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

2024-05-05

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精选6篇)

篇1: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

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

律师更多的时候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做好当事人权利的捍卫者。但这绝非易事。

现行各种规范和行业规则对律师的约束很多,其实这是有利于律师业形成一个严谨的事业,只有这样,才更加能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取得社会对律师业的高度信任、高度认同和高度尊敬。

一、风险

1、刑事责任:

1)、《刑法》第306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第307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2)偷税罪。

3)泄露国家机密罪。散布、遗失材料

4)私分国有资产罪。国企改制中,律师参与

5)行贿罪。与法官间多发

2、民事责任

1)工作失职造成当事人损失的赔偿。

2)对法律问题理解的偏差,造成错误

3)专业化程度低,不可能全知全能,造成风险

3、行政责任

因律师本身的职业风险大,行政主管部门反而宽容一些,所以实际上行政责任相对小些。

4、行业处分风险

5、个人人身安全

有的素质较的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可能会发生肢体冲突。

6、执业声誉、道德评价的风险

二、风险形成原因

1、职业性质

律师职业处于是非、矛盾、漩涡的中心。

2、职业歧视

公、检、法、党政部门对律师的态度是---自尊而又自卑。他们认为律师唯利是图,而自己有一种职业优越感;他们从来不把律师当作“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这只是律师一厢情愿;他们对律师采取的是机会主义心态---趋利避害;他们常常可能对律师进行职业报复,行使对律师的“合法伤害权”。

这种职业歧视无法消除,只能化解。

3、当事人素质与他所处环境

个人客户特别是素质低的个人客户,极容易与律师间产生纠纷;越大的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不容易发生

麻烦。

另当事人有时的处境十分悲惨,仇恨社会,容易成为与律师矛盾的导火索。

4、收费混乱引起

协商收费,容易引起争议。

5、市场环境的混乱

法律工作者、退休的法检人员等,扰乱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导致当事人与律师间存在误解产生矛盾。

三、风险防范

1、低调做事,平和做人。保持风度,得饶人处且饶人。对公检法及同行的尖锐表现只会损害自己形象。

2、严格把握自己的底限。包括道德底限、执业底限等,绝不对案件结果轻易承诺。是在对证据的搜集、对证人的辅导方面,千万千万把握好底限。

3、与公、检、法工作人员间应把握如下准则: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礼节周到,态度诚挚;得理之时,适可而止,把道理讲透则已。针对“滑、拖、耍”等行为,书生意气不足取,要适用示弱和示强。

4、避免与当事人之间风险的做法:只做一般代理,要求当事人出庭;适当时候签订“风险告知书”“备忘录”;多强调不利因素,不断传达可能败诉的信息,防止裁判结果对当事人造成过度刺激;不与当事人交朋友,神秘感产生威信;始终以适当形式表示对当事人的关注,主动打电话报告情况。

5、收费中的风险避免:不要过度承诺,特别不能轻易答应当事人搞定法院的要求;对单位客户尽可能是提供收费表作为自己收费的依据。

6、不要贬低同行。“狗咬狗,一嘴狗毛”,说人是非者,必定是非人。

7、构建关系网,为自己提供保护。律师的渗透力是很强的,灵活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以备不时之需。掌握人际关系生态循环,“烧热灶”成本高,“烧冷灶”成本低。

8、心理控制在实务中的适当应用。实践中好好总结并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篇2: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

7月19日至22日,我同纪康康律师一道参加了省律师协会组织的2011年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历时四天,共开设《律师法》解读、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民事法实务、刑事辩护实务、公司法律实务、律师执业风险防范等几门课程。作为初学者,可谓是开大眼界、受益匪浅,因为参与培训的都是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准青年律师,律师执业风险防范是本次培训的重点,不但有由省司法厅律管处处长张良庆主讲的执业道德与执业纪律课以及山东大地人律师事务所主任崔冠军律师主讲的律师执业风险防范课,其他几门课程也都重点突出了执业风险防范问题,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律师是个高危行业,执业有风险,代理须谨慎。现在,我将我的学习体会向各位前辈、老师汇报,因为根底浅薄、目光局限可能无法避免地对所学知识有所疏漏、曲解,造成措词不准、观点片面的现象,在此诚请检阅并批评指正。

一、律师是高危职业,在执业过程中,态度消极不尽职责有风险、过分积极、过度热情风险同在,因此,在执业过程中既要恪守职责、又要掌握分寸,须深记规则、拿捏有度。

1、一起因不尽职责导致风险的案例:

2004年12月13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的一声槌响震动了整个律师业:因为受委托的律师失职,导致客户被骗走1亿元资金,3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被法院一审判令赔偿客户800万元损失,并返还100万元律师费。这是国内律师行业迄今为止遭遇的最为高昂的赔偿。原因是该律师事务所指派的律师起诉时,将被告“深圳分公司”欠工程款不还,写成“深圳实业公司”欠工程款不还,导致误了诉讼时效,100多万的欠款无法追还。上海律师界的一位巨擘,曾经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被其委托人索赔了百万元之巨。律师执业过程出现的风险越来越多。甚至有这样的说法:“打错一起官司,律师赔得倾家荡产”。

2、一起过分“尽职”导致风险的案例:

一位女律师,代理了一起刑事案件,具体案情为:当事人是个年轻小伙子在外打工,因无钱回家过年而入室盗窃,被发现后行凶杀人,一审被判死刑。后来,这名小伙子在看守所与工作人员闲聊时被人告知这样一句话:你如果不满十八周岁就不会被判死刑了。小伙子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他要求律师会见,告诉律师他出生时因为躲避计划生育政策而瞒报了年龄,其实他不满十八岁,并称老家有人可以证明。这位律师听此情况后非常重视,带着助手前往当事人老家,对当事人年龄进行调查取证,证人是几位农村老太太,她们称这位小伙子的母亲因躲计划生育而没有去医院生产,其中一位老太太还称,她家的姑娘不满十八岁,涉案的小伙子具体年龄她不清楚,反正比她家姑娘年龄小。在调查过程中,因为几位老太太都不会写字,言语也啰嗦、词不达意,这位律师就在记录的过程中对她们的语言进行了书面化加工,并代她们签名,只让她们按了手印。搞完调查笔录后将材料交给法院,这引起了法院和公诉检察院的高度重视,分别对证人进行询问,这证人因为害怕对以前的证言全部推翻,并说是律师让她们那样说的。最终,这位女律师因伪证罪获刑。

二、在收案收费方面的风险隐患。

主要表现在私自收费方面;实习律师以公民身份代理案件私自收费;律师在转所期间,转所手续还未办理完毕就以即将要去的所的名义办理委托手续、收取代理费(一位北京本是天渡律所的律师,却拿着盛安达律所的信函办案,还私自收取4万元代理费。北京市朝阳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被告人纵瑞峰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追缴其违法所得4万元。二中院终审裁定维持了一审判决。朝阳法院还发出司法建议函,建议市司法局对盛安达律师事务所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理。);收费不出具正式发票,打白条(案例:济南一位律师给当事人出具了10万元的收据,结果被当事人事后投诉);还有一种违规收费现象即:当事人先交一分份,结案后再交差额,但结案后当事人所交差额承办律师不上交到所里或是不开发票。据授课老师讲,省司法厅、律师协会经常收到对这些违法违规收费现象投诉,被投诉者一般都会被要求退费或处罚。

律师应该收费的费用:

1、服务费;

2、代当事人垫付的费用;

3、异地办案差旅费 超高标准收费:特别重大疑难案件可以按政府指导价的高限收取 另外,据张良庆处长讲,通过处理投诉他总结了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在不恪尽职守方面:

1、自我吹嘘,虚假承诺

2、收案前过度热情,收案后工作消极

3、办案简单应付,不恪尽职守

4、办案过程中偷工减料 在不正当竞争方面:

1、低价竞争——破坏整个行业规则,伤害整个行为的行为

2、提供回扣。北京有个年轻律师,为了获得案源给法官们发电子邮件,承诺介绍案子提供回扣,后来被投诉处理。

三、刑辩律师执业风险

1、来自于刑事诉讼的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的风险,特别是

侦查人员、检察人员。

部分执法机构和执法者将自己的执法行为与律师的执业行为对立起来,总认为律师是与自己作对的,对律师抱有歧视和偏见,在错误思想的驱使下,许多执法者甚至执法部门违法违纪对律师故意推委刁难,打击报复,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另一方面,部分执法或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办事,徇私枉法,受贿索贿,逼迫或诱使律师违纪违法办案。

2000年底,河南金河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炳银与本所其他律师承办马文等五名未成年人涉嫌抢劫案。赵等律师为马文等作了无罪辩护,法院认定五名被告人无罪。2001年3月15日赵律师却被马文一案的承办单位,郑州管城公安局依据《刑法》306条以伪证罪拘留。原因何在呢?原来参与此案侦破的公安人员均因此案而立功受奖,并且已经开了表彰大会。公安机关因此迁怒于辩护律师。

2、律师超越辩护人职责范围,做出不该做的甚至是犯罪的事情。

青岛一位女律师,2008年6月,为帮助被告人减轻处罚,利用看守所长丈夫透漏其它被告人的犯罪线索,让其当事人举报,使当事人减轻处罚。在当事人在监狱服刑期间,继续向当事人提供他人犯罪线索让当事人举报以期立功减刑,后来这位女律师被以伪造立功情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其丈夫也被处刑罚。在此过程中,这位女律师收取当事人家属40万元,上交所里10万元,自己留下了30万。

3、调查取证中存在的问题(1)调查取证一人进行

崔冠军律师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他代理过了起贪污、受贿案,在办案过程中,当事人的一位朋友给崔律师打电话说他要为当事人作证,并要求与律师见面。崔律师委婉地拒绝了与他见面,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需要反应的,可以写信寄过来,这位证人按照律师的说法写了信。后来这位证人被检察院拘捕调查了,在此过程中,这位证人还带着手铐越墙逃跑,后来又被抓住。崔律师了解到,在关于这位证人的讯问材料中,检方反复提问过,是不是律师要你做证的问题。此事令他十分后怕。(2)代替证人写证言

案例:北京一位女律师,第一次代理刑事案件,其接手起奸淫幼女案。当事人与被害人其实是在一个菜市场卖菜的,两家相熟识。这位律师在会见被告人时,被告人的父亲带着被害人在看守所门前等她,于是律师在这种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了调查取证,她问被害人:你们发生关系时他知道你不满14岁吗?被害人称不知道,女律师让被害人写书面证明,因这个女孩不会写,律师先起草了一份让女孩抄写,后来女律师因伪证罪被判一年半实刑。这位女律师上法学本科四年,四年通过司法考试,执业也只有四年,她表示憎恨律师行业。

(3)对被告人、证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做过分的暗示或诱导 老师举了李庄案,据当事人供述李庄会见他时朝他用力眨眼睛的事例。

(4)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相关人员串通制作伪证 这种情况很少有律师主动为之,但被动的风险也很大。真实案例:资深律师王某去向证人调取证言,为避免违规之嫌,特意找了两名律师同行,还找了现场见证人,还全程录像,而后为了方便法院随传随到,把证人接到北京安顿在某平房里。而这个证人有一天就忽然神秘地“被失踪”了,律师本人也差点被以妨害作证罪起诉。最后虽然并没有定罪,但此事给其留下了印刻终身的恐惧。律师法赋予了律师调查权,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律师找控方证人取证,改变了当初的证言,就有很大可能因妨害作证罪锒铛入狱。

(5)会见时为犯罪嫌疑人携带物品和信件,或者提供手机给犯罪嫌疑人使用(身边的张宏志律师的案例,三个月不准会见)

(6)在案卷方面存在的问题——绝对不能给当事人家属看案卷。案例:河北一位律师,在与当事人家属共乘公交车的过程中,当事人家属要求翻看案卷,就在公交车到站的时候,当事人家属突然不见了,消失一个多小时之后又回来了,在消失的过程中,当事人家属复印了全部案卷,并能过案卷去收买了所有相关证人,后来这位律师被以泄密罪追究刑事责任。

4、两类应当特别防范的刑事案件

(1)代理经济困难可能被判死刑的案件。这类案件当事人家属容易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律师身上,令律师责任负担重。

一位济南律师代理了一起死刑案件,当时收了当事人家属五万元,费用在当时比较高,委托人全力凑够了代理费,可后来儿子还是被判死刑,于是被告人的父母到处投诉、上访,他们坚信自己的儿子不应被判死刑,任何道理都听不进去,长期去这位律师的所里大闹,上司法厅、律师协会闹,甚至要这位律师偿命。

(2)代理经济富有可能判死刑案件。

这类当事人经常会提出由他们出钱律师去打点关系的要求,律师向当事人承诺可以和办案人员疏通关系,是最危险的。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一旦不满意就会投诉要求要回疏通关系的费用。这时,律师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承认和法国、检察官有私下接触——律师构成行贿罪,法国、检察官构成受贿罪,都要判刑。二是不承认和法官、检察官有私下接触——律师构成诈骗罪。判刑、吊销律师资格,终生不能再做律师。

一位济南律师,收了当事人家属2万元活动费,在收钱的过程中,当事人家属偷偷进行了录音,后来对案件结果不满意要求退回所谓的活动费,律师当然已经把钱都送掉,拒绝退,被当事人家属拿着录音投诉。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

一、不许私自收费;

二、不许和法官、检察官拉关系;

三、不许向当事人承诺判决结果。八项注意:

一、规范性收费;

二、不接触被害人;

三、不和控方证人接触;

四、不私下与司法工作人员接触;

五、阅卷材料要保密;

六、与同案其他被告的律师保持距离;

七、与被告交换辩护意见要讲策略;

八、接受媒体采访说话要谨慎。

四、民事代理中的风险

1、涉及拆迁问题的防范

一是为拆迁单位代理、二是为被拆迁人代理

特别是为被拆迁人进行集团诉讼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讲究方式方法,不要煽动他们去进行上访、喧哗等行为,同时应注意自我保护。律师甲捡到了一份新华社内参的复印件,是关于国家土地政策的,他将其复印,散发给一群土地集体诉讼的当事人;后以泄露国家秘密罪被逮捕。

另外,律师在代理房地产公司与业主进行集团诉讼时,应当注意尽量少与业主接触,同时应注意自我保护,防止业主对律师实施人身伤害。

2、在收入实际支出办案费时的风险防范。

案例:一位青岛律师,代理一起房产继承案件,是妹妹和哥哥为继承父亲的一套小产权房,房子实际价值是30万,但在办理委托收费是当事人说这套房子值80万,于是律师按80万收取费了代理费,但在诉讼过程中法院按30万收费,又因为对案件结果不满,所以当事人即案件当中的妹妹投诉律师要求退费,不依不饶。讲课老师提示,对于为了利益与自己亲友对簿公堂的当事人一定要谨慎,他们在对付律师时会更为狠辣。

五、防范执业风险的十大对策

1、慎重处理与委托人、当事人的关系。(当事人是最大的敌人,当事人,当遇事的时候是人,过后常常翻脸不认人)

2、认真参加律师管理机关组织的活动,认真学习有关领导讲话精神。要讲政治,懂政治,有政治敏感性,这样才能在中国当下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比如周末上上网,了解一下最近的立法动向、政策风标、学术进展。老师引用一位专为政治敏感案件辩护了几十年上千起却一直能够安然无恙没有被抓进去的老律师的话说:“要坚决站在法治主义的立场上。”“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能不了解政治,不了解背景,明明是一个备受政府关注的群体性大事,还出于同情帮着写材料,带着当事人振臂喊口号,离出事就不远了。

3、不炒作,特别不能过互联网炒作。媒体是聚光灯,放大镜,媒体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律师态度也有所不同,与媒体交往,要看时机,把握好时机媒体会发挥好的作用,时机不对,常常会招来是非,面对媒体言词务必句句谨慎。关于媒体的性质,互联网要比平面媒体风险更大。

4、进行诉讼风险告知。杜绝向准委托人夸口案件100%能赢。这是因为一个案子是否能够胜诉则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你的委托人所提供的证据、所要求的诉讼请求、所阐述的法律事实;二是对方所提供的证据、所阐述的法律事实;三是本案的法官对诉讼双方的证据的理解、对本案涉及到的法律法规的理解。此外,管辖本案的法院的审判习惯或实践、本案的当事人是否动采取了非正当的手段等等许多看不到的因素、有的甚至是偶然的突发的因素对本案也可能会产生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5、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步步留余地,处处留证据。

6、审慎处理好同学关系。崔律师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北京一家名叫思峰的律师所,创办律师在商务部有位同学,两人关系特别好,商务部的有关案子都由这位同学介绍给律师,因此这位律师的所虽然规模不大,创收能力却很强,律师先后为他的同学和商务部有关人员的购车、装修等项目进行过买单,总之来往密切。后来这位同学被双规,律师也被传唤了,最终官员落马,律师因行贿78万被判6年。

7、既要花钱买平安,又要得理不饶人。出现问题,尽可能协商解决,该退费退费,不能因为一桩案子影响整个事业。一位省内律师,因为与当事纠纷被要求退费,费用大约是5万元,律师态度坚决拒不退费,后来当事人到处闹,律师被处停止执业一年,损失惨重。在息事宁人的态度上,如果当事人过分纠缠也要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济南一位律师被当事人投诉,退费两万元,遗憾的是退费没叫当事人打条儿,也没有什么证人在场。当事人理所当然地要赖下去,闹到省司法厅律管科后,律管科领导向当事律师了解到,退费是在茶楼,当时只有服务员在场。于是等当事人再去闹的时候,律管科领导告诉当事人:你快去起诉吧,我们这处理那位律师说有证人,是茶楼服务员,我们也不好处理了,你还是通过诉讼处理更好。后来这位当事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此,即便退费,一定要留上证据,如果当事人仍不干休,我们也不应退让。

8、避免在代交诉讼费及法律文书时出现风险。清点、退还、收条等

9、避免因双方代理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10、善于察颜观色,辩别当事人。济南有位律师,代理了一起债务纠纷案件,有一次他的当事人约他一起去到对方当事人公司去谈判,当时这位律师刚好有开庭,因此没能一起去。没想到他的当事人当时是带着气油瓶去的,在对方当事人办公室放了火,因为门窗自动关闭,这位当事人没能出来,当时烧死了。这位律师后怕无比。授课老师告诉我们,面对当事人我们要观察他们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为人,对待一些特殊性格的人,一定要倍加小心。另外,在诉讼业务中全过程记录也很重要。老师举了北京同天律师事务所的例子,这家律师事务所承办每一件案子,每次接待当事人都会进行全程记录,案件结完之后还会向当事人提供完整的结案报告,让当事人了解律师为他们付出了哪些工作。这样细致的服务,不但能有效地预防纠纷,还能赢得当事人的认可。

篇3: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谈话笔录制度

律师事务所通常在正式接受当事人委托、提供法律服务前必定会与当事人沟通、交流, 了解相关线索与信息, 并作出相应的判断与决定。在沟通与交流中, 律师会对当事人的问题作出基本的法律判断, 告知当事人存在的法律风险及相关权利义务。律师事务所建立谈话笔录制度, 通过录音、书面记载的方式, 将律师与当事人谈话内容记录在案, 以备不时之需。一般而言, 谈话笔录需包含客户与接待律师基本信息、基本案情、律师向客户告知相关法律风险及其权利义务、律师的基本法律判断及对客户的法律解答。其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谈话笔录中必须由律师与客户双方签字记录, 并装订存档, 以备查用。

二、建立案件评审制度

一般而言, 在正式签署代理协议接受客户委托前, 律师事务所都要对客户要求的法律服务进行审查, 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判断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从而规避执业风险。评审中主要考虑下列因素:案件本身风险、律事务所的业务水平、代理律师的执业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实务中存在当事人向律师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甚至提供不当、非法证据的情况。此外, 不同案件对业务素质、办案能力的要求因其难易程度、社会影响力而不同。在评审中, 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律师事务所可以专门设置部门进行委托合同审查。

三、建立法律服务全过程的控制制度

具体的案件办理和其他法律服务的提供是由专门的代理律师操作, 代理律师有权利、有义务在法律、道德范围内完成当事人的委托事项。在此基础上, 律师事务所有必要对律师在承办案件或提供其他法律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理、控制相应风险。尽管接受委托承接案件的是律师本人, 但律师以律师事务所名义签订委托合同、进行职业活动, 律师事务所有必要对整个过程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示, 包括实体的和程序上的风险。例如,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第53条明确规定了律师有审慎保管委托人交付的证据及其他的法律文件, 律师事务所应加强律师证据接收、存放方面的管理, 明确律师在接收证据和其他法律文件时, 一一登记, 注明份数、是否原件, 由委托人签字确认, 并向交付人提供收据, 在证据及其他法律文书转交、返还、收回均需委托人签字确认, 从而防范证据损毁、灭失的风险。

四、建立合伙人风险责任制度

如果律师事务所是合伙制, 所有合伙人均需承担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前, 我国部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联系松散、管理混乱, 舍本逐末, 不是通过律所的管理与积累提高业务能力、塑造律所品牌, 只是片面追求眼前利益, 忽视存在的风险, 印章乱盖、发票乱开, 挂靠律师过度散漫自由, 不征得合伙人同意即对外签署法律文书的情况。律师事务所是一个利益与风险的共同体, 合伙人具有共同利益, 相应也共同承担风险。合伙人加强律师事务所的行政管理, 合伙人之间可以建立责任追偿制度, 以此加强合伙人的责任意识。

市场经济下, 律师事务所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经营主体, 时刻面临着经营和执业风险。通过加强律师职执业、提供法律服务各个环节的管理, 不仅能提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规避律不必要的职业风险, 为律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新形势下, 各律师事务所均面临着如何防范执业风险, 加强律师管理的议题, 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摘要:律师事务所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必然要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的防范则是律师事务所管理的重中之重, 分析我国律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现状并针对性提出风险防范建议对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律师事务所,执业,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黄文忠.管好中小律师事务所的人、才、业[J].法务管理, 2011 (4) .

[2]张芳.加强职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J].现代商业, 2010 (6) .

[3]马铭志.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律师业务前瞻[J].中国律师, 2015 (005) :20-23.

篇4:税务代理执业风险与防范问题研究

关键词:税务代理执业风险;风险防范

税务代理是一项经济活动,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服务对象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相关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国家税收征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联结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桥梁。作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行业,税务代理业的执业风险和防范在企业税务研究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 国内外税务代理行业发展现状

国外的税收体制日趋复杂,法制化程度较高,法律的威慑力较强,详细规定了税收征管的规定和税务代理人的职责,纳税人和税务机关都能够根据法律征税、缴税,因此税务代理业务开展的较为普遍。目前,国外的税务代理制度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竞争混合业务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有注册会计师、律师兼做税务代理咨询业务。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垄断化的专门化业务模式,它的基本特征是除了有会计师事务所承办传统的会计财务报表鉴证业务外,国家还通过建立专门化的税务代理机构来监督、管理、参与税务代理活动。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税务代理行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家税务总局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在征管方面“三位一体”的改革思路,即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税务稽查。我国的税务代理行业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2009年全国有税务师事务所4030户,注册税务师8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7.7万多人,行业经营收入66.5亿元,税务师事务所服务纳税人约212万户。税务代理行业的收入规模在中介服务类行业中仅次于律师行业和注册会计师行业,排在第三位。

二、税务代理执业风险概述

税务代理的执业风险主要是指因未能完成代理事项和履行代理职责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它主要表现在未能完成代理事项而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遭受税收权益的损失,以及未能履行代理职责而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承担的纳税风险两个方面。税务代理业务的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可控性,在税务代理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每个代理对象的业务开展情况各不相同,无法完成代理事项和履行代理职责的可能性一直存在,可是这种风险仅存在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控制和预测的。

2014年8月12日,国务院通知国发〔2014〕27号《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宣布取消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调整为水平评价类的职业资格不再实行执业准入控制,不得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与从事相关职业强制挂钩;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再实行注册管理;取得资格人员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不再将职业资格管理与特定继续教育和培训硬性挂钩。国家对注册税务师这一从事税务代理行业最大群体的管理制度改革和规范,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注册税务师的高风险性。

三、税务代理执业风险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1.税务代理执业风险的类型

税务代理的执业风险主要来源于执业过程中因为代理操作失误、代理失败或未完成代理目标而造成的损失。在执业过程中可能由于代理失败或者未完成代理目标致使客户发生违法成本而造成损失的经济责任风险、由于代理失败或未完成代理目标而导致客户或代理机构被国家行政机关追究责任的行政责任风险和因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导致客户或者代理机构被国家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风险等。税务代理机构必须要重视执业风险,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努力规避。

2. 产生税务代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产生税务代理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尚短,对于税务代理的专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法律规定的税务代理主体义务不明确,税务代理机构尚无法获得明确的定位,在市场中介组织和专门化服务组织之间徘徊,导致针对税务代理机构的法定业务较少,影响税务代理机构的发展;税务代理普及程度较低,纳税人依法纳税、照章纳税意识浅薄,多数时候希望靠“关系”来获得税收上的优势政策;税务代理从业人员严重不足且为数不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业务专门化程度不够;同时,当前我国外部市场环境不佳,制约着税务代理市场的发展。

四、税务代理执业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1.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

税务与会计是紧密结合的,依法纳税,照章征税离不开真实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法制、培育会计信息主体和信息需求市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等方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使税务代理机构掌握客户真实的经济活动,进而有效地防范税务代理执业风险。

2.加大对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教育,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

我国的税收体制亟待完善,国家的税收征管体系以及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距国际先进市场经济国家尚有一定差距。政府应树立公共服务意识,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科学征税,依法征税,合理征税。通过税收体系的逐步完善来减少纳税人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应该加大对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的教育,普及依法纳税观念和税收法规知识,构建和谐的税收环境,使纳税人了解税收的作用和功能,由被动抵触纳税变为主动自觉缴税。

3.建立沟通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

目前,各行政主管机关都出台了相应的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文件,各税务机关也应该按照文件的精神,具体规定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并向社会公众公布。税务机关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杜绝以情执法、情高于法的现象出现。同时应分清责任,落实责任追究体系,在税务代理风险事件出现时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合理确定税务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专家责任。

4.加强税务代理机构内部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

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每个经济主体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税务代理机构也不例外。税务代理机构可以通过落实专门人员和部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建立规范的税务代理业务风险防范控制工作程序、通过投保执业责任险等方式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税务代理机构的职业信誉与职业形象,从内部源头控制和减少税务代理执业风险。

5.提高税务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专业胜任能力

税务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税务代理行业的前途、发展水平、风险程度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经常变化的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及加强税务代理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税务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在税务代理行业营造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水平、踏踏实实工作的风气,才能有效地防范执业风险。(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晓丽.我国税务代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河北经贸大学.2014

[2] 罗联布.试析注册税务师职业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会计师.2009(12)

[3] 苏彦.完善我国税务代理制度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3(8)

篇5:简论青年律师执业风险防范措施

——以青年律师修己克己为中心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侯二朋律师

1【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坚定在执业纪律框架下,追求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共同美好生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执业理念;通过持续性地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养成严谨、务实的执业习惯等三方面论述了青年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青年律师执业风险防范措施

有关律师执业风险的研究已有多方面的成果,内容主要涉及律师执业风险的成因、律师执业风险的类型、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等。就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方面而言,前人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通过完善立法、发挥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和律师协会的作用、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等宏观层面,对微观层面涉及不多。笔者作为青年律师的一员,不揣鄙陋,以期从青年律师个人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来研究青年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修己以成事。青年律师要想在律师执业中能不断进步、取得些许成绩,首先在于修己。修己是青年律师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能力防范执业风险可以采取的首要措施。青年律师修己应首先从思想意识出发,并以此为指导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习惯。从修己克己角度言之,青年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可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定在执业纪律框架下,追求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共同美好生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执业理念。这应成为青年律师执业过程中由内心而发的基本出发点,既作为确保青年律师执业方向正确的价值观保障,又作为判断青年律师执业行为的基本标准,是青年律师防范执业风险的最根本,也是最首要的措施。

青年律师的执业理念直接决定了其思考问题并作出具体行为的立足点,具有1 作者简介:侯二朋,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主要从事公司法方面的诉讼与非诉讼业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联系方式:***,电子邮箱:houerpeng81@126.com/

4原发性。青年律师必须秉持对社会发展具有正面意义的执业理念,才会作出有利于整个社会利益的执业行为。这可以防范青年律师故意作出有悖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从根本上避免青年律师主动进入执业风险雷区的可能性。

1、青年律师在执业时思想上首先应把行为限定在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所允许的范围内。我国律师制度建立起来虽然只有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从《律师法》等法律到部门规章、各类规范性文件等规范律师执业的法规体系已经较为完善。青年律师要牢固树立依法执业的基本观念。违反执业法规的念头不能有,更不能做违反执业法规的行为。青年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就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就是防范执业风险的最有效手段。22、青年律师执业所追究的目标应为实现社会公众和个人的共同美好生活,创造和谐社会。这决不是空喊口号,故作崇高。青年律师如果把追求每件案件收多少律师代理费,每年能有多少钱落入口袋,作为执业思考的出发点,极易步入执业风险的雷区。让“钞票”掌控了青年律师的大脑,欲望将会永无止境地膨胀。我们每个人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存在的根本性价值在于与其他人的互益。这里的“其他人”不是仅指某个确定的对象,而是指整个社会。这样在互益当中,社会才能和谐地发展。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并不能仅仅关注于己方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要把案件的处理放在更宽广的时间、空间里来看,是否有利于全体社会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唯有如此思考,青年律师执业才会更加远离执业风险。

二、通过持续性地学习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这能帮助青年律师建立执业过程中的底气,是青年律师防范执业风险最为基础的措施。

律师的工作是根据对事实的了解和对法律的理解进行逻辑推理后作出判断和结论的。因此,除客观事实外,律师个人的法律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成为产生律师执业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法律规定的不同理解及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可能会使律师就相同的案件事实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3青年律师由于执业年限短,实践经验欠缺,就可能导致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上有失偏颇。所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始终是青年律师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律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主要体现在法律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三个方面。青年律师可以通过整体学习和个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职业技能水2司莉:《当代中国律师的执业风险》,《中国律师》,2001年第12期,第65页。沈田丰:《律师的执业风险及其控制》,《中国律师》,2000年第9期,第71页。

平。“整体学习”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学习计划,专注于法学理论、某个专业方向知识的学习,目标在于构建合理的、可以满足执业需要的法律知识结构,为青年律师思考法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个案学习”则在于解决具体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满足青年律师日常执业的需要,可以帮助青年律师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锻炼执业技巧,同时还可以将“整体学习”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整体学习”与“个案学习”相得益彰。

在“个案学习”中,青年律师应坚持接手案件后在搜集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全面整理有关该案件的法律规定、成功案例和实务理论分析文章,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办理以前没有办理过的案件更应如此。通过整理法律规定,可以搞清楚案件的法律依据以及可以参照文件的内容;通过成功案例,可以发现类似案件的证据形式、司法实践中法院的态度等;通过实务理论分析文章,可以了解同行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和对类似案件的看法。如此,即便没有办理过的案件,心中也可以有所判断,成为办理该案件的准专家。

三、养成严谨、务实的执业习惯。这可以使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能从细节上把握案件,可以影响青年律师的日常工作行为,是青年律师防范执业风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青年律师虽然可以积极控制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来防范自身原因引起的执业风险,但是对社会上存在的当事人故意刁难、对律师歧视性认知等客观现象所引起的执业风险还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这只能靠长期养成的严谨、务实的执业习惯。根据执业经验,青年律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青年律师办案应做到事事有记录,再好的记性也不如一个烂笔头。有记录会便于查询、回顾。原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建淼教授在介绍他本人的办案方法时就提到“记录”是他工作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2、签订法律服务合同前充分告知委托人案件存在的法律风险。随着了解案情的深入法律风险变化、增加的,须要及时沟通,并进一步告知。告知内容一定要委托人签字确认存档。

3、与委托人商讨处理案件可以采取的方案,分析利弊,由委托人做出最终选择。严格按照当事人选择的方案实施,不要贪图省事,省略方案中应采取的措

施。一般案件应做谈话笔录,由委托人签字存档。重要案件应制作专门的法律服务方案,由委托人确认签收。

4、接待委托人应留下谈话记录,由委托人签字确认。对案件的重要事实应在谈话笔录中确认,甚至要求委托人提供书面陈述,以防委托人以律师身份在相关部门、司法机关所述事实错误为由追究律师责任。

5、庭外和解或者法院组织调解的案件,一定要取得委托人对案件协商结果的确认。否则即使是特别授权,也不能未经委托人同意擅作主张。

6、律师所做的任一重要行为,要与委托人及时告知、沟通。律师的权利来源于委托人,案件处理的结果也由委托人承受,律师没有理由不小心谨慎地履行职责。一定要防止委托人的权利因律师的过失而丧失。

7、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主任知名律师吴清旺一再强调的。每个青年律师要根据自己的习惯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规则,把能程序化的工作全部程序化。依靠程序来管理细节,比靠拍脑袋想细节,要有效得多。

当一系列行为转化成习惯,自然就会避免挂万漏一情况的发生。

总之,青年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如果能正确认识所面临的执业风险,并从个人角度从执业理念的塑造,到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再到严谨、务实工作习惯的养成,有意识地采取防范措施,就可以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公众和委托人的好律师。每一位青年律师不应仅着眼于执业风险,对执业风险有的放矢,而应有更高的社会价值追求。这样不仅可以从根本上防范执业风险,还能改变社会大众对律师的歧视性认识,更能在为社会和谐贡献绵薄之力的同时,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盼望每位青年律师能有如此的大局意识,执业时能一直行在春天里!

参考文献:

[1] 司莉:《当代中国律师的执业风险》,《中国律师》,2001年第12期。

[2] 沈田丰:《律师的执业风险及其控制》,《中国律师》,2000年第9期。

[3] 关洁玫:《律师的执业风险与保护》,《河北法学》,2001年第1期。

[4] 吴淞豫:《新时期律师执业风险浅析》,《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篇6:律师执业风险

(2010-08-23 14:10:35)转载标签: 风险辩护律师被告人律师执业案卷杂谈

律师该怎么做?做律师的底线在哪里?哪些界限是律师执业的红线?此前我并没有认真、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这些天来,看到很多法律人在提及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哪个提出问题的人确实地把律师执业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具体化,仅仅停留在口号式的宣讲和发泄上,这对律师以后的司法实践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哪些情况是我们每一个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都会遇到,而界限还不清的问题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0年1月13日,在我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时曾对到会的上百名律师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分工将律师执业过程中遇到的但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的问题开展充分的研讨,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在立法滞后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将我们的研讨结果公布,以便让所有的律师、所有的法律人能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这样不仅为立法做好准备,也让律师们知道我们的界限在哪里,让我们的执业风险变小一些。

前不久,司法部组织全国律协、北京律协召开了一个会议,在这个会上同样谈到了类似的问题。究竟有多少困扰律师执业的界限问题还没有明确?究竟有多少问题需要明确?应当怎样明确?

静下心来思考这个问题时,才猛然发现这种情况原比自己认识到的更为复杂。在自己以往的执业过程中,只是朦胧地根据自己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认知、对法治的社会价值的判断,履行自己的职责。现在看来这样的“自我创新”也许很危险!因为有些问题自以为是没有争议的,答案很简单也明确而顺理成章地去执行,但在立法缺失的状态下,很可能因为另一个观点的产生而被指责为错误的行为,没有立法明文规定这一标杆,谁敢妄言对错?!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我看来,有些问题很明显是不对的,但是实践中确实在这样实施(甚至我也在其中),虽然现在没出问题,可谁又能保证下一次被追究责任的不是我自己? 所以,我迫切地将自己的看到的问题提出来,希望引起同行的重视、希望引起大家的研讨、希望有人补充自己认识到的问题!

关于律师阅卷:

1、是否可以使用照相机、录像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复制案卷材料?

2、辩护律师是否可以根据案卷材料的多少,决定请几名助手帮忙复制案卷材料?

3、二审辩护律师是否可以从一审辩护律师手中直接复制案卷材料?

4、同案不同被告的辩护律师是否可以直接从已经取得案卷材料的律师的手中复制案卷材料?

5、分案处理、或者两个不相干的案件,不同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之间能否接受对方调查?能否出示、提供案卷材料?

6、开庭时提交辩护人手续的第二辩护律师,能否在此之前就从第一辩护律师处阅读案卷材料?

关于通信:

1、被告人与其所请的辩护律师之间可否通信、通讯?

2、目前一些看守所允许被告人给辩护律师寄明信片,告诉辩护律师需要会见、需要生活费、案件已经延期审理等信息,是否合法?

3、一些看守所允许被告人给辩护律师打电话,告诉辩护律师需要会见、需要生活费、案件已经延期审理等信息,是否合法?

4、辩护律师将案件的程序性决定,比如重新鉴定、退回补充侦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等,通过信件的形式寄给看守所,通知被告人是否合法?

5、通过看守所的网站传递上述信息的合法性?

6、被告人、辩护人之间能否就证据分析、质证意见、重现鉴定的申请、要求证人出庭的申请、上诉状、辩护意见等文件通过通信的方式传递?

关于律师会见:

1、庭审前会见,作为辩护律师能否让在押的被告人全面阅卷,核对、辨认证据?

2、能否区别对待,即客观证据(比如书证)、派生证据(鉴定结论)可以让被告人审阅,而主观证据(证人证言、同案被告人的供述等)不能让被告人审阅?

3、庭审前会见,能否详细宣读、或者只能简要介绍,客观证据、主观证据、派生证据?

4、辩护律师是否可以询问被告人关于对案卷材料的意见?

5、庭审前会见,将案卷材料留在羁押场所以便被告人充分阅卷?

6、庭审前会见,能否将自己对案件情况的汇总意见讲给被告人听?或留给被告人文字材料?(包括:证言表述矛盾对比表表格、资金流线图、法人关系图、案情发生时间表)

7、庭审前会见,能否将分析证据以及质证意见讲给被告人听或留给被告人看?

8、庭审前会见,能否将辩护意见给被告人看(如果辩护意见中含有质证意见、含有对比的表格)?

9、被告人是否可以将自己的要求律师调查证据的意见、质证意见、辩护意见等书面文件交给自己的辩护律师?

10、辩护律师是否应该详细介绍庭审的过程和规则?对于法庭询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是否能进行指导、培训?

11、一审宣判后二审开始前,是否允许一审律师回访会见?

12、一审宣判后,二审律师是否可以凭三证会见(此时可能二审法院还没有收到一审转上来的材料)?

13、辩护律师一人会见被告人的合法性?

14、一名辩护律师会见时,出于安全、监督、记录、翻译语言等工作需要,能否邀请其他律师陪同会见?包括异地律师、不同所律师的情况是否合法?

关于庭审过程:

1、被告人、辩护人是否有权要求辨认证据?

2、被告人对于公诉人、辩护人没有全面宣读的证据进行补充宣读的合法性?

3、根据质证的情况,被告人要求对已经质证过的证据重新比对、辨认和质证的合法性?

4、被告人在辨认证据过程中,需要与辩护律师进行协商的合法性?

5、被告人认为证据对比、核对、辨认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要求休庭的合法性?

6、被告人认为自己有罪时,辩护人能否做无罪辩护?

7、被告人认为自己无罪时,辩护人能否做有罪辩护?

上一篇:关于班级建设的意见征求稿下一篇:观看篮球赛三年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