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假字教案

2024-04-21

五通假字教案(共8篇)

篇1:五通假字教案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篇2:五通假字教案

第一册

通假字

《 兰亭集序》

(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赤 壁 赋》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游褒禅山记》

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第二册

《离骚》

(1)

(2)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2.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3.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8故振慑 同上。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0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秦王方还柱走

同上

13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14秦武阳奉地图匣 同上。轲既取图奉之 同上。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同上。卒起不意 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18卒惶急无以击轲 同上。卒惶急不知所为 同上。《鸿门宴》

1、.距关

距,通“拒”,把守。

2、.毋内诸侯

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3.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4.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背叛。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阂。

7.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第三册

《寡人之子国也》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劝学》

《劝学》

1.虽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暴,通“曝”,晒。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才智。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4、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过秦论》

1.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顿,失败。

3.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呵问。

4.始皇既没

没,通“殁”,死。

5.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兴起。

6.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影子。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第四册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可予不(通“否”)

(2)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拜送书于庭(通“廷”)

(4)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苏武传》

1、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2、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5、法令亡常“亡”通“无”

6、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衿”同“襟”。“决”通“绝”

7、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李贺小传》

驾赤虬,持一版

“版”通 “板”

第五册

《归去来兮辞》

1.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腾王阁序》

(1)俨骖騑于上路(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

《逍遥游》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陈情表》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古今异义

第一册

《兰亭集序》

1.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2.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 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 壁 赋》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游褒禅山记》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不一般; 今: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到; 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

第二册

《烛之武退秦师》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荆轲刺秦王》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鸿门宴》

1.约为婚姻

古:结成亲家;今:指

2.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的原因;今: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 古:意外的变故;今:

4.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

5.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古:鱼和肉,指被欺凌

7.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两次;今:又一次

第三册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

古:谷物收成不好,2.弃甲曳兵而走

古:跑,逃跑;今:行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古:供养活着的人;

《劝学》

1.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古:验,检查;今:探;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古:安置,安身;今:

某人某事物上。

《过秦论》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

古:崤山以东,即东: 今:山东省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第四册

《苏武传》(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第五册

《归去来兮辞》

1.问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腾王阁序》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今义:维护,维持

(3)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

(6)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

(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逍遥游》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陈情表》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篇3:通假字真是“别字”吗

“ 宴”与“ 燕”是一对通假字。 宴会也写作“ 燕会”, 宴享又写作“ 燕享”, 宴居可以写作“ 燕居”, 宴乐有人写作“ 燕乐”。

清人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乾部》 就说:“ 燕, 假借为宴, 飨宴也。 ”早在两千年前的周朝, 燕和宴就相通, 《 诗经·鲁颂·閟宫》 :“ 鲁侯燕喜, 令妻寿母。”郑玄笺:“ 燕, 燕饮也。”诗句是说, 鲁侯宴饮时欢欢喜喜, 他家有老母又有贤妻。

燕和宴相通, 是因为两者都有安闲、欢乐的意思。 《 说文》 :“ 宴, 安也。 ”《 字汇》 :“ 宴, 喜也。 ”《 字汇》 :“ 燕, 安也。…‘ 燕, 喜也。”《 诗经·邶风·谷风》 :“ 宴尔新婚, 如兄如弟。”毛传:“ 宴, 本又作燕。”宴尔、燕尔, 原为安闲、欢乐之意, 后用为新婚的代称。

宴, 从宀晏声, 宀表示房屋。 有房住自然是一件安闲、欢乐之事。宴本为安, 引申为快乐。那么, 燕的安闲、欢乐义从何而来? 这与古人把燕子作为心目中的吉祥物分不开。燕子, 别名玄鸟、天女、吉祥鸟。 《 诗经·商颂·玄鸟》 :“ 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是说上苍命令玄鸟燕子降下人间, 生下契来做商王。 传说商的祖先契是他的母亲简狄吃了一个燕蛋而生下来的, 所以后代人便把燕子视为吉祥物。 燕子在檐间筑巢, 被认为是家道兴旺发达的象征。 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就说过“ 燕安鸩毒”的话。

篇4:浅说通假字

关键词:通假  原因  类别  辨别方法

汉语的古代文字从广义上讲大体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帛书(带有篆书性质的古隶体)和竹简文字。在这些古文字材料中,通假字频繁的出现。故探讨文字的通假现象,并且深入研究,对我们阅读古书、考证古音、研究同源字等都是十分必要的。通假字亦是我们研究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从古至今变化发展的宝贵资料。

通假字的定义历来说法不同,那么什么是通假字?我们认为,古人在撰文时不用已有的本字,而是用和本字同音却不同意的字去替代本字,把这个用来替代本字的字称为通假字。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提出古籍中的假借字有三种情况:“假借之始,始于本无其字。及其后也,既有其字矣今,而多为假借。又其后也,且至后代之讹字。亦得自冒于假借。博综古今,有此三变。”[1]其中第二种情况的假借,就是指通假字。依此可以认为通假是假借的一种,是本有其字的假借,二者并不等同。鉴于通假与假借的复杂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对假借亦需有明确的认识,避免将它们混淆。例如:《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将之薛,假涂于邹。”这句用“涂”代“塗”,通假字“涂”与本字“塗”是成对的;《论语·雍也》:“谁能出不由户。”其中“由”,本义是“从”,假借为“犹”。故通假是以音近或音同字替代,两字同用但意义不相干;而假借是借字写词,依声托事,一字两用。

通假问题是自汉代以来学者们在注经过程中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假的成因问题也贯穿于整个通假现象研究的过程中。

汉字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纵观历朝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国家的稳固,都十分关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文字。例如秦朝的书同文,汉朝的正字运动等,使汉字逐渐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学者陈澧在《东塾读书记·小学》中为我们明确了通假字使用的历史界线:《说文》既出,而用通假字者少矣。也就是说,魏晋之后的古籍著书中出现的通假字,大都使用的是先秦两汉已有的通假字。

我们知道,我国最早的古籍是用笔写或用刀刻在竹简木片上的,就只能用带子把一片片竹木简串连起来成为简册。汉字的难写难记和书写材质的不方便,客观上就已经为经书的传抄造成了很多障碍。也就使得抄写经书的士子或是手工刊刻的工匠们在誊抄古籍时,为省时省工有意地选择简单易写的字来替代笔画复杂的字。[2]如《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已”通“矣”。其他的如“求”通“逑”,“员”通“圆”,“是”通“题”等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写作时,作者突然忘记了本字,就临时借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些用字现象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都是些常见而且眼熟的字,故对阅读不会造成困难,这是社会习惯使然,只是对于我们后人而言,就会产生障碍,这是造成通假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先秦时期尚未出现可供查阅的标准的统一字书,因而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用字喜好,这种行文习惯在不同程度上也会造成通假现象的产生。在某些书中属常见现象,而在另一些书里却极为罕见。比如《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孟子·离娄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两部著作中均只用通假字“蚤”,而不用本字“早”;而《左传》则用“早”,基本上不用“蚤”。

从语音的角度出发,通假的基本的特征就是两字音同或音近。“古籍多假借,举烛鼠璞之类触目可见。假借之形成,因乎音韵。”[3]可见,语音是通假字和本字的桥梁。抄手方音引出的通假,例如:《礼记·缁衣》:“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郑玄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祁之言是也,齐西偏之语也。”[4]而且这种由于抄传典籍者的方音造成的通假,经过历代相传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后人要研究这些通假现象,则需要拥有大量的语言材料做证据。还有些不是“秀才提笔忘字”的情况,是为了避俗而故意改字产生通假,例如委婉语在古文献中的普遍存在。如:“矢”通“屎”《左传·文公十八年》:“杀而埋之马矢之中”;“利”通“痢”,《三国志·魏书·华佗传》:“饮寒水,中泄利”,而且这种以俗代雅的情况渐渐被固定下来。

不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所产生的古籍中诸多的通假,都会对我们阅读和研究古文献造成障碍。但从历代学者们对通假不断深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通假虽有碍于后人顺利地研习古文,可我们可以根据通假字看到部分汉字的演变趋势,即它的字形、字义和字音的发展历程。朱骏生就认为:“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把“知假借”看做是读懂古书必备的知识。以上虽是部分原因,亦可以帮助我们管窥通假字的发生状况。

根据所持标准的不同,对通假字的类型划分固然会有差异。有的学者根据读音划分,有的根据字形划分,有的根据词性划分等等。笔者主要是从以下这两个角度进行类型划分,第一个是从通假字和本字的对应关系上划分;第二种是根据字形划分。

第一种分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首先通假字与本字一对一。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通“涅”,染黑。“泥”只通“涅”。《吕氏春秋·大乐》:“狂者,非不武也。”“武”通“舞”,舞蹈。“武”只通“舞”。

其次,一对多。指的是同一个通假字可以对应多个本字。如《荀子·非十二子》:“無与人争也,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苞”通“包”,包含统揽的意思;《诗经·大雅·常武》:“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环绕,“苞”通“抱”;《谷梁传·隐公五年》:“苞人民,敺牛马曰侵。”俘虏,“苞”通“俘”,俘虏。

再次,多对一。指的是同一个本字可以有不同的通假字。譬如:《国语·晋语八》:“端刑法,缉训典,国无奸民。”“缉”通“辑”,指整理;《汉书·儿宽传》:“陛下躬发圣德,统楫群元。”“楫”通“辑”,义为“聚集”。

第二种根据字形的划分,分为有关联的和无关联的。有关联就是在音同音近的前提下,本字与通假字在字形结构上有相似部分。譬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介”通“芥”,小草。《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漠”通“寞”。

通假字和本字没有关联的,只需二者音同或是音近即可,字形结构可以不同。例如《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无”通“毋”;“已”通“矣”。《荀子·劝学》:“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蟺”通“鳝”。《进学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繇”通“由”,指不遵从儒家的道统。

那么古书中这些举不胜数的通假字,它的读音我们该如何确定?我们又该如何辨认?

《说文通训定声·自叙》说到古籍中通假字问题的凸显,是因“滥于秦火,传写杂而失真”。首先使用本字训释通假字的是西汉初年的毛传。如《诗经·郑风·缁衣》:“还予授之粲兮。”毛传:“粲,餐也。”段玉裁说:“此谓粲为餐之假借也”。之后“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的方法,始于东汉的经学家郑玄,而且这种方法,在东汉时期的训诂工作当中非常流行。常用术语譬如“读为”“当作”“读当作”“当为”“读如”“读当为”“读当如”“之言”等。唐宋之后,注书中表示通假的术语,或称假借,或称通用,或兼称通假,没有定例。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标志之一,是清代的文字训诂学家,通过对通假字的分析,开始对文字的性质和语言的本质有所认识,研究发现词意与语音关系密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清代的《广雅疏证》和《经义述闻》为后来人指明了清晰的探究方向:“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主张训释词义,必须以行求音,以音求义。王力先生曾指出:“这个学说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摆脱了文字形体的束缚,把语音和意义直接联系起来。”[5]

学术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问题就是:通假字是否一定要读本字。《经义述闻叙》:“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焕然水释。”裘锡圭的《文字学概要》提出:“字音就是字所代表的词的读音。通假字是被借来表示它的本字所代表的词的。它跟本字的读音应该完全相同。原来的读音,即未被假借时的读音跟本字的读音有出入的通假字,必须读如本字。”[6]《史记·匈奴传》:“以精兵待于幕北。”这句话的意思是:装备精良的士兵们埋伏在沙漠的北边。此处的“幕”是“漠”字的传写之误,“幕”通“漠”,沙漠的意思。那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读为本字“漠”的音:mò,而不是读mù。

掌握了通假字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其发展状况后,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实际运用中,即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里如何辨别通假字。笔者认为要辨认通假字得掌握以下两点要求。第一,通假字与本字声音的相同或相近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同音通假就是假借字与本字的字音完全相同。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訩。”“訩”通“凶”,指恶人。“訩”与“凶”上古同属匣母东部;“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惔”通“炎”,焚烧。“惔”与“炎”同属定母谈部;《礼记·檀弓上》郑玄注:“革,急也。”“革”通“亟”,指危急。“革”与“亟”上古同属见母职部。另一种音近通假,也就是通假字和本字的声、韵、调不完全相同。如《诗经·大雅·公刘》:“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单”通“禅”,更番替代的意思。“单”属定母元部,“禅”属禅母元部。《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通“祖”,始也。“徂”为鱼部清纽字,“祖”为鱼部精纽字[7]。《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阙”通“掘”,挖的意思,在上古“阙”属溪母月部,“掘”属群母物部。

第二,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是毫无相承关系的,如果两个字在意义上有牵连,那么就一定不是通假。这就要求研究者对字的意义有相对精确的认识。如《过秦论》:“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其中“从”通“纵”。《说文》:“从,随行也。”“纵”本义为丝絮松乱。两字意义不相关故可以通假。而下边这个例子却不能认为是通假。《史记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说文》:“倍,反也。”在表示反的意思时用背。背,《说文》解释为“背,脊也”。与正相反,故引申为反。“倍”与“背”的读音相同,可是推求它们的本义,我们发现两词具有相同的意义部分,所以不能够认为是通假,而应将其归为同源字。

当然,在通假字的识别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异体字、古今字、同源字等其他用字现象相混,可多读多分析就会厘清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的主要特征。总之,要想对古籍资料有十分透彻的认识和学习,掌握通假字是十分必要的。

注释:

[1]杨合鸣:《通假字浅论》,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3期。

[2]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胡安顺:《音韵学通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4]党怀兴:《通假成因说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7期。

[5]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7]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中华书局,2010年版。

篇5: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

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初中常用通假字

七年级上

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

4、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疑问。《陈太丘与期》

七年级下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伤仲永》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木兰诗》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口技》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副词,通“只”。《狼》

八年级上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望岳》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马说》

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马说》

7、其真无马邪 !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马说》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送东阳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送东阳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岳阳楼记》

1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岳阳楼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行路难》

九年级上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陈涉世家》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陈涉世家》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陈涉世家》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隆中对》

7、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已,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

1、公输般诎。 诎,通“屈”,理屈。《公输》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鱼我所欲也》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

篇6:文言文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皦皦 (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

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

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缻秦王(同“缶”)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泾流之大(同“径”,直)

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

篇7:九年级语文通假字汇总

1、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适通谪,此处是发配。

2、为天下唱《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此处是穿的意思。

5、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错通措,置。

6、仓鹰击于地上 《唐睢不辱使命》——仓通苍,灰色。

7、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伸张。

8、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已通以。

9、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简通柬,挑选。

10、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阙通缺,缺漏。

下册

11、公输盘不说 《公输》——说通悦,高兴。

12、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抗拒、抵抗。

1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圉通御,防御。

14、公输盘诎《公输》——诎通屈,理屈。

15、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背叛。

16、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增加。

17、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阻塞、梗塞。

18、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19、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回避、躲避。

2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辨,辨别。

2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此处是感激的意思。

22、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23、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

24、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返回。

25、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26、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没有。

篇8:小议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

所谓通假字, 是指在古文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叫通假字。按今天的说法理解, 通假字就是古文中通用的别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 。当时已有“早”字, 如“ (赵盾) 盛服将朝, 尚早, 坐而假寐” (《左传·宣公二年》) , 但作者并不用它, 却用了一个与“早”同音的“蚤”字来代替, 借以临时表示“早”的意义。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或者是因为作者写作时忘了本字, 写了一个同音字代替;或者是因为抄写者图省事, 有意写了笔画较少的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别字约定俗成, 通用于世, 就出现了通假现象。通假字有三类:一是同音通假。如“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惠”同“慧”) 。二是双声通假 (通假字与本字声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亡”同“无”) 。三是叠韵通假 (通假字与本字韵母相同) 。如“往者屈也, 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周易·系辞下》, “信”通“伸”) 。通假字在古书中写法比较一致, 如上面所举例。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关系是不固定的, 一种情况是一个本字借用几个通假字。如“初, 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谴太子归, 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 旄矣。” (《史记·春申君列传论》) 。“朕嘉孝弟力田, 哀夫老眊, 鳏寡孤独。” (《汉书·武帝纪》) 。此二句中“旄”、“眊”均同“耄”。另一种情况是几个本字借用一个通假字。如“政適伐国, 莫敢不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临江王, 適长太子也” (《史记·韩长孺列传》) 。“发闾左適戍渔阳” (《史记·陈涉世家》) 。此三句的“適”都是通假字, 但本字不同, 其本字分别是“敵”、“嫡”、“谪”。

所谓假借, 是一种用字法, 乃六书之一。许慎《说文解字》:“假借者, 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也就是说, 当某一事物新概念出现之后, 人们的口语里已有了表示这一新事物概念的声音, 但书面却没有表示这一意义的形体, 又难以创造新字, 于是人们就借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代替, 这就形成了假借字, 被借用的字就叫做假借字。如:“令”本义为命令、号令, 但“陈守lìng皆不在” (《陈涉世家》) 中的“lìng”是“一县之长”的意思, 却并无其字, 于是借用“命令”之“令”这个同音字来代替“陈守lìng皆不在”的“lìng”。这样表示“一县之长”意思的“令”就是一个假借字。假借字为数不多, 大都是虚字。因其无实在意义, 既不能象形, 也不能会意, 又无事可指;形声又无形, 故多用此法。再如:“何”本是“背负”义, 后假借为疑问代词;“然”本义为“燃烧”, 后假借为“如此”;“其”本义是“簸箕”, 后假借为助词、代词;“来”本义是小麦, 后假借为“往来”的“来”;“难”本是一种鸟名, 后借用为“不容易”;等等。

古人常用一个字记录几个意义 (如上面的假借字) , 后人为避免书面表达上的歧义, 就为其中一个或几个义项另造新字。这种在造字时间上有先后之分、意义范围上有大小之别的一对字, 便叫“古今字”。产生在前的叫“古字”, 产生在后的叫“今字” (注意:不要与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关系混淆) 。如;“奉”与“捧”、“奉”与“俸”, “说”与“悦”就是这种古今字。早期典籍里, 表示捧持、尊奉、俸禄等意义都用“奉”字, 表示解说、喜悦等意义都用“说”字。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 在阅读中容易产生混误, 于是就另造“捧”、“俸”, 分别表示“捧持”和“俸禄”的意义, 另造“悦”字表示“喜悦”的意义, 这样就形成了古今字:在“捧持”的意义上, “奉”是古字, “捧”是今字;在“俸禄”的意义上, “奉”是古字, “俸”是今字。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反”———“返”, “景”———“影”, “弟”———“悌”, “孰”———“熟”, “竟”———“境”, “冯”———“慿”, “贾”———“價”, “共”———“供”, “辟”———“僻”, “知”———“智”, “昏”———“婚”, “田”———“畋”, 等等。

下面再看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相同处:它们分别与各自的本字只有声音上的联系而无意义上的牵扯。不同初: (1) 假借字具有永恒性, 通假字具有临时性。假借字一旦产生, 往往约定俗成, 沿用至今。如“自”本义是“鼻子”, 却借为“自己”的“自”, 一借不还。而通假字则不然, 现在不这样用, 否则就是错别字。 (2)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 却人为地写别字, 具“两形一义”的特点;假借字是本无其字, 被逼借用, 具“一形两义”的特点。

通假字和古今字。 (1) 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是在不同历史平面上产生的字, 其产生有先有后;而通假字一般说来与其本字是在同一历史平面上同时存在的。 (2) 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在意义上有联系, 往往在某一个义项上是古今意义相等的;通假字和本字在意义上是毫不相干的。 (3) 古今字的今字是为了避免出现混淆而产生的, 它一般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增加或改换形旁而成的形声字, 因而古今字之间往往也有音同音近的关系;而通假字是因音同音近而代替本来已有的字, 形体上无必然联系。

假借字和古今字。 (1) 一部分假借字, 其假借义产生后, 人们另造新字, 这有构成古今字。如:“何———荷”、“匡———筐”, 等, 即部分古字是因假借而产生的。 (2) 古今字绝大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 但也有一个古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今字与之对应;而假借字是一对一的关系。

上一篇:暑期教师培训体会下一篇:职业生涯设计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