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从小知荣辱

2024-05-09

读后感从小知荣辱(精选7篇)

篇1:读后感从小知荣辱

这些天,我读了《知荣明耻树新风》这本书,书里的每个故事都很精彩,我深深地被感动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条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中的故事,有个叫虫虫的小朋友,抢了小COOL龙的蛋糕;别人口渴向他要水时他却拒绝帮助;春游时,大家按顺序排队参加游戏,他却老想插队;玩游戏过程中还固执己见,不懂得尊重别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走错了方向……最后落得没人跟他玩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主要是因为虫虫太自私了,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却置之不理,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只顾着自己的一时高兴,却没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不懂得和睦相处,成了一个不合群的孩子。

因此我觉得,同学们在一起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像我们三年二班的同学们一样,把班级看成自己的家,每个同学都很热爱自己的这个大家庭,在这个拥有44个小成员的家庭中,大家团结互助,一起努力为集体增添荣誉,终于赢得了区三好班级的光荣称号。我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我们三年二班将永远充满阳光、充满欢笑!

篇2:读后感从小知荣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建党已经90周年了,虽然没有见证党的诞生,但是,我们却能见证党的延续。

我们要发扬党的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延续。

翻阅着许许多多的红色经典读物,我们的情绪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跌宕起伏,有时我们会对那些为了革命、为了党、为了我们这下一代战斗的人肃然起敬,有时我们也会对那些残害红军战士甚至老百姓的敌人痛心疾首,有时我们更会随着战士欢庆胜利„„时时,我们都会以自己是中国人,是党的后代而感到自豪和开心。

共产党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做出的努力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一句歌词说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然没有新中国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成为党员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因为那是神圣的,“党”字重千斤啊!可是怎样为成为一个党员努力呢?成为了党员后又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知荣辱”,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这样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才是积极向上的。现在有的人不以“荣”为“荣”,在他们眼里,服务群众被视为“逞能”,辛勤劳动被视为“懦弱”,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等等,这小部分人的荣辱观都已发生了扭曲。所以呢,有正确的荣辱观是基础,是根本。

其次就要“树新风”,有了基础就要前进。树新风主要讲的是自律,提高自身的素质,也可以是他律,帮助自己身边的人一起树新风。在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使者,做到你丢我捡、你推我让,做一个高素质的人。

“和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而创建和谐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人注重的就是和谐,和谐是一种美,我们应该为了和谐的相处而努力,其实和谐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可是如果你有正确的荣辱观,素质也很高的话,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也并不是很难。所以说“知荣辱 树新风 促和谐”这三者应该是紧紧相连的,这是共产党员所应该达到的标准。

共产党令我们自豪,我们也应该要让“党”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让“党”在我们首级上方放光彩,做到“知荣辱 树新风 促和谐”让90周岁的“党”依然活力四射,将其精神发扬光大,一直地延续下去。

篇3:知荣辱 方能求发展

一、盲校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特性

伴随我国的综合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对于自身的精神文明的构建。在社会环境下和相对特殊的生活经历影响下, 盲校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 有着特殊的思想道德特性。

首先, 他们是对社会上新事物最敏感、最积极的群体, 存在批判和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的性格和行为。盲人由于视力上的障碍常常在认知事物上存在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这同样造就了他们敏感的反应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 处于即将走进社会的重要时期, 思维积极而敏感, 渴望接触社会, 接受新事物, 实现自我价值, 却害怕受到伤害。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选择, 但是, 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 如果不择手段, 没有道德的约束, 会使盲生很容易走上歧途。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现象对于盲生个人品格的完善以及未来走上社会被接纳的程度都是极其不利的。

其次, 他们处于寄托家庭和学校, 承受社会瞩目和社会压力的群体, 面临着社会环境带来的发展困惑和生存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对残疾人的关注日益增加。然而, 在各种关心和关注中, 他们以残障和弱者的形象出现。各种宣传和活动过分展示出对盲人学生的同情, 过分强调盲人学生弱者和残障的角色, 这对于正处于自尊心成长旺盛的职业教育阶段的盲生来说, 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心理折磨和困惑。一方面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和挑战的渴望;另一方面, 社会的同情让自卑的情绪蔓延, 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困惑和悲观。

二、知荣辱, 方能求发展, 盲校职业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务实创新

如何让学生们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 知荣辱才是求发展的基础, 是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一个社会主义经济高度发展, 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的一个时期, 盲校职业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做到:

(一) 从专业教学的行业道德和学生的自身发展, 合理解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学生非常讨厌喊口号、唱高调, 职业教育阶段盲生的敏感特性更加认为这是一种虚伪, 并加以排斥。结合他们对于自身发展的关心和渴望, 当今职业教育中所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就是要提供这么一个平台, 让同学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在职业教育中, 从行业的道德规范入手, 剖析道德规范的现实社会价值;解读规范和价值观之间的密切关系;联系价值观和实现自我价值, 创造财富之间的桥梁关系, 才能真正在学生心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 也才是盲校职业教育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 务实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更加趋向实践化。

价值观的形成是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过程。要完成道德的内化, 就不能没有实践。所以, 盲校职业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必须加强实践环节, 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走出校门, 参加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荣辱、锻炼意志、升华认识。职业教育阶段盲生情感活动丰富而强烈, 具体可感的形象可以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 形成评价的标准, 找到激励的力量。因此,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 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并使学生有仿效和超越这些榜样的意识并最终付之于行动。

篇4:知荣辱 肩重任 做楷模

【关键词】荣辱观;教师;责任意识;敬业意识;自律意识

That honor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y do model

Liu Rong-hua Chen Yu-shi

【Abstract】schools of education, we must honor from the start with teachers, students, teachers are the example of the power of examples is endless. All the words and deeds of teachers for students to subtle effects, and even affected students for life. As a result, students honour of education depends on the teacher. Contemporary teachers want to know as honor,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so the model, to develop the “four” to have the new, socialist honor of practice.

【Key words】 honor concept; teache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dedicated sense of awareness of self-discipline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当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大要务,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学校的德育凸现荣辱观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认为,学校的荣辱观教育必须从教师抓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教师的言行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而,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取决于教师。作为当代教师要知荣辱、肩重任、做楷模,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已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代教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呢?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说明,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而且要把“传道”放在首位。作为当代教师,“传道”就是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当前和今后长期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最鲜活教材,它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于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当代教师要肩负起“传道”的重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自己要对“八荣八耻”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比较深刻的把握,知道什么为荣,什么为耻。其次要把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针对大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见行。

当代教师要抓好对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要知荣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更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把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四有”新人的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证明,教师是否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是否具有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而,当代教师应该处处以身作则,做到为人师表,躬身实践,以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学校无闲人,人人是老师。教师要从自己做起,要从小事做起,坚持知行统一,才能把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抓好。

应该说,当代广大教师对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对“八荣八耻”的认识是比较清楚和统一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并且躬身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他们正在为培养“四有”新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关键是在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中,有极少数教师在行动上还存在差距。比如,服务不周、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已、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之中的某些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于极少数教师身上。有人在讲台上讲的是一套,在课后做的又是一套。他们认为青少年可以“忽悠”。殊不知,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身教亲于言教。

如果教师把自己不良道德的一面显露在学生面前,不仅会削弱教育的效果,使自己的“苦口婆心”变得苍白,而且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打下烙印。因此,目前作为一名教师要更好地肩负起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尚需强化三种意识,做好三方面的楷模。

1.强化政治责任意识

当代教师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四有”新人为已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服务学生的实践中力行荣辱观。要站得高看得远,始终把握住培养“四有”新人的社会主义育人方向。不做不看目标、只会埋头拉车的糊涂“教书匠”:要做目光远大、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有高度政治责任意识的楷模。

2.强化爱岗敬业意识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既然身在教师岗位,就要热爱教育工作并为之无私奉献。三尺讲台,就是教师奉献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德、能、勤、绩尽显其中;学生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更是评委,教师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尽收眼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就是践行辛勤劳动、服务人民,荣哉;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就是好逸恶劳,背离人民,耻也。因而,当代教师要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楷模。

3.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古人云:“身正为师,行为世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在听老师说教的同时,更会冷静审视老师的行为。“听其言,观其行”。因而,当代教师要表里一致,严于律己。大至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小至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等方面都要做严于律已的楷模。不陷于世俗的泥潭,不利用师生关系谋取任何私利;坚守大义,不搞不正之风,更不违法乱纪;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不求生活骄奢淫逸,但求精神充实富有;不求闻达,但留清白。正如明代大诗人于谦所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当代教师能象于谦所追求的那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又何惧歪风浊流?果真如此,当不失为廉洁自律的楷模。

篇5:知荣辱 树新风

我是来自前石畔学校七年级一班的杨欢,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荣辱,树新风”.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地进行着,使人们在满眼的纷乱中迷茫,如果说一颗颗蓬勃跳动的心灵在黑暗中摸索着方向,那么,一个耀眼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年轻而涉世未深的心灵,那就是胡主席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八荣八耻”,它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像一阵春风,立刻吹遍大江南北,也吹进了我们府谷的校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积极地展开了宣传教育活动,以校组织,以班组织,小组讨论,校园内外气氛非同一般.当《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手册》发到同学们的手中时,同学们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如今的校园升旗仪式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呼声:热爱祖国,从奏响国歌做起:服务集体,从乐于助人做起:热爱知识,从快乐学习做起,关爱社会,从扶贫济困开始:锤炼真诚,从言而有信开始:遵纪守法,从严守校规开始:艰苦奋斗,从勤俭节约开始.铮铮誓言,提醒着你,督促着我,监视着他,追求时尚,喜欢另类,肓目崇拜,行为偏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现象逐渐减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朋友,如果我们只是光说不做,那就犹如画饼充饥,不会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走出校园,当我们跨进农贸市场时,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道德意识淡泊的危害性.尽管清洁工汗流浃背地扫,扫,扫,还是有人在那扔,扔,扔,丝毫没有愧疚感.尽管县领导一再强调,仍有部分群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他们这样做是错误的吗 难道他们就认为乱扔垃圾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吗 难道他们在破坏社会环境时就忘了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吗 朋友们,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当你面对湛蓝的大海,身处郁郁葱葱的树林,耳畔是悦耳的鸟鸣时,你会有何感想 当你仰望灰色的天空,俯看地面成堆的垃圾,耳畔充斥着苍蝇蚊子的嗡嗡声,你又作何感想 你又会喜欢哪一种环境呢 答案不言而喻的,社会是我们的另一个家,谁不想自己的家能保持干净整洁,又有谁希望自己的家里乌烟瘴气,零乱不堪呢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个轻轻的动作,一句单纯的问话,一声热情的招呼,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点头,都能让社会充满和谐与温馨.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的文明风尚,为共同构建和谐府谷尽一份绵薄之力,为祖国灿烂的明天送春风!

篇6:知荣辱树新风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路小学六一班 晁周旸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经二路上的路灯睁开了双眼,给予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整个宝鸡都弥漫着宜人的气息。河滨公园闪烁着霓虹灯,可爱的灯光显得公园里的一草一木楚楚动人。

但在这个迷人的城市里,发生了不速之客的不速之约:在河滨公园对面的9路车站牌下,当9路车从起始站驶来,车还未停稳,身着跆拳道服的小“土匪”们毫不犹豫地把其他人挤在了一边,像洪水似的卷入了车厢;他们在车厢里吵吵闹闹,为自己的父母争抢着座位,没大没小的模样让人一看就厌烦。他们每人占一个座位,就连“老弱病残孕”的专座也不放过,身旁当然是他们的父母了。小英雄们还翘着二郎腿,双手握拳,“嘿——嘿——”地叫着,彼此切磋着武艺。9路车到了宝鸡商场这一站,这是最后一班车,等车的人很多。劳累了一天的人们依次上了车,可车上仅有四、五个空座位了。那些孩子除了一、二个被家长抱起,其余的孩子安如泰山,可他们还是不满足,直喊:“挤!挤!”孩子的家长也无动于衷,似乎坐的是他们的专车。一个颤巍巍的老爷爷映入我的眼帘,我看够了!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把老爷爷扶到了我的座位上。9路车载着疲惫的乘客继续向前驶去……

这是周五的晚上,这样的画面已不知在我的眼前重演了多少次。我是一个11岁的男孩,每周五晚上7点——8点都去市群众艺术馆刘峰老师处学习架子鼓。当我把每次看到这样痛心的情景告诉刘老师时,他总是很认真地对我说:“那是不和谐音!不管怎样,你要从自我做起。先学做人,后学技能。”我不明白,家长让孩子学习跆拳道的目的是为了争抢座位吗?这些孩子,他们把安全抛在脑后,自以为是大侠,上车不遵守秩序,他们有孝心为父母,难道他们没有爱心为他人吗?那些大人竟然对孩子的言行漠不关心,由此可见,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可以突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想:除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应该加强孩子的自我教育。

胡锦涛爷爷提出的“八荣八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们而言,在学校里以严格遵守《中小学生行为道德规范》为荣,在社会上以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秩序为荣,在家里以帮大人做家务、尊敬长辈为荣……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纸片,主动搀扶老人

过马路,小心地拉起跌倒的小弟妹,及时关好滴水的水龙头,自觉远离网吧和游戏厅……举手之劳,既培养了我们的品质,又美化了心灵。

我们要“知荣而行,知耻而止”。知荣辱,树新风,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夜幕渐渐降临了,又是一个美丽的夜晚。”我看着灯火通明的宝鸡夜景喃喃自语着。风儿轻拂,更美的是风中的宝鸡人!

做个文明可爱的小学生

学生姓名:李 冉女11岁六年级

辅导教师:李崇卿伊川县鸦岭乡楼头小学

大家都知道,自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后,社会上涌起一股“讲文明、讲礼貌的”热潮。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在努力实践着这个号召。可是前几天,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上星期五,我在公共汽车站等车。当时雨下得很大,车站里人很多。公共汽车一来,大家争先恐后地、你挤我我挤你地争着要上车。可车已经座满人。我只好先让人家上。突然,我看见一位妇女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人挤到了最后,身上全被淋湿了,那位妇女努力地为婴儿遮挡,但好像也无济于事。最后,我们终于都上了车。我被挤到了后门旁。突然一个急刹车,哎呀,大家都向前倾。我被挤在没包边的铁杠上,好痛啊,我刚想埋怨后面挤我的人,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位抱孩子的妇女,我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来。那妇女连忙向我道歉。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她也朝我笑了笑,又马上看了看怀中的孩子有没有受伤。这时,旁边站着的一位看似中学生的同学嚷了起来:“有没有搞错啊!你撞到我了,怎么不跟我道歉啊?真是没修养!你小心一些好不好?”还把一个白眼送给了那位妇女。那位妇女顿时手足无措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车上的人也渐渐少了,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了一个位置,赶紧坐下。但那位妇女却一直没找到座位,抱着孩子显得很吃力,但旁边的人好像一点儿也没看见。我突然想到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其中有“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是呀,我得帮助这位有困难的阿姨,于是就起身说:“阿姨,您坐吧!”她感激地说:“谢谢,谢谢……”我说:“不用,你抱着孩子不方便,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大家也许都明白了什么,脸红了,头低下了……

这时,那位中学生又说话了:“这是我的位置,你怎么给占了!我先给那个人说好的。”那位妇女不愿意与别人在车上大吵大闹,就抱起孩子默默地站了起

来。那位中学生正要坐下,这时,旁边有人说话了:“你怎么可以这样?人家抱个孩子等了很久才等到了这个位置。你看看这位小姑娘多有礼貌啊,可你……”那个中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其实,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动作——捡起地上的纸屑;或者,在集会等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喧哗,做个文明的人。这些虽是小小的动作却能体现了我们是一个讲文明、讲礼貌、有修养的人。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当我们把讲文明讲礼貌这种气质恰当地集于一身时,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可爱的人了!

同学们,知荣明耻,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可爱的小学生吧!让我们牢记“八荣八耻”,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知荣明耻,从我做起

“荣”和“耻”作为一对道德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之始便紧紧伴随着人类。“荣”即荣誉,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褒扬与嘉许;“耻”即耻辱,是社会对个别行为的贬抑与嘲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又为道德思想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

热爱祖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确,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同意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有着五前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看看“八荣八耻”吧,热爱祖国是排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热爱祖国是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做到的,试问一下:鲁迅、钱学森、朱自清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为人呢?因为他们都视祖国利益高与一切。鲁迅为唤醒国民、拯救国民,毅然弃医从文;朱自清为了维护祖国尊严,断然拒绝了美国的救济;钱学森为了祖国的建设,决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大家一定都记得岳飞,他在母亲刺字“精忠报国”的激励下,坚持抗金,反对投降,千百年来激励和鞭策着人们;爱国英雄文天祥写下了壮丽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言;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信守“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格言,极力主张严禁祸国殃民的鸦片。但是,现在的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就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台独”,那无聊的陈水扁遭到了全国人民的鄙视,他也不想想,当初,要不是我们拯救了台湾,恐怕现在台湾已经另有其主了。总之,我们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诚实守信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德。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去 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公布,不隐瞒,不欺骗。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是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

俗话说:浓缩就是精华。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正应证了这句话,它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八荣八耻”,做一个对世界、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篇7:知荣辱(模版)

一、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讲礼貌、知礼仪、重礼节,养成文明言行,创和谐校园。

二、活动过程

1、同学们,我们已经从一个不懂事的幼儿园小朋友,成为一名小学生。老师教我们学知识、懂道理,教育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可有的同学的言行不够文明。大家找一找,我们有哪些言行不够文明?

全班同学思考,指名回答。同学们都明白了哪些言行是不对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一名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讲事例: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邱少云,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到牺牲。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荣辱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

3、什么是礼仪呢?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同学们让咱们一起唱这首文明礼仪歌谣吧。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

三、活动小结。

上一篇:商业银行管理答案下一篇:全国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