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与减》二年级教学反思

2024-04-28

《加与减》二年级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加与减》二年级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数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始以购物情景图作为教学切入口,将学生的注意引到对价格的探究上,从而使学生理解大约、大概等语,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通过这节估算课的教学,给自己、给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重视估算教学,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培养数学涵养加法估算教学反思。

篇2:《加与减》二年级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因此在课一开始先复习乘法口诀和改写算式,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充分运用主体图,在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先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解决“还剩下几个玉米?”的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从而找到最优的方法。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比较有层次。先借助桃子图让学生从形象上去认识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然后口算式题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牢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设计了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题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方法。在这个主动学习、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评价策略这样课堂才会更有效。

篇3: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加与减

一、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尊重,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人人都有受别人尊重的需要, 学生也不例外。美国教育学家爱默逊有句名言:“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由此可见尊重学生在教育中起着多么大的作用。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心灵、尊重全体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等几个方面。只有尊重学生的教师, 才会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和爱戴。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 许多实践表明,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 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 受到鼓舞, 从而信任老师, 亲近老师。因此, 多给孩子一点信任, 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 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样, 在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应试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和负担,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从而转变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才能增强减负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产生推进课程改革的动力, 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 才能创设一个和谐、友爱、宽松的有利课堂氛围, 从而使学生保持心情舒畅、情绪振奋的心理状态。因此, 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 不再凌驾于学生之上, 不再以处罚代替教育。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给学生站起来说“不”的机会, 接受学生正确的建议, 同时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 容忍学生的过失, 一视同仁, 使每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 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意见, 使学生产生温暖、安全的感觉, 形成愉悦、平和、自信、互助等积极的情绪体验, 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 减少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那么, 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 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 结合本校实际, 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例如, 在讲“绪言”时, 我先避开书本, 做了几个趣味实验“雨落红花开”、“魔棒点灯”等试验, 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 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再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 这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 是极具诱惑力的, 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 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 何乐而不为呢?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 对于元素符号可以采用分散记忆, 化合价、物质的溶解性采用口诀记忆, 化学方程式可以采用竞赛、小组比赛记忆等方法, 采用分散难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减少因死记硬背而带来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疲劳和厌烦, 避免造成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降低。

三、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减少老师的满堂灌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课堂教学, 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条件, 丧失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遏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针对这种现象, 在化学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学中,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指导作用, 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诱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使学生学会学习,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指导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勤于动手, 善于自我小结, 从中获取基本知识, 培养技能, 教师起着引导、启发的作用。在自主性学习中, 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积极主动地规划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总结、整理。在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中, 应增强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 培养他们的相互协调、共同合作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学习,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增加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 化学作业是学生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经历化学过程, 掌握知识的必要途径, 但是采用题海战术,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压得学困生喘不过气来, 特别是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学生, 往往会因为学习任务太重而放弃学习。既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如何合理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增加作业的有效性, 从而最大发挥作业的作用, 提高教学效果呢?第一, 少而精。作业要依据紧扣重点、加强探究、注重选择、把握难度这几点进行精选。要增强基础性训练, 要强化题目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拓展“双基”功效, 做到训练一道题就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以一推十的效果。第二, 有层次, 这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不一样, 对所学内容掌握自然也存在差异, 在布置作业时,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 在基础的类型上, 布置不同内容和难度的作业, 解决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这样会减少抄作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 作业反馈作用大大增强了。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题海”式练习方法, 既浪费学生的时间, 又会使部分学生筋疲力尽, 丧失学习化学兴趣。因此, 作业的布置要能做到既夯实学生的基础, 又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才能让学生不再把完成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 使作业成为一架教师与学生学习反馈的真实的桥梁。

总之, 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必须调整教学的动态平衡, 树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运用“亲其师, 信其道”的心理效能, 遵从教学规律, 做学生的指导者, 关爱学生, 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 使平等宽容、相互理解走进师生心间, 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 使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产生最佳效果。

摘要: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如何清楚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建立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 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不再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和快乐取得成绩,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做出合理的改变,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4:物理教学行为中的加与减

笔者在学期初学校开学工作视导时曾连续观摩过一位老师的两节物理课,课题分别为苏科版教材的序言(两节内容合为一课时)以及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那个班级分有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个学生围成回字形相对而坐,显然这样坐的目的是便于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在序言课中,这位老师跟同学们先大谈物理学科的特点与发展史,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几幅插图,指出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接下来老师演示了两个实验,并重点分析了实验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一篇阅读材料,总结科学探究的步骤.第二节课也大致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快速完成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拓展,例如介绍动物的发声器官和回声等.两节课老师基本没怎么离开讲台,不停地操作鼠标、板书讲解、提问学生,而学生则绝大部分时间在看黑板、看投影、看老师.知识讲完了老师就开始讲导学案上的习题.学案上有一些所谓联系生活、联系科技、拓展提高、培养能力的问题.但许多问题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阅历见识太远,结果弄得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我当时在想,这样的物理课堂,学生会感兴趣吗?作为起始学科,学生本来还以为物理很好玩的,结果却愈来愈感觉到“物理怎么这么没意思!”;本来那样的座位形式很适合学生进行活动的,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几乎一个完整的活动也没有.只满足于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却忽视了得到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不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当回事.再者,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真正面朝黑板而坐的学生只有两个,其他学生要么侧看黑板,要么掉过头看黑板,长期以往,对学生的身体发育遗害无穷.

如此课堂,可以说是当前物理常态课教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行为属于面向“应试教育”的“短视行为”,是有悖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总目标的.就算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也很难取得好成绩.物理课堂教学中类似这种“短视行为”还有很多.

如果单纯从应试看,笔者认为这两章内容即便新授课不教也无大碍,只要在复习迎考时照应一下就可以了.因为,中考命题只是将其作为知识面覆盖的点缀,有时甚至顾及不上.可见,教材这样安排的目标主旨并不在物理知识层面.笔者认为这两章内容的学习首先是“好玩”,通过活动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见识与尝试初步的探究.比如尝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也比如衣服架传声、制作“土电话”等,由此获得满足感和兴奋感.

现在提倡备课与教学时要“站在全书的高度看一章,站在一章的高度看一节”,有人甚至说“要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全程上看当前”,这更是一种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回头看现行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安排,应该说是非常科学的,它充分体现了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即初中学生正处在从好奇兴趣走向认识(探究)兴趣、从直觉感知世界走向理性感知世界、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显著变化阶段.

例如,八年级第一学期以“常见现象”为明显特征,如声现象、热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反射与折射)以及简单运动现象.对应的认知要求,主要是基本观察(生活观察、简单实验观察)和简单探究活动.知识性内容大多是定性的,少数的定量关系也都特别简单或不难接受,如反射定律、速度等.从第二学期起,逐步涉及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如质量与密度、力及其相关问题、分子运动与内能、简单电路规律、电和磁的关系、电磁波等.定量关系的规律有所增加,但在应用的难度上给予了明确的限制.总体上说,初中物理是以感知、体验、尝试为基本特征的.因此,不太主张记忆性的学习方式,更不主张机械记忆性的学习方式.物理学是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础,而初中物理又是物理学大厦的门槛,这时最需要的是好奇兴趣与探究热情.于是,初中物理课程目标将“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放在首位.尽管科学的道路是崎岖的,但决不能在入门处就将学生们吓跑.一位好的初中物理老师,应该是善于引导学生“玩物理”的老师.可惜中国人笃信“学海无涯苦作舟”,哪怕是低年级,也很少有人会去冒“玩中学”的风险.其实“玩中学”说的寓学于乐,只要善于引导,是完全可以学得更生动活泼一点的.追求生动活泼,初中物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千万不能将本来有趣的教得没趣,千万不能将“活的物理学教成没有血肉的骷髅”(杨振宁语).

当然,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好玩”层次上,要考虑为后续学习创造背景,而这种背景的主要方面就是学会探究.大家是否注意到,声现象之后是热现象或光现象等等,在知识上几乎没有什么联系,而认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却是基本相通、可以迁移的.以感知振动为例,振动常常是难以直接观察的,可以通过转化来感知.例如用敲响的音叉接触面颊,这是触觉感知;或接触悬挂的轻小物,轻小物被弹开,这是视觉感知.再比如“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用抽气时声音逐步变小的方法进行推理,这种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在后续学习中还会用到.

“玩中学”就是在活动中学.著名“发生认识论”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是在与环境不断适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是认知发展极为必要、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他看来.活动是认识产生的源泉,没有活动,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杜威也有一句名言:I hear and I forget,I see and I remember,I do and I understand(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据说还是从中国古代学者孔子那儿学来的.由此可见活动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物理活动的主要方面是实验与探究.从学习角度看,实验与探究的价值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为认知提供支持.现在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设置一些“获取经验”的活动为认知提供学习的背景支持尤为重要.比如图一和图二所示的现象观察或感觉体验,可以为认识“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供感知性支持.类似的小活动,不但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且能为获取某种认识提供有效的现实背景,因而应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经常化活动.

第二,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结论.比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练习刻度尺的使用并获得被测量对象的长度结果.再比如,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可以验证相关猜想是否成立,获取相关结论.

第三,为训练操作技能提供机会.比如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安装实验装置的技能,排除简单实验故障的技能等等.

第四,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这一方面的学习活动十分丰富,也是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方面.比如伏安法测量电阻或测量功率,在知识上分别是基于公式R=U/I和P=UI,在方法上是将测电阻或功率转化为测量电压与电流.再比如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对于探究性实验来说,当有若干因素同时对研究对象发生影响时,需要对哪些因素进行控制、如何控制,这方面的经验与思维积累,对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或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常对学生说,并不是聪明的人才能学好物理,而是学好了物理会变得更聪明.同样,好的物理老师,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固然是必须的,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更聪明,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有价值.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是三大表现:一是简单重复,二是随意拓展,三是活动缺失.这反映出,教学并不是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而是以应试为导向.应该承认,长期以来,考试命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用心研究一下近些年的中考命题,会发现各地都正在向着越来越合理的方向改进.

既然物理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提高科学素养立意,那么教学就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思考教学改进时,总体上说,就是要在“简单重复”和“随意拓展”上做减法,在“物理活动”上做加法.做减法,就是要注意:凡学生通过预习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讲;凡通过老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重复讲;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内容老师决不讲.做加法,就是要注意:老师能将更多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活动过程中,老师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注与个性化指导;能给足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而不是走过场;展示交流时,能将更多的话语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及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篇5:《加与减》二年级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教材设计了“套圈游戏”“乘船”“乘车”“今天我当家”四个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通过这些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今天我想就“估算”进行反思:

第一、在“创设情境”时,我向提出估算的任务,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中会出现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自然地引入下面的教学。如“套圈游戏”中,创设情境:淘气与笑笑都非常喜欢套圈,最近他俩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并把成绩记录下来了,请同学们看看统计表,淘气能赢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44

笑笑 23 30 41

篇6:加与减 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二年级 许玲玲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 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绝大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准确地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

1、个别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于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已形成一定地思维习惯,能够较熟练地根据问题情境或自设问题情景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并给予解决。因在一年级时对二十以内加减法计算掌握得不够好。如13-8=4,9+2=12,5+7=13之类的错误,可能会因此影响到百以内加减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部分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要求并不清晰

3、学生估算意识差,90%以上学生对估算没有概念。

4、多数学生 对于“验算”感到很陌生,不知从何入手。

二.教学及反馈 结合学生学前情况分析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利用零星时间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训练,如利用早读或课前一分钟开展口算训练,在家里口算计时训练,在全年级开展口算大王竞赛,诸 如此类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觉进行口算训练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扫清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可能造成的问题。

2、充分利用“啄木鸟小医生”、“小法官”、“谁是高明小医生”等形式及时将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存在或可能出错的问题展示出来,开展纠错训练。由于错误源于 学生,他们通常表现极大的参与兴趣,并在相互的点评中澄清了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3、结合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游戏,寓学于乐。

三.思考与困惑

1、教师应尽可能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做一遍,并主动去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或解题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师对教材预期不足而出现的措手不及的尴尬,并给与 学生及时的点拨。如教材63页的数学游戏“神奇的495”,由于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如果教师事先没有进行尝试和思考,当学生在练习中 用到含有0的三个数字时,教师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因为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是否一定要组成三位数。而事实上计算方法应是用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减去最小的数。教师没有准备便无法明确告诉学生真正的游戏规则。

篇7:《加与减》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与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与减》教学反思1

本单元是在学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不仅仅是学习计算的方法和技能,还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运算的含义,发展数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教材设计了“套圈游戏”“乘船”“乘车”“今天我当家”四个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通过这些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今天我想就“估算”进行反思:

第一、在“创设情境”时,我向提出估算的任务,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中会出现不同的估算方法。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估算的结果是否正确,自然地引入下面的教学。如“套圈游戏”中,创设情境:淘气与笑笑都非常喜欢套圈,最近他俩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并把成绩记录下来了,请同学们看看统计表,淘气能赢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29 44

笑笑 23 30 41

(学生思考)师: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学生小组交流)能把你的估计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吗?(全班交流)生1:我发现淘气除了第二次比笑笑成绩低,其他两次都比笑笑高,所以我认为淘气能赢。生2:淘气两次得20多分,1次得40多分,而笑笑1次20多分,1次30多分,1次40多分,所以笑笑赢。生3: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多1分,第二次笑笑比淘气多1分,他们就一样多了,而第三次淘气又比笑笑多。所以我也认为淘气赢了。……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到底是谁赢了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加与减》教学反思2

《加或减》是依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为素材设计的一种数的计算的学习活动。借助富有合理数学意义,包含情感价值和数学价值的逻辑图式这一学习载体,使学生在有趣有益的游戏活动中参与加与减的整合,亲历再创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交流的工具。

学习背景材料是学生入门的基础,只有学生对学习背景材料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把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学生倍感亲切,参与欲望强,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数学背景的联系。要学生讲出游戏中的数学,学生感受到游戏中也有数学,学数学有用。而将设置成游戏状态的逻辑图式展现于学生面前,使枯燥的计算内容巧妙而自然地还原于生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强与数学的亲和力。

以讲一讲,问一问、喜欢哪个组的方法?为启迪学生思考的导火线,学生用熟悉的经验自己去摄取信息,分析信息,猜测想象。在实践操作,观察比较,验证推理、讨论争辨中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尽可能想办法完善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由想而悟,由悟而得。不仅掌握知识,而且思考知识,诘问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

《加与减》教学反思3

第三单元《加与减》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小兔请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其教学目标是: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的加与减;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

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的认知特点,创设了“小兔请客”这一童话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数糖这一具体操作活动,形成表象。再用小棒代替糖,摆一摆,加深理解,从而轻松地抽象出算式。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多种游戏,如“看谁最先找到家”、“猜算式”等,让学生愉快、有趣地巩固新知,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在做游戏“猜算式”时,由于我讲解游戏规则的语言不太规范、不太准确,从而误导了学生,使这个游戏活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加与减》教学反思4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生活中的应用。(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校二年级有5个班,共247人,根据对学生学前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绝大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准确地计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1、个别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于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已形成一定地思维习惯,能够较熟练地根据问题情境或自设问题情景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并给予解决。因在一年级时对二十以内加减法计算掌握得不够好。如13-8=4,9+2=12,5+7=13之类的错误,可能会因此影响到百以内加减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2、部分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要求并不清晰3、学生估算意识差,90%以上学生对估算没有概念。4、多数学生对于“验算”感到很陌生,不知从何入手。

二. 教学及反馈

结合学生学前情况分析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利用零星时间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训练,如利用早读或课前一分钟开展口算训练,在家里口算计时训练,在全年级开展口算大王竞赛,诸如此类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觉进行口算训练的积极性,并有效地扫清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可能造成的问题。

2、充分利用“啄木鸟小医生”、“小法官”、“谁是高明小医生”等形式及时将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存在或可能出错的问题展示出来,开展纠错训练。由于错误源于学生,他们通常表现极大的参与兴趣,并在相互的点评中澄清了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3、结合丰富多彩的数学小游戏,寓学于乐。(1)“小小速算家”,让同桌两人轮流说出“两个数的和或差是500”的算式,说对一个得一个笑脸,看谁的笑脸多,获得15个以上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这种“你好我也好”即有竞争又鼓励共同获得成功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很大。(2)我们来做“数学小实验”。让学生将1、2、3、4、5、6、7、9共8个数字组成两个四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0000。鼓励学生找到多种组合,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算法配上图画加以装饰,然后由老师选择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张贴,这种结合其他学科的熟练活动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并起到交流算法的目的。(3)挑战“神奇的495”。即用三个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到的差再用其中的数字组成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如此反复。看最后的结果能否得到495。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数字组合,并在刺激有趣的体验中有效训练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4)“交朋友”,任意给出四个三位数,让学生利用这些数尽可能地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类似这样的方法可以避免纯粹计算的单调,同时也给那些优秀的学生留有余地。

4、学数学、用数学,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编写数学应用题、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等,提倡学生自觉观察,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如帮助家长购物中的计算问题,在春游前编写消费方案等,并将优秀作品在班上的“数学小乐园”中给与展示,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思考与困惑

1、教师应尽可能将教材中的练习题都做一遍,并主动去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难或解题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师对教材预期不足而出现的措手不及的尴尬,并给与学生及时的点拨。如教材63页的数学游戏“神奇的495”,由于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如果教师事先没有进行尝试和思考,当学生在练习中用到含有0的三个数字时,教师可能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因为书中并没有明确说是否一定要组成三位数。而事实上计算方法应是用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数减去最小的数。教师没有准备便无法明确告诉学生真正的游戏规则。

2、在日常中注意加强对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本单元之前教材并没有出现过相关的估算要求,所以在本单元学习中当出现估算要求时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教师可以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渗透,增强学生的意识,那么在本单元学习中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加与减》教学反思5

新课程提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数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始以购物情景图作为教学切入口,将学生的注意引到对价格的探究上,从而使学生理解大约、大概等语,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通过这节估算课的教学,给自己、给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重视估算教学,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培养数学涵养加法估算教学反思。

《加与减》教学反思6

本单元教材在第三单元学习了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引入近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时,先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出数学信息,从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而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计算的方法,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退位减的计算,相对难度比较大,学生比较难掌握,所以教学时要加强直观材料的操作,如:小棒、计算器等演示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进退位法则。

教具的使用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也能促进学习的兴趣,避免单纯地背诵计算法则,枯燥地进行操练,增加计算的思维含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进位加与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在今后需加大练习量,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加与减》教学反思7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十以内的加减法,在第一单元学生认识了零到十各数之后,这一单元主要是教会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本质与内涵,这些知识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真正理解并非易事。

首先学习的是加法,要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数的相加不是增加的意思,而是指群集、并合或把一对数重新命名为一个数。不管表示为3+2还是5,数的概念是一样的。加法是一种把部分归成整体或对用部分来表示的整体重新命名的运算。

教会学生理解自然数的加法运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对应的方法,一种是基于定义的方法。而对应的方法更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接受,对应的方法是先让学生比较哪边的数量多,然后再思考,再添上几个,两边就一样多,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符号“=”的本质含义,是符号两边的量相等,同时让学生感悟“+”,加是在原有数量基础上的增加,表示的是两个数量的和。

在具体的加法计算中,学生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掰手指数、继续往下数,从较大的数字开始继续往下数,减法的计算策略主要有掰手指数出剩余的手指、从较大的数字开始往后数,利用加法想减法等。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很长时间不能摆脱对手指的依赖,对于这些孩子。教师要多联系生活情境,比如:今天是19号,明天是几号?也可以用游戏、歌曲以及故事等来描述问题,这样可以弱化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分界,同时也能增加数字学习的多样化情境和学生学习的乐趣。

此外,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两倍的数字”计算能最早的掌握,比如2加2,3加3,4加4……,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认知特点,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把5+6等同于比10多1,8加7等同于比14多1。另外,需要重点掌握的是10的分成,以后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要频繁用到这一点。

关于“等号”的理解,教师不要轻易把它说成“得出……”,早期的笔算需要用各种不同的计算格式来表明如何用多种方式应用和解释这些符号。可以用“三重数组”探讨不同的记录计算结果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符号创作的过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数轴跳格子”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形象。

《加与减》教学反思8

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加与减的关系,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所以练习中我从学生的主客观条件出发设计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模仿到创作的三层次。

第一层次借助图片描述故事写出有关系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对于大多数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这个层次的练习中设计了学生熟悉的苹果图、动物图和鸡图来引导学生看图说故事,让学生从逐步抽象概括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原来的部分”加上“又飞来的部分”就是“一共得整体”; 从“一共的整体中”减去“飞走的这部分”就是“剩下的这部分”。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第二层次脱离图片的帮助由形象过渡到抽象。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只能依靠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来完成,这样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飞跃,我在此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随机出现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例如:4+3=□、□-3=□。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关系,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关系,明白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第三层次充分运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例如:●+▲=、□-□=□,在这个练习中让学生利用刚才所学的加减法关系来完成。再让学生根据3个图形写出两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关系,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关系,明白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篇8:论平面设计创作中的加与减

如何才能设计出成功的平面设计作品? 是一个时常苦恼着每一个设计师, 让他们拍破脑袋而百思不解的问题。 为此, 不少设计师做了很细且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然而一直以来, 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某一单项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或技术上的提高显示自己作品的“抢眼”。 然而, 过于遵照设计技术的“升级”来做设计往往会阻碍设计本身的发展, 技术支持往往只占整体设计因素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在英国设计理论家约翰·沃克、朱迪·阿特菲尔德所著的《设计史与物质文化论丛》一书指出:评价者对一件现代设计作品的期望往往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功能性; (2) 可靠性; (3) 服务; (4) 美感; (5) 感知质量。 由此可知, 设计这项工作是综合性的工作;设计出来的作品也是一件综合性的产品。 设计贴近市场, 需要懂得营销;设计作品推介, 需要书面表达尤其是与客户的语言交流、说明自己设计意图的能力;要顾客从产品本身得到高质量的感知体验, 则需要设计师懂工艺, 懂材料, 懂搭配, 等等。 设计师要想设计出成功的作品, 需要有效地打通设计环节中各个方面内在的联系, 形成系统性和综合性设计知识技能融合, 而不能总是为设计而设计, 把设计变成简单的“技术活”。

二、设计创作中的“减”———设计创作过程是对作品精减、提炼的过程

“减法”一词来源于数学术语, 原意是寻找两数之差的算术运算, 泛指在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 但是, 设计领域中的减法与数字概念有所不同, 在这里“减法”泛指去除、去掉的意思, 用以达到凝练、简洁、纯粹的设计效果及目的。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师、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了“少即是多” (lessismore) 的观点。 这是一种提倡简单, 反对过度设计的设计理念, 被奉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论调, 也成为减法设计的基本观点。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 日本知名设计师田中一光把现代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和简洁表现整合到日本传统艺术中, 设计语言简洁洗练, 使作品产生一种如日本插花般素雅纯净之美, 在亚洲设计界掀起了一场如何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反思。 他的海报常在空无一物的空间巧妙安排简单元素, 展现致尚简约的美感, 避免使观者长时间沉浸在作品的审美氛围中而产生疲劳感。

“减”并不是说着什么工作都不做, 而是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更多思考, 更多整合,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减法设计并不等同于一切从简, 其中蕴含深刻的设计哲学, 并在新的时代体现出新的设计理念: 它主张通过最少的材料损耗实现功能的最优化;它倡导运用精简的方法进行设计整合, 发展出“以少胜多”的多功能组合设计;它渗透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奉行节能高效的原则, 以设计的费心代替生产的费力。 在设计中做减法往往比做加法的难度与挑战更大。

设计是一个既综合又精简, 既复杂又简洁的矛盾体。 这是设计的两大特征, 也体现了设计的基本精神。 这是一种活泼性的版面视觉语言。 如果版面本无多少精彩的内容, 就要靠制造趣味取胜, 这也是在构思中调动了艺术手段所起的作用。 版面充满趣味性, 使传媒信息如虎添翼,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传神功效, 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 趣味性可采用寓言、幽默和抒情等表现手法获得。 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 是版面构成的创意灵魂。 试想, 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 人云亦云, 可想而知, 它的记忆度有多少? 更谈不上出奇制胜。 因此, 要敢于思考, 敢于别出心裁, 敢于独树一帜, 在版面构成中多一点个性而少一些共性, 多一点独创性而少一点一般性, 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摘要:平面设计本质上是对自身意图的表达, 准确地说是由委托人定义, 由设计师阐明的意图。平面设计师要吸收语言概念, 并赋予它们形态, 把这些形态整合成有形的、可感知的体验。体验的质量须依赖于设计师在创作或选择阐明概念或信息的形态时的技巧和敏锐。设计师要想设计出成功的作品, 需要有效地打通设计环节中各个方面内在的联系, 形成系统性和综合性设计知识技能融合, 而不能总是为设计而设计, 把设计变成简单的“技术活”。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作品表现,设计创作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楠.设计教育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兼论视觉素养教育与摄影教育的关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82-84.

[2]聂鑫.广告设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1.

上一篇:我的忧与乐初中作文下一篇:地球在呻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