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2024-04-21

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精选12篇)

篇1: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喷涂工艺特点,对喷涂工艺的不同工序以及车间整体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从使用甲、乙类物品的范围和数量两个方面分析喷涂车间整体的火灾危险性,结合规范提出了对使用甲、乙类物品进行数量分析时应设定的安全系数.

作 者:刘瑞明 LIU Rui-ming  作者单位:苏州市消防支队,江苏,苏州,215000 刊 名:消防科学与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X92 关键词:工艺防火   火灾危险性   化学危险品  

篇2: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农药的火灾危险性及工艺防火

通过一起乐果爆炸事故,对农药的火灾危险性及工艺防火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事故的处置方法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使生产农药的`有关单位引起重视,更加安全地生产;并使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受到教育,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生产要求.

作 者:范红俊 FAN Hong-jun  作者单位: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昆明,650208 刊 名: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年,卷(期): 33(11) 分类号:X9 关键词:农药   火灾危险性   工艺防火  

篇3: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1 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1.1 超温或加料过量等导致反应失控与介质分解。

石油化工生产中如果温度超高、设备局部受热或过热以及加料过量, 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 使某些反应过程产生更高的热量, 会使一些低沸点介质突然气化, 产生冲料现象或造成某些不稳定物质的分解 (如作为热载体的联苯混合物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生成氢气、氧气、苯等) , 导致系统内压升高甚至引起超压爆炸。某润滑油车间重合工序, 由于加入三氯化铝过量, 使反应过于激烈, 产生大量瓦斯从敞开的观察孔处冒出并充满操作间, 操作工切断照明电源时产生电火花, 引起瓦斯爆炸, 造成现场人员一死四伤。

1.2 低沸点介质进入高温系统气化造成系统超压。

低沸点介质常见的有水及某些有机溶剂等, 由于沸点较低, 达到沸点以上温度时就会发生相变, 生成蒸气, 有机溶剂多数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高温系统中可能气化超压而爆炸。如某厂催化裂化装置, 由于误操作将分馏塔底部冷凝水打入炼油罐, 水接触到高温的油立即气化, 造成系统内部超压爆炸。

1.3 反应装置内产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质

某些反应设备及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 但如果在反应及贮存过程中混入某些物质, 或者由于某些杂质含量过高而发生化学反应, 特别是有些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副反应, 产生新的易燃易爆物质, 接触明火或受到高温作用, 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例如在聚氯乙烯生产中, 电石中磷化钙含量过高, 就会产生大量的磷化氢气体造成事故。

2 石油化工生产的防火对策

2.1 严格控制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参数, 规范操作程序

温度、压力、原料质量指标、原料配比、升温及升压速度等, 都属于生产操作中的重要参数, 它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率, 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因此, 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规定的各种参数操作, 不仅是生产的需要, 也是在生产中消防安全的需要。

(1) 温度控制。温度是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正确有效地控制温度范围, 不仅是保证产品质量的要求, 也是防火防爆工艺控制的一项重点。物理操作过程温度超过控制指标, 不仅会造成液态物料的急剧沸腾, 导致溢料或爆炸, 还会使一些干燥物料发生自燃火灾;反之, 如果温度过低, 会使某些物料在管路或设备中凝固或冻结而堵塞管路, 使设备胀裂。在实施操作温度控制的过程中, 应做到正确选择传热介质、持续均匀搅拌、及时转移反应热、防止传热面结疤等。

(2) 投料配比和速度控制。对于放热反应操作, 严格地控制各种物料的配比是防止操作中火灾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如环氧乙烷生产中, 乙烷和氧的混合浓度接近爆炸极限, 一旦配比失调, 形成爆炸极限内的操作, 就可能导致爆炸火灾。另外,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很大, 催化剂过量, 反应速度过快, 反应热移出困难, 也会有造成火灾的危险。因此, 操作中应严格掌握原料配比, 准确计量;对连续的比例调节混合装置, 应设置联锁控制系统, 并经常核对进料配比;对可燃物与氧化剂的反应, 主要应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速度和投料量, 如果工艺条件许可, 还可以添加惰性气体进行稀释。对于放热反应, 投料速度不能超过设备的传热能力, 一是防止反应过速, 二是防止造成系统温度下降, 使物料积累过量, 一旦温度适宜, 反应又会加剧, 造成温度、压力异常。如某农药厂乐果车间硫化物反应岗位, 由于工人向五硫化二磷母液中加甲醇过快, 发生冲料起火。

(3) 超量杂质和副反应的控制。化学反应操作中, 如果工艺操作条件改变, 或原料中含有超量的反应危险性杂质, 即有导致副反应、过反应而造成火灾爆炸的危险。如乙炔和氯化氢在转化器中合成氯乙烯时, 如果氯化氢中的游离氯超过0.005%时, 则过量的游离氯与乙炔反应生成四氯乙烷立即爆炸。所以, 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同时, 对于物料循环操作的过程, 要有防止杂质聚集的措施;另外, 对有些反应过程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其反应完全, 如果成品中含有大量未反应的半成品, 也有发生异常反应的危险。有些反应过程则要严格防止过反应的发生。因为多数过反应生成物是不稳定的, 有发生火灾或爆炸的潜在危险。如苯、甲苯硝化生成硝基苯和硝基甲苯, 若发生过反应则生成二硝基苯和二硝基甲苯, 二者均不稳定, 在精馏时常会发生爆炸。

2.2 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站及消防设施维护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应设置与生产和操作条件相适应的消防设施, 供专职消防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使用。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供水、供液设施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要求, 要重点加强对消防水源、泵房及消防管道的管理, 定期进行巡查检修确保消防供水、供液安全, 应加强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日常管理, 保证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配置齐全, 并能运行正常。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置和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压力应满足灭火需要。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装置区和建筑物应当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巡查、单项检查、联动检查, 做好维护保养, 并按照有关规定, 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测试, 并出具检测报告, 送到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参考文献

[1]陈文贵.中国消防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12.

[2]惠中玉.现代消防管理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8.

[3]惠中玉, 工业企业防火工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10.

[4].徐燕, 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使用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7.

篇4: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关键词】化工;危害;识别;防治

我国对化工产业的要求是: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认识化工管路;认识化工阀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换热器;认识塔设备等。在内容组织上侧重于化学工业的概况,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化工安全的重要性及个人防护,防火、防爆、防尘、防毒基本知识;化工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化工污染的综合防治;化工生产所用管路、阀门、仪表、压力容器、换热器、塔设备的作用、类型、结构等。我国的化工技术的现状并不理想,技术很多方面不成熟或者处理方式不够妥帖,因此大量社会舆论在讨论化工行业的优点时更多的是附带着化工产业带来的危险以及污染来讨论的。化工行业适合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解决化工业带来的危害,以及学会如何识别这些危害的方法。

1.化工工艺设计的类型

不同的化工产业有其不同的设计方式,了解这些方式的具体内容有助于了解如何识别这些化工厂也带来的危害,主要的化工设计方案为以下几种:

1.1模拟化设计

所谓的概念设计是设计人员依照拟建的规模进行设计的,一般情况下,概念设计在中试前进行,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检查生产工艺的条件和生产的线路是否合理,确定数据和小试补充的内容以及必要时中试规模和中试目的。尽管其属于假象设计,但是其是整个设计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1.2检测可行式设计

中试是在概念设计后进行的,其最主要的内容和任务是检验小试确定的生产工艺路线与生产条件与试剂产品考核的应用功能。对系统是否可以连续运转进行检验,保证可靠性;同时要获取设计工艺所需要的工艺和工程数据;考察放大致应和检验校正放大模型;对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杂质进行考核,确定其对产品的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上述程序全部或者是部分分析,根据其内容和业务具体确定。

1.3要点分析的基础工业化设计

当化工业设计进行到这一环节的时候化工产业马上就要开始化工生产,在此之前必须妥善的分析设计方案找出工程设计的基础,在从此出发找到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只有通过基础化审核之后化工业工厂才能执行此方案。

1.4初步化工设计需要谨慎

进行到初步设计就已经进入到生产环节,这一步需要形成有效的说明书和总概算记录,结合基础设计与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化工企业厂址的选择信息,对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总体研究与计算的具体建设方案。项目的初步设计结果必须满足项目的审查要求,同时要满足施工前的准备需求,其中包括材料的采购、项目的招标等行为,卫最终确定厂址提供有力的依据,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1.5图纸设计是施工的蓝本

施工图纸是生产的基础,是施工的指导,因此,必须提高图纸设计的水平,其实依据上级对初步设计提出的有效建议,将初步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案经过修改确认的过程,同时要结合建筑与非标准设备制作的要求,采用图表、文字的方式确认招标工艺和生产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尺寸以及如何布置的问题,同时要将施工方法结合施工环境具体化、明确化、解决初步设计阶段仍未解决的问题。

2.识别化工危害改革化工设计

所谓的危险因素就是指挥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具体而言,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可能会导致事故和损失发生的不安全条件。要想识别与控制这种危险,就要对项目生产工艺的全过程、配套公辅设施的生产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进行解剖和分析,全面了解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出现的方式,种类、位置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隐患,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加强设备的安全,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的有效对策,防止不安全的技术问题,避免使用任何的危险物质,工艺,如果生产工艺必须要求,尽力采取有效地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其影响。要想有效地控制设计中的危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2.1化工原料的替代性选择

作为化学工业生产很多的原材料是高危险的,需要很高的操作性或者很高的加工条件,即使如此也容易发生爆炸泄漏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因此化学工艺工业化生产的设计上就要多考虑与原材料相似但是危害更小或者是更稳定的物质进行选择性原料替代,可以综合分析替代物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反应条件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更优化化学工业生产的安全性。

2.2多方对比择优选精的方案模式

从化学知识上我们不难发现要得到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多种路线进行反应取得,侧面对比所有可行性方案选择优化的生产模式,对比生产条件技术要求、装置要求、能源要求、产量、安全性、废物率等方面可以顺利的找到最合适化工生产工业化的方案,因此择优选精的方案模式有助于化工行业的发展。

2.3装置优化提高效率

作为化学方应是离不开反应试剂和反应装置仪器的,所以解决了化学反应试剂和反应方案的问题之后就要考虑化学反应的仪器问题了,化工生产不同于实验室化学反应,对装置的要求性更高也更严格,长时间使用的化学工业反应装置必须时常检测,以免发生化学装置泄露的事件,从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或者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上来说装置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化学反应装置可以很好地提高化工产业的效率。

2.4连接处不可薄弱对待

作为化学工业生产时常要和高危险物质打交道,爆炸性强或者毒性、腐蚀性都是常有的,因此不论在这些化工原料的运输上还是在反应装置中的贮存上都需要谨慎小心的对待,在连接或者阀门处是装置最薄弱的地方,因此管道和阀门的选择必须要严格,必须选择合格的、优秀的管道和阀门设备,从薄弱处对待严防化工原料在薄弱处泄露。

2.5提高电气施工安全性

电气是当今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对于高危的化学工艺来说,必须结合具体的施工工艺,按照相关规定,结合作业环境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出现由于电气线路复杂或者是设计不当而导致的电气爆炸,造成人员与经济的损失。

3.结语

化学工业化生产是我国工业开展的的重点项目,因此要求我们要谨慎严格地对待。化学工业的生产是与化学工业技术的成熟程度息息相关的,因此完善工业化化学生产的方案能有效的提高工业化学的生产量,但是化学工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因此就需要相关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化工生产要求的具体条例严格落实,对于化工厂发生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优化企业发难提高安全意识,也要有效的识别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改善化工生产方案,在生产中做到一经发现生产问题立刻控制,不对社会和群众造成危害。 [科]

【参考文献】

[1]周德红.化学工业园区安全规划与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篇5: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

注:此流程不包括前期的打板作业流程

 生产备料:

素材的领取、油漆领取与调配、治具的二次加工、各生产消耗品及劳保用品领取

 喷涂前表面处理:

使用白电油(或酒精)清除素材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油污与灰尘主要来自于素材注塑时的脱模剂以

及在转运和库存过程中沾上的灰尘。这些油污、灰尘如果没有去除,将会直接影响到喷涂产品的品质。

 治具安装:

治具包括二次治具(塑胶转盘)和一次治具(直接与工件相接触的那部分)。喷涂产品通常有两个面,一面要求喷漆,另一面则不能沾上油漆,否则就判定为不良品。一次治具除了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外,还起到防止油漆喷到不能沾上油漆的那些部位,所以一次治具设计时要考虑具体产品的外形及要求,不同的产品要求有不同的一次治具。二次治具主要起到连接一次治具与流水线吊柱的作用,它的主体部分---中心转盘保持不变,而与一次治具的连接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具体的排布数量和间隔视喷涂产品的尺寸大小而定。由于在喷涂过程中漆膜的涂敷,治具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经过几个生产循环之后,都要求报废旧治具,更新治具。治具的安装是指将待喷工件顺着与治具相对应的方向固定于治具上。本工序采用流水线作业,治具安装时不可强力挤压,以防工件产生变形。

 手动静电除尘: 待喷产品由于摩擦等作用,可能在其表面积聚一些静电荷。这些静电荷是吸附一些微小尘埃的主要来

源。手动静电除尘就是工人利用静电风枪,在中和消除静电的同时依靠风力的作用除去尘埃,以达到净化产品表面的作用。此工序设有一个抽风柜,以使这些去除的尘埃及时排出车间。

 转件:

此工序主要起到待上线产品的转存作用,即产品在不同的传送带上转存,以提高效率。此工序与治具 安装都用到传送带,其中传送带的控制操作面板可以启动、关闭传送的运行以及调节其速度,在传送带的末尾端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感测工件的到位,从而达到自动控制传送带的运转与停止。

 上件:

是指将转件传送带上已安装好工件的治具取下后固定于传送链条的吊柱上的过程

 自动静电除尘:

为了保证涂装时工件表面的洁净度,特添加了此道工序,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感测工件的到位,利用静电风枪再次去除工件表面的尘埃。

 底漆机器人喷涂:

机器人喷涂工序为整条自动化喷涂线的核心部分之一。一条生产线通常配置两台机器人,分别用底、面漆的喷涂。底漆机器人、面漆机器人、自动线控制柜共同构成一自动化生产的控制系统,它们之间通过各种电信号进行通迅,协调工作。根据机器人手臂上所抓的喷枪数目,可分为单枪喷、双枪喷以及三枪喷等。机器人自动喷涂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动供漆子系统。

 烘烤:

为了加速漆膜的干燥,要根据所用的油漆,设置相应的烤箱温度及烘烤时间。

 丝印移印/镭雕:

此工序为可选工序,即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具体要求而定。主要用于在工件表面印刷或雕刻文字和图形。

 面漆机器人喷涂:

此工序的工作原理与底漆机器人喷涂相同。喷涂面漆主要是为了提高漆膜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能,此外还可以提高漆膜的光泽和颜色的丰满度,使漆膜的装饰性更高,同时对丝印移印/镭雕工序所印刷或雕刻的文字和图形起到保护作用。

 烘烤:

为了加速漆膜的干燥,要根据所用的油漆,设置相应的烤箱温度及烘烤时间。同时涂料中的高分子活性基团,在加热时可以发生交联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加速漆膜的固化。

 UV固化: 在喷涂罩光面漆时,常用到光固化型涂料。用紫外线照射引发涂料聚合成膜。成膜的效果直接与紫外光光强、光引发剂相关。可以瞬间干燥产品,省时省电省空间,采用UV干燥后使加工物达到高硬度、高光泽、耐磨擦、耐溶剂的效果。

 下件:

将已喷好的产品从治具上取下,装入吸塑盘中。并将治具从吊柱上取入放入相应有胶框中。

 全检:

根据产品外观验收标准对已下线的产品外观进行目视检查,区分中该批产品的良品和不良品,并对不良品进行标识。

 喷码标识:

喷码标识是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喷码来对不同的批次的同类产品加以区分。如果哪一天发现某批次的产品存在品质缺陷,我们可以通过些标识很快地回收此批不合格产品。

 包装:

可作为工序之间及车间之间产品或零件转运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手段。工序之间及车间之间的包装通常采用吸塑盘、珍珠棉、胶框等材料和工具。

 IPQC确认:

在成品入库之前,品质部派IPQC对待入库的成品进行再次抽检。抽检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

 成品入库:

篇6:喷涂工艺、安全措施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依据HGJ229—9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满足钢壳体设备、管道、管件的喷涂防腐工程施工而编制。

二、施工工艺

设备移交 壳体修整 喷砂除锈 中间检查 喷涂 中间检查 涂料密封 检查验收

三、施工及操作要求

1、基体接收

1.1、设备基体表面应平整光滑,局部凸凹不得超过2mm。

1.2、设备内部焊缝饱满,阴角R≧8mm,阳角R≧5mm,转角圆弧过渡。焊缝平整光滑,无气孔、焊瘤和夹渣。

1.3、焊缝不得有裂缝或连续咬肉,咬肉深度不得超过0.5mm。

1.4、所有的管口、法兰、预留平台、爬梯等全部施工焊完成,并打磨完毕,符合工程设计技术要求,施工后不允许动火。

2、施工前准备

2.1、设备入口处外边搭设防雨、防风棚。2.2、拱设喷砂设备区域棚。

3、喷砂除锈

3.1、设备除锈采用加压式干喷射处理,喷嘴入口处,最小压力为0.55MPa。喷嘴最小直径8mm,喷射角度30~75度,喷距为80~200mm,除锈等级达到Sa3级。

3.2、磨料采用石英砂,含水量不大于6%,拉度为全部通过7筛号,不通过45筛号,20筛号余量不小于40%。

3.3、喷砂使用6m3空气机,气压0.8Mpa,采用砂料1~3mm干燥的硬质石英砂。3.4、在湿度<80%、环境温度达到露点温度3℃以上方能施工。3.5、用机械压缩空气和人工毛刷结合吹灰清尘,设备内壁和内部脚手架上的砂粒粉灰必须清扫干净。

4、喷涂准备:

4.1、施工人员检验喷涂材料(含主料、附料);

4.2、所有材料由甲方负责提供,并由甲方将施工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告知操作人员; 4.3、在样板上进行试喷涂,观察效果;

4.4、甲乙双方技监人员根据试喷效果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法及要求(含验收方法手续); 4.5、甲方应提供材料的毒性度报告及防护措施,乙方应严格按规定措施进行操作。

5、喷涂施工:

5.1、乙方操作人员按甲乙双方拟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喷涂操作,每道的喷涂厚度一般控制在50μm(干膜厚度)左右;

5.2、进行第二道喷涂前,必须严格进行前一道漆膜厚度测试工作并作好测试纪录; 5.3、对测试后漆膜进行打磨、校正漆膜厚度;

5.4、整个漆膜厚度达到120μm,分3次喷涂完成(一底一中一面);

5.5、底漆二道到达30-40μm,中间层一道达到45-55μm,面层二道达到50-60μm应严格按2、3点严格实行。

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与质量标准检查方法

1、质量保证

1.1、按照公司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要求,严格执行体系要素文件。

1.2、质量控制与检查按A、B、C三级控制点进行,对进场的材料应检查合格证及有关资料和及时抽样复查,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1.3、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和开展“QC”小组活动,开展自检、互检、专检活动,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4、喷涂作业前应对小样进行试喷,以对喷涂的外观、厚度、孔隙率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式喷涂施工。、工程质量标准

2.1、执行HGJ229—91的标准进行喷涂施工和验收。

2.2、设备喷砂除锈应达到Sa3级,基体表面呈金属本色,手感有毛刺。

3、检查方法及主要材料

3.1、外观检查:用目测或5~10倍的放大镜进行检查。喷涂层表面无杂质、翘皮、鼓泡裂纹、大深滴及脱皮等现象为合格。

3.2、厚度检查:用磁性测厚仪进行检查。测得的任何一点厚度值不得低于工程设计技术要求。3.3、孔隙率的检查:清除喷涂层表面的油污、尘土并进行干燥,然后用浸有10g/100ml的铁氰化钾或20g/1000ml的氯化钠溶液的试纸覆盖在喷镀层上5~10分钟,试纸上出现的蓝色斑点不应多于1~3点/cm2为合格。

3.4、还可用其它技术先进规范上允许的检测方法。

3.5、检测工具和材料:a、磁性测厚仪;b、铁氰化钾、氯化钠溶液的试纸。

五、验收:

甲、乙双方按确定的验收方案进行验收确认。

六、安全防范:

1、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后接受业主安全教育,并办理相关的手续或协议;

2、施工人员进行喷涂操作时应穿戴通有空气的隔离服;(乙方提供)

3、非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也需穿戴通有空气的隔离服;(乙方提供)

4、现场设立安检人员一名,并负责施工安全监护职责。

七、安全应急措施

1、安全措施

1.1、按照环境要求进行施工,必须符合当地法律及相关规定。

1.2、保证施工现场通风情况良好,如不具备客观条件可采取机械通风措施。

1.3、施工人员进罐操作时,必须穿着密闭防护服。操作时,人孔处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护。严禁在无人监护时进罐操作。

1.4、涂装作业时,罐内照明用电必须在24V以下(含24V)1.5、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甲方现场的相关规定。

2、安全防火措施:

2.1、施工设备周围的电器开关、灯泡等,电器装置均应为防爆级;

2.2、拖入设备内的电线不可有接头,电线插座应安装在设备外,要远离物料堆放点; 2.3、排风机及控制箱也相应选择防爆类型; 2.4、施工场地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具;

2.5、施工设备外围2米处应设置隔离区,隔离区内不可留有可燃、易燃物质及火源; 2.6、施工人员施工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器具;(乙方提供)

2.7、施工时,设备处要有专人监护,施工操作人员在工作间隔1小时后轮流施工; 2.8、施工地点要备有水源,因为水是最好最有效的灭火物质;

3、应急措施

3.1、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3.2、灭火应从火势蔓延最危险的一处进行,然后逐渐移动; 3.3、应将所有物料急速搬离火种,并密闭盖紧; 3.4、现场人员除救火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快速撤离火场;

3.5、如火势严重应及时拨打火警并报警,有人员受伤、中毒应及时拨打120急救,同时开展现场抢救措施;

3.6、现场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

八、施工机具与技术措施用料计划

1、现场设备在10m以上的高度,施工时需分别搭脚后架。

2、施工现场需准备50m2的砼晒砂场地及安一个炒锅。为保证石英砂的干燥清洁,现场需搭一个20 m 2的工棚。

3、材料的倒运需一台机械运输设备及手推车三台。

4、现场提供施工用电电源一处,用电负荷100KW。

5、施工机具及措施用料计划

篇7: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一、炼油企业常减压工艺流程火灾危险性

在炼油企业中, 常减压工艺流程属于基础方法, 主要通过石油多组分混合物的各沸点实施蒸馏工作, 电脱盐初馏、减压蒸馏等是其核心步骤, 由于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与过程均存在明显的火灾可能性, 因此必须保证操作流程步骤的规范性。通常情况下, 炼油企业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火灾危险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电脱盐脱水中, 易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与爆炸事故是电脱盐脱水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由于在电脱盐脱水时需将高电压电场的电气装置配置到高温热油中使用, 所以出于安全考虑, 必须时刻关注装置与操作流程的规范合理性;如果还没将原油整体灌注到脱水罐中, 那么启动高压脱水的电闸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直接阻碍了各工作流程的顺利开展。

2. 炼油时产生的气体中存在易爆炸的性质

由于常减压蒸馏时, 原油会持续的沸腾, 致使炼油中同时产生气体和液体, 若此时所用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都将使气体发生泄漏或液体流出, 一遇火源就会出现爆炸事故, 一旦炼油设备与炼油场中存在爆炸现象, 最终带来的危害将是无法预料的, 除了会使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外, 还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3. 蒸馏自身潜在火灾爆炸危险

通常情况下, 常减压蒸馏有比较繁琐的流程步骤, 且用于蒸馏的设备众多, 必须严格把关各设备的流程步骤, 确保其规范性。实际蒸馏时, 设备会产生较高的温度, 如此方可实现液压分流的目的, 而该过程中常常由于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冲液、过热分解现象, 有时还会引起自燃, 致使火灾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若实际蒸馏时, 缺乏必要的温度, 那么将达不到预期的蒸馏效果, 并且会有淹塔情况出现;若蒸馏时将大量的原料加入其中, 设备就会在超负荷下运转, 进而引起沸溢性的火灾事故。对于塔式蒸馏, 若存在过多的气体, 将造成未经任何冷凝的蒸汽进到受液槽中, 进一步加剧了受液槽膨胀爆炸几率, 火灾事故在所难免。

二、预防炼油企业常减压工艺流程火灾的策略

1. 确保原料和成品使用与生产的安全性

实际中, 若通过电脱盐脱水器进行作业, 那么事先就要释放存于罐内的所有空气, 然后方可通上高压点正常有效运行。若未将空气全部排出, 系统运行过程中, 罐中的油气一遇空气将出现爆炸事故。此外, 使用高压电器前, 必须对所用器具进行一番认真详细的查看, 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防止使用过程中绝缘不良问题的发生。如果实际使用时, 电场存在较大的强度, 应立即将电源关闭, 停止运行, 不然将引起电火花, 给火灾事故带来了可能。蒸馏系统作业之前也必须做一番细致的检查, 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 通过专业的测试方法测试蒸馏系统的抗压能力, 整体达标后方可投入到实际中使用。

2. 确保常减压工艺流程操作的高质量与准确性

由于常减压蒸馏时对温度与压力等各类环境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 参数的控制也十分的严格, 且各因素间彼此相联系, 每一因素都会一定程度上干扰其他因素, 所以必须对所有参数进行有效控制, 防止各因素彼此干扰, 通过自动化操作方式代替人为操作方式, 不断增强作业效率。加热蒸汽过程中, 应保证气门开合的合理性, 不可太大, 否则将使油料迅速蒸发, 大量的蒸汽难以得到排放, 并且聚集在一起后会给设备造成更多的压力, 进而出现膨胀破裂现象。在预防加热炉火灾事故时, 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各路的燃料分布均匀, 防止管道局部大量受热, 并且还要对材料进出口温度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仔细查看炉管内是否存在火苗, 并制定针对性的防火策略, 降低漏油与鼓泡的发生率。进行点火作业前, 应先用氮气置换出存于燃料管线中的空气, 并且出于对安全性能的考虑, 应将一个可燃性气体浓度自动报警器安装于炉膛内部, 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调控作业的顺利开展, 避免火灾事故。

3. 做好常减压工艺流程使用装置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实际中, 应加强检查与维护常减压工艺流程的使用装置, 对设备的配置进行及时更换, 如仪表、设备容器等, 防止已经损坏的设备依旧在不断运行, 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由于加热炉的使用频繁, 且炉中常有焦炭的堆积, 极易老化, 若对其内部存在的附着物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 将给事故的发生带来机会。此外, 还必须注重安全管理, 有不少事故隐患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不当而致, 因此应积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防火策略, 保障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 将安全隐患抵制在萌芽之中。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因各类因素的干扰, 使得炼油企业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作业中常出现火灾事故,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效率, 应不断提高整个工艺流程的质量水平, 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生产设备, 都必须与规范标准相一致, 并且培养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有效使用预防火灾的策略, 推动常减压工艺流程正常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毛榕英.炼油企业常减压工艺防火简析[J].江西化工, 2010 (3) .

[2]张树增.常减压蒸馏装置的火灾危害与预防措施分析[J].石油化工, 2010 (8) .

[3]水春贵.基于Aspen Plus的原油蒸馏装置流程模拟及优化[J].中外能源, 2011 (51) .

[4]肖丽红.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的动态仿真[J].计算机仿真, 2011 (5) .

篇8: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1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的原因

1.1 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 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可燃物的违规放置是导致产生火灾的重要原因。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环境极其复杂,可燃物不按照规定放置的乱象屡见不鲜。通常来说,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也分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导致可燃物的泄露;其次,石油化工生产环境存在着高温高压的情况,在高温环境中,当产生迅速降温降压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导致石油相关设备,比如管道的破裂或者是变形,造成了易燃物的泄露;再次,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对设备内部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检修工作完成后,还存在着一些灰尘或其它杂质。同时,设备内部易燃气体在检修完成之后没有清理干净,存在火灾隐患;最后,从石油化工工艺设备中清理出来的杂质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放入指定的场所,而是随意摆放,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机率。

1.2 没有严格控制点火源 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气体的挥发,只要出现一点火源,就极有可能产生火灾。比如金属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火花、静电、明火、高温物体以及化学反应等。其中明火源表现为:很多工作人员有吸烟的习惯,或是汽车的尾气排放管没有采取防火帽等安全措施,导致明火在石油化工场地出现。其次,在进行设备的维修时,难免会出现使用到电焊、氧乙炔切割、等离子等工具,而这些工具的使用,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手续或制度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工作,且没有防火措施,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导致火灾事故的产生。最后,在使用吊装设备以及相关铁器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火花,包括人体活动时产生的静电以及其他化学反应都容易导致石油化工发生火灾事故。除此之外,相关的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在工作中的管理不协调,容易在操作的时候产生失误,且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的出现。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疏忽大意,没有严格地控制点火源,进而增大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1.3 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较为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还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就目前来说,相关的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安全意识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技术的处理也进行得不到位,时常出现违规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1.4 缺乏防护用品,没有完善的消防监督体系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防护用品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没有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除此之外,很多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在检修的过程中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正当使用,当有火灾事故发生的时候,不能够最快的采取措施,进而导致火灾事故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2.1 提前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这里说的有备无患和未雨绸缪主要是指,在进行检修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相关消防器材的落实,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相关的工作进行安全作业。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包括详细的施工流程和善后工作。制定紧急预案,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迅速反应,把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加强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技术。让检修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时提高警觉。除此之外,要求检修人员熟练地掌握检修流程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包括火灾处理的正确程序,使检修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强技术水平。最后,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消防器材是防止火灾扩大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实时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证消防器材的可用性。同时,消费通道也要保持畅通,保证发生火灾的同时能够尽快采取措施。

2.2 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检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检修工作是保障检修工作能够安全进行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做好检修停车的安全处理。在停车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在压力没有进行全部释放之前,不可以对设备进行操作。针对设备和管道中的异物要彻底的清理干净,并做好降温降压等措施。其次,采取正确的工艺措施,消除危险物品。在设备停车之后,检修人员要将设备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进行操作,对与设备相连的管道也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加盲板等,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最后,严格控制火源的使用。在检修的过程中,在禁火区域应该严格使用明火,当要使用电焊等操作工具时,应该取得相应的许可,在有防火措施的规定范围内以及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杜绝化纤织物的使用,做好隔离工作,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2.3 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现场的安全检查 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检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必要的监护措施,防止违章和无消防措施现象的出现。通过对现场的安全排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积极处理,从而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3结语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检修的过程中也较为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安全,就应该严格地做好火灾防护措施,包括对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羽中,姜家林,咸集福.浅析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88.

篇9: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城市发展的规模突飞猛进, 各类建筑物层出不穷, 大型公共场所的建设发展也越来越快。这些建筑气势恢宏, 造型独特, 功能多样, 综合性强, 容纳的人数多, 对于提升地区形象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在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 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人员的安全疏散将十分困难, 势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更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 只有正确分析了解大型公共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从而使建筑物的设计既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又能保障在其中活动的安全,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功能多, 结构复杂

公共聚集场所特别是综合型娱乐场所, 往往是在一座建筑物内, 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集餐饮、娱乐、洗浴、客房、购物等于一体。这些功能各异的区域设在同一场所里, 势必要进行分割处理, 使得通道相互交错、迂回曲折, 一旦发生事故, 在其中停留的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顺利通过复杂的通道逃生。这是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装修考究, 可燃易燃材料多

公共聚集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发展水平, 所以大多装修考究, 许多新型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带给人们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感官享受的同时, 也增加了火灾荷载, 埋下更多的火灾隐患。一些商业场所为了吸引顾客, 竞相提高装修档次, 又不愿增加投入而违反规定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隔断, 这些材料燃烧蔓延速度极快, 并且会产生大量毒害气体, 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用火用电设备多, 易引起火灾

由于公共聚集场所的功能较多, 其中用于空调、照明、装饰等功能的用电设备不计其数。有些场所用电量大, 导线过负荷情况严重;有的场所由于深处地下, 线路容易老化;而一些商业场所, 尤其是娱乐场所, 由于业主贪图小利违法、违规使用电气设备, 私搭、乱接线路, 存在很多致命的火险隐患, 极易发生电气火灾。

四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存在大量人员流动, 随机起火因素多

公共聚集场所服务项目多, 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的流动性都比较大。人员的行动比较自由随意, 因年龄、自身素质等的差别, 很多人没有安全防火的意识, 再加上一些场所的管理不到位, 物品摆放无序, 隐蔽角落堆放大量杂物, 不经意的举动 (如乱扔烟头) 常常会引发不可弥补的后果。而员工又大多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对于初起火灾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 使得火势失控而延误最佳的疏散和灭火时机。

五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人员活动范围集中, 人流密度大

公共聚集场所的人员往往在某一时间段聚集到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活动, 在活动范围内人均空间非常小。在正常情况下, 人员的流动已经十分缓慢, 如果遇到火灾事故, 人群互相拥挤, 无序的逃亡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加上有些场所的疏散通道不畅, 无法将密集的人流在有限的时间内疏散出去, 甚至造成拥堵, 使安全出口彻底变成一个“死口”。

此外, 大型公共聚集场所多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 耐火时间短, 容易发生火灾坍塌;由于其空间体量较大, 建筑内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时不能及时探测到火灾迹象, 自动灭火系统的动作慢, 人们得到警报的时间滞后, 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延长。

防范措施

1.搞好建筑布局;

2.提高结构的耐火等级;

3.进行防火分隔, 防止火势蔓延;

4.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防止人员伤亡;

5.加强可燃物品的使用, 销售管理, 减少火灾荷载;

6.加强电源与火源的管理, 消除起火因素;

7.落实灭火措施, 加强自动报警、灭火设施和器材设备的管理;

8.落实规章制度, 加强日常的防火管理。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 (2005年版) .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篇10: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关键词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05-01

1 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1)人员流动频繁,自防自救能力差。人员密集场所主要以进行消费娱乐为主。因此,消费人员流动性大,对场所不熟悉,消费者个人素质有高有低,一旦发生火灾,自救能力差。另一方面经营业主和从业人员变动性大,由于经济利润的大幅度下滑且难以盈利后,人员密集场所经营者会进行转手或更换管理层人员,进而对下层服务人员进行更换,这就造成对消防管理不到位,各项规章制度难以贯彻落实到位,自防能力差。

2)场所位置设置不当,造成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附设在其它建筑内且没有独立的防火分区。酒吧、网吧、饭店等场所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装修和改造,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附设在其它建筑内且没有独立的防火分区。如果发生火灾,则无法对火势进行有效的阻拦,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火灾的蔓延和发展。

3)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增加了场所火灾荷载和发生火灾危险性,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并极易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物等有毒烟雾,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4)电气设备不符合安全规定。为追求更好的现场效果,公众聚集场所内多使用各种灯光效果照明、大功率照明灯具、音响及空调用电设备,但是为节约成本,业主并没有按规定安装,并缺乏相应的散热、漏电保护等措施,一旦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转,这将直接导致火灾的发生。

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建立,内部管理混乱,消防意识淡薄,没有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未取得有效合法的上岗证件,没有对安全疏散预案进行有效的演练,不具备安全防火知识和火场逃生方法,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引导顾客逃生,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6)消防设施不足或损坏,疏散设施不符合要求。由于涉及投资成本以及营运管理费用,人员密集场所业主不肯在消防设施上做大量资金的投入,只有在开业前应付检查不得以才安装消防设施,并且对安装的消防设施质量不能做出保证。在营运期间没有专人保管,不维护、不保养、不检测,以致不能正常投入使用。一些娱乐性场所在营业时,以为防止场所物品丢失、安全出口无人使用等为借口,对安全出口上锁、阻塞,并且上锁之后钥匙无专人保管;缺乏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有疏散指示标志的由于缺少检测和保养造成无法正常工作,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因拥挤造成疏散困难,更有可能出现人员踩踏、出口堵塞,以致短时内无法逃离火场而造成人员伤亡。

2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预防对策

针对以上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进而开展专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强化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预防,遏制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严格落实审批制度。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检查合格,依据《消防法》、《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经检查合格后,发给《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使用或者开业。不能存在将就、差不多、边开业边补办手续等侥幸心理,杜绝“人情”合格、“关系”合格等违法行为。

2)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消防安全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一名主要负责人作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需要出具合法的书面材料证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经营单位内部应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制度必须公开,并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制度以保证其履行相关职责。

3)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员工必须经专业消防安全培训,熟知消防安全知识,能够正确有效的报警,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材,能够有效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作业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

上岗。

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由专人专门负责,定期维护、检测。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并做好散热、漏电保护措施,对老化、不达标的电线、电器及时更换;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5)突出专项治理与坚持长效管理。一方面针对不同时期开展不同的专项治理,尤其是重大节日期间更要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消除侥幸心理,将专项治理成果与年终考评挂钩。另一方面,要加强长效管理措施。将人员密集场所按市级、县(市)区级、乡镇街道级全部纳入重点单位管理范畴,分别落实,分级管理,做到监管权限明确,责任落实。

6)建立有效的社会化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多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分口把关,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同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

7)配齐消防器材设施,保证有效好用。按照相关规定标准配齐建筑灭火器材、室内消火栓、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落实专人维护,定期检测,建立消防器材设施档案。

8)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的自防自救和应急处置能力。对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员培训,实行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在对违法违章行为予以处罚的同时,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教育,使场所的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二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开展报道,播发公益广告,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防灭火常识和火场逃生知识,加大新闻曝光力度,警示市民,震慑违法违章行为。

9)督导经营单位内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狠抓整改,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要强化经营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单位内部定期进行防火检查,每日要开展防火巡查,营业期间要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主要巡查用火、用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内容;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好用;重点部位的人员是否在岗在位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改正。同时要发挥社区、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作用,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其消防工作职责,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大抽样性监督检查的力度,增加检查频次,特别要重视夜间的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下发相应法律文书,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各行政主管部门要适时联合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联合执法,坚决取缔违法违规经营现象,努力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做好人员密集场所防火工作,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应当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责任,加强审批管理,加大监督检查管理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同时,人员密集场所的防火责任人及其员工应当重视防火安全,不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再次,积极联系各级政府,争取到更多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社会面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排除消防工作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争取在公安消防机构和人员密集场所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杜绝各种重大、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篇11:浅析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关键词:商场,火灾危险性,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 人们的购物场所由过去面积小、功能单一的小商店逐步发展成为体量大、功能多、结构复杂、物资丰富大商场, 这些商场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从近些年已发生的火灾案例来看, 如2000年12月25日,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都商厦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造成309人中毒窒息死亡, 7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2004年2月15日, 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火灾造成54人死亡, 70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426万元;2012年6月30日, 蓟县县城莱德商厦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造成10人死亡, 16人受伤, 商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很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这些震惊全国的火灾给我们带来的是血的教训。因此, 只有在掌握商场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预防和监管措施, 才能尽量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1商场的特征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1) 火灾荷载大, 致灾因素多。

商场内商品众多, 且绝大多数都是易燃、可燃物品, 同时许多商场为了经营便利, 会在商场内部设置仓库, 导致商品储存量巨大, 火灾荷载十分大, 一旦发生火灾, 极难以扑救。商场内功能分区多、结构复杂, 电器设备众多, 人流量大, 导致致灾因素增多, 管理一旦松懈, 极容易发生火灾。

(2) 火势猛烈, 容易形成立体燃烧。

大型商场的面积都比较大, 可燃物多, 一旦失火往往难以控制, 烟气和高温从内部敞开的楼梯间、电梯口垂直向上蔓延, 容易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的猛烈燃烧。

(3) 烟雾浓毒性大, 容易导致窒息死亡。

火灾中的浓烟、高温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据资料显示, 火灾中的死亡者有85%以上为烟气中毒所致, 烟气是火灾中的第一杀手。商场内商品种类繁多, 起火后容易产生大量浓烟和CO、H2S等有毒气体, 加上大型商场通风条件差, 烟气不易向外扩散, 短时间内会积聚大量有毒烟气, 导致人昏迷甚至死亡。

(4) 通道不畅, 人员疏散困难。

商场面积大、空间大, 功能分区多, 安全出口不易发现, 特别是在发生火灾处于慌乱之时, 加上很多商场为了防盗, 会对一些不常用的出入口锁闭, 导致人们无法逃离火灾现场, 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5) 妨碍因素多, 灭火救援艰难。

一是战斗展开受限。商场一般位于城市繁华地段, 交通拥挤, 战斗展开将会受到人流、交通的严重影响, 另外商场大多与周边建筑毗邻, 妨碍消防车辆靠近起火建筑物, 战斗展开较为困难。二是内部作战困难。由于商场内部布局复杂, 火灾带来的浓烟高温, 不仅能见度低, 而且辐射热强, 给灭火救人行动带来很大困难。三是火场供水保障难。商场火灾愈来愈多的呈现立体、大空间、大跨度的态势, 火场的烟雾大, 温度高, 灭火时间长, 用水量大, 强攻近战困难大。另外, 大型商场由于人员疏散困难, 在消防部队开展火灾扑救之前或同时, 还必须组织力量营救被困人员, 这就进一步加大了火灾扑救难度。

2商场火灾预防对策

(1) 严把源头关, 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

各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商场的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检查时,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把关, 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形成, 确保商场不带“病”开始营业。

(2) 加大检查力度, 坚持经常性防火巡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加大对辖区商场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 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对火灾隐患严重, 可能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的商场, 应采取临时查封措施, 确保消防安全。商场内部要成立防火巡查小组, 坚持营业期间每两小时一次的巡查, 对重点部位、岗位进行逐一巡查, 确保消防安全。对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的火灾隐患和自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认真落实整改方案, 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整改, 采取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的办法, 认真落实, 消除火灾隐患。

(3) 加大消防投入, 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建筑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发生和及时扑救火灾的有效手段, 对于商场而言, 灵敏、有效、适用、齐全的建筑消防设施会给商场的消防安全保障。消防安全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 从眼前看, 并不会为直接为单位带来利润和效益, 但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可以保护单位财产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 它所产生的效益是任何商品都无法替代的, 因此商场内根据规范要求选择适用的火灾自动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和消防栓系统等设施是提高商场本体防火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

(4)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加强消防培训演练力度。

分析近年来导致商场火灾发生的原因,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违章用火、用电、用气导致火灾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 另外从火灾伤亡的情况来看, 由于许多人因为不懂得自救逃生常识或者盲目逃生导致死亡伤残。这些问题反映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加强消防培训演练的重要性、迫切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等渠道进一步加大宣传商场预防火灾措施, 并通过加强对商场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 使所有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进一步提高商场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此外, 消防部门应加强对商场的“六熟悉”工作, 并有针对性的组织进行白天和夜间灭火演练, 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以最快的速度救人和灭火, 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61号令) [S].

[2]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公安部107号令) [S].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S].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 [S].

篇12:浅析喷涂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关键词:快速原型 电弧喷涂 快速制膜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075-02

电弧喷涂制膜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净行热喷涂成型(Net—shape thermal spray forming),基本过程是将熔化的金属雾化,高速喷射沉积于基体上,所获制件的形状与基体相对应,是一种集材料制备与成形于一体的制造方法,可广泛用于塑料加工中的反应注塑成型、吹塑成型、结构发泡以及其他一些注塑成型等工艺中。

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原型的基础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产品的快速模具。电弧喷涂快速制模工艺就是在快速原型(或过渡基模)表面上喷涂金属微滴形成金属壳层,通过背衬、设置钢结构等后处理工序迅速制造出快速模具,可广泛用于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拉延模等快速经济模具的制造。它具有制膜工艺简单、制作周期短、模具成本低等显著特点,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制膜方法和捷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本文在RP原理基础上研究电弧喷涂快速制膜工艺过程,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处理。

1 电弧喷涂快速制模工艺研究的基础

电弧喷涂快速制模的关键在于基体模型表面金属壳的形成,特别是高硬度金属壳,直接关系到模具寿命及应用范围。目前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材料大多采用Zn丝,电弧喷涂模具由于硬度较低,主要用作注塑模具,寿命不超过数千件,为提高金属涂层硬度,改善模具的使用寿命,美国的TAFA喷涂公司开发了一种类似科氏合金(Al6.4%,Cu3.9%,余量为Zn)成分的TAFA204M喷涂丝,涂层硬度可以达到Rh52(相当于纯铝)。

2 电弧喷涂制膜工艺原理

2.1 电弧喷涂制膜原理

图1是电弧喷涂原理图,电弧喷涂制膜技术是将两根带电的制膜专用金属丝不断向前输送,利用两根金属丝端部短路产生的电弧使丝材熔化,用压缩气体把以熔化的金属雾化成微滴,并使其加速,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到样模表面,一层一层地相互叠加、堆积而形成高密度、高结合强度的金属喷涂层,即模具型腔的壳体(或实体),这层壳体的内壁形状与样模表面完全吻合,从而形成了所需的模具型腔。喷涂形成的金属壳体与其他基体材料填充加固,结合成一整体,再配以其他部件,即组成一付完整的模具。喷涂时,工件表面温度取决于金属丝得熔点、金属丝尖端与被喷涂表面之间得距离和喷涂持续时间。而以这种金属涂层作为模具的型腔表面,背衬加固并设置相应的钢结构后就形成了简易的快速经济模具。

2.2 电弧喷涂制膜工艺

电弧喷涂制膜的工艺大致可分为:模型准备;在模型上喷涂金属;制作模具框架;浇注模具填充材料;脱模、加工处理等步骤。

3 基于RP的电弧喷涂快速制膜工艺分析

将快速成型技术和电弧喷涂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模具的快速制造,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成型和电弧喷涂相结合的模具快速制造的具体步骤为:激光快速成型机快速成型原型零件、用电弧喷涂方法在原型零件表面喷涂1~3mm厚的金属壳,为提高金属壳的强度及避免金属壳变形,在金属壳背后用环氧树脂等材料加固,取出原型零件即得到表面为金属的模具。

4 电弧喷涂快速制膜工艺参数优化:

4.1 工艺参数选择

采用合理的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可获得良好的喷涂效果。试验证明,在所有工艺参数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喷涂距离、喷涂角度、送丝速度和压缩空气压力。这4个参数影响熔粒的形成,而熔粒的结合性能与熔粒的尺寸、结合面积、粘结力、熔粒内部及界面的热应力有关。从喷枪飞出的熔粒,飞行速度先加速后减速,而温度随喷涂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当喷涂距离过大时,熔粒打击到基体表面的温度和动能不够,熔粒不能产生足够的变形,涂层疏松多孔,结合强度较低;当喷涂距离过小时,可以保证熔粒的速度和温度较高,但基体和涂层被氧化严重而使粘结强度降低,并且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大,甚至会使基体和涂层完全失去粘结力。喷涂距离一般以140~200mm为宜。喷涂角度一般60°~90°合适。送丝速度速度过低,影响喷涂生产率;速度太快,熔融的颗粒大,涂层质量、结合强度降低。粒子雾化特性的优劣直接影响涂层的最终质量,压缩空气对熔化的材料进行雾化。压力和流量不足,雾化颗粒粗大,结合强度降低;压力和流量太大,易降低热源温度,影响热源稳定性。试验證明当压缩空气的压力<0.4MPa时,涂层结合强度将显著降低。

4.2 实验结果

在制作金属喷涂模具过程中,喷涂参数的调整是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通过在XDP-5电弧喷涂设备上对各种丝材进行试验,最终得到几种丝材的优化喷涂参数,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5 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RP的电弧喷涂快速制膜工艺,该工艺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突出优点而受到国内外业界的普遍关注并迅速应用到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本文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极大地加快了制模进程。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形成金属薄壳时会在其中产生比较高的张应力。为此,可在喷涂的同时进行喷丸处理。由于钢丸撞击金属薄壳,诱发压应力,从而能抵消薄壳内的张应力。

(2)难于喷涂窄槽和小孔的内表面。为此,可先用铝、黄铜制作窄槽或小孔状嵌块,并将其固定在基底相应的位置上,然后围绕这些嵌块进行喷涂。在后续工序中,即使移去基底,嵌快也能良好地固定在金属薄壳上,并且其强度比薄壳好。

(3)喷涂层的金属组织结构不够致密,有疏松小孔,影响强度和密封性。

参考文献

[1]王远赣.快速模具制造及其应用武汉[D].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陈永雄,徐滨士等.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装备维修与再制造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J].中国表面工程,2006,(s1):177~181.

[3]张富文,秦国义等.超音速电弧喷射成形技术及其在贵金属领域中应用的展望[J].贵金属,2004,(2):61~64.

上一篇:1开业庆典策划方案下一篇:宝兴县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