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2024-04-16

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共3篇)

篇1: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宁国市城郊蔬菜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网站管理员发表时间:2010-11-5 15:05:07点击次数:82

一、产业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自然人口的膨胀、流动人口的扩展,我市蔬菜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近几年因城区快速拓展导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急剧减少,农业向二、三产转移速度加快使得蔬菜产业从业人员也相应减少,更造成了商品蔬菜的严重短缺,价格波动较大。

1、生产及供应情况。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菜地的征用及污染,全市2005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约2500亩,比1995年前减少了2000亩,比2003年减少了1000亩,面积急剧下降(详见附表)。因此市场供应缺口较大,据统计,我市目前城区常住人口约10.4万人,年均消费蔬菜1.8万吨(按每人年消费160kg计,流动人口未计),而城郊菜地每年正常年份能提供的蔬菜仅有0.7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0%,灾害年景只有30%),尚缺1万余吨;按日计算,市区日均消耗商品菜4.5万kg,但城郊专业菜地只能供应1.5—2.0万kg,远郊菜地和二线菜地每日约能补充0.2万kg,其余缺口每天必须到杭州、常州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口”,每天外流资金2万元以上,年外流资金 600万元以上!城郊蔬菜生产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更多地投资进行保护设施栽培,所以一旦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就会立刻在市场上显露出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尤其是优质鲜菜更是短缺,造成市场菜价波幅较大,严重影响和谐的市场供应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2、生产结构情况。我市城郊蔬菜种植主要有根菜类(萝卜、胡萝卜)、瓜类(黄瓜、西瓜、瓠瓜、苦瓜、丝瓜、南瓜、冬瓜、)、茄果类(西红柿、茄子、辣椒)、叶菜类(大白菜、小白菜、青菜、白花菜、莴笋)、豆类(毛豆、豇豆、四季豆、扁豆)、薯芋类(马铃薯、山芋)、葱蒜类(韭菜、大葱、生姜、大蒜)、水生蔬菜(莲藕、茭白)、食用菌类(香菇、木耳、草菇)9大类等30余个品种。种菜面积较为零散,连片100亩以上的基地或种植大户为数不多,严重制约了生产基地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而且大部分以露地常规栽培为主(约2000亩,占80%),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加上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在“春淡”(3—4月)和“秋淡”(9—10月)季节,蔬菜上市的种类及品种比较单调,不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蔬菜多样性的需求。栽培模式上以复套种为主,近年来,菜农注重引进优

良的大路菜品种,目前,一般常规季节性菜地单位生产面积年产1.5吨,专业保护菜地年亩产约3.0吨。蔬菜结构应进一步加快调优,提高产业效益,满足城市化需求。

3、质量安全情况。一方面城郊老菜区土地比较肥沃,基础设施比较健全,沟渠路比较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而且有一批种菜能手,技术水平较高;有市场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强。另一方面耕作年限时间长,病虫害和污染较严重,施药量过频过大,直接影响了蔬菜产品的质量。根据我市近三年来的质量安全抽检情况看,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极个别农户盲目施药,造成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4、资金扶持情况。1995至1997年度,全市共发放大棚蔬菜周转金240多万元(其中城郊专业菜地约180万元,占75%),用于鼓励发展大棚设施蔬菜,全市先后建成了河沥、港口、汪溪、胡乐等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3000亩,其中城郊设施菜地达1200亩。2005年,中共宁国市委出台了18号文件《关于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中规定:新发展中药材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50亩以上、当年亩均受益达1500元以上的,每亩补贴80元,全年共兑现奖励资金120余万元。少数乡镇也积极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棚蔬菜的发展,如竹峰乡对每发展一亩大棚以奖代补300元。一定量的资金扶持对投入较大的设施蔬菜的发展推动不是很明显,急待调整菜篮子相关扶持政策。

二、发展意见

l、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创造发展环境。以创建和谐社会、确保城乡菜篮子稳定供给和安全消费、促农增收为目标,将菜篮子列入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予以优先侧重扶持,出台菜篮子发展议事协调机制、资金征缴和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制度。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调整。①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根据我市目前供需状况及宁国城市规划需要(“十一五”末,城市人口达20万,建成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态园林式的中等工业城市),必须要发展专业保护菜地面积10000亩,同时以露地常规蔬菜和山区夏季反季节蔬菜为补充,才能基本上满足日常需求。考虑到我们的实际运作能力,可每年新建800-1000亩,用10年左右时间进行建设。②合理布局基地。我市人多面广,地域宽阔,要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消费意向,当前可先行构筑起分布均衡、特色鲜明、运输便利、由近及远的蔬菜基地。加强二三线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一要大力

增加保护设施。重点是增强抗干旱、抗暴雨、抗高温和抗低温的设施和生产优质叶用蔬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设施,提高“春淡”、“秋淡”生产的能力。扩大保护地设施面积时,注意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没施的合理选择,使其具有较好透光保温或遮光降温性能,以满足反季节蔬菜正常生长的需要。以实现全天候生产与供应为目的,稳步提高“春淡’’和“秋淡”的蔬菜供应水平,大幅度增加蔬菜生产者的收入。并借助保护地栽培设施,增加精细种类及品种生产能力,整体提高蔬菜质量。③加快调整结构。注重各个基地的特色导向,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和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单品种、外向型蔬菜基地建设等,如河沥主攻发展茎叶等速生蔬菜,南山、竹峰优先发展果实类等秋延蔬菜,港口则重点发展马铃薯等地下蔬菜,同时把食用菌和芽苗菜等安全营养蔬菜作为郊区新兴蔬菜产业加以培植。

3、推进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安全消费。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安全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继续执行我市《宁国市无公害蔬菜产销管理办法》、《宁国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新的标准和规定。继续组织和鼓励“三品”认证,推进蔬菜产品包装分级销售和市场准入制建设,提高蔬菜消费安全水平和商品质量档次,实现优质优价。

4、加快科技推广,搞好全程服务。①加强引种示范与推广。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以叶菜为主的优质蔬菜种类及品种,并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应加大对抗热耐寒晚抽薹小白菜、抗热绿叶类蔬菜(菠菜、莴笋、生菜、芫荽)、野生菜以及瓜类、豆类、抗热萝卜、微型蔬菜等种类和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品种个数应达到几十个以上。大力引进、推广蔬菜优良新品种时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秋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大路菜的种植面积,增加适销对路的种类和品种,特别是增加名特优稀蔬菜的种植面积,如微型番茄、荷兰彩椒、日本南瓜、水果黄瓜等,使新品种不断地上市。②要注重产后服务。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城郊菜区人口密集,靠城近,信息灵,提倡一部分人从种菜行列中脱离出来专职从事卖菜等营销活动,组成一支销售大军,推动蔬菜生产发展。③要搞好技术培训。对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以本地能人为主体,紧密结合本村生产实际开展培训或研讨,也可以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或老农传授经验,广泛应用电视录像,现场交流等方式,使广大菜农看得见,摸得着,学

得会,用得上,以此提高菜农整体素质。技术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创新,富有市场竞争力,要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

关于创建千亩商品蔬菜基地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伴随着宁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直线上升。竹峰处城郊,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成为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首选。目前办事处成规模的蔬菜种植点有竹峰村代家塔十七户,约六十亩,其中今年新增八九户。说明群众对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实施“千亩蔬菜、万亩毛竹”工程做出了积极的响应。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据统计,种植大棚蔬菜效益,正常年间,投入人工大棚每亩约五千,收入一万五,种植露天蔬菜,每亩收入八千,平均计算,种植蔬菜,每亩约有一万元的收入,如果建成了千亩商品蔬菜基地,那么就可以直接拉动一千万元经济,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又好又快地发展竹峰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仅有竹峰街道和村开过几次会议,农机站到农村宣传力度是不够的。绝大多数对种植蔬菜成效、技术甚少,只有一小部分群众有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农民对种植蔬菜瞻前顾后,另外绝大多数农民对我街道出台的种植蔬菜优惠政策尚不清楚。

(2)街道党委政府在工程中重点不明确。一千亩商品蔬菜基地,没有明确规划种植范围,没有明确的蔬菜种植点。仅大棚蔬菜有一种植基地,露天蔬菜尚无成规模基地。目前,可形成规模以上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仅两百亩左右。

(3)技术储备力量薄弱。目前种植蔬菜技术含金量高,我们技术备不足,仅仅只有农机站人员和种植大户莅临现在指导。大面积辅导、指导技术人员缺乏。

(4)资金不足。对农村来讲,按一亩大棚五千成本投入,400亩约需200万。对于这笔资金的筹集,群众能够集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需要贷款获取。

(5)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规模商品蔬菜种植,需要相应齐全的水电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蔬菜种植难以继续发展。街道党委政府对基础设施规划没有做出整体设计。

因此,为顺利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街道党工委加强信心,加大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2)实施千亩商品蔬菜种植基地,作为挤进市菜篮子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技术支持。

(3)做好规划,明确大棚蔬菜基地和露天蔬菜基地,配专门办事人员。

(4)政府出面,加快发展、牵引资金、技术支持,加速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工程的实施。

2009年11月8日

篇2: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贵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2年2月17日)

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全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总人口480万人(含流动人口),其中城市人口258万人,是西南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为切实抓好“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保障广大市民的消费需求,稳定物价水平,贵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菜篮子”工程建设摆上突出位臵,紧紧围绕“抓基地、保增收,抓质量、保安全,抓市场、保供给”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不断加大生产基地建设投入,“菜篮子”工程建设逐步进入生产稳定发展、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增收稳定、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截止2011年,全市蔬菜总产量达180万吨,实现外销量达75万吨,占总产量的41.6%;食用菌产量达1.83万吨;水果产量达13.75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3.3万吨、5.3万吨,实现应季蔬菜、肉禽、禽蛋等“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100%。

一、主要做法

(一)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

贵阳市高度重视“菜篮子”工作,先后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颁布了《贵阳市蔬菜基地保护办法》和《贵阳市新菜地保护实施细则》两项地方性法规,设立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统筹用于新菜地开发、建设和老菜地的改造,为稳定和加大城市保供专业菜地及新菜地开发夯实了基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能力稳步提升1

一是以生态蔬菜、观光蔬菜、特色蔬菜三个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以“黔山”牌蔬菜为主的特色(精细)观光蔬菜、高原夏秋反季节(外销)蔬菜、低热河谷地带次早熟蔬菜等三大蔬菜产业带。2011年,在花溪、息烽、清镇启动实施了4个万亩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在白云、南明启动实施了2个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启动了2个蔬菜专业村项目建设。使全市蔬菜播面达140万亩(次),产量达180万吨;食用菌产量达1.83万吨。二是以发展“一乡一品”为主导,以“高速公路产业带建设、苗木繁育体系和繁育基地建设、精品标准园区创建”为重点,建成了以猕猴桃、枇杷、桃等水果品种为主的专业生产县、公路经济景观带和区域板块示范区建设,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0万亩。三是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重点,依托三联公司、好一多等乳制品生产企业建成了全省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乳制品加工产业;依托温氏、大发公司在清镇建成了全省产业化程度最深的肉鸡产业集群;依托台农公司等生猪养殖企业在开阳建成了全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引进南江公司等禽蛋企业在开阳建成了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禽蛋生产园区,形成肉鸡、蛋鸡、生猪、奶牛四大优势产业为主导,肉兔、肉牛、特色渔业等为补充的发展格局。2011年,全市共建成规模养殖场1960个,实现年出栏生猪137万头,出栏家禽2300万羽,牛奶产量达5.3万吨。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菜篮子”安全供给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切实保障“菜篮子”质量安全,我市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致力把好农业投入品准入关、农产品生

产关、产地准出关“三个”关口,并通过报刊等媒体定期公布农产品抽检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截至2011年,全市蔬菜、水果、畜、禽等主要菜篮子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达606个,在2011年抽检的14.2万批次农资及农产品中,样品合格率达99.97%。在农业部例行监测中均排位前列。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贵阳属于典型喀斯特地形,山地、丘陵面积分别占土地面积53%、35%,坝地仅占11%。土地破碎导致菜篮子生产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2、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综合生产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信息滞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脆弱。

3、是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蔬菜总量自给有余,但存在品种季节性缺口与周年平稳供给的矛盾;生猪出栏总量充足,但仔猪出栏比例高,而育肥猪出栏的比例小,市场缺口大,自给率相对较低。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集群经济的理念,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行县联县、乡连乡、村联村、户联户的基地“集群”发展模式,实行连片开发,板块生产,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品明确、地方特色突出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提高“菜篮子”供给能力。一是突出抓好蔬菜基地建设。2012年计划巩固和新建万亩蔬菜基地15个,实施蔬菜标准示范园建设20个,蔬菜科技示范园20个,建设蔬菜专业村10个,完成蔬菜播面160万亩(次),使蔬菜产量达205万吨。二是继续加快水果优势产业带建设,立足优势扩大规模。2012年计划新建无公害果树基地10万亩,创建果树标准园6个,果品产量达14.5万吨。三是以扩大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和稳

定奶牛为重点,突出抓好规模化畜禽基地建设。2012年计划新增15万头生猪,实现年出栏生猪150万头;新增出栏300万羽肉鸡,实现出栏家禽2550万羽,使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6.5万吨、禽蛋产量3.5万吨、牛奶产量5万吨。

四、恳请农业部支持解决的问题

1、恳请农业部在贵阳市建设山区现代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区予以大力扶持,在重点支持贵阳市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减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改善贵阳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恳请农业部在成立贵阳市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部级工作指导站,指导贵阳市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探索山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出经验出典型。

篇3:“菜篮子”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以来,新密市农委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按照“规划先行、群众自愿、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和合作组织建设为抓手,以设施蔬菜生产和新菜田开发为重点,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积极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段工作开展情况

1、制订蔬菜发展规划

市农委组织技术人员经过深入调研,根据我市地理条件和蔬菜生产基础,制订了科学的蔬菜发展规划,即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立两个蔬菜产业聚集区(东南部、西北部),两个蔬菜产业聚集带(洧河沿岸、溱河沿岸)。东南部蔬菜产业聚集区包括大隗、超化、来集、刘寨、曲梁等乡镇,以发展设施蔬菜为主;西北部越夏蔬菜产业聚集区包括尖山、米村、牛店等乡镇,以发展露地蔬菜为主;洧河沿岸和溱河沿岸蔬菜产业聚集带以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为主。

2、组建新密市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蔬菜产业项目库

根据郑州市农委对农业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市农委组织农技中心4月初安排各乡镇上报项目。经广泛宣传发动,共征集上报入库蔬菜农业产业发展项目48个,其中蔬菜设施建设29个,蔬菜标准园建设5个,蔬菜集约化工程建设1个,蔬菜工厂化生产项目2个,新菜田建设11个。

3、组织第一批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蔬菜产业贷款贴息项目申报

按照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财政局关于《郑州市2011年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新密市农委成立了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贷款贴息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面向全市广泛动员,公开征集,我市共上报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蔬菜产业贷款贴息项目28个,其中设施蔬菜22个,蔬菜标准园3个,蔬菜集约化育苗建设项目1个,蔬菜工厂化生产建设项目2个。

二、目前蔬菜产业进展情况

1、郑州市农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贷款贴息项目进展情况

经过郑州市农委审核,目前已获郑州市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批推荐项目2个,第二批预推荐项目12个。

第一批获推荐的两个项目一个是刘寨镇王沟村的创美设施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流转土地300亩,建成日光温室10座,剩余70个,已与山东省寿光市金鹏农业大棚建筑有限公司签定35座日光温室建造合同,预交10万元订金,计划近期开工。另一个为平陌镇的平陌村豫裕日光温室建设基地,目前,已流转土地700多亩,尚未动工建设,现有土地已种植上玉米。

第二批预推荐的12个项目中黄固寺设施蔬菜示范园、新密市金井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香菇种植示范园、新密市梦祥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大隗镇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洧丰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基地、洧丰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等6个项目已开始动工建设,建成日光温室10座(10亩),塑料大棚10座(8亩),开挖30多个;平陌镇杨台村日光温室建设基地、杨家门村日光温室建设基地、新密市郭岗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温室改扩建项目、杏树岗村设施蔬菜建设项目、蔬菜冷藏保鲜加工建设项目、新密市沃土新惠农机专业合作社蔬菜深加工项目等6个项目尚未动工建设。

2、新菜田开发进展情况

从今年3月份开始,市农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全市范围内选定新菜田开发面积2万多亩,优中选优,最终选定大隗、刘寨、来集、平陌四个乡镇7个项目,总面积8000亩,经过郑州市层层把关,严格审核,我市共获批新菜田开发项目6个6000亩,分别为大隗镇东区新菜田开发项目;大隗镇北区新菜田开发项目;来集镇郭岗村新开发标准菜田建设项目;平陌镇杨台村新建标准菜田项目;新密市梦祥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杨家门村新菜田开发项目,每个项目区面积均为1000亩。该项目由扶贫办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详细进展情况以扶贫办汇报为准。

3、蔬菜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目前,大隗镇孙沟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已基本建成,待上级验收。大隗镇黄湾寨集约化蔬菜育苗基地建设,20座育苗温室已建成,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和育苗设备配置工作。2500亩设施蔬菜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3处,分别为超化镇黄固寺村已建成日光温室10座10亩,刘寨镇王沟村已建成日光温室10座10亩,来集镇苏砦村已开挖温室12座大隗镇已开挖20多座。

三、存在问题

1、项目进展慢,由于郑州市贷款贴息项目推荐慢,数量少。截止7月底,只有2个项目获正式推荐,影响项目建设积极性。

2、项目企业与银行对接难,对贷款程序了解掌握不够,不能和银行之间达成初步协议,难以达到郑州市优先支持的能够自我担保、自筹担保的要求标准。

3、金融部门对上级的惠农项目贷款贴息政策不是太了解,对农业项目贷款支持力度小,现行的信贷政策和推出金融产品与优惠政策不相符。

4、银行部门与各项目企业联系少,贷款担保难,贷款程序复杂,影响项目企业的积极性。

5、自有资金建设项目进度慢,目前郑州市只出台贷款贴息政策,尚未出台奖励政策,自有资金投资项目积极性不高。

四、下步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惠农政策,领会精神。多与上级部门联系、协调,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和领导反映项目企业的优势,争取上级的支持,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2、理清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理清发展思路,不等不靠,充分利用自有资金,搞好自我建设,做好企业的长远规划,力争把企业做大做强,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名优品牌,争取上级的奖补资金。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

3、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实现互惠双赢。金融机构利用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单位扶持,在合作中互相支持、稳抓机遇、实现农业和金融的双赢。

新密市蔬菜工作站

上一篇:电脑绘画社团活动记录下一篇: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