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校园的美文

2024-05-11

有关校园的美文(精选8篇)

篇1:有关校园的美文

美丽的花坛

我们的学校有雄伟的教学楼,有美丽的操场,有碧绿的足球场……这些景物虽美,但在我眼里,它们永远都不能与大花坛相比。

大花坛的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花坛里一片万紫千红,杜鹃花、迎春花、映山红……瞧!玫瑰花好像在表演服装秀,紫的、大红的、朱红的……让人眼花缭乱。春天的花坛,成了蜜蜂和蝴蝶的天堂,它们在花丛中捉迷藏,好不快活!

夏天,桃花仙子露出了粉红色的脸颊,像是在向人们打招呼,不论是哪个人,只要发现了它,一定会走过来,欣赏这美丽的“桃花潮”的。

秋天,许多花儿都长眠了,只有中间几朵菊花坚强的“站”着,守护着花坛的美丽。它们穿着各色的“军服”,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美呆了!冬天,刺骨的寒风没有摧毁梅花的毅力。它显得特别高贵,但它从来不骄傲,只是静静地开放着。相信你看到它,一定会敬佩的。

花坛里还有一些小草,经常为花儿伴舞。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谁能不被陶醉呢?

作者:张莫奇

公众号:小学写作

篇2:有关校园的美文

亲情,是木兰替父的故事;亲情,是孟母三迁的佳话;亲情,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内容,欢迎查看!

篇一:亲情

泉水最清,亲情最真。

乡村的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蜡烛已经所剩无几,照得很昏暗,鞭炮的繁响在四周蔓延,烟雾弥漫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爷爷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椅子还在吱呀作响。在阅读书报的时候,无意间脱口而出了一个名字:阿尼帕。

准备休息的爷爷“噌”地一声站了起来,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他的眼神顿时充满精神,不知怎么的,他轻轻向我招了招手。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走了过去,他招呼我坐下,这架势好像要讲述一个故事,我幻想那故事错综起来像一匹绸缎,好似万颗星星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爷爷饶有兴趣地讲述着他的故事。

阿尼帕夫妇本不富裕,却出于同情收养了19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养育着孩子,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不是亲生骨肉,但都是她呵护备至的孩子,展开了她心灵的羽翼,为那些孩子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饥寒交迫也阻挡不了他们,因为在左胸膛第三根肋骨往里一寸的位置,是那写孩子占据了他整个心。为了孩子,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去含辛茹苦地照顾他们。

故事讲完了,我颇有感触,透红烂熟了的眼眶,渗出泪水。

我陷入了沉思:阿尼帕夫妇的精神的确令人赞叹不已。全世界流浪在外的孩子数不胜数,才几岁的年纪,不应该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不能因为无能为力,就让他们得不到关怀。哪怕献出一点点的力,也能让他们开心许久。和谐相处,不是所有人渴望的吗?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拉上了爷爷,一起整理不需要的衣物、生活用品,捐献给慈善机构。好让那些孩子知道,这世界是还有关爱的。

篇二:感恩亲情

从来都说:“没妈的孩子像个草”难道父爱不重要吗?错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在我从小到大的记忆中,您从来没有对我发过火,没有去刻意的打过我骂过我,一回来,总是尽量满足我的愿望,还时不时的带我去外面玩一玩,开一开眼界。

可是,在我这十多年的生活中,我却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孝敬您的事更没有说过一句爱你的话。

有一次,我得了肺炎,老爸见我那时很不舒服,便带上我和我妈马上开车去到了人民医院,当医生说只要住上俩天院多吊几个吊瓶,在每间隔几天去检查一下就没事了。我爸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了。

在时光的流逝中,我对您的印象越来越浓这也随着您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不知不觉您头上已有不过一半的头发都是白的了,我知道这是您日夜为了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所造成的,我要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让您感觉您儿子长大了。

今天晚上,您从太原的工作岗位回来了,吃完了晚饭,我在玩电脑,你在看电视,我突然转过头来,盯着您的眼睛,郑重的说:“我爱你。”老爸在那儿坐着纹丝不动,有点发愣,我也坐着一言不发。好像两人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开口。这时老爸突然把我抱住,在我的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并且激动的的说:“我也很爱你。”他的动作和他的话打破了这除了电视机之外没有任何声音的安静,我也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闪一闪的光芒。我想:他那时会想些什么呢?有些什么感觉呢?感动、高兴、兴奋……

时光我想对你说:你不要流逝太快了,也不要再让我爸爸的另一半头发再白了。

篇三:亲情让我感动〔〕

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很多,有的似乎早已忘记了,但有的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年,爸爸妈妈晚上加班到很晚,每次晚饭都是自己出去随便买点吃的或者在家中守着冷清的桌子吃泡面,由于几天都是这样度过的,我心里不但不理解他们,反而抱怨起他们来。

那天晚上,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我的卧室,照在我的脸上,星星宝宝们依偎在月亮的身旁,似乎正在认真聆听月亮讲故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正在这时,我听见了门缝钥匙拨动的声音——爸爸妈妈回来了。我立刻闭上眼睛,假装睡觉,似乎是在掩饰这几天的孤单。

我依稀听见了爸爸妈妈的谈话,爸爸说:“我想女儿应该睡了吧?”“唉,最近太忙,只顾着上班,都没陪女儿。小点声儿,别吵醒女儿,孩子上一天的学也够辛苦了。”妈妈小声说是,后来他们的声音我就听不见了,只听见有脚步声正慢慢向我房间靠近。

“吱——”门的把手被拨开了,妈妈悄悄走进我的.房间,小心翼翼地坐在床边上,将我心爱的小熊毯子往上移了移,又将我的头发往旁边掠了一下,亲了亲我的脸,说着:“孩子长大了,懂得照顾自己了。”说罢,又踮起脚尖,走出了房间。

妈妈走后,我想了许多,她的几个动作和话语使我感动。

岁月的沧桑化作几个皱纹,爬上了妈妈的额头,工作的繁忙化作几丝白发,长到了妈妈的头上,而我也从一个幼稚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女孩,而一直没变的是妈妈对我的爱。

篇四:长长的亲情线

亲情是一根又细又长的相思线,一头系着儿女,一头系着父母,无论你走向何方,去到何处,长长的亲情线都时刻紧随着你,传递着家人对你的爱。

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把我寄留在姑姑家里。每次妈妈和我通电话时,我都能从话筒里听到妈妈的啜泣声。哦,那时亲情通过电话线来传递,那细细的电话线,传递着父母对我的爱和牵挂。

初中时,我寄宿在学校,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爸妈则经常提着大包、小包的衣物和食物来看我,通常因为赶了大老远的路,那大包小包的袋口都残留着父母的手温和汗液。每次我接过那些衣物和食物时,那袋口温热的湿感就向我传递着父母对我的爱和体贴。

2007年我离开父母,去到遥远的县城上高中,回家的次数更少了。记得我第一次回家是在一个初秋的下午,当我走到村口时,我看到了忍受酷热、汗流浃背苦等我两个多小时的双亲,他们脸上的汗水传递着对我的思念和牵挂。

偶然的一次,我读到了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我很喜欢这首诗,并且感慨万千,于是写了一封信,寄给五十多里外的父母,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没想到当他们收到那封薄薄的信时,竟然喜极而泣。在那一刻亲情化作两页薄薄的信纸,传递着亲人之间的思念和牵挂。

天地之大,唯亲情永恒。生活之美,唯亲情难忘。但永恒难忘的亲情往往通过那微小的事物传递给我们,我们应该珍惜,没有亲情的日子是孤独的,没有亲情的生活是痛苦的。珍惜传递,让我们用爱传递,给彼此感动。

篇五:芒果味的太阳〔〕

母爱暖暖的,如太阳。母爱甜甜的,像芒果。

我认真的写着作业。数学有一道题很难,又是解方程,又是短除法,加减乘除,很复杂。我已经想了很久了。想着想着,就想睡觉了,上下眼皮直打架,枯燥的数学公式把我弄得心烦意乱。就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外面电视的新闻声音变响了,不知道是谁把房门给打开了,我理也没理,仍旧绞尽脑汁拼命解题。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似有似无,时断时续,一点一点走近了我。

“谁啊。”我不耐烦地问一句,板着个脸,冷冰冰地抬头看。是老妈。她闲着无聊没事干,跑我房间里来转悠转悠,找点气受啊。端个盘子像餐厅服务员一样。我心里自然没好气,谁愿意写个作业冷不防被打断呀?

老妈丝毫没注意到我的这些小细节,她轻手轻脚把盘子往我桌上一放,顺便往我的作业本上望了两望,看到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时,会心一笑,好像放下了什么担忧,又将关切的目光在我脸上停了一会儿,才回过身去,仍旧是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地走了出去。

那关切的目光,比春风还温暖,好像在鼓励我:“没关系,再想想,没有什么题目是能轻易做出来的。”又好像在温柔地催促我:“时间不早了,要上床睡觉了,快点儿。”我再往盘子里看看,口腔里立刻分泌出许多唾沫,芒果,被细细的切好片,黄澄澄,实在让人着迷。

芒果金黄的颜色像一颗小太阳升上了我的心,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芒果的味道像一束阳光照亮我的心田。我的冰凉的满是棱角的心慢慢柔和了,温暖了。温暖我心的,不单单是芒果,更是母亲的爱,母亲的关怀。

篇3:有关校园的美文

1. 大学生群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现如今, 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能力逐渐增强, 由于缺乏理性消费观念、冲动消费行为等原因, 许多物品在购买后仅使用极少的次数就放在一边, 造成物品使用价值的降低与资源的浪费。而大学生离校时都会有许多闲置物品, 如书籍、备考资料、电脑、出行工具等因携带不便等原因能只当做废品匆忙处理掉。尽管有的大四毕业生会在毕业前集中时间, 采用摆摊的方式最大限度处理自己的物品, 即使出售的价格极其低廉, 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卖出的商品只是冰山一角, 大部分物品只得挥泪当做废品卖掉, 且成交数量也寥寥无几。

2. 学生群体对二手物品存在需要。

学生中广泛存在着因购买课外教材、想学习一下和本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打算考研、自己的课本丢失、考英语四级证书等各种相关证书的原因而四处找书的情况。朋友圈广的同学则托人借书, 但费了很大功夫也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书。而交友范围小的学生借不到书后往往会放弃找书, 或只能在书店里花费大笔费用去买新书。然而, 买到的新书在应急之后便弃之一旁。这不仅浪费了资源, 个人、国家乃至环境也因此遭受损失。至于其他二手商品, 大学毕业生的处理价格经常与商店中的价格相差几倍以上, 导致买卖双方无法有效沟通使得双方的利益深受损失。

3. 国内外对比。

与我国相比, 的西方国家大学中几届的学生用的都是同一套书, 当新生入学时只需花费低廉的费用即可获得教材的使用权。当他使用完毕后, 学校再收回此书并把书交给下一届学生使用, 这样极大程度地节省了资源, 也减少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认为校园内有必要建立一个规范的旧物交换体系, 方便学生间的物品交换, 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共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平台设计目标

通过校园旧物交换体系平台, 以微信平台为媒介, 联系有旧物交换或买卖的物主, 建立规范的校园旧物交换买卖中心, 并与校外二手市场进行联系合作, 帮助学生实施旧物交换与买卖过程, 继续旧物的利用, 从而响应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三、平台介绍

1. 校园旧物交易微信平台的设计。

微信内容设计:旧物交换 (同类物品交换;不同类物品交换;按价格区间交换) ;旧物购买 (衣服, 鞋帽, 生活用品, 教材, 课外书籍, 其它) ;旧物出售 (类别同上) 学生通过添加微信账号, 根据需求按提示点击搜索旧物, 获得旧物持有者, 旧物出售价格等信息。

2. 校园旧物交易流程设计。

建立规范的旧物交换买卖中心:对有旧物交换或出售意向的同学进行登记, 并负责存放旧物, 对旧物进行拍照及信息编辑归类并发布到微信平台上。所有通过微信平台对某旧物有购买或交换意向的同学须到中心进行登记, 对旧物查看, 由工作人员联系买卖或交换双方, 在双方到场或签字将交换权或出售权交给中心的情况下进行现场交换或买卖旧物, 由中心抽取35%的手续费 (中心工作人员可面向大学生招聘) 。由于库存问题, 存放在中心的旧物若没有被交换或售出, 在两周之后由持有人取回, 但信息仍被微信平台及中心保留, 直到旧物被交换售出或被持有者登记撤销为止。

四、市场分析

1. 学生交易实力分析。

据中国教育报刊社发布的《大学生蓝皮书》指出, 当前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 大学生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347元, 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这充分表明大学生有能力进行交易。

2. 交易产品类型分析。

通过调查显示, 70.8%的学生选择交易的产品是书籍特别是二手教材;62.5%选择工具类的产品 (如无线耳机、小风扇、自行车等) ·;29.2%的学生选择电子产品, 包括手机、照相机、电脑耗材等。

这说明能够在大学生旧物交易平台上顺畅流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书籍、电子产品及工具类产品中, 我们在平台交易的产品也应以此三类物品为主。

3.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1) 消费行为以机构进入网络电子时代大学生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高于他人。加上大学生基本人手一个校园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会员卡甚至健身卡, 使得大学生消费行为潇潇洒洒, 基本就是“卡一刷, 钱就花”的状态。 (2) 消费结构多远化。新世纪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共同追求的时代, 也正是因此,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这四点轮流转的简单生活, 尽管书籍仍是他们主要的消费对象, 但却不再是唯一的、首要的选择。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已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除了必要品的消费外, 他们在消费水平允许的范围内更愿意对旅游、手机、电脑、影音娱乐等进行消费, 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走出校园了解外界、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 追求时尚与名牌。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渴望最独特的自己, 敏锐的把握时尚潮流, 惟恐落后与时尚的步伐, 这是共同的特点。大学中更是不乏对发型、服装、饰物等追新的群体。就其所占比例来看, “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 成为大学生购物时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而当问及是否会购买品牌产品时, 有高达80%的同学表示在购买能力之内会选择购买。 (4) 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 储蓄观念淡薄。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 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 甚至还有同学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在想着如何将剩余的钱花完, 只有极少数的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 消费差距拉大, 出现两极分化。在有关月均消费水平的调查中, 有15.2%的同学在2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 有28.3%的同学在250-3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 也有同学月消费在900-1000元之间“正好够用”, 甚至有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同学月均消费水平高达2000元乃至更高。 (3) 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组成部分为生活费和学习资料、用品的购买。在生活消费中, 日常饮食又是重中之重。而大部分女生有的为了保持苗条的身形控制食欲, 有的为节约支出而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 这些都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4)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 攀比之风尚存。据相关调查显示, 有同学会为了一款新手机宁愿节衣缩食, 甚至牺牲自己其他的必要开支。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衣服或国外化妆品, 不惜向他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采购欲望。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 虚荣心驱使又极易形成攀比的心理。 (5) 恋爱支出过度。大学生谈恋爱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追求情感市场需要物质的投入。而正处于情感投入期的大学生们经常难以理性的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造成支出过度。

4. 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1) 求实心理。大学生群体对产品的关注点就是产品是否符合自身生活或学习的需要。在购买之前, 他们会对产品信息进行搜集, 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进行购买, 以求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实用价值都达到最高值。 (2) 求廉心理。在校大学生由于无法独自取得收入, 所以购买力有限。因此他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最关注的是价格是否低廉, 这样会为其节省一大笔开支。 (3) 求新心理。该类群体非常关注产品的使用程度、购买时间、外观。对于难以负担购买新产品但是又渴望拥有此类潮流产品的顾客来说,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五、平台推广

1. 线上推广。

(1) 利用最热的聊天软件微信、QQ进行宣传, 多加入学校的交流群, 及时发布平台消息。 (2) 建立微信公众号, 进行消息推送与交易信息的及时回复。 (3) 大量在校内、校友网上发表平台信息简介, 实施软文推荐宣传。

2. 线下推广。

(1) 印制条幅和海报进行宣传, 画宣传板宣传, 也可发放传单至同学手中。 (2) 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大学生杂志宣传。 (3) 请学生会、社联、社团帮助宣传。 (4) 在教室黑板写上我们的网站进行宣传。 (5) 在学校搞活动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董斐, 贡献策, 时凌云.基于校园网的校内二手市场网络化运营与管理机制探究[J].商业文化, 2014, 04 (2) :121-127.

篇4:有关校园弑童案的对话

凶手对“弱势群体”孩童的杀戮世所罕见,噩耗一桩接着一桩,不断考验着中国人的心理极限。尤其爱护儿童更是古今中外普世道德准则的底线。即便是战争期间概莫能外。这个社会病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失去了基本的尊重。如果有一种天平可以测量生命的重量,那么在另一头,是否达到了某一个砝码就能将生命轻易悬空?

有专家称,这个社会充斥了太多的戾气,主要缘于社会正义的缺失。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车洪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他们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阐述了案件发生的原因和社会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关村》:短短几十天里,校园血案接连发生了六七起。不管凶手的作案动机和心理如何不同,但至少在弑童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是什么使他们接连复制作案手法?

车洪生:事件的诱因非常复杂,比如有些人心理抑郁,存有不满,但没有发泄渠道,看到其他人作案后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弑童案以前也发生过,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效仿。上世纪80年代,一个外地人来北京上访。求告无门后,在北京地铁站将一个小学生推下了站台,幸好被一个警察及时救起,凶手又将警察推下了站台,正赶上列车经过,警察受了重伤。这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案件。向英雄致敬,警察周怡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但事件的起因被人们忽视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们积累的不满越来越多,作案手法相互模仿的可能就越来越大。

媒体也有一部分责任,过分渲染作案情节、对案件轻描速写都不好。媒体应该正面地引导社会舆论,把注意力从事件的本身转移开,更多去关注如何防止事件的发生,让有心理问题的人有一些渠道去发泄不满。同时,要对伤害孩子的行为施以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他们深受道德的谴责。

《中关村》:听闻有些行凶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人们态度除了愤恨还有一丝同情。近期还发生了诸如农民工“开胸验肺”事件、村民告政府“被精神病”事件、赵作海案等。这类人群的心态如何疏导?

车洪生:要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一直對农民利益关注不够,加上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各种资源的分配不平衡。诸如教育、社会保障等,要加以改善。但是,平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怎样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来克服不平衡带来的恶果,需要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从整个社会到具体的个人都要对此付出代价,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管怎样,就弑童这件事来说,是惨无人道的,绝对不能同情。

《中关村》:事发后,一些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希望案件秘而不宣或减少曝光度,排斥媒体采访,这样做的结果是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人们对事件的恐慌度增加了。政府应持怎样的负责任的态度?

车洪生:政府首先要直面面对,分析事件背后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就事论事,遮遮掩掩,否则治标不治本,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发生。提出的对策不一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该解决好社会发展过程中被忽视的有关公平的一些问题。

紧急面对,迅速遏制的行为制止事件的发生,是治标不治本,或者有可能顾此失彼。包括人们的心态,如何平和处理这类问题,需要有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性机制。

另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还需要做更深入的调整。如果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混乱,尤其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价值观念会发生急剧变化,从而让事件万象丛生。如果人们拥有比较完整的价值观体系,此类事件就会较好地得以解决。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肩负着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价值观重新整合。儒家学说有其继承价值,社会的整体价值观需要继续发扬。改革开放之后的价值理念中也有一些有益的成分,但是我们没有将其精华有效地整合。

《中关村》:严惩犯罪分子是不是制止犯罪的最好办法?

周孝正:从这个事件我们可以反省我们文化的根子里的东西。暴力文化、暴力链条必须切断。暴力文化的第一环节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打孩子,使孩子认为强大的就可以打弱小的,孩子将来就可能形成一种所谓权威型人格,等他们当了父母,又会打他们的孩子。现在屠杀小学生的人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所以只好欺负更弱的——就是孩子。现在他们到幼儿园杀孩子,将来很有可能到产房杀婴儿。一报还一报一你们强大的欺负我,我就欺负更弱小的,所谓的暴力链条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暴力文化、暴力链条、暴力氛围必须破除。

犯罪是社会现象,温家宝总理说要找出社会的深层原因是很对的。你能割断罪犯的生命,你却割不断罪恶。因为罪恶存在干社会之中。所以必须废除死刑——国家暴力是罪恶的榜样。家庭暴力是对孩子心灵的极大伤害。

《中关村》:能否再深入探讨下这个事件的社会深层原因?

周孝正:追究这个系列案件的深层原因,还涉及到社会不公和司法不公的问题。司法不公表现形式很多,举一个例子,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就很不规范。他想杀你就不给你做精神病的司法鉴定。

而且,国家既不公平又不正义的事很多。土地拆迁问题,农民工待遇问题,工薪阶层买房问题……还有三聚氰胺问题,往奶粉里放毒跟现在杀孩子有什么区别?一个慢性死。一个当即死。这些现象并列在一起,构成一个犯罪链条。

另外,我们应该仔细研究精神病发生的先天和后天的土壤,温家宝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我们得思考一下,这些精神病人或准精神病人的心里为什么没有公平正义的阳光?对这种人更加要进行人文关怀,要想办法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到他们阴暗的心里。为什么没照到?肯定有内因和外因。另外,对于不是精神病的恐怖分子也要仔细研究,他是怎样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十恶不赦的罪犯的?

篇5:有关春天的美文

有关春天的美文范文一:

春,您来了!盼着夏天过去,盼着秋天过去,盼着冬天过去,盼着春天来到。寒风带走了冬天,春风带来了春天,一只只南方来的大雁,也来报春了。许多只小鸟在天空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我们又可以做巢了。”

春,您来了!您让各种各样的花儿和树又重新成长起来,这儿有许多说不尽的故事:

每天早上,我们早早来到学校,看见我们敬爱的刘老师,我们立刻飞跑过去。来到了操场上,跟刘老师一起在晨运,一起背书。在大树下读书,听着学校播的一曲校歌《校园的早晨》: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让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每一天,我们像大树身边的小树迎着读书声成长起来。

春花烂漫、春风拂面、春光明媚、春色无边,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啊!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有关春天的美文范文二:

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小熊一家醒了,突然熊妈妈“啊嚏”一声,熊爸爸说:“看来妈妈感冒了,我们得把房子修一修,等下一个冬天到来我们就不会受冻喽。”说完就干起了活。小熊呢,伸伸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很想去看看其他冬眠的小动物们醒了没,很想去和它们一起寻找美丽的春天。

小熊走啊走,走到嫩绿的田埂上,遇到小田鼠。小熊说:“小田鼠你醒了,我们一起去踏春吧!”小田鼠说:“对不起,我不能去,我正忙着修地洞呢!”小熊只好继续往前走。

小熊走啊走,走到清澈的池塘边,遇到了一只小青蛙,小熊说:“小青蛙,我们一起去春游吧!”小青蛙连忙说:“对不起,我不能去,我正忙着捉害虫呢!” 小熊只好继续往前走。

小熊走啊走,最后来到了美丽的花丛前,遇到了一群小蜜蜂,小熊说:“小蜜蜂,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天吗?”小蜜蜂说:“对不起,我们不能去,我们正忙着采蜜呢!”

小熊想了想,爸爸说过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小动物们都这么勤快,我也应该回家帮爸爸妈妈修房子了。小熊就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有关春天的美文范文三:

春天是充满朝气的季节,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春天是春意盎然的季节,春天是我喜欢的季节,我喜欢春天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春意盎然。

农村的春天和城市的春天就不一样了,农村的春天空气清新,而城市的春天空气和农村相比就差得太远了,农村的春天早上可以听见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唱歌;每到双休我总和妈妈去大自然中在森林里寻找春天的复苏。

春天的小森林和城市的高楼大厦来说就变得更有趣了,我曾想到若够没有工厂没有废水那么在我们地球的春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画家吧。

我喜欢春天,喜欢农村的春天,喜欢百花齐放的春天,我希望我们人类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美妙的春天,如果我们做到保护自然我相信我们的一年四季都会具有诗情画意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有关春天的美文范文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世上的每个事物都又重新充满了勃勃生机。小溪也同样焕发出了往日那蓬勃的样子,重新在大地上唱起了春的赞歌。

沉睡了一冬,小溪上那厚厚的积雪在春光的照耀下融化了,“哗—哗—”小溪唱起了欢快的歌曲,仿佛在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欢快地向前跑去,它是要把春天来了的消息告诉大江南北吗?

我把手伸进小溪里,水还是冰凉的,都调皮地从我手指间溜去。河里的石头,一块儿挨着一块儿,像是要阻挡小溪的去路,但这丝毫没有阻挡住小溪的脚步,它从石头的旁边绕了过去,依然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前进着。

一路上,它唤醒了小草,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他叫醒了小鸟;小鸟在空中欢快的飞舞;它吵醒了柳树,柳树姑娘抽出了嫩绿的嫩芽。

小溪中,总是卷起那一道道白色的小浪花,从空中俯视,真好似一条迂回的白色丝带,给大地增添了几分色彩。

篇6:有关人生哲理的美文

有关人生哲理的美文【一】

在这黄昏下的寺庙中,孤独的我坐了下来,环顾四周,游人稀少。风吹过,庙中的铁马,发出叮当的声响,悠长而空旷,却更是显出了寺庙的静谧。在这样的安静中,心中泛起的种种爱恨渐渐平和,一如清澈的泉水,我才又一次获得属于自己的呼吸。明心方能见性,当重新观照到自己的心,才能平静地看到那紧紧困扰着自己的羁绊。

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因为另一个生命而不同,也可以为此而改变自己习惯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放弃,但也可以说是对自我的追求。因为,当明白自己生命想要追寻的意义时,一切已经与她密不可分。佛说:放下我执。但是放下她呢?她在自己生命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只不过,生活的轨迹为了她可以改变,但是失去交集后,一切也只是空虚的念想。“诸法唯缘能起,莫不从缘所生。”爱,因这缘分而生,却也因这缘分而尽。有情无情,也无需再去争辩,因为心一旦背离,爱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生命变幻无常,终归消亡。而一切的离去聚散却也正如同雨打风吹,在无奈中飘摇。红尘中的我,只是用一颗真挚的心在认真感受,我知道认真的心才能换来真正的生活,也是这短暂尘世不会虚度的凭证。但是,当另一颗心已经漠然远去,执着也只是寄托于虚空的一片枯叶,在寒冷中默默落下。所谓念念生灭,事物都是处于无常的变迁中,不可能有永恒的可以把握的实体,所有的生灭只是幻想,因为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其实本就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

佛云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五浊世界又有多少人为了无明的痛苦而倍受折磨,而这爱却又是最痛楚的刺伤。相爱,牵手,离别,背弃,种种故事化作了繁复的红尘,转瞬即逝的快乐瞬间化作利刃,毫不留情的划向心灵。哀叹声混成了世俗的音声,为了脱离这苦海,世人开始膜拜,用虔诚换取心中的宁静。但拈花的佛微笑着,你永远猜不透这笑容背后的神秘。

如果说尘世本无可以把握的实体,那么在短暂的一生中,一个人又需要印证多少离合聚散。既非永恒,那么追求永恒就成为痛苦的种子,但我明白生命总在痛苦中凝聚。追寻的意义在一段时间会失去声音,陷入深深迷茫,但是,既无意脱离这红尘,那么人就总还需要在苦海中寻求。尽管万物本性空,不必执着,但仍需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只有这样的心才不会让自己迷失,不会让生活变得轻浮而失去它本应有的重量。

因为这就是红尘,仅此一生的红尘。

有关人生哲理的美文【二】

人生要留白,一丝净土,却趣味横生。然此空白并非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就像文学,不着一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画多用“留白”,即所谓的“计白当黑”“以无为有”。通俗地说,就是匠心独到地在画面上留以空白。画家的神来之笔、画幅中最能引人冥思遐想玩赏不止的地方,往往是由于“留白”。我们常说“有心恰恰无”,“留白”即是“无”的表现。哲理中“道以无为大,大而无所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给自己留一点空白,也给他人留一点空白,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有滋有味、丰富多彩,在遗憾中体味人生的道理,明白人生的意义。

美丽的维纳斯雕像是一件艺术品,代表着缺陷之美,那么有韵味、纯洁,让人陶醉。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追求一种完美,极其苛刻,使自己陷入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任何的完美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完美!

给自己心灵留一点空白,让自己有喘气的时候,摆脱各种烦恼、压力,不让快乐、生气过来侵蚀自己的灵魂,让自己静一下,什么都不想,也许是最好的休息方法。

给自己心灵留一点空白,人无完人,我们不必过于严格的要求自己,缺点也许对我们必不可少的,不必陷入苦恼之中,太完美的人,他人也许不会想接近你,尽情的欢笑,潇洒的过走一回。

我们干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于绝对,留一点余地给自己,留一点空白给自己,好让自己有回转的余地,在世事应酬中潇洒自如。过于绝对,只有自己害了自己,自己想要退的时候那就比较难了,给他人留一点空白,我们人际交往中,如果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坦白给他人,那只会伤了自己,伤了他人,留一点空白才是最真的选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留一点空白,学会保护自己。

给他人留一点空白,别人有自己的个性,人格尊严,我们不必要求别人什么,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他人身上,才能愉快的跟人相处,欣赏对方的优缺点,创造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

人生本来就是由酸甜苦辣组成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不必强求什么,留给自己一点空白,平平淡淡才是真,在淡泊之中悟出人生的真谛。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给人生留一点空白吧。那空白其实很可爱。它像一段激昂乐曲中的几个休止符,像一本写满字迹的稿纸中夹杂的几张白纸,像现代化的楼群中裹挟的几片绿地,像山雨飞溅中的那几处能避雨的小凉亭……

给人生留一点空白吧。那空白不是空缺,更不是苍白。它以静滋养着动,以无提携着有。它给人的精气神儿充电,给人的底气打气。它是智者故意制造的“人生短路”,而“短路”恰恰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上路、前行。

给人生留一点空白吧。人应当像熊那样到时候就冬眠,像湖水那样到时候就冰封,像群山那样到时候就光秃秃。人生本来暗藏玄机无限,许多时候,马不停蹄、绵延不断可能是一种愚蠢,而常走短歇、时断时续才是一种智慧。

留一点空白,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点空白,这是生活的智慧。让我们思考一下世界的一切,在留一点空白中得到发展,在失去中得到所要,在遗憾中得到圆满,在哭声中得到欢乐,挥挥手告别失去,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微笑的对待空白。

留一点空白,不要让生命失去本色;留一点空白,让生命焕发色彩。

有关人生哲理的美文【三】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与世界纠缠着。人群时时刻刻在流动着,思维很少能停止下来。就像这白天黑夜的交替,分别与重逢,喜欢与淡漠,接受与排斥,最后都会有一个结果,我们和世界握手言和。

每次在站台,风吹过来的感觉让我有一种想飞的欲望。也许我们的每一次离开和每一次归来,都带着某种程度的欲望。有人的地方就有声音,沉下来的心底,装着最简单的行囊。一生在路上,很长,很短。长到看不见岁月的底线,短到只有清晨和黄昏。

人流中又流行起了喇叭裤,想起了那年,穿喇叭裤,弹吉他,看《排球女将》。那年,骑自行车,有男孩子吹着口哨,长裙黑发,眼睛里都是希望。那时,爱情友情高于一切,与同龄女孩彻夜长谈,共枕同眠。一个人可以抱着书本,站在桥边,坐在草地。过了许多年,忽然就不想孤单。人在成熟的时候,是融入于人群的圆润。那种享受孤独的心境,年轻时倒是更甚。

不知道那个为了看见心仪的女生爬上高高的楼顶等着她路过的男孩,是不是会在某个时刻,怀念这份情感。因为年少,就会肆无忌惮。连喜欢也会渲染的惊天动地,而到了懂得的时候,愈加内敛,不流露,不动声色的渐行渐宽。

年迈的婆婆说,每当拉动窗帘的时候,就会对自己说,又是一天。年少时,时间总是用不完,可以胡闹,可以犯错,可以理所当然,因为还有机会可以重来。年老时,时间总是很短暂,指缝间溜走的就是老去的路径,再也经不起任何风雨,只能静等岁月的安稳。

一晃间,就是十年。跟在身边的同事翻来来到我身边的便签,落款是2007年。其实还在更早的时候,她们就在我身边,能有多少人,每天陪在身边,十年如一日的支持着我们。爱,在彼此间不用语言。有几个能携手同行的伙伴,真的是世间最让人安心的温暖。

太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人活在世上,是因为我们拥有情感才高于世间万物。不能枯竭的灵魂,来源于对情感的唤发。爱和恨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付出了,不计较得失。敢于付出,热爱生活,就是最好的情感。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段路程而已。从生到死,一场经历而已。想起温暖的人,点滴都值得去回忆。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内心越丰盛,表面越是云淡风轻。看过了,看见了,看透了,看清了,看轻了。

四月总是伴随着一季的绿,这时候的绿是由浅到深的。有些枝头挂着嫩绿的新叶,有些树木已经在老绿中开着繁花。前几天还是扑面而来的油菜花,在这几天已经结籽子。留下星星点点的黄色花儿,春深了,一切都是美好。日常中,左手一盏千年的灯火,右手握着文字的执着。烟火红尘中,缺不了的人间味道。笔下,留下的更多的是花开风起月明雪落。

我们像一株老藤盘桓在岁月的枝干,静默的根系里深深的汲取。滋养着日月里的繁琐,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的行进。一些浮躁的东西,在渐渐沉淀中,洗净纤华。就算是提着青菜的手,也会带着诗意的心。生活不能没有诗心,再忙碌也要学会沉稳以对。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樱花在四月的中旬绚烂的开了,一开就惊艳了时光,那种开的不顾一切的姿态,打动人心。有一种东西,直抵心中,让我们触摸到一种精神的温度。不管不顾的开,自然放松的落,短暂也要辉煌,用力一定出彩。

四月的山中,炭火熏制着春天。风送来草的种子,满地绿意。细雨打湿了青苔,嫩绿的叶子挂上了晶莹的水珠。拾级而上,信步而来,到处都是清新。眼前的水面,升腾起雾蒙蒙的蒸汽,隐隐约约的看不清远处的青山。有家户人家,炖了香喷喷的腊味。于是围桌而坐,有小酌怡情,有畅饮开怀。生活是一段又一段的衔接,时而热热闹闹,时而冷冷清清。爱这俗世里的烟火,也爱那水面上的朦脓。触手可及,乐此不疲。

四月的雨水特别的多,缠绵柔软,带着丝丝清凉,陪伴着季节的成长。城市,乡村,都在季节的风雨中,默默的续写着生活的赞歌。有人说:我摘满桃枝,你却说梨花清丽。是啊,我们都有过错过的遗憾,都有过迷惑的不解,都有过不甘心的哭泣。到后来,时光的影像里,这些都是底色。

篇7:与春天有关的美文

苏叔阳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我的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是一个温馨的梦。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荫。哦,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然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fu you)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亲密的朋友;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如血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是春天,为世界增添了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冬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风筝上的流年

/范泽木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放过风筝了,这次回到故乡,我又重新牵起了风筝的手。

风筝是在一个学校旁边的店里买的。我拿着风筝,脚步在回忆里浮浮沉沉,终于找到了一块空旷的地方。我的脑海里飘着许多风筝,有卡通形象的、动物形象的,还有规规矩矩的传统形象的„„风筝的样式还是记忆里的那些。

我一手拿着线轮,一手牵着风筝,试探着风的方向。风来了,风筝蹿了上去,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趁着这股风,我把手中的线哗啦哗啦地放了出去,风筝越飞越高。手中的线紧绷绷的,仿佛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我把放线的速度加快了一些,风筝就像醉了酒似的坠下来一些。我把线收一收,风筝又像得到命令似的往上升。

过一会儿,我感觉不到风了,就决定把风筝收下来。慢慢紧着手中的线,可它却像个倔强的小孩儿。我只好顺着它的脾气,收一会,停一会,收总是比放难。

托着风筝往家里走,突然意识到从小到大,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把风筝放起来的一次。

那时,快乐还很纯粹;那时,风筝还是生产快乐的工具。三月的春风像一个闹钟,提醒着风筝往空中蹿。

我们周五放学,便拿来竹条和纸浆,开始糊风筝。风筝糊好,我们就等待着周六的到来。到了周六,我们拖着风筝,在草地上漫无目的地跑起来,每一次奔跑都被我们寄予厚望。

我们在不断地奔跑中,送走了春天,送走一年又一年的三月,直到最后,把整段年少时光都送走。

我走进家门,回忆顿时像被踩了刹车一样匆匆忙忙地停住了。我手上托着的不是十多年前的风筝,但它把我断了的记忆又连了起来。如今的风筝,放不出年少时的快乐,那时的风筝,也放不出如今的深沉。我的流年,在风筝上急急驶过,就像起飞时的风筝在空气中很快远去一样。

春天的歌

/刘文忠

春天是一首歌。时光老人的额头轻轻地一点,春天就开始了值班,绿色就开始了流淌,生活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是啊,是时光老人轻轻地拉开了春天的闸门,世界变得活跃了起来。

小草破土而出,说着、笑着,和阳光攀谈;枝枝条条上的嫩叶子,羞羞答答地伸展开腰枝,窥视着崭新的天和地;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都不甘寂寞,纷纷簇拥在枝头,散发着幽香,传递着火一样的柔情;醉了的蜜蜂,把回家的路差点遗忘。

忙着上学的孩子,春天给他们带来了无穷乐趣。路旁的野花成了女孩子们的桂冠,老榆树上的榆钱成了男孩子们的战利晶,他们把甜甜的榆钱送给小伙伴,说笑声将树上的小鸟吸引。

还有那声声柳笛,一路行来一路吹,像凯旋的将军。临近了校门,男女生再来一次大合奏,都鼓起大大的腮帮子,用尽力气拼命吹。哨声和上课铃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地回荡在校园的上空。

满头银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在小孙子的搀扶下走出了家门。

他们是在憧憬着岁月的甜蜜,还是在咀嚼着这暖暖的阳光?他们一声不响,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你追我赶的时候,在桃花盛开的季节里。

春风和春雨湿润了干枯的思绪,活跃的思维萌发了新芽。

这青青的山,翠翠的岭,潺潺的流水,醉了你和我。

我们在欣赏春天的时候,别忘了把希望的种子播下。

让我们的心里头,永远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萌生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着的脸笑成一朵花,一首悠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底,从山底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藩篱,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pu),唱入软溶溶的春泥一软如一床新做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柔,那样敏感,却又那样天真。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叫醒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而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讲逻辑,而仍可以美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小羊在吃草时猛然感到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猛然感到舒适,一双双浣衣的手,猛然感到水的血脉„„当人们为此而惊讶并奔走相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一“春”。

鸟儿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儿都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花的数量,已交给蝴蝶去清点。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宠爱。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黑森林,我想走访那遥远年代中的春天。

春燕归来

/厉彦林

春天迈着灵巧蹒跚的步子来了,那一群群身着燕尾服的燕子,也潇洒地从南方回家了。

燕子真可谓活脱脱的春之精灵。

清晨的山乡素雅、恬静、温馨,麦苗刚刚泛绿拔个儿,树木冒芽扬絮,农家小院简洁质朴,还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这仿佛是一团披着薄薄轻纱、艨朦胧胧的梦。睡醒的燕子展开双翅轻盈地飞出窝巢,一只,又一只„„叽叽喳喳的叫声划破山野的寂静,一会儿工夫,绿树丛中,农舍屋顶,到处都是燕子飞翔的身影。时而在蓝天中箭一般上下翻飞,冲散片片白云和缕缕炊烟;时而栖落屋顶和门前,迈着碎步悠闲地四处张望。远处长长的电线上,时常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点,像一串歌唱山乡风光的五线谱,又像一排刚上学的孩子在听着口令做早操,那景致别有一番韵味。

燕子恋人,也恋家。无论贫富,无论房子高矮,只要选中谁家,在谁家筑了巢,明年春天必定不远千里万里,不顾风雨飘摇,历经磨难,继续回到老“房东”家。进门一看,那屋梁上的燕巢也必定完整如初。燕子与农家相敬如宾,相处和睦,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春天是农家最繁忙的时节,庄稼人天不亮就要下地,耕田、播种、除草,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着。于是,许多农户家的大门紧锁着,而里屋的门却大敞着,好让燕子出出进进。谁家住着燕子,谁家就住着福气和吉祥,就守候着丰收和喜庆的消息。

我家的屋檐上就曾经住过一窝燕子。有一只小燕子胆子特别小,别的兄弟姐妹都会外出觅食了,而它仍然胆怯地叫着,扑腾着翅膀就是不敢从巢里往外飞。燕子妈妈急了,把它用力推出了燕巢。谁料这只小燕子忽忽悠悠地飞了几下,掉在了我家屋前的地上。这时小燕子急了,咧着嘴大声惊叫着,仿佛在恳求妈妈去解救它。燕子妈妈担心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一边在屋里七上八下地翻飞着、示范着,一边急切地催促着、鼓励着,有几次甚至想把小燕子叼起来。小燕子急中生智,扑棱了几下翅膀,歪歪扭扭地飞到了院子里,落到树上。小燕子没有责怪妈妈,反而兴高采烈地唱着、跳着,似乎在感谢着妈妈刚才的那一推,才让自己长大,学会了飞翔。

还记得有一个非常安谧的上午,我坐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底下静静地看书。忽然一阵燕语自天而降。原来是那窝活泼伶俐的燕子外出觅食归来了。它们在进屋之前先栖落在我家那棵梧桐树上,兴奋地讨论着什么。它们一句接一句,又急切,又欢快,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喋喋不休地争抢着倾述所见所闻。

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一只燕子竟然悄悄落在我读书的桌子上。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着,忍不住微微地笑了。与这小精灵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让我十分激动,紧张和欣喜迅速传遍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我能看清它的每一根羽毛,刚刚长出的乳毛细细密密的,黑白相间。那燕子眼睛黑黑的、亮亮的,嘴唇黄黄的,小脑袋摇来摇去,还用嫩黄的嘴巴啄几下我的书本,透出几分天真和调皮。

我们没法用语言沟通,但我读得懂它那单纯友善的目光。我鼓鼓嘴,轻轻吹吹口哨,它竟然高兴地点点头。我们像是一对好朋友,用彼此的真诚和善意,守候这短暂而美妙的时光。

在那充满快乐和感激的对视中,我异常轻松,心中沉积数日的疲倦和郁闷,都随着燕子们的身影飘散了。

句段采撷(“春”的片段)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同学们,春姑娘来了,一起来欣赏她的美吧!

春姑娘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她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漂白了柳絮,点黄了鸡蛋花„„春姑娘又是一位伟大的歌唱家。她的歌声唤醒了冬眠的青蛙和蛇,吸引了林间的小鸟在枝头应和她的歌„„春天的美是说也说不尽的,我们可以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

一畦一畦分种着的各色郁金香,都无一例外地高擎着幸福的“酒杯”。翠生生的绿叶托出红黄相映的精美酒盏,色调是那么和谐,风姿是那般绰约!看,那茸茸的草地,有如绿色的丝绒,踩在上面,柔顺、舒坦。别急,草地上还有花呢:那纤长碧绿的细茎顶着一朵朵米粒大小的小白花的,是荠菜花;那一小一小堆簇生在一块儿,开满了蓝莹莹的小花的,是满天星„„哦,饱满、丰盈的满园春色啊,让人醉入花丛,让人无限怀恋!

篇8:有关校园的美文

一、当前工科大学教学实践中影响教育和谐的突出问题

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内容和目标是教育和谐。在以工科为主的大学中, 因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往往重基础轻应用、重技术轻人文、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 进而影响高校和谐教育的实施以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1.工科大学教学理念的物化趋势。“物化”是指物质化, 即从物的效用价值的角度去看待世界, 物的效用成为衡量和评价世界的尺度。工科大学“物化”趋势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被视为某种“东西”或物, 过分强调知识的物化作用, 教育不可遏制地走向“控制”、“训练”或“规训”, 把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地位推向极致, 而人文素养所体现的价值理性在工科大学教育中常常被忽视。这种教育“物化”的结果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遭遇“精神家园”的失落。

2.工科大学教学理念的知化趋势。“知化”是指知识化, 知化教学理念是一种对象化、割裂的教育, 其所遵循的逻辑是知识和认知的逻辑, 单纯地把传授知识等同于教育, 是对真正意义上教育的异化。工科大学教学过程中, 知识是第一载体, 但并不意味着知识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在知化教育中, 传授知识已成为教育的全部任务, 知识主宰了一切, 智慧已经被边缘化, 这就直接导致了对“知识教育”的盲目崇拜, 价值教育沦落为知识的奴仆。在这种知化思维的影响下, 教师很容易成为“知识之师”, 是知识的主宰者和传授者, 作为无可争辩的知识权威和知识源泉, 必然走向灌输式的教育, 而学生的主体性及差异性得不到重视, 甚至会被异化。

3.工科大学课程设置模式的价值缺失。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 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 受特定的理论和时代环境影响形成的。纵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历史, 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1]。我国工科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长期以来以注重知识结构的学科设置为主, 同时也兼顾社会需要;教育目标重社会功能, 轻个人功能;在社会功能上, 重经济功能, 轻文化功能;在个体功能上, 社会化功能最重、生成性功能次之;发展性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又依次排序。这种较单一的、高度专门化的目标价值取向, 已难于适应21世纪社会对于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工科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1.系统管理理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斯特认为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和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管理问题, 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因为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通过管理可以确保组织中各系统能得到相互的协调和有机的整合, 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系统管理理论将学校系统看成一个整体, 从整体上研究影响教育质量和秩序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通过协调以及调整各种不同的组合产生最优化的效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但教学在学校中并不是独立存在以及单独实施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管理、后勤与保障等等, 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必不可少的。培养优秀人才是这个大系统的共同目标, 各子系统之间的运作应是有序的、协调配合的, 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脱节或者缺失都将会影响到大系统的正常有序运作, 也必将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所以, 构建和谐校园意境下的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关联要素, 从整体上全面协调地发挥每个子系统的作用, 使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保持稳态和动态统一, 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和谐与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20多年来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教育中, 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大多数人都具有完整的8种智能, 但每个人所拥有每种智能的量是不一样的, 因为每个人的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

多元智能理论是在和谐校园构建意境中进行的工科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因为教学改革的主旨就是为了纠正之前着重于消灭矛盾、抹煞个性差异, 转向理性地认识矛盾, 承认矛盾和个性差异的合理存在, 使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性、差异性有序地包容在和谐性之中, 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成才及发展的合适空间。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连, 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 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学生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会话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把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这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工科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工科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

工科大学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全程化、全员化的系统工程, 应在教育和谐的大框架下, 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与人才评估体系创新、教学与管理机制建设等进行整体的探讨。

1.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人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 重视人的各种智能和谐发展, 同时考虑到受教育者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与顺序, 尊重并重视个体的多样性,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心智及体魄等方面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全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学习到各种知识与技能, 还要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 做正确的事,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校园和谐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同构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度是审视校园是否和谐的基础与核心要件, 校园和谐又是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绝对保证。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意境中的教学改革就是要以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教学的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 让学生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构筑起美丽的精神家园。工科大学要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层次的需求, 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着手, 系统地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多元智能原理, 工科大学的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设计适合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各类课程及项目, 为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多元智能环境, 使高校教学改革真正成为让广大学生受益的事情。

2.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工科大学构建和谐校园最终的目标指向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因此, 教学改革的核心应体现在如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让和谐发展的目标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新的行业、新的岗位不断产生, 岗位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人们的社会职业和就业岗位也变动频繁。为此, 工科大学教学改革应具有前瞻性, 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考虑专业知识系统性与综合技能灵活性相结合, 在强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宽口径的同时, 要及时淘汰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专业课程, 增加前沿的、与现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新课程;要适应学生多元智能和谐发展及当今社会职业岗位要求, 灵活配置通识类、应用类、实践类、创新类选修课程, 甚至开放国际化的远程教育课程, 让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导师的指导下, 自由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模块。

3.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 在知识社会里, “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2]。作为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及自学能力的大学生, 固然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掌握各类前沿的知识信息, 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建构自己丰富扎实的知识体系, 是现代大学教育应承担的任务。和谐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需求的教育。当前工科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着眼点应在于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 从而完成大学阶段的知识意义建构。为此, 教师应加强学习, 探讨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最优化教学法等现代教学理论,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及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语言, 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层层剖析及解决中获取知识, 提升学习思维能力, 使教师从单向的信息传递者向问题的设计者、问题提出者、问题的协助解决者的角色转变。学校应为建立这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支持系统, 在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方面给予硬件及软件上的大力支持。

4.重视教学及管理系统机制建设, 保证教学改革良性运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但要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同时也必须讲究效益而且是整体效益。整体效益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各种人才、学科、设备、环境、信息等资源的投入, 求得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佳组合效应, 并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也就是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校教学及管理系统的最佳组合, 一定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 教学及管理系统的协调、整合、最优化是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要充分考虑教学及管理系统中的各关联要素, 以系统的和谐与发展促进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管理、依法治校, 设立科学完善的教学激励机制, 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使教师能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要探索和谐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引导学生由教师管理为主向学生自律、自治转变, 让学生自主地、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熊庆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着眼于价值重建[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9) :28.

上一篇:反思二胎:妈妈更爱妹妹,母亲看后反思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点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