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资料

2024-05-16

孟子两章教学资料(精选8篇)

篇1:孟子两章教学资料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从来纨绔少伟男。,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篇2:孟子两章教学资料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苦难造就人才。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时】二时。

【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导入新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二、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三、初读理解

1、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再由教者范读文。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疏通文句。

3、教师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串讲文,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文。

四、整体感知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5、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一、二。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⑴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⑵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三、四。

篇3:孟子两章教学资料

对《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篇古文, 可从如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文本理解。

文本理解是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从作者背景知识、字词句意义的理解入手。

1.背景知识。

本文作者孟子, 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 一国之君王首先要保护自己的人民, 要让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与此相应,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孟子认为, 君王若推行仁政, 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否则, 君王将失去民心, 直至被人民推翻。孟子还具有了一定的辩证统一思想, 他认为, 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无内忧外患的状态下, 必然会走向灭亡, 因此提出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观点, 为世人所流传不止。此外, 要理解本文, 还得理解文中提到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相关经历。舜之前耕田于历山, 至三十岁时被尧提拔起用, 尧去世后, 其继承尧君主之位;傅说原来是为别人筑墙的人, 后来被殷王发现而起用为相;胶鬲最开始是贩卖鱼和盐的小商贩, 后来被西伯侯 (周文王) 举荐给商纣王, 再后来又辅佐周武王治天下;管夷吾即管仲, 本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子, 后来纠在君位之争中败于公子小白 (齐桓公) , 管仲获罪入狱, 后齐桓公惜其才而起用为相;孙叔敖初隐居于海边, 后被楚庄王知悉而起用为令尹;百里奚原为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 虞国败亡后他被俘, 后成为奴隶, 秦穆公知其才能, 用五张黑羊皮从奴隶市场将其赎出, 并任用为大夫。这六个人的相关背景知识, 对理解文本至关重要, 因此不可忽视。

2.字词句理解。

理解本文, 要重点突破的字词有“发、举、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是人、心志、空乏、动心忍性、曾益、过、作、征、喻、拂士”等, 对这些字词的理解,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如“空乏”, 本为形容词, 指无任何东西, 但在文中为使动用法, 意为“使……空乏”, 文中是指使人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是由两个使动结构合成的并列式短语, 意思是使心动, 使性忍, 这里的“忍”与“韧”相通, 在文中整个短语可释为“使心灵受到震动, 使心性变得坚韧”。限于篇幅, 不一一解释, 其他字词结合文本语境理解即可。在理解字词基础上, 还应对一些重点句进行理解, 如“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有助于下一步把握文章论点及思想。

第二层次:思想把握。

此处所言之思想, 是指文章的主旨、论点等内容。对于本文思想的理解, 可从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中得出。一是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充分了解六个人的背景知识后, 引导学生发现:这六个人的出身相对都较贫贱, 他们成功之前都经历过一番磨炼。二是文中“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很显然, 这几句话是承前而引申的内容, 是说人要担当大任, 必先经历磨炼, 以形成坚韧的意志力。三是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说明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讨论后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国家, 长期没有内忧外患, 便终将走向灭亡。由此可推导出:一个国家要想久存, 必须“入则有法家拂士, 出则有敌国外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文章主旨便逐渐清晰, 最后学生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便会有深刻的理解。

第三层次:现实拓展。

教学古文, 不能单纯地就古说古。历史总是对现实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过去的经验总能作为未来的参考。因此, 古文教学, 特别是说理性或历史性古文的教学, 在理解文本、把握思想意义的前提下, 还应结合现实作引申拓展, 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思考, 以从中得出更加深刻的启示。

文中讲到磨炼, 可让学生结合现实讨论具体的磨炼实例。教师可举一些现实奋斗成功的例子进行分析, 让学生切实理解“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的深刻含义, 让他们明白, 一个人要成才, 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必须肯吃苦、敢吃苦, 并且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

在讲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之后, 可举温家宝总理2008年5月23日为北川学子所题的“多难兴邦”让学生讨论:温总理题此字的用意是什么?此时可引导学生讨论, 汶川大地震虽然是自然灾害, 但对于我们国家而言, 可算是一种“内忧”。面对这样的灾难, 人们必定要从国家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反思, 要在公共危害预防上思考更多的对策, 从而在将来提升应对能力, 这可促进国家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温总理题字显然是想让灾民们振作起来, 是想告诉灾民乃至全国人民:忧患能让国家更加兴盛, 人民更加富足。除此之外, 还可举其他类似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令其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篇4:《孟子》两章 学生学习资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1、孟子,名。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 “。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夫环而攻之(包围)(2)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3)委而去之(放弃)...(4)寡助之至(极点)(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6)足兵(军备)...(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 ,背叛)..(9)兵革非不尖利也(兵器)(10)民信之矣(信任)..

4、孟子在文中指明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 人和,它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 ”

5、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文中体现了孟子什么政治主张?

要施行“王道”(“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或“要体恤百姓,凝聚人心”)、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9、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B)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10、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的身体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别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于言语之中,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人恒过()

6、曾益()

二、第一段的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答:共同点:①都是出身卑微②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道理: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三、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答:‚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使命。

‚是人‛既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四、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他们必须经历哪些磨砺?(原文)答: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心理、身体、生活)五、一个人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什么?(原文)

答: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六、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一论点是如何提出的? 答: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②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③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文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具体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八、请写出三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九、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答:居安思危

十、许多震慑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都是在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请例举几个这样的事例。

答: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贝多芬双耳失聪仍然坚持音乐创作。仲尼厄而作《春秋》。

篇5: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 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篇6:孟子两章教学资料

1.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提示

1、了解作者、背景、课题.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4、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②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③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④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⑤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畔”:“叛”的通假字,背叛。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齐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⑵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⑶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附参考答案:

⑴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⑵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⑶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3、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1、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2、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3.积累词语

篇7:孟子故里专家开讲孟子公开课

据中新网消息, 中国孟子公开课4月底在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开讲。首批学员、邹城居民代表、新闻媒体共200余人出席开讲仪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以“从孔子到孟子”为题讲授孟子公开课第一讲, 然后为学员讲授了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 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孟子与孔子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据孟子研究院专家介绍, 从4月27日开始, 孟子公开课隔周周末上课, 每次120分钟, 有讲解有互动, 12讲课程分6周完成。其内容涵盖孟子的思想渊源、齐鲁文化与孟子、孟子其人其书、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民本思想、为官之道、正气论、王道思想、孟子如何成为亚圣、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海外影响等方面。整个课程既有理论阐释, 又结合现实需要, 注重孟子思想现代价值的应用。

篇8:《孟子两章》的优秀教学设计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上一篇:规则的意义课后记下一篇:寒假大家都知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