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书心得

2024-05-04

白鹿原读书心得(精选4篇)

篇1:白鹿原读书心得

记得著名的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有句名言:“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以前,我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直到读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才觉得果真如此。每一个民族的故事都是一部史书;而一个家庭的变迁,往往也就是这个民族发展史的小小缩影。

在看这部小说的同时,我也在网上看了电影《白鹿原》。《白鹿原》是一部厚重纷繁的文学史诗,区区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怎能充分展示大西北关中平原的精彩纷呈。所以电影只是截取了小说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开头是白鹿原上金黄色的麦浪映入观众眼帘,最后还是以金黄色的麦浪谢幕,故事情节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都经过简化处理。所以说,要想真正了解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文化特色,还得仔细研读小说本身。

提起《白鹿原》,首先要介绍下该书的作者——陈忠实先生。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出生于渭河平原的西安灞桥,高中毕业后便到农村插队,虽历经农村的艰辛与磨练,却一直钟爱自己的文学写作,未曾放弃。他试想,一个不了解农村的人,又怎么能写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充满农村气息的文学作品呢?他从容自若地选择素材和开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力量、情感内涵和眼光,使作品外部沧桑浑厚、细部严谨精致,让人在不由自主地在品读中产生钦佩,在钦佩中发出喟叹,在喟叹中仔细品读。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玉汝于成、磨练意志。在生活实践的大熔炉中华丽蜕变,毕竟是“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每念及于此,方知我成长的道路莫不也要如此!

《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在西安这座古代名城,具体地说,它写的是西安其中一个平原小县的农村生活变迁。

小说围绕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离合展开,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反映了从国民革命到解放初期关中平原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其中的主要人物虽然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但是作者通过形象的艺术塑造和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历史观和革命观。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丰满,很具典型性。老一辈的是白嘉轩、鹿子霖、鹿三这些父辈的人物,而小的当然是他们的孩子们,如白孝文、白灵兄妹,鹿兆鹏、鹿兆海两兄弟、黑娃等。作者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与展示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加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揭示了传统文化中某些落后思想的弊端,同时也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严厉地抨击,起到了唤醒读者树立民族危机感的警示作用。

文中重要而关键的人物当属白鹿村中的族长白嘉轩,高大的额头、突出的颧骨、挺直的腰板、执拗的脾气。尤其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更为主人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特殊的背景。作为封建礼仪维护者和守护者,主持村中重大事情,充满凛然大义。对长工鹿三视如兄弟,情深而义厚;对子女要求苛刻,甚至是在儿子触犯族规的情况下仍狠下决心鞭笞儿子;在村中重大事情面前临危不乱,不论是在土匪**、灾荒饥馑、瘟疫肆虐,还是在时代变迁的关键时刻,都以他独特的思考方式、执拗的性格特点化险为夷,从而在白鹿原上树立威望,也使“仁义白鹿村”声名远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堪当重任、充满个人魅力的典型人物,的确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楷模、学习中的榜样。尽管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与实际的农民形象,但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他的凛然大义,桀骜不驯,这也是我们所缺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独立思考而不特立独行,行为果断而不鲁莽行事,坚守原则而不墨守成规,得之泰然,失之坦然。也许就是嘉轩为人处世的生动写照,这大概为整个原上树立了一种精神,一种魂灵,使这个苍老的大地虽历经多次纷争与磨难,却坚强而执拗的在欲火中重生,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在白鹿原正义精神的照耀下,也存在一种龌龊而卑伪的阴影,文中假仁假义的鹿子霖,明着,摆出一副光明磊落的面孔,实则以各种无耻的手段对付白嘉轩,步步紧逼。耍阴谋,玩手段,攻心计,为的是争名逐利。这当然也是一种智慧与实力的较量,正义和虚伪的对决。白鹿两家先是换地**结果是得不偿失,自家风水丢失,后又与田小娥搭上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并唆使田小娥用尽手段使白孝文沦为死人一般,却盘算去拆白家的祖屋,一切的一切足以证明其本来面目。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结果死在凄冷的寒夜,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作为我们青年人反观于己,谨小慎微,即使不能拥有高尚的品格,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准则,触及社会道德的底线。未来更需要我们带着光明与正直的包袱行驶在成长的道路上,唯有如此才会让我们内心倍感充实,脚下愈加坚实

整篇小说最具争议而又推动故事深入发展的女性人物田小娥,这一文学角色占到了《白鹿原》整书的五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为原上人们憎恨而不齿的对象,甚至是唾弃乃至咒骂。她的出现预示原上鸡犬不宁,更是祸端的开始。直至死于其“父亲”的刀刃上,了结生命之际,却阴魂不散,滋生瘟疫。尽管她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但她却没有理想的生活,连最起码的社会伦理道德底线都突破了,何来幸福!哪有自由!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心理,却怎么能谈自己的幸福安稳呢?这也是其个人的悲哀,也许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而真正代表整个白鹿原幸福自由的青年人物当属白灵、鹿兆海、鹿兆鹏、黑娃等一批热血激进青年,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和启蒙,投身于社会由动荡到安宁的纷乱年代,不惧任何反动势力和封建家长制的压迫,敢爱敢恨,为革命、为爱情殒身不恤,理应引起我们大学生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急躁的社会,是否更该坚定自己的信念!

在很大程度上,人活一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明晰和精确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也有可能终其一生这看法最后形成,但是没有这过程,直接决定我们对生活对理想的看法结果。其实,我想这个过程就是领悟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只有在书中,我们才会真正确立其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明白人活一生的意义,当然在这我们才会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不过这种影响可能是终其一生的,以此变涵养我们淡定从容豁达的心境。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在经典文学著作中蕴涵着丰厚而强烈的精神动能,而阅读它们就像和许多高尚的哲人谈话一般,聆听其教诲更能在繁芜的成长道路中正确而坚实走下去。白嘉轩、白灵、鹿兆鹏这些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灵感,却脱离不了现实,这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我总认为,作家的情感和作品的表现,会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文学在这个时代的个性力量和启迪作用,而诗意的表达常在细小处显现出人性和精神的高度。的确,有一本好书可读,人间便没有孤独寂寞,也没有任何情何以堪的窘迫,唯有坚持专注全身心的品读,相信它会对我们人生的成长道路产生积极而有益的影响。

篇2:白鹿原读书心得

那个背景下老百姓如何过日子?陈忠实用小说还原了。

铮铮硬汉,道义之典范-白嘉轩

一个人撑着一道原,一辈子都“挺直了腰杆儿”做事。从创办白鹿村的启蒙学堂到策划交农事件;从惩治田小娥、白孝文(自己的儿子)再到和违背祖训的白灵(怜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无一不体现他对“制度”的恪守,对“保守”的维护。无疑他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实的拥护者,也是坚定的执行者。从而,封建社会的一道原具象为一个人。

高风亮节,圣人之儒雅-朱先生

淡泊名利,一身布衣,青衫青裤青袍黑鞋布袜,从头到脚不见一根洋线一缕丝绸。死去不需要任何仪式(不用棺材,不要吹鼓手,不向亲友报丧,不接待任何吊孝者,不用砖箍墓);洁身自好,朱先生对南方讲学时有人把他带去烟花楼,他不齿地说:“君子慎独。此乃学人修身之基本。表里不一,岂能正人正世!”;目光长远,发起禁烟运动,为共产党员鹿兆鹏提供避难场所、编制《乡约》《县志》;正义凛然,心系黎民苍生。心怀祖国(在战争时期亲赴战场),虽然后期被阻止,但依然可见先生伟大的爱国情怀。

阴险狡诈,道德之败类-鹿子霖

为了报复白嘉轩,去唆使田小娥构陷白孝文,在目的达到之际又不愿被人看穿,于是乎表演出无奈买地的“好人”,又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替走投无路、猪狗不如的白孝文“求”职位,可见此人的阴险狡诈。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通共”的“忠臣”,表现出对自己通共党的儿子的“憎恶与痛惜”。满口仁义道德,满腹卑鄙无耻,堪称当今社会之败类。

任性无知,封建之迂腐-田小娥

一个被亲情抛弃的女子(父母将貌美如花的她嫁给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作二房);一个不被封建社会原谅的女子(和黑娃的正常相恋却不被村民接受);一个反抗封建却没有“正确”打开方式的女子(通奸鹿子霖、构陷白孝文);一个死于非命不被尊重的灵魂(被人杀害,后人唾骂)。传统道德的男尊女卑让她遭到了无尽的迫害,她是封建社会女性悲剧结局的代表者,也是被封建捆绑的受害者。

其实,本书中最令我钦佩的是白灵,她没有被封建束缚,打破传统思想奔赴战场,向往自由恋爱,坚守共产党员的信仰。

篇3:白鹿原读书心得感想

在看这部小说的同时,我也在网上看了电影《白鹿原》。《白鹿原》是一部厚重纷繁的文学史诗,区区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怎能充分展示大西北关中平原的精彩纷呈。所以电影只是截取了小说最精彩的高潮部分,开头是白鹿原上金黄色的麦浪映入观众眼帘,最后还是以金黄色的麦浪谢幕,故事情节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都经过简化处理。所以说,要想真正了解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文化特色,还得仔细研读小说本身。

提起《白鹿原》,首先要介绍下该书的作者——陈忠实先生。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出生于渭河平原的西安灞桥,高中毕业后便到农村插队,虽历经农村的艰辛与磨练,却一直钟爱自己的文学写作,未曾放弃。他试想,一个不了解农村的人,又怎么能写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充满农村气息的文学作品呢?他从容自若地选择素材和开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力量、情感内涵和眼光,使作品外部沧桑浑厚、细部严谨精致,让人在不由自主地在品读中产生钦佩,在钦佩中发出喟叹,在喟叹中仔细品读。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一个人只有在艰难困苦中才能玉汝于成、磨练意志。在生活实践的大熔炉中华丽

蜕变,毕竟是“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每念及于此,方知我成长的道路莫不也要如此!

《白鹿原》的故事发生在西安这座古代名城,具体地说,它写的是西安其中一个平原小县的农村生活变迁。

小说围绕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恩怨离合展开,浓缩了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反映了从国民革命到解放初期关中平原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其中的主要人物虽然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农民,但是作者通过形象的艺术塑造和真实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历史观和革命观。小说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丰满,很具典型性。老一辈的是白嘉轩、鹿子霖、鹿三这些父辈的人物,而小的当然是他们的孩子们,如白孝文、白灵兄妹,鹿兆鹏、鹿兆海两兄弟、黑娃等。作者将人物的命运和性格与展示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相结合,从而加强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揭示了传统文化中某些落后思想的弊端,同时也对封建伦理道德给予了严厉地抨击,起到了唤醒读者树立民族危机感的警示作用。

文中重要而关键的人物当属白鹿村中的族长白嘉轩,高大的额头、突出的颧骨、挺直的腰板、执拗的脾气。尤其是一生娶过七房女人,更为主人翁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和特殊的背景。作为封建礼仪维护者和守护者,主持村中重大事情,充满凛然大义。对长工鹿三视如兄弟,情深而义厚;对子女要求苛刻,甚至是在儿子触犯族规的情况下仍狠下决心鞭笞儿子;在村中重大事情面前临危不乱,不论是在土匪**、灾荒饥馑、瘟疫肆虐,还是在时代变迁的关键时刻,都以他独特的思考方式、执拗的性格特点化

险为夷,从而在白鹿原上树立威望,也使“仁义白鹿村”声名远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此堪当重任、充满个人魅力的典型人物,的确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楷模、学习中的榜样。尽管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与实际的农民形象,但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他的凛然大义,桀骜不驯,这也是我们所缺少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应该独立思考而不特立独行,行为果断而不鲁莽行事,坚守原则而不墨守成规,得之泰然,失之坦然。也许就是嘉轩为人处世的生动写照,这大概为整个原上树立了一种精神,一种魂灵,使这个苍老的大地虽历经多次纷争与磨难,却坚强而执拗的在欲火中重生,这无疑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在白鹿原正义精神的照耀下,也存在一种龌龊而卑伪的阴影,文中假仁假义的鹿子霖,明着,摆出一副光明磊落的面孔,实则以各种无耻的手段对付白嘉轩,步步紧逼。耍阴谋,玩手段,攻心计,为的是争名逐利。这当然也是一种智慧与实力的较量,正义和虚伪的对决。白鹿两家先是换地**结果是得不偿失,自家风水丢失,后又与田小娥搭上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并唆使田小娥用尽手段使白孝文沦为死人一般,却盘算去拆白家的祖屋,一切的一切足以证明其本来面目。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结果死在凄冷的寒夜,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作为我们青年人反观于己,谨小慎微,即使不能拥有高尚的品格,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准则,触及社会道德的底线。未来更需要我们带着光明与正直的包袱行驶在成长的道路上,唯有如此才会让我们内心倍感充实,脚下愈加坚实整篇小说最具争议而又推动故事深入发展的女性人物田小娥,这一文学角色占到了《白鹿原》整书的五分之一左右。显然已成为原上人们憎恨而不齿的对象,甚至是唾弃乃至咒骂。她的出现预示原上鸡犬不宁,更是祸端的开始。直至死于其“父亲”的刀刃上,了结生命之际,却阴魂不散,滋生瘟疫。尽管她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自由和崇高的人生理想,但她却没有理想的生活,连最起码的社会伦理道德底线都突破了,何来幸福!哪有自由!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心理,却怎么能谈自己的幸福安稳呢?这也是其个人的悲哀,也许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而真正代表整个白鹿原幸福自由的青年人物当属白灵、鹿兆海、鹿兆鹏、黑娃等一批热血激进青年,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和启蒙,投身于社会由动荡到安宁的纷乱年代,不惧任何反动势力和封建家长制的压迫,敢爱敢恨,为革命、为爱情殒身不恤,理应引起我们大学生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急躁的社会,是否更该坚定自己的信念!

篇4:关于白鹿原读书心得

一种崭新的革命思想从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海中的滚滚巨浪是何等不易、是何等反复无常、是需要付出何等沉痛代价,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又是何等坚强!有的人扼制住命运的喉咙,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有的人随波逐流,被悠悠河水淹没。在由小农思想和传统文化深深扎根的白鹿原上,白嘉轩以他直面现实、刚健自强的`人生态度,和各种真实的性情,展示给我们一个生动的灵魂。

书中对人生、民族、社会的经历、感悟是不同角度的,带给我的不止是太多太多的思考,还能找到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态度的指引。

白鹿原读书心得6

读了《白鹿原》后,对于难料的世事,叵测的人心会有不一样的认知。我无法从自身的角度去解读我所知晓的过往,于是陷入困顿中。

是我们太过于卑贱,还是这方土地太过于骄横?我们残杀同胞时没有丝毫的不忍,而驾驭这方土地的.人都被奉之于神灵。亦或者,我们自千百年来都灌输着等级的观念。我们习惯了仰视高阶层者,献上阿谀;俯视低阶层者,给予怜悯。俯仰之间,便有人苦心积虑逃脱自己的阶层攀向更高的阶层。而在这攀爬的过程中,各种手段无不用其极。人性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我困惑于此。比之战争中残酷血腥,我更忌惮于人内心阴险狡诈的一面,也总是不解,人的内心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才能如此。

千百年来,有多少“鹿”被假指成了“马”,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命丧黄泉?党同伐异。非己若者,其心必异,必杀之。在党伐中,又有多少人依附于某个派系,渴望搭上穿越阶层的直通车。有人跟对了,功成名就;有人跟错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哎,中国这个内耗无比强大的民族!生气!

可怜了那些鹿,莫名的背上了杀人的罪名。很佩服胡适写出《容忍与自由》。

于是,我常常感恩,感恩生活于这个年代,生活于这个至少屁民可以选择不参与政治争斗,还可以靠双手自食其力的年代。假若在那些动荡的年代,我是否也会被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被游街被示众,然后从这世上抹去,亦或者与自己至亲至近的人划清界限,还要亲自动手义正视听。从前,听到很多人移民,我都是不耻的。如今,却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方式,只要他自己觉得这样舒适,而又没有妨碍别人,就好。

写了许多,却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些什么。无力的吐槽~~

上一篇:巧克力爷爷和糖奶奶下一篇:案外人申请再审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