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专业各科总结

2024-04-23

公卫专业各科总结(共2篇)

篇1:公卫专业各科总结

一、机构设置

二、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党支部监督、工会参与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组成中心委员会,成员由中心党政班子成员组成。全中心共设立7个科室,其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办公室

1、负责做好来客的接待与登记,协调各科室的工作,传递领导指令,并深入科室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

2、负责草拟全中心综合目标管理办法、计划、总结和各种请示、会议综合材料等。

3、负责全中心文书资料的归档保管工作,协调各科搞好业务档案资料的应用管理。

4、负责中心学习、考勤记录和各类文件登记处理、督导和归档工作。

5、负责督促落实考勤制度和劳动纪律制度。

6、协助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负责会议室和党员活动室的管理。

7、负责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汽油票、招待用品等各类物资的保管和供应。

8、根据各科室所需办公物资的短缺情况制订购进计划,经领导同意后及时购进和供应,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对中心重要资产购置和房屋修缮等提交计划报请会议研究并负责具体实施;协助财务科做好各类固定资产的基础登记工作。

9、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加强全中心的水电、电话等管理工作;负责门卫管理和清洁卫生管理工作,每月组织一次清洁大扫除。财务科

1、年初负责草拟财务预算,提交中心办公会决定通过,年终搞好财务决算及分析工作。

2、负责全中心往来帐目、资金的管理工作,负责对医药器材及疫苗的出入库工作和有关业务收入进行盘点、稽核。

3、负责全中心固定产的清查、登记、管理工作。

4、负责各种开支的审核,及时上报财务报表。卫生监测科

1、负责卫生检验业务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以及业务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配合检验科做好监测检验报告单的打印、发放工作。

2、协调卫生监督所的卫生监测采样工作,做好来样的收集、登记和送检工作。

3、负责组织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评估工作;

4、负责组织学生的体质调研、疾病防治和健康体检工作;

5、负责组织有毒有害职业人员的体检和评估工作。

6、负责日常消毒药品发放工作。检验科

1、完成各相关科室正常和临时性的检测任务,做到数据准确,报告及时;对临床检验、体检的检验结果做好登记。

2、开展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项目;引进新技术,不断开拓各类抗体检测服务项目。

3、完善各项检测程序和检测制度,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保管,建档率和设备使用率达100%。

4、负责委托产品检测任务。

5、负责开展新项目所需的检验项目。

7、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及人员管理工作,搞好各类资料的汇总、归档。疾控科

1、负责急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收集整理疫情资料,每月做好疫情动态分析、综合评价和疫情报告工作;发生暴发疫情、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上报,组织扑灭或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并有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或事故应急处理报告。

2、按质按量完成省市下达的重点急传病、慢性病、地方病监测任务,并有监测计划、方案、总结。

3、开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调查工作和重点传染病的个案调查工作。

4、按规定指导和开展医院消毒、医院污水监测工作。

5、组织召开乡镇防保工作例会,有计划安排以会代训的内容,并经常进行工作督导。

免疫规划科

1、负责对全县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管理,各项资料汇编成册、归档。

2、负责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异常反应和免疫相关疾病的调查处理。

3、严格按要求做好全县预防用生物制品的计划、采购、供应和冷链管理工作,督促指导药库管理人员做好疫苗出入库登记工作,每半年和年终配合财务科做好库存实物的清盘点,对GAVI项目疫苗及注射器实行专帐管理。

4、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领部门的要求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制定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牵头编印不同形式的卫生宣传资料,建设管理好中心网站,经常给报社、电视台等单位提供卫生宣传资料,普及卫生科学知识,积极推广二类疫苗,按质按量完成中心统一规定的疫苗接种任务。

5、配合其他各业务科室组织开展卫生教育、卫生咨询、科普讲座和做好各类卫生纪念日、宣传日、宣传周的宣传活动。

关于2012年职称评审有关问题的说明

时间:2012-2-22 10:17:39,点击:0

为完善我院职称评审工作,有利于拟晋职人员及时准确了解2012年职称晋升的相关信息,现将2012年职称晋升的有关解释和要求公布如下:

1、特殊贡献认定和加分问题

认定为特殊贡献必须为:本行业岗位成绩突出,获得国家四大奖项者;在处置突发事件(抢险救灾)工作中服从组织分配、调遣表现突出,支援时间单次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以上者;在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对外联系过程中,有突出贡献,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应达到百万元以上。分值为5-15分,具体分值由职称领导小组议定。

2、论文评审资格要求

(1)晋升正高职论文项资格影响因子最低标准调整为0.4,晋升副高职论文影响因子最低标准调整为0.3,2011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按原标准认定。

(2)教学、实验、医疗、护理、工程等系列文章要求为科技类杂志发表的相关专业文章,非科技类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无效;研究、图书等系列要求为社科类杂志发表的相关专业文章,非社科类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无效,(辅导员、外语、社科等特殊岗位人员,科技、社科类期刊有效;各系列人员发表在社科类杂志上的教学法研究文章有效;高校学报不在限定之内。)。

(3)论文字数要求均为1500字以上。

3、论文项其它问题

(1)拟晋职称人员年发表有效文章为5篇;有效积分篇数限定为13篇,2、3作者有效积分篇数限定为3篇超出篇数不予计分。

(2)双肩挑人员发表的与兼职岗位有关的论文按第2条标准认定可作为加分,但不能作为资格条件。

4、首位晋升、末尾淘汰问题

(1)首位晋升标准为限额数4-6人晋升1人,7-10人晋升2人,11-20人晋升3人,以后每增加10人晋升增加1人。末尾淘汰标准为申报人数10人以下淘汰1人,11-20人淘汰2人,21-30淘汰3人,以此类推。

(2)副高级职称首位晋升时,需同时具有三大检索之一的论文(第一作者)和省级教、科研立项(前三位)或省级教、科研奖项(前三位);正高级职称首位晋升时,需同时具有三大检索之一的论文(第一作者)和省级教、科研立项(主持)或省级教、科研奖项(主持)。否则不能首位晋升,中级及以下职称首位晋升要求不变。

5、专利问题

获得国家专利管理部门授权的发明专利加10分,实用新型专利加5分,外观设计专利加2分。(以上为等级内额定人员有效)

6、量化加分问题

量化加分材料严格限定为自然情况、政治荣誉、特殊贡献、科研或教改立项、科研或教改奖励、论文、学术地位、著作教材、专利等量化表规定的项目内材料,对于各种行业表彰、新项目新技术引进及推广等不在以上范围内(量化表规定范围内)的业绩与成果不予贴靠算分。

8、晋升正高职称必须有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经历,方予以晋升。

9、量化表分值标准按本说明相应调整(详见量化表)。

10、以上说明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篇2:公卫专业各科总结

1 中美两国MPH教育比较

1.1 入学制度的比较

第二军医大学MPH按国家规定进行招生,要求申请人必须是医药卫生类专业本科毕业且获得学士学位,有从事公共卫生及相关工作满3年的经历。申请人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MPH联考,达到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者方可入学。哈佛大学MPH要求申请人必须具有医学博士(MD)、骨科医学博士(DO)、牙科博士(DMD)、法学博士(JD)或具有与卫生相关的博士学位,或与卫生相关的硕士学位加上3年以上工作经验。同时,MPH也接受完成了3年医学或牙科教育的学生入学。美国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由各校自主招生,学校根据申请人的教育及工作经历、个人兴趣等进行综合评估,择优录取。因此,哈佛大学要求申请人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较强的知识背景。

在招生规模上,近几年第二军医大学招收MPH学生均在90人左右。2011年以前学生为半脱产学习,仅获得学位证书,2012年以来,学生为全脱产学习,可获得学位和学历证书。哈佛大学2012年新招学生298人,其中全脱产学生约占一半,约有10%的学生修双学位,即在获得MPH学位的同时,允许修医学或法学学位。男女比例上两校没有什么差异,均在1∶1左右。

1.2 培养目标的比较

国务院学位办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将我国MPH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要求学员具有所学专业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掌握现代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公共卫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能,能独立从事公共卫生的现场工作;能结合公共卫生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至少掌握一门外语[1]。第二军医大学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则完全按照国家的方案来要求。事实上,这样的要求显得不是十分明确,往往让人觉得MPH是科学学位的低要求,主要是增加一点实践能力培养。

哈佛大学则强调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培养适应不同职业要求的技能,要求掌握公共卫生理论知识,理解与将来职业相关的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实施卫生服务管理,能够分析风险并提出对策以提供更健康的环境、更安全的工作场所、更少的伤害,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则十分明确,主要培养公共卫生领域的领导人才。

1.3 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的比较

第二军医大学设置4个专业方向,即卫生事业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环境医学与卫生监督、临床评价。哈佛大学设置7个专业方向,即卫生管理与政策、全球医学、健康与社会行为、法律与公共卫生、职业与环境卫生、卫生定量方法、临床评价。专业方向设置上,国内培养单位一般设置有5-8个方向,第二军医大学的专业方向设置上比国内其它院校要少。美国公共卫生学院开设的专业方向达60种,分11大类。相比下,美国的专业方向各类要多于国内院校。

第二军医大学MPH课程设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3门,15学分,专业必修课11门,19学分,专业课3学分,按不同专业方向设置不同课程,另有社会实践6学分。总学分共43学分。

哈佛大学MPH课程设公共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公共核心课程1门为《公共卫生学基础》,10学分,这是一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必修课程分6个模块,分别为生物统计模块、流行病学模块、环境卫生学模块、公共卫生管理学模块、社会与行为科学模块、伦理学模块,每个模块提供了4门以上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每个模块要求一定的学分,生物统计模块要求5学分,其它模块要求2.5学分,共17.5学分,同时,各专业方向有一门实践课程,5学分;选修课按专业方向各提供10门以上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在其专业方向上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修满10学分,总学分共42.5学分。

相比而言,第二军医大学的课程种类较少,课程数量也较少,没有选修课程,只有一门专业课程各专业方向不同,其它课程都相同,这使得学生培养没有突出其专业特点。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较为完善,除一门公共核心课程为所有学生必修外,学生可按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同时,在必修课程中,又按模块设置,保证学生在每个模块中都要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又保证了学生学习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选修课程的数量更多,对学生拓展专业方向上的深度和广度起到较大作用。两校有一共同之处是都非常强调实践教学,分别要求修习6学分和5学分,这也体现了两校在MPH培养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4 学习时间和方式的比较

第二军医大学采取学分制,学生在职学习,要求学习期限为2-4年,课程在双休日学习,一般获得学位的时间为30-48个月,绝大多数为36个月,毕业后可获得学位证书。近两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学习时间3年,学生全脱产学习理论课程1年,后两年为实践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在教学方法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以说教式授课为主,部分课程的部分内容采用了案例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处于探索阶段。

哈佛大学MPH教育分全脱产学习和半脱产学习。其中全脱产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连续学习两个学期,时间从九月到次年五月,从医学院或牙科学院一毕业就入学的,要求全脱产学习;另一种形式是夏季项目,临床疗效和定量方法两个专业方向采取这种模式,学生连续3年参加夏季学期的学习,只有医生或有医学相关学位的学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半脱产学习方式则要求学生在2-3年内灵活安排时间学习,但所有课程都是在白天工作日,学校没有提供网络学习、晚上或周末课程。在教学上方式比较多,充分应用案例教学、现场调查、研讨教学等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多,特别是网络辅助教学比较成熟。

2 讨论

在入学选择方式上,美国MPH的入学条件相对宽松、灵活,体现了培养单位的招生自主权,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职业和专业背景。而我国的招生方式上则相对不灵活,给培养单位的自主权不够。公共卫生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情,更是一个需要社会多部门合作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支具有良好教育和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才能保证公众的健康。因此,职业背景多样化符合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应当扩大招生对象的选择范围,既允许已在公共卫生领域工作的人员报考,也应允许对公共卫生有浓厚兴趣的其他人员报考,同时还应允许本科毕业生报考[2]。在近2年的“双证”学生中,已经开始招收本科应届毕业生,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当然,除应届本科毕业生外,MPH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回原单位工作,与美国的自由择业不同。因而,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平衡生源比例、改进教育管理机制与用人机制的结合,使MPH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结构的作用。

在招生规模上,美国也远远大于我国,已经成为公共卫生教育的主流。公共卫生的教育应以MPH为主,这也应成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2]。尽管我国每年招收的MPH学生还不多,但报名与录取数之比与其他专业学位相比明显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应当适当控制招生数量[3]。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我国培养单位往往参照国家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较少突出各院校的特色,且与科学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没有清晰的界定,没有突出专业学位的特点。而美国的公卫学院在制定培养目标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既突出专业学位的特点,又突出培养单位的优势。

在专业方向上,我国的专业设置种类还不丰富,学生集中于公共卫生的核心学科。而美国专业设置种类多、内容丰富、国际化程度高[2]。尽管目前我国的MPH教育在提高公共卫生骨干技术力量的结构上,已初见成效,但专业方向偏少、国际化程度不高,仍然不能满足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位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培养单位,应在这方面进行尝试,拓宽专业方向,提高国际化程度。

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较多的强调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对卫生服务的整体功能还不够重视,而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所不足。而美国MPH则更为强调卫生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卫生管理的效能,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

综上所述,与美国的MPH教育相比,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拓宽专业方向,吸收多种专业背景的有志于公共卫生事业的人员,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与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摘要:通过对中美两国公共卫生硕士(MPH)教育在入学制度、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学习时间与方式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差距,为我国MPH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硕士,医学教育,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S].2003-03-31.

[2]徐明生,杨东亮,廖启靖.中丹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5:27-29.

[3]蔡楠,吕筠,李立明.中美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893-2895.

上一篇:用怎么也造句下一篇:官样文章常用词语(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