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

2024-04-12

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精选7篇)

篇1: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

我是首届国防生,2004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2006年1月被分配到**军区某团任职,现为“红四连”连长。五年时间,我完成了从大学生向部队基层指挥员的转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考入清华后,我申请成了一名国防生。很多人不理解,纷纷劝我:“凭借清华大学这块牌子,留在北京,无论是在条件、待遇、发展空间上都要比参军入伍强得多。”我想起清华学长朱凤蓉将军曾经说过:“我们是从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只有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大学毕业后我主动要求到野战部队基层去锻炼,那里是军人成长的沃土,是建功立业的舞台!

在南昌陆军学院任职培训期间,我给自己进行了一次人生“归零”。不以清华大学毕业生为炫耀的资本,把自己定位为“新兵”,一切从“零”开始。在毕业前夕的一次濒海训练中,我担任班长。烈日将光着膀子的我们晒得皮肤爆裂,火辣的疼痛使得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第二天,武装泅渡,我第一个跳入海中。海水浸泡了我的伤口,仿佛要撕扯开我们的身体。我带着我们班的战友喊着“奋勇拼搏,永争第一”的口号挑战身体和心理极限,赢得了“演习先进班”的荣誉。

军校结业后,我来到了**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团。这是一支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部队,走出了203位将军,是“红军团、百将团、猛虎团”。我有幸被分配到了“硬骨头六连”,这是一个闻名全军的英模连队,是军队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六连的官兵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管学士、硕士还是博士,都要先当好战士。”六连光荣的历史激励了我。我知道自己在军事体能技能上有一定的差距,于是甘当小学生,勤学苦练,很快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在多次的考核比武中取得了名次。不仅如此,我的综合素质也在全面提升。刚到部队时,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连队干部让我参加演讲比赛,在几千人面前亮相,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2007年,我23岁,被任命为“红四连”连长,成了全集团军最年轻的连长。这不仅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责任和挑战。没想到出师不利,第一次组织连队参加团射击考核,我们打了倒数第一,总评成绩不及格。为此,我在全团军事会议上作了检查,我们连队的官兵们也觉得丢了脸,不少战士私下议论:“清华生也不过如此嘛。”这件事迫使我思考,别的连长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的优势在哪里?我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知识,善于学习。军事训练是有规律的,我一定要找到它、把握它。只要“讲科学、科学练”,我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别人。我主动“拜师学艺”,并发动大家一起查找原因症结、改进训练方法。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改进、一次次提高,连队的射击成绩很快从倒数第一,跃居全团第二。

连队配发了新型步战车后,我带领连队技术骨干成立了课题攻关小组。结合新装备的特点,从操作使用到维护保养都结合技术规范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新装备的使用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磨合期,经过我们的努力,仅一年就初步形成了战斗力。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生可以在这里百炼成钢;部队是一片广阔天地,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施展才华。

【范文网】

篇2: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

(上地方大学、读热门专业、享优厚待遇、圆军官梦想)

2009年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计划公布后,引起了广泛社会反响,许多考生及家长拨打国防生招生咨询热线询问相关政策信息。近日,就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1、什么是国防生?

答:国防生是军队根据生长干部补充需要,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地方大学生。

2、为什么要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

答:随着军队建设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对干部自身知识结构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高校课程体系完善、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具备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良好条件。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生长干部,能够较好较快地解决部队信息化建设要求高与干部生长起点低的矛盾。为此,1998年,全军启动实施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工程,这是军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必将加快复合型、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步伐,大幅改善我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结构。

3、国防生与高校其他在校生有何区别? 答: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与本校同期入学、同专业的其他在校生相同。区别主要是国防生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担任军官,军队驻校选培办还辅助高校抓好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4、国防生与军校生有何区别?

答:国防生在地方普通高校学习,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除不得享受其他义务性奖学金外,与在校普通生享有的权利基本相同。

军校生在军队院校学习,入校经复查复审合格后,即取得军籍,开始计算军龄。在校学习期间不缴学杂费、生活费等,实行军队供给制,统一着制式军装,每月领取津贴费。

5、报考国防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能报考国防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达到招生高校在本地区投放计划的划线类别分数线;年龄在二十周岁以下(截止当年8月31日);未婚;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6、如何报考国防生?

答: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与军队院校同步进行,报 考国防生志愿时,应与报考军校志愿统筹考虑。志愿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应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按照各高校投放本省的国防生招生计划,在提前批次栏填报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校及相关专业,如“南京邮电大学(国防生)、通信工程专业”。

7、国防生的政审、心理测试、面试、体检有何规定?录取如何进行?

答:报考国防生及军队院校的考生的政审、心理测试、面试体检工作由省军区系统组织。政审及心理测试均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面试合格者参加军检。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将政审、心理测试、面试和军检均合格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审、面试、体检登记表》,装入考生档案,并录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审核录取的主要依据。

国防生录取工作由招生院校负责,驻校选培办协助,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政审、心理测试、面试和体检均合格,统考成绩达到所报院校相应专业在本地区录取提档分数线的考生,由省高招办依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按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投档,招生院校从中择优录取。生源不足时,在服从调剂的合格考生中调剂录取。

8、填报国防生志愿影响其他志愿的录取吗?

答:国防生属于提前批次录取,这使考生多了一次选择志愿的机会。填报了国防生志愿,但没有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 其他志愿的正常录取。

9、哪些考生可以优先录取?

答:获地区(市)以上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和特长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军队院校及国防生的江苏省“南京军区国防生源基地”考生,凭《国防生源基地考生推荐表》,还可优先参加面试、体检。

10、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需办理哪些手续?

答: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高校将《国防奖学金协议书》(一式三份)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学生本人。入学报到时,考生本人签字(若考生不满18周岁,还需家长签字)后,递交驻校选培办,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组织复审复查。复审复查合格者,经军队有关部门批准后,正式确认国防生资格。

11、国防生入学后复审复查如何组织?

答:国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选培办将组织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表现、献身国防事业志愿、身体心理状况及协议书签订等情况。复审复查合格者,由驻校选培办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确认国防生资格,即可享受国防奖学金。复审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国防生资格,其中符合所在高校普通生录取标准的,可转为普通生;不符合相应标准的,由高校按有关规定办理。

12、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哪些待遇? 答: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目前标准为10000元/年(其中学杂费5000元,生活补助费5000元),还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军政训练期间,所需服装、伙食、训练等费用由部队提供。此外,南京军区设立“东线”奖学金,用以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国防生新生;设立“东线”助学金,用以资助家庭困难、表现优良的在校国防生。

13、若因计划限制未能录取为国防生,是否还有机会成为国防生?

答:军队每年除按计划从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招收国防生外,还从签约普通高校在校普通大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国防生。具备国防生报考条件的考生,如考取了军队签约的普通高校,仍有机会参加选拔成为国防生。

14、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如何进行军政训练?

答:国防生在校期间,要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目的是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掌握相应的军事知识,增强体能技能素质,培养良好的军人作风养成。军政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事理论、军事基本技能、军事体育等。此外,还要组织到部队参观见习。国防生军政训练一般安排在早操、课余时间、体育课及暑假进行,不影响正常的教学。

15、国防生毕业后如何分配?

答:国防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分配岗位和去 向,根据培养目标、分配计划和军队人才需求,结合学生综合表现和本人意愿确定。

16、国防生毕业后如何确定职级待遇,与军队院校毕业学员有区别吗?

答:毕业国防生到军队报到任职后,享受现役军官(或者文职干部)待遇,家属享受军属待遇。在首次确定职级、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校的学员相同。根据军队有关政策规定,本科毕业生定为副连职(或技术十三级)、中尉军衔(或文职八级)。毕业国防生的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军队报到之日起算。

17、国防生毕业入伍后还享受哪些待遇?

答:毕业国防生入伍后,除享受正常的工资待遇外,还享受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其在高校的学习时间计入住房补贴年限。符合随军条件的,其家属可办理随军手续。军队根据需要,定期选送现役干部到军内外一些院校、培训机构进修或出国留学。

18、国防生毕业后对服役年限有何要求?

答:毕业国防生的服役年限按照《现役军官法》有关规定执行。

19、往年毕业国防生在部队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国防生通过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理性思维层次。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为国防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从部队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他们中绝大部分能把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科学精神和前沿的学科知识带到工作实践中,大胆实施科技革新、工作创新,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的创新发展。事实证明,军队需要更多的“国防生”军官,他们也将逐步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支撑。

20、有哪些途径可供考生及家长了解国防生招生政策计划及国防生相关情况等信息?

篇3:国防动员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国防动员, 亦称战争动员, 是国家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措施。国防动员通常包括国民经济动员、科技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交通运输动员、信息动员、武装力量动员、兵员动员等, 各专业动员对应不同的职能分工政府部门。和平时期做好国防动员工作, 搞好动员潜力统计调查, 是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 夺取战略主动权的保障。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国防动员工作, 美国建立了以总统为决策核心, 以政府部门为执行主体的国防动员体制, 动员职责和职能直接分配给各个部门, 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动员机构。这反映了国防动员日益社会化, 成为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我国各级和各部门也为国防动员工作建设了一些相关的信息管理支持系统。当前的问题是, 动员工作涉及的各协同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常常根据自身的情况与需要, 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建立自己的专项管理信息系统, 这些单独建设的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这也是当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集成的可扩展的数据总线结构, 其上所有的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异构平台都可以"即插即用"和组合的方式地参加这个共享体系, 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和协同。

2、集成平台目标

发挥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 整合各业务部门的专门业务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各单位多年建设成果, 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建立以动员信息为基础, 以指标体系为标准的统一的、权威的、动态的基础信息库, 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动态监管, 提高动员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

(1) 数据整合:通过整合业务系统中的相关业务信息, 建设集中的动员数据库, 作为数据交换与共享、业务应用、协同工作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编制方案与分类标准的制定、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设计、数据集中清洗比对入库、数据增量入库等建设内容, 按照统一的标准, 收集、比对、整理分散在各部门的基础数据, 建立动员数据库。

(2) 集成平台系统:利用专网, 搭建数据集成平台系统, 为数据中心与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基础。

(3) 系统支撑工具:建设相应的数据整合工具软件和辅助软件, 包括开发相应的系统配置工具、代码管理工具、数据抽取工具、触发器、数据整合工具、数据订阅工具、监控工具等支撑与辅助软件, 建立相应的数据刷新机制、问题数据处理机制等。

(4) 业务集成:参建单位各子系统接口建设与业务系统适应性改造, 业务系统既是基础数据库数据的提供者, 也是基础数据库数据的获益者, 为了能按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标准提供和接收数据, 需要对业务系统进行一定的改造, 实现业务系统和动员基础数据库之间的无缝连接。

3、逻辑设计

信息集成与业务协同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部门, 应按统一规划、分层构建的原则来设计与实现, 在结构上采用松耦合, 功能上紧密配合, 总体设计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总体逻辑结构组成包括:前置交换数据库、交换和协同平台、动员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 前置交换数据库:各部门专业子系统之间信息双向交换的中转数据库, 包括部门对外发送的信息和从其他部门接收的信息。

(2) 国防动员交换和协同平台:实现不同部门数据库之间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数据交换传输系统。

(3) 系统支撑平台:具体由数据整合工具、数据字典、代码库、权限认证管理、配置管理工具、目录服务、请示服务、安全服务等构成。

(4) 管理与服务系统:由数据比对、基础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日志管理、用户及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以及对整个交换运行情况的监控等部分组成

(5) 业务数据库:已建的在建的或拟建的可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的业务系统所生成的业务数据。

(6) 基础数据库:作战指挥综合数据库, 是以业务信息为基础, 指标体系为标准, 涉及科动各部门相关业务数据、经在线实时交换及数据比对后形成的动员综合基础信息数据库。

4、信息资源集成平台实现

信息资源集成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交换体系总体采用交换中心-前置系统的分布式软件架构, 交换中心部署在固定节点, 主要负责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整合工作流控制、日志管理、性能监控等中心控制功能;前置系统部署在各部门的接入节点, 主要负责部门共享数据库的抽取发布、下载另一节点的共享数据库、以及和参与业务协同的业务系统进行交互等功能。

4.1 交换中心

交换中心部署在指挥中心节点上, 主要负责系统后台管理和协调工作流运作的功能。

1) 单点登录与统一权限管理系统

单点登录与统一授权管理系统是采用基于角色的系统安全控制模型 (RBAC) 进行开发的, 该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安全管理控制方法。

单点登录与统一授权管理系统是一个集用户管理、身份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于一体的综合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系统, 提供完整的用户身份认证、安全访问控制和权限集中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制定统一的组织机构、用户标识规范、系统权限规范、系统接入规范、数据规范, 以及完善的二次开发接口, 使之成为建设采用复合应用程序架构的集成平台的强而有力的基础支撑平台。

2) 日志管理和性能监控

集成平台具备详细的日志管理模块, 将用户和业务系统在集成平台上的活动记录到日志数据库中, 以跟踪和保障系统的安全。日志系统特别详细记录用户和业务系统访问共享数据资源的情况, 包括日志类型、共享资源提供者、访问资源名称、操作、用户账号、客户机IP地址、访问日期及备注等信息。根据所记录事件的不同分为用户日志、和系统日志, 其中用户日志跟踪了用户和业务系统在集成平台上的活动轨迹;系统日志记录了用户操作失败或系统运行出错时的状态和信息 (如用户非法登录、分中心数据库无法连接等) , 管理员可以根据日志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或解决措施。

集成平台还具备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的能力, 包括各个前置系统的连通性状态、共享数据库连通性状态、整合工作流运行状态、服务器负载状态等参数进行监控, 以便管理员能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3) 整合工作流管理

集成平台的整合工作流 (Integration Workflow) 就是自动运作的业务过程部分或整体, 表现为参与者对文件、信息或任务按照规程采取行动, 并令其在参与者之间传递。简单地说, 整合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

通过集成平台提供的整合工作流服务, 可以控制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数据库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以达到跨部门业务协同和联合监管的目的。整合工作流应用集成框架如图3所示:

集成平台为整合工作流的定制提供图形化界面, 如下图所示。通过该定制界面, 可以定义流程所流经的每个节点及其属性, 可以定义流经节点的状态和需要执行的操作, 以及调用流经节点所在业务系统的接口;可以定义串行工作流、并行工作流和混合工作流, 并行流程的流向可以通过定义临界条件进行控制。

4.2 前置系统

前置系统部署在各部门的接入节点, 主要负责部门共享数据库的抽取发布、下载另一节点的共享数据库、以及和参与业务协同的业务系统进行交互等功能。

1) 部门业务数据库的连接

由于本项目各参建部门的业务数据库均为关系型数据库, 因此只需要通过前置系统提供的关系型数据库连接管理程序进行配置, 连接到部门业务数据库。

由于前置系统部署在各部门的局域网内, 因此也可以把前置系统看成是部门的内部应用系统, 因此无需担心数据库连接信息的外泄。

2) 共享数据的抽取

业务数据库接入前置系统后, 即可以按照预定义整合工作流中对节点数据库的要求, 对节点数据库进行抽取并发布到交换平台上。

通过数据抽取规则定制界面, 用户可以自由地定义或修改数据抽取规则, 如选择数据库表和字段、值域范围、定时抽取更新数据的周期等等。

3) 共享数据下载

通过前置系统提供的数据下载功能, 在权限允许范围内, 可以下载其他节点的共享数据, 并直接导入本地数据库。

通过定制下载, 前置系统会定期检测另一节点源数据库的更新情况, 一旦发现源数据库发生更新, 前置系统会自动下载该节点更新数据, 并更新到本地数据库。

4) 部门业务系统的接入

部门业务系统通常是在参与了某一项跨部门业务协同任务后才被要求接入前置系统;当然, 如果有需要, 部门业务系统在不参与业务协同任务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调用前置系统提供的软件服务, 实现某些软件功能。当业务系统中某一个事件被触发, 或达到某一个临界条件时, 业务系统可以调用接口启动集成平台中预定义的整合工作流, 整合工作流被启动后, 将按照预定义流程开始工作, 直至完成某一次协同任务。在整合工作流中, 每一个流程节点均指向某一个前置系统, 流程节点中需要完成的业务处理功能则由前置系统调用业务系统实现, 此时, 业务系统需要对前置系统开放接口, 并实现相应的接口功能。在业务系统接口实现过程中, 业务系统也可以调用前置系统开放的接口功能, 如数据下载、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数据压缩等等。

5、小结

篇4:军改后的国防动员部

近日,新组建的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出招频繁。

从8月初军政主官分赴各省军区密集调研,到8月底召集会议部署2016年征兵,再到10月下旬组织28个省军区(警备区)相关业务部门,及5家国有银行员工开展“四个监管系统”推广应用集训,脱胎于总参谋部的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接手省军区后的表现备受关注。

28个省军区转隶麾下

2016年年初,中国军改将四总部改组为15个职能部门,新组建的国防动员部首次亮相。

为什么要组建国防动员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组建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履行组织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职能,领导管理省军区,有利于从战略层面加强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国防动员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

8月1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征兵办严抓细管,对应征入伍青年进行严格体检。全国征兵工作从8月1日起在各地陆续开展。

这表明,在本轮军改中,国防动员部被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领导管理规模庞大的省军区系统。

中共建政后,在各省、自治区设立了省级军区,直辖市则分别设立卫戍区或警备区,其中北京设立卫戍区,天津、上海、重庆设立了警备区。军改前,中国共设立27个省级军区,1个卫戍区,3个警备区。

省军区建制一般为正军职,职能主要是:协调军地关系,征兵(退伍安置)工作,地方部队建设、训练、管理等。另外,边防守备部队、预备役师(团)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也由省军区负责。

此轮军改前,各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作为二线部队,即地方守备部队,同样与野战部队(集团军)划归七大军区管辖。军改后,大军区撤销,重划战区,只负责联训联战,省军区改由国防动员部接手。

据《解放军报》的报道,截至目前,除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外,28省军区已经转隶至新组建的国防动员部麾下。国防动员部已经由总参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转变为一个直接管理至少28个省军区、警备区在内的大军区级单位。

国防动员部的前身,为1930年代的军委总动员武装部,1950年代“八总部”时期,与总参、总政平行。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草案)》,军委机关从“八大总部”回归到“三大总部”,总动员武装部根据该决议并入原总参谋部。

除了军委系统的国防动员部外,在国家层面,还有一个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于1994年,是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通常由国务院总理兼任,副主任则由国务院秘书长和国防部长兼任,秘书长则由副总参谋长兼任。

军改后,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为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主任为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和国防部长常万全,秘书长则改由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兼任。

中央军委办公厅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防动员部从原总参二级部升格为大军区级,在新组建的军委15个职能部门中,跨度算是很大的。

军政主官双升中将

接手省军区的管理后,国防动员部在预备役动员、征兵动员、二线军队安置,以及管理军区等问题上已开始发挥作用。

今年7月底,国防动员部召集会议部署2016年征兵;8月,军政主官率领调研组分赴河南、新疆、湖北、西藏、湖南、北京等地考察,视察当地军分区。

与此同时,“八一”建军节后,国防动员部首任部长盛斌、政委朱生岭双升中将的消息,得到确认。

与众多军改后获得重用的将领一样,盛斌和朱生岭长期担任作战部队的指挥员。盛斌曾是40军、39军副军长,朱生岭曾是31军政治部主任。

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刚就任国防动员部首任部长的盛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可以概括为“五部”:应急应战的指挥部、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后备力量的建设部、同级政府的兵役部、军民融合的协调部。

国防动员部成立之后,一些主管官员相继亮相,如原总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胡宜树出任国防动员部副部长;原总参谋部动员部副部长曲松出任国防动员部办公厅主任,9月又升任国防动员部副部长;原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晏军出任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主任。

在省军区层面,近期也经历了一波密集调整,河北省军区政委尚振贵转任山东省军区政委,湖北省军区司令员陈守民转任海南省军区司令员,第1军军长冯文平出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调整后,仍有多个军区的司令、政委职务空缺。

8月底,盛斌和朱生岭在密集考察调研省军区后,出席了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宣读了国务院、中央军委2016年征兵命令。这标志着国防动员部已行使权力。

中国的国防动员工作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领导,县级以上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国防动员工作。省军区系统作为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兼同级政府的兵役机关,是“军事领域动员”的实施者和“民事领域动员”的协调者,动员职能突出。

在实际工作中,省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综合办事机构通常设在省军区,承担国防动员综合协调之责。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国防动员系系主任商则连说,领导管理好各省军区,是事关传统国防动员体制机制重塑的重大战略问题。

三个特例

按照国防动员部的职能划分,按说所有省军区理应都转隶其麾下。但目前只有28个省军区转隶,还有3个例外,分别为北京卫戍区、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

在军改观察者眼中,军改前,上述3个省军区在所有省级军区建制中就很特殊。在近几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中,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司令员通常都有一个中央委员名额。

官方资料显示,北京卫戍区1959年1月30日正式成立,隶属北京军区建制。1985年6月由兵团级改为正军级。其是中共北京市委的军事工作部门和北京市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原北京军区和北京市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其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北京地区的军事警卫、守备勤务、反恐维稳,开展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维护首都部队的军容风纪,协助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等。由于拱卫京畿,外界称之为“御林军”,军政主官高配为副大军区级。

新疆军区成立于1949年12月,时为二级军区,隶属西北军区建制;1955年5月升格为大军区,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1979年改称乌鲁木齐军区;1985年6月与兰州军区合并,同时成立新疆军区,为兵团级,隶属兰州军区领导;1992年4月因取消兵团级建制而改为正军级;1998年10月升格为副大军区级至今。

西藏军区,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基础上组建,时为二级边防军区,隶属西南军区;1955年改编为大军区;1968年调整为正军级,隶属成都军区建制,但军政主官高配为副大军区级。

公开报道显示,军改后,上述3个军区单位都已划归陆军管辖。

新疆军区是最早明确转隶陆军的省级军区,官方公布的日期是2016年2月1日;西藏军区则是在5月正式转隶陆军。值得关注的是,西藏军区成为此轮军改中唯一升格为副大军区级的省级军区,成为继新疆军区后,中国第二个被明确为副大军区级的省军区;北京卫戍区则是在7月份被证实正式转隶陆军,并明确划归中部战区。

国防大学一位不愿具名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的军事力量可以粗略区分为一线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民兵预备役以及军事院校。

篇5: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

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陈知庶

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重大决策,体现党的宗旨和主张,顺应群众的呼唤和要求,事关富民兴陇宏伟目标的实现,我们省军区广大官兵深感振奋,坚决拥护,责无旁贷。在此,我代表省军区表个态:

一、坚决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行动

1月3 0日省委常委会召开后,省军区党委常委专题开会学习研究,一致认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组织广大官兵投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践行我军宗旨的内在要求,是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实际举措,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军队报效党和人民、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一件大事。大家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通过参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强化宗旨意识,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要像抓军事斗争准备那样,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摆到重要位置,作为长期任务,坚持大事大抓;要像大力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那样,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重要契机,突出重点、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为富民兴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采取有力举措,推动这项工作全面迅速展开

我们省军区拟采取5项举措:一是成立由军政主官负总责的省军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指导小组,专门与省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省军区行动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部队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优势。二是依据省委《意见》,研究制定省军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措施要求,确保行动有章可循,有序开展。三是本月底前,召开省军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进行思想发动,安排部署任务。四是组织专题培训,学习国家和省里扶贫开发、惠农富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帮助党员干部掌握帮扶方法,提高帮扶能力。五是2月底开始,省军区军职领导率先到各自联系点调查研究,展开工作,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这一行动有力开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这一行动不断引向深入

这些年,我们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号召,按照“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思路,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生态建设、抢险救灾和支援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大力开展扶持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对于部队参建活动成果的深化、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路子的拓展,具有更现实、更紧迫、更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对这一行动实施坚强有力的领导,坚持科学统筹、分类指导,靠实责任,把省委省政府为民富民的要求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

篇6:国防动员审计特点及策略研究

一是贯彻落实《国防动员法》的必然要求。《国防动员法》是指国家在和平时期进行战争动员准备和战争期间实施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的法律规范。富国强军战略的实施要求国防动员必须走法制之路, 日益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防动员实行法制化管理。作为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 《国防动员法》条件下的审计工作必须遵守法律规范。

二是适应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国防建设一直以来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 依托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建设, 通过国防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国防动员具有培养和积蓄国防潜力并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特有功能。审计工作的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 能够起到国防动员“倍增器”的效果, 能够有效监督国防动员行为,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国防动员的透明度, 增强政府与军队的公信力, 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并对国防动员效益作出客观评价。为进一步规范国防动员行为、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参照。

三是保障国防动员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措施。以《国防动员法》为依据的审计工作, 能够更加有力地监督国防动员经费的使用, 更加有效地保障国防动员准备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现国防动员经费专款专用。《国防动员法》条件下审计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提高国防动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增强政府与军队的诚信力。这必将对国防动员效益的实现、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国防动员审计的特点

2.1 审计对象的多元化

《国防动员法》规定了国防动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权, 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 预备役人员的储备与征召, 民用资源征用与补偿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国防动员的主体和客体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 国防动员机构和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国防动员审计对象的多元结构。《国防动员法》第九条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防动员拥有决定权,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共同领导全国国防动员工作。在长期的国防动员实践中, 我国形成了一种“军队提需求、国动委搞协调、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这也就意味着国防动员审计至少要面对3个国防动员机构。国防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时, 统一调动人力、财力、物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国防动员涉及预备役人员、战略物资、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民用资源等众多领域。国防动员对象数量大, 种类多, 分布范围广, 使得动员保障格局变得复杂, 审计部门承担的审计监督任务加重。审计对象多元化是国防动员审计的重要特征, 要求审计部门增强审计力量, 使审计方式更加灵活高效。

2.2 审计标准具有广泛性

国防动员审计所面对的主客体对象数量大, 种类多, 分布范围广, 审计的领域和环节多。《国防动员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国防动员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国防动员审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声誉, 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人民军队的信任, 关系到人民军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在面对不同主体对象时, 所遵循的审计标准也要有所不同。审计不同的对象和不同阶段时, 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在进行国防动员审计时, 要分阶段、分步骤地确定审计目标和重点, 适时转变工作思路, 及时调整审计标准, 采取相应的审计方法和手段, 确保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实现。

2.3 国防动员审计风险扩大

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瞬息万变, 审计活动很难做到全程、全面审计。国防动员实施过程, 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增大。一方面, 审计人员搜集审计证据的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 审计证据的时效性决定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将大大降低。审计风险=重大误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证据的证明效力的降低, 直接导致国防动员审计的风险扩大。此外, 国防动员的实施, 受战场复杂态势和动员人员主客观因素影响, 评价标准难以把握, 责任难以界定, 造成审计评价难度大大增加。

2.4 国防动员审计讲求高效性、应急性、前置性

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战争的突然性和速决性增强, 战争的节奏和进程加快, 作战间隙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作战时间大大缩短, 战场变换快, 战役损耗率急剧增加。要求国防动员及后勤保障必须适应战场速度、频率和作战要求的迅速变化。审计的准备时间和现场实施审计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突发状况随时可能出现, 这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效率高, 应急反应快, 前移审计关口。

3 国防动员审计存在的问题

3.1 审计取证困难

现代战争的后勤保障具有资金流量大、物资种类多、保障路线长、要求时间紧等特点。这就使得国防动员对象数量大、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动员保障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审计部门承担的审计监督任务加重, 审计工作技术性增强。国防动员对象涉及工程、机械、水利、法律等诸多领域, 而现有财务审计专业人员多, 但精通工程、计算机、法律等专业的人员少, 审计人员素质能力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审计的准备时间和现场实施审计时间被大大压缩, 随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可能造成审计依据的消亡, 大大增加了审计取证的困难。另外, 国防动员过程中因为利益的驱动而采取利己选择的一方, 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阻碍审计取证。

3.2 审计形式单一

国防动员建设和准备阶段的审计, 以事前审计或事后审计为主。主要针对计划、预算、目标、决策方案、决算等进行审计。国防动员过程中, 采取事中审计的方式对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事前审计、事中审计, 还是事后审计, 多采用的是授权审计、委托审计的组织方式。这种单一化的审计形式无法满足国防动员审计对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制的客观要求。国防动员的高效性和应急性, 要求国防动员审计形式的多样化和操作的灵活性。

3.3 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审计规范是指明文规定的各种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及准则, 它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规范体系是由审计立法体系和审计执业准则体系两大类别构成的。现行的审计规范严重滞后于审计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 使审计规范体系不完善的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国防动员法》颁布以后, 尚未有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国防动员审计法规, 致使国防动员审计的实施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实效的实现, 这对规范国防动员审计行为、推动审计工作法制化建设极为不利。

3.4 审计应急能力差

国防动员平时支援和保障政府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 战时迅速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国防动员审计所要面对的多是突然性强、时间紧、情况复杂的审计任务。在现有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国防动员审计的应急能力不足, 无法从容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实现审计目标。

4 实施国防动员审计的策略

4.1 改善审计取证技术条件, 提高审计人员取证能力

更新审计取证设备, 改进审计取证方法, 增强审计依据的准确度、可信度, 延长审计依据的保存时限。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 实现审计依据的实时传输。网络审计是正在尝试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 虽然相关的技术系统正在研发过程中, 但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已经成熟, 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对审计人员进行提高取证能力的培训, 主要有提高审计人员应用审计取证技术和培养专业技术审计人员两个培训方向。特别是专业技术审计人员的培训, 是针对国防动员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而确定的。

4.2 积极开展联合审计, 构建军地联合审计组织体系

现有审计力量严重不足, 无法满足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要求。审计力量建设的周期较长, 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形成综合实力。因此, 积极开展联合审计活动, 能够将有限审计力量整合为审计力, 充分利用军地审计资源。联合审计的方式有内部联合审计、军地联合审计、国际联合审计三大种类。积极参与联合审计活动, 加强与其他审计机构的交流, 能够学习其他审计机构的先进经验, 提高适应国防动员审计的能力。另外, 国防动员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常规审计, 审计对象往往十分分散, 隶属关系复杂。因此构建独立、高效的联合审计体制就成为一种上佳的选择。成立审计署主管的联合审计局;在各省 (市) 审计厅 (局) 增设联合审计处, 并且成立囊括各专业审计力量在内的应急审计分队;在各地级市 (县) 审计单位增设联合审计科;在各派出审计局、特派员办事处设立联合审计联络员。军地联合审计组织体系, 并不是简单的在各级审计单位增设联合审计机构, 而是建立起一系列配套的联合审计机制, 构建一个完整的联合审计体系。军地联合审计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审计信息系统 (AIS) 、联合审计人员的培训机制、联合审计联络交流机制、应急审计分队。联合审计组织体系所增设的联合审计机构, 平时主要负责审计人员的培训、AIS的建设和维护。一旦实施国防动员, 就从相应审计机构抽调人员完成联合审计任务。

4.3 制订国防动员审计标准, 完善审计规范体系

完善国防动员审计规范体系是一项工作量大、时间长、困难多的工程, 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可按照制订国防动员审计规范性文件、制订国防动员审计章程、制订国防动员法规、制订国防动员审计法律的顺序, 逐步完善国防动员审计规范体系。其中, 制订《国防动员审计标准》、《国防动员审计实施意见》的要求十分紧迫。这两个国防动员审计规范性文件地出台, 将对国防动员审计工作地实施提供准确的参照标准和方向性指导。

4.4 增强各级审计力量, 创建应急审计分队

加强县市级单位的审计力量, 增加各级审计机构专职审计人员名额。成立联合审计领导机构, 针对现代战争跨度大、范围广、形势多样的特点, 组织联合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 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和系统的研发。成立军地联合审计联络处, 以协调军地联合进行审计活动的相关事宜。在各省 (市) 审计厅 (局) 成立应急审计分队, 以满足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审计关口随对象前移的要求。

摘要:国防动员审计是提高国防动员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 应当建立适应国防动员要求、有助于提高国防动员能力的国防动员审计体系。在具体应用中, 要构建军地联合审计组织体系、改善审计取证条件、加强国防动员审计法制化建设、增强审计力量并创建应急审计分队。

关键词:国防动员审计,体系,策略

参考文献

[1]肖文八.审计学原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5.

[2]吕天宇, 欧阳程, 于吉全.军队审计力量现状分析与建设对策[J].军队审计, 2009, (1) .

篇7: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

一、国防动员平时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平时服务是充分发挥国防动员联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人才和产品的双向转化。

(一)为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服务

国防动员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国防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民防空、国防交通等方面的国防动员建设,有助于直接增强国家的国防经济实力。二是作为经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建设项目贯彻国防需求、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和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的国防建设有助于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进而促进国防经济潜力建设,增强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三是作为联结国防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搞好军民两用技术、军地两用人才、军民兼容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国防动员建设,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资源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化配置。

(二)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国防动员为平时建设提供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服务。经过多年的国防动员建设,我国的国防系统吸收和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才既是平时工业、农业、电子通信、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行业经济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又是近年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成果。二是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军地共同研发的各类军民两用技术,可以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物资服务。四是为平时经济建设提供设施设备服务。如各类人防设施。

(三)为平时军队建设提供服务

国防动员平时为军队建设提供服务,可以为平时军队建设提供兵员补充和国防后备力量支持。有计划的搞好通信、防化、信息、通信等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建设,扩大专业技术预备役部队建设比例,强化后勤和装备保障预备役部队建设,推动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国防动员平时服务的有效平台

国防动员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全方位服务的动员理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求,在主动完成应急应战动员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平时服务的规律,打造有效平台,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在平时服务中的作用。一是军地物质技术资源为平时服务提供了良好基础。国防动员建设领域积聚和集中了大量物质技术资源,如国防修建的道路、铁路、机场、码头、光缆网络等国防设施,是服务于平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二是军队保障社会化为国防动员融入军队平时建设创造契机。军队保障向社会化拓展,进一步强化了军队对地方经济的依赖关系。国防动员是连接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为国防动员融入军队平时建设提供了有力平台。一方面,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对地方经济依赖性增强,要求地方承担更多保障任务。另一方面,军队后勤社会化逐渐深入到众多经济领域,程度不断加深,双方形成了极为密切的保障和被保障的关系。

三、构建军地协同的国防动员平时服务体系

坚持“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工作方针,重点构建军地协同的国防动员力量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力量,参与平时服务的工作,促进国防动员平时眼务功能的有效释放。

(一)完善组织管理体制

构建军地协同的国防动员平时服务体系,必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相结合,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发展需求协调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地进行统筹建设。平时服务,应当由国家国防动员机构主导,与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共同负责推进,形成国家、区域、地域三级组织领导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平时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体制

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军地协同的国防动员平时服务的基本保证。根据军民融合发展的需要,建立军地协同决策、信息共享、军地协调等机制,解决在协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国防动员平时服务规范有序。一是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依托政府和军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制式统一、军地兼容、横向连接、纵向贯通、服务应急应战的国家动员综合信息平台。二是军地协商机制。加紧建立和完善军地联席会议、重大问题协商、情况通报的工作协调机制,分析任务形势,研究方案计划。三是检查评估机制。根据平时服务需求,按照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考核评估体系。

(三)完善配套法规政策

强化法制保障,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是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为有效降低军地融合风险,规范预期行为。首先要加强立法研究,探索国防动员平时眼务依法实施、规范运行的有效渠道,构建军地双方共同认可的立法基础理论,为立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加大立法力度,按照“修改过时、配套现有、制定急需”的原则,加快制定相应的地方性配套补充法规,用法律手段化解平时服务中的矛盾和问题。最后,要强化执法监督,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统筹制定国防动员平时服务监督奖惩制度,切实让国防动员融合发展考评常态化,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省军区转隶国防动员部】相关文章:

转隶大会讲话04-08

部队转隶心得感想06-22

检察干警转隶心得体会12-18

广州军区范文05-16

军区政治部05-04

军区幼儿园05-03

广州军区中将名单07-02

广州军区联勤部范文06-11

广州军区历任参谋长08-13

军区物资采购站工作总结05-02

上一篇:DSP中CMD文件的编写下一篇:朱熹——《绝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