮的蓝色颜料,在水球里放入一个泡腾片,突然这个水球里冒出了好多大大的气泡,形成了一个微型地球。看到这么神奇的实验,我突然发现了科学的神奇,科学的奥妙。

课堂上叶老师还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动作,那就是试着在失重环境下走路和转身,而且不用任何辅助道具,首先叶老师试着在失重的环境下走路,但是离开地面就飘了起来,根本走不了路。转身更有意思,首先叶老师试着像平时一样转身,但是他的上身向左的时候,下半身就往右,叶老师试着像游泳一样转身,但是还是飘了起来,又试着吹气转身,但是吸了好大好大一口气吐出来时却动都没动,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最后叶老师还是用右手画圈和伸出双臂的办法转身了。

看到这么多搞笑的动作和神奇的实验,我觉得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所以我就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探索宇宙的奥秘。

篇2:天宫课堂知识学习心得

航天员们化身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空间站的生活。航天员在太空中因为失重原因,行走、转身等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太空却成了一大难题。但是航天员们可以从各种仪器得以保证健康,再次有力地说明了当代中国的强大,而且太空实验言语地球上不同,比如太空中的水失去了浮力,而且变成一种似液似物的东西。当航天员用一个仪器放入水中时水立刻形成了一层水膜。向内加入空气还会变成双透镜,一正一反。用泡腾片放进水中时。生成的气泡会在水膜中膨胀,但不外泄。这些实验实在是太有趣了,不仅科普了航天知识,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之强盛。

观望此刻,我感触颇深。想想当年中国还只是一块侵略者眼中的“肥肉”任人宰割,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机。但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砥砺前行,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之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一场又一场战争中夺回国家尊严,实现了站起来并且完全站起来了的飞跃!“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如今,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头号大国,改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3:天宫课堂知识学习心得

新闻:“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交会对接, 无疑将成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此次太空旅行的高潮。

一、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状态

新闻1:用于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于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经过第4圈和第13圈两次变轨, 目前位于距地球343公里的近圆轨道上。

问题1:在这个轨道上, 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是多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天宫一号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天宫一号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得出天宫一号的线速度 (其中r=R+h, R为地球半径, R=6400Km, h=343km, M=6×102 4kg, G=6.67×10-11N⋅m2/kg2)

可得v=7.7km/s (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v=rw, 得出天宫一号的角速度w=1.14×10-3rad/s

根据得出天宫一号的周期T=5.5×103 s

新闻2: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要和“神舟八号”飞船对接, 最佳姿态是降低飞行轨道, 并且调转方向。

问题2:“天宫一号”怎样才能降低轨道?

大气阻力使“天宫一号”的动能减小, 天宫一号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天宫一号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而, 天宫一号做靠近圆心的运动, 轨道降低。

二、神舟八号的变轨

新闻3:“抛整流罩”“船箭分离”“太阳帆板展开”……随着飞控大厅内指挥调度员的一个个口令, 神舟八号向着在太空中以倒飞姿态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不断靠近。

问题3:神舟八号飞船入轨时, 两个飞行器相距近1万公里。迢迢星河, 如何飞渡?

神舟八号飞船万里追赶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过程, 与地面上两辆车的追赶并不相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 发动机并不工作;而神舟八号飞船则通过不断的变轨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

发动机的工作, 使神舟八号飞船的速度不断增加, 神舟八号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小于神舟八号飞船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而, 神舟八号飞船做离心运动, 轨道升高。

三、传感器在测控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新闻4:神舟八号飞船的姿态需要不断调整, 才能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对接。神舟八号飞船的姿态是由地面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

问题4:地面控制系统情况如何?

中国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目前包括4艘远洋测量船、6个陆上测量站和3个活动测量站、3个指挥测控中心。在原有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基础上, 研制了符合国际标准体制、可进行国际联网的S波段统一测控通信系统, 形成了陆海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

问题5:远离我们的飞船为什么能如此听话地“任人摆布”?人们又是如何操控它的?

其实人们不必直接接触, 就可以控制一些机器。例如, 用红外线遥控器控制电视的开关;用日光的明暗控制路灯的开关;用声音的强弱控制走廊内照明灯的开关等。这些自动控制的道理, 就需要传感器的参与。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种类包括光敏电阻、热敏电阻、金属热电阻、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元件等。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相当微弱, 难以带动执行机构去实现控制动作, 因此要把这个电信号放大。如果需要远距离传送, 还要把它转换成其他电信号以抵御外界干扰。

从传感器获得信号后, 可以用指针式电表或液晶板等显示测量的数据;也可以用来驱动继电器或其他元件, 来执行诸如打开管道的阀门、开通或关闭电动机等动作;还可以由计算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发出更复杂的指令。

传感器应用的一般模式如下图表示:

四、两个飞行器相撞时的缓冲

新闻5:在惯性作用下, 8吨重的“神舟八号”飞船与8.6吨重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以每秒0.2米左右的速度进行相撞, 并合成一体。至此, 第一次交会对接任务结束, 而这15分钟内的相撞过程, 是在中国上空完成的。

问题6:神州八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对接, 就像地面上两个物体相撞一样, 撞击力非常大, 需要缓冲, 以减小撞击力。试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合成一体后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问题7:若没有任何措施,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之间的撞击力有多大? (提示:根据动量定理, 撞击时间比较短)

问题8:如何保证两个飞行器相撞时“不撞坏、不弹开”, 软硬适度?

当“神舟八号”主动对接机构上的对接环, 接到失衡传感器发出对接指令信号后, 6根滚珠丝杆就会向外推出200多毫米, 对接环上安装的3对捕获锁, 撞到“天宫一号”被动对接机构相对应的卡板器, 就会被牢牢卡住。

“神舟八号”对接环受到撞击后, 将会通过一套传动机构, 联向对接机构上的摩擦自动器和电磁阻尼器, 分别吸收纵向和横向的撞击能量, 进行缓冲。碰撞、捕获、缓冲三个步骤共需要大约60秒时间。

飞船对接机构的机械缓冲系统完成缓冲和校正, 在缓冲过程中, 储存和消耗能量, 延长作用时间, 以减小碰撞过程中的撞击力。

此次挖掘热点新闻背后的物理问题, 涉及到中学的物理知识有: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缓冲、天体运动规律等, 尤其是天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使教师与学生对航空、航天展现极大的热情。

篇4:“天宫一号”中的物理知识

“天宫一号”的外壳

10月10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回首张自拍照。照片中,“天宫一号”只露出半个身子,可以清楚地看到资源舱外表局部和中继卫星天线,它的外表面是银白色的,十分好看。大家有没有想过,“天宫一号”为什么要做成浅色的?

这是因为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要经受剧烈的温差考验。“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向着太阳的一面,由于太阳光线的直射,其温度会高到100℃以上。而背阴的那一面又会冷到-200℃左右。这么大的温差肯定对飞船是有害的。为了解决问题,科学家在“天宫一号”的外表面涂上一层银白色的涂料。这样,当阳光照射在上面时,可以减少壳体对热辐射的吸收,防止温度剧烈升高。当壳体背向太阳时,银白色的外壳又可以减少它向外辐射热。

“天宫一号”的密封加压舱

看资料我们会发现,“天宫一号”的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都是密封加压舱。密封舱我们都能理解,因为飞船飞行在外太空,外面是真空,所以需要密封舱,但是为什么还要增加压强呢?

通常,人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的稳定环境里。随着高度增高,气压就会明显减小。随着气压的减小,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氮气和水分就会面临3个不同的关卡。

据测定,上升到3048m的高度时,大气压力已降低了近一半,氧气的紧缺会使人出现高原反应。人会感到眩晕、恶心、反应开始迟钝。所以,在3000m以上高空飞行的飞机,必须采用加压密封舱,以保障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

“天宫一号”为什么向东南方向发射

大家都知道,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先要助跑一段距离:而掷铁饼运动员,则是先转上几圈,再将铁饼投掷出去。这都是利用惯性,使人在起跳前、铁饼在出手时,就有了一定的初速度,可以比静立跳得更远、投得更远。

“天宫一号”之所以要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道理正跟跳远和投掷铁饼一样,因为地球上的物体都随着地球的自转一起转动。根据惯性原理,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火箭在离开地球时就已经有了一个初速度,这个初速度的大小就是地球自转的速度。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全球各点都一样的,越近南北极,速度越慢;越近赤道,速度越快,在赤道上可达465米/秒。要使火箭绕着地球飞行不落到地球上来,那就需要使火箭达到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它飞向月球,就需要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要达到这样的速度,首先要依靠火箭本身的推力,可是如果火箭在赤道上发射,那么就有465米/秒的初速度可借。

虽然这个速度不大,但无论从科学上、经济上来考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火箭,借用地球自转的速度总是有利而无弊。

失重条件下的烛焰

“天宫一号”将连接三艘神舟飞船,搭建一个空间实验平台。宇航员们可以在“天宫一号”里做许多复杂的实验,做实验时通常都要用到火,比如焊接。这就涉及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天宫一号’里能点燃火焰吗?”

这个问题最早由爱因斯坦提出来,原版问题是“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能点燃蜡烛吗?”他本人认为不能。

爱因斯坦认为,在地面上之所以能点燃蜡烛,主要是由于重力的存在,密度小的热空气比重小,密度大的冷空气比重大,于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造成冷热空气的对流,使烛焰源源不断补充到新鲜空气,从而能持续燃烧下去。但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已没有重量了,热空气虽然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但比重均已消失,所有物体均处于自由飘浮状态,这时在蜡烛芯周围的是一团已燃烧过的热空气,外面的氧气无法跑进去,烛芯得不到氧气补充,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点燃的蜡烛会很快熄灭。

任何猜想都需要实验来检验。我们虽然没有在“天宫一号”的失重环境下工作,但我们同样可以做实验来确认,失重条件下是否可以点燃火焰。

首先,在一密封的玻璃容器内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容器内的氧气供应是充足的,然后让这个容器从3米高处自由落下。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容器及其内部所有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实验结果是蜡烛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只是它发出的光比通常情况下暗一点,而且完全是球形的,见图所示。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在失重的条件下,虽然冷热空气的对流不复存在,但是气体的热运动还是存在的,有热运动就会产生扩散。

在烛芯附近的热空气的成分是二氧化碳,会向四周扩散,这样蜡烛的火焰仍能维持燃烧下去。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间已分不清上下左右,各个方向都是均等的,所以这时烛焰是球形的。

篇5:天宫课堂观后心得

12月9日,我们在学校中观看了《太空课堂》,看到了许多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水球中的正反两像。宇航员在太空中,在水膜中注入水,形成了一个大水球,通过这个大水球,我们看到了一个倒立的像。可是在这个水球中注入空气,形成一个大气泡,我们却在这个气泡中看到了一个正立的像。两个像一正一反,十分神奇。

我国的科技,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得到提升的。尽管这个过程十分艰辛,但是取得的成果却是重大的。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当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虽然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学习的路上,总会有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会迈过那道坎,走向真正的胜利,走向美好的人生!

篇6:天宫课堂观后心得

在太空,他们三人会进行一些细胞的培养,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细胞在太空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其中,聂叔叔还向我们展示了心肌细胞在光照条件下发出的闪闪荧光和它们那富有活力的跳动。

在空间站里,可以看到一些凸出来的扶手,它们是帮助航天员们进行移动和转身的。但在失重条件下,不借助任何外力进行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转动,那会发现上身与下身总是在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角动量守恒,所以,在太空转身时,他们会用胳膊画圈,以达到移动的效果。

在太空中,水也变得神奇起来。表面张力似乎被无限放大,可以很容易地构造出一个大水球。在微重力条件下,这个水球不但不会破裂,反而还会呈现出凸透镜的效果。若是在其中抽成一个大空泡,那么一段观察另一端时,就会出现一正一反两个像,看起来极为神奇。

在评论区中,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叹,认为中国真伟大!是啊,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一代,我们就是中国的未来!所以,现在的我们应当好好学习知识,为了未来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准备。

篇7:天宫课堂优秀观看心得

今天我看到了太空小课堂上的很多秘密,也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知识。

在太空小课堂上,我看见了宇航员叔叔在太空是怎么翻跟头的,在地面上翻个跟头是那么的难。可在太空里翻个跟头跟在床上翻一样,宇航员每天都睡在睡袋里。我想:为什么不能系安全绳!不在睡袋里睡呢?于是,宇航员姐姐讲了这个原理,如果不在睡袋里睡的话,在不系安全绳,就会在飞船中乱飘。就这样,做了很多实验,但是有一个很有趣。

叔叔先把水上圆片取下来,因为太空是失重的,所以不像地面上似的,把水倒过来就洒了。但是太空就不一样了,可以做很多的形状,就像捏彩泥一样。姐姐往水球上滴了很多的水。这个水球变大了,非常有趣。于是叔叔往水球上顶了一下,用鼻子接住。好像在变魔法一样,我想:我也想去太空看看。

上一篇:幽默风趣的广告语下一篇:跟女友道歉的短信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