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动物疫情监测和兽药饲料及动物产品

2024-05-15

汕头市动物疫情监测和兽药饲料及动物产品(精选2篇)

篇1:汕头市动物疫情监测和兽药饲料及动物产品

2012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为做好2012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特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负责《2012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的组织实施,并在完成本计划的同时,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辖区残留监控计划,监控数量不得低于本计划的20%。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省级兽药监察所和我部指定的残留检测机构按照《2012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承担单位和监测重点》(附录1)承担检测任务。

水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我部指定的水产品质检机构承担相应检测任务。

二、抽检要求

(一)抽检活动要严格执行《官方取样程序》和《兽药残留抽样检测技术操作要点》(附录2,以下简称《操作要点》),并按要求填报抽样信息(附录3)。

(二)畜禽样品应从动物养殖场、屠宰厂抽取。其中进行鸡、鸡蛋和尿液中禁用药物检测的,从养殖场抽取的样品数量应占抽样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牛奶样品应从奶牛养殖(户)、生鲜乳收购站抽取。

(三)应科学确定抽样方式,全年均匀抽样,不得采取某一时段集中抽样、集中或分期分批检测方式。除后续跟踪抽样外,不应对同一采样点重复抽样。

(四)兽药残留检测按照《残留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附录4)执行,确证方法按照我部发布的方法或参照国际公认的方法执行。

不得擅自变更检测方法和检测限,若确需对本计划已确定的检测限、检测方法进行调整,应事先向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残留办)提交申请材料,并经核准后再进行检测。

(五)筛选方法应采用经我部备案的残留检测试剂盒。对于已发布了确证方法、并以筛选方法或定量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应进一步进行确证检测,并以确证检测结果作为上报数据。

(六)各地要严格执行检测结果报告制度,按要求填报检测结果汇总表(附录5)。

(七)各地要严格执行阳性(超标)样品报告制度和阳性(超标)样品追溯制度。应在检测出阳性样品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报送抽样单位、同级兽医主管部门。及时启动后续跟踪抽样、检测程序,后续跟踪抽样比例为1:5,即每发现一个阳性样品,对被抽样单位连续跟踪抽样2次,每次5个样品。后续跟踪抽样检测样品数列入辖区残留监控计划。后续追踪检测结果应按要求填报表格(附录6)。

三、结果处理

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超标产品的后续处理,其中,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做好督办工作,样品来源所在地兽医主管部门接到农业系统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反馈的残留超标检测报告后,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农牧发[1999]8号)启动追溯程序。

(一)根据残留超标样品反馈信息溯源动物养殖场,对养殖场用药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检查用药记录和库存兽药产品。

(二)发现养殖用药不规范,未执行休药期等问题要提出改正措施,并监督整改。

(三)发现假劣、违禁兽药要收缴销毁,并将该类产品情况通报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和本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

(四)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要依法对生产企业组织核查、处理。本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对进入本辖区的同批产品依法组织清缴。

(五)处理结果应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并做好调查处理记录,记录存档2年以上。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残留超标检测报告的处理结果应按原渠道及时反馈。

四、工作要求

(一)承担抽样和检测任务的单位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按照《操作要点》的要求完成检测样品的抽样、登记、保存、交接和检测工作。

(二)承担检测任务单位应于4月底、6月底、9月20日和11月30日前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填写后的附表

3、附表5和附表6的纸质材料和电子版分次上报残留办。

(三)残留办负责兽药残留检测结果汇总和监控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上报工作。阶段性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分别于2012年7月15日和12月10日前上报我部兽医局。

(四)各地要高度重视本计划组织落实工作,在做好协调、督促检查的同时,对承担抽样、检测单位给予必要支持。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充分发挥兽药残留监控效能,保障动物产品安全。同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我部兽医局和残留办。

附录:1.2012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承担单位和监测重点

2.兽药残留抽样检测技术操作要点 3.抽样信息汇总表 4.检测方法及残留限量 5.检测结果汇总表

6.阳性样品追踪检测结果汇总表

篇2:汕头市动物疫情监测和兽药饲料及动物产品

在畜牧业生产中,兽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为保障畜禽产品稳定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兽药使用不规范,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量可能会超标,严重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

1 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

1.1 非法使用违禁药物

有相当一部分动物饲养业主、饲料添加剂企业、饲料加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许多违禁药物加入到饲料中,与此同时,在饲料添加剂中加入呋喃唑酮、雌激素、氯霉素、同化激素等违禁药物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1.2 随意加大用药剂量

随着规模化饲养动物产品的趋势日益扩大,很多动物产品都对常用药物产生了较大的抗药性,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兽药的用药剂量被随意加大,甚至在猪料中加入的喹乙醇超过国家规定值的几十倍。

1.3 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对30多种药物的使用范围和休药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有一些养殖户却无视规定,一直到动物产品屠宰前都大量使用。再如在母鸡产蛋期是禁用抗球虫药的,但是有相当数量的鸡场却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肆意使用抗球虫药,导致在鸡蛋中残留大量的药物。

1.4 假劣兽药的使用加剧产生残留

假劣兽药的杂质多、临床应用疗效较差。疗效越差,就需要注入越多的剂量,进而产生越多的有害物质残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再加上假劣兽药的说明书、标签极度不规范,既不标注兽药的毒副作用、使用禁忌,也不标明兽药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等,甚至对药物的适应症进行任意夸大,导致养殖户无从下手,只能重复用药、盲目用药。

1.5 政府有关部门对兽药残留的监督管理不严

即使注重对畜禽的卫生、饮水和防疫,但如果药物部门对生产销售和使用违禁药品管而不严,缺乏兽药残留检验机构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兽药残留检测标准不够完善,仍然会导致药残的发生。

2 如何控制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

2.1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正确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车宣传和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普及和推广科学使用兽药知识,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畜产品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意识,使生产者能规范使用兽药和自觉遵守休药期的规定,全面提高养殖业科学合理用药水平。

2.2 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养殖环境

继续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推进力度,坚持预防为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用药程序和消毒程序,增强畜禽免疫力;积极引导养殖场兴建沉淀池、沼气池以及改造环保垫料养鸭棚,降低畜禽发病率,减少药物投放,降低兽药残留。

2.3 狠抓源头监管,提高产品品质

完善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规范养殖档案填写,要求养殖档案必须包括畜禽进圈、兽药和饲料使用情况,以及防疫消毒、隔离治疗、休药期等数据,对没有有效免疫标志的畜禽一律不准上市流通。对出现问题的畜禽,实现可追溯管理,切实把养殖生产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规定落到实处,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对“假兽药”的拉网式排查。与此同时,在网站、报纸、电视台公布严厉打击兽药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兽药违法行为的监督,坚持“有案必查、查必追根”,深入挖掘违法行为源头。

2.4 建立规模养殖场进购兽药备案制度

有相应的兽药技术人员、仓库管理员、兽药安全储存仓库和设施设备的规模养殖场可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直接与兽药生产厂家或辖区外兽药批发企业签订购货合同购货,既维护了养殖场自主购货权,又促进了依法加强对兽药流通环节的监管。

2.5 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用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还可以减少单味药物的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比如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同用可使抗菌性能增强数倍与十数倍,甚至呈现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形成,还可以减少磺胺药剂量,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但是,磺胺药和青霉素不能合用,合用会疗效降低。因此,临床用药时,应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避免拮抗作用,注意配伍禁忌。

2.6 强化检测工作,严格检疫执法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悟收获范例下一篇:小升初优秀作文:微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