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谕儿辈》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4-05-01

《勉谕儿辈》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2篇)

篇1:《勉谕儿辈》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

勉谕儿辈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9)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3)。酒肉一餐,可办粗饭(12)几日;纱绢(8)一匹,可办(5)粗衣几件。不馋(10)不寒足(16)矣,何必图(11)好吃好着(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6)待(15)无时思有时,则(14)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阅读训练】

1.解释

(1)可办粗衣几件:(2)莫:

2.翻译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读完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用来做成(2)不要

2.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翻译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注释

1.俭:节俭。

2.奢:奢侈费用。

3.费用:花费钱财。

4.着:穿。

5.办:用来做成。

6.莫:不要。

7.饥:饥饿。

8.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9..若:如果。

10.馋:这里指饥饿的`意思。

11.图:贪图

12.粗饭:粗茶淡饭

13.特:只、仅

14.则:那么

15.待:等待

16足:足够

评析

评析一:在我们这个高消费的时代,重温一下先贤有关俭朴的教诲,很有现实意义。节俭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一种保护。

评析二: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篇2:《勉谕儿辈》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可办粗饭几日

(2)何必图好吃好着

(3)莫待无时思有时

2、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参考答案:

1、①用来做成②衣着,衣服③不要

2、生活不挨饿不受冻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上一篇:蓝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纪事下一篇:让考场作文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