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24-04-15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精选6篇)

篇1: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 三 节 撒 哈 拉 以 南 非 洲

下 符 桥 中 学 周 宝 珍

课标要求 :

1、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2、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特点。

2、运用图片及有关资料,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传统民居的特色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通过对非洲黑种人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种族平等的观念和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4、知道本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学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重点和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特点。

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快速发展。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等 教学理念: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播放介绍本区的文化视频,展示本区的自然和人文图片,用一个地区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新课学习

1、黑种人的故乡

(1)位置、范围、气候和地形---自然环境 相对位置:

[显示]出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轮廓”的世界地图。[读图提问]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位于非洲。

海陆位置

[读图提问]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海陆位置。[学生读图] 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濒太平洋。

位置和范围

[学生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

[读图提问]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学生读图]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拉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活动——记得快:在说出图中位置名称。

纬度位置及气候

[读图提问]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观察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的纬度位置特点。

[学生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从中部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

[提问]从纬度位置看,本区大部分处于什么气候带? [学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活动: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分析左图,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例,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存在明显的“干、湿”两季。2.结合下图,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当地传统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茅草的遮阴效果比较好;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有显著的避雨功能。

主要地形区和地形

[读图提问]请在地图中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ABCDE。

[学生填图]在板图中填注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

[读图提问]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学生回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2)独特的文化

[提问]思考: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PPT] 黑种人的故乡

90%以上 祖先 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 [PPT]---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黑种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并创造了独特而极具活力的文化。

---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PPT]黑种人音乐、绘画、雕刻等艺术天赋

[视频播放]黑种人能歌善舞,感受撒哈拉以南非洲独特而又极具活力的文化 [提问]不知大家是否感到,这里的文化与我们有很大差别,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我们要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渊博欧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如节奏感强的歌舞艺术。

2、快速发展的经济

(1)丰富的自然资源

[PPT]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

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哪些自然资源? [读图]本区的自然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2)长期落后的原因

[PPT]展示20世纪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活图---经济落后

[探究]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而经济却比较落后?  原因之一: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原因之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关系。初级农矿产品价格 工业制成品价格

[承转]针对经济落后的状况,为本区出谋划策。

(3)快速发展经济的策略

[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学生]策略:

首先,本区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其次,进入21世纪,发展商业、增长消费,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今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充满希望的土地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理清主要知识脉络。

四、随堂检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1、位置、范围

2、气候--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地形--以高原为主

4、人种与文化 主要以黑种人为主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1、丰富的自然资源

2、长期落后的原因

3、经济的发展

篇2: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图片,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知道本区是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初步了解非洲黑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地图的变化。

4.了解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和后果。

6.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

能力目标

1.通过本区大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图像、地理分布图、气候图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像获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比较分析本区的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示意图,以及人口、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培养理解、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非洲黑人原始居住地与外来移民长期殖民统治问题、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问题、人口粮食环境与贫穷问题及如何解决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综合分析,理解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培养正确的人地观。

2.通过对非洲黑色人种文化、风俗、艺术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知识讲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国际主义教育。

3.通过本区关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和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树立国家之间不仅需要平等互利、相互合作,而且还要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的观点。

●教学重点

1.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区。

2.黑人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3.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4.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干旱和土地荒漠化问题的形成原因。

2.如何协调人口、粮食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3.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分析、读图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自备一些与本区有关的图片。2.自制多媒体课件。3.有关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录像《走进非洲》,让学生用眼用心去感受一下非洲这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看完录像后,提出问题:①非洲是以什么人种为主?(黑人)②是不是所有非洲国家都是以黑人为主的?(不是,如埃及就是以白种人为主)

老师讲述:非洲按照人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可分为两部分,以撒哈拉沙漠为界,以北的是北非,它是以白人为主的阿拉伯世界;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黑人占90%以上,因此有“黑非洲”之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黑非洲”。

板书: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黑种人的故乡

[讲授新课]

电脑展示:课本66页图8.2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读图了解本区分布。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知的有关“黑非洲”的知识。交流完毕后,每人起立说一句有关“黑非洲”的小知识。(可采用抢答形式)

评价小结: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说得都非常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确是一块神奇而又迷人的土地。这里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雨林、无际的草原、繁多珍稀的动物,以及被誉为“地球的伤痕”——东非裂谷带,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奇特的赤道雪,维多利亚瀑布和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坦噶尼喀湖的秀丽景色。此外,本区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及风土人情,非洲的音乐、歌舞、绘画、雕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电脑显示图片68页图8.27制作和出售手工艺品,图8.28非洲的鼓手)非洲黑人的体育天赋也在世界体坛大放光彩,不仅如此,本区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阿克苏姆、苏丹、马里王国,它们悠久文明的历史仅次于古埃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神奇迷人的一切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也成为探险家、考古学家、科学家向往的地方。

过渡: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有哪些主要国家?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各大洲中的地位如何?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本区的位置。

电脑展示:课本67页图8.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问题:①本区东西部分别临着什么海洋?②请同学们找出本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③请同学们找出非洲大陆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的名称。④在图中找到赤道,观察赤道穿过本区什么部位。

学生回答:

学生甲:本区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学生乙:本区大西洋沿岸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

学生丙: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是好望角。

学生丁:赤道穿过本区中部。

老师小结:通过同学们读图思考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本区的位置是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

板书:位置→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低纬地区

学生活动:学生读课本67页图8.26找出以下地理事物: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尼罗河、东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

老师检查:分别让5名同学上讲台在电脑投影图上指出以上地理事物。

提出问题:①本区地形以什么为主?②海拔大多在多少米以上?③地势向什么方向倾斜?

学生活动:学生对照地形图讨论交流以上问题。

得出结论:本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本区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西部及本区北部低。

板书:地形→高原大陆

过渡:我们知道人口的分布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那么本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居民是一种什么样的分布状况呢?

板书:原始居住地分布

电脑展示:课本69页图8.29“非洲的黑人原居住地和外来移民”思考:①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在哪里?②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如何?③目前非洲有哪些国家的外来移民?

学生回答:

学生甲: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

学生乙: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

板书:原始居住地分布→自然环境

学生丙:目前非洲的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引申思考:这些欧洲人为什么要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电脑展示:非洲矿产资源分布图、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图。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读图讨论:①本区的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②欧洲人移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的是什么?③欧洲人的到来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④目前本区政治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后并派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

1组代表:本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不少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像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的储量也很多。南非是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几内亚是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赞比亚是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2组代表:欧洲人移民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为了掠夺黄金、象牙、香料等各种物产。

3组代表:欧洲人的到来,使这里广大土地都被英国、法国、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强占和瓜分,大多数国家都沦为了殖民地,长期遭受殖民主义政治统治和经济影响,经济非常落后。

4组代表:二战以前,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到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也宣告独立。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只有少数岛屿仍为英、法属地,非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很大变化。

老师评价并引申思考:各组代表的发言都非常精彩。目前在美洲黑人分布也较多,那黑种人从非洲迁向美洲的历史经过是怎样的?(启发学生联系学过的历史知识来分析)

学生回答:殖民主义者来到黑非洲首先掠夺这里丰富的资源和物产,进而又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将黑人当作商品卖往世界各地,并对大量移民进行长期统治。

老师小结: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非洲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但是,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侵入,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绑架、掳掠运往美洲贩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独立。许多国家独立后,正逐步摆脱殖民主义经济的束缚,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地形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反馈练习]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

A.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

B.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

C.红海和地中海之间

D.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

2.关于好望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大陆西南端

B.该处为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C.该处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

D.好望角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大势是()

A.由北向南倾斜 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由南向北倾斜 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4.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A.西部

B.北部

C.南部

D.东部

5.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高原地形为主,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B.西部高原上有一条断裂深陷的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坐落在南部高原上

D.刚果盆地位于本区中部偏西的高原之中

6.世界上出产铝土矿最多的国家是()

A.南非

B.埃及

C.摩洛哥

D.几内亚

7.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非裂谷带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现在还在继续扩大

B.本区气候炎热多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C.本区的石油资源,虽不如西亚北非丰富,但尼日利亚却是本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D.本区的降水量比北非要少得多

8.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刚果盆地 B.南非高原

C.东非裂谷带 D.几内亚湾沿海地区

9.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是()

A.撒哈拉以南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

B.非洲南部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C.黑种人各部族没有各自的语言、风俗和原始宗教

D.非洲南部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_______个独立国家,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现在,黑非洲的国家都已_______,非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参考答案:1.D 2.A 3.B 4.C 5.A 6.D 7.A 8.D 9.A 10.三 埃塞俄比亚 利比里亚 独立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活动与探究

篇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世界上仍有超过6,000万小学适龄儿童未能在学校正常学习,其中大部分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以下简称SSA)和南亚。普及基础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适龄儿童能否接受教育,能否获得知识和技能,不仅是贫困本身的含义,也是影响贫困的因素。持续而有效地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且有助于减轻贫困、人口迁移和疾病造成的代际差异、提高女性地位以及消除社会不平等。

令人振奋的是,从1999年至2009年这10年间,世界范围内小学入学率得到显著提高。在SSA,这10年间辍学学生数量从4,200万减少到2,900万,南亚也从3,700万减少到1,800万。目前,平均来说,SSA入学率可以达到102%,南亚则为106%。入学人数超过当地6至11岁儿童人数,说明其中有不少超龄儿童。从去掉超龄儿童之后的“净入学率”来看,其数值明显偏低,SSA仅为76%(南亚为86%)。这说明在SSA,仅有大约3/4的适龄儿童有机会上小学。

女童的教育参与率也比过去提高很多。在SSA和南亚,入学男女生的比例为100∶95。一些国家的进展相对缓慢,不少地方在校男童数量比女童高20%。低入学率、高复读率以及超龄是女童参与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那些入学率处于中上等水平的国家,女学生的数量明显比男学生多。

失学现象在中学更为严重。许多落后国家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无法升入中学,不足一半的学生能够有幸完成中学教育,并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培训。这些能够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大都来自富裕家庭。对于那些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他们完成中学学业的可能性仅是富裕家庭子女的1/10。另外,就性别来看,小学阶段男女生参与率已存在差异,到了中学,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与那些教育普及十分迅速的国家相比,低入学率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中国,除了一些西部边远地区,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升入中学。[1]印度南部也差不多如此,只是北部一些欠发达地区情况稍差。与此相反的是,整个非洲的中学普及率都不高。确实,经济发展是教育普及的有力支撑,但是,经济发展更要依靠小学后教育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外商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投向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

目前,超过6,000万小学适龄儿童没有能够接受基础教育。很多未能按时入学的儿童严重超龄。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儿童在接受了6年甚至更多教育后仍没获得最基本的技能。如果把这些“隐性失学”儿童也算在内,未真正接受小学教育的儿童的数量超过了2.5亿。在此基础上,如果将初中包括在内的话,那么,这一数值将更高。

1990年,各国领导人和国际发展机构在泰国的中天集会,讨论“千禧年发展目标”(即于200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小学教育)。2000年,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他们再次相会,总结尚未完成的使命,并将时间放宽到2015年。现在,离预定时间只剩下2年。这意味着,到2015年前,所有学龄儿童都必须注册入学并完成小学学业。但在SSA和部分南亚地区,这一目标显得遥不可及。

“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本应该带来更好的结果:比如入学更加公平;性别的不平等现象减少;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入学差距的缩小;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差距的缩小;超龄儿童的减少。

但我们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2,3]尽管在教育资源上,SSA与世界其他地区并无差别,但这里仍旧是世界上教育最为贫乏的地区,至今还有很多超龄儿童无法完成学业。[4]在南亚,经济发展导致了阶层分化,教育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贫困人口越来越被边缘化。

在过去20多年里,各国政府和国际发展机构两次试图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小学教育,但都没有实现。对于那些当年的儿童来说,曾经的愿望是多么美好,但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成人,却发现一切并非如此。看来,如果想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并达到国家要求的学业水平,对目前整齐划一的做法稍加变动显得非常重要。

“千禧年发展目标”已成为镜中之月,在2015年之前必须进行再次修正。任何新的目标(可能是2025年),都需要认清一点,即教育普及远比入学率重要得多。如果想要真正普及小学教育,质量、公平和学业提升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缺乏的是具体的行动。为什么那么多儿童没有能够充分享受其受教育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治经济体制的障碍,使得人们在普及教育、调动社会资源和管理公共事业上缺乏明确的导向性。任何理由都不应该成为“千禧年发展目标”失败的借口,而这一失败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代人的失职——我们没有把子孙后代的利益放在首位。

二、CREATE的理念

普及教育是发展的核心,也是“千禧年发展目标”的核心。教育既是贫困的原因,也是缓解贫困的一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基础教育,既有助于减少贫困,又能够促进社会公平,还能够改变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教育能够传播知识、培养技能和陶冶情操,因此,从长期来看,普及教育对于提高生产力,减缓由贫困、人口迁移和疾病造成的代际差异,提高女性地位,促进平等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发展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进教育普及,教育机会,转换和股票研究联盟CREATE(Consortium for Researchon Educational Access,Transitionsand Equity)提出了一个“失学区域”(Zones of Exclusion)模型。该模型已经在社区和学校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并且逐渐成为一种政策对话工具。[5]在每个区域中,儿童失学的类型和原因都是不同的。不同社区的失学区域也不尽相同。模型如图1所示(详情请访问网址:www.create-ropc.org),它按照学段将由于各种原因失学的儿童的比例表示出来。

零区:主要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失学的儿童。大多数学前教育是私立的,而且收费高昂。

一区:主要是指那些从未上过小学的儿童,包括本来具备上学条件最后却没有上学以及由于生计、区位、身份、残疾、犯罪等原因没有上学的儿童。

二区:主要是指那些接受过一段时间小学教育后意外失学的儿童。他们主要是因为参与率太低而无法完成学业。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这种情况。

三区:主要是指那些目前在学但辍学风险较高的儿童。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好,而且课堂参与率较低。这些儿童可以被称为“隐性失学”——他们虽然也去学校,但是不太学习,也不按时上课,而且年纪较大。

四区:主要是指那些升学失败的儿童。他们由于考试不好、名额有限、经济条件不好,或者距离学校较远等原因,没有能够顺利进入中学学习。

五区:主要指那些在中学期间辍学的儿童。

六区:主要指那些目前仍在中学学习,但辍学风险较高的儿童。

三、加纳、南非、孟加拉和印度四国的失学区域

“失学模型”可以用于分析国家层面的教育普及状况。[6]图2至图5呈现了加纳、南非、孟加拉和印度四国的情况。

在加纳(图2),1到3年级儿童的入学率从整体上来说要优于其他3个国家。在1年级的时候,男、女童入学人数基本持平,但从此后一直到6年级,女童辍学人数明显比男童要高。但是,对于那些能够进入初中的女生来说,她们辍学的比率要略低于男童。[7,8]9年级是一道坎,由于高中门槛高、开销也大,因而升学人数明显减少。在所有适龄儿童中,能够上完9年级的学生仅占一半左右。此外,就目前来说,约20%的高中生(绝大部分来自收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能够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占整个大学新生比例75%左右。总之,加纳基础教育的现状是资源配置不均衡、质量差别较大,该国距离实现全民普及基础教育的路途还很遥远。

南非(图3)几乎实现了基础教育的普及。从1年级至9年级,入学的人数与适龄儿童数几乎一样,有时还要超出。9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女童比男童多,这一现象在非洲南部其他国家也存在。从9年级开始,留级的现象开始增多,很多学生在念完12年级以前就辍学了。在12年级以前,虽然有一些选拔性考试,但很少有学生因为考试成绩太低而辍学。因此,尽管南非拥有很高的入学率和升学率,但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不理想。[9]

在孟加拉(图4),1至3年级在读学生数明显高于适龄儿童人数,这说明超龄、低龄和复读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剔除复读生,1年级的入学率应比现在低30%左右。从4年级开始,学生人数开始低于适龄儿童人数。现在,男女学生人数大体持平,不像20年前差别那么大。孟加拉小学学制较短,只有5年。目前,该国小学毛入学率超过100%,但只有50%的学生能够升入初中(6年级),能坚持读到11、12年级的大约只有15%。[10]

印度的图表(图5)显示,尽管受惠于“全民教育计划”支持的大规模资助项目Sarva Shiksha Abhiyan,但从国家层面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能够完成5年级学业的儿童不足60%,而成功升入9年级的儿童不超过40%。从3年级开始,入学人数显然低于适龄儿童人数。此外,男女生之间的入学率差别十分明显,这种差距一直持续到10年级后开始缩小。[11,12]从人口构成上来说,本来印度女童就比男童人数少。在某些地区,堕胎和移民使得男女比例高达1000∶800。但是,该图隐匿了印度各州之间入学模式的巨大差异——北部一般入学率较低,而在南部,大部分儿童都升入中学。

在这4个国家中,从未上过学(也即“一区”)的儿童占适龄儿童的比例普遍低于10%(或者5%)。政府声称,绝大多数5至15岁儿童都已入学。而那些无法就学的儿童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公民身份(例如,非法越境者和国内流动人口),或者受到社会的无端排挤(例如,种群、身体残疾、艾滋病和游牧民等)。“二区”(也即小学辍学)是失学最严重的区域。在这4个国家中,有3个国家超过一半的儿童无法念完9年级。

在“三区”中,学生虽然能够上小学,但仍存在辍学的危险。他们往往出勤率低(即在校学习时间低于规定的90%)、年龄较大(一般大2到3岁),还有成绩太差(落后2年甚至更多)。在南非,很多孩子不按时到校上课,有1/3的4年级孩子超龄2岁以上,超过一半的6年级孩子仅达到4年级水平。[13,14]在对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一所学校进行调研的时候,研究者们发现,当天竟然有35%的孩子没来上学。[15]在加纳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超龄2年以上。[16]在孟加拉农村地区小学的调研中,大约一半的学生超龄2年以上。[17]总之,我们的实地调研数据显示,低出勤率、超龄和学业不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地域差异。

“四区”表示那些无法顺利升入初中的孩子。对于这4个国家来说,适龄儿童的小升初升学率都超过了80%。但是,除了南非以外,其他国家小学阶段辍学情况都比较严重,只有不到50%的学生能够进入初中学习。升学面临着很大的交通问题和附加成本,这对于家庭来说是很艰难的选择。[18]

“五区”表示初中辍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成绩差,开销大,对初中生来说,早早外出打工挣钱远比上学更加重要。另外,对于“六区”的孩子来说,成绩差也是个大问题。但更为棘手的是,这些国家都没有建立相应的学业成绩监测机制。

四、一个拓展的指标体系和一个发展性框架

目前,各国政府和发展机构仍习惯采用“入学率”这一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普及程度。CREATE认为这一指标过于狭窄,我们需要用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看待教育普及问题。[19]要普及教育,就必须考虑到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质量和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学生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评价)。这种拓展的指标体系必须被放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之中才能得到较好的诠释。只有它们才能决定普及教育的起点、明确失学群体的本质、可用的资源、政策环境以及可能的行动。CREATE的拓展指标体系如下:

●在可负担的水平上提供学前教育;

●学生可以就近入学,学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配有合格的师资、学习材料和各种设施(包括自来水和卫生设施);

●小学阶段适龄就学,上下不超过1岁;

●每学年出勤率在90%以上;

●学习结果有效、有用,学业成就满足国家标准;

●合理升入初中,接受各种培训;

●学校建设达标、收费合理、入学机会公平。

为了将这个指标体系与政策制定相联系,实现教育横向与纵向公平,人们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无论干预措施是在国家或者地区层面实施,都需要对现实状况和基本数据有充分的了解。考察过去10年的教育普及状况的变化,可以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不同群体儿童失学的因果模式。现有数据表明,过去大量的外部投入都没有能够产生预期效果,因此,单纯提供更多资源只是在重复历史和扩张这个低效、低质的体系。分区图已经明确地勾勒出失学的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扩大公平入学的关键障碍在何处。“全民教育计划”实施20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在对历史风险认识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推进政策,只会重蹈覆辙。

第二,“全民教育计划”有这样一个政治经济逻辑———即便有能力配置充足的资源,有问责制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没有充分调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意愿,所有旨在提高教育参与率的努力都是徒劳。同样是低收入国家,有些已经成功普及了基础教育,而有些则一再失败,其关键区别就在于政治上是否一致、是否愿意进行必要投资、是否能够有效地使用资源。

第三,普及教育的工作必须得到全面理解,人们必须认识到孩子及其家人也是这项工作的一分子。他们生活在同一关系网内,共同决定了他们将受到何种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如何提供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又如何能够减少贫困。但是在处理入学障碍和不利条件上,在应对过早失学问题上,任何方法都必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家庭、社区、学校、地方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切机会,排除阻碍全民教育普及的不利因素。

第四,在国际层面上,任何发展框架不能仅是一个蓝图,而要作为政策与环境对话的基础。任何框架都必须基于对具体教育系统的诊断之上。它需要利用形成性反馈。

如果能够牢记这四点,下面这个政策对话框架就能够在至少12个方面产生一定效果。

普及全民教育政策对话框架十二要点

1. 改善婴幼儿健康状况,减少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寄生虫感染和身体残疾;

2. 确保所有儿童6岁时正常入学;

3. 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解决辍学问题;

4. 诊断由于学业不良而造成的“隐性失学”,系统跟踪学生学业;

5. 在成本负担合理的情况下,努力普及中等教育;

6. 根据师资、学校条件和班级规模促进有效教学;

7. 学校、教室数量充足,设施齐全;

8. 学习材料充足,使用得当;

9. 为所有学校培训和配备充足的师资,防止校际差距过大;

10. 使用监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

11. 提供充足的助学贷款,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权、教育均衡发展;

12. 开发进度指标体系,监测各级教育的普及、公平和效率。

五、几点启示

到2015年,许多国家都将实现“千禧年发展目标”中与教育相关的两项条款。不过,这两个目标都过于狭隘。如果按照CREATE扩展指标来衡量,届时将有更多的国家无法达标。而只有这些扩展指标得到实现,教育普及才能真正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按计划推进适龄入学,将会使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毕业率大幅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低出勤率需要社区和学校层面的一致努力。学业不良本身不应该成为辍学的借口,而应当被视作一个有待解释的现象、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孩子们无法正常读写,仅能够达到2年级水平,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2015年,人们将再次对“千禧年发展目标”进行评价。届时,2025年(或更远)将成为有关教育普及和教育成果新目标的执行期限。当然,这些目标不能还是一份呆板的清单,而应该成为对症下药的良方。它们必须和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而不能是缺乏资源支持和推进动力的空头支票。

篇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课标解读

本节教材体现了以下几条课程标准要求(见表1)。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利用各方面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认识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环境恶化,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区初级产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意识。

三、教材分析

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完全相同,因此本节通过“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三个专题,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主线,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到各专题内容中,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这样编排符合学生思维递进规律,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本区地理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黑种人的故乡”。由四段正文、六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状况和居民、风俗、文化习惯等人文地理内容。

教材首先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图8.24“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依托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点明本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的自然特点,并通过图8.26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详细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及不同的自然景观,意在激起学生探究本区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通过“活动”认识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做好铺垫。第二段正文点明本区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呼应标题,并通过图8.25“黑种人的故乡”形成直观的感知。第三、四段正文介绍本区灿烂的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利用图8.2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三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用阅读材料“非洲黑种人的传统鼓声”了解其风俗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两个“活动”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依托图8.28“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认识本区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结合图8.29“茅草屋”进一步分析气候与传统民居的关系,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

第二部分“快速发展的经济”。由四段正文、三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四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经济特点,突出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内容。

教材第一段正文点明本区是“资源的宝库”,结合图8.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引导学生认识本区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作物及分布,为后面分析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做铺垫。第二段正文结合图8.31“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说明本区经济特点、成因及危害,第三、四段正文及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则分析本区改变初级产品经济的举措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呼应标题。本组“活动”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以加纳为案例,四个“活动”围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料仓库境遇的原因”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及其危害,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部分“人口、粮食与环境”。由三段正文、两幅(组)图和一个“活动”组成,通过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目前本区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理清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第一段正文说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事实,并通过图8.33“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验证。第二段正文说明本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及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导致粮食短缺,并利用图8.34“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与饥荒”的两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第三段正文则进一步说明本区面临的“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这一严峻问题,让学生理清人口、粮食和环境间的关联性。这部分“活动”是对第三段正文的拓展,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填写协调本区人地关系建议的“金字塔”,让学生认识解决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1。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三组活动共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题组属于知识拓展类,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人地关系。第1题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能力,第一步要引导学生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第二步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变化特点,第三步归纳气候特点。第2题重在认识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落实人地关系这一主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茅草屋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从适应气候、建筑材料等角度分析茅草屋的形成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本题组属于知识巩固类,以加纳的经济特点为案例,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及危害,探讨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要以图文资料为依托分组讨论解决相应的4个小题,了解加纳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及利弊,探讨解决途径,及时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为主的经济特点及危害。

活动三:本题属于讨论分析类,围绕“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认识协调本区人地关系、促进本区发展的措施,具有开放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继学习“东南亚”、“中东”和“欧洲西部”后,教材安排学习的第四个区域案例,其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突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课标解读

本节教材体现了以下几条课程标准要求(见表1)。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利用各方面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认识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环境恶化,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区初级产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意识。

三、教材分析

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完全相同,因此本节通过“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三个专题,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主线,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到各专题内容中,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这样编排符合学生思维递进规律,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本区地理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黑种人的故乡”。由四段正文、六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状况和居民、风俗、文化习惯等人文地理内容。

教材首先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图8.24“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依托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点明本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的自然特点,并通过图8.26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详细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及不同的自然景观,意在激起学生探究本区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通过“活动”认识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做好铺垫。第二段正文点明本区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呼应标题,并通过图8.25“黑种人的故乡”形成直观的感知。第三、四段正文介绍本区灿烂的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利用图8.2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三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用阅读材料“非洲黑种人的传统鼓声”了解其风俗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两个“活动”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依托图8.28“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认识本区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结合图8.29“茅草屋”进一步分析气候与传统民居的关系,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

第二部分“快速发展的经济”。由四段正文、三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四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经济特点,突出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内容。

教材第一段正文点明本区是“资源的宝库”,结合图8.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引导学生认识本区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作物及分布,为后面分析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做铺垫。第二段正文结合图8.31“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说明本区经济特点、成因及危害,第三、四段正文及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则分析本区改变初级产品经济的举措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呼应标题。本组“活动”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以加纳为案例,四个“活动”围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料仓库境遇的原因”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及其危害,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部分“人口、粮食与环境”。由三段正文、两幅(组)图和一个“活动”组成,通过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目前本区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理清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第一段正文说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事实,并通过图8.33“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验证。第二段正文说明本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及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导致粮食短缺,并利用图8.34“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与饥荒”的两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第三段正文则进一步说明本区面临的“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这一严峻问题,让学生理清人口、粮食和环境间的关联性。这部分“活动”是对第三段正文的拓展,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填写协调本区人地关系建议的“金字塔”,让学生认识解决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1。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三组活动共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题组属于知识拓展类,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人地关系。第1题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能力,第一步要引导学生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第二步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变化特点,第三步归纳气候特点。第2题重在认识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落实人地关系这一主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茅草屋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从适应气候、建筑材料等角度分析茅草屋的形成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本题组属于知识巩固类,以加纳的经济特点为案例,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及危害,探讨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要以图文资料为依托分组讨论解决相应的4个小题,了解加纳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及利弊,探讨解决途径,及时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为主的经济特点及危害。

活动三:本题属于讨论分析类,围绕“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认识协调本区人地关系、促进本区发展的措施,具有开放性。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继学习“东南亚”、“中东”和“欧洲西部”后,教材安排学习的第四个区域案例,其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突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课标解读

本节教材体现了以下几条课程标准要求(见表1)。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利用各方面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认识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环境恶化,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区初级产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意识。

三、教材分析

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完全相同,因此本节通过“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三个专题,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主线,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到各专题内容中,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这样编排符合学生思维递进规律,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本区地理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黑种人的故乡”。由四段正文、六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状况和居民、风俗、文化习惯等人文地理内容。

教材首先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图8.24“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依托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点明本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的自然特点,并通过图8.26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详细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及不同的自然景观,意在激起学生探究本区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通过“活动”认识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做好铺垫。第二段正文点明本区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呼应标题,并通过图8.25“黑种人的故乡”形成直观的感知。第三、四段正文介绍本区灿烂的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利用图8.2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三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用阅读材料“非洲黑种人的传统鼓声”了解其风俗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两个“活动”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依托图8.28“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认识本区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结合图8.29“茅草屋”进一步分析气候与传统民居的关系,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

第二部分“快速发展的经济”。由四段正文、三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四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经济特点,突出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内容。

教材第一段正文点明本区是“资源的宝库”,结合图8.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引导学生认识本区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作物及分布,为后面分析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做铺垫。第二段正文结合图8.31“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说明本区经济特点、成因及危害,第三、四段正文及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则分析本区改变初级产品经济的举措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呼应标题。本组“活动”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以加纳为案例,四个“活动”围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料仓库境遇的原因”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及其危害,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部分“人口、粮食与环境”。由三段正文、两幅(组)图和一个“活动”组成,通过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目前本区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理清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第一段正文说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事实,并通过图8.33“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验证。第二段正文说明本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及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导致粮食短缺,并利用图8.34“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与饥荒”的两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第三段正文则进一步说明本区面临的“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这一严峻问题,让学生理清人口、粮食和环境间的关联性。这部分“活动”是对第三段正文的拓展,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填写协调本区人地关系建议的“金字塔”,让学生认识解决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1。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三组活动共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题组属于知识拓展类,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突出了人地关系。第1题重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能力,第一步要引导学生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第二步分别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变化特点,第三步归纳气候特点。第2题重在认识气候对民居的影响,落实人地关系这一主题。首先让学生观察茅草屋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从适应气候、建筑材料等角度分析茅草屋的形成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本题组属于知识巩固类,以加纳的经济特点为案例,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及危害,探讨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要以图文资料为依托分组讨论解决相应的4个小题,了解加纳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及利弊,探讨解决途径,及时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认识本区初级产品经济为主的经济特点及危害。

篇5:高中地理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本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以及各种示意图,使学生了解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

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记忆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本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特点。【教具准备】

非洲地形挂图(最好由教师在图上加绘本区界线)。【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课时】

2课时([提问]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刚果盆地,并读课文有关文字;找到刚果河,看它的流向、注入海洋、沿途地形与尼罗河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板书]

3.刚果盆地

[提问]

请同学们随教师指图,一一答出下列地名:(最好个别提问)大西洋沿岸、非洲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 印度洋沿岸、非洲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

离非洲大陆东岸不远的印度洋中,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大陆西南端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好望角。

[讲解]

非洲国高原逼近海岸,海湾、半岛、岛屿较少,因此海岸线较平直。[板书]

4.海岸线较平直

(若时间允许,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课文”读一读”中有关好望角的内容,并由教师简介好望角在航海运输中的重要地位。)

[读图]

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和“东非裂谷带示意图”,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东非裂谷、刚果盆地的位置和相对高度。

[练习]请个别同学到黑饭前指图说明本区的位置和地形特点。(为了过渡到下面的“气候”教学,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后补充强调“赤道穿过本区”和“海岸线比较平直”两点。)[读图]

读“非洲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非洲气候带分布图”。

[讲解]

同学们从图上可以读出,赤道穿过本区中部、南回归线穿过本区南部,本区大部分处在热带范围,这点和北非一佯,所以整个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

[提问]

请同学们从左图读出,本区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年降水量在多少毫米以上?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或纠正。[板书]

三、炎热多雨的气候

[提问]

请同学们从右图读出,本区共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它们各分布在什么地方?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哪种气候类型范围最广?(以上问题可由多个学生依次回答,教师及时肯定或纠正)。

[板书]

1.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2.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讲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而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则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温季,风从海洋上吹来,降水丰富,稀树草原上的草能长到2米高,树上的枝叶嫩绿繁茂,可供草原上的斑马、羚羊、长颈鹿等食草动物的需要。这时,以食草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如狮、豹等也活跃起来。在已开垦为农出的热带草原区,如果湿季降水及时、适量,收成就会很好。

干季,风从内陆吹来,稀树草原一派冷落:草枯萎、树落叶,野生动物成群迁往有水有草的地方。如果干旱季节过长,田地就无法耕作,有时甚至出现严重旱灾。[读图]

读(A)基桑加尼和(B)恩贾梅纳两地气温降水图。

[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A、B两地气温、降水特点,判断它们的气候类型。(学生回答)

[讲解]

A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

B地气温较高,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半年较多,半年较少,有的年份甚至没有,属

热带草原气候。

[布置思考]

篇6: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回忆一下北非的居民以什么人种为主?那么你是否想了解一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居民生活情况呢?

[展示地图]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什么人种为主,其如何分布?

(黑色人种,其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是否还能从书中的文字里得到关于黑人与非洲有必然联系的信息?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多亿人,其中90%为黑人,是黑人的原居住地,所以本区还有“黑非洲”之称。)

[提问]其它10%是些什么样的居民?他们分布在哪儿?

(简要总结)

[提问]生活在非洲的黑人以前、现在的生活如何呢?

[图片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图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观察图片。请学生概括说出黑色人种的文化特点。]

[承转]早在2 000多年前,黑人就在这片土地上从事原始的农牧业生产,他们曾创造了光辉的古代文明,为何今天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自然条件是一方面,但其能否成为非洲落后的根源呢?

[引导学生讨论,相互介绍自己知道有关黑人奴隶贸易的事情]

[归纳]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并从中掠夺大量黄金、象牙、香料,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这种贸易长达4之久,被掳走、屠杀的黑人近1亿人。严重抑制了非洲的发展,使非洲人民一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承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从而直接导致了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

[展示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非洲政治”地图

[提问]1.二战前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些?

2.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有多少?

[讲解]二战前,本区被英、法、葡、比、西等7国瓜分。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殖民者的统治土崩瓦解,除少数岛屿仍是英、法属地外,绝大多数都争取了独立。

[承转]独立后的本区各国都在积极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民族经济,当由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本区的经济仍很落后,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资料]“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图。

[学生活动]指出图中所列国家各以什么为主要产品出口

[提问]这些商品是原料、半成品还是工业制成品?

[小结]我们把这种以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料、半成品为主的经济称为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而以这种经济形式为主的国家称为单一产品出口国。

[提问]想一想出口汽车、机械产品的国家与单纯出口铜、铁矿石的国家相比,经济收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在这种贸易过程中,要卖是低价卖,要买是高价买,非洲国家就是在这种买与卖的过程中,不断使财富流失。同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出现初级产品的价值下跌,就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同学们可想而知。现在本区各国已经已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以振兴经济。

[承转]非洲各国民族独立后,经济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也在逐步提高,而伴随的危机也出现了,这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长。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远远超过粮食、经济的增长速度,这一现象对本区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

[利用板书归纳]

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困境。

[提问]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获取暂时的物质利益,那么本区的人民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学生讨论]

[归纳]1.控制人口增长;2.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3.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结]我国和非洲各国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也有一些地区由于人口、粮食问题而导致出现了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居民和经济

1.黑人的故乡

2.政治地图的变化

3.经济特征:

(1)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2)解决方法: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 粮食问题 → 环境问题

(2)解决措施

教案点评:

上一篇:国庆节祝福语【祝福祖国的一句话】下一篇:口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