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2024-05-05

怎样撰写研修日志(通用12篇)

篇1: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是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记录,内容主要有:个人学习的点滴感悟、收获以及通过教学实践后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的设想。字数要在100字以上,杜绝抄袭。下面是关于研修日志可关注具体的内容,作为学员提交研修**日志的参考。

1.课程内容的反馈:(1)课程讲座对辅导工作开展有何帮助与指导;(3)对课程的总体评价:优点与改进意见。

2.关于视频答疑:对继教网组织的国家级专家答疑活动的实用性、针对性等方面的感受与建议。

3.关于在线研讨:对组织的在线研讨活动的实用性、针对性等方面的感受与建议。

4.学科频道的学习与建议:对提供扩展学科性资源的学科频道的相关评论及感受、建议。

5.简报内容的反馈:谈谈班级简报、项目简报、学科综述、学情通报等对自己培训学习的帮助,对简报等的评价意见及建议。

6.关于教学理念的改变:学员参加培训,学习课程、实践反思后,自己在教学理念方面有什么改变,可写出学习前后的变化、微型的案例等。

7.关于教学行为改变:学员参加培训,学习课程后,自己在辅导工作方面有什么改变,可写出学习前后的变化和具体的事例。

8.关于学习习惯的变化:学员参加培训后,以网络为载体、打破地域局限,与全国同行进行研讨和交流对自己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9.关于培训:通过培训,自己对培训认识的变化,网络远程培训的优缺点等等。

10.关于咨询服务:学员在培训过程遇到问题时按照提供的多种咨询服务途径进行咨询的体验与感受。什么是研修日志,怎样写研修日志

一、什么是研修日志 “日志”,犹“日记”也。“日记日记,天天得记”。研修日志:指在职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时,参训者每天所记录下关于培训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二、怎样写研修日志

1.回顾当天的学习经历,找出一个你认为有意义的“事件”。这个“事件” 对你来说可以是新的或者是特别的经历,也可以是常规的经历。你不必把每段经历都记录下来。

2.描述某个“事件”,你可以写发生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必写你学到了什么。

3.反思某个“事件”并得出结论

4.反思某个学习片段并得出结论(你学到了什么),这些结论就是你的学习要点。列举学习要点的清单时对它的数量和实用性不必做限制。你已经掌握了的和还没掌握的学习要点都应该包括在这个清单里面。

5.决定要某一时段要学习哪几个知识点,并依此制订一个行动计划。计划应该包括:(1)你要做哪些行动(2)什么时候行动(3)保证行动的措施、方法

篇2: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第1期

2014年4月1日

主编:辅导教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在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之余我们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继续教育学习。

家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处理好工作、学习进修、家务的时间矛盾,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完成继续教育的学习进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

一、学习过程中,学员要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认真书写、按要求提交作业,认真撰写研修日志,踊跃发帖谈自己学习中的收获、感想、观点等。端正学习态度,以高昂的学习热情、丰硕的学习成果完成本次学习。

二、学员学习时长、作业、发帖、研修日志等,应达到考核要求。学员认真对待继续教育学习,争取在本轮学习中取得好成绩,顺利取得第五周期继续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三、本轮课程已经开始学习,请大家按时、按要求认真学习。

篇3:教学反思日志的撰写

一、关于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约翰·杜威 (John Dewey) 对反思活动的论述。“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 与美国马萨诸塞技术大学教授斯冈 (Donald A.Schon) 的著述————《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如何在行动中思考》 (1983) 、《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 (1987) 有着直接的关联。斯冈在这两本影响巨大的专著中, 从将教师培养成专业化的人员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 他指出实践者的专业性知识是在模糊和不确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专业化的教师应是反思实践者。作为反思实践者的教师要对学生的言行保持好奇和探究的心态, 应能对课堂所发生的事件和学生的行为“给出缘由”。

所谓反思日志, 就是教师及时地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事件和行为进行反思, 以日记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 写下自己的经验, 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 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 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 才能主动研究教学中的信息, 以质疑的态度来分析教学方法的价值, 看它是否适应自己的需要。遇到问题时, 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并不断追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日志要把握如下环节。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让学生既有学习的目标, 又能够通过完成任务, 掌握新知识, 开阔新视野。

2.每一环节设置的任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技能为己所用, 为生活所用。

3.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 共同协作, 相互交流, 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4.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及其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学的关键。通过运用知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由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撰写教学反思日志的方法

对于教师来说,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 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 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 优化教学, 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 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 自己如何学。教中学, 学中教。因此,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日志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 写备课的反思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虽然仔细研究了教材, 写了详细的教案, 但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教学过程又是互动的, 因此, 在具体施教中必然就会出现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情况, 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也会相应地加深。在授课结束时, 把这些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 就为以后教学这部分内容积累了有用的资料。

2. 写课堂教学反思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渗透和应用教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使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的效果和感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提纲挈领的板书等等, 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 作为以后改进教学的参考, 以便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 并有所创新。

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探寻知识, 教学中不断设置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和讨论,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使学生主动地融入教学之中, 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 自主选题, 自主学习和探究, 并完成各自的作品的全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中应在学生作品的选题方面更广泛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研讨, 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3. 写教学灵感

课堂上, 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和不断深入, 师生互动引起情感的交融与共鸣,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 智慧火花会突然闪现, 若不及时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将这些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它们就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 如果融入自己的感受、思考, 将它们串连起来, 那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

4. 写学生见解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 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不乏有教师意想不到或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时他们也随时可能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 课堂上随时可能闪烁出创造的火花。教师认真记录下这些情况, 一方面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也能拓宽思路, 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

5. 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想想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何发现;解决问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活动是否充分;组织教学有何新招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归类, 思考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该如何教,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三、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对教学研究的意义

教师的教学反思日志记录下了自己的教学行为, 及时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1. 教学反思日志能促进教学目标实现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 (或活动) 的教学目标时,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代教学要求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适用性更广, 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 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 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 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 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日志能及时记录每次教学的效果及目标达成, 有利于我们改进教学和深入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2. 教学反思日记为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了条件

对教师而言, 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 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 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 指出优点及可改进之处, 并提出改进计划。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合乎教育规律, 是否科学有效, 既需要别人的评价, 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教师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 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 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 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 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以审慎的方式行动, 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 反思可以看作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

篇4:用好班集体日志,撰写学生评语

回顾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对班内事务的处理,都是建立在对事情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不少优秀班主任的学期评语,让学生觉得准确、真诚,从而极大地促发了学生对班主任的信服以及自身改进的愿望。班主任是如何了解这些信息的呢?通过及时找学生谈话、平时的观察等。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班集体日志将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消息。要想让班集体日志真正发挥作用,学生的记录必须完整而且系统。

班集体日志,一方面它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行使班集体管理权利的体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给每个学生建立的独立的学生档案,在该记录中体现他们的观察、观点以及思考。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班集体事务日志和教学日志,前者记录班集体的活动、事件和各种计划、感悟等,后者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观察、疑问、关于某个问题的假设以及解决的思路等,也可以记录课堂上的重要问题或者其他学生的突出表现、意外事件等。

班集体日志中,要求学生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为改善学生学习、促进班集体管理提供积极的参考和指导。要求学生尽量具体地观察,“记我所做,做我所记”,以便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和问题。例如,要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姓名、行为、解决过程等;还要记下该事件的影响、持续了多久、行为的强度等。详细的描述有助于记录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生平静下来,参与到有建设性的班集体活动中来。当然了,要鼓励记录者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计划采取的措施,然后接受班上所有成员的监督和评价。

班主任通过日志,了解青少年文化,了解高中生的想法和观念,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实力,等等,从而用最经济的时间做好班集体日常事务,从而为给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撰写一个总评打下基础。恰当的评语,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倍受鼓舞,并且对继续进步充满了渴望;而不妥的评语,则让学生倍受打击,或者消极懈怠。那么,怎么结合班集体日志,撰写好评语,给学生和家长更大的促动呢?需要从三个层面考虑。

一是“用语”借鉴班集体日志,学习学生的表达方式。评语用语要具体、生动、新鲜,不要随便地写上“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做事踏实”、“一个学期以来,整体表现良好”等老掉牙的说法。评语要结合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具体描绘,或截取一个师生学习的片段进行深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师实实在在的了解、关注和关心。这些,在班集体日志上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体现,可供参考。

二是“用进”激励行为习惯。生物学上“用进废退”的“用进”,是指经常使用则会进化,就像大脑越是勤思考、勤运用便越灵活;在这里,指要使用促进的方式撰写评语。要多鼓励,少批评。记得一个段子,是这样说教师写评语的:“句式是‘虽然……但是……,不管写了多少‘虽然,家长看的只是‘但是。”评语,不仅仅是写给学生看的,也是写给家长甚至亲戚朋友看的;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同时又是敏感的。撰写评语的时候,适时地加以充分肯定或者表扬,或者给他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并认为他一定能行,这些会让学生立志成为你写的那个人,让学生受益终生。哪怕你对学生是有意见和建议的,也可以当着学生面写评语并做一定教导,或者在之后再做交流。这一次,要尽量地友善,充满激励。可以借助班集体日志中学生的作为,进而充分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明白改进之后将会有多么巨大的进步,因为事实和具体,必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大触动。

篇5:《施工日志》撰写要求

为了系统地掌握单位工程自准备开工日起至竣工交付日止的全部施工动态,以资督促检查工作,总结经验,并作日后处理、解决有关工程问题的确参考,同时作为整理竣工资料提供方便,对工程《施工日志》特作如下规定:

一、必须按建设部《施工日志》统一格式进行记录,作为工程资料。记录整理人必须妥为保存,不得遗失或损坏,以备查考。

二、《施工日志》由各幢号施工负责人详细记录,每月五日前交项目部资料员汇总存档,并做好收发记录,作为上月完成工作量并申领施工进度款的依据之一。

三、项目部不定期督促检查《施工日志》记录情况,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填写及时。

四、《施工日志》的记录应保持连续性,不得间断或漏记。

五、《施工日志》记录内容为:

a、b、c、d、e、f、g、h、摘要记录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技术、文明施工方面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开工、竣工日期; 图纸、设计变更通知、技术核定单及其他施工指示文件之日期、每日天气; 记录每天施工部位,施工内容,劳动力投入人数;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日期,参加人员,验收部位; 材料进场及材料验收情况; 工程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的实施情况; 内容以及问题处理的简述; 收发人;

i、有关工程检查人员对工程施工中提出的技术、质量要求、意见及实施情况;

j、有关上级领导和质量监督部分对本工程施工所作出的有关部门技术、质量方面的决定或采取的措施;

k、存在问题及需协调的问题;

l、其他临时性需记载事项。

篇6:选题要求和实习日志撰写要求

1、毕业创作选题需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以其实习实践工作为基础,对实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运用所学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2、指导教师需明确要求学生创作素材,选题来源于实际工作及实习过程,避免脱离实际,要求结合学生实习体验,反映实习单位和岗位特点,同时结合空乘专业素质要求,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3、在各航空公司实习的学生,选题必须反映出所在实习单位的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在航空公司以外单位实习的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单位和岗位的情况,选择创作题目;尚未确定实习单位的学生,应选择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方向,针对未来工作的某个方面立题。

4、毕业创作期间,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至少选阅5篇相关论文和2本相关参考书,并检查确认。

5、在调查报告写作过程中,要求独立思考,有个人见解,严禁抄袭。

实习日记撰写要求

1、学生在实习期间要求写不少于30篇日记,每篇不少于500字。

2、每篇实习日记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习目的、时间:介绍本篇实习日记所表述的时间段内的实习目的和意义及实习要求等,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②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点应放在实习岗位的介绍上。③实习内容及过程:这是重点,内容不少于200字。实习内容力求结合实际或以具体工作为背景,或按老师要求开展的内容。内容要求翔实、层次清楚;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严禁记帐式的简单罗列。

④实习总结及体会:这是精华,内容不少于250字。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的应用;对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适应情况;实习的感受和体会;实习中的不足与努力方向。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注:如果实习单位或实习岗位没有变动,则无需每篇都写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3、实习日记的格式(模版)要求

1)、封面:包括实习单位、实习名称、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好,实习时间。

2)、主体部份:30篇日志

4、文字编写格式和装订要求

①实习报告一律要使用A4纸打印成文。

②字符间距设置为“标准”。

③段落设置为“单倍行距”。

篇7:实习日志及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封面:

实习名称:专业实习1实习地点: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达雅生物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创联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老师:王松、张建国、杨欢实习时间:2013年11月18日至11月29日

实习日志:动员大会1篇,达雅3篇,汉科2篇,创联2篇,共8篇

篇8:如何撰写优质研修作业

完成一篇优质研修作业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一、带着目标上路——预习

先浏览本模块的文本材料,对本模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文本材料打印出来学习,“预习”后再有目的地观看专家视频。这样,一是容易与专家的观点共鸣,二是弥补初次不好理解的缺陷,三是及时用专家的观点对照自己的实践,从而有效避免了学习时慌乱,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二、有宽度才有厚度——探究

通过观看视频和文本材料,初步把握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模块内容的深度理解,再研读课程资源中的拓展材料。因为拓展材料是视频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阅读这样材料,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我们对本模块核心内容的领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我们本模块内容的内化。然后,学科组或区片教师之间进行共同交流和研讨,通过智慧的碰撞和观点的争鸣,进一步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明题

深刻领会了模块内容的后,就可以着手完成本模块的作业。撰写作业前,首要的是明确本模块作业要求。从老师上交的作业情况看,不少老师的作业与要求不相符合。作业的发布通常在学科研修主页或者前一天的省课程简报上。因此,老师们每天早上首先要浏览课程简报,因为文不对题、自说自话的作业是无效的作业。

四、采得百花方为蜜——构思

在构思本模块的作业前,可以再次有针对地研读专家的观点,也可以到网上学习浏览他人优秀的作业,这些只是为了启发自己的思考,开阔自己的思路,拓展自己的视野。可以“参”但不可以“拷”,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照搬。

五、精雕细琢润佳作——完善

作业初步完成后,务必再仔细审读,认真琢磨。从大处看,作业是否与专家的理论指导相吻合?是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小处说,作业语句是否通顺?表述是否准确?是否又“笔”下误?当然,合适的排布,生动的形式也是需要考虑的。经过这样一番润色和修饰后,一篇优质的作业终于“问世”了。

六、“ 二次作业”成精品——深化

篇9: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学语文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研修日志(三)

“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研修日志

红河县小学语文一班

张睿杰

很多老师都认为习作教学,不好教,以前我也把习作教学当成我工作中的难点。但通过这次国培第二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案例》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用文字清楚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1 ~ 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特别是一年级,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借鉴优秀老师的做法,我对一年级下学期的作文教学中尝试探索进行“写话入门三步骤”。

第一步广泛开展“生活中识字”,增加识字的兴趣,扩大识字量,提高对汉字实用性的认识。这步可以让孩子在将来的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让孩子在交流中唤醒阅读与生活中的词语积累。

第二步紧接着开展“每天一句话”的小练笔,让学生感受到写话就是表达心情、记录行为、留下记忆,如同说话一样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也如同呼吸一样是生活的需要。这让孩子提高对写话的兴趣,让他们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第三步则结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契机,引导学生在欣欣然感受美好春光的同时,带着“找春天”的目的有意识观察大自然,形成《观察周记》。促使学生眼中有物、言之有物,调动视、听、嗅、触多种感官投入自然。于是,从未有过的新鲜的认识和体验自然也随之而来,跃然纸上。也让孩子养成观察自然的好习惯。

美国学者克莱默认为,促使儿童书面语言充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创作,即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创作者。书是读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我觉得在制定好计划之后,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依据学生的起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去运用学生的经验;必须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写作,去写儿童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的作品成为他生活的必须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只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

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虽然看不见这些根须,但必须悉心保护它们。因为失去它们,生命和美

就会凋谢。”可见,优秀的作文来自于兴趣的滋养和浇灌。一年级孩子的写作兴趣很容易调动,但一直保持对写作的兴趣,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针对孩子的特点,及时的修改我们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国培研修日志1

小学数学国培研修日志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师国培研修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和建议有了重新的认识,统计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调查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

调查活动。它是灵活、开放和形式多样的。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此,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正是一种符合儿童天性的学习方式。他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数学过程,也在体验着数学思想,教师应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做数学”的过程中,而不是学数学,说数学。

比如在统计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统计图。比如从统计图中了解到喜欢动物故事的同学最多,根据这个统计结果,班里可以组织一个动物研究会,办一个动物图片展览,还可以把各种图

表制成墙报、手抄报等,整个活动就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统计教学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说“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亲近生活的过程。如:一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这些内容在生活中什么地方可以用到?请你提出一个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并用刚刚学过的统计知识来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仿照教材中的例子来联想到自己生活的一些问题,如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晴、阴、雨)、全班同学家中电器的拥有情况(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每次考试的分数段等等。又如:二年级下册的统计教学之后,有条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参加“种豆“的实践活动,每天观察豆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一周后让同学们把大豆端到学校比一比“谁的大豆长势最好”,然后根据大豆的生长记录制成统计

图;并给优胜的学生照相留影,这样大

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同学们深深体会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而且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并不感到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在统计和概率的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看、说、想、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国培计划小学英语研修日志

研修日志二

2016年11月16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自感受益匪浅,国培专家们对小学教学问题的讲解,发人深省,令人三思。最近学习

到关于师德师风的内容,感触良多。

师德师风是教学过程中最现实的一个问题。但它又不同于教学方式、方法等具体问题,它的表现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却有极大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身正”,讲的就是师德师风,只有“身正”,只有师德好、师风佳,才有资格作为别人的“典范”,学习的榜样,也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当老师,这个师范大学的校训首先就对所有的师范学子敲响了警钟。

但这并不影响当下教师师德师风参差不齐,少数教师师德败坏,风气腐败,腐化学生的事情发生。眼下很多学生逢年过节就会送大量的礼金、贵重礼品给老师,甚至家长会后、家访时,学生家长都会借机请老师饕餮一番,以示自己对老

师的“敬爱之情”。但要我说,敬爱之情不需要大鱼大肉,逢年过节的关怀、问候更不需要贵重的礼品来彰显,这样 的做法,看起来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在尊重老师,实际上却在用社会上那一套低俗、恶俗的拜金主义在腐化校园。而那些好看的旗号,好听的口号,也让很多教师把持不住,认为这是一种“潜规则”,也就随之而“潜”进去了。

这样的风气,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学生的腐化。让拜金主义植入到孩子脑海中的,也正是这样的行为。我相信,当下许多教师同志是可以抵抗得住腐败,却无法抵挡这种潜规则的。但正是糖衣炮弹,才是最可怕的。小学语文网上培训研修日志1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比较阅读教学研究》,我的收获很大,尤其是对“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更是加深了理解。

1.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揭开不同阅读材料的表面现象,找出它们共同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求同思维,目的在于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掌握“定法”。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对比较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寻其共同点,领悟其规律性,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求同之妙,在于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个性特征的方法。它培养的是求异思维,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寻求差异,认识文章或人物的个性,以便掌握“变法”。通过求异比较可以探求事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个性。

求异之妙,在于使学生更准确、更具体地体会阅读材料的个性魅力,从而汲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比较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思

篇10:撰写幼儿园校本研修方案

思想,坚持思想素质与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研究为主线,以各种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激励,帮助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并善于将现代的幼儿教育观念渗透于教育行动中,要珍视幼儿的生活价值,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我们积极倡导教师按需研修,学用一致,强调教师自主发展,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园本研修平台,努力打造一支特色的教师队伍,并将教师可持续发展做为我们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思想。

二、总体思路

1、成立园本研修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师根据本园研究重点,结合县局工作设定的三大领域,及教师实施新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制定切合本园实际的研修框架、研修项目、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等。

2、坚持教、研、训融为一体的原则,将园本研修作为提升本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并以此推进我园师资队伍建设和园本教研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设置

将校本教研活动,作为幼儿园基础性学习实践课程的一个重

要的考核指标,将教师参加幼儿园校本教研的学习实践情况,作为三大领域中各科目学习内容的考察依据,从教师每学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提问、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参与实践交流的主动性以及失效性等方面定出相应的学分标准,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我园的三年发展规划,初步确立我们幼儿园教师基础性实践课程培训的内容。结合师训工作现定为:

育德能力领域——幼儿园主题学习活动中德育的渗透与实施

(全体教师)

教学能力领域——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全体教师)

力 教育科研领域——以“分享式备课”为载体提高教师设计组

织教学活动能力的实践研究(全体教师)

(一)育德能力领域

幼儿园主题学习活动中德育的渗透与实施

课程目标:在全面实施推进二期课改的背景下,根据《纲

要》、《指南》和《两纲》的要求,结合德育培养工作的特点,

努力提升园本教师设计、组织实施相关主题德育活动的专业实践

能力。

研修对象:全体幼儿园教师

课程内容与课程时间:

1、学习《纲要》、《指南》和《两纲》有关德育教育的要求和

方法,熟悉各年龄阶段的德育要求。

2、设计、组织与实施在学习主题活动活动背景下的各种形式的

幼儿园德育活动。

3、幼儿园有效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形态:

1、以自学为主,级组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有关文件的学习。

2、以班级和级组共同商讨为基础,在每个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

过程中设计1-2个有特色的德育活动。

3、活动力求以亲子活动、走进社区活动等形式进行。

4、以实景观摩的形式开展级组间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研修过程:

1、第一阶段:

(1)组织教师结合暑期的全员培训活动,对《纲要》、《指

南》和《两纲》中的德育要求进行自学和级组学习。

(2)全体教师了解、熟悉幼儿园教师组织实施德育活动的学分

认定方案和评价标准进行讨论。

2、第二阶段:

(1)将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落实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要求

每个班级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设计1-2个德育活动。

(2)骨干教师带头展示交流,通过观摩和讨论为老师积累相关

的有益经验。

(3)组织“有效德育活动”的标准讨论,修订完善评价标准试

行稿。

3、第三阶段:

(1)全园各班组织实施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德育活动,把其纳入小教研组讨论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

(2)积累利用家长资源与社区资源的经验与课例。

(3)每班轮流进行实践活动的展示交流,以小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完善。

(4)积累相关的资料,如:案例、反思、教案等。

4、第四阶段:

(1)各班展示交流一个德育学习活动的课例。

(2)以级组为单位,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

学习结果呈现方式:

1、每位教师组织策划一次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德育活动。

2、积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德育活动的经验与策略。

3、以级组为单位,每个教师分工合作,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 评价要点:

采用自评、互评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实施德育活动加以评价确立学分。

1、专业精神——教师在组织策划活动时所体现的一种乐于思考、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积极态度和职业风范。

2、专业能力——教师组织策划和落实活动的失效性、分析能力以及社区家长资源充分利用的能力。

3、专业创新——教师围绕主题活动的内容,在视野、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沙锅内的创新。

(二)教学能力领域

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程目标:能主动贯彻落实幼儿园《纲要》、《指南》的精神,积极尝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行为,开展以《新课程学习活动操作材料包》为载体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创设活动环境、材料投放、观察指导与有效回应的能力。 研修对象:全体幼儿园教师

课程内容与课程时间:

1、主题活动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学习。

2、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及环境创设的策略。

3、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观察指导与有效回应能力的提高。 活动形态:

1、开展在专业引领下的专家指导、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

2、以教研活动为载体,根据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体现专业成长的轨迹。

3、通过学习研讨、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反思调整等提高教师实施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能力。

4、在过程中积累案例和材料,做好整理和归类,记录过程性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可以分享和借鉴的资料。 研修过程:

1、第一阶段:

(1)通过问卷形式了解现阶段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实践工作中的困惑。

(2)以级组为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交流。

(3)对于个别化学习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对主题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再次梳理和丰富。 (4)借助外出观摩和级组交流等活动,开拓教师的眼界和思路,剖析个别化活动的内涵。

2、第二阶段:

(1)开展以三个不同年级组为单位的三阶段两反思的实践活动,在过程中探讨,根据各年龄阶段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实践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2)以大教研组的实践与研讨活动为主,增强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3)根据实践研究的情况,及时发现老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困惑,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专家引领。

(4)全体教师撰写相关的专题,每人积累1个主题活动中个别化学习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资料和案例,在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有益经验。

3、第三阶段:

(1)开展以三个不同年级组为单位的三阶段两反思的实践活动,在过程中针对各年龄阶段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观察指导与有效回应的情况进行合理讨论。

(2)以大教研组的实践与研讨活动为主,增强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观察指导与有效回应的能力。

(3)根据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外出观摩和专家引领。

(4)在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展示,将研究过程在中收获和经验进行综合地展示交流。

学习结果呈现方式:

1、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交流:每个教师都要在过程中承担1—2 次的实践研讨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2、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质量:实践活动中幼儿与环境、幼儿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幼儿在探索能力、学习习惯、表达表现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3、资料积累:及时将个主题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以照片或主题活动册的形式进行记录,以便以后交流和分享。

4、案例反思:每学习每个教师都要有1—2篇有质量的案例、经验交流等,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梳理。

评价要点:

1、专业精神——教师在设计和准备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对方法、策略的精益求精、反复尝试的执着态度。

2、专业能力——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效果(目标达成度、教师在材料投放、环境创设、观察指导的有效性体现,对每个孩子能力发展的作用体现。)活动后的反思能力(看反思是否抓住关键问题,有理论支撑、分析问题是否透彻、反思是否有价值)

3、专业智慧——教师的教育机智,在观察指导与回应孩子的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灵活、随即性。

(三)教育科研能力领域

以“分享式备课”为载体提高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程目标:

1、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机制,引领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或是潜在优势,学习同伴长处,建立良好和谐的教研组氛围,在分享个体和同伴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发挥每一位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关注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篇11:怎样撰写研修日志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研修日志

学习了曾晓东老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曾老师通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涵、功能和怎么做等三方面为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通过学习,使我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意涵的讲解中,曾老师明确细致的为我们讲解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3个领域、以及各个领域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涵盖了作为教师所必须的知识、态度和能力。而13个领域的讲解也是非常的独到,从各个维度中包含哪几个领域给我们做了充分的解读。当中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的人是有形的知识、能力与无形的态度和精神的精神的结合。另外,曾晓东老师在解读《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前做的引言当中,也使我认识到了我国为什么要出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她从我国教师队伍的变化、教师队伍的规模与分布和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特点(涉及的机构多、时间长)三方面给我们讲解了为什么要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无论是学校或是教师个人,有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就能更好地去执行、落实好教育教学工作,建设好一个人民满意的学校。

篇12: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让学生联系生活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理解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研修后,我学到了很多在教学中的评价方法,在课堂上我能很好的加以运用。

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我们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让学生、家长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对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感体验(如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数学是否有信心),学生感觉是最真实的。所以,学生的自评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价值的。而数学学习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在小组合作中,学生所表现的各种素质(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独特的见解),小组内同学是最有发言权,因此学生的互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和孩子关系特殊,家长的评价影响孩子的发展。据说一位老师给五年级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假期,如果你们一家人去北京旅游,请制订三种旅游计划,分高、中、低三档,其中火车票、飞机票、宾馆住宿、各景点门票等费用,必须详细列出,最后根据家庭经济收入情况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显然,这样的题目很具有新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动手动脑的、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业,结果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家长抱怨老师作业怪,结果有许多作业都是由学生家长包办。在本案例中,家长如果对学校工作了解、支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自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恰当地给予评价,对学生学会学习是终身受益的。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老师、家长三者缺一不可。

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是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选择。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1、课堂中自评、组评、师评相结合 这样,通过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心,为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值得借鉴。

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素质,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考评,这就需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我的做法是:

3、笔试和面试评价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想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从试卷中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面试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

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如做10道题,做对9道得90分。定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在评语中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如对一些题目会做,但是作业却不清楚的同学我在作业本上的评语是:优,如果字迹再清楚一点,你就可以得到一颗星了,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星会属于你。果然在以后的作业中,这位同学的作业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启发性常用语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想探究什么问题?”

——“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汇报一下你们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资料。”

——“从这道题(统计图、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出门旅游、卖东西等要考虑哪些问题?”

——“根据所给的信息,谁愿意帮他想一个好办法”/“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可行方案(如旅行、乘车、铺地砖、设计图形等)” ——“根据数的整除关系、约数倍数的知识说一句话”。——“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解法)吗”?/“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你能想出几种”?/“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谁还想来说一说?”/“谁还能再举一些例?”

——“仔细观察(或听),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觉得他们写得(说得、思考得)怎么样?谈谈你们的看法?”

——“这是什么?”/“为什么?”/“问题在哪儿?”/“怎么办?” 二:赏识性常用语

——“对!”/“很好!”/“不错!”/“ok!”/“你真行!”/“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你真会动脑筋!”/“你头脑真灵活!”/“你接受力真强!/“你真有胆量,不简单!”/“这位同学思维真敏捷、思路也很清晰!”/“真是巧思妙想!”/“这位同学真是勤奋好学,值得大家学习!”

——“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你的设计(方案、方法、观点、点子)太富有想象力,太具有创造性了。”

——“说得真好,太好了,了不起!”

上一篇:审计实习调研报告下一篇: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