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2024-04-21

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通用7篇)

篇1: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水电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接线盒预制、放线定位、模板钻孔、焊支架、线盒安装固定、管路敷设、封口保护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施工前应对每一层所需的各种材料、预制件按照施工详图进行统计,建立统计表,便于材料供应和实行限额领用。

1.1.现浇砼结构内预埋应采用中型以上的阻燃性PVC导管。要求抗压抗冲击性能好;管材应柔韧性好,弯折时不易断裂,回弹性好建筑电工用无增塑刚性阻燃PVC管。

1.2.导管、接线盒、接头套管、锁母、胶水等宜采用同一厂家的配套产品。接线盒敲落孔距盒口的高度应与其使用场所的钢筋与模板距离相匹配。接头套管和锁母的内径应与导管的外径配合紧密。

1.3.管材及其配件在进场应进行检查。PVC管实测其壁厚应均匀,无变形和气泡裂缝等,要求有消防产品检查报告和出厂合格证,氧指数大于27%。接线盒应光洁平整,开空齐全。管材和接线盒应有清晰的生产商名称和商标、规格型号、执行标准号。1.4.其他材料:

铁钉、扎丝、胶带、锯末、油漆 2.机械和工具:

手电钻、开孔器、切割机、锯条、钳子、卷尺、水平尺、线坠、毛笔、红铅笔 3.技术准备:

3.1.土建的结构体是水电设备和管线安装的根基,施工之前应仔细核对透彻理解土建结构和建筑图的尺寸关系,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或发现问题应及时请土建解决。

3.2.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通盘考虑土建、水电设备各系统,绘制有各种电气接线盒准确定位尺寸的施工详图。4.基本操作工艺:

作业班组进场后,应对其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练掌握PVC管的基本操作工艺。4.1.PVC管的切断

配管前应根据管子每段所需的长度进行切断。切断可使用钢锯条锯断、专用剪管刀剪断,在预制时还可使用砂轮切割机成捆切断。不论是用哪种方法,都应该一切到底,禁止用手来回折断。切口应垂直,切口的毛刺应随手清理干净。4.2.PVC管的弯制

PVC管的柔韧性很好,在常温下即可用弯簧来直接弯曲,较为简便易行。将弯簧插入管内需要弯曲处,两手分别握住弯曲处弯簧两端,膝盖顶住被弯曲处略微移动,双手均匀用力,煨至比所需角度略小,待松手后弯管回弹,便可获得所需角度。弯簧的一端应拴上铁丝或细绳。当弯制较长的管时,弯簧不易取出;弯管完成后,逆时针转动弯簧,使之外径收缩,同时往外拉即可取出弯簧。4.3.PVC管的连接

PVC管一般采用套管连接,连接管管端约1~2外径长的地方必须清理干净,然后涂胶水,插入套管内至套管中心处,两根管对口紧密,保持一会儿使之粘接牢固。套管可采用成品套管接头,也可采用大一号的PVC管来加工。自制套管时将大号PVC管按被连接管的3~4倍外径长切断。用来做套管的PVC管其内径应当与被连接管的外径配合紧密无缝隙。5.预制:

在主体砼结构施工期间,土建能提供的预埋作业时间极为有限,为了与土建紧密配合,迅速完成预埋,必须采取预制法施工,将部分作业移到底下来先进行加工预制,然后在预埋时拿到作业层进行安装,以减少楼面的工作量。5.1.接线盒的预制

开关盒、插座盒、灯位盒,根据不同的进管方位,可分为:直叉、曲叉、三叉、四叉,分类统计每施工段所需的数量,在预埋之前进行预制。预制时按所需的方位敲开敲落孔,装上锁母,各锁母口分别用纸封塞,制成各种类型,供预埋时使用。

5.2.弯管的预制

普通插座的安装高度为0.3m,防水插座的安装高度为1.5m,对从楼板弯起至插座的弯管,也可按固定长度进行预先弯制。5.3.直管段的预制

灯开关盒的安装高度为1.4m,对从开关盒引上至楼板的管,可将整管按其长度切割成短管。5.4.泡沫的预制

由于在砼浇筑过程中受到冲击,墙体中接线盒的高度会被压低,因此,可采取二次预埋的方法。先在接线盒位置通过埋一块略大的泡沫来留洞,土建拆模后再来安装接线盒。这块泡沫可按W12cm×H20cm来预制,泡沫用塑料胶带包扎防止破损。

5.5.木箱的预制

预埋配电箱洞用的木箱应提前预制,并钻好进管的洞口。5.6.支架的预制

为保护从地面弯起的插座管所用的钢筋门字支架,应提前预制,并及时焊在梁筋上。6.作业条件

6.1.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一般先浇筑墙、柱,后浇筑梁、楼板,最后砌筑砌体。电管敷设一般先配合现浇结构预埋墙柱、楼板内的管子,砌体施工时在连接剩余的管盒。

6.2. 配合土建预埋墙柱内的PVC电管时,应在土建墙柱钢筋绑扎后进行,土建应给出建筑标高线、墙柱模板线,并经复核无误。

6.3.配合土建预埋楼板内的PVC电管时,应在土建楼板底筋绑扎后面筋尚未绑扎时进行,土建应给出建筑轴线,并经复核无误。

三、工艺流程 1.墙体预埋:

接线盒、管段预制―┬→―箱盒固定―→―→管路敷设―→封口保护

量放线定位―→―┘ 2. 楼板预埋

接线盒、管段预制―→┐

┌→焊支架 测量放线定位→钻孔―┴→线盒固定―┴→管路敷设―→封口保护

四、施工工艺 1.放线定位

开关、插座、灯位盒,必须严格按实际图纸和规范来定位。开关插座的测量定位分为三个方面:平面位置、高度、与墙面凹凸距离。要按各种器具设计高度安装其接线盒。对剪力墙上的线盒,以土建柱筋上的红记顶端为50cm基准来测量,同时各接线盒之间用水平管复测标高是否一致。接线盒的平面位置必须以轴线为基准来测定,用土建墙线来复核。

开关盒的平面位置,如果在设计图上没有明确标注具体尺寸,则 ①墙中的开关应与灯位盒对齐

②门边的开关一般应在门开的一侧,开关盒与门洞边净距15cm(如加上门框则为20cm.)。

③如果门垛窄于37cm,则开关安在转角的另一面墙上,开关盒边距转角20cm。④如果墙垛宽37~60cm,则开关设在墙垛中心线上。⑤如果开关在阳角处,则距阳角线20cm。2.安装接线盒

为了达到优良的观感,接线盒预埋位置必须准确整齐。开关插座和必须按测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固定,上下左右都用钢筋夹住,焊在竖向钢筋上。然后吊线测量盒口与墙面的凹凸距离,调整线盒与墙面平齐后,用扎丝捆住。3.钻孔

对于从楼板往下引到砖墙开关插座的管线,需要预先在梁模板上钻孔。钻孔前必须按建筑图、结构图确定砖墙的准确位置,保证钻孔在砖墙范围内。4.管线敷设

一般管路应严格按设计布管,沿最近的方向敷设,使走向顺直减少弯曲。但是板内严禁三层管交叉重叠;平行的两根PVC管间距应大于5cm;板内PVC管之间的交叉角必须大于45°;同一根PVC管与另两根交叉的间距必须大于20d。如果按直线布管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布管宜适当绕行。下列情况之一应在中间加一个过线盒: ①管路无弯曲,管长每超过30m; ②管路有一个弯曲,管长每超过20m; ③管路有两个弯曲,管长每超过15m; ④管路有三个弯曲,管长每超过8m。

PVC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为不大于1m,距端头、弯曲中点不大于0.5m。5.产品保护

5.1.凡向上的管口和埋到砼体内的接线盒必须封堵严密,防止杂物进入管内。5.2.从地面弯起至砖墙的插座管,采用钢筋制作成门字支架,焊接固定在梁筋上,伸出楼板面约10cm,然后将PVC管绑扎在支架上,以防止PVC管被压弯压断。

5.3.PVC管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派专人值班加强保护,防止振捣时位移或损坏;值班人员必须看护至混凝土浇捣完毕,中途不得离岗,发现预埋管盒被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五、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PVC管的材质、品种、规格、质量及适用场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2.1.管子敷设连接紧密,管子切断断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箱盒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进箱盒处顺直,管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应小于5mm。2.2.管路穿过变形缝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基础和设备基础处加套管保护。

2.3.暗配管的弯取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0.1D。

2.4.线盒不得凸出墙面,凹进墙面不得大于5mm。开关插座盒同一室内,高差不得大于5mm;同一面墙上并列的开关插座盒,高差不得大于1mm;

六、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1.PVC管切断后,断口不整齐。PVC管切断是必须使用锯片或管剪一切到底,严禁用手折断。

2.PVC管锯断后,断口毛刺未清理干净。PVC管锯断后,应及时用锯片将毛刺刮干净。

3.PVC管连接处不严密牢固。套管的管径不能过大;被连接的管要对紧在套管之间。

4.PVC管弯曲处裂缝褶皱。应选用优质管材,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弯曲。5.管子进盒处锁母被踩脱落或断开。锁母下应塞垫块。6.成排接线盒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对成排接线盒应拉通线定位。

七、安全要求

在结构施工阶段配合土建预埋时除应遵守一般的安全规章制度外,还应着重注意下列事项:

1.防止和避免钉子扎脚;

2.塔吊吊物时不要站在吊物的下方,防止坠物伤人; 3.管材等不能放在外架,防止坠落; 4.在脚手架上行走要避免踩上探头板; 5.临边作业不能踩空; 6.不能往下抛扔物体。

八、文明施工

作业面应随时清理干净,废弃物和余料应清运至楼下指定堆放地点。

篇2: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1 以作业标准化为核心, 抓好 “立标、学标、执标”

岗位作业指导书的根本用途即为指导现场作业, 关键是要紧贴现场, 将规章制度分解成简明、实用、具体的作业流程和方法。以作业标准化为主线, 着力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学习和执行三个重要环节上下功夫, 力促作业标准的有效落实。

1.1 加强作业指导书修订随着铁路运输和修程修制改革的发展, 现有的作业指导书在规范性、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瑕疵, 因而需要不断加以修订。在作业指导书的修订和实施过程中, 以问题为导向, 形成“初步修订-集中研讨-现场试行-动态修订”的闭环过程。通过组织作业人员对作业指导书的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评价作业流程是否符合现场操作、作业工序是否流畅规范、作业项目是否覆盖质量要求、安全风险是否防控到位, 为指导书编制者修订改进提供了切实依据。

1.2 推行作业指导书视频化为克服传统纸面作业指导书存在的“内容抽象、难于理解”弊端, 推行视频化进程日益迫切。一方面, 视频化作业指导书可以将作业流程、重点工序等关键要素通过直观的形式全面展现, 方便职工学习;另一方面, 可将日常演练与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作业视频对比, 反映出演练中出现的程序颠倒、工序漏项等典型问题, 辅以讲解纠正, 更加入脑入耳。

1.3 强化执标过程管控为深化过程管控机制, 通过科技手段和考评机制实现常态化过程管控。一是施行信息化管理, 强化过程控制。通过TPDS、KMIS等关键数据分析, 深化安全风险研判, 强化按标作业。二是以作业执标为源头, 抓好考评机制常态管理。开展以岗位作业指导书掌握程度为必要条件的综合岗位星级评定, 直接与收入挂钩, 切实形成以作业标准化为核心的考评机制。

2 以Z99/100 次乘务为例, 做好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

针对乘务作业管理点多面广、流动性大, 按照车次分别编制乘务作业指导书, 下面以Z99/100 次为例, 探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订:

2.1 初步修订, 优化作业指导书编制结构体系

重点从结构调整、内容优化、关键提示等方面入手完善编制结构。

2.1.1 细化作业单元, 增加作业流程图将上海至九龙乘务往返作业全过程划分为出库、始发、途中巡视、站停作业、站折、入库折返、到达入库七个标准单元。将每个作业单元按照作业分工、项目分解为作业步序, 以流程图形式进行串接, 分别制定作业流程图, 保证各工序要点清晰、流程规范, 方便乘务员对照执行。

2.1.2 制作《风险提示卡》 结合运行区间、季节特点和车辆状态等从库内作业、始发作业、途中列调频点更换等11 个方面全范围涵盖乘务途中的风险点, 制定《车辆乘务员一次出乘风险提示卡》。

2.2 集中研讨, 强化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指导书的初步修订后, 召集技术专职、车间分管主任及现场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专项研讨, 逐项审核修订, 重点加强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的对应落实。

2.2.1 梳理《行规》条款根据Z99/100 次客车途经区间, 针对各局行规差异点进行归纳, 确保行车规章掌握执行到位。其中, 旅客列车制动故障关门限速及热轴处理的规定差异较大, 结合乘务途中作业实际情况, 在Z99/100 次乘务一次往返作业指导书中明确按总公司 (铁总运〔2015〕131 号、运辆客函〔2015〕275 号) 要求执行, 确保行车管理规定执行的统一性。

2.2.2 规范技术检查和瞭望确认标准原作业指导书未结合站停时间对具体作业做出明确规定, 现在明确要求以停站时间为依据, 6 分钟及以上的, 乘务需执行技术检查, 6 分钟以下的, 执行瞭望确认。

2.2.3 明确安全号志设撤要求原作业指导书中对红旗设置要求为“来车方向左侧”, 但在实际执行中极易造成误解。根据新《技规》相关要求, 在作业指导书修订中明确了红旗设置在机次位非站台侧、尾部站台侧, 及处置故障车的站台侧中部。

2.3 现场试行, 动态修订, 提高指导书与现场作业的适应性

根据“标准按照做的写, 作业按照写的做”的思路, 增加现场试行环节, 查找作业指导书在现场作业的不适应。结合试行现场反馈, 及时修订、持续跟踪, 不断做好作业指导书的动态完善。

2.3.1 明确双人作业分工乘务员作业反映作业指导书未对双人作业内容进行细分, 1、2 号位作业人员需自行商定分工后再进行作业, 导致作业职责不清、劳动效率不高, 存在作业漏项风险。为此, 对1、2 号位作业内容予以明确, 确保分工明晰、作业有序。

2.3.2 纳入尾部风管吊挂要求结合乘务安全风险研判, 为了防止乘务参与制动试验后遗漏尾部风管确认造成隐患, 在作业指导书的修订中, 强调乘务员在出库、始发、站停等作业单元中, 制动试验后对尾部软管进行吊挂并确认的作业要求。

2.3.3 纳入供电故障处置标准为解决DC600V供电故障处置过程中车辆与机务职责不清的问题, 对供电故障处置流程进行明确。供电请求时, 从首尾供电通讯连接线的发光二极管直观判断供电请求信号和电源是否到位, 在摄录后并去除通讯连接线后再申请强供;规定除短路、过载故障外, 利用供电请求的集控作用, 直接测量DC600V主干线绝缘情况, 缩短应急处置时间。

2.3.4 明确在线绝缘检测作业针对2012 年之后新造车随车配置DC600V在线绝缘加测装置, 在作业指导书中增加了关于在线绝缘检测装置的巡视要求, 确保作业标准覆盖全面。

3 以典型抓编制, 以学习促执行, 推进作业标准化

总公司在规章体系规范、客车源头质量和客车检测技术上的有效推进, 为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明确了前进方向。通过更加规范编制作业指导书, 切实提高职工指标能力, 有效发挥作业指导书的唯一标准作用, 将为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工作的本质要求, 作业标准化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保障。不断优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修订, 促进作业人员学标和执标是实现作业标准化的有效途径。

篇3: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摘要:在技师研修中,通过对企业作业指导书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各个知识点,并由学生编写自行设计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的安装作业指导书与调试作业指导书;再按照自己所编写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与调试。同样作业指导书也能引入到专业实训课中,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一步一步去做,在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关键词:作业指导书;编写;应用

【正文】

一、背景

维修电工技师研修是我校电气系六年一贯制技师班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技师研修,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综合训练。

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实际运用的技术、工艺相距甚远,平时也缺乏从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性技能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连贯的训练,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因此,在维修电工技师研修项目——产品开发、设计和组装调试的综合训练中引入企业中关键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

二、企业编写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企业员工的流动如同营盘里的士兵,新接替员工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进行培训。即便经过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做事的方式和步骤相同,但标准依然会有差异。

通过施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操作内容固定化、标准化。新员工只要根据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步骤一步步操作,能够很快熟悉岗位,胜任岗位工作。

三、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1.作业指导书是新员工用来上岗培训的教材,并起到时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使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简单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使操作过程控制规范化,保证操作过程的质量。

4.能有效降低耗材成本,确保产品的质量。

四、企业案例贯穿技师研修教学

通过走访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王店小家电企业、被誉为“世界工厂”的Autonics(奥托尼克斯)电子有限公司以及中国最大的塑料防爆电器企业创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等,对企业生产中关键的作业指导书案例进行缜密分析、总结和整理,确保企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完整、简洁直观、容易理解,并把它引入到技师研修课程教学,让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企业实际应用案例分析讲解,展示实际案例的功能和效果,让学生有最直观的感受,对学习不再感觉抽象,使学生更清楚、更透彻、更深刻地理解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各个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对作业指导书编写产生深厚的兴趣。

五、作业指导书编写与应用

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以小组为单位编写自行设计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的初稿。

(2)教师对所有编写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初稿进行分组点评。

(3)学生根据老师点评意见,小组人员讨论后,修订作业指导书。

(4)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样机的安装与调试:由各组长安排,按照所编写的安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企业称之为样机安装);安装完成后,按照所编写的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调试。

(5)根据样机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次修改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

通过实际案例演练,让学生增强真实感,加深对作业指导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白学习案例中的知识点只是开始,如何灵活的把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去才是最终目的。通过自己动手编写,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把他人的经验与技巧转为自己的经验与技巧,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同时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锻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作业指导书的运用

严格按照已修订的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和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安装、调试剩余产品。

作业指导书的制作过程花费时间和精力很多,不过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学生精心编写,使JJDQ—03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装配与调试过程中,各工序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在导线的截取过程中严格按照装配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导线规格及尺寸要求,有效降低导线的耗材;在试过程中严格执行调试作业指导书的调试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六、交流

1.企业交流

在与企业的走访和沟通中发现,当企业成批量生产产品时,会编写出图文并茂、能够让操作者一看就明白怎样操作的作业指导书,并张贴在每个工位上。作业者按照指导书进行作业,确保能正确、快速、安全地完成作业,生产出的产品标准化、规范化。

当企业生产产品很少时,一般不会编制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只有编制工艺文件,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经验的熟练工了,同时生产出的产品也没有标准化、规范化。

2.引入作业指导书意义

技工学校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模仿力强,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就能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所需的相关专项能力与综合能力,我们可以在专业技能课中根据不同任务情境尝试采用各种图文并茂的作业指导书,供学生学习和操作使用。例如:电子技能课中可配置《电子元件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分立元件安装标准作业指导书》《电烙铁操作作业指导书》等;仪表使用中可配置《万用表使用作业指导书》《示波器操作作业指导书》等;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中可配置《拖动接线作业指导书》《模拟机床排故作业指导》等。事实上,作业指导书是操作过程的动作分解,只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一步一步去做,就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这种强制性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也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夏胜权 陈伟中 饶思红.基于作业指导书的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年第7期

[2]杨丰玉 陈英 杨柳 苏曦.企业案例贯穿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 年18期

篇4: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质量管理体系一般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文件,呈金字塔型分层文件结构,作业指导书作为质量体系的第三层作业文件,在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多用于指导具体的操作。程序文件相比作业指导书更为详细、具体和有针对性,也更有操作性。通俗地说,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在某项具体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作业的文件。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不仅对作业指导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格式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时,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对编、审、批的权限也做了严格的限制。但是,无论是一般项目、重要项目,还是项目部报总部审批的项目,对于火电建设来说,因自身的特点,起重吊装类作业指导书占了很大比重,例如汽包吊装、顶板梁吊装、定子吊装等。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中所规定的第四种情况:起重吊装工程附具安全验算结果,并提交必要的计算书和相应的附图或附表。因此,在吊装作业指导书中,安全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从目前吊装类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关于起重吊装方面的计算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基本概念模糊不清,采用的标准已经废止,依据的书籍、手册等权威性不够,数据有误等等,尤其是最为常见的钢丝绳、吊耳、销轴等基本计算问题尤为突出。现将这些典型问题实例进行分析,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参考意见。

2 常见问题

2.1 关于钢丝绳计算

实例1:某工程汽包吊装卷扬机钢丝绳选择计算:经过计算,卷扬机牵引力6.72t,选用的两根钢丝绳,L=1 200m,其钢丝绳破断力总和为S=58.05t,钢丝绳破断拉力SP=0.82×S=47.6t,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SP/Smax=47.6/6.72=7.08>5。

点评:该计算采用的是早已废弃多年的旧标准《圆股钢丝绳》(GB 1172-74),该标准钢丝绳破断拉力的计算是先查附表,得出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S为58 050kg,然后在附录二中查得换算系数为0.82(有的称之为捻搓不均匀系数),钢丝绳破断拉力等于换算系数乘以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但是GB 1172-74早已在1988年即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优质钢丝绳》(GB 8918-88);该标准又经过几次更新换代,现行最新的标准为《重要用途钢丝绳》(GB 8918-2006),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可直接从表中查出,不再需要乘以换算系数了。

正确计算:查《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表,可知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526kN=53.67t,K=SP/Smax=53.67/6.72=7.99>5。

2.2 关于吊耳计算

实例2:某工程大板梁吊装:已知共4个吊耳,每个吊耳受力为7.1t,材质为Q345B,其σs=325MPa,取2.0倍的安全系数,[σ]=162.5MPa,许用剪切应力具体尺寸见图1。

1)拉应力

2)剪应力

点评:根据有关标准规定,钢材力学性能按照厚度进行分组,其强度是不同的,且厚度越大,强度越低,对于Q345材质,厚度为30mm的钢板,其屈服强度应为315MPa;而对于安全系数而言,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或者电力行业标准可采用,最为接近的是《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HG/T 21574-2008),该标准许用应力的安全系数取1.6。因此,经综合斟酌比较,电力建设吊装行业的安全系数取1.5是可行的。

正确计算:[σ]=315/1.5=210MPa,

2.3 关于销轴计算

实例3:某工程汽包吊装销轴校核计算:已知汽包为斜吊,右端吊点承重最大,最大载荷P=72.4t,销轴材质选用45钢,直径120mm,屈服强度极限σs=370MPa,安全系数选取ns=1.5,则许用应力[σ]=σs/ns=247MPa,[τ ]=0.6[σ]=0.6×247=148MPa

剪应力

点评:1)一般45钢的销轴,需要进行调质处理,且根据直径不同,其力学性能是不同的,直径越大,屈服强度越低。根据国家标准,外形尺寸大于100~250mm的45钢,屈服强度应为σs=345MPa,如果取安全系数ns=1.5,则[σ]=σs/ns=230MPa。

2)许用剪应力和许用正应力的比值,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有的标准这种取法相对较多,而有的标准取[τ]=0.6[σ],均为近似取法,因计算结果差别不大,也可简单近似采用,因此[τ]=0.6[σ]=0.6×230=138MPa也是允许的。

3)剪应力计算中τ=Q/A=P/2A,此公式计算有误,因为根据材料力学常识,依截面形状的不同,最大剪应力和平均剪应力的计算有很大区别,对于圆形截面的销轴来说,τ=Q/A=P/2A为平均剪应力计算公式,而最大剪应力计算公式应为τmax=4/3=Q/A。

正确计算:[σ]=230MPa,

3 原因分析

1)目前,电力建设行业没有制定专门的起重吊装规范,所依据的标准为《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14),其相关条款只有第4.12条“起重与运输”,而该条款内容较为简单,可操作性不强,例如4.12.5.8中,仅有“组合吊装使用的吊耳、加固等应经计算,使用前应验收合格”,至于如何进行具体计算,则没有提供详细的方法,这就使得吊装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员无所适从,所参照依据的标准、手册、书籍等五花八门,编制极不规范,造成计算结果多种多样,有的相差很大。

2)个别作业指导书编制所叙述的内容和方法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在具体实施时过程中变动很大,根本无法反应现场真实情况,而且更改后不履行必要的程序,严重违背了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的目的和宗旨,缺乏维护质量保证体系的严肃性。

3)电力建设施工单位一般采用条条管理的模式,起重吊装作业指导书均由该专业工程师编制,而并非起重吊装的专职技术人员完成。例如汽包、大板梁吊装由锅炉专业工程师编制,定子由汽机专业工程师编制等等,这些人员因所学专业并非起重机械,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起重吊装知识培训,或工作时间经验不足,再加上电力建设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起重吊装知识势必参差不齐,无形中给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相关人员对作业指导书的层层审核、把关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语

起重吊装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电力建设的整个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起重吊装作业指导书中的相关选择计算,因牵涉到重大安全问题则显得至关重要,尤其对本文中所述最为典型普遍的钢丝绳、吊耳以及销轴这些常见的细节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正是因为普遍认为这些问题很普通、很简单,而往往更加容易被忽略和轻视,稍有不慎出现计算偏差;如果审核不严,则极易出现安全事故隐患。因此,应在作业指导书编制的源头上堵住漏洞,防范事故的发生。

摘要:指出了目前在电力建设吊装作业指导书编制中,诸如钢丝绳、吊耳、销轴等计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正确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火电建设,吊装,作业指导书,分析计算,常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新,刘国生,韩吉超,等.电力建设吊装中吊耳计算现状分析及对策[J].建筑机械,2015,(2):82-85.

[2]文朝辉,王永新.起重钢丝绳标准沿革和应用现状[J].建筑机械化,2013,(11):49-50.

[3]董天海.大型汽包吊装的工程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3,(9):115-117.

[4]成明,赵娟.630MW机组锅炉汽包倾斜吊装方法和校核计算[J].建筑机械化,2014,(10):77-80.

[5]李化伟.火力发电厂汽包吊装工艺与计算[J].安装,2012,(5):45-48.

篇5:作业指导书在倒闸操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倒闸;操作;指导书;应用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65-01

1、企业发展对专业管理的要求

加强和规范变电站倒闸操作作业的动态管理,实施对现场的全过程可控、在控、能控,夯实安全基础,规范变电倒闸操作的执行环节和执行程序,确保操作中不发生各种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从而确保电网的坚强、可靠和安全稳定运行。

2、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确保变电站操作安全,防止操作中发生各种事故。通过执行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人,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使安全管理的每+环节和现场行为都达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解决了电力生产过程中“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通过危险点预控分析,进行程序化操作,规范人员的作业行为,达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的目的,有效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倒闸操作指导书应用流程过程控制说明

确保作业全过程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以安全性、实用性为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作业过程中人员行为和工作质量的控制。作业指导书实施动态管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作业人员对指导书的应用信息及时反馈,以指导日后的编写。指导书应体现作业要求具体化,人员分工明确化,工作责任直接化。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履行签字手续。

其过程:操作队值班员接操作预告,副值班员根据操作预告填写倒闸操作票,操作队正值班员编写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写完成后,传送到操作队队长进行审核。操作队队长对接受到的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如果编写正确无误,签字后将此指导书向调度所主任发送,否则,将此指导书退回正值班员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调度所主任对操作队队长传送的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批。如果编写正确无误,签字后将此指导书发送给操作队,否则,将此指导书退回操作队,由值班员进行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操作队队长根据操作任务确定操作人员,且符合作业指导书中“人员要求”的标准。操作人员提前到达工作现场,在操作前,监护人根据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中的内容向操作人交代危险点及安全措施、操作中注意事项。指导书学习、确认后,监护人和操作人检查、准备所需工器具,做好操作准备,等待调度操作指令。接到调度指令,操作人员根据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完成全部操作后,对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估;对可操作项、不可操作项、修改项、遗漏项、存在的问题做出统计并提出改进意见。安全监察部根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检查与考核办法对变电站倒闸操作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所有工作完毕后,对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进行网上“指导书”回填、归档。

4、倒闸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

针对现场实际,所要操作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编写时要考虑周全,对关键环节不要有遗漏;操作所涉及的工器具,从检查、统计、使用等方面进行编制;对设备及保护装置的操作,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及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在操作卡中进行编制。

其过程:根据操作预告明确应操作设备的范围,值班员根据操作预告填写操作任务。操作任务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每份指导书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任务可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状态之间的互相转换,或者通过操作达到某种状态。值班员根据操作现场情况进行分析编写,编写注意以下环节:人员要求,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操作人员的精神状态及着装情况进行分析,操作程序、方法,操作票的正确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编写,从验电及接地等方面进行分析编写,检查断路器的机构和操作后的位置,避免造成误操作隔离开关,其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方面进行分析。对编制的危险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值班人員针对危险点分析,值班人员针对危险点分析。对具体操作中使用的工器具进行统计,包括接地线、绝缘手套、绝缘靴、验电器、操作杆、钥匙等。

5、持续改进

篇6:管件预埋作业指导书

一、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简称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 它是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 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 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 依据工作流程组合而成的执行文件。余世维说过:“一个公司要有两本书, 一本书是红皮书, 是公司的策略, 即作战指导纲领;另一本书是蓝皮书, 即SOP, 标准作业程序, 而且这个标准作业程序一定是要做到细化和量化。”有了指导纲领, 我们知道工作的重心和策略;有了SOP, 我们知道如何作业, 怎么展开工作。

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的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对企业而言, 岗位和日常的工作是固定的, 岗位人员是流动的如同营盘里的士兵一样。对部门而言, 人员的流动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提高职业素质, 同时为部门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却是新接替人员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工作, 需要花费主管或资深职员大量时间培训或者领路。不同经历、教育背景和经验的人, 做事情的方式和步骤会有很大差异。即便经过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 做事的方式和步骤相同, 但标准依然会有差异。比如我们要求接电话的时候要在电话响起三声时拿起电话并微笑着说“您好, 某某公司”, 这就是接电话作业的方式和步骤。你会发现不同的人说这句话的语调、语气会有很大差异, 甚至同一人因心情的不同亦会有差异。

通过施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将基本作业程序方式、步骤细化和量化, 将操作内容固定化、标准化。员工只需要按照标准的作业程序和步骤保质保量完成, 出现问题要怎么处理, 找谁处理, 处理结束后要如何操作, 都可以根据SOP中的要求按照步骤一步步操作, 避免因人而异产生的工作差异。当工作出现调整时, 新晋或新进人员在接触新岗位时, 细节性、事务性工作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 能够很快熟悉岗位, 胜任岗位工作。SOP的运行能够保证人员快速融入工作角色, 一方面降低公司培训的成本和投入, 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主管或资深同事领路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流程程序标准化的产物, SOP将作业程序不断提炼、总结、优化、完善, 它是制度和程序的精髓。一套标准的SOP就是企业的基本法则, 职员按照SOP的规定来做事, 就不会出现重大的失误, 也不会发生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现失误或者问题, 可以马上通过SOP检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解决问题并做出改进。由于SOP运行是不断提炼、优化的过程, 它可以在实践中对程序和内容不断做出改善, 让相关知识不断地积累和沉淀, 成为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行效果。

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推广使用, 对企业至少有着下列积极作用:

(一) SOP是员工用来上岗培训的教材, 是帮助员工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份内容清楚的SOP, 可以有效地指导其成为一名操作工。

(二) SOP是质量改进的基础。

质量改进的PDCA循环, 是一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循环, 这个循环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要将改进前后的内容、步骤、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 进行分析、比较。

(三) SOP是质量和安全责任事故调查的最根本文件。

很多企业和组织, 当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时候, 首先理所当然地认为就是操作者违规的问题。在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 只要操作者按SOP的步骤操作了, 就不应该去追究操作者的责任。这样, 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管理者制定的规章、制度、标准更加贴近实际和现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的操作者清楚自己的责任。

(四) SOP是先进管理工具应用的基础。

许多先进管理工具的应用最终都要体现在SOP上, 如6S、生产线平衡、目视化管理、防错原则、拉动方法、看板管理、TPM、快速换线、风险控制等等。

(五) SOP是推进技术转化的基础。

企业在实施技术改造、推行新的技术的时候, 需要将新的技术理念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内容, 这就需要制定SOP来推行。

(六) SOP是定岗定员和工作分析的基础。

企业在定岗定员时, 要通过SOP来进行工作分析,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量的大小来决定岗位应该配备的人数。

(七) SOP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

通过对SOP的逻辑性、系统性分析, 可以发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机会。

(八) SOP是发挥员工积极主动性的工具, 是授权的基础。

管理者在制订SOP的过程中, 要征求操作员工的意见;员工在操作SOP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SOP不合理, 或者可以改善, 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 企业应该予以鼓励。一份好的SOP, 要确定问题一旦出现时的应对方式, 防止发现问题时的惊慌失措, 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九) SOP是企业文化和执行力的最终体现。

如企业奉行“质量第一”, 那么在SOP中就要把质量事故、质量隐患的处理方式方法清楚地描述出来, 让员工清楚地理解并彻底地执行。如企业文化中把诚信作为企业的价值观, 那就可以诚信的一些具体表现方式、内容体现在SOP上, 让员工准确地执行。

(十) SOP是员工理解和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工具。

四、供电企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

2004年, 国家电网公司印发了《关于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现场标准化指导书编制导则》, 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

(一) 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二) 流程节点工作描述

节点1:其依据主要为《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相关内容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下发的各类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的有关规定。

节点2:工作计划是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对象及时间上的要求。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要按照计划所列工作对象及时间要求提前一定的时间编制完成, 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审核、修订以及本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

节点3: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般由技术员或工作负责人等有经验的人员组织编写, 其内容要严格依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导则》的有关规定, 并结合作业现场实际。

节点4: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毕应交主管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批准, 审批人员要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负责, 主要审核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所列工作内容是否全面、工器具准备是否充分、危险点控制是否恰当、安全措施是否完善、所列工作标准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 并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要求位置签字后交部门主管批准。

节点5:工作负责人要领导作业人员对审核合格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进行学习与培训, 使作业人员提前了解并熟练掌握作业内容、操作流程、工艺标准要求、危险点控制及安全措施。

节点6:前期准备包括备品备件、材料、工器具、仪器仪表等, 在工作的前一天进行逐项检查、落实。

节点7:工作负责人到达现场后核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所列内容是否符合现场实际, 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内容的正确性做出判断。

节点8:作为现场作业的核心部分, 每位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包括现场到位人员检查现场达到作业条件后的把关签字、落实现场分工后作业人员确认签字、每进行一分项工作结束后打勾、签字、填写作业结果、总结、评估等。

节点9:对指导书的符合性、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对不可操作项、修改项、遗漏项、存在问题做出统计。

节点10:应明确现场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全过程的推广应用和监督检查。

节点11:由作业班组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检查后的作业指导书存档, 并保存至同类型的下一检修周期。

节点12:由现场标准化作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执行过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检查, 对存在问题的提出考核意见。

节点13:根据对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评估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完善。

节点14:进一步修订、补充、完善曾经保存过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电子文档并进行保存。

节点15:手工修改与现场实际不符的部分。

五、供电企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运用情况

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 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了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效益,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和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提高, 给工农业用电和人民生活需求带来了有力的保证。但与此同时, 一、二次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 现代化检验、检测设备的使用, 以及鼓励开展状态检修和综合检修, 这些都对标准化作业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供电企业现场作业具有如下特点: (1) 点多面广, 不易控制; (2) 设备、作业多样, 难于标准化; (3) 停电时间短, 人员少, 工作量大等。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存在着: (1) 过程过于繁杂, 编制困难; (2) 贪大求全, 使用大量的纸张, 现场不易携带; (3) 在实际作业环境下缺乏可操作性, 影响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 (4) 不易实现作业的全过程管理, 难以控制作业指导书的现场实时流转。基于上述情况, 供电企业现场作业指导书在现场执行和流转时往往流于形式, 存在造假和事后填写现象, 对标准化作业现场的推广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和畏难情绪。

六、持续改进与完善

现场标准化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其目的是通过规范现场作业程序和作业人员行为, 杜绝现场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提高作业质量, 实现对现场作业安全、质量的“可控”、“在控”、“能控”,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细化和落实到每项作业和每一个作业人员, 体现安全生产管理由“事后分析”的被动管理模式向“事前管理”和“过程控制”为中心的主动管理模式的转变。系统设计思路:按照SHEQ体系贯标思想, 结合电力系统生产实际, 以安全生产为目标, 以标准化作业为主线, 以工序流程优化与控制为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将原有的以作业面为管理单元的粗放管理模式, 变为以现场各工序及其流程为质量控制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针对检修、运行作业实际情况与作业指导书提炼出四卡 (作业前准备卡、工器具材料卡、危险点卡、工序质量卡 (巡视卡) ) , 下载到掌上电脑PDA带到现场作业用。现场作业使用PDA, 针对四卡进行逐项核对, 打勾电子签名, 根据设定的工序按照流程步骤进行作业, 工序提示质量标准, 危险因素。关键工序需第三方签名见证, 试验项目嵌入工序操作, 有试验项目的工序自动提示。巡视方面采用PDA RFID进行设备定位, 可按照巡视线路图进行巡视工作, 设备定位成功后, 提示该设备的历史缺陷和未消缺陷, 自动弹出相应的巡视内容与巡视标准, 方便巡视人员的巡视工作, 逐项巡视, 打勾确认, 如有缺陷则从PDA记录新发现缺陷, 选择相应的标准缺陷名与缺陷等级, 并可手动录入缺陷信息描述 (支持全屏手写) , 辅助拍照和录音记录原始缺陷信息。随时可将现场作业数据回传至服务器, 在WEB端可查看相应的作业情况, 形成试验报告、缺陷记录等各类作业报告, 形成标准化作业的闭环管理, 实现了现场作业可控, 在控, 能控。

摘要:文章介绍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起因、定义及使用目的和产生的作用, 通过供电企业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运用情况分析, 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系统功能与优点进行了阐述, 表明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篇7:指导学生进行作业反思的研究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2.011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显然,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反思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所谓反思,是指“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照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反思是纠错的重要手段,当代科学家波普尔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因此,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过程,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的缺陷造成的,有能力的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的问题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就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纠错反思可改善学生思维能力和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必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从事反思性学习活动。但现状是学生对于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仅仅以完成和做到肤浅的掌握为主要目的。在这种目的下的作业,以解题为主,把得到答案作为解题的终结。虽然题目做多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解题能力,但当解题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想通过多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其效果甚微。这种学习活动称之为“惯性学习”,即学生的学习发生在动作之后,往往是先掌握行动或操作的规则和程序,而后对动作造成的结果不断地强化。这种学习中认知的成分较小。如果学生的学习以“惯性学习”为主,不但课程目标难以实现,甚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逐渐泯灭,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在学生的“惯性学习”基础上,加强反思学习。

二、利用改错的契机促进学生反思的策略

利用“错题”培养反思意识,可以使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化学的思想、方法,优化化学认知结果,发展化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需要经历由被动改错到主动改错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提高学生对改错反思的认识。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与思的结合,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解题后反思可让做过的题变得简单;能避免错误重复出现;可以巩固所学过的解题方法和概念;能反思出多种解法;还能优化已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其次教给学生改错反思的方法。从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就要求学生有错就改,而很多学生对作业和试卷中的错题,多数是依赖性的改正,依赖于教师的督促。让学生由被动改错到主动改错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细节,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看到错题之后首先不要忙着擦掉错误答案,而是先分析错误的原因,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在完成作业后不要急于收起,而是先反思一下,问问自己:今天我认真检查了吗?错误的题目都找出来了没有?

最后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促使学生改错反思习惯的养成。“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因此对学生的反思习惯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改错反思的机会,及时改正,对于一些不能及时改错的学生,既可以与家长沟通,又可以发挥小组长的监督作用,还可以采用各种激励的方法促使其主动改错,逐渐养成有错就改、改错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反思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它需要家长和老师长期的教育和培养,只有严格要求、示范引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三、督促改错促进学生反思的具体措施

在引导学生改错反思方面首先遵循“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原则,即所有的学生都要有改错的经历,但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的要求。使不同条件和潜能的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上反思,获得相应发展。

在实践中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改变作业批改方式,督促学生改错反思

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化学作业的批改几乎都是“‘√’或‘×’+‘分数’+‘日期’”,这样单一的批改,已成为广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而学生对教师大量时间批改后的作业,只看分数,并不加反思。没有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也没有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改变作业的批改方式,对于做错的题目不是直接画“×”而是只画一斜线,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当学生改对之后,在斜线之后补上一笔变成“√”。

在作业批改时可加上适当的评语,如:“你的方法真是太妙了”、“可以换换角度再想想”等等。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做题方法,引导学生自我改错,自我反思。

还可以采取弹性批作业的方法,把亲自批和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学生在自批与互批中,也可从自我纠错与学习他人不同解法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2.建立奖励机制,调动改错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学生及时改错,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奖励方法,调动改错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有做错的题,作业暂缓批分,待学生改完错后,再给他一个大大的鲜红的100分,可以根据情况批出相应的分数,等学生改错之后再加到100分。得到5个或10个100分后可以发个小喜报或一份小礼物。通过这些小小的奖励,调动了学生改错的积极性。

3.建立错题集,促进学生的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养成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误收集到一起的习惯,分析错误的原因,以便自我提示,自我矫正。

建立错题集时首先让学生抄清错题,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再进行改正,定期的讲评比较,发挥榜样的作用,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错题集进行反思,从而养成反思习惯。

4.利用日记,促进学生反思

化学日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化学的语言表达化学思想方法与情感的空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反思性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写化学日记,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培养反思习惯。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每一单元考试后,我都要求学生结合考试和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写一篇反思性的日记,让学生在反思日记中逐渐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的教师,学生更需要成为反思型的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与习惯,学生将会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纪保部部长竞选演讲稿下一篇:2022中国队61枚奖牌完美收官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