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教学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怎样撰写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关键词〕地理教学;小论文;意义;途径〔〔文献标识码〕A〔21—0086—01地理小论文是指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及条件,选择不同的地理研究课题,自主地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写成的论述性文章。

第一篇:怎样撰写教学论文

教师应积极撰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是教师教完一节课后,针对所教的课从教学设计到实施情况进行回顾和小结,把其中的经验或教训等有关内容记录于教案后面的一段文字。教师写教学后记,旨是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服务。

一、写教学后记的必要性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节课的自我评价,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对此应与备课、上课一样,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回忆该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有可能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的缺漏情况了如指掌,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长期坚持,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把撰写教学后记作为日常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将每天的上课体会记录下来,这些行动本身就是对教学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教师若想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如果不从一味的摸爬滚打、简单的重复中解放出来,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自主的提高,将很难适应时代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则将会被淘汰;只有注意教学后提炼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我们进入教学自由王国的世界。

目前,很多教师都不够重视写教学后记,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教学后记潜在的价值,只停留于经验表层的重复,而无理性的凝结和思考,也就无法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要想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让课堂的成败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使经验得以提升,其最好的办法就是撰写教学后记,通过教学后记记录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思。随着时间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重温旧事,回想教学成效,教师常常会品尝理性的感受,通过对教学经验、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那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境界。

二、写教学后记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后记写什么,其实不难,只不过需要每位教师对教育要有永久的激情。在写教学后记时,要遵循五个原则。

(一)及时性原则——趁热打铁。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教者会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灵感,因为灵感只是一瞬间,情消意散,灵感就不“灵”了。

(二)恒久性原则——锲而不舍。要系统、全面地积累经验,升华凝结,必须有大量的教学后记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要持之以恒,把写教学后记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

(三)简约性原则——言简意赅。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实况”的回忆,对课堂的每一环节通过表象找出其内在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将其“成功”与“失败”之处扼要地记录下来。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捕捉亮点,抓住要点,切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四)探究性原则——格物致知。写教学后记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前备课时要有预先的计划,教学上要搞点什么研究探索事先有个考虑,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注意,写教学后记时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对于那些尝试和探索的实验项目以及教学中生成的精彩亮点,应重点记录,使其成为再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对于日积月累的大量“教学后记”材料要进行归纳、总结、概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摸索教学规律。

(五)上升性原则——历练升华。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当我们重复教授同一个内容时要因材施教,要结合前几次后记中记述的情况和感想科学施教,之后再认真反思撰写后记,以不断地在教与学的方式、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再者,写教学后记还要注意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提升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疑难,取长补短。

三、教学后记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不知如何写教学后记而苦恼。其实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后,在教法学法等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想法,只要把这些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并简明扼要地分析其成败原因,就是一篇教学后记。教学后记应该:(一)总结成功之处;(二)查找败笔之点;(三)记自己的教学应变;(四)记学生的困惑疑难;(五)记教学中的学习心得。

教师在教学之后若能坚持撰写教学后记,久而久之,这些点滴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便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规律,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都是提高自身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做到教学相长,与时俱进。无疑,撰写教学后记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撰写教学后记!

(作者单位:河北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作者:刘化锋

第二篇:怎样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小论文;意义;

途径

〔文献标识码〕 A

21—0086—01

地理小论文是指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及条件,选择不同的地理研究课题,自主地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和论证,最终写成的论述性文章。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探究性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科研能力的需要。让中学生学会撰写地理小论文,其意义和作用十分明显。

一、 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的意义

1.写地理小论文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撰写地理小论文是一项很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它能引发学生从课堂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和验证假说,作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其间,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质疑、推理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真正体验到地理学习的魅力。

2.写地理小论文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启发与引导,则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等。

二、怎样指导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

1.确定小论文的论题。(1)论题的来源。论题实质上是地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来源包括: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探究,由热点问题引发的探究,由周边的生活环境所引发的探究,如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2)论题要符合科学探索性的原则。小论文应有一定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探索是在中学生的实际认知与能力的基础上,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完成的。(3)小论文选题要切合实际,应“小、实、新”。 文章题目要小,内容要集中。可以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问题、一个专题,不必面面俱到。教师最好是让学生自己定题目,可引导他们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有感,或是身边发生的事件,或是观察有感来确定题目,最好是自己熟知的内容,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应具有“乡土味”。

2.设计研究方法,谋篇布局。(1)搜集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料,就无法进行研究和写作。而从网上搜集研究资料是目前最便捷的方式。搜集资料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其目标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所选择的课题来确定的。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要加工、提炼、筛选出对课题研究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资料,选其精华,去其糟粕。(2)现场观察。让学生亲自到现场去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直接经验,这是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好方式。而调查访问,则是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式。其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撰写小论文。地理小论文属于论说文的范围,要具有论说文的一般结构特点,应包括论说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论点,是地理小论文提出的问题和所要阐明的观点;论据,即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一篇地理小论文,在文章结构上通常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引论,提出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本论,选择和运用论据,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结论,总结全文,归纳概括论点,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深入思考。

4.修改小论文。(1)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小论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斟酌文章的标题是否贴切,字、词、句、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流畅,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运用的数字和事例是否准确,论证是否合理、缜密、科学,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否连贯自然。(2)交流作品,取长补短。引导学生在小组、班级内进行小论文交流,相互切磋,并留给学生时间进行修改。教师应对每一篇小论文给予点评,并寻找适当的机会和途径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之中。

编辑:孟 刚

作者:雷艳云

第三篇:浅论“两课”改革中的案例教学与撰写课程论文

[摘要]在“两课”教学中,可通过案例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改革,以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激活教学手段。探讨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课程论文

当代大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学生在思想上有轻视“两课”的思维惯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主动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的研究,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两课”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与学生在中学接受的政治教育有较多重复,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

针对上述问题,应改变师生之间教师地位的习惯优势,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学生产生对课堂内容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两课”的热情。本文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和撰写课程论文为例,探讨“两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以案例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概论”课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政策性,又紧密结合现实,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对此,应围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意义、指导意义,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大现实,侧重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等,精心编制设计专题内容,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创造出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正确、主动地学习的专题,减少课堂教学的空洞说教。针对大学生了解但并不是真正理解一些理论的现实情况,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现实,通过分析用具体事实教育大学生,把抽象的理论讲解与现实生活背景相结合,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给他们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消除思想障碍,树立学生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例如,在讲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针对大学生对当前“我国为什么在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非公经济存在”这一问题不理解的状况,可举我国安徽省经营“傻子瓜子”的私营业主年广久为例子,结合这一私营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90年代对这一企业的不同政策,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畅谈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原因、条件和发展前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此的讨论十分积极。有的同学说不应该让私营经济存在,因为这与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本质是矛盾的;有的同学则认为,私营经济虽然在现阶段有积极作用,但消极作用更大,应当限制;有的同学认为正是有了这种私营经济,才激发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应该加大对私营经济的支持保护力度。对于这些争论,笔者因势利导地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当前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包括我国私营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评价我国私营经济作用的标准,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等问题,从而使学生从现实中理解了理论,避免了单纯理论讲解的空洞枯燥。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掌握较少,而现实中有时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反差,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的存在,一部分大学生简单地把此归因于理论本身的不正确,觉得课本上讲授的理论和现实中的事实是脱节的。从而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其思想认识的不正确,教学中,笔者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有的剥削现象”这一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是有原因的: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程度,还存在私有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还不能人为地消灭私有制,因而和私有制相联的剥削现象的存在也是必然的,我们不能人为地消灭,而是让它存在于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二是剥削现象的存在必然带来消极影响,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私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对其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加以调控,不能认为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三是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与我们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并不矛盾,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容的一面,是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当前一些理论和现实不符合的现象,正是我们没有全面把握理论,用不全面的理论指导现实造成的,并不是理论本身的失误。这样,通过具体的事实讲解使学生理解现实和理论的反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他们思想深处的模糊认识。

二、以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激活教学手段

在“两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大量利用影视音像资料,丰富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拓展教学空间,增强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举办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论文答辩、专题演讲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概论”课中,可采取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激活教学手段。例如,学生们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一国两制等课题,广泛搜集资料、分析问题、提炼观点,形成有理论、有思考、有分析的课程小论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了真学、真懂、真做的问题,而且真正提升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论文撰写的题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

论文题目的选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学录像中提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分析现实问题,突出这门课的时代性和时效性。如“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现状思考”、“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的解决障碍”、“市场经济与诚信的缺失”等论文选题。当然,由于学生的理论层次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很多观点还需要补充修改,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问题的层面更深刻更全面。

(二)以小组的形式撰写论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望平等,有较强的表现欲和交流愿望,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时,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协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对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各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作用

写论文的重点在于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经过充分的材料收集、整理、总结,再经过小组讨论形成观点,见诸于文字,这磨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可使学生在对材料的处理加工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论思考,这样通过论文撰写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不同于课本的教条式的理论,而是更牢固更深刻。

(四)撰写论文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的撰写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以小组为单位给了他们自学、讨论、思考、组织、研究、创新的空间,使他们从多方面、多视角、多维度地讨论、思考、分析问题,形成论文,从而使单纯的课堂讲授灌输知识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创造的过程。

总之,教学实践表明,以上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而且学生开始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一些观点分析研究现实中的问题。

作者:夏晓丽

上一篇:国际金融英语论文下一篇:网络金融安全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