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两个人诗歌

2024-05-04

一条路两个人诗歌(精选12篇)

篇1:一条路两个人诗歌

一条路,两个人

一、想,并着你的肩,看天空和海阔,在时光的乐章里,去唱响青春中最嘹亮的歌!

想,牵着你的手,由日升到日落,在岁月的长河里,去找寻生命中最美的开合!

二、默默写着心意,却不自觉的想起了你,遥望天空的残月,才发现,没有星星的陪伴月是那么孤寂……

夜深了,风寒了,远处的一点霓虹隐藏着夏日的秘密。

可能——

你已睡了吧!

那这份思念该寄往哪里?

是你的眸里?你的心里?

还是,你的梦里……

三、楠香墨重,情笺一封。

在泛黄的韵味里,托精灵,带进有你的梦……

物人难同,相念唯痛。

江山故好,有你,便是最美的风景……

四、痴情人的笔下,处处都是情语,文字的故事,只看为谁而记。

夜莺唱不透初晓,就如诗笺诉不尽心意。

微小的吵闹是最美的陪伴,有些嫌弃并不是真的嫌弃,只有相爱的对方才能知道,潜台词,都是爱你……

把每一天当做第一天来过,爱情便不会无趣。

30天,不是一个转折,而是一段记忆,未来的路上,有我陪你……

篇2:一条路两个人诗歌

有人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勉励人们精于自己的事业,不三心二意;也有人说,“技多不压身”,提倡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学习不同的技能,掌握更广泛的知识。这两种说法各有优劣,但我还是赞成“技多不压身”的说法。在生活中,我们就该多看、多听,多学习不同的知识,走出自己的那一条道路,到外面见识更多不同的领域,领略不同的风景。

那么,想要踏足新的领域,新的道路,我们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另一条路走得更加宽敞呢?

想要走上另一条路,需要我们冷静理智地分析。冷静和理智,永远伴随在成功左右。冷静可以避免我们头脑发热不计后果,理智可以给我们提供最优的方案。香港房地产大亨李嘉诚,在创业初期极度艰苦。但是他却凭借极度的冷静和理智,洞察到了香港塑胶花商业的空白,于是他马上辞去工作,将手头仅有的7000美元用于建厂制造塑料花,终于凭借塑胶花的收益,积攒了原始资本,这才开创了以后的辉煌。由此可见,唯有冷静,唯有理智,才能让自己避免成为流于平庸的人,成就自己的事业。

想要走上另一条路,还要我们有面对未知的勇气。在电影《逃出生天》中,男主人公被队友割断救生绳,坠落进深达十米的冰缝中,腿部骨折。在那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没有支援,没有通讯,没有食物和水,丧失行动能力几乎就是必死的局面,如果再离开事发地点,就放弃了后来人寻找到自己的机会。但男主角为了活命,鼓起勇气慢慢爬进从未有人探索过的冰洞,最后凭借超卓的毅力逃离。如果他当时不能鼓起勇气,面对九死一生的路途,就一定会长眠于地下了。可见,如果不肯面对未知,承担风险,就终将一事无成,甚至丧失生命。

想要走上另一条路,更要我们有不耻下问的品质。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但他总是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这才有了“两小儿辩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佳话。据传,孔子曾向郯子、老聃等人请教礼仪和古乐方面的知识,他还曾向师襄学习弹琴,也不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恭恭敬敬的像其他弟子一样向师襄行弟子礼。这就是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圣人无常师”“传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我们想在某一新领域取得成功,无论你在其他领域多有名,都要虚心向这一领域的前辈请教,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既然这样,在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做到选择理智,量力而行。如果一个人手指短粗,还要选择弹钢琴,那么他一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做到克服胆怯,想学表演的人不能怯场,要善于表现自己,才能为大家所了解,获得赞美和掌声。最后我们还要多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懂就问,才能使自己的技能或才艺在交流中进步,越行越远。

万千事业,每一种都博大精深,学好一样已然不易。我们只有冷静、勇敢、谦虚,才能在做好本职的基础上博览天地,拓宽视野,成为大师中的大家。

篇3:两个人一条鲈鱼

真正开始恋爱那会儿,惊异地发现我们之前的特殊共性还真不少,都喜欢的东西就不说了,太多了,数不胜数,就说说那都不喜欢的吧,比如说我们都不喜欢看悲情的电影,都不喜欢穿太花哨的衣服,都不喜欢逛街,都不喜欢要死不活的小说……还有,我们都不喜欢吃鱼,而且不喜欢吃鱼并不是因为讨厌鱼味,而是都害怕被那细小的鱼刺给卡住。所以,我们的餐桌上一直就是无鱼的世界。

可是,据说鱼有很多好处,能增钙能稳压,而且吃多了还不容易胖,那天,我们还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每周吃几次鱼肉可以显著减少因为心脏病或其他相关疾病而导致突然死亡的可能性,这一结果再次证明,多吃鱼肉有助于人体健康。

“我们都想,如果有一种鱼,不会让我们卡刺,只有鲜肥的鱼肉,那该多好啊。”我在某一个夜晚,跟死党阿洁聊天的时候,像说一个理想似的说出了这句话。她先是用5秒的时间盯着我看,然后极鄙视极鄙视地说,难道你不知道鲈鱼吗?

鲈鱼?我真不知道。她像赵忠祥说动物世界的语调缓缓说道,鲈鱼,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一根主骨,没有乱刺,肉质鲜嫩可口,真属居家旅游、煎炒蒸煮之必备良品。

好,我决定,我和小力两个人的补鱼计划从本周开始,我不可以让恩爱的我们有任何一些不健康的可能。

我把这个计划告诉给小力,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强国先强体,亲爱的,你这个计划实在是太棒了,叫我怎么不爱你。在一番耳鬓厮磨之后,我们俩手拉手逛市场,沿着水产摊位一路询问,有没有鲈鱼,有没有鲈鱼?终于在第7个摊位上,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鲈鱼,原来它是长这个样子的。

回到家,先由小力大刀阔斧地谋杀了它,然后两个人愣在那里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突然想到了阿洁,既然她知道鲈鱼,一定知道做法,打电话过去,就着手机如此学习一番,加上我天资聪慧,立即领悟。

将鲈鱼除了内脏,里里外外洗个干净,然后用盐、香油、料酒、味精等将它抹匀。放两三段青葱到碟底,把鱼搁上去。再切些猪肉丝、姜丝,拌上酱油,涂在鱼身上,在做这些的时候,我总感觉我是在给它做SPA呢。

抹好了之后,就拿到锅里,用强力蒸汽桑拿。十分钟后香喷喷地出锅,拿原汁的一半加上葱花、胡椒粉和香油搅了,浇到鱼身上。刹那间,雾气弥漫,香味扑鼻。

小心翼翼地端上桌。小力嗅着气味过来,见了这盘鱼,说话都有些结巴:“好……好香……”准备好筷子的手立即戳上去,扯一大块鱼肉就往嘴里送,嚼了两口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将我抱起来,要不是我拍着他的肩膀让他把我放下,他非得把我抛起来不可。

“特好吃,而且真的没刺。”看他吃得起劲,我也忍不住试试,没想到我的这道鲈鱼处女菜居然如此成功,不咸不淡,清爽嫩滑。

没多大一会儿工夫,一条重一斤半的鲈鱼居然被我们俩一扫而光,只剩下一头一尾被一根主骨连着,看着那根完整的鱼刺,我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猫性吧,小力狂笑,还非嚷着要将这鱼骨裱起来作为一个艺术品:“我真没想到我能吃出这样完美的鱼刺来。”

初战告捷,我跟小力击掌而言:“今天吃菜不吃鱼,要吃就要吃鲈鱼。”但是我觉得这清蒸鲈鱼实在简单,实在显现不出我的功力,于是第二天上网查找菜谱,打印下来,准备挑战早有耳闻的名菜:宋嫂鱼羹。

又是一条鲈鱼,这回需要的作料可得多点,不过,既然是挑战,复杂点算什么。把洗干净的鱼去了头尾,沿着脊背一分为二,然后鱼皮朝下放到锅里蒸。当然,在蒸之前呢,还要加上葱段、料酒和盐,入味嘛。

蒸六分钟,熟了,把那些葱段什么的拿出来,还得把蒸出来的汁倒到碗里过会儿用。拿筷子趁着热把鱼肉搅碎,把蒸不烂的皮骨给剔出来,然后再将碗里的鱼汁倒回肉里。现在该是些技术活了,将火腿、笋、香菇都切成丝,取两个鸡蛋蛋黄,打散。食谱上说最好用砂锅,这样煮出来的羹才香,我家只有铁锅,只好将就着用了。

加油烧热,下葱段炒炒,然后加水(最好是鸡汤)和料酒。看着氤氲的雾气上来,捞出葱段,放刚才切好的那些笋和香菇丝,等着它再一次沸腾,下鱼肉,加酱油、盐、味精,拿湿淀粉勾出薄薄的芡,最后将打散的蛋黄倒到锅里,让那些鱼肉啊、配料啊彻底交融一次,滴两滴醋,淋点油,哈,亮晶晶香喷喷的鱼羹出锅啦。

两个人,就着一只鱼,你一口,我一口,细细品味,是那种滑滑的、嫩嫩的,四处散发着爱的味道。撑得饱饱的在沙发上休息,小力搂着我问,这叫什么啊?宋嫂鱼羹呗。我说。

他皱着眉头,说这个名字不好,得改。

改成什么?我纳闷,这个对做菜一窍不通的人居然还能起菜名?他摇头晃脑一番,然后说这个得叫力嫂鱼羹。为啥?我茫然地盯着他看。

他摩挲着我的手,这个宋嫂肯定是一个姓宋男人的老婆,她做的鱼羹当然就叫宋嫂鱼羹,你是我小力的老婆,做出来的鱼羹是不是该叫力嫂鱼羹呢?然后又仰天长叹,想不到鱼还可以这样吃的,真好。

篇4:另一条路作文

假期,我和同学相约来到北海公园。站在白塔脚下,俯瞰整个公园,湖面水光潋艳,湖边绿树环绕,相互映衬,让人心旷神怡。我们正打算下山,却找不到来时的路,这里又游客稀少,怎么办?

这时,我不经意瞥到了一条幽闭的小径。小径周围杂草丛生,风一吹,摆动的杂草几乎要将小路淹没。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走了下去。没走多久,人工开辟好的小路不见了,只剩下了崎岖不平的山石垒成的小山。我们互相搭把手,踩着岩石下了山。我惊喜地发现,山下是一个四方的庭院!朱红色的房子,上面铺着青灰色的瓦片,院里的几棵丁香快要开败了,花朵在枝子上无精打采地耸着脑袋。院内空无一人,几只鸟儿在地上跳着觅食,偶尔“叽叽喳喳”叫两声,给院子添了些许生机。我几乎沉浸在这鸟语花香中了。

而这条小径带给我的惊喜却不仅于此。出了院子,是一条蜿蜒的长廊。朱红的屋顶和榫卯结构,以及绿色的廊柱,再搭配象牙白的墙,古朴而华美,静谧而深邃。坐在走廊里,侧身向下看,一尊高大的铜像惊喜似的出现在我们眼前。那铜像背对着我们双手托着一个碗,高居在头顶,宽大的衣袖滑落下来。我记得他!忘了在哪里看过,说是这尊雕像年代久远,是曾经用来祈雨而造的。铜像被茂密的树遮盖着,簇拥着,从其他角度是绝看不到的。我几乎要感谢这条小路了。

篇5:寂寞也是一条路

寂寞地守下去,脚下的路已慢慢展开……

夕阳如血。

鸟已归巢,人也回家了,缕缕乳白色的炊烟正飘出家的温馨与快乐,而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姜太公,仍然固执地坚守在渭水边上。多少个日升日没、潮起潮落,他就这样如一朵孤独的花寂寞而倔强地开放着。

他到底在干什么?钓鱼吗?怎么用直钩?真是个十足的傻瓜!

江风吹着他的长发,他总是微笑不语。

有一天,人们看到,他坐着文王的马车走了。从此,人间多一了一段神奇的传说。

八十年寂寞坚守,终成英雄!

你们走吧!

庄子面对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头也不回地对背后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个大夫说道。

为了能像乌龟一样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他拒绝了楚国相位的诱惑,他就这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就这样在濮水边寂寞地坚守着,坚守成一棵孤独的树,一棵在清风夜唳里独自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庄子在寂寞中走出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大自由!

是像真正的男子汉壮烈地死去,还是丧失做人的尊严卑贱地活着?

经过生死较量,司马迁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要撰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属于大汉属于未来的惶惶巨著!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从此,寂寞如冰凉之水,浸泡着那颗脆弱的心灵,瑟瑟发抖;

从此,寂寞如炽烈之火,灼烧着那双深陷的眼睛,欲哭无泪;

从此,寂寞如锋利之刀,削割着他那孱弱的躯体,瘦骨嶙峋。

但他仍义无反顾地与寂寞对抗着,用那管狼毫挥洒着生命的滴滴血泪和最后一抹尊严。

历史,就这样在寂寞的坚守中辉煌地走来……

在这急功近利物质繁华的社会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再寂寞地坚守下去,你也许会觉得这样很蠢、很笨,很快就被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所埋没、吞噼。但是,寂寞中坚守我们心中最神圣的追求,坚守人间最宝贵的真、善、美,坚守生命最朴实的自然与纯净……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6:我发现思念是一条路

皎洁的月光下,我静静地站在外婆的老屋前,任思念均匀地铺满门前的窄道。我发现思念是条“路”

---------题记小时候,思念是一条羊肠小道。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当你从妈妈手里接过瘦瘦小小的我时,有点埋怨地对妈妈说“:这孩子咋瘦成这样?”于是你省吃俭用,给我买糖葫芦,为我炖在你看来最有营养的骨头汤。渐渐地,我胖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地跟在你后面,喊着“外婆,外婆。”你也总爱在繁星满天的夜晚,搂着我坐在院里,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看我沉沉睡去。每到周末,妈妈要来接我,你用那双干枯得如同松树皮的大手牵着我胖乎乎的小手,走过那条看似很长去却很短的羊肠小道,一路上你默默无语,把我“归还”后,你折身就走,耐不住我对你一再地呼唤,转过身朝我挥挥手。你的身影在我眼里模糊了,依稀看见路的那头,你用衣袖不停地使劲擦擦着自己的脸。

如今那条路已铺上了水泥吧?而那些你带着泪踩出的脚印,却已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了。

长大后,思念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你在那头。

就像羽翼丰满的小鸟要展翅高飞,我不能继续留在你的身边。那天,你弯着腰前前后后地忙碌着,替我收拾你准备好的衣服,一大袋刚从树上摘下的果子,还有现成的,你的千叮咛万嘱咐。在外求学十

分辛苦,疲惫之际,就按下那窜温暖的数字,听到熟悉的你略带苍老的声音,还像从前那样絮絮叨叨,让我插不上话,却叫人听不腻烦,反倒像从前清泉般滤去我心上的灰尘。而粗心的我每次都忘了提醒你要少干些活,不要吃热过几遍的菜。那次听你对隔壁王婶自豪地说:“我孙女成绩可好了,我多攒点钱供她上大学。”我紧紧地握着听筒,哽咽着发不出声来,匆匆地放下电话,泪水断了线地掉下。

这根电话线大概是事上最窄的“路”吧,可它却承载着最深的思念和爱。

后来啊,思念是一张张冥币铺就的“心路”,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待我赶回家中,你那双满怀期盼的双眼已合上,我拉起你在田间劳作半个世纪却已变得冰凉的手,喃喃念着:“外婆,我来了。”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强忍着泪水,愿天地之间能架起一条“心路”,寄给天堂的你我的思念。。。

篇7:一条路两个人诗歌

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东南35公里处,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处。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有20余户人家,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属琼库勒牧场,是一处罗布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出库尔勒市南行约35公里至南疆的重镇尉犁县,再向南行40多公里至尉犁县墩阔坦乡的塔里木河河畔,秋染霜红的胡杨宁静地伫立在星罗棋布的海子旁,海子边是草木搭建的小屋。踩着沙地上橘红的胡杨落叶,远处被夕阳余晖映红的沙丘显得驯服而安详。日落时刻,夜幕渐临,沙丘环抱着海子一起入睡。偶有簌簌风起,胡杨叶落,轻扰这里的罗布人家。

这里有一条河,却有着三种名字。

版本一当然是叫罗布泊。关于罗布泊,《辞海》上是这样说的:蒙古语称罗布淖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海、盐泽、洛普池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东部。塔里木河从北面注入。呈葫芦形,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由于河流改道及上游灌溉引水,湖水逐渐枯浅和干涸。沿岸盐泽广布。

原本居住在那儿的人,为了生存,用芦苇盖房、取暖、架桥、铺路,用芦花充填衣被,衣着由当地的野麻(后来就被称为“罗布麻”)织成,主食有吃不完的鱼,再加上水禽。可以说,当时的这里就是罗布人的美好世界。

罗布人之闻名或许是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杨镰1999年的著述《最后的罗布人》,亦或是近年罗布泊地区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事实上,罗布人在上个世纪初就闻名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人向导奥尔得克的带领下在荒漠中搜寻到“楼兰古城”以及“上千口棺材的坟墓——小河墓地”。

后来,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罗布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迁离家园,在与自然的搏斗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可以说,他们是历史的活标本。

他们弃渔而牧,赶着猎获的马鹿和羊儿,唱着“咩咩”向天的歌谣,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向着罗布诺尔以西,满是惆怅地一次次迁徙着……

后来,他们来到了今天这个地貌酷似昔日罗布泊的地方!

所以,现在的罗布人村寨是一个仿古的“罗布人村寨”,在这里,一些坚称自己是“罗布人”后裔的居民在这个与其先民生存之地类似的地方,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着他们所继承的传统生活。

昔日的罗布泊早已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版本二是叫海子。叫它海子自然是有点牵强,它河道窄,河水急,非但水被翻成了暗褐色,泛起的水花也是一种淡黄色,像是黄河之水,混浊而晦暗,断然不是海的那种蓝、那种碧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军垦战士们在塔里木河下游开荒造田开辟塔里木垦区,设了5个团场。他们建了大西海子水库和恰拉水库,以保障垦区灌溉需要,大西海子水库直接为农二师34团、35团供水。

自1960年建成以来,大西海子水库一直是一副窘迫模样,它每年蓄的水量从来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塔里木河上中游大规模开发耕地,用水急剧增加,下游来水锐减,大西海子水库时常无水可蓄。

由于来水太少,大西海子水库农业灌区耕地面积已从鼎盛时期的25万亩缩减到目前的15万亩。

水库不得不紧闭向塔里木河下游泄水的闸门。塔里木河自英苏以下河道从1972年完全断流,生态环境因为长期缺水发生灾难性恶化。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部署,大西海子水库目前已退出农业灌溉,专门用于生态供水。它已成为中国第一座专门用于生态供水的水库。

版本三,自然是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名气实在太大,我说到这儿,你一定要急眼了,不就是塔里木河嘛!绕来绕去做什么?说实话,我至今也不明白,这古人为何给它取出这样一个诗意深刻的名字,大概是因其是沙海腹地的母亲河而对其表达的深深赞美吧!这种赞美并不为过,自古以来来来往往的行人,穿越天山的第一站便是这里,如果此时需要补给的话,那么,水的重要性则令所有行人都无法忽视!

单说这塔里木三个字,并未见其多么悦耳,但加一个“河”字,便使名字变得回味弥长,极目远眺,在罗布人村寨的中心倒真能看见几棵支干粗壮的胡杨在河中心拔地而起,这一名字的由来也就不凡了!

一条河,三个名字,剩下的名字还有不少在民间流传,一大堆名字,让这条在时间中缓缓流动的小河有了更多的来自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听涛者。

以河为界,东南是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沙山漠海;西北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罗布人村寨正门形如一个戴着帽子的人的头部,两侧是鱼的图腾。在小小的罗布人村寨里游客可在这两个世界里同时看到四样有趣的人和物,那就是罗布人、海子、胡杨和沙漠。旅游者在此可涉河水,穿森林,骑骆驼,观沙海;可狩猎,滑沙,乘舟捕鱼;听罗布人演唱民歌,围着篝火观看罗布舞蹈;睡茅屋,领略古老的罗布民族风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西北的村寨极力重现着罗布人鼎盛时代的雄姿,在寨里可以看见罗布人民居点、罗布人捕鱼区、罗布人牧羊区,还有太阳墓和角斗场、狩猎场。虽然处处可见雕琢的痕迹,相对于罗布泊的死寂与颓败,这里却也处处都有着生气、处处都有着人气、处处都有着灵气。新寨的喧嚣相对于故寨的萧杀,可以说是夹带着一种空灵的奇思妙想的互补和诗意,如果这里也没有了生气,这里定然会荒芜;如果这里也没有了人气,这里定然会被淡忘;如果这里也没有了灵气,这里定然没有了历史的厚重和深远!

到了东南的村寨则所有诗意都消失了,现代的滑翔机,沙漠车,水上摩托,骑骆驼,滑沙,我竭力想搜刮出一些蒙太奇式的语句对这种人为的现代用诗句来加以印证,但皆是枉然!

我站在高高的沙丘上,看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个殊途同归的世界,最终再一次让罗布人村寨走进我的视野。风拂面而来,懒洋洋的,温柔而略带点温暖。让人有想要倒在沙丘上大睡的欲望。这天感受不到太大的风,平日这里的风至少可以吹得动西瓜大小的石头。这天,我真的想要吟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

从这寨到那寨的过程中,要经过索桥。在桥上第二种风随同几滴水沾在脸上,风中带着浓浓的潮气,清凉而惬意!这又让我想起一句诗句:那便是“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第三种风是人带来的,由于天气燥热,游人如织,人与人摩肩接踵,嘴里呼的,身上冒的,包中带的,这种风让人有晕车的感觉,有想呕吐的感觉,有窒息的感觉!

说到人,来罗布人村寨的人分四类,每类人都各得其所,类是来罗布人村寨之前就已经分好了的,比如备齐润肤霜、太阳镜和防晒油来观光的美女是绝对不愿在罗布人村寨呆太长时间的。对她们而言脸上多一粒小斑点远比远古文化的厚重要要紧得多。如此一来,人便被分为界限分明的四类,两类人是愿意长时间泡在西北的村寨里或凝神远眺,或掩目沉思,而另两类人则是把目光投在了东南村寨那些现代的玩具中去了。那么,这四类人是哪四类人呢?

其一是怀古类,该类人对罗布人村寨的历史耳熟能详,总想实地印证故纸堆中的第一团墨迹,如有所感便欣喜若狂,因此,即使长时间呆在太阳墓边或斗兽场上,依旧丝毫不觉枯燥乏味。

其二是绿友类,该类人虽然对历史的探究大感兴趣,但他们更多的是极目远眺,他们会对绿意极重的胡杨、灌木、飞鸟笑脸相对,他们会对构成美的文化的景致大加赞赏,说不准他们会脱口吟诵出诗来。

其三是观光类,该类游客占全体游客的比重较大,他们在乎的是只要是到此一观,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别的概不重要。

其四是购物类,该类游客几乎对所有景点项目皆无兴趣,而各种民族商品才是她们涉猎的对象,她们对民俗艺术的感性认识是其他三类游客无法企及的,而且她们多为女性,她们是来寻找一种记忆的标记,一种刻在脑海中的实物印证。

篇8:那一条路作文800字

这,就是赣江,我的母亲河,一条跨越千年的时光之路。

静静的站在江边,那潺潺的流水声,似乎在向我述说着它那千年的时光故事……

这条路,曾是一条商品交汇之路。古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在广州和泉州。大量内陆商品沿长江水路经鄱阳湖进入赣江,到达赣州后转陆路经梅关古驿道进入广东。商业的发达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古浮桥、灶儿巷,中山路商业街,龟角尾便是当时繁茂的货运业留下的遗迹。这条路不但有货运,还带动了沿岸的相关产业,南康的造船业便是一例。繁华时千帆过境,万贾汇集,码头上泊着东吴万里船;两岸仓库中堆满西方千种货。赣江,名副其实的商品交汇之路。

这条路,也曾是一条客家先民南迁之路。历史上,每逢战乱,中原人民便沿着这条路南下迁徙,择地安居,成为了客家人。赣州是南下客家人的一个重要聚集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许多人留在了这儿。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语言、服饰……他们更把勤劳、善良、肯吃苦、爱读书的美德留在了这片土地。自此,赣州,便有了“客家摇篮”的美誉;而赣江也当之无愧“南迁之路”了。

这条路,更是一条爱国之路。辛弃疾曾在岸边号召抗金,慷慨激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更在北伐无望时发出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感慨;文天祥在这儿拔刀而起,奋勇抵抗元军入侵,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劝降誓死不从,咏出了千古流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终为国捐躯。沿着赣江水路,我仿佛看见年轻时的文天祥正意气风发的沿江北上,进京赶考;仿佛看见考取状元后的他风流倜傥,荣归故里;更仿佛看见被俘后的他浩然正气,英勇就义。赣江水路,记录了一代代赣鄱儿女的爱国情操,沉淀了一条深深的爱国之路。

走在这条路上,看见最闪亮的,是它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基因,这更是一条红色的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赣江旁的南昌打响;第一支工农红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赣江边的井冈山建立;第一个中央苏维埃政权在赣南的瑞金成立。红军们的脚印,踏遍了赣江两岸的土地。他们打倒了压迫在农民头上的地主;他们解决了人们的土地问题;他们使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同样,他们也带领着人民拿起武器,加入他们,向黑暗势力发起进攻。他们给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带来了正义,带来了希望!虽然,红军最后在于都踏上了征途,沿着赣江开始了长征。但,他们留下了不畏困难,敢于斗争,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他们用自己的热情和鲜血,染红了这条路,点燃了人民心中的火把。是这条路上的他们告诉了人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进入新时代,赣南人民走上了一条发展的路。他们传承了客家人勤劳,肯吃苦的美德,延续了红军们不畏困难,敢于牺牲的精神,发扬了中央苏区红色的精神。如今借着中央关于《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股春风,赣州在赣南人民的努力下日新月异,建设了大量的工厂,铁路,公路,还打造了全国知名品牌“赣南脐橙”。赣江已不单单是一条普通的江、普通的路了,它是赣南人民的精神传承之路,是一条时代之路,一条振兴发展的路!

篇9:它是一条路作文600字

它是一条路,一条普通的`路,它在三代人眼里有三种面貌。在老年人眼里,这是一条坎坷的土路。晴天时,孩子们一起踏在这条路上,掀起漫天飞土,天成了棕黄色,人也成了棕黄色,到教室时,个个身上都裹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雨天时,出门简直寸步难行。地上是讨厌的泥浆,又厚又重。淘气的孩子随便抓把泥土向某个人扔过去,便糊了别人一身烂泥。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正笑着那个倒霉鬼呢,“啪”,自己也吃了“炮弹”。

在中年人眼里,这是一条值得炫耀的水泥板路。由于这儿曾经是小镇最热闹的中心,所以铺上了当时罕见的水泥板路。晴天时,大家总爱拿树枝、木棍或小石子砸一砸水泥板,然后得意地向小伙伴炫耀:“我家门前的路别提多结实了,怎么砸都砸不破!”

雨天,路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虽说有时还会踩出几朵不太受欢迎的泥花,但多数水泥板没那么多泥浆。当然,也总会有几个运气不太好的家伙,虽说每步都小心翼翼,但还是带着一身泥浆回到教室。幸运的孩子到教室后,潇洒地甩一甩头,然后轻蔑地对同学说:“瞧你那副泥猴样,脏兮兮的,看看我虽说身上也有几个泥点,但大多数地方干干净净!”弄得全班同学把他奉为孩子王。

在我眼里,这是一条平坦的水泥路。一马平川的路上没了往日的风雨,显出新时代的面貌。晴天,我们在这条路上骑车、溜冰、游戏,老人们悠闲地散步、聊天,年轻人则快乐地骑车上班,路是那么温馨、热闹,是欢声笑语的天地。

雨天,路依然那么美丽,再也不见讨厌的泥浆,而且多了几朵伞花和水花,每个孩子都快快乐乐,干干净净。

篇10:一个人,一条路作文700字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路,由鹅卵石铺成。路不长,也不平坦。路的尽头是祖母的家。

从咿呀学语时的蹒跚到躁动青春时的轻捷,这条路我就这么悠悠地走了十几年……

路约三米宽,是前后两排房子所夹出的胡同,母亲说我在这条胡同里学会了走路,祖母告诉我路两旁的邻居都是我的亲人。

踏上这条路,仔细的走过每一块熟悉的卵石,总会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自我记事以后,我便跟着祖母住了,虽说离家也就几百步路,而我却把整个童年留在了祖母的小房子里。

夏天的夜晚,我,祖母,祖父。三人横躺在炕上,祖母给我摇着扇子,祖父拨弄着他的收音机……不时响起风吹过窗棂发出的吱嘎声,那是留在我心中最美的声音。直到现在,每当有风吹过窗户,我仍会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聆听那清风中喧嚣童年的声响。

冬天。冬天是我最盼望的季节啦。那时的小路上会铺满雪花,巷子里洁白一片,走过这段路,身后留下的一串深深的、小小的脚印,清晰地闪耀着盖满童年纯粹的`那颗心。

我怀念冬天盖着棉被,祖母带着老花镜拿着书给我讲的故事。她用乡音给我的童年构建了一个梦的世界。

回想到这,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真的是时光飞逝,我已不再是那个仰望祖母、天天盼望长高的孩童。我有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这路一直都在,只是长大了的我在这几年走得太匆忙,忘了这小路上有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路的尽头有我最牵挂的人。

抬起头看着这条路,路上熟悉的风景。我感谢,我真的感谢,感谢祖父祖母都还健在,我还能够每天拥着温馨踏上这条路,还能够无所顾忌的拾取我童年的影子,在路的尽头还有两位老人在等着我喊一声爷爷奶奶。踏上这条路,我是幸福的,因为小路的尽头就是天堂。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路,通向你人生中最珍贵的地方。也许时间的沧桑会遮盖他的方向,只要努力寻找一定会重新踏上。

篇11:另一条路:留学

曾几何时高考是中国学子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独木桥”, 如今这个桥不仅仅变宽了,也不再是独木桥了,国内读大学不再是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途径。

无论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学生和家长都是希望学有所成,而非仅仅为了一纸质文凭。无论是“土文凭”还是“洋文凭”都不及几十年前金贵,升学的意义是在于接受高等教育为将来事业发展乃至人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留学的意义是在于这是一段任何时候回想起来都会倍感珍贵的求学经历。 就像电影《霍比特人》里,Gandalf 对 Bilbo Baggins所说:The world is not in your maps and books .When you come back, you will not be the same.(世界并不在你的地图与笔记里。当你回来时,你从此与众不同。)

2016年高考成绩已经出炉,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留学是升学的新出路还是高考的退路?应该选择在国内上大学还是留学?高考后如何快速规划留学?摆在学生和家长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为此,本期《留学生》策划了“高考与留学”专题,深入探讨以上问题。

篇12:走另一条路

澳大利亚的一家老店——“玩具医院”因为时代的发展,几乎是举步维艰,店主决定改变经营思路:由千方百计使顾客微笑变为努力使顾客流泪——主修那些属于成年人的“带有顾客童年记忆”的玩具。结果这家店的生意更红火了,很多成年人带着自己的玩具前来修理。在这里顾客带有感触的眼泪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高赞许。

有时候,当一个方向走不通时,转换一个前进的方向,或许就可以“柳暗花明”。

有一对好朋友想要成名,经过许多次的考虑,一个想做画家,一个想做音乐家。他们每天都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不断刻苦练习。可惜,天意弄人,想做画家的人患了眼疾,最终失明了;想做音乐家的人耳朵出了问题,最终失聪了。

这对好朋友每天都坐在古井边叹息。偶然经过这里的老人对想成为画家的人说:“你的眼睛看不见了,但可以成为音乐家。”他又对着想成为音乐家的人打手语:“你的耳朵听不见了,但可以成为画家。”两人豁然开朗,向老人道谢后,走向了另一条梦想之路。终于,原本想成为音乐家的人成了画家,原本想成为画家的人成为了音乐家。

人生本是这样,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但怎样找到这扇窗,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选择另一条路,才是真正的智者。 ‖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二中学

上一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体会下一篇:几岁过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