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2024-04-08

诗和远方-心情随笔(共14篇)

篇1: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忘了在哪里看见这句话了,只是记得诗和远方。

总是在放荡不羁的青春里渴望诗和远方,那是自由,是爱好,是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可是往往一切的美好背后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上天给予的公平。就像是青春,即使令每一个人都很怀念,但也会有伤疤,刻在会痛的青春里。

在追求诗和远方的路上,舍弃了亲情、友情、爱情;在追求诗和远方的路上,亲情总是在家的方向等待,友情总是千言万语的问候,爱情总是渴望陪伴;在追求诗和远方的路上,独自一个人,经历孤独寂寞、艰难困苦,即使哭泣也是躲在漆黑的夜里,静静地流泪。追求诗和远方的人真的太过于任性与坚强,独自承受的结果太过于疼痛。诗和远方终究不能成为生活。

生活不是诗和远方。生活不是一个人独自承受着,独自坚强着,独自哭泣着。生活是分享,是不让亲情等待、不让友情问候、不让爱情渴望陪伴,是哭一起哭、笑一起笑、连痛也要一起的日子。

有多少人向往诗和远方,又有多少人渴望诗和远方,但是诗和远方到底是什么,我终究没有弄懂。但是在了《葵之走失在》,好像有点懂了。诗和远方或许只是一种希冀吧。

有时候生活给不了我们想要的`,我们便开始得到自己想要的,开始追求诗和远方。忘了生活本来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亦如不是想诗和远方就能诗和远方的。总会有人质疑你,哀求你,让你在追求诗和远方的道路上受阻。就像葵之,她还是放弃了诗和远方,被现实屈服。不,应该不是屈服,还是生活点燃了她。

生活到底是不是眼前的苟且,我想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同吧。要不要追求诗和远方,也会有不同的答案。其实诗和远方大多时候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别把生活寄托于诗和远方,让生活活出自己的味道,而不仅仅是诗和远方。

篇2: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自在,听着民谣,在云南,泡着素茶,淡淡茶香随风飘散,打开落地窗春风和绪的吹来,多么惬意噢。

民谣,去年听赵雷的《成都》,还知道有这么一种曲风的歌。随手打开旁的家庭影院音响,一人点上烟,把声调到不大不小的时候那感觉出来了,不像其他类型歌,摇滚类,金属之间的咚呛声,那样激进,迸发。在这样环境中听那样完全是有歃**

听到民谣后,心就感到慢慢地静了,心随着它去远方,也就有了诗和远方在精神上的一种表现。从另外一方面说:民谣当中也有一种孤独,就如: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民谣也侧面表现出来,如没有故事的人,是听不出当中的味道。民谣是属于孤独的人,为什么说了,《画》.《成都》.《理想》.《南方姑娘》,这些都是民谣里的,都有书写自己的。在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来说就是颓废表现,用前段流行语,也叫佛系吧。管他的佛系也好,颓废也罢。这就是民谣的“江山自有人才出,独领风骚数百年”?。

民谣多元化地看,不是除了黑就是白。民谣是属于孤独的,它不是大众化的,也大众不了。在浮躁的社会中听一听,静一静。也不是去听佛教卍,大悲咒。它是独有的,不是励志,不是心灵鸡汤会让你满鞋复活,当中有种淡淡的忧伤,莫名的孤独。和《水手》的调有些重合,又不属于。当忙完了一天的生活工作后,民谣的旋律响起,会好睡觉,也让自己想起种种 还有在地铁口,隧道,广场处也会有唱民谣的,有很多驻唱歌手,有出名的了,也有正在打拼的。听的有老人,小孩,有故事的比较多吧。旭日阳刚当初也在唱,但不是唱民谣火的,是属另一种,这儿也不是说民谣多么**?

篇3:教育的诗和远方

永葆初心, 教育才有诗和远方。

教育的“诗”是什么?教育的功能与本质, 并不是一回事, 教育有让受教育者变得有知识, 有能力, 能适应社会生活, 在社会中找到体面的工作, 改变生活现状, 实现社会阶层变迁的功能。但, 功能毕竟不是本质, 也不能代替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成长, 所有的知识与能力, 所有的因知识与能力获得的货币财富、社会地位, 只是教育的外构部分, 教育的内核是精神。精神由人的强大的内心与坚定的信念与宁死不屈的气质所构成。大学时, 舍友曾告诉我,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首诗, 我深信不疑。一个人精神死了, 一首“诗”也就到了尽头, 这就不难理解当“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情怀不再时, 诗人海子宁愿卧轨自杀。20多年的教育实践, 终于使我明白, 为什么我的母校———华东师大的老师告诉我, 一个人没有一点诗意的情怀, 是做不好教育的, 只因为, 教育的内核是“诗”。

教育的“远方”, 是未来, 是希望, 是发展, 是一种未知又是一种可知。今天我们可以回眸30年前的教育, 30年前对于今天来说, 就是当年的“未来”。我清晰地记得小学时, 我的语文老师高高擎着我的作业本, 大声阅读我的作文时的神情, 我清晰地记得自己带头吆喝了一帮同学在教室的木柱子上恶作剧地写了“某某 (男生) 和某某 (女生) 好”后班主任大发雷霆的样子, 我清晰地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赤脚给我们上课时的得意神情 (天啊, 今天的老师, 谁敢?!不过我的这位老师也已是某报社的主编了) ……在今年保一中高中毕业30年同学聚会时, 全校同学轮流用昌宁话学着当年老校长教训我们的经典名言:“你看看你们, 头发像粽子, 衣裳像袋子, 裤子像肠子, 整个一个二流子!”这样美好的、温馨的、甚至有些戏谑式的记忆, 就是我们当年的“未来”。未来发展, 才是教育的远方, 未来最佳发展, 才是教育的有生命意义的远方啊!

篇4:诗和远方的变迁

—— 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听着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记起小时候,在故乡的泥土里,侧着脑袋在互相追逐的玩伴的耳边窃窃私语:妈妈说,假如儿时不好好学习,会在泥土里忙碌一辈子。在妈妈眼里,那时的诗和远方来自从未谋面的,在高楼大厦上开出的灯红酒绿,身体站立的城市空间便成了儿时不顾一切追逐的那片海。

而今,当初教你去寻找诗和远方的那个人不再威严。你置身在曾不顾一切追逐的这片海中,却开始想要重回故里。曾经的故里,如今反过来又成了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是,时间有多久远,变化就有多快。在快速城镇化下,田野已不再是那片田野,村落亦不是那样的村落。你失落,像你一样的人亦同样失落着。

于是,从很早开始,就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寻觅,想要逃离。其中包括15年前,一个中文名叫何伟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当时他在北京,“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

何伟租了车,驶离大城市。“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后来,他将三段中国乡村的见闻写入他的《寻路中国》一书里。

何伟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向往的远方的田野,竟已发生了难以预知的变迁。持续了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变革下的乡村已变得模糊不清。一个地方,你不知道是该叫它乡村,还是应该称它为城镇。乡村也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局面,本地人一方面希望乡村尽快地变成城市,而城市的人又希望乡村保留故乡的诗意。

然而,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庸俗城镇化的乡村。

变迁中的远方的田野

2001年,何伟尝试以旅行作家的身份,驾一辆车用发现“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方式去行走和发现常被忽略的中国乡村。原因大概是,远在美国的友人不断地告诉他,发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设定日程、不设定主题地去探索。于是他租车上路。

《寻路中国》只是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书是《江城》《甲骨文》。他的中国行走早在1996年已开始,时间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末。前后这十来年里,恰好是中国快速城镇化逐步进入高潮的一个阶段。

而《寻路中国》描述的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群带给中国巨大改变的普遍人、平凡人,以及正在变化的中国乡村,和正发生着重大改变的城镇里的工厂。

在作者踏过的足迹中,有一个特殊的村落,这个村落的存在和衰落,对中国在施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变革有着最直接的表达。

三岔村,是北京北部的一个村落,依长城而坐。在村落还没被打扰之前,村民们在长城脚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在田地里耕作的身影随处可见。纵使与北京的距离不算遥远,但他们却不曾踏足北京城几次。“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平民百姓的智商和手艺,他们的点子多着呢”。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行句子。将它放在这里,再应景不过。

如果这代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那么,随着农耕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方式的改变早已迫在眉睫。于是,当城镇化建设的手伸到这里的时候,从此,这个地方的改变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为加强乡村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大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国家在1995年至2013年的这段时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往来,向乡村引入城市投资和消费,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等。

也就在这样的时期,三岔村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油路几乎平铺在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原本从事农耕的村民,逐渐走向城市,探求经商之道,寻找城市里的诗和远方;城市里的人也在这样的时机中,开始下乡寻找有别于城市的客居之所……在2005年,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这样巨大的变化在村庄的面貌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三岔村的常住人口从之前的上百户降到后来的几十户,但是,又有了另一番景象:从北京城走向三岔村的途中,因无人居住而逐渐走向衰败的村庄一座座;一片片被搁置起来无人耕种的土地,在游人的眼中不免有些苍白;而那些靠着本地的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业的村庄,因为外地人的数量盖过了本地人,所以,让这些客居的人也感到,村庄像长大后变了模样的孩子:陌生、失真。

乡村建设要避免人的半城半农

种种这些,对于起初想要建一座乡村里的天堂的我们来说,今天的现状无不让人感到失落,土地的搁置、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断裂、乃至社会管理上的失控变得越来越棘手。而这些对目前的乡村来说,都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解决到哪种程度,也直接关系着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乡村的大门,是为了让乡村走向外部的世界,让里面的人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机会,以助乡村发展一臂之力。然而,这在今天看来,却有了另外一番景象:成了如何让外面的人重新走进乡村的问题。对于正在转型的乡村,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侧重的方面。

何伟行走在南方的一些由过去的小村庄发展而成为城镇的地方时,尤其是一些雏形模样的园区时,政府向里投入的大都是房地产、工厂、零零碎碎的一些小型商铺,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当然,这也是我们在城镇化下,为使一个地方变得更好所表现出的一贯做法。

但是,当这些设备投入进去,且在短时间内对该地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现似乎哪里不对:大量光鲜亮丽的建筑摆放在原地,却空无一人;纵使建成了新农村、新城镇或园区,里面的人却依然少的可怜,最终成了乡村不像乡村又不像城市的地方。

没有不想奔向城市的农民,也没有不想奔向乡村寻找诗和远方的城市人。然而,去向何处找寻,寻找什么样的乡村和城市,以及能够给肉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诗和远方究竟是哪种体验,也成了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这问题的解决,庸俗的城镇化并非路径。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当下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半农半城的现象,在中国很多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为了乡村的发展,很多地方用以建工厂、一座座代表着城市符号的建筑拔地而起的方式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将农民吸引到城市的环境里生活,城市人口过度饱和,很多人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处于失业状态,进而陷入了在城市里整天无所事事的窘境。而乡村因为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村中无人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又会随着季节的变更而变化着: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在城镇里暂住的农民又会回到各自的村落收种粮田。

其实,这又造成了更深一层、长期都得不到治愈的结果: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农民,精神得不到寄托,在乡村建起的具有城市符号的建筑也会因为人口流动造成土地的铺张浪费。从而造成了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功能却两者兼而有之的半农半城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持续发生。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寻找一个更合理的寄托之所;其次,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文化建设为首要准则,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特殊的文化才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村落。

所以,避免半城半农,不仅仅是表现在村庄面貌上,更多的是,要避免人的生活方式的半城半农,精神寄托的丧失。在我看来,这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最需要避免发生的事情。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城镇化环境下,我国不论在地理、人口数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不可能形成美国乡村人所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采取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乡村的“诗和远方”的重塑

我们的城镇化和19世纪快速城镇化的美国相似,但他们在建设方式上却和我们大不相同。当美国的第一波改革浪潮横扫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时,对这些地区的建设,首先吸引人来到这些地区,为此开路的永远是商人、银行家还有律师,建起来的第一批建筑物一般都是法庭和教堂。最终基本形成有人集聚的新村落以及新社区。

从前后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总结出的是:让一个地方成为城市,尤其是试图将乡村建设成为城镇的模样,只是吸引圈钱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尚形不成健康的文化氛围,也不利于乡村长期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文化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呢?《重返普罗旺斯》里有一个解释:造一座城,先建一座教堂。当然,这一说辞只是局限在宗教文化上,但也无不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另外,乡村没有比较大的产业支撑,将人留在乡村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7亿之多。而这样的数字,也只是停留在数字上。

对乡村城镇化而言,更值得决策者和当地管理者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如何转变他们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一旦成了市民,没了土地,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生产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小农思想,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上,表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上。农村的这些传统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上,这与人们城市化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产生了冲突”。

从这一方面来说,与其先改造乡村面貌,不如先注入教育。先让思想开花,之后再让乡村改造发生,或许,一切都将会变得容易。如此,纵使乡村成了一座城,也会和钢铁混凝土搭建成的城市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到新农村客居的人来说,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体验。另外,当本地人面对外来人时,也会减少惊慌失措感。

整体说来,读何伟以及他的《寻路中国》,其意义:见证了中国的十年变革;为已被城镇化以及即将城镇化的乡村的未来,寻得一个好去处。

另外,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只靠逃离是无法从根本上为肉身及灵魂寻得一个安定之所的。那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过是厌倦了世事纷扰后,为心理上的疲乏所寻的一个处所。

而身在闹市对诗和远方的寻觅,用最近读毕的张爱玲的一部散文里的描述来映衬再合适不过:“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得。长年住在闹市里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篇5: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1.曾在感情里遍体鳞伤

独木舟原名葛婉仪,为了纪念曾经深深爱过的一个姓周的人,取谐音独木舟。她曾暗恋过许多人,在见到S先生第一眼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他,不过结果都是无疾而终。她为了喜欢的人会做出很多疯狂的举动,但她终究都是那个最受伤的人。

2.患有抑郁症

五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被留在了奶奶家,平房,老屋,幽静漆黑,从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没有感受过被爱的滋味,也很少主动爱别人。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孤独伴随着成长,同时还有抑郁倾向。她表面上对一切都无所谓,只有夜深的时候会露出女孩子的本性,她渴望着家庭的温暖以及众人对她的疼爱。

3.烟龄八年

十六岁,与周分开一年。朋友打开免提与周通电话反复的问:你们真的没有可能了么?坐在旁边的舟舟听到周无情且决绝的说:不可能了,以后不要再问了。从那次十六岁开始到写这本书烟龄八年,她爱上了香烟的味道,尼古丁给了她前所未有的慰藉。

4.新的刺青

有刺青的女孩不一定是坏女孩,二十岁那年刺的IVERSON有些褪色,在北京的第一个周末,左腿脚踝上加了一个新的刺青。本想加点荆棘在旁边,或许独身一人太要强的面对这个世界,以为百毒不侵,却忘了也需要温柔被对待。还好在朋友的建议下最终画了柔软的藤蔓,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刚强。表面是这样,可骨子里呢?

好像自古以来吸烟纹身都是坏孩子才会干的事,我们可以理解为葛婉仪是年少轻狂再者特立独行,但无论怎样,这是她的生活方式,我们无权干涉。抑郁症这件事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公开承认,因为害怕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本就脱离这个世界的患者害怕就此被世界所敌视。所以这本书是她最有诚意和胆量的代表作!

篇6:诗和远方作文

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众多观众喜爱的节目,其收视率节节攀升。

诗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你心无杂念地去领略另一种情怀,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那时的社会也有官场、有人情世故,但他却能拥有常人所没有的远见和胸怀,宁愿这样归隐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穷困潦倒、比起心为行役,他宁愿放弃官职与厚禄,而选择诗与远方,从而成就了他世外桃源的诗意人生。

诗不仅能让你领略别样情怀,亦能让人崇尚美德。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即使贫穷,但不以为忧,反而是心境恬淡。在物质上竟无要求,只要精神富足就心满意足,这便是诗歌赋予人的崇高美德。

远离诗歌的人,一味的追逐物质,丝毫不注重内在的美德。有一名日本运动员就是这样一个低俗的人:在记者访谈会上竟将记者价值近几万元的摄像机顺手牵羊。几万元对于身价过亿的运动员来说,并不算什么,但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取决于他毫不注重美德的培养,冠军与盗贼仅一步之差。

若我们能像刘禹锡一样注重于精神美德的修养,诸如此类的事情还会发生吗?

学诗能我们让养成勤奋刻苦的优秀品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读书是这样,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勤奋、不怕吃苦。

在“中国诗词大会”夺冠的武亦姝能迅速成为“网红”被大家关注,便体现了这一点,她用了一年的时间将所有的诗词学了一遍,却未夺得第一次的冠军。但她并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第二年她成功了。她被人关注是应该的,因为她值得我们关注。

篇7:诗和远方作文

渺小的人物有大大的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这个梦想伴随了我六年的时光。从孩童到少年,这个梦想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精神的支柱。

人都是为了希望而活,有了希望才有了生活的勇气。我喜欢用笔记录我的奇思妙想,我认为世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优美的文字来形容,世间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为了一句短小的话语,我常常会苦思冥想很久……我热爱文学,热爱它给我带来的一切。

文学让我明白了许多,或欢乐、或忧愁、或难过……当手中捧书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畅游在文学的海洋里。当手中握笔时,我心中的思绪总会随着手中的笔肆意舞动,表达我的喜怒哀乐。

依稀记得从孩童时代就热情追梦的我。每一天,伴着那温暖的阳光,倚树而坐,手中捧书,嘴里默念,心中喜欢,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阳光照着我心中的梦,那梦的种子破土而出。

终于,我踏上了新的阶梯。当我走向枝繁叶茂的青春岁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而是我心中的诗与远方。我知道,通向远方的路总是崎岖又坎坷,我将永远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浪漫,我将在旅途中加倍努力,才能在达到彼岸时一鸣惊人。

现在,清泉文学社给了我一个追求梦想的舞台,使渺小的我在这个舞台上熠熠生辉,满怀憧憬。我将珍惜这样的机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抚过一片浩瀚星河,我在岁月深处,遥望诗和远方,奋进拼搏,聆听梦想绽放的声音。

篇8:诗和远方-心情随笔

——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听着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记起小时候,在故乡的泥土里,侧着脑袋在互相追逐的玩伴的耳边窃窃私语:妈妈说,假如儿时不好好学习,会在泥土里忙碌一辈子。在妈妈眼里,那时的诗和远方来自从未谋面的,在高楼大厦上开出的灯红酒绿,身体站立的城市空间便成了儿时不顾一切追逐的那片海。

而今,当初教你去寻找诗和远方的那个人不再威严。你置身在曾不顾一切追逐的这片海中,却开始想要重回故里。曾经的故里,如今反过来又成了诗和远方的田野。

但是,时间有多久远,变化就有多快。在快速城镇化下,田野已不再是那片田野,村落亦不是那样的村落。你失落,像你一样的人亦同样失落着。

于是,从很早开始,就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寻觅,想要逃离。其中包括15年前,一个中文名叫何伟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当时他在北京,“隐隐约约有一种想法,想过那种隐居式的作家生活——从城市生活中悄悄地躲开,把手中的工作暂时放下来”。

何伟租了车,驶离大城市。“我希望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人们依旧在耕田种地,他们的生活节奏与农田时令合拍”。后来,他将三段中国乡村的见闻写入他的《寻路中国》一书里。

何伟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向往的远方的田野,竟已发生了难以预知的变迁。持续了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建设,变革下的乡村已变得模糊不清。一个地方,你不知道是该叫它乡村,还是应该称它为城镇。乡村也面临着令人尴尬的局面,本地人一方面希望乡村尽快地变成城市,而城市的人又希望乡村保留故乡的诗意。

然而,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庸俗城镇化的乡村。

变迁中的远方的田野

2001年,何伟尝试以旅行作家的身份,驾一辆车用发现“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方式去行走和发现常被忽略的中国乡村。原因大概是,远在美国的友人不断地告诉他,发现真相的方式有很多种,然而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不设定日程、不设定主题地去探索。于是他租车上路。

《寻路中国》只是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书是《江城》《甲骨文》。他的中国行走早在1996年已开始,时间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末。前后这十来年里,恰好是中国快速城镇化逐步进入高潮的一个阶段。

而《寻路中国》描述的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群带给中国巨大改变的普遍人、平凡人,以及正在变化的中国乡村,和正发生着重大改变的城镇里的工厂。

在作者踏过的足迹中,有一个特殊的村落,这个村落的存在和衰落,对中国在施行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变革有着最直接的表达。

三岔村,是北京北部的一个村落,依长城而坐。在村落还没被打扰之前,村民们在长城脚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在田地里耕作的身影随处可见。纵使与北京的距离不算遥远,但他们却不曾踏足北京城几次。“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平民百姓的智商和手艺,他们的点子多着呢”。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行句子。将它放在这里,再应景不过。

如果这代表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延续,那么,随着农耕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方式的改变早已迫在眉睫。于是,当城镇化建设的手伸到这里的时候,从此,这个地方的改变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为加强乡村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大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国家在1995年至2013年的这段时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往来,向乡村引入城市投资和消费,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等。

也就在这样的时期,三岔村和全国各地的村庄一样,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柏油路几乎平铺在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原本从事农耕的村民,逐渐走向城市,探求经商之道,寻找城市里的诗和远方;城市里的人也在这样的时机中,开始下乡寻找有别于城市的客居之所……在2005年,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这样巨大的变化在村庄的面貌上表现的更加明显。

后来,三岔村的常住人口从之前的上百户降到后来的几十户,但是,又有了另一番景象:从北京城走向三岔村的途中,因无人居住而逐渐走向衰败的村庄一座座;一片片被搁置起来无人耕种的土地,在游人的眼中不免有些苍白;而那些靠着本地的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业的村庄,因为外地人的数量盖过了本地人,所以,让这些客居的人也感到,村庄像长大后变了模样的孩子:陌生、失真。

乡村建设要避免人的半城半农

种种这些,对于起初想要建一座乡村里的天堂的我们来说,今天的现状无不让人感到失落,土地的搁置、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传统文化的断裂、乃至社会管理上的失控变得越来越棘手。而这些对目前的乡村来说,都成为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解决到哪种程度,也直接关系着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打开乡村的大门,是为了让乡村走向外部的世界,让里面的人在各方面得到提升的机会,以助乡村发展一臂之力。然而,这在今天看来,却有了另外一番景象:成了如何让外面的人重新走进乡村的问题。对于正在转型的乡村,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乡村建设,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侧重的方面。

何伟行走在南方的一些由过去的小村庄发展而成为城镇的地方时,尤其是一些雏形模样的园区时,政府向里投入的大都是房地产、工厂、零零碎碎的一些小型商铺,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当然,这也是我们在城镇化下,为使一个地方变得更好所表现出的一贯做法。

但是,当这些设备投入进去,且在短时间内对该地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发现似乎哪里不对:大量光鲜亮丽的建筑摆放在原地,却空无一人;纵使建成了新农村、新城镇或园区,里面的人却依然少的可怜,最终成了乡村不像乡村又不像城市的地方。

没有不想奔向城市的农民,也没有不想奔向乡村寻找诗和远方的城市人。然而,去向何处找寻,寻找什么样的乡村和城市,以及能够给肉身带来什么样的感受,诗和远方究竟是哪种体验,也成了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这问题的解决,庸俗的城镇化并非路径。在城镇化背景下,对于当下正在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半农半城的现象,在中国很多地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

为了乡村的发展,很多地方用以建工厂、一座座代表着城市符号的建筑拔地而起的方式来实现城乡之间的对接,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将农民吸引到城市的环境里生活,城市人口过度饱和,很多人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处于失业状态,进而陷入了在城市里整天无所事事的窘境。而乡村因为人口的大量外流,造成了村中无人的现象。但这样的现象又会随着季节的变更而变化着: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在城镇里暂住的农民又会回到各自的村落收种粮田。

其实,这又造成了更深一层、长期都得不到治愈的结果:往来于城乡之间的农民,精神得不到寄托,在乡村建起的具有城市符号的建筑也会因为人口流动造成土地的铺张浪费。从而造成了城市不像城市,乡村不像乡村,功能却两者兼而有之的半农半城的现象。

而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持续发生。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寻找一个更合理的寄托之所;其次,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文化建设为首要准则,为他们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特殊的文化才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村落。

所以,避免半城半农,不仅仅是表现在村庄面貌上,更多的是,要避免人的生活方式的半城半农,精神寄托的丧失。在我看来,这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最需要避免发生的事情。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城镇化环境下,我国不论在地理、人口数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不可能形成美国乡村人所有的那种生活方式。但他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采取的方式,却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乡村的“诗和远方”的重塑

我们的城镇化和19世纪快速城镇化的美国相似,但他们在建设方式上却和我们大不相同。当美国的第一波改革浪潮横扫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时,对这些地区的建设,首先吸引人来到这些地区,为此开路的永远是商人、银行家还有律师,建起来的第一批建筑物一般都是法庭和教堂。最终基本形成有人集聚的新村落以及新社区。

从前后两者之间的对比可以总结出的是:让一个地方成为城市,尤其是试图将乡村建设成为城镇的模样,只是吸引圈钱的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尚形不成健康的文化氛围,也不利于乡村长期朝着绿色、生态的方向发展。文化的重要性究竟有多大呢?《重返普罗旺斯》里有一个解释:造一座城,先建一座教堂。当然,这一说辞只是局限在宗教文化上,但也无不说明文化的重要性。另外,乡村没有比较大的产业支撑,将人留在乡村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7.7亿之多。而这样的数字,也只是停留在数字上。

对乡村城镇化而言,更值得决策者和当地管理者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如何转变他们已形成的固有观念:一旦成了市民,没了土地,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因为几千年的封建农业生产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小农思想,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习惯上,表现在人们的文化水平上。农村的这些传统已经铭刻在了人们的心上,这与人们城市化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产生了冲突”。

从这一方面来说,与其先改造乡村面貌,不如先注入教育。先让思想开花,之后再让乡村改造发生,或许,一切都将会变得容易。如此,纵使乡村成了一座城,也会和钢铁混凝土搭建成的城市有所区别。对于那些到新农村客居的人来说,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体验。另外,当本地人面对外来人时,也会减少惊慌失措感。

整体说来,读何伟以及他的《寻路中国》,其意义:见证了中国的十年变革;为已被城镇化以及即将城镇化的乡村的未来,寻得一个好去处。

另外,对城市里的人来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只靠逃离是无法从根本上为肉身及灵魂寻得一个安定之所的。那诗和远方的田野不过是厌倦了世事纷扰后,为心理上的疲乏所寻的一个处所。

而身在闹市对诗和远方的寻觅,用最近读毕的张爱玲的一部散文里的描述来映衬再合适不过:“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得。长年住在闹市里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汨汨流入下意识里去”。

篇9:生活依然需要“诗和远方”

现代诗一般的歌词,配以许巍略带沙哑而温暖的嗓音,平日里为了生活琐事奔波劳累的人们,被这首歌点燃了青春记忆。不少人都表示,“前奏一响起,我就想起了当年的纯真和懵懂的初心。听到‘诗和远方’四个字,我有股想泪流满面的冲动。”

当然,这首歌也有不少质疑和评判的声音,有人将其斥之为“鸡汤”,也有文章揭底高晓松的家庭出身和背景。然而这些说辞恐怕不能切中要害。毕竟,远方的田野是希望的田野,当下的苟且是可以改变的苟且。(资料来源:环球网、澎湃新闻)

微言大义:无论如何,这首歌多少还能带来一些正能量。高晓松的“远方”尽管简单甚至经不起推敲,但也包含了一种大众化的期盼和梦想。在吃饱穿暖、想有更多追求的当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尽管模糊,但也说明了我们还有希望的基点,还不是安身未稳。

适用话题:寻找初心;远方;改变自己……

篇10:诗和远方作文

去年,我有幸观赏了我国的西北风光,去了天高云淡的青海。那场旅行,令我最为难忘。那儿的风光与中原大大不同,与我之前去的其它地方也是天差地别,那儿的纯净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那次旅行回来之后,我体会到了旅行的快乐,便有了去看世界的美丽心愿。

我想欣赏异域风光、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不同的文化习俗......我想到世界每个角落走走,来一场精彩的奇妙旅行。我平时喜欢看一些关于自然关于走世界的电视节目,对自然对世界都充满了无限想象,我还会制定假期出门玩的旅游攻略。心中的“诗和远方”真的太美好了,让我心生遐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美的诗文,美的景物,以及有关美和自由的一切东西。

待疫情结束后,我想先去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地——武汉,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是否安好;我想去美国的纽约,见识一下“世界最繁华城市”;我还想去神秘的埃及,看看埃及艳后法老、雄伟壮观的金字塔,了解历史悠久的埃及文化。

篇11:诗和远方作文

从鸡蛋壳内把蛋壳打破,带来的是一种青春向上的生命力。诗歌作为人类的希望而存在,它给原本枯燥无味的城市带来了一缕生机与活力。

大理作为一座拥有深厚风土人情的城市,坐落在洱海旁。人们尽情享受着漫山遍野的花海,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以及那自由翱翔的红嘴鸥。我向往远方,等到长的那一天来一次收走就走的旅行,旅途中有诗歌和美景伴我前行。

古代的文人雅士不拘小节游历四方,旅途中交几个知心朋友饮酒作诗可谓人生一大美事。

诗歌的起源很早,后来渐渐被人广为流传,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人被鲜为人知。我不禁感叹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试问有多少人能作出如此精美又被后人广为流传的诗来。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无论是公园里爱护花草的提示牌,还是广告商的广告牌,都让我们与诗歌变得亲密无间。城市中的一间间古老的书店里透着明亮的光,总有人驻足观望。书香的气息扣人心弦,让人难以忘怀。

公园里的长廊上雕刻着精美的文字,吸引着多少游客的目光。诗歌的魅力让这座城变得生动起来,多了几分艺术气息。

人生的旅途中难免遇到很多不如意,但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的乐趣就会感到豁然开朗。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一座古城一种书香,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如一本书上所说,所以失去的东西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一个人静静思考自己想要的诗歌和远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进。与书做朋友,它可以倾听你的烦恼也能为你排忧解难。人生的旅途你并不孤单,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走自己想走的路,为自己而活。

诗歌带给我一份宁静,让我在这大千世界中找到自我,走向远方。

篇12:诗和远方作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初入青春,一系列困惑接踵而至,学习节奏快,与父母分歧多,与老师有隔阂……我仿佛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想要挣脱,却找不到方向。小时候渴望长大,可长大后又嫌烦恼太多,恍惚间,我如迷途的小鹿,四处乱撞,不知何时,已遍体鳞伤。无意中,读到东坡先生的《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先生在写这首诗时,正值仕途失意,屡遭贬谪,出门游玩,偏遇下雨,却无雨具,同行人皆抱怨。但东坡不以为然,聆听雨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从诗句中,我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依稀之间,一丝光亮照进了我的心田,于是,我学会了静听雨打芭蕉,细数秋凉;学会了煮水烹茶,笑对人生。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笑对风雨。

关山度若飞

我的青春是幸运的,不似秋瑾,“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不像李清照,“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时代,我有幸遇见了人生的贵人——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在我因考试失败而沮丧的时候,有魏老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鼓励;在我取得成功而欣喜时,有邓老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赠言;在我冥思苦想陷入疑惑时,有李老师的循循善诱;在我稍有进步而得意忘形时,有“西瓜蔡”教鞭的警醒……诸葛亮遇到了他的知音——刘备,自此,“受任于败軍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传诵至今。我相信,在各路贵人的帮助下,人生路上,我也定能“关山度若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感恩,拼将一死酬知己。

为伊消得人憔悴

常言道,初三试卷满天飞。不错!初三生活单调而又乏味,每天迎着朝阳赶往学校,披着星光离开校园,奔波于两点一线之间。中考将至,不安的情绪随之增强,害怕自己三年的奋斗没有回报,害怕错过人生的第一辆“动车”,害怕未来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百般无奈,坐于窗前,翻开《宋词》,柳永的《蝶恋花》映入眼帘,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触动心灵,冲击灵魂。是啊,中考不可避免,不如背水一战,纵使没有成功,至少未来回忆时也不会遗憾,而且还能骄傲地说:“拼搏过,无怨也无悔。”于是起身昂头,继续学习,“望尽天涯路”。

以诗和远方为伴,学会放手一搏,不给自己留遗憾。

感谢诗和远方陪伴我一路走来,点亮了我的时光,润泽了我的青春,描绘着我美好的未来。

篇13:诗和远方成就凡俗幸福

这些年来,我和老公很少有分开的时候,虽看着幸福甜蜜,实则并没有什么话说,甚至需要刻意去找话题。我不知道是不是哪儿出了问题,亦或,婚姻就是如此?

我想起了同一小区的两个人。那个自己开网店,老公是医生还很轻松地供女儿在美国读书的淘宝店主,每天早上5点半就睡不着了,又是自己送同城快递,又是开私家车跑优步订单,永远忙碌,且一脸幸福。

那个小妹妹,一直想买iphone的新款,无奈囊中羞涩,可是她的爱就是没有办法抑制!后来她天天发微信找代理,招聘要求写的活泼又严肃,煽情又理智。此外,她还顺应潮流,批发了一些很流行的小饰品,每天下班拿到地铁口卖。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看到她在朋友圈晒自己的iphone6,金光灿灿的,还特意给手机发票来了张短焦特写以验真身,反而从头到尾没提一句自己多么辛苦攒钱的事。

这个淘宝店主和那个小妹妹,一个本可以轻松过活却选择奋斗,一个本身没有多大的选择只能奋斗。她们根本不去比较自己拥有的,也不会时刻抱怨得不到想要的。她们挣脱了凡俗的约束,只是去追求自己的远方。所以她们既不会陷入无所事事的虚无感中去,也不会因为奋斗而觉得吃力麻木无以为继。

所以对于女人来说,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去努力,去争取,最后你总会身心愉悦,内外兼收。

陪着闺蜜出游的几天,我和老公之间的电话比一年的都多,微信也聊得手机发烫,竟像是谈了第二次恋爱似的。

我原本不知道,诗和远方对已婚女人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却懂了,婚内的女人追求自己的爱好,还可以给疲惫的生活一个休整期,成就凡俗的幸福。

篇14:诗和远方作文

人生而一样,但或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平凡的人,二是平庸的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对人生的态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距太大了。也许这两种人可能一辈子都没什么大作为。

但是,平凡的人心中仍拥有梦想,依旧会最好自己的工作,在每天的努力中一步一步向梦想靠近,即使梦想最终实现不了,也不会因此感到遗憾,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而平庸的人则恰恰相反,同样是工作,他们只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谋生手段,每天在自己的抱怨声中浑浑噩噩的度过,他们的梦想早已被现实生活中的繁杂和烦琐所淹没,他们不去关心是不是还有阳光,他们只关心,自己现在是否安逸…

我看到这样一个视频里讲:当年的王阳明,十三岁的时候问过他老师一个问题“师傅 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又问了问他父亲,他父亲与老师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考取功名!”为什么呢,无关其他,只因在当时,所有人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取功名,中状元。如果现在这个问题,问大家,“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啊?”大家是不是绝大部分都会说“赚钱啊”可是…你们真的王阳明是怎么说的吗?他说“非也非也。”他老师反问他了,“那你说说,何为第一等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说到这的时候,他老师蒙了啊,这是什么意思啊?这就是他想当圣贤人啊。他老师继而说道“你想成为像老子,像孔夫子这样的人,是不是有点太狂妄了!”王阳明说“老子是人,我也是人 他能当圣贤,我为什么就不能当圣贤?”

正是因为王阳明他十三岁立了大志,要成为圣贤,所以,王阳明这辈子,所有的追求都在成为圣贤,所以到最后,他真的成为了一代圣贤,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

我看完这个视频,内心所想皆是当今社会上…还有多少人敢坦荡的说出“我有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什么什么”,很少了吧,甚至于,有时候提出梦想一词,都会有人笑出声…我就很纳闷,这梦想难道不该是规划未来,对未来充满希望,憧憬着未来的一个非常美好的词来着吗?为何,到了现在,却是“天真,愚蠢”的代言词?我无法理解…

最后,年少的我们,征途不只是眼前的安逸,还有未来的诗与远方-我们的征途应当是星辰和大海。

“没有梦想的少年,就像鸟儿没有翅膀,长大以后无法飞翔。”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一篇:论盲童钢琴教学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