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

2024-04-08

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精选9篇)

篇1: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

地尊墙体建筑体系以环保节能出彩

大家走进石家庄河北实力建筑节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地尊墙体加大投入生产,厂房里的工人师傅们正在加班加点的施工,崭新的一片片地尊网架板接连下线。

地尊墙体系统对于建筑商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它还是一件新奇事物。地尊墙体系统是通过多层镀锌钢筋采用腹丝焊接成空间骨架,中间夹以保温板形成网架后,整体现浇混凝土形成中间保温的新型墙体结构。“地尊墙体系统打破传统的砖混结构、粘土制品,具有环保、安全、保暖等作用,正在被建筑市场不断的接纳、吸收和使用,它的投入与应用推广,是中国建筑行业里的里程碑!”公司总经理丁勤山讲道。

地尊墙体系统在石家庄建厂、发展,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几年,石家庄楼群快速发展,“抗震、环保、绿色、宜居”成为民众购买楼房的重要参考标准,而地尊墙体系统集墙体改革、抗震、环保、节能等多重优势为一体,既合民意,也与现在石家庄立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点相一致。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吴晓说:“地尊墙体的投入可降低5%的施工成本。同时,解决了保温板粘贴不牢、墙体凹凸不平、门窗位置处理不严密等问题。这是使我与广大业主实现双赢的好东西!”

篇2: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

二,探索式创新思维

三,优化式创新思维

篇3: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

为加深对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解, 笔者以协同创新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 (检索时间截止2014年) , 发现对协同创新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针对同一创新主体, 在组织 (企业) 领域对协同创新进行定义;另一类认为协同创新宏观层面的主要形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 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 在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 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2]。还有一类认为协同创新不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 其更强调打破行业、领域、地域的壁垒, 组织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通过协同配合, 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立体式、网络式的全新合作创新模式。这些有关协同创新的概念从不同角度不同主体反映了协同创新的内涵, 有助于深化对“2011计划”中协同创新概念的探索与认识。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协同创新中, “2011计划”项目经费属于教育科目, 因而是由高校而不是其他创新主体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和牵头单位的。世界上许多强国也已用实践和经验证明, 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但以高校为责任主体的对其本质做深刻揭示和概念界定的文献却很少, 这不利于高校与社会各种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 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对以高校为责任主体的协同创新的定义详加探究。

若根据逻辑学定义的原则进行分析, 在逻辑关系上, “高校协同创新”的元概念是“协同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是从属于它的下位概念;从属种关系看, 协同创新是高校协同创新的属, 高校协同创新是协同创新的一个种。笔者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为责任主体, 高校内部、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或其它创新主体之间, 基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及行业技术难题, 通过内外的协调机制, 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构建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实现系统功能优化的协调、创新过程。显然, 这样的定义将其涵义分解为两个方面两个突破点。

一、两个方面

笔者认为, 高校协同创新包括高校内部与外部协同创新两个方面。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高校组织本身, 其实现依赖于高校内部组织核心要素和若干支撑要素 (如教学、科研、管理等) 之间的协同创新。高校内部协同创新需要打破学科之间藩篱, 突破学科内的固有思维和模式, 鼓励尝试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研究本领域的问题。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高校组织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 即各创新主体通过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的人力、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协同、整合形成的创新系统。

二、两个突破点

1. 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 打破部门、行业、领域、地域的界限, 深度融合

高校协同创新并非一校一院之所为, 需要多个部门、多种人员、多样资源形成合力。但我国产学研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独立运行, 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协调, 各个环节难以对接。创新主体间基于利益驱动的自愿协同创新也尚未成型。这便要求协同创新各主体之间打破行业、领域、地域的壁垒, 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立体式的创新合作模式, 攻破条块分割、利益分割等制约协同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同时, 还要努力防止几个倾向:防止单纯利益驱动的功利性合作而不是真诚的战略联盟性合作;防止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重单项效益轻综合效益的倾向等。

2. 最大限度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在以高校为责任主体的协同创新中, 需要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与社会各种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深度融合, 构建一批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行业实际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联盟。各主体不再以个别企业与高校的联合, 个别高校与高校联合的形式, 而是众多创新主体和相关机构的集聚融合的形态, 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 既有专业分工又有资源互补。

在管理机制方面, 即要协调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间的对接、管理, 又要注意协同创新组织的绩效评价问题, 建立科学的高校评价制度, 形成促进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权益分配方面, 高校和各协同创新主体需明确各自利的益范围与责任边界, 设定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 并以一定的风险投资机制做保障, 同时更要关注各创新主体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这一重要问题。

事实上, 高校协同创新乃至整个协同创新系统都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这是从高校协同创新概念界定的“名”与实践运行的“实”之间辩证关系来说的, 后者是决定性的;随着后者的发展, 如果要做到“名”“实”相符, 那么前者要么被全新的概念所替代, 要么被赋予新的含义。

摘要:笔者主要以定性的方法, 从高校内外部协同创新两个方面, 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个突破点, 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含义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平台,联盟

参考文献

[1]李祖超, 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07) .

篇4: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

基本药物的由来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基本药物”的理念,并由此制定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以及标准治疗指南和处方集。其目的是促进和保证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需的药品。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是基本药物的三个基本目标。

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在我国,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60多个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其中105个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

基本药物: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基本药物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2009年,新医改方案对基本药物的含义作了进一步明确,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是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剂型适宜”是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床使用;“价格合理”是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能够保障供应”是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公众可公平获得”是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三个愿意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基本药物配备使用,使医疗机构愿意配,医务人员愿意开,就诊人员愿意用,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

基本药物对普通百姓的意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众基本用药权益而确立的一项重大国家医药卫生政策,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涉及基本药物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多个环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调整、生产供应保障、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部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财政补偿、质量安全监管以及绩效评估等相关政策办法。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变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体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利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为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指导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根据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关于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的要求,由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简称《处方集》)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编写,其目的是用于指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作为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时的参考资料。

《处方集》满足基本利润小

从《处方集》目录遴选范围和需求来看,《处方集》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需求,并不能满足大中型医院的诊疗需要,也与列入新农合报销目录的药品和各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有较大不同。因此存在“不够用”的反映。

另外,有些收载品种价格低廉,不利于提高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目前,多数基本药物处于微利或者微亏状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压缩了,其生产供应势必面临很大的困难,致使基本药物的可及性较差。出现了“用不上”的问题。

虽然如此,制定《处方集》的意义依然重大。《处方集》是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技术指南,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治疗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供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考使用。尤其是其内容重点突出收载药品对基层常见多发病的药物治疗,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能帮助基层医务人员建立科学规范的用药观念和习惯。

篇5:教学设计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教学设计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以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特点——学习与创造。

一、新课程理念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特点

新的课程理念只有在教学上得以“物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中,新理念指导下的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1.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

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数学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数学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数学故事或数学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通过揭示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魅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美、严谨对称、逻辑性等.问题情境的展示,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师深厚的人文底蕴,对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认知结构、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2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数学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实际上,这个“亮点”完全可以反映出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展现出他的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在激起认知动因、安排认知方法、组织认知内容和利用认知结果等方面采用的策略,应突出地展现出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或几个基本教学观念.

3.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交流活动是通过“会话”来实现的,交流的对象除师生交流外,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交流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交流知识、交流方法、交流信息、交流体会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形成学生自我寻求发展的愿望,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

4.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应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真正的理解只能通过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依据实际情况安排好学生的认知过程,支持、帮助学生逐步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这个过程的安排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通过反馈和调控的操作来安排好这一过程.

5.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

一般的演示课件只能按事先设计好的数据、过程向学生作出展示,学生仍是被动接受课件的演示结果,更有甚者是,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计算机的演示走,计算机课件反而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障碍.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

二、职业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新的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从改革理念、课程内容到课程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学实施是主渠道,而教学设计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前提和重要基础.为此,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数学素养,使学生对数学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新的课程理念对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数学内容的特点

一方面,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数学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数学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

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职业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例如,可以在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内容中融入算法的内容.

此外,应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和“数学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

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非常重要.在职业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程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数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角展开———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而且应注意用向量方法(代数方法)处理有关问题;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它的几何背景和应用;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加强与向量的联系,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又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3.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注意体现数学的本质,关注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现实,注意适度的弹性。

教学设计中的素材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

事实上,职业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科学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进行高中的数学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素材,现实世界中的常见现象或其他科学的实例,展现数学的概念,结论,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反映数学的应用,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通过行星运动的轨迹、凸凹镜等说明圆锥曲线的意义和应用;选择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统计案例,可以展示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广泛应用;通过速度的变化率、体积的膨胀率,以及效率、密度等大量丰富的现实背景引入导数的概念.

此外,在教学素材的编写时,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例如,根据学生特点和兴趣,可以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内容中安排一些引申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些拓展的数学内容,或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选择和安排这些内容,要注意思想性、反映数学的本质.

4.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

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教学素材编写时,应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因为职业高中数学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内容联系的认识,在教学设计中,须要将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相互沟通,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像,比较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比较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图像,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等.

新的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分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展开的.对此,必须引起教学设计的足够关注.同时,处理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明确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要求及其前后联系,注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例如,统计的内容,在必修系列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尽可能多的实例,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体会随机抽样、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并学习一些处理数据的方法;在选修课中则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案例,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常用的统计方法,加深对统计思想及统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

5.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呈现教学内容应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例如,在引入函数的一般概念时,应从学生已学过的具体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生活中常见的函数关系(如气温的变化、出租车的计价)等入手,抽象出一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逐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立体几何内容,可以用长方体内点、线、面的关系为载体,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6.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是教学设计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教学设计在处理某些内容时,提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还应鼓励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繁杂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以取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而且可以渗透到数学的课程内容中来,教学素材应注意这些资源的整合.例如,可以把算法融入有关数学课程内容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研究数学的文化,体会数学的人文价值.此外,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意恰当使用信息技术,以便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是: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划分为三种基本的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与生成性教学策略,指导性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①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②突出能力目标;③项目载体;④能力实训;⑤学生主体;

篇6:高师《基本乐理》教学特点刍议

在此,我认为在“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

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从事演唱、演奏、作曲、理论研究或进行音乐欣赏必须具备的奠基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乐理教材的出版也有较大的发展。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无疑对音乐艺术的普及和繁荣起着促进作用。

客观地讲,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大部分高中停开音乐课,这给高师音乐学科在招生、教学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困难。特别我们作为地方性师范类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音乐素质普遍偏低。一些来自山区,偏远农村的学生,入学前连最基本的乐理、视唱练耳知识都不具备。虽然入学后会奋力追赶,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还是很难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笔者曾对我院音乐系03、04、05、06级学生作过一番调查,共891名学生,只有43.2%的学生在入学前接受过两年以上的正规音乐训练,所以基础并不是很好。多数学生“基本乐理”是在考前进强化班培训学到的。由于是“强化”,所以学得并不系统,也不扎实,所以对入学后的“乐理”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更显得很重要。我选择教材的原则是:概念简明、准确、内容精炼、实用,必须符合我院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学生选用了两本教材。一本是李重光编著的卫星教材《基本乐理》上、下册,还有就是张湧老师编著的《基本乐理实用教程》。这两本教材各有特点。我让学生学习时互相参照,我在教学中互为补充。李重光老师编的书浅显,适合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对每个问题必须掌握,而张湧老师的书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化,如“四音列所在调的辨认”等,我采取开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既顾及了全体学生,也照顾了一些基础好的同学,使他们开拓了视野。

作为音乐专业基础课。对于基本乐理教材中的内容,不能随意增减,以保证基本乐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由于基本乐理教学对象、水平、要求不同,在广度和深度上,必然也有所不同。由于我校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出去所面对的大部分是县城及乡村中小学,所以对基本乐理中一些较深奥的内容如转调等,只讲基本概念及几种常用的转调方法,不作深入探讨。而对一些学生以后的音乐实践中经常接触的内容,如音程、和弦、调式作重点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的民族乐理及近现代乐理问题。如:工尺谱、十二律、全音阶等知识。把这些知识向学生作一简单的介绍,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

二、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由于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是出于升学目的,高中阶段临时“转行”的,对“音乐教育”这个专业,所知甚少。加上文化基础差,在高考录取时,采取降低文化分数线的方法,很难确保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文化底子薄弱,他们对乐理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往往掌握地很模糊,加之在中学阶段养成的隋性,不会自学,仍然用中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来对待“基本乐理”的学习,所以造成基本音乐理论掌握不扎实,以致影响以后的理论课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每年新生的第一节乐理课上,就向学生提出“三字”学习法,即:想、听、练。

想:就是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教程,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把书看一遍,让学生看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让一部分基础好的同学,准备几种版本的乐理书。让他们对几种版本乐理书中的相同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一种最简洁明了的说法,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归纳能力,并且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刚开始,学生还不适应,认为多此一举。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开始入门,甚至可以从教科书的概念中找出不恰当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变音记号”这个概念,就发现有的教材是这样表述的:“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1]而有的教材是这样表述的:“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2]那么学生就会问,到底哪个对。我并不急于回答,而叫学生继续往后看,从中可以发现:变音记号分为五种:升、降、重升、重降、还原。而还原号是不能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的,经过这样一分析,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表述就更加清楚了,应把“基本”两字去掉,这使得学生在预习阶段就把整个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为下面的听课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听:就是上课听讲,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已经很熟悉。但我要求他们必须改变中学那种“填鸭子”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必须做到“脑勤、笔勤、口勤”。就是要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不仅思维跟着老师转、笔记要做的勤,而且要善于提问题,敢于提问题。我在每一堂课中,都留一定时间给学生提问题,不仅可以就刚才讲过的内容提出不同见解,也可以就书本中的概念提问,我对这些问题暂不作回答,先由学生讨论,我最后再作总结。这使以往的被动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采用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状况,都有极大的好处。

练:也就是课后练习。这里包括书面练习、口头练习、键盘练习。基本乐理虽然属于理论课程,但在基本技能要求上,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如音程,可以先做书面练习,然后再叫学生在钢琴上弹奏,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听了音程的色彩,加深了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等音程:C-#G是增五度,不协和的。C-bA是小六度,是协和的,但是在钢琴上,这两个音程是在两个相同的琴键上,如果单单讲理论,学生对这个概念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布置两条调式音阶及几首包含这两个音程的谱例,通过由学生自己在钢琴上弹奏,倾听音响效果,问题就迎刃而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既然巩固了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了实践。

几年来,我通过以上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乐理。大部分同学,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兴趣,而且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上注重学生“师范性”的培养

由于高师主要目标是培养站立讲台的音乐教师,所以在教学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理论,而且要让他们学会乐理教学法。这也是我们一些老师往往忽视的方面,认为只要把乐理知识教好就可以了,“乐理”教学法是中教法老师的事。殊不知,中教法是针对整个音乐学科的,而乐理只是这门学科的一部分,并且乐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正因为如此重要,我有意识地在乐理课上,注重对学生“师范性”的培养,以胜任以后的教学实践。在这里,主要抓好以下三点:

(1)语言规范:所谓语言规范。就是要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能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来表述基本概念。不能用“可能是、好象是、大概是”这类词语。要向学生说明概念必须言简意赅。这对以后的教学是相当有好处的。例如在讲“音程”概念时。书中是这样表述的:“任何两个乐音之间的音高关系,称为音程”。[3]在这一概念中,不能增减任何字。比如把“乐音”中的“乐”字去掉,那么这个概念就不准确了。因为音包含了乐音与噪音,而噪音构不成明显的音程关系。通过这些,使学生明白,讲授乐理知识时,必须抱有严谨的态度。只有在学习中打下良好习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不会出现差错。

(2)书写的规范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学生在书写音符、常用记号等音乐术语时,往往很随意。每次新生进校,刚开始,他们交上来的作业,不规范的例子很多。如谱号的写法、音符的写法等。我每次都及时纠正,并花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认真书写这些记号。要使学生明白,他们出去都是当老师的,如果由于自己的不严谨,将会给他们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在以后的音乐实践中,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失误。例如:由于自己抄谱的不严谨,造成演奏“唱”的失误。这就要求在平时乐理教学中,从点点滴滴抓起,使他们以后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3)教学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如果课堂上有空余时间,我会把本节课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讲解,我坐在下面充当“学生”。然后从中指出学生在讲解问题的不足,如教态上、语言上。并加以纠正。学生刚开始并不太习惯,经过几次以后,慢慢也适应了,发展到后来有学生争着上去讲课,这既锻练了学生的口才,又使他们的教态变得自然,也锻炼了他们的课堂组织能力。为以后上中教法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几届学生的实验,学生普遍反映良好。他们在上中教法课的时候,经过在乐理课上的“实习”。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胜任课堂上的基本乐理的教学任务,做到在教学中,教态自然、讲解准确、教书规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更新教育观念及手段

作为高师音乐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不仅要上好课,备好课。而且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必须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如“多媒体”电脑辅助软件的应用,以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音乐理论课教学当中,除使用教科书和教师的课堂板书来体现“文字”内容,也经常用挂图、谱例等体现教学“视觉效果”。“听”的方面也不缺乏,手段也很多,如学生在课堂听老师的语言表述、范唱、范奏;听音响资料等。这些已经同电教手段相结合了。但是在当今电脑时代,这些手段还远远不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与音乐的结合日益密切。在乐理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电脑教学的互动性、直观性的特点,自己可以学习多媒体技术、音乐课件(CAI)制作技术。只有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及手段,才能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例如:在上“移调实际应用”一章时,按以往都是将移调乐器的理论知识讲清楚,会做相应的题就可以了,但我发现很多同学到了高年级上配器和器乐排练课总是会把移调乐器的谱子搞错,说明学生还是没把概念搞清楚,这几年我用多媒体课件上这一章,把一部多声部作品用作曲软件给做出来,让学生可以随意更改总谱,这样学生即可以听到实际音响效果,了解各种移调乐器音色,又能快速掌握基本概念。找到自己所作谱子的对错,学生的感性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难以胜任的,

现今计算机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及手段。作为当代音乐教师应该尽可能主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了解不断更新的现代电子乐器、音乐教学软件,学习和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和科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努力,我相信,学生能真正掌握基本乐理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为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工作者。

参考文献

①引自李重光编著卫星教材《基本乐理》上、下册。P14

②引自张湧编《基本乐理实用教程》P12

③引自李重光编卫星教材《基本乐理》上册。P84

[1]、《基本乐理》上、下册李重光高等教育出版社

[2]、《基本乐理实用教程》张湧江西高教出版社

[3]、《中学音乐教学法》邵祖亮上海音乐出版社

[4]、《基本乐理教程》晏成全、童忠良、钟峻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5]、《基本乐理教学法》李重光人民音乐出版社

[6]、《乐理<CAI>课件制作与教学实验》康健民

[7]、《电脑网络时代的视唱,乐理教学》赵易山、付妮

篇7:长白山温泉特点是什么?

长山白温泉群主要包括长白温泉、梯云温泉、抚松温泉、屯温泉、长白十八道沟温泉、安图药用泉以及天池西侧的金线泉、玉浆泉等。那些未冷凝的火山物质和侵入的岩浆体是使地下水加热的强大热源,深部矿水沿裂隙涌出地表而成温泉。

著名的长白温泉,距瀑布北约一公里处,面积1000多平方米,30多个泉眼终年蒸气弥漫,散发着热气,水温高达82℃。因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气氢气体,温泉底部常有许多气泡向上翻滚,并发出开锅似的响声,泉水流出后在泉边形成黄色的硫华。

这种矿泉水,对治疗关节炎、胃病和皮肤病等有较高的疗效。当人们观赏长白胜景感觉旅途疲劳之时,来“恰神浴”里,洗涤爽身,实在妙不可言!无怪乎有诗赞曰:“天池游罢下群峰,游兴未减倦意浓,更喜温泉池水净,飞尘浴后一身轻。”

梯云温泉位于长白山西侧,紧江上源梯云河畔,不到10平方米的面积内有七个泉眼。梯云温泉水温60℃左右,属中温热水,与长白温泉一样属重碳酸钠型水。早在《白山天池记》中就有记载:“紧江上源江中有巨石特起,石上有双孔喷水如线,热达沸点,名洗眼汤,顺江上行两里许,江岸有汤池,日汤泉。以名胜所在,不可失之……”

青山碧水环抱的抚松温泉,水温达16℃,泉水含氡量较高,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疾病和外伤后遗症等病有良好疗效;长白十八道沟温泉属重碳酸钠型水,水温39℃左右;玉浆泉和金线泉均直接注入天地,有诗曰:“诸君若到天池上,须把银壶灌玉浆。”便是形容玉浆泉的甘美甜馨。

长白山温泉含游离的CO2、重碳酸根、镁、钠、钙等矿物质,泉水清澈凉爽。炎夏季节,只要将这气泡滚滚的泉水加入白糖,便似可口的冰汽水。药水泉能治疗消化不良、便秘等症。

篇8:家庭档案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一、家庭档案的主要特点

(一) 来源主体的多样性。

家庭档案的广泛多样性, 主要表现在内容范围的广泛性与载体形式的多样性。首先, 家庭档案的形成范围广泛, 它产生于历史的、现存的及将来随时间推移衍生出来的家庭, 这些家庭都会形成家庭档案。由此可见, 家庭档案的形成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其次, 家庭档案反映的内容广泛, 就一个家庭来说, 它所有的档案反映的内容比较单一, 但成千上万的家庭档案反映的内容则很广泛, 具体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态等很多方面;同时, 家庭档案的载体形式多样, 家庭档案的载体形式和记录方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以纸质为主的传统形式, 以及磁带、声像材料、票据表册等现代载体形式的家庭档案随处可见, 体现了家庭档案载体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二) 信息内容的私密性。

家庭档案的私密性包括物权的私有性和反映内容的隐私性。家庭档案的私有性是家庭档案区别于其他档案的主要特点之一。从集体档案的所有权属性分析, 家庭档案属于私人财产, 产生并保存在不同的家庭内部, 理应归家庭本身所有。同时, 每个家庭个体都有不愿为外人知晓的信息, 即所谓“个人隐私”。而国家法律认可家庭档案内容私密性的存在, 明确规定个人所有的合法信息 (档案资料) 应当受到尊重、理应不受到侵犯。因此, 任何社会组织、单位机构以及个人在未征得家庭档案所有者同意的前提下, 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尊重家庭档案内容私密性的存在, 依法维护家庭档案所有者的隐私权。

(三) 作用表现的实效性。

家庭档案通常只对家庭自身具有使用价值, 多数家庭档案是有保存期限的, 因而, 家庭档案的作用时效也是具有一定时限的。部分家庭档案材料, 如购物发票、设备说明书等, 伴随这些物品在家庭中使用功能的丧失, 其保存的家庭档案也失去了保存价值;家庭档案也会随着家庭或家庭成员的解体、消亡或故去而失去保存价值。

(四) 记忆传承的转化性。

家庭档案既是家庭生活的历史记录———从经济往来、人生经历、娱乐休闲等方面记录和反映着家庭状况, 也记录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 对研究社会变革、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成为社会公共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家庭档案真实记录了不同时期平民百姓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历程, 只要条件成熟, 完全可以成为社会公共档案的一部分, 使其长期或永久保存、流转,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家庭档案的功能

(一) 维护家庭及其成员权益的凭证。

家庭档案是家庭和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记录”, 它可以成为家庭成员处理问题的依据, 认定法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证据。家庭档案之所以有凭证价值, 是由其形成过程、内容、形式及特点决定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对于事态的真相, 现在不可能提出文件来做证据。只有在事件本身成为历史陈迹的时候, 这些证据才会出现”。家庭档案是当事人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 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将其保存积累、形成完整的管理与利用体系, 可以作为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在解决争端、处理案件时家庭档案发挥着重要的证据作用。

(二) 研究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的素材。

家庭档案是事实和经验的“记录”, 这种可靠性和广泛性决定了家庭档案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依据。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和社会进步的有效凭证, 家庭档案是家庭和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产生的有记录的书面证明或无记录的事物载体。家庭档案可以反映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例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范先生所形成的家庭档案中, 真实、详细地记录了时间跨度达数十年的家庭收入和支出情况, 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生活水平提高的全过程, 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写照, 具有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由此可见, 家庭档案能够成为社会各方面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开展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研究的生动素材。

科学研究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学术研究都要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吸收、借鉴有益的部分。科学研究性的劳动具有明显的延续性与继承性, 这种劳动表现为一方面要以今人的通力协作为条件, 另一方面则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借鉴继承与发扬光大为前提。正是出于对“前人劳动”借鉴继承与发扬光大的需要, 使家庭档案具备了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家庭档案向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历史信息, 成为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基本素材。

(三) 维护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

家庭档案的文化建设功能是指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以家庭档案信息服务的方式, 参与经济和文化建设活动, 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一种社会职能。家庭档案翔实地记录了特定人群实现人生目标的曲折历程、记录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 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 对于维护社会历史文化传承、促进传播精神文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9:地尊基本特点是什么

关键词:大学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研究;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23

大学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早已受到高教界各方人士的关注。然而,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至今尚不如人意。为此,本文拟本着现实主义的理性视角,在分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意义和问题的基础上,就改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提出建议,希冀对推进此类研究有所裨益。

一、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一)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的确定

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应当是大学教学改革活动中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最为紧要的关键部分。那么,大学教学改革活动中最为紧要的关键部分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大学教学改革一般涉及三个基本研究领域。

1.大学教学改革的本体性领域。这一领域主要是探讨大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等。其基本问题是大学教学改革应该确立何种价值取向。因为价值取向问题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大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大学教学改革的目标选择、内容安排、实施方式以及效果评价等,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了大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才能真正地把握大学教改的实质和抓住大学教改中所存问题的核心所在。

2.大学教学改革的社会性领域。这一领域主要是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大学教学改革实践的影响。其基本问题是如何平衡主要利益团体的权益关系和调谐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因为“教育决策者与教师的利益追求与价值偏好,是影响学校管理决策与教学行为的根本要素,是教育决策与学校变革的根本动力”。大学教学改革主要利益团体之间的权益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各利益团体的改革动机,进而制约着大学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此外,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大学教学改革诸多理念、技术以及策略层面上的很多问题都肇始于其背后所内隐的文化、价值冲突。大学教学改革活动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寻求大学教学改革文化适应的过程。

3.大学教学改革的专业性领域。这一领域主要是探讨大学教学改革方案(设想)转化为大学教育现实所需的专业支持。该领域相对宽泛,需要关注大学教学改革如何得到改进、实施的,以及如何对大学教学改革进行恰切的评估等,因而研究问题也比较芜杂、繁多。其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强大学教学改革主体人员(主要是教学领导者、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大学教学改革活动始末有赖于大学教学改革主体人员素养的提升,且这些人员的素养缺失问题往往是大学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最大“瓶颈”。

须指出的是,上述划分显然是粗略性的,更多是出于勾勒或说明大学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方便。事实上,正如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提升也关涉到人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关系协调等,因而也是一个社会性领域的问题一样,我们很难说某个命题或问题仅仅隶属于某个特定的研究领域。

(二)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存有研究问题零碎、研究的理论品质缺失等不足。我们倘能紧扣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加强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聚焦研究问题,提炼研究主题,进而有助于提升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水平,有益于深化、完善高等教育改革论等理论体系。事实上,它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0世纪90年代未以来,我国许多大学在采取一系列扩招措施并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于2002年实现的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却日趋凸显,由此使得大学教学改革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虽然国家教委早在1995年便开始组织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也随之引发了许多大学开展教育理念的大讨论,但大学教学改革更多的只是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在数量或形式上的变化,而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未见有实质性突破。时至2007年初,教育部又开始启动和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引导大学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等。但有如学者所言:“所有这些工程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而最终承载和转换这一根本任务的是大学课程和教学,是大学本身。因此,大学自身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如何,大学对课程和教学这一大学本体性功能的认识如何,就决定了这些改革政策与措施实施的深度、广度及其效果。”遗憾的是,众多大学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推进教改的能力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应有的提升,以至于通观时下轰轰烈烈的大学教学改革运动,成功的案例极为匮乏,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不多。

造成大学教学改革陷入难为窘境的成因,可以粗略地归结为大学教学改革方略与路径缺欠合理,但究其深层原因,则滥觞于人们对大学教学改革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一般而言,“是什么”的问题是“如何做”的问题之前提。改革方略的生成只有建立在对改革的对象、任务以及重点等有着科学、全面的认识之基础上才是正确的,合理的。检视近年我国近50所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和其它类型的教学改革方案——一种比较能反映相关人员理性认识水平的文本,往往缺乏对改革对象(如师生、教材等)的深入剖析,尤其缺乏对改革之可行性的充分论证,以及缺少对教学改革的启动与推行策略的仔细思考和周详设计,普遍折射出方案制定者迷惑与混沌的教育理念,单值性与平面化的改革思维,均同化与形式主义的设计逻辑。相关人员倘不能很好领悟大学教学改革这一大学工作主体系统的内在旨趣,以及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学改革与大学工作其它系统(如支持系统和指挥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大学教学改革方略欠合理、欠圆熟,进而致使改革进程中的教学系统难以与大学系统整体相适应,教学改革不能随着大学组织系统诸要素的发展变化而和谐地,可持续性地发展,而最终使得教学改革收效甚微或中途夭折,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很大程度上昭示并反映出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矛盾,努力揭示、分析、理解大学教学改革活动的基本问题,有助于深入解读和领悟大学教学改革的内在旨趣,增强大学教学改革的方略意识,匡正大学教学改革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偏差,进而有利于引导大学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因而,深刻认识和圆熟把握大学教

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有效解决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矛盾和困难之首要前提。

二、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纵观此类问题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不难发现,研究界围绕大学教学改革内容即“改什么”的问题进行研讨的文章较多,而把大学教学改革总体视为研究对象,对大学教学改革的过程及其基本问题作整体解读,深入考察的理论研究成果则比较缺失——不仅缺失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研讨的专著或学位论文,而且对个别基本问题的探讨也不够深入。省察众多零散的相关研究,也存有诸多不足。

(一)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

此类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性研究数量少。在所能检索到的文章中,只有胡建华、吴新亚就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及李敏就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作了专题探讨。笔者认为,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应该注重研究大学教学改革活动始末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尤其在世界各国都异常重视大学教学改革的当下,我们有必要将此类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作具体考量,同时对诸如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制约因素,国外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特点以及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合理选择等问题加强研讨;二是研究的批判性品质缺乏。目前,此类研究或多或少呈现出随大流、盲目附和的集体无意识征象。仅以学界普遍认同的“人本位、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三种取向论为例,便不难折射出众多研究者缺乏必要的批判性反思。因为,这种划分在笔者看来起码存有质疑之处,比如,在考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否过于强调了两者对立、冲突的一面?知识本位就其终极目标而言是否仍可视为是另类形式的人本位或社会本位?此外,已有研究对大学教学改革取向的特征、影响因素、嬗变轨迹等问题缺乏必要的考究,对诸多相互冲突、对立的大学教学改革取向也缺乏哲学层面的独到探究。

(二)关于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权力和利益研究

此类研究也极为缺乏。典型的论述有石火学1999年在《江苏高教》撰文指出的,“权力下放应遵循以行政权力为主的原则,学术权力的下放主要应包括基础学科和课程的调整与设置权”。更多的论者是基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大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意义视角上,泛泛提出诸如进一步明确校、学院、系三级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责、权力、利益关系,确定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激励机制,积极调动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充分行使权力等论断。且视野过于狭窄,缺失对诸如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权力架构与利益主体,权力和利益的交换关系,教学改革权益关系的调谐等问题的深入研讨。

(三)关于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辛继湘认为,“在变革中只是适应或者守护某一种文化,那么冲突很可能阻碍变革的前行,而冲突双方的对话则可使冲突成为促进变革发展的动力”。文化冲突现象可谓贯穿于大学教学改革过程始终。典型的研究有刘永志与罗亦君运用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了学年制和学分制文化冲突的实质。文章指出,“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差异和冲突的实质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对立和冲突,即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对立和冲突”。但总体而言,此类研究对相关制度尤其是机制构建探讨不够,对大学教师特性,大学教学改革中文化冲突的类型也缺乏细致考察。此外,研究过于倚重思辨研究,以至于众多探讨更多地停留在理念层面,思辨色彩过浓。因而,有必要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文化冲突研究中引入更多的叙事研究、田野调查研究等方法。

(四)关于大学教学改革主体人员的专业发展研究

此类研究明显凸现出“重普通教师轻教学领导者”的特点。虽然不乏关于大学校长、一般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研究,但研究普遍缺乏教学改革的视野即缺失关于这些人员应具备何种教学改革素养方面的深入探讨。在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有王栾生于1998年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撰文,就主管教学的副校(院)长、教务处长和主管教学的系主任的岗位特点及胜任条件作了针对性的阐述。在众多关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中,伯格威斯特和菲利普斯的《大学教师发展手册》、盖夫《关于大学教师更新》、林德威斯特的《教学改进项目的设计》都是关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的代表作。其实,我国关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无论是概念命题的提出,还是问题解决的逻辑理路,都凸现出一种片面照搬国外经验的倾向,而立足于国内特定情况进行本土化探讨的研究则寥若晨星,反映出相关研究者尚缺乏独立的自我意识和研究的本土意识、创新意识与转化意识。此外,研究也显现出视角单一(基本上以教学学术为视角),探讨制度有余而可行的机制或策略不足。

总之,现有研究虽不乏有价值的观点,但整体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的方法论层次过于微观具体,缺少基于哲学方法论和一般科学方法论层面对大学教学改革基本问题作深入探讨的文章;二是研究者自身普遍缺乏研究的方法论意识,尤其缺乏一些秉持多学科的视角进行理论思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宏观整体与微观具体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三是泛泛介绍的经验型文章和简单引入国外理论的引介性文章多。究其因,主要是不少论者缺乏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研讨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借鉴和引入外来理论时未对国外的理论或经验作很好地消化、吸收,尤其没有对理论或经验的形成背景与内在机理作应有的拷问和深入的剖析。而简单照搬过来的它国经验或理论很可能因“水土不服”而难以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真正的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上述问题表明,人们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尚未足够重视和形成系统的把握,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亟待改进。

三、改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的建议

改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不仅需要在思想上深化认识,深刻领悟到此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需要在研究主旨和研究视角两方面进行反思和寻求转变:

(一)研究主旨:由过于关注改革内容转向更多地关注改革方略

与我国众多大学教学改革方案中凸现出的“重改革内容轻改革方略”的倾向“相映成趣”的是,探讨大学教学改革“改什么”即改革内容方面的文章数不胜数。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当“知识经济”的征象初见端倪时,人们便匆匆指陈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学改革要寻求教学目标的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完善等;当信息技术的浪潮向社会各领域扑面而来时,人们便纷纷大谈大学教学改革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当“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呼声在我国企业界、教育界日益高涨时,人们便又跟进热议实践教学、创新教学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此等等。不少研究者正是在所谓的“时代强音”的震荡下迷失了自我,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大学教学改革宏伟蓝图的设计和描摹中,不遗余

力地专营于大学教学改革的理想构建和重复研讨中,而恰恰淡忘了大学教学改革的微观领域,漠视了对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的研讨,忽略了对大学教学改革过程与方略的探究。虽说“改什么”的问题是目的性的或终极性的,“如何改”的问题是手段性的或过程性的,但后者却是前者得以成功的必要前提。换言之,预设的改革目标须建立在对改革路径的深入研究与巧妙设计以及施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方略的基础上方能圆满地实现。

因而,面对风起云涌、复杂多变的大学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无疑要继续对大学教学改革“改什么”的问题进行探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当下这种“重改革内容轻改革方略”的研究倾向,把研究的落脚点和兴趣点转移到对改革方略的研讨中来,对大学教学改革“如何改”的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可以预见,当研究者在积极关注和研讨大学教学改革方略之时,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必然会迅速凸显出来,并要求研究者自身先对此类问题作出圆熟的解读。如此,不仅可以带动和推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研究,而且亦能反过来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改革方略研究,进而有助于形成一些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避免使研究陷入“在理论上享有广泛共识,但在实践中存有诸多困难”之窘境。值得指出的是,当研究主旨转向改革方略时,研究的实践旨趣将得以强调和彰显。它必然要求研究者本着“以实为本,整体至上”的原则,多去关注大学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关注大学教学改革的问题与价值,关注大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尽可能避免“只对教育活动提出一些应然要求,发出一些诸如‘应该’之类的指令”,故而也有助于克服时下教育研究中的“基础主义倾向”。

(二)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

目前,学界探讨大学教学改革更多的是基于教育学的视角,这恐怕与上述过于关注教改目标的研究旨趣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依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适切的研究视角或许更为合理。就大学教学改革而言,它具有影响大,牵涉面广,改革主体多元,运作流程复杂等特点。大学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主体,大学教学改革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基础上并要很好地平衡各方利益需求,否则难以调动各利益主体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一个完整的大学教学改革起码要历经“生成改革的需要与设想——制定改革方案——推行改革方案——实施改革方案——评价改革成效”的过程,而每一环节都是复杂性的操作,需要在多值思维和多学科的参与前提下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和科学的运作。更何况,对大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探讨必然要涉及到改革主体的权力、利益、文化以及心理等层面上的问题。故而,以单一的教育学视角观照大学教学改革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差强人意了。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教育家们可以在这些观点中自行转换,利用不同的观点解决不同的问题,或进行不同的争论”。大学教学改革复杂多元的特性需要我们更多地秉持动态思维、辩证思维和复杂性思维,摒弃对单一学科视角的极端“崇拜”,致力于从毗邻学科中汲取有用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不同视角,不同的侧面来揭示、剖析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进而获得对大学教学改革方略的深刻认识和圆熟把握。

事实上,大学教学改革亦可以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比如,我们可以秉持哲学的视角对大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进行考量,可以秉持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视角对大学教学改革主要利益团体的权益关系进行剖析,也可以分别在文化学和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和大学教学改革主体人员的改革动机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当然,以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去检视,研讨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时,可基于理论层面,也可基于经验层面或方法论层面,其产生的研究效能也可能大小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我们把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置于多学科的视域中作细致、缜密地考究并实现了学科间的“视域融合”时,便不难形成对大学教学改革更全面、更深入的理性认识,进而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决策与实施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一篇:记忆中的那棵葡萄树作文下一篇:在感恩中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