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2024-04-09

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制

1、严格落实责任。为了切实保障我市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某市委、市政府将菜篮子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下发了邵政办〔2010〕75号《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某市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邵政综【2011】2号《某市人民政府关于引发某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时制定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我局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某市蔬菜基地建设方案,建立了某市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系会议制度,积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明确部门。同时加强督查考核,下发了《关于将2011年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纳入的绩效管理通知》(邵政办〔2011〕42号)确保责任落实和目标完成。

2、做好产销衔接。一是召开蔬菜产销对接会,让蔬菜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大中型企业、学校、医院进行对接,并针对蔬菜种植、销售、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想法,并达成一致的购销意见,促进蔬菜流通。二是开展基地和超市的对接工作,在部分超市设立生猪、蔬

菜直销专柜,减少多个中间环节,使菜园子直通菜篮子,部分猪肉和蔬菜价格有一定降幅,真正让利于民。

3、加大财政投入。市政府将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经费按每年不低于50万元、菜篮子副食品风险金1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在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倾斜,并逐年递增。今年重点从种植、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无公害基地的认证,组织蔬菜技术讲座与培训,平价超市建设等方面安排扶持资金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二、加强建设,抓好生产,落实目标

1、分解生产任务。按照年初制定的生产计划,积极抓好基地生产建设工作,认真做好《某市城市副食品基地管理协议》的签订,已与蔬菜基地14家签订种植面积6600亩,其中钢架大棚300亩,签订全年常驻人口5-7天蔬菜储备合同;签订生猪基地5个,完善猪肉储备制度,签订活体储备1640头;签订淡水鱼基地1个,改造建设标准化池塘328亩,完成全年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同时加大对农贸市场、超市、社区便利店、配送中心和冷链设施建设,完成对昭阳市场、水北保利市场改造,启动了南关市场改造,完成9个便利店建设。

2、提升基地水平。组织基地做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工作,某市洪顺生猪养殖场、和平三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卫闽绿锦园专业合作社三家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并列为省级调控生猪、蔬菜基地。沿山、桂林等地的蔬菜基地和菜地面积逐年递增。全市蔬菜自给率达到100%,叶菜类达到95%以上,蔬菜基地、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零售场所纳入政府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产销环节蔬菜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率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

三、注重信息,建设网络,筹建协会

1、加强网络建设。9月份《某市菜篮子信息网》顺利开通,旨在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维护农产品物价稳定,为农产品的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使我市菜篮子产品有了自己的窗口,也标志我市菜篮子工程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将对沟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互动联系,指导产销、农超对接,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2、成立蔬菜协会。积极抓紧筹备成立某市蔬菜协会,多次召开蔬菜生产、销售合作社、大户负责人及种子、农药、化肥经营大户协调会,已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组织架构,已在着手申办事项,年内选时成立。逐步形成菜篮子工程建设扶持的长效机制。改善我市的菜篮子供应水平,四、加强监测,及时调控,保障供应。

1、做好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继续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销售常态监测与分析,进一步完善物资和消费品市场的预测、预警、预报体系。加强市场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反映市场动态,为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目前我市价格监测企业有4家,22种生活必需,13种生产资料价格纳入监测范围。建立物资商品储备报告制度,确保重要的耐储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生猪储备按照市区城镇人口7天消费量测算与某市洪顺生猪养殖场签订生猪活体储备1640头;粮油储备按照购粮人口3个月口粮消费量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包括大米应急储备),同时确保可供市场10天的成品粮储备;食用油储备要按照购油人口10天消费量安排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储备。

2、强化调节确保市场供应。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市场供应工作方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做到工作早部署、货源早安排、措施早落实:一是精心组织节日商品,保证市场供应;二是加强市场监测,提高调控市场能力,做好对节日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的监测和分析预测,加强对生活必需品及成品油等主要商品的监测确保市场稳定;三是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保障节日的食品卫生安全,加强节日食品安全监督。以肉禽蛋、蔬菜、粮油为主要品种,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批发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组织节日食品安全检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证群众饮食安全;四是注重安全,组织商场超市消防安全检查,市经贸、消防、公安、辖区办事处联合对大型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全面排查,保障节日消防安全,确保全市人民过上安全、欢乐、祥和的节日。

总之,蔬菜产销工作比较繁杂,要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就要抓好蔬菜生产、新菜地开发建设、完善服务体系以及科技推广、信息服务、菜农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等方面工作,加强基地与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的沟通协调,促进蔬菜生产供应;筹措和投入资金用于蔬菜基地的水利、道路交通、土壤改良、产品检测、无公害基地认定、品牌建设及完善基础设施等,促进蔬菜基地上规模、上效益,形成稳定的蔬菜生产基地。加快平价商店、直供车和直供点

建设,多渠道拓宽副食品销售渠道,确保蔬菜价格稳定。促进蔬菜产销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篇2: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项目总结

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是一项提高“菜篮子”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创建活动。该项活动始于2010年,集宁区是今年开始参加这一创建活动。项目实施地点集宁区马莲渠乡霸王河村委会,承担单位集宁区新久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基地日光温室集中连片,面积286亩,农田基础好,群众热情高,辐射带动强,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2011年集宁区菜篮子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农村工作会议及菜篮子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发展蔬菜产业化实施无公害蔬菜工程为重点,积极响应区委提出奋力实现“两个率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业、新农村的号召。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菜篮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集宁区开展这一创建活动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蔬菜产销两旺,形势良好,蔬菜产业日益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011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加快调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全区菜篮子工作快速、协调发展。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786亩,蔬菜总产量达1000吨,产值500万元,三项指标均比去年有所增长,大宗蔬菜产品产销两旺,平均价格同比增长23%,亩均效益显著提高。(棚室蔬菜亩产值5500元,露地蔬菜亩产值3100元)。蔬菜市场供给充裕,市场供需两旺,节日蔬菜供求稳定、品种丰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蔬菜产业已越来越成为我区几个产区农民经济来源,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发展高效产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一是积极引导加大扶持高效农业产业,丰富城乡人民菜篮子,从引进养殖白玉蜗牛到引进高产“金乡一号”大蒜试种,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进一步优化生产结构,提高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增加反季,延季蔬菜瓜果的产量,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蔬菜食品需求。三是技术结构日趋合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广泛用于蔬菜生产。科技种菜水平不断提高产量、产值和蔬菜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统一管理,集中生产,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是一个新项目,为了完成

好这一项目,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科研、种子、推广、土肥、植保、农产品检测各部门的业务骨干,集中力量制定详细的技术规程,积极开展工作。以新久农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使基地达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以“霸王河牌”无公害蔬菜产品为基础,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种植和认证。

在整个创建过程中,积极开展优良品种试验示范和集约化育苗,推广应用防虫网、粘虫板、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推广应用大垄高台地膜覆盖栽培、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肥料应用、蔬菜嫁接及综合配套技术。今年,共引进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5个进行试验示范,推广蔬菜优良品种12个,继续试种有机蔬菜6亩。

在创建活动中成效是显著的,加大了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无公害蔬菜工程实施进程加快,质量安全显著提高。

一是随着食品放心工程在我区的全面实施,为防止群众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造成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在区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区财政拨专款购置仪器和设备,我区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和菜篮子工程信息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两个系统的建立基本达到省菜办的验收标准。通过技术培训,已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全天候检测全区主要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每周进行抽检三次,分别在联营菜市场和红楼菜市场及重点蔬菜生产区进行采样,每次抽取10个以上的蔬菜产品,重大假日,全面检测全面监督我区市场蔬菜农残状况。通过全年的化验检测结果,合格率达95以上,检测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为加快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进程,我站与有关蔬菜种植大镇(乡)联系,利用春秋两季进行培训全年送科技下乡6次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今年共开展技术培训主要有大蒜的栽培技术,大棚长季节西瓜的种植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共三期,发放技术资料近千份,受训人员1000多人次,为提高服务质量,我站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解决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为种植户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菜农的广泛好评。

三是落实组织建设,加强制度执行。积极配合全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做为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

位,根据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和目标要求,我办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落实到人,对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细之又细,通过加快宣传无公害食品的力度和对市场重点蔬菜食品的检测密度,以及重大节日市场蔬菜的监测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市场院供给蔬菜食品万无一失,全年蔬菜市场供给平稳、有序,质量安全合格,价格适中,基本达到2011年工作目标。

(五)强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一是着力培育专业协会,中介组织,进高蔬菜产品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二是加强市场服务,促进蔬菜产品有序流通。三是强化信息服务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利用菜篮子工程信息网采集编报、下载、发布生产销售信息和价格信息,引导菜农有序生产,流通。

(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练就一支业务精兵,努力打造一流的工作队伍。

今年全年我站在抓好市场供给、信息传送,蔬菜检测食品安全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纪检信访监察工作和档案保密工作,全面建立了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依次鉴定了各类责任书,相继开展了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人参

与,结对互帮互助体制活动,计划生育家庭联谊会形式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每周法制学习制度,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更新业务知识,努力适应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密切与农户的关系,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服务于民造服于民,实践工作目标。

2011年,我办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投入不足,蔬菜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抗御风险能力差。二是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安全档次不高。三是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组织化程度低,储藏、保鲜、加工落后。四是菜农协会还没有全部建立完善。种植分散,小片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合作化程度不高。二、二0××年工作要点

二0××年是我区加快发展,奋先掘起的首要之年,做好全年的菜篮子工作发展地方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意义十分重大。主要工作要点如下:

1、继续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创建,加快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全面认证工作,促进无公害基地建设工作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2、尽快完善全区蔬菜农药残留测检体系建设,争取20××年在颍城主要农贸市场和主要专业蔬菜生产基地配置一个检测点,为我区无公害产品安全检测提供优良服务,让广大城乡人民吃上放心菜。

3、广泛开展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要点和科学技术,大力抓好科技帮扶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科技时尚,让农民从科学种菜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提高农民绿色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销意识。今年我办将组织广大种菜专业大户,到周边地区蔬菜基地观摩、学习,并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我区基地进行三期培训,现场传授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我区无公害蔬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一条快速通道。

4、多渠道增加投入,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业主和农民自筹资金为主体,广泛筹措社会资金,引进外部资金为重要来源,多元化,多渠道,开放式的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我区蔬菜深度加工业,增加菜篮子精品,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先进加工技术和生产规模带动我区蔬菜生产全面发展。

5、争取在20××年内把我区蔬菜专业协会广泛建立起来。从外地的实践证实,蔬菜协会是广大菜农产销经济的好帮手。通过协会的建立,让广大菜农从无序生产、销售环节中解脱出来,依靠协会做强做大蔬菜产业经济,从而实现基地——协会——龙头企业的良性发展轨道。以此推动我区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

6、强化信息服务与技术指导,加强菜篮子工程项目的编报、监督、考核、治理和引进。

7、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体,推动菜篮子工程其它产业和产品向纵深方向发展。着力抓好蔬菜产业化发展,培育新企业,引进新品种,扶持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加农户的快速发展。

篇3: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关键词:和谐;菜园子;团队;油田

面对菜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为改善一线员工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保障一线员工的生活质量,采油作业二区认真贯彻实施采油厂以“发展菜园子,保障菜篮子”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通过抓好“绿色工程”、“暖心工程”、“效益工程”,鼓励员工利用工余时间自建小菜园、小畜牧场、小菜窖等工程,不断丰富一线员工餐桌,受到广大员工的欢迎,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今日的聚宝盆。

一、推广“绿色工程”

该区以开辟小绿地为中心,鼓励一线队站利用班站周围荒地,增大蔬菜种植面积。一线干部员工利用工余时间担当起农场主的角色,完成从播种、施肥、除草、杀虫、浇水、采摘及畜牧的整个过程,感受“耕耘与收获”带来的乐趣,实现了夏秋季节蔬菜肉品的自给自足。如205党支部,为了改善一线员工伙食,同时也为了节省队上的开支,该党支部书记刘永久把开展建设小菜园活动作为工作中的重点。针对新4号站土质为盐碱地,农作物生长困难的实际,经过实地调查,提出了相应的小菜园建设方案,利用该站可利用空地大,周围苇塘水源丰富,日照充足等优势,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进行了改造。大家一锹一锹的给地松土上肥,种植上不同的蔬菜。工作之余,员工们间苗、除草、浇水,渐渐成为了大家交流工作的好去处,同时也愉悦了身心,舒缓了工作的劳累。在全站员工的精心伺候和照料下,小菜地面积越来越大,种植的蔬菜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同时,他们又把站旁边的水泡子改造成了养鱼池,还因地制宜养殖鸡、兔等家禽家畜,不断丰富员工餐桌。如今,像这样的小菜园,该作业区已拥有17个,年产值一万余元。

二、实施“暖心工程”

为进一步保障一线员工的冬季生活质量,204党支部鼓励岗位员工在保障生产的基础上,利用工余时间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地建成水泥砖混的正规小菜窖,确保员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上新鲜的水果蔬菜。据了解,204队的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召开“小诸葛会”,商讨决定在该队中心站和面的小空地上自建一个小菜窖,用来储存冬菜。在无任何吊装机械作业的情况下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纯手工挖土40方,建造了一个容积24方的水泥砖混正规小菜窖。初期挖掘,遭遇水患,由于该地水位较高,而且沙土土质疏松,菜窖后面水坑中的水渗透过来,为了证实它们之间的连通性,204队干部员工将水池中的水抽出大部,水位果然下降。考虑到菜窖后面池塘夏季水位会上涨,因高渗透性会造成地窖水淹,防水工作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在党总支书记刘飞的建议下安装了排风扇,确保菜窖通风良好为了检验蔬菜呼吸作用是否造成菜窖下部缺氧,准备了充足的蜡烛,并做了通风孔,在通风孔上装了排气扇,强制通风;为了防止老鼠进入菜窖,在门口上了锁;使用滑轮系统上下运送蔬菜,省力又安全。土,是一锹一锹挖的;砖,是一块一块累的,工程繁琐,难不住众人拾柴;工期很长,靠的是水滴石穿。目前该菜窖已正式投入使用,白菜、圆葱、南瓜、土豆、胡萝卜等多种蔬菜储备齐全,既节约了买菜成本,减少了蔬菜腐烂造成的浪费,受到广大一线员工的欢迎。

三、助推“效益工程”

该区本着“关心员工从关心员工的健康开始”的原则,以关心一线员工伙食为重点,根据不同队站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小菜园、小葡萄园、小畜牧场、小菜窖建设方案,将党总支的关怀送到了小站餐桌上,也送到了员工心坎上。在干部员工的悉心照料下,各基层班站小畜牧场里小猪、兔子膘肥体壮,小鱼池的草鱼如今已有一斤多重,小葡萄园里硕果累累,小菜园里瓜果飘香,蒜台、金瓜、尖椒、白菜、鬼头姜等绿色蔬菜纷纷被摆上了小站餐桌,员工的饮食质量得到了保障,“家”的氛围更加浓厚了,员工更加勤业乐业,为油气上产注入了源源动力,为建设“效益欢采”凝聚了和谐和力量。

在新的一年里,作业区将继续开展小菜地、小养殖活动,继续保持现有开垦区域,建设好201队小养殖园、202队小绿地、204队小春棚等特色园地,适时扩大种植区域,丰富种植品种,丰富职工小餐桌。

篇4:菜篮子工作调研材料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县贴近县情、结合实际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坚持以发展现代农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揽,紧紧围绕优化机制、建设基地、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形成产业和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灵活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私营业主扎实推进菜蓝子工程建设。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蔬菜产量达11万吨,均超过目标产量的10%以上;全县肉类产量达10000吨,同比增长2.7%;牛奶产量9768吨,同比增长14%;禽蛋470吨,同比持平。菜蓝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和量并重的转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现状及成效

(一)抓政策扶持,促投入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将“菜篮子”工程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牵动千家万户的重要工程来抓,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提上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及时召开全县“菜篮子”工作会,全面安排部署,确定目标,落实任务,将“菜篮子”工作纳入农牧及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了“两河两线”产业带,即以湟水河、药水河两岸和315、109国道两侧为主的蔬菜、养殖产业带。三是制定实施

鸡户1户,存栏鸡1.6万只,獭兔、野鸡等特种养殖户2户,存栏特种动物0.11万只,全县养殖规模逐渐壮大,规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露地蔬菜基地:充分发挥高原冷凉气候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打造主导产业,引导特色产品向优势产业带聚集,围绕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重点培育胡萝卜、青蒜苗、包心菜、大葱等为主的特色蔬菜。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带:一是以镇为主的优质胡萝卜产业带;二是以镇浅山地区为主的商品马铃薯产业带;三是以***乡半浅半脑地区为主的青蒜苗产业带;四是以镇川水地区为主的包心菜产业带;五是以乡为主的大葱产业带。

(三)抓科技推广,促实用技术的应用。一是每年通过聘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组织县乡农业技术骨干、聘用乐都县蔬菜生产能手,在设施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基地建立示范温棚16多处,累计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 30多个,筛选主导品种16个。二是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温室环境调控、蔬菜专用肥、温室滴灌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种植户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聘请山东温室建造技术人员,依据当地实际,不断优化和完善温棚设计及建造技术,提高温棚采光、保温、抗压能力及生产效益。四是依托现有的智能温室,进行蔬菜工厂化育苗,对全县温室种植户进行育苗技术培训,开展名特优蔬菜新品种示范展示,提供优质蔬菜种苗。五是示范推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加速了奶牛良种繁育的进程,实现了奶农受惠的目标,推动了奶牛单产水平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抓产品流通,促营销体系日趋完善。一是进一步优化产销模式,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

少,辐射带动力不强,园区化农牧业发展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效益不大,一些优势产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三是受制于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及我县土地条件等因素,设施农业布局分散,经营模式单一,规模小,难以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薄弱,缺少检测设备和检测监管费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五是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服务体系薄弱。近年来,虽然各级逐年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牲畜品种改良、动物防疫、饲草料加工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加强,但部分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服务体系依然十分薄弱。六是发展投入不足。农牧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差,加之**县农村仍然比较贫困、农民收入水平低,对发展农牧业投入能力弱,难以满足农牧业发展的需求,致使良种、疫病、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服务难以到位,支持补贴、风险应对政策不尽完善,极大地限制了农牧业竞争力的提高。七是受气候影响、本地品种少、季节性强、运输成本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供货70%需从外地调入,导致了部分农产品价格偏高。

三、发展建议

(一)重点推进龙头企业培育。采取内援外引、横向联合等措施,在项目配套、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政策上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通过项目支持、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措施,扶持壮大三江一力、圣源牧场等一批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专业合作社和重点专业养殖大户。

(二)强化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按照“一园区、一核心、多产

产品销售渠道。

(五)大力实施“菜篮子”品牌战略。品牌效应就是经济效应,一个好的品牌甚至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品牌、发展品牌,努力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增强“菜篮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加快推进农业绿色转型,集中力量和资金,突出抓住具有较强优势的生猪、蛋鸡、蔬菜等产业,加快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树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如已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品牌的“**青蒜苗”等。

篇5: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xx县将“菜篮子”工程作为一项事关民生,牵动千家万户的重要工程来抓,通过五抓五促举措不断助推“菜篮子”建设再上台阶。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x%,蔬菜产量达x万吨,全县肉类产量x吨;牛奶产量x吨,同比增长x%;禽蛋x吨,同比持平,实现了由量的增长向质和量并重的转变。

(一)抓政策扶持,促投入机制不断健全。一是将“菜篮子”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年初及时召开全县“菜篮子”工作会,全面安排部署,确定目标,落实任务,并纳入农牧及各乡镇的目标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形成了“两河两线”产业带,即以湟水河、药水河两岸和315、109国道两侧为主的蔬菜、养殖产业带。三是制定实施《农村土地流转奖励办法》,安排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x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奖励和良种补贴,推动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牧业合作组织集中,提高了规模经营水平,优化了种植结构。2011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x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4%。四是加大了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2011年,经多方筹资,对设施农牧业的投资达到x万元。

(二)抓现代农牧业,促基地建设连片发展。一是建成温棚1300亩(2599栋),16处温棚蔬菜生产基地。温棚类型由过去的普通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逐步向标准型日光节能温室、冬暖式日光节能温室方向发展。设施农业累计投入达到x万元。二是建成暖棚x座,x万平方米,集中养殖园区(小区)27处棚x座,收奶点13个,规模养殖小区(场)达到x处,全县养殖规模逐渐壮大,规模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带,八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

(三)抓科技推广,促实用技术的应用。一是每年通过聘请省市农业技术专家、组织县乡农业技术骨干、聘用乐都县蔬菜生产能手,在设施日光节能温室生产基地建立示范温棚x多处,累计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 x多个,筛选主导品种x个。二是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温室环境调控、蔬菜专用肥、温室滴灌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蔬菜种植户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聘请山东、乐都温室建造技术人员,依据当地实际,不断优化和完善温棚设计及建造技术,提高温棚采光、保温、抗压能力及生产效益。四是依托两处现有的智能温室,进行蔬菜工厂化育苗,对全县温室种植户进行育苗技术培训,开展名特优蔬菜新品种示范展示,提供优质蔬菜种苗。五是示范推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加速了奶牛良种繁育的进程,实现了奶农受惠的目标,推动了奶牛单产水平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抓产品流通,促营销体系日趋完善。一是进一步优化产销模式,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我县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江一力、富农草业、云祥奶牛等龙头企业的作用,进一步繁荣了产品流通,降低了流通成本,“菜篮子”产品订单进一步得到提升。二是建成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农贸市场x个、蔬菜直销店x个、大型超市3家、生猪屠宰厂(场)1个、“放心肉”店5个,货源广泛,品种丰富。三是积极探索农超对接、市场直销等新型销售模式,在好事多超市设立了无公害蔬菜销售专区、肉食品销售专区,丰富了群众“菜篮子”。四是强化以农情网为主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布项目招商、产品供求等信息,“菜篮子”产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提升。

篇6:菜篮子办公室工作总结

突出特色 加快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循化县人民政府(2011年6月)

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辖3镇6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12.69万人,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全县耕地21.68万亩,草地面积255.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3.53万亩。“十一五”以来,我县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把加强菜篮子建设作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关键,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菜篮子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近年来,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城乡居民所需尤其是蔬菜瓜果基本靠从外地引进,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双十村百户千人”工程,即培植各具特色的10个蔬菜种植重点村、10个特种养殖基地、100个牛羊贩运育肥重点户、1000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并通过“政府引导、巩固扶持、连片开发、集中建设”的模式强力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因地制宜,调优结构,努力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种子补助、化肥补贴、土地规模流转补

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发展到4228户,饲养畜禽18.19万头(只);牛羊贩运育肥户达到1852户,全年贩运育肥牛羊60.02万头(只);“自繁自育”出栏牛羊12.73万头(只);贩运育肥收入达到4388.25万元,户均纯收入2.37万元。全县标准化养殖基地(小区)56家,其中省级8家;畜牧业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19个,带动农户1万余户。同时,依托黄河梯级电站形成的库区优势,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目前,全县已建成5处水产养殖基地,网箱养鱼面积达到30亩,年产值达到520万元。2010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5904.04吨,比“十五”末净增259.98吨,增长4.4%。

上一篇:保险工作检讨书下一篇:校合唱、器乐、舞蹈训练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