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标规划提纲

2024-04-11

竞标规划提纲(共7篇)

篇1:竞标规划提纲

竞标规划提纲 一.前言(投标单位致招标单位的一篇短语。)二.投标单位概况 公司创立及发展梗概。

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

经营理念和管理特色。

公司人力资源、技术、经济、财务指标。

公司优势及在同业之前地位。

已有同类成绩(项目)列表或举例。

三.对投标的的述评 标的简述。

标的特点、优势、缺点分析。

指出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风险

四.投标方案设计 对投标前景的描述及预测。

所有可能的为标的管理、服务、经营项目的清单。

所有可能的为标的管理、服务、经营项目的清单。

日常(正规)运行状态下的项目清单。

拟订的中标前期和后期工作流程图。

中标后工作组织图、岗位设计、定编规模。

主管及骨干人员简介。

工作规章、部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等文件清单及要旨。

财务测算分析。

(1)支出项目、标准;(2)收入项目、标准;(3)其他费用及分摊方式;(4)与同业其他可能竞标方案财务比较。五.结束语(简述本投标方案对招标方、投标方及有关各方的益处。)六.附件 有关财务、工程、技术详细表格功图形。

有关资质证书(复印件)。

优秀项目荣誉证书(复印件)。

有关管理规章手册的样本。

媒介对公司报道的剪报(复印件)。

篇2:竞标规划提纲

巅峰智业项目组以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号召下,以建设“一市二都三中心”为出发点,贯彻落实“转型增效、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核心,充分整合三亚市内以及周边县市各种资源,挖掘地方文化培育三亚特色,不断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强化旅游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三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最终把三亚建设成为世界顶级度假旅游目的地。

巅峰智业旅游规划项目组以把三亚建成国际性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为出发点,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对度假旅游精品的需求出发,借鉴国内外旅游规划的成功经验,对应于三亚的城市定位、客源市场定位、旅游产品定位、旅游形象定位、旅游产业定位,绘制国际一流、与时俱进、灵气四溢的三亚旅游发展蓝图。

篇3:年度营销规划提纲

一、营销目标及分解:

1、年度总营业目标:出货目标、回款目标、费用目标;

2、按省、各代理商市场分解年度总目标;

3、按季度、月度分解年度总目标、各代理商年度目标;

二、主要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规划全年主推系列、主推单品:

2、规划各季度主打系列及单品:

3、整合梳理产品系列结构、规划老系列调整方案、及新系列产品开发及上市时间;

4、规划个系列的销售占比及销售金额;

(二)促销策略:

1、全年主打系列、主打单品推广方式;

2、配合高空宣传、地面促销推广模式;

3、会员制模式;

4、各季促销政策方向及发布周期规划;

(三)渠道策略;

1、百强店策略:战略联盟客户策略:

2、新渠道(商超、电商、自营专卖店)规划

3、新网点开发策略

4、代理商策略:区域市场整合规划、代理商合同及考核办法、代理商管理制度;

5、市场分级策略:一类核心市场、二类重点市场、三类成长市场规划;

(四)团队策略

1、销售组织规划

2、团队管理模式

3、业务流程模式

(五)广告投放策略:

1、电视媒体投放:集中第一、三季度,特殊广告形式

2、网络媒体:

3、行业媒体:

篇4:规划调研提纲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

一、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资料

1.近10年城市统计年鉴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3.区域规划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文字、图纸)

5.市(县)志及专业志如建设志、交通志、环保志等

6.政府工作报告

7.人口普查资料

8.区域行政区图、城市1:5000或1:10000地形图

二、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资料

1.人口资料

内容包括:全市总人口,全市人口的历年变化情况,城市人口总数,年龄及性别构成、文化构成,历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城市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数量、用地面积资料

2.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设想

3.区域及城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设想

内容包括:工业园区现状(性质、规模和主要企业类型)、工业园区发展的设想、工业园区规划资料; 现状主要仓储用地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

4.城市商业(含市场)现状及发展设想

5.城市及周边区域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设想

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及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的布局、数量、等级;旅游客源数量及淡旺季分布

6.城市居住设施(用地)

内容包括:各主要居住地段的分布,各类型住宅建筑的面积,居民住宅建筑质量、人口分布

7.城市教育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班级数、师生人数

8.城市文化娱乐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娱乐场所(影院、图书馆、文化站、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性质

9.城市医疗卫生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医院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等级

10.城市体育设施

内容包括:现状主要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1.城市宗教设施

内容包括:宗教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

12.城市对外交通

内容包括:区域及城市高等级公路现状(等级、宽度及长度)及规划设想,铁路及城市轨道现状及交通规划设想,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交通运输手段,主要航道的等级、宽度

13.城市道路及交通系统

内容包括:各条道路的路幅、横断面形式、公交线路条数及具体走向、公交站场位置及用地规模、公共停车场布点、用地面积,加油站布点、用地面积

14.城市绿地系统

内容包括:主要公园、苗圃及防护绿地的布点、用地面积

15.南桥新城给水资料

内容包括: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现状用水量、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现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

16.城市排水资料

内容包括:污水排放设施、地点、处理手段、污水处理率;现状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污水处理设施布点、用地面积;雨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涵闸现状;城市及周边地区现状水系

17.城市供电情况

内容包括: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等级;电网走向、等级

18.城市电信情况

内容包括:电信设施及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置、走向;电信网点的布点、容量、用地面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邮政网点布点、用地面积

19.城市燃气情况

内容包括:现状用气量、气种、气源、气化率;现状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

20.城市防灾工程

内容包括:人防工程现状布置、设施;抗震防灾现状设施、措施;避震疏散道路;防洪、排涝的设施分布、标准;消防站、消防大队、消防栓等设施分布、消防装备,消防供水现状

21.城市环境保护

内容包括:水源保护区,污染排放大户及排放量以及种类,大气、水体及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报告

22.城市环境卫生

内容包括:各类废弃物量,废弃物收集、运输、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收集及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箱(桶)、公共厕所的分布,环卫专用车辆及停车场、进城车辆冲洗站,其他环卫机构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环境调查

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纳入更为广阔的范围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的作用、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区域环境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

城市化是区域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个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如全国、全省、全县等)的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其次,城市化也指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郊区传播扩展,使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这两层含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化概念。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确定和预测所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

(a)现状城市(镇)的数量,各城市(镇)的常住人口数以及各城市(镇)内的非农业人口数;(b)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历年变化情况;

(c)农村各行业劳动力总数,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可能;

(d)农村耕地的总量及历年的变化情况;(属用地)

(e)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以及不同流动方向上的流量;(人口)

(f)在该地区中,城市建设投资的数量以及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所需的城市建设投资增加的数量等等。区域环境调查涉及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调查是为了确定所规划城市在城镇体

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其调查内容主要有:

(a)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以及在更广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和地位。这里所指的更广区域范围依据所规划城市的不同类型职能而确定,主要是指该城市的经济区域。

(b)市域范围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用地)

(c)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

(d)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的规模等级、容量、利用率等。

(e)市域内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其中包括各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其腹地的范围,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各城镇的经济结构与主导产业,各城镇具有区际意义的企业及其产品,各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的程度等。

(f)市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状况。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历史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所进行的历史环境调查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方面,是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的习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和生活情趣等。二是物质环境方面,表现在建筑形式与组合,建筑群体布局、城市轮廓线、城市设施、绿化景观以及市场、商品、艺术、文物和土特产等方面。

城市总体规划中历史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

(a)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

(b)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

(c)城市格局的特色;

(d)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

(e)建筑风格;

(f)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产、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又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自然气象和自然生态等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理位置:任何城市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予以确定。不同的经纬度界定了城市的时区、气候区等。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关系。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建设项目的选址以及工程设施与建筑物的布置密切相关,对城市景观也有着直接的作用。调查的内容包括坡态、坡度、坡向、标高、地貌等。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的布置、设计标准、工程造价、工程安全等起重要作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如黄土、滑坡、溶岩、冲沟、沼泽地等)、地震、地基承载力、地下矿藏等。

水文和水文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给排水供应能力和工程,同时也影响到用地选择、布局等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水位等,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情况。

(2)自然气象因素

风象:风象对城市布局尤其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城市通风、防风、抗风等工程的设计与安排。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风向、风速,以及其他风象如静风、山谷风、海陆风等的频次与特征等。

气温:调查内容包括年和月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昼夜平均温差、霜期、冰冻期及最大冻土深度,同时还要掌握热岛效应、逆温层等的特点。

降雨:包括雨量、降雪量及降雨(雪)强度,掌握暴雨量公式。

太阳辐射(日照):日照与城市道路走向及宽度的选择,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等直接关系。需调查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太阳高度与日照方位的关系等。

(3)自然生态因素

自然生态要素的调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调查主要涉及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方面,也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构成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

(1)人口自然变动是指通过自然生理过程而导致的城市人口整体性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2)人口的迁移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械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

(3)人口的社会变动是人口在社会构成上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部门构成(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经济环境调查

经济活动是城市活动中最为重要而显在的活动,是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中经济环境的调查是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涉及区域的、全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如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等,以及就当地资源状况而言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状况。

其次是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工业经济状况、产业的构成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的地区优势等,还包括其它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农业(指郊区)、商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等等。

第三是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分布、土地价格、土地供应方式与管制、土地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及它们的运作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的概况等。

第四是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其中既涉及到城市政府公共项目资源的运作,也涉及到私人资本的运作,以及政府吸引私人资本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就政府资金而言,需要调查历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资金来源,投资总量以及各单项的资金量,资金安排的程序与分布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调查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所确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对规划区范围的所有用地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对各类土地使用的范围、界限、用地性质等在地形图上进行标注,在详细规划阶段还应对地上、地下建构筑物等状况进行调查,完成土地使用的现状图和用地平衡表。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个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

达到中类为主。

城市用地的10大类及其代号分别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

1.居住用地

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根据这些用地范围内市政公用设施配备的情况、居住设施布局完整性情况、环境良好性情况等,将居住用地分成四类。一类居住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是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各类居住用地内再进一步细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2.公共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级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共分成以下几类:

(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机构用地,小类分为市属办公用地与非市属办公用地。

(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小类细分为商业用地、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咨询用地、服务业用地、旅馆业用地和市场用地。

(3)文化娱乐用地(C3)小类细分为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图书展览用地、影剧院用地、游乐用地。

(4)体育用地(C4)分为体育场馆用地和体育训练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5)医疗卫生用地(C5)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等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医院用地、卫生防疫用地、休疗养用地。

(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小类细分为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不应归入到此用地,而应归入到居住用地(R)中。

(7)文物古迹用地(C7)是指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

(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指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

3.工业用地

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工业用地按照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和三类工业用地。

4.仓储用地

指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分为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危险品仓库用地和露天堆放货物为主的堆场用地。

5.对外交通用地

指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6.道路广场用地

是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分为道路用地(细分为主干路用地、次干路用地、支路用地和其他道路用地)、广场用地(细分为交通广场用地和游憩集会广场用地)和社会停车场库用地(细分为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市

政公用设施用地分为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的供应设施用地(小类分为供水用地、供电用地、供燃气用地和供热用地),公共交通和货运交通等设施的交通设施用地(小类分为公共交通用地、货运交通用地和其他交通设施用地),邮政、电信和电话等设施的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小类分为雨水、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和粪便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房屋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绿化和地下构筑物等施工及养护维修设施的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绿地

指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公共绿地及生产防护绿地。绿地分为用于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共绿地(小类分为公园和街头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小类分为园林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

9.特殊用地

指用于军事、外事和保安等特殊性质的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

10.水域和其他用地

指除以上各大类用地之外的用地,包括水域、耕地(细分为菜地、灌溉水田、其他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设用地(细分为村镇居住用地、村镇企业用地、村镇公路用地和村镇其他用地)、弃置第和露天矿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调查方法

(1)现场踏勘调查或观察调查

这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可以描述城市中各类活动与状态的实际状况。主要用于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空间使用等方面的调查,也用于交通量调查等。

(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针对不同的规划问题以问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这类调查可涉及到许多方面,如针对于单位,可以包括对单位的生产情况、运输情况、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的评价,也可包括居民对其行为的评价等,如针对于居民,则可包括居民对其居住地区环境的综合评价、改建的意愿、居民迁居的意愿、对城市设计的评价、对公众参与的建议等。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性质上与抽样调查相类似,但访谈与座访会则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流。在规划中这类调查主要运用在这样几种状况:一是针对无文字记载也难有记载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对历史状况的描述;二是针对尚未文字化或对一些愿望与设想的调查,如对城市中各部门、城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广大市民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等;三是在城市空间使用的行为研究中心的情景访谈。

(4)文献资料的运用

篇5:城市规划调查提纲

一、政府办公室

(1)获取城市及城市影响区域内的历史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计划和政府近年的工作报告情况的资料,全市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

二、城建部门

(1)获取城市和区域规划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影响区域内的市、镇、村的建设概况资料。

(2)公共事业(各政府职能部门办公地等)设施的建设资料;

(3)环卫及公用事业管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人防设施、防洪设施等)设施的建设资料。

三、交通部门

(1)全市公路建设、交通运输、水路交通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其内容包括:高等级公路现状(等级、宽度及长度)及规划设想;铁路及城市轨道现状及交通规划设想;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以及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

(2)全市公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发展规模、速度和比例.四、国土部门

(1)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分类图,功能分区图,绿地现状分布图以及城市和周围1:5000或1:10000地形图等资料。

(2)统计各类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特殊用地等)面积、所占比例并制作记录表格。

五、经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1)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及工业、通信部门的发展规划;

(2)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

(3)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的计划及市区工业园区设想。

六、农业部门

获取城市农业发展现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农业经济状况,农业总产量及比重,农业在三个产业中的竞争情况,及农业中的类型分类和相应的比例。

七、水利部门

获取城市给排水情况,水资源利用和发展情况,防洪设施等资料,其中包括城市给排水供应能力和相关工程;也包括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水位等,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包括了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用水量现状、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线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防洪措施包括其分布、标准、现存问题。

八、供电部门

获取电力、煤气等能源供应情况资料,内容包括: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等级;电网走向、等级。

九、邮电部门

获取邮电通讯情况,其内容包括:电信设施及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

置、走向;电信网点的布点、容量、用地面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邮政网点布点、用地面积。

十、工业部门

获取城市工业设施情况,包括三大产业的设施及运行情况,工厂设施,仓储设施等资料,如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等设施。

十一、税务部门

(1)各项产业的税收情况;

(2)税收占城市财政总收入的比率情况。

十二、财政部门

全市财政和预算收入;计划耕地占用税、契税等;基建项目的财政性资金投资计划安排;政府性资金工程造价。

十三、教育、科技、文体、卫生医疗部门

(1)获取教育设施(学校)情况资料,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数量、用地面积、班级数、师生人数; 学校运动场、图书馆的面积规模和电教仪器、实验装备等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情况的资料。

(2)获取城市科技设计情况资料。包括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全市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与优先领域,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措施和总体规划方案等等资料。

(3)获取文体设施情况资料。包括文体设施,如图书馆、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等的数量,占用面积以及分布等情况。以及文体活动举行的安排地点、时间等信息。

(4)包括医疗卫生设施情况资料,其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医院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等级及卫生技术力量等;还包括环境质量资料,如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现状;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噪音状况;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或隐患;还有环境卫生设施资料,如公厕、垃圾箱等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粪便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垃圾处理方式;环卫队伍概况(人数、工具)等;

十四、计划部门

(1)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计划;

(2)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投资及规划;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

(3)综合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相关内容。

十五、资源管理部门

(1)获取城市及城市周围区域资源分布图,包括旅游资源、地质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等相关的分布、面积、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保护情况等资料;

(2)获取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开发规划与保护及合理利用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3)全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以及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产地、标准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保护区;

(4)地热水、矿泉水资源管理;地下水的开采与污染现状。

十六、气象部门

(1)历年平均气温,绝对最低、最高气温,最大降雪量,历年平均降水量,暴雨强度,历年平均风速、风向频率等;

(2)雨量、温度、湿度、风向、风玫瑰图。

十七、公安部门

获取人口普查资料,其内容包括:全市人口数量及构成(年龄及性别构成、文化构成),人口增减情况及迁移因素,人口密度分布图。也包括全市人口的历年变化情况,历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城市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数量资料。

十八、统计部门

(1)获取近年城市统计年鉴,包括城市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各产业的经济总量、各自比重及其增长变化情况;

(2)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三个产业的比例等;

(3)三产业内部部门的经济运行状况;三大产业的的就业情况统计等资料。

十九、方志办

地方志文献和资料,包括全市志、区县志、广州年鉴,了解城市的历史古迹、发展沿革、城市之最、传统文化等。

二十、商业部门

(1)市内主要商业类型、发展现状、所占比重、分布情况;

(2)城市重要的商贸设施情况(包括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地方金融企业);

篇6:职业生涯规划提纲

在这个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然而并非都能如愿。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坚定的奋斗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能否有效的规划,将影响着未来我们生活的质量。有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才更有动力。

首先是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身的优势有助于实现目标,职业成功。对我自己而言,具备的优势有:敢于尝试,适当冒险;注意力能够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易受干扰;在困难中不轻易放弃,有韧性;能够尊重并接受组织或企业的传统和文化;个人情感方面,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真诚,值得信赖。。当然,人无完人,我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身高方面很尴尬,不自信;性格属于热的慢类型;不善于表达,表现能力不强;在紧张工作下感到压抑,急躁时容易做错事。。从职业目标实现的角度,自身的不足就可能成为职业成功的障碍。因此,自己应该深刻意识到,并且在平时注意锻炼自己。不善于表达往往容易会被人忽略甚至遗忘。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快,要学会逐渐的改变自身不足,努力适应环境。。总之,为职业成功实现自身目标,要努力减少前进道路中的障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的选择将影响着未来的生活!我认为,目标应该定在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的高度。下面是我为自己以后十几年做出的规划。

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校期间要完成的任务。具体是:学好专业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拿到必备的有关证书,当然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涉及其他方面,毕竟有时多了项技能就多了一个选择;了解社会,关注时事,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社会实践方面,可以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做些兼职,锻炼自己;个人应该养成生活规律,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阶段,主要是毕业后1到2年时间内。这期间进入社会,是学习适应期,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具体是:虚心求教他人,与同事友好相处,得到上司的赏识,并且能够自我定位。

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在未来的十年左右,经过艰苦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业务能够做到精湛熟练,在所在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小有成绩。

人的一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社会在发展,人应该也相应的进步。有时计划不如变化快,在制定好目标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变通,调整。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我们应当树立忧患意识。特别是在求职是,避免“眼高手低”现象。就业初期,我们要抱着学习成长,锻炼自己的心态。中期阶段,要有发展壮大,完善自己的准备。最后,就是升华自己,自我实现。

篇7:城市总体规划复习提纲

2基本烈度、设计烈度、抗震 地震烈度

城市规划中防震措施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确定地震烈度;(2)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9度以上的地区不宜选作城市用地;(3)在城市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宜的城市措施。基本烈度

以100年内在本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设计烈度

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的地质构成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的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并据此制定更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3城市性质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4城市发展方向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发展方向是指“城市各项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 5城市职能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指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世界(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职能类型: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主要职能与辅助职能。6城市规模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城市人口规模计算中基数的确定 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所有居住人口:城市非农业人口;居住在城区的非农业人口;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城市用地规模根据人口规模预测的结果和国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人口x用地指标)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将城乡用地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

城市建设用地分为8大类(R、A、B、M、W、S、U、G)、35中类、44小类 8空间管制

中心城区规划要求“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突出对人文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保护。禁止建设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和历史文化环境,满足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禁止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限制建设区为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不宜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

适宜建设区为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可以安排城镇开发项目的地区。9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0一化二系三结构 一化——城市化水平;二系——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三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布局空间结构(空间发展轴;发展构成中的增长极;生长点的研究)11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

①综合性: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互为依据,互相制约②政策性:是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利益的全面体现,既要充分反映国家的相关政策,作为国家宏观政策实施的工具,又要充分地协调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关系③民主性:代表最为广大人民的利益④实践性:是一项社会实践,解决问题并能通过 12城市规划的层面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

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属于这一层面。

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的未来开发利用作出法律规定。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从行政层面上来区分,我国的城乡规划可以分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13《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田园城市内容、图(29页)《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雅典宪章》(1933年)1933年发表《雅典宪章》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1977年在秘鲁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所签署的文件,认为《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

两个宪章之间的有关变化: A.《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B.《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C.《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田园城市

1.理论提出——霍华德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2.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3.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共所有。4.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综合体,若干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 5.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建设工厂、仓库

6.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伦敦东北部56公里处)由恩温、帕克完成14邻里单位

1930年代,开始在美国,不久又在欧洲,出现一种“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

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是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15城镇化的基本阶段 依照时间序列,城镇化进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集聚城镇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镇化阶段、再城镇化阶段 16城镇化的含义、表现特征概念: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①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③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 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17我国城镇化新的发展趋势 ①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②我国城镇化的战略主要选择的是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③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④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郊区化”趋势18《周礼·考工记》内图(19页)《周礼•考工记》中曾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轨,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9相对集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形式 ①工业用地位于城市特定地区②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形成组团③工业园或独立的工业卫星城④工业地带。

20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规划中应该考虑事项和因素

按服务半径集中和分散分布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2.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3.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4.根据本身的特点及其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且留有余地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21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①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②尽量少占耕地农田③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④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⑤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2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P278 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23城镇人口构成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三产业人口);

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24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与主要任务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同时,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城市规划参与城市综合型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

(二)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资源情况及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

2、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3、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

4、合理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

5、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6、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

7、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风貌;

8、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9、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25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与总规纲要的强制性内容 内容: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强制性内容: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纲要的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26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线”范围 城市绿线: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它应该包括城市规划区内一切已经建成的绿地、已经规划但未建设的绿地、以前没有规划但拟在规划修编时新增加的绿地等。包括城市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林地三大类。

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城市黄线: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蓝线: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27我国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是什么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8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特点、图示

1.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优点: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用地紧凑、节约用地

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将居民生活 问题:近期和远期关系 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包括:1.网格状2.环形放射状 2.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这种类型的布局形态最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空间呈现非集聚的分布方式。

包括组团状、星状(指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

卫星状: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中心城市有极强的支配性,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多中心:多种方向不断蔓延发展的结果;逐步形成不同的多样化的焦点和中心以及小的轴线 29居住用地分布方式 集中布置(单中心):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节约城市市政建设投资,密切城市各部分的联系,但规模较大时会造成上下班出行距离增加,疏远居住与自然联系 分散布置(多中心):当城市用地受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或因城市的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布局的影响,例如丘陵地区,居住用

地沿多条谷地展开,矿业居住用地

与采矿点相伴分散布置,轴向布置(放射状多中心)

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言多条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发展,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在十一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予一定的组合形态。

30用地评价三类用地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他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及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附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31有机疏散 P34

伊利尔·沙里宁1934年 《城市—他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内容包括:

1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2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3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城市内部各类土地规划布局有一定的模式和运行规律,一般可归纳为三个理论

同心园理论——伯吉斯1923年提出,城市划分成为5个同心圆。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提出,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论文下一篇:知识更重要的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