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绘本给我的启示

2024-05-01

爱心树绘本给我的启示(共8篇)

篇1:爱心树绘本给我的启示

绘本 爱心树 阅读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爱心树》

教学设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爱心树》教学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爱心树》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教学重难点】

体会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悲痛心情以及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给予的关爱。(?)【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爱心树大绘本一本

爱心粘粘纸若干 多媒体课件

【课前谈话】

交流:交流自己读过的课外书,并从中学习到什么。【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好书,跟我们说说你读过的最喜欢的是哪一部书,你从中收获到什么呢?

2、今天的阅读课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让我们去共同赏读,看能从中收获到什么?出示:书

二、赏读封面,猜想故事

1、出示封面,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有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这本书是个英文题目,为什么是英文题目呢,告诉你们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作家。名字叫:谢尔.西尔弗斯坦 板书作者名字。至于题目到底是什么,留个小秘密,相信大家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给出最合适的题目。

3、翻看书页,介绍绘本。

以前见过这种类型的书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部绘本,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跟你们看的图画书差不多。但是可别小看它呀,绘本当中通常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我们读绘本的时候,不仅要读它的文字,还要从它简简单单的图画中读出更多的内涵。

三、阅读绘本,欣赏故事

同学们,老师看到绿色的封面和这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时,首先想到的是这棵生机勃勃的大树一定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大树下玩耍,一定是温馨的、宁静的、快乐的。那么这棵树和这个孩子到底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吧!

(一)幼年期

1、投影仪展示书第一页:从前有一棵大树……

看到这个省略号了吗,在你的眼里,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树,请你来接着说省略号里的内容。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2、【第二面】就是这样一棵树,有一天,它喜欢上一个男孩

自由读这句话

指名读。师:男孩儿在哪儿?(小脚丫)看着这个顽皮的小脚丫,想象一下他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儿呢?

3、【第三面】:【指名读:他每天会跑到树下。】跑到树下可能会干什么呢?猜猜看。

【引导观察大树的枝条 像是在向他招手,欢迎】

4、作者笔下的小男孩儿每天都会跑到树下做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分页读故事【第四——十面】:,听到这些,你觉得大树给予了男孩什么?(快乐)

【翻页11页】所以,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她,大树很快乐。看啊,男孩用什么方式表达他对大树的爱的?【仔细观察图画】: 我们读绘本,不仅要读文字,更要读插图,大家再仔细观察大树的枝条,你能懂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树枝的变化说说

5、想象男孩会对树说些什么? 大树会说些什么…………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指生读 ㈡进入青年时期

过渡:多么美妙的童年时光啊!真希望日子就这么一直过下去……

1、【翻页12-14】但是时光流逝,男孩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独。为什么呢?指生说……

2、你能读出她的孤独吗?指生读。

3、【翻页15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文字,待会儿我找同学分角色朗读?

【课件出示对话,生自由读】

4、大树很快乐。为什么?

5、这个孩子把苹果都摘走了,还会来看大树吗?为什么? 【翻页】很久很久,孩子没来看望大树,大树很难过。过渡:大树多么盼望孩子能再来看看她呀,所以后来有一天,当男孩又来的时候,树高兴的发抖。【观察枝条】

6、我们继续看—【翻页】教师引读,看看男孩是来干什么的?“男孩好久没有再来,树很伤心。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拿去盖房,你就会快活了。”

7、孩子会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吗?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8、我们来看看男孩是怎样做的吧——【于是那个男孩把大树的树枝都砍下来,把它们拿走,盖了一幢房子。】 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9、能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名读

10、可是大树——很快乐。孩子这样对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呢?生:

(三)迈入中年期

1、没有了果实和枝条,男孩还会再来吗?请继续看—— 【第二十一——二十二面】请同学们用心去默读下面的对话,看你能读出点儿什么?

2、【第二十三面】:但是大树还是很快乐,为什么只剩树墩了大树还是很快乐呢?学生说。

3、但是大树墩的心坎里却有些……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呢?大树墩心坎里却怎么样?有些什么呢?(担心、孤寂、期待、难过、牵挂…)

(四)猜猜老年期

1、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你猜,孩子还会来吗?为什么?(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

2、让我们再回到书本中去。又过了很久很久,孩子终于来看大树了,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非常抱歉………………男孩坐了下来,树非常快乐,真的非常快乐……”

四、交流——叩问心扉

1、故事我们读完了,我发现同学们听故事时表情在变化着,由开心到伤心,我知道此时你们的心里一定波澜起伏,能说说你的心情吗?

2、如果让你给这棵大树取个名字,你想称它什么树? 师介绍书:这本书是2005年度十佳童书之一,是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是作家谢尔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五、倾吐——流泻心声

1、读完这本书,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谁像爱心树这样总是为我们付出着。

2、是呀,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的爱心树啊!总是为我们默默地奉献着,付出着。除了爱我们的人,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事物也给了我们——爱!太阳给我们光明和温暖,鲜花给我们美丽和芬芳……

3、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很感动,更因感动滋生出了一份感谢。感谢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和关爱,感谢阳光雨露给我们滋养和温暖,感谢朋友给我们帮助和力量,感谢鸟儿的歌唱风的清凉。

六、拓展阅读,推荐作品

我们还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谢尔.西尔弗斯坦,感谢他创作出撼动我们心灵的好作品,知道么,其实作者还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同学们想不想读?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 【课件:其他作品】

1、《一只会开枪的狮子》

2、《向上跌了一跤》

3、《阁楼上的光》

4、《人行道的尽头》…… 师总结:相信这些书你也一定喜欢读,所以老师已经把这几本书制成了书签,发给咱们这些爱读书的孩子,课下同学们可以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甚至到去网上找一找谢尔的其他作品来读一读,相信同样会唤起你心灵的共鸣,带给你深深的思考与震撼。孩子们,一本好书,一生财富。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人,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乐趣,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会使我们终生收益,也会使我们的民族代代收益。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篇2:爱心树绘本给我的启示

大班绘本:爱心树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大树和男孩之间不同的“爱”。

2、在讨论中理解“爱”的含义,从自己开始实践对爱的理解。

【活动准备】

《爱心树》ppt

【设计思路】

一、对绘本价值的思考

《爱心树》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故事描绘了一个男孩和一颗大树之间的故事,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倾情付出”和“只知索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作者的意图是要引起大家对: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的思考。整个绘本的画面是简单利落的线条,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变化。

二、对孩子发展的思考

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觉得整个绘本的寓意是非常贴合我们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现在的孩子似乎对爱这个词没有很好的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对于父母和祖辈只有无止境的索取,甚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一时疏忽会让他们生气,发脾气,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是最重要的,他过于自私自利。

三、对环节设计的思考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其中第二各环节是重点,通过将男孩儿时和长大以后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大树和男孩不同的“爱”。在第二环节中我对长大以后的男孩每次来向大树索取的时候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故事的寓意能够更好的被挖掘。第三环节中让孩子们听完故事比较男孩和大树不同的“爱”,更是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一种思维的碰撞。整个过程中由于绘本的画面比较简单,因此更加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想想故事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欣赏一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猜猜讲了什么。

1)你发现封面上有谁?大树和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爱心树”,看来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

1)什么是爱呢?

2)在这个故事里面,小男孩和大树之间会是谁爱谁呢?

二、分段感受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1、整体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

重点提问:

大树和男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树和男孩谁爱谁呢?为什么?

小结:儿时的男孩和大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非常的相爱。

2.分页讲述男孩长大以后和大树的故事

(1)男孩很久没有来看大树,大树感到很孤寂。

提问:什么是孤寂?,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寂?

(孤寂是寂寞,孤单,当我们长时间的想一个人的时候,冷冷清清时就会觉得孤寂)

(2)男孩来摘苹果

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3)男孩来砍树枝

男孩砍下了树枝,大树还快乐吗?为什么?

(4)男孩来砍树干

提问:男孩会砍下大树的树干吗?为什么?

男孩砍走了树干,大树快乐吗,为什么?

(5)男孩最后来到大树旁

提问:这次男孩还回来要什么呢?大树会给他吗?为什么?

三、回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1、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故事中大树爱男孩吗?从哪里看出来?

(大树非常爱男孩,他愿意和男孩一起玩,还为男孩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男孩遇到困难的时候,大树一直帮助他,不计回报。)

2、那你们觉得男孩爱大树吗?

(也许男孩也是爱大叔的,但是他的爱太肤浅了,只是停留在和大树一起玩,却没有为大树付出过。)

小结:原来爱不仅仅是喜欢、亲近,还应该是为所爱的人做一些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大树那样,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回归生活,发现身边的爱

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

们是谁吗? 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那我们能

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篇3:爱心树绘本给我的启示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 主要是由于胰消化酶被激活, 对于胰腺组织及其周围脏器产生了自身消化作用, 由此使得胰腺组织及其周围脏器出现水肿、充血、出血、炎性渗出甚至是坏死的情况。此种疾病根据病变程度可以分为轻型和重型, 轻型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 通过给予患者及时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而重型胰腺炎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感染性休克甚至坏死的情况, 导致患者出现病死的概率较高[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对其应用综合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2年间收治的7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其中, 男性40例, 年龄在19~65岁, 平均年龄为49.7岁, 女性32例, 年龄在22~71岁, 平均年龄为51.2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饱食或酒后上腹剧痛, 同时伴有呕吐、恶心、发热、腹胀等。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6例, 对照组36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护理, 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安全。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疾病观察: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由于患者自主反应能力较差, 如果不给予其有效护理, 则会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率增加, 从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面色、意识、皮肤温度变化等, 同时注意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缺氧、紫绀等症状,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对症护理。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 因此, 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发生时间、疼痛的性质等, 如果腹痛突然性加剧, 说明患者的病情恶化, 对此应当及时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处理, 如果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等表现, 则可能是中毒性休克的表现, 对此要积极配合临床医师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者补充血容量。 (2) 基础护理:叮嘱患者卧床休息, 帮助患者尽量保持半卧屈膝位, 以减轻腹部张力, 缓解患者的腹部疼痛, 对于出现剧烈疼痛的患者, 应当注意给患者加床档, 同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控, 以免其出现坠床跌伤的情况。急性胰腺患者应当禁食, 在禁食期间患者容易出现口干的情况, 由此会引发口腔感染, 因此, 应当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临床症状时, 应当给予其吸氧治疗, 对于出现高热的患者, 应当给予其降温处理或者是退烧药物治疗,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2]。 (3) 心理护理: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躁、抑郁、恐惧的心理, 由此影响到其疾病治疗, 对此, 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 对于患者的抱怨和倾诉应当耐心聆听, 并给予患者适当的建议, 以缓解患者的焦躁心情, 并与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 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饮食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 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这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产生了严重影响, 对此, 医护人员应当指导患者家属为其提供一些营养丰富色泽鲜亮的食物, 以引起患者的食欲, 补充能量, 同时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以提高机体免疫力[3]。 (5) 健康教育: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疾病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其不了解疾病的诱发原因, 对此, 医护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原因,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合理饮食, 对于烟酒、咖啡、茶等进行限制, 同时要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 告诉患者应当少食多餐, 多吃一些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同时要补充适量的糖类。对于伴有胆道疾病的患者, 要及时给予其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 则要立即进行就诊治疗。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腹痛缓解, 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腹痛症状明显缓解, 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生存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 腹痛症状加剧, 病情加重[4]。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性指标进行t检验,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检验,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护理, 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改善, 观察组36例患者中, 显效24例, 有效9例, 无效3例, 护理有效率为91.7%, 对照组36例患者中, 显效17例, 有效9例, 无效10例, 护理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而且病情发展较快, 如果治疗不及时, 则会导致病情不断发展, 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 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治疗[5]。但由于急性胰腺炎的变化较快, 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难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果仅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是很难满足患者需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于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以更好的满足自身需要[6]。根据研究表明, 临床上应用护理措施可以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以改善其病情。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 给予患者全面护理, 护理有效率为91.7%, 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2%。由此可见, 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效果较为显著, 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因此, 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丽娟, 梁育飞, 孟昭梅, 等.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减压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10, 54 (1) :87-88.

[2]李秀轻, 孔晔宏, 王桂春.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患者防治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0, 32 (14) :97-980.

[3]谭荣秋.人性化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74 (7) :98-99.

[4]孙均芳, 范艳玲, 阚景平.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内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23) :105-106.

[5]刘彦丽.护理非手术治疗期急性胰腺炎患者49例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 2012, 9 (7) :77-78.

篇4:洗澡绘本给不爱洗澡的人类

《大象要洗澡吗?》

作者:(英)埃尔里希/著、

(英)勃拉姆/绘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2-1-1

谁要洗澡啊?是大象吗?大象会用鼻子往身上喷水,这样可以让粗糙的皮肤湿润一些;犀牛喜欢洗泥巴澡;斑马则会躺在沙土地上蹭来蹭去。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办法来保持清洁,有些动物还会互相帮助,为对方掏耳朵或者抓虱子。我们人类也特别喜爱干净,洗完澡后身体会香喷喷的……

推荐:给孩子读这本欧洲早教经典的小故事,让他们爱上洗澡吧。

《我爱洗澡-关于卫生和健康》

作者:(英)格兰斯特洛姆、(英)曼宁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9-1

你多久洗一次手?你上次洗指甲是什么时候?你今天早上洗头了吗?保持清洁卫生既费时间又麻烦,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到这本书中寻找答案吧,这里有对个人卫生(包括人类和动物的)的生动解释,足以让每位小朋友都明白“我爱洗澡”究竟有多重要。

推荐:能激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观察力,发掘身边世界的奥秘。

《我不洗澡,就不!》

作者:(奥)威宁格/著、(奥)悦何/绘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8-1

有个性的小老鼠米克度过了开心的一天。今天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洗干净他身上的脏东西。妈妈说他可以不洗澡。但如果那样的话,他就得一直穿着黏黏的衣服,脸上沾满冰淇淋,还得睡在硬硬的地板上!这样特殊的一天会留在米克的脑海里多长时间呢?

推荐:让米克来陪孩子一起学会各种成年人应具备的能力和情感。

看他国洗浴习俗

芬兰:桑拿鼻祖

蒸气桑拿,又称“芬兰浴”,自是该国人民创造、并且热衷至今的洗浴方法。而在以前,芬兰人还会选用桦树的小树枝来鞭打自己,抽得满身都是血痕,由此达到清洁效果。

阿富汗:洗澡不用裸

喀布尔澡堂没有淋浴、也没有泡澡的大池子。人们要从几处小水池中用脸盆舀水,泼在身上。男人洗澡并不是裸身的,而是穿着有澡堂统一提供的棉布贴身大裤衩。

日本:柚子浴

不少日本人在冬至这一天会泡“柚子澡”,特别是关西地区。他们在沐浴时加入柚子,让柚子的香味溢满屋内。传说在冬至泡“柚子澡”可以“无病无灾长生不老”。

古罗马:洗澡也“浮夸”

古时候的罗马人民是很爱洗澡的,他们的公共澡堂是以大理石修建而成,很是华丽。即便在现在的罗马城里,还可见不少公共浴室的遗迹。

罗马尼亚:泥浆澡

有人爱从河里挖出黑呼呼的烂泥巴,抹遍全身,只露出两只眼睛,然后跑到太阳下晒干,让皮肤有收缩的感觉,东欧的罗马尼亚人就特别爱洗这种泥浆澡。

妙方法 洗出健康来

洗澡,让人放松。不仅如此,还有助于消除疲劳、清洁肌肤,更能治愈身体不适。重要在于科学洗澡,掌握方法,你会越洗越健康!

增加食欲

妙方:热水冲肚

最近你胃口不好?一直食欲不振?试试在饭前半小时洗澡吧。立浴时,冲热全身,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冲洗胃部,使胃部热暖即可。坐浴时,可先在热水中泡一会儿,并进行腹式呼吸,从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吐气。数次后,再用温水冲洗腹部。交替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防止皮肤病

妙方:洗温水浴

入夏。大伏天。天气闷热。空气潮湿。于是,痱子、皮炎、红斑、湿疹等皮肤病悄然而至。各种痒各种肿,让你抓狂。所以,防止皮肤病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最基本的就是每天洗澡,保持肌肤清洁。同时水温不宜过高,以3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为宜。温水浴有减轻皮肤瘙痒的疗效,也是皮肤去垢的最佳温度。

缓解便秘

妙方:按摩腹部

便秘可是一大头疼的事儿,每每由于季节变换或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正确的洗澡能帮你:洗澡时,将全身冲热,将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点淋浴腹部。如此这般,可增强血液循环,有缓解便秘和防治痔疮的效果。

祛除寒气

妙方:热水加姜

底寒的姐妹要注意了,如果你大夏天也常常手脚冰冷,祛除寒气就迫在眉睫。平时在泡澡时,在热水中加入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通过姜的作用再配上小幅度的沐浴运动,就更完美啦。一起来做:先用40度的热水冲浴肩部和膝盖以下,边洗边做肩部上下运动和脚部踏步运动。坚持一阶段,和寒气Say byebye吧!

减轻浮肿

妙方:按摩穴位

血海穴位于膝盖向大腿方约3根手指宽度的位置,在泡澡时,用双手拇指在血海处用力向下按压5秒钟,能帮助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消除浮肿。同时,还可在泡澡时用“握拳”摩擦的方法排除下半身水肿。从脚踝处开始向膝盖方向,沿腿用力轻轻向上推压按摩,帮助身体消除水肿,按摩时把脚踝轻轻抬高,借助水的力量增加按摩的效果。

花洒的学问

除了最普通的出水方式,高科技的花洒往往拥有可调节的喷头设计,不同的出水方式,不但增加洗浴的趣味性,还拥有不同的功能。

1 按摩式:

通常水花强劲有力,且间断性地倾注,就如同在按摩身体一般,可以带来放松效果。

2 涡轮式:

水流集中为一条水柱,使皮肤有微麻微痒的感觉,能刺激、清醒头脑,可以在早晨淋浴时用来唤醒全身。

3 强束式:

水流出水强劲,而且水流之间会有交叉碰撞,并产生水雾的效果,能增加洗浴的趣味感。

4 半开启式:

篇5:《爱心树》绘本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绘本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在故事讲述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3、在故事的阅读、创编中完成情感与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实现自我教育。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图意展开想象并能流利表达。

4、难点:理解故事主题并能在阅读、创编中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碰撞与交流,实现自我教育。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激趣

(1)老师这里有幅图画,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树像一位老人,他正要把一个苹果送给一个小孩。—看,伸出来的树枝和树叶多么像手臂 这棵树很慈祥——你看他弯着腰,正在亲切地和孩子说话呢!

(2)师:同学们,封面的背景是嫩嫩的绿色,看到这样的颜色,你有什么感觉呢?

好象看到了碧绿的大草原——多舒服啊,让人的心里的很湿润。

一片小草——这种绿色充满了生机,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

(3)猜猜里面会有怎么样精彩的故事呢?

[设计理念:指导孩子读懂封面,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通过让学生看图说话,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互动讲故事

1.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一棵大树”(指着大树)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棵什么样的大树?

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棵高大的树,这是棵挺拔的树,这是棵„„

2.(不出示字)这棵树怎么样了? 这棵树弯下了腰(真会观察)——枝叶不再伸向天空,好象张开了手臂。

师轻声念(点击):大树之所以弯下了腰,是因为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小男孩儿在哪里?(学生指出图片上的脚)哦,你观察的真仔细。看着这只脚,你能想象小孩子是怎样到大树下对的吗?(跑过去的)3.师念: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你看出来了什么?

大树的枝叶好象是手臂,它伸开手臂在欢迎小男孩。——看来大树很喜欢男孩。

我觉得男孩也很喜欢大树,因为他舞着手臂向大树跑来。——是呀,看他脸上带着笑,一边跑还一边和大树打招呼。

4.师:他会来这里玩些什么呢?猜猜看。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看。

(1)采集树叶

师:那他采集树叶会用来干吗呢?(做帖画,观察,标本)你们也采集过树叶对不对,心情如何?看大树为了让男孩儿采集更多的树叶,抖动着身子,树叶象蝴蝶一样飘了下来。孩子真高兴啊,我们看他是怎么做的。

师读: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看他的表情。谁能来说说?(很神气,很自豪,很威武)谁用成语来形容一下。(神气十足,威风凛凛,得意洋洋)是啊他昂首挺胸,把手插到裤兜里,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瞧,大树好象在为他鼓掌呢。

(2)爬树 师读:他也常常爬上树干。谁猜对了,你真了不起。

(3)荡秋千 师(不出示字):谁猜对了,(出示)在树枝上荡秋千。

(4)吃苹果 师(不出示字):这是?(出示)吃树上结的苹果。象孙悟空似的,一口气吃这么多个。

(5)捉迷藏

师:同大树捉迷藏。想象一下,他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如果是你你会藏到什么地方?——瞧他把身子团得紧紧的,使自己变小,可是大树还是轻而易举地找到了他,大树用手指着男孩儿好象在说?

(6)师: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看这棵大树怎么样了?

树干歪向一边,撑开枝叶象一把伞,不让男孩儿被太阳晒到。

大树的树叶沙沙沙,给男孩唱起摇篮曲。

大树抖动身体,为男孩送来徐徐清风。师:男孩静静地躺在大树的怀里,被大树关怀着,舒服地睡着了。

(7)小结。师:小男孩在大树身边可真幸福啊,无聊的时候,大树陪他荡秋千、捉迷藏、让他当森林之王;肚子饿的时候,大树给他吃果子;玩累了,大树让他躺在自己身上。

(8)师:小男孩爱这棵树。他紧紧地扑到大树怀里,在说什么?(大树,你真好)树是怎么做的?(伸出枝条紧紧地抱着男孩)

(9)师:男孩非常非常喜欢它。还在树干上刻上了一颗心,大树很快乐。

(10)小结:同学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设计理念:绘本共读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观察力。这段故事文字非常简单,孩子对大树的喜爱跃然纸上,但大树对孩子的爱是通过图画来表现的,那些枝叶的姿态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温暖的大手,或是拥抱,可是鼓掌,或是爱抚„„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个,所以设计一个师生互动看图说故事的环节,可以让孩子观察得更仔细一些,对孩子的想像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大有好处。]

三、师配乐讲述后半个故事。

1.讲到:“孩子逐渐长大”,怎么树下有四只脚?是的,树上也多了颗心。

2.讲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问:你感受到大树的孤寂了吗?从哪发现的3.讲到:“可心里„„”问:心里怎么了?

难过——孩子不知回报

伤心——它再也没有什么给孩子了

4.讲完。

问:同学们,故事讲完了,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老师,我听完这个故事太感动了——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5.师:大树把什么都给了小男孩,可它还是很快乐,为什么?

因为她帮助了别人

因为她能够给予别人需要的东西

因为她爱小男孩——大树对小男孩的爱有多少?

因为小男孩是她的孩子,只要来看她,她就很快乐。大树很大方,因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大树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

大树觉得自己活着,能为别人作点贡献,让别人快乐,也是种幸福。

因为大树想让孩子得到快乐与幸福,哪怕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只要孩子高兴她也就会感到很高兴。

大树快乐而安详,就这么静静地有人陪伴着,对老树桩来说已经是最快乐的事了

6.是啊,它爱小男孩,小男孩好象是它的孩子。为了孩子奉献了一切,连最后的树桩都让孩子坐,无论如何,他都想让孩子幸福。你觉得这棵爱心树就像你身边的哪些人?谁像树一样对你付出那么多?父母是怎样为你付出的?你是否也像小男孩一样只知道索取?你们打算如何报答父母呢?

小结: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

[设计理念:大树无私的给予与孩子无节制的索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树的快乐显而易见,但孩子的不快乐及不快乐的原因需要学生好好地思索。让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感恩的重要性,实现自我教育。]

四、课堂小结

篇6:《爱心树》绘本教案[最终版]

锦江小学 李素萍

一、阅读目标

1、培养读书兴趣,激活孩子思维,强化语言训练,丰富绘本内容。2,让学生学习绘本的阅读方法,读图片文字之外的丰富内容,置自己于故事角色中,与绘本进行对话。悟绘本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价值观,与读者对话

3、感受爱与被爱的情感,懂得感恩,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准备材料 《爱心树》绘本、PPT

三、阅读过程

(一)板书导入,引出绘本

1、师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书,这是一本很多人都很喜欢的书。有一段话是这样介绍它的。课件展示评价

A读完这段话,你们心中的有没有困惑? B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讲的是什么故事?]

2、引出书

A请看封面,你读懂了什么? B你觉得这本书会讲些什么?

C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有谁?这本书可能会谁和谁的一件什么事? 板书:苹果树 送 苹果 给孩子

3、展台展示“爱心树”白描图第一幅(“从前有一棵大树„„”)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苹果树?

生:这是一棵高大的,粗壮的苹果树。(1)这是一棵高大的树?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你是从文字读出的,你能从图片上读出来吗?

闭上眼睛用心去看看苹果树,你心中的苹果树可能还是什么样的?生:枝叶茂盛

生:长着密密麻麻的枝条和叶子

孩子们刚刚从在图片中,粗壮的主杆,看到苹果树的全貌,还让这棵树充满了绿意。这是在用心去阅读,当插图旁没有文字叙述时,你的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单调的图画栩栩如生,呈现在脑中。这种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想像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我们阅读理解书籍。

(二)感受苹果树和小男孩儿时的幸福时光 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继续往下阅读。

师依次展示树与小男孩幸福时光第二幅(“她喜欢上一个男孩儿„„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

请一边看图,一边在心中默默读出这些句子,提行的地方要稍作停顿。我给大家示范一段。课件展示到:{小男孩儿爱这棵树} 【充分留给学生仔细品味的时间】 A你都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

B你是这棵大树,你会想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C刚才在阅读时你心中流淌的是一种什么情绪?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老师为你翻书,如果翻到了你有感受的地访,请示意老师停下。A你是从文字中感受到的,B能从图画中感受到吗? 展示图片:大树很快乐。

齐读“小男孩儿爱这棵树„„大树很快乐。”你从哪里感受到爱了? 【让学生把心理想法一吐为快】

(二)第二部分 但是时光消逝。

展示图片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A你从哪里读出了大树的孤寂?你发现了什么?

B如果说大树的树干是人的身体的话,那么那长长的枝条„ 你从图中哪里读出了大树的孤寂? 展示图片至:把它们拿走了,大树很快乐。读最后一句 思考大树快乐什么?这里的快乐和前面的快乐一样吗?不用着急回答。

展示图片: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读最后一句,大树快乐什么?

展示图片:于是孩子把树干部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此时此刻,大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 板书:树枝、树干、生命 板书:帮助

民示: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大树快乐什么?心坎里却有些„ 展示图片到:大树很快乐。结束提问:

(1)一无所有的大树还会希望孩子回来吗?

大树会希望孩子不要长大,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吗?

A会,如果大树把孩子一直留在身边,这样的大树你还会喜欢她吗?为什么?

B不会 孩子会回来吗?

(2)这本书讲述了孩子一生中的几个时期,为什么大树对孩子的称呼一直没有变? 在书籍中,孩子们可能发现了谁和谁一直在变,但是有一个称呼一直没变?为什么?

【在大树心中,无论孩子曾是天真无邪的儿童,还是劳累奔波的成年人,就算孩子已是老态龙钟的老者,孩子永远都是孩子,】(3)大树每次见到孩子,为什么都会提出和他玩玩的要求? 【可能是因为大树想让孩子永远天真无忧无虑地生活,长大了,就有了长大的烦恼,为钱,为家庭,为理想而奋斗。】 大树希望孩子永远快乐。

你认为孩子小时候的快乐和他长大后的快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4)长大后的孩子每次都是来做什么?他得到了什么?大树又得到了什么?

【要钱,要房子,要远行追求理想】 是不是孩子主动提出的?那是大树„„ 大树对孩子的帮助要不要孩子回报? 这样的给予是无私的

(5)你怎样看待这棵大树的?

(6)这是一棵()树,还是一棵什么树?

【孩子每次是因为什么才会来看大树的?遇到难处。】

(7)你是否也拥有这样一棵“树”?是谁?

你会是这样的孩子吗?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孩子? 【我想这是我和孩子们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课件】

介绍作者,带着对人生的思考结束绘本阅读。

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打动我们的内心,还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深地思考,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智慧才得以成长,心灵才得以洗礼。与好书为伴,虽然不能改变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

篇7:读绘本写作文 爱心树

晋实小:丁娟

教学目标:

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

1.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最难忘的课外书。

2.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读一本书。这本书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画。这样的书我们称为“绘本”(板书:绘本)。这节作文课咱们一起来读绘本,写作文。(完成板书)

可能有些同学早就阅读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出版于1964年。没关系,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收获。

二、阅读绘本。

静静地听老师读,仔细地看屏幕上的画面。(导读过程中,相机点击关键处,为学生的多维想象铺垫)1.第一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大树为什么快乐?(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大树的快乐就在孩子的快乐之中。)

每一处“很快乐”处均作适当停留思考,不设问题。5.第五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面对这幅静止的画面,这幅让“大树很快乐”的画面,你快乐吗?你的心中只有快乐吗?(我们不仅仅有淡淡的哀伤,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6.介绍绘本《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插画家谢尔·希尔弗斯坦,书的名字叫《爱心树》。

三、品味绘本。

1.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吗?

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这就叫阅读后的“回味”。)【板书:回味】

2.在你的生活中,你拥有属于你的“大树”吗?

虽然我们还很小,但是,老师相信,在我们的班级中,一定有同学已经是别人的“一棵树”。你有过做“树”的经历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还要学会由“书中人”想到自己的“身边人”,由“书中事”想到自己的“身边事”。这就是作文时的“联想”。)【板书:联想】

3.有了回味,有了联想,我们就会把一本书读“长”,我们的作文就会有丰富的素材。今天,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学会把书读“厚”,给自己的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板书:想象】优秀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绘本更是如此。它的魅力不只在文字,也不只在图画的有限空间内。用心去读,你会发现,在画面的背后,在文字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这就叫“想象”。你会在阅读中去想象吗?

引导想象画面: 于是,孩子坐下了。

“坐下了”。简单的三个字岂能表达此时男孩子的内心世界。此时的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此时的男孩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回忆„„)追问:他会回忆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向大树倾诉„„)追问:他会在倾诉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点击出示:他也许„„)【追问,但不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拿起笔来,用一两段话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四、丰厚绘本。

1.练笔,指导,班级交流。

小结。同学们丰富的想象让这棵“爱心树”的形象更加丰满。这就是作家比我们高明的地方。他在作品中给我们留下许多的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是地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我们在作文时候,如果你也能像作家一样给自己的文章设计一两处供人想象的空白,那么你就是作家了。

2.总结、延伸。

在我们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我们及时地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就是给作品“补白”。这是我们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在读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前面阅读中提到的“回味”,去写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是读后感。

我们还可以结合自己阅读中提到的“联想”,去进行文章的移植。例如,今天我们读了《爱心树》,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以后可以去写自己身边的“大树”,甚至写一次自己做大树的经历。

篇8:林群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

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 而且我们归根到底要把知识传给新的一代。我曾想, 科普最好有一天能由动漫来实现。

——林群

当今, 热衷于科普的科学家不多了, 林群院士是其中之一。

77岁的林群院士是我国泛函分析、计算数学研究领域内著名的数学家, 多年来主要研究微分方程的高效率高性能算法。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 2004年获“何梁何利奖”……

林群院士在研究数字的同时, 还不忘数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承, 积极投入科普事业。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认为只有把数学变得简单, 孩子们才会有兴趣学习。

从科学的角度说, 这本无可厚非。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的天职。科学家在研究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 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 科学本身的价值才可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但现如今, 乐于从事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甚至在科学共同体内, 大家对热衷科普的同行也是另眼相看:是不是研究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想出风头吧, 不然……

但是, 林群院士的人生经验告诉他, 科普是多么重要, 同样需要科学家的担当。

林群院士观察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要问小孩长大了干什么?很多小孩会说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可现在再这么问, 已没多少孩子愿意当科学家了。更为遗憾的是他看到过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 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 想象力倒数第一, 创造力倒数第五。愿意当科学家的孩子少, 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又不强, 怎么去建设创新型国家?

还有一件事让林群感触颇深: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他到德国访问。德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好的演讲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学生能懂的, 第二部分是大学生能懂的, 第三部分是专家能懂的, 第四部分是在本领域前沿研究的科学家能懂的, 最后是科学家都还不懂的未来发展。这说明, 在科技发达国家, 科学家对科普的重视已经细化到每位科学家的演讲中。

这让林群院士得出结论:“科教兴国”必须把科普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普通百姓对科学感兴趣, 这才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其实, 上世纪我们也有热心科普的科学家, 如很多孩子心中的“高士其爷爷”——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半个世纪里, 高士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 影响和引导着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

如今科技界也需要一位或一批这样的科学家, 重视和推动科普事业。林群院士乐意做其中的一个践行者。

为此, 一方面他殷切期望, 全社会包括政府从根本上给乐于科普的科学家应有的尊重;科学家也要排除干扰勇于承担这种责任。于是, 凡是科普有需要, 他都义无反顾地参加, 在大学的学术报告厅, 他向学院和学生代表赠送了自己的著作《微积分减肥快跑》;在全国数学之星夏令营的课堂上, 他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微积分, 像美妙的魔术一样令人着迷。

世界上没有比思维更加有趣的事情了

对于数学教育而言, 是要把数学的海水抽干, 让广大学生都享受数学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 甚至惧怕数学。应该让数学如侦探小说一样, 人人都爱看。

——林群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科学。数学也是人类最早开创的科学领域之一。自诞生之日起, 数学就是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基础工具, 它的发展也为其他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基础作用。如计算机的诞生、设计和发展, 完全是建立在上个世纪图灵、哥德尔、冯·诺伊曼三位数学家奠定的理论基础上。直到现在, 计算机行业仍在挖掘“图灵机”的潜力。

然而, 数学经过充分发展, 已很难像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那样吸引社会更多的注意力。上面三位数学家的影响极其深远, 而且是本质和原创性的, 他们的名字也被列入上个世纪“百年百名科学家”之列, 但大家在使用计算机时, 只知道有个比尔·盖茨, 却不记得他们。这说明越基础的东西, 反而退到幕后去了。

但无论中国数学界还是国际数学界, 其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活跃程度并不亚于其他任何学科。

实际上, 数学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法, 对每个人都起作用。数学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理智思维。然而, 喜欢数学的学生却越来越少了。这既与数学不再那么耀眼有关, 也与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关。我国现行的数学教学多是枯燥乏味的反复训练, 如此下来,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让喜欢数学的人越来越少。对此, 林群院士非常遗憾, “对于数学, 我觉得就像看侦探小说那样, 非常有趣, 世界上没有比思维更加有趣的事情了。”如何让学生们也如他一样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培养出深厚的学习兴趣, 是林群院士近些年关注较多的问题, 也是他身体力行要做到的事情。

他认为, 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应该是, 不要满堂灌, 把学生搞得晕晕乎乎的, 要让学生在轻松中得到很多知识、很多启发, 培养很多兴趣。“什么叫好的师资, 恐怕不是满堂灌, 而是能够把长的课程说成很短, 而不是把短的说成很长的。要把书讲薄, 而不是把书越讲越厚。这恐怕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

因此, 林群工作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把困难的数学理论简化再简化, 直到大学生能读懂为止。林群说, “我们就是要通过观念的改变和创新, 把海水抽干, 让真理露出水面, 水落之后才能石出。对于数学教育而言, 是要把数学的海水抽干, 让广大学生都享受数学的财富。而不是让人看不懂、听不懂数学, 甚至惧怕数学。”

不仅如此, 林群院士坚持告诉学生们, 包括文科的学生们数学的思想、方法、定理, 还要告诉他数学的精神是什么。让更多的人理解数学, 知道公式只是表面的形式, 打消同学们的畏难情绪。

为此, 林群院士以自己对数学的深刻理解, 撰写《微积分魔术》、《微积分快餐》、《微积分减肥快跑》、《画中漫游微积分》等著作, 把人们眼中深奥“微积分”, 像变魔术一样, 一步一步导引着具有高中数学程度的读者理解微积分。

林群院士的科普演讲, 包含着他一生的治学经验。他能够深入浅出地把艰深的数学讲得如同哲理故事一般, 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在林群院士看来, 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其惊人之处不在于收集了多少几何定理, 而是它首次以公理-逻辑推理-定理的方式, 将许多定理串在一起, 重组了几何世界, 给复杂的几何世界带来了次序, 建立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个“原本”影响了世世代代人的思维方法。

几何是什么呢?几何就是做事要有公理, 后面的一切结果都必须是这个公理的延伸, 不能互相矛盾, 这是几何学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林群院士的讲解片段。

林群一直在找寻一条数学教学的最佳境界——“要看不要想”的效果, 比如用动漫的形式搞科普就是很好的办法。林群院士梦想, 科普最好有一天能由动漫来实现, 而且数学要能通过写小说来传授就好了,

在自己土地上长出花朵

找到数学的酵母。每天想、每日思。把东西放在头脑中。灵感就在瞬间产生。

——林群

林群院士在普及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倾注了一个老科学工作者的心血。林群院士非常希望自己曾经沐浴的甘霖也能照耀在当代的年轻人身上, 自己的经验体会传递给现在的教师们。

林群院士有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幸运。解放初期是我国的重建时期, 教育科学都在重建之中。林群院士有幸在中国重建教育科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解放后进入全国有名的福州一中上高中, 在大学读的是苏联的教科书, 毕业后分到中科院……这样的经历, 形成了他的数学哲学、人生哲学。

福州一中是全国有名、省级最好的重点中学, 当时升学率就很高;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人才, 仅福州一中就有约20个院士, 林群同班就有两个院士。究其根本还是福建一中有非常好的教学传统和师资。

至今林院士还很欣赏高中老师的讲课方式:约半堂课把课讲完, 剩余的半堂课讲故事或者科学家的故事。这种方式对学生影响很大。林群院士的老师林景贤讲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 使年轻的林群院士学数学的兴趣加浓了, 也打下了好的数学基础, 林群院士的数学情结以及教学理念就是从那时萌发, 并对他以后选择数学研究有很密切的关系。

数学是个继承的学问, 小学数学是学习的基础。创新应该是继承下的创新, 不能一步登天。数学是积累第一, 天才第二。中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石, 必须建设好。而现在的一些中小学教师不知道中小学和大学在什么地方接轨, 只知道让学生解各式各样的题, 无的放矢。所以教师水平必须提高, 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林群院士认为, “在很多领域, 我们一味地模仿、跟踪, 永远赶不上外国人。”他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们的科研, “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不过是外国花盆里的一朵花”。他希望通过中国人自身的努力, 在中国土壤上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其实, 从古代到近代, 我国的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也为世界培养了许多顶尖的数学人才。《九章算术》、精确到小数点以后7位数的圆周率、勾股定理等, 都对世界数学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现代以来, 中国也向世界数学界贡献出一批像陈景润、华罗庚、冯康这样的数学家。

然而, 现在像陈景润这样拼命攻克数学难题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有人将之归于东西方思维的不同。诚然, 西方注意公理化和逻辑推理。中国比较重视实用技术, 在实际上解决问题, 但这也是一个宝贵遗产, 同样值得发扬。世界很复杂, 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上一篇:中华美德为主题演讲稿下一篇:人教版历史下册期中试卷附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