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

2024-05-14

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共8篇)

篇1: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

提信心,深入推进新课改

明理念,正确解读新课标

——xxxx学校小学部2012年

暑期新课改新课标培训总结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我校于8月20日至24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新课标新课改培训班”。学校对这次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各有关部门分工实施,全体教师紧密配合,使培训工作得以正常进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培训过程分两步进行,20到21日,学校领导带队,率领我部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体育、音乐、美术学科骨干教师7人参加了教育局主办的市级培训班。22日到24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校级培训。培训过程中,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两位局长有关我市课改工作的总结和意见的报告,虚心听取了兄弟学校课改经验介绍和本校教师的典型发言,仔细领会了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培训期间,组织了两场座谈会,教师们就学习内容和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理论越学越清晰,问题越辩越透彻,大家都认为通过学习培训,明确了课改方向,提振了课改信心,深化了课改理念。

一、坚定了新课改的信心。

xxx和xxx两位局长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市新课改两年来的基本状况、全面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刻剖析了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新课改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学习,老师认识到

新课改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回头只能是死路一条,咬牙挺过去一片光明。领导的讲话,坚定了我们坚持新课改的信心,鼓起了我们深化新课改的干劲。

二、领悟了新课标的理念。

培训过程中,参加市培训的骨干老师分别就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等课程的新课标作了详尽的解读。几位教师对各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作出了深入的讲解,特别对新课标的内容、目标、评价等方面的改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新课标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掌握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核心理念,有利于教师们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学到了新课改的方法。

培训期间,还听取了几所兄弟学校的课改经验介绍。xx完小的学校各部门多方联动,创建学校特色文化,以特色推进新课改;xx小学的年级、学科捆绑,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促进新课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很多的启示,只要大家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的课改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特色越来越鲜明。

学校优秀教师xxx和xxx也分别作了精彩的典型发言。xxx教师介绍了自己在课改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学习小组的建设、语文“五层次”教学方法的尝试,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当她谈到课改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引起了大家的阵阵共鸣。xxx老师在会上就新课改毫无保

留地做了十点经验介绍。全体与会教师对两位的发言纷纷表示赞同,都觉得受益非浅。

四、激发了新课改的热情。

三天的培训虽然不长,却专门安排了两次座谈会。在讨论中,两位局长的专题报告、兄弟学校的经验介绍、骨干教师的课标解读、优秀教师的典型发言,都引发了教师们极大的热情。围绕新课改,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总结经验体会,有的提出问题困惑,有的为发展建言献策……,这一刻,座谈会热闹非凡,教师们热血沸腾。整个场面,充分展现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新课改精神和团结奋进、勇于拼搏的教师风采。

回首过去,我们的付出无怨无悔;

展望未来,我们的课改前程似锦!

2012年8月26日

篇2: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

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培训,规模巨大,准备充分,培训设施手段先进。通过13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接触到了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同时还与省内的一线教师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收获颇多,感触较深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可以说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触动着每位教师的心灵,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铺设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行。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具体来讲,一方面要转变过去那种过份强调教育的社会、经济、政治功能而忽视其育人功能的观念。另一方面要转变惟升学者是人才、惟升学者能成才的观念,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的人才观;要转变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要转变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确立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的施教观。

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从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落实既要有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要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启发讲授模式;自学讨论模式;目标定向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开放研究性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不论哪一种教学模式的建构和选取,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不能把某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万能的模式去传授所有知识。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是指在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汲取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重点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能力的全面培养创造条件。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目前,在我国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并不是三种独立的学习方

式,三者之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有通过三者的优化组合,才能实现由传统的学习方式向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注重教师自身的素质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了解学科课程要求

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熟悉所教学科的主要内容,对学科内容知识的产生、发展、功能等有系统的认识,能从总体上把握教材,驾驭教材,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等,就个人来讲,虽然我从高一到高三教了一轮,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执教的第二个阶段我着重加强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教学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具体工作中,可通过集体培训,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校本课程开发等途径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师要终身学习与发展,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要向课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探究教学论》《讨论式教学法》等,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教师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或者利用网络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

教师要向自己学习,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即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发展的有效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积累教学经验,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形象地位。在教学中,我已经养成了写教后记的好习惯,每节课后在自己的教案本上及时记下课堂中成功之举或不足之处,或者提出改进性的意见,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和总结,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学相长”。在教师的工作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特征,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性、不确定性,使得教师经常需要面对不少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歌德有句名言说:“人生至关重要的事是有远大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雄心壮志”。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相信每位教师都和我一样,在新课程面前都是满怀自信,壮志凌云。暑期培训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起跑线上,我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 的教学理念,“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准则,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精神,用智慧和激情打造精品教育,用灵感和创新塑造数学人生。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为学生严谨性、规范性、自主性、灵活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为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数学素养的养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等各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孰不知能够从事构筑“灵魂”这项工程的人本身的素质及内涵将是多么地高深,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刚参加工作没有几年的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学习积累。

首先,必须点滴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年轻教师未来的道路还很长,在这条道路上将会有许许多多更年轻的爱思考的学生有求于你。如果你自身不追求知识,那么你何以为他人师表呢?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那么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的脑力劳动——对他们思维的关心。

其次,还将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只有深入思考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那么将有助于在自己实际工作中的教育技巧的提高。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这次高一用的二期课改的新教材,先要把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保存好,然后,通过阅读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使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阅读的东西越多,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思考。谁不善于思考,他就不善于思维。

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教会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因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使思考在学校活动里占统治地位,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是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着,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正因为这样,我们语文老师才不要把学习局限在课本中,也不要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运到学生的头脑里。要让语文学科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态,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发他们的思维冲突,只有这样,才能思考着学习,才能增长智慧。要把语文学科变成既是工具性的——注重基础的积累、记忆、背诵,又是人文性的——注重学生的体验、情感,更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注重师生互动。

篇3:新课改培训感想和感受

1. 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整体理念有了系统认识。

新格改的整体理念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 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 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因此, 从形式上看, 新课程增设了许多插图, 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 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以前的内容知识性强, 联系紧密、语言生涩难懂。新课程的新颖形式为我们打开了迷团, 还学生以轻松, 寓学习以快乐。运用图片、阅读、课题研究等形式渗透德育教育。从内容上讲, 新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 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性内容和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更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努力学好化学的决心, 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学习中科学方法的指导, 拓宽了学习时间和空间, 且教材设计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从观念上说, 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 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 从中折射出新的知识、学习观和教学观。

2. 正确把握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教学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

化学课程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 因而体现出它的层次性。首先, 必修和选修分成了两个层次, 必修是全体学生都要学的, 两个模块是严格按照从1到2的顺序依序开设。六个选修模块在理论上是并行的, 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顺序问题。其次, 对于选修模块我们要关注它设计取向的不同, 大体上可分成两大取向。一个是学术性取向, 包括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三大化学核心研究领域。另一类称为应用性取向, 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每一个模块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 同时也构成了整个高中化学的课程体系, 它们是一个整体。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先学习两个必修模块, 以基础的化学知识为载体,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实验技能, 同时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为以后其它选修模块的学习作铺垫。必修课程阶段, 为学生打下了宽厚的知识基础, 满足了所有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需的基本科学素养, 同时必修阶段为学生储备了继续学习化学的知识, 为选修阶段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必修模块追求的是广度, 那么选修模块追求的就是深度, 选修模块培养的是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3. 重新认识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充分发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 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 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 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

4. 深刻理解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角色的转换。

新课改的实施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 学生也不是教师的工作成绩与效果的表征.新课程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和辅导,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的课程意识,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全新评价理念, 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转变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引导者;不断完善自我, 更新知识, 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争做学生满意的化学老师。

篇4: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培训;问题分析;方法探讨;主动建构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之间,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全省铺开已经整整两个年头了,追寻过去的足迹,回味改革的困惑与艰辛,一路走来,我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收获的欢乐,广大中学教师在课改大潮中,如沐春风,乘风破浪,不断进取,发展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可以说与新课程改革共同成长。但成长的历程是漫长的,许多教师在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都与新课程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在方方面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培训实践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问题分析

1.部分教师思想观念保守,缺乏积极参与培训的动因

观念决定理念,理念支配实践,观念作为积淀在教师头脑中的意识,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不断强化,往往根深蒂固,加之高考制度、教学评价、社会关注的惯性思维影响,致使许多培训经常流于形式,甚至年龄稍大的教师还有畏难情绪,企图等、靠、磨。在平时教学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我行我素,培训与日常教学严重脱节,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法律是神圣的,制订出来不执行还不如不制订,因为会使公民产生蔑视感。”不论教育理论多么科学,培训专家多么努力,倘若不能改变教师的理念,那培训只能是画饼充饥,徒劳无益,制约着培训效果的转化与推广。

2.许多培训组织模式单一,培训方法简单,培训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

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建构;重计划,轻效果。传统的接受式培训是与“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一脉相承的。培训者是教研活动的计划者、决策者、主持者,是活动的主角,被培训者只是被动的听众、观众,所获得的都是被培训者强行“灌入”的,缺少主动的认知建构,缺少深入的理解质疑,缺少全面的互动交流,缺少针对性的典例示范。因此被培训者的认知全部是中性的、封闭的,即使是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文字游戏、虚拟互动、情景模拟,缺少真实性。加之网络技术保障难度大,管理监督更是流于形式,致使教研培训的实效大打折扣。

3.个别管理部门新旧体制并存,对培训关心支持不够,培训保障力弱

新课程实验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齐心合作。而现实表明,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对课程改革还很陌生,对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表现冷漠,在高考评价制度没有大的改变下,他们只关心结果、只看重当前利益,不关心过程、不看重长远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课改的进程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和决心。另外,在实践中培训往往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培训经费短缺、培训时间紧张、实践引导不足、培训问题不切实际等,这一切都制约着培训效能的发挥。

二、方法探讨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学校教育的灵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培训效果,使教师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呢?

1.创新机制,扎实推进,转变教师发展理念

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新时期教育理论和课改有关文件,明确课改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全新的转变。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培训对象上,要求全员参与,强势推进,分步实施。领导成员要高标准要求,全方位学习,尽可能参与国家、省级专项培训,加强学习提高,以便在工作中能够看得准、指得出、落得实,为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奠定管理基础。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全省组织的“国培”、每年一次的继续教育、专家讲座、课堂展示、课例研讨等,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日常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要完善制度,制定培训方案,建立激励性学习机制,督促检查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成果。多方努力,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考查机会,鼓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边学边干,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2.主动建构,互动体验,提升教师培训效果

人文主义课程理念呼唤着全新的研训方式,它倡导民主平等的沟通,提倡积极进取的自主建构,提倡和谐互动的真实体验,从而全面提升培训效果。

(1)专家讲座与参与式培训相结合

初期培训可以多采用专家讲座引领的形式,主讲宏观理论,整体转变教师理念,使受益群体达到最大化,但在深入培训中应多采用参与式培训,从微观上解决具体问题,培训者由理念知识的传播者、呈现者变为教师自主发展的合作者、促进者。实行参与式培训,可以使每一个参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互相倾听彼此的声音,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平等参与,相互尊重。

(2)案例培训,建构认知过程

案例是产生新的教育理论的沃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案例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生,最主要的是引入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案例研讨中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展示分享来实现培训知识的全新建构。

(3)培训、教学、研讨一体化

结合学校“五个一”工程,即教师每天写一则教学反思,每周自学一篇高中新课改的理论文章,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发表一篇教学论文。将集体备课、课例研讨、示范交流、教师论坛、外出学习等活动统筹协调,立足课堂,服务学生,探索创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切实将教、研、训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率。

3.部门主导,社会参与,创设良好的培训条件

中学教师由于受到教学工作时效性特点的限制,教研培训往往受资源、时间、信息、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因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积极主导,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保障

没有一定的组织,任何管理都是一句空话

学校搞研训,领导的理念和决心是关键中的关键,领导带头就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活动、论文、讲座等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使其能在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环境中拼搏奋进,脱颖而出。

(2)资源共享

众所周知,信息资源、图书设备、校际交流、专家引领是教师培训的主导资源,而这些资源优势的发挥却需要整体的规划和运作,各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团体只有密切合作,资源共享才能使教师培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

(3)经费保障

把培训经费列入各级培训预算,专款专用,在培训资料征订、活动津贴、成果奖励方面要保证培训需要,甚至可以吸纳社会资金,超前规划。

(4)时间保障

学校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教师培训学习时,如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制定时间投入制度,甚至把培训研讨时间折合成教学时数按工作量标准记入考核,为教师培训减负增效。

新时期的教师培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次充电,一辈子受用”的现象已成明日黄花,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培训,学习新知,才能保证“水质”的清新,让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满足学生汲水的需要。为此,我们只有以创新的精神、理智的心态和求实的方式,引导广大教师在培训的道路上阔步向前,将新课程实验工作推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朱汉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

一、培训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建构培训组织实施的保障机制。

我市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慎重确定了项目单位,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职成教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长任组长,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职成教股、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站及各高中负责人为成员,切实保障了培训的组织实施。

(二)积极主动,全力开展有关管理工作。

为了积极抓好项目培训前、中、后期各项工作,我市积极主动地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时出台了《汉川市暑期普通高中课改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认真挑选项目单位,确定各班培训人数、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本次培训项目单位为汉川一中、二中、三中、四中、汉川高中、实验高中,培训对象语文63人、数学57人、英语56人、物理40人、化学41人、生物21人、政治16人、历史18人、地理14人、信息技术9人、通用技术6人、综合活动4人、音乐10人、体育13人、美术9人。

2、分别召开相关人员会议,我们分别组织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工作专班会议,确定了各项目学校领导蹲点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各项目单位分别召开了各培训工作专班会议,布置工作,强调责任,解决问题。

3、充分作好技术设备后勤保障。7月15―17日,工作专班分别到各项目单位检查了收视设备、教室学习场地等准备情况,及时派技术人员到培训点帮助检修设备,确保各培训点的正常接收。7月19日前,各项目单位作好了充分准备,都能通过网络下载培训资源,保障了培训的顺利开展。7月21日开始之时,项目领导小组严局长带头,职成教育股组织专班到培训点巡查,督促各培训点按时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督学,参与研讨,收到较好效果。如:汉川一中刘其林主任、汪四坤副主任、汉川二中副校长雷亨亮、张广洲、工会主席陈艳平、教务主任尹汉桥、综合高中副校长何正金等。

(三)注重实效,确保培训各项管理到位。

加强过程管理,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环节,为使管理到位,我市以培训制度为制约手段,以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为引导,管理学员学习,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是加强制度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了《远程培训班级管理办法》,建立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班级管理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工作职责,对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分工。严格签到考勤,实行考勤汇报、通报制,每次集中在线学习之后,通报学员出勤情况。

其次是加强沟通引导。项目管理办公室向学员公布了班级管理员手机、电子邮箱等有关信息,指导学员向网络交流平台发送信息,方便学员及时、快捷地反映问题,促进沟通交流。

最后是健全档案。在档案管理方面,我们要求各培训点,及时收集整理培训材料,如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学员信息,发言稿、考勤记录、照片、简报、学员心得、论文等分类归档。同时,我们各培训点建立好电子档案,方便管理。

二、培训成绩与效果

首次普通高中课改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工作在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绩,不仅使我市在教师远程培训组织和管理上积累了经验,为今后在我市开展更大规模的远程教师培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本次参与培训的单位和教师收获较丰,教师们对高中课改有了较深的认识。参训教师一致认为,这次培训是及时有效的。

一是更新了观念。短短10天培训,给了广大教师全新的思想空间,他们在网上向专家提问,在课余与同仁交流,利用完成作业的机会思考自己平时教学的得失和课改的前景,思想观念有了革命性的飞跃。

二是开阔了视野。这次培训不仅让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升华,更通过网络让教师们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教学片段的实录视频,让教师近距离的体验到一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他们看完后的讨论交流,让整个培训活动变成一个合作、探究的大课堂。

三是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讲座的专家都是深入教学或来自一线教师,案例分析贴近教学实际,分析切中时弊,指导得法,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解决平时教学实践中的苦恼与困惑。

三、工作体会与建议

这次远程培训,规模大、节奏快、成本低、质量高,对于创新培训形式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加强如下几方面工作:

1、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是保障

教师远程培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培训,不是将教师集中到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而是组织学员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学习,这对培训管理提出挑战,如果不能进行到位的管理,就难以保证学员学习的真正实现,要进一步探索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加强过程性管理,有效的制约和激励学员学习。

2、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是基础。

培训内容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首要因素,只有做到远程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员的学习要求,富有针对性。适应性,才能真正调动起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能够自觉转轨为教育教学此文转自行为。本次远程培训从内容到形式结合了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实际,针对了新课改的新情况,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富有理论指导性和一定的现实针对性,这是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3、建立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是保障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

篇6:新课改培训总结

刘清华

从7月20日开始我们高中教师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培训。这次培训使我收获很大,对英语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对素质教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我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我们参加这次培训的点滴体会。

首先我们听取专家的讲座。“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根据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总结。并在理论上多老师们进行了指导。还有具体的视频案例让老师们分析和讨论,找到他们的有点和不足。课程标准的变化决定了考试评价的变化,如考试中增加了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有助于学生思维表达的主观题。考试评价的变化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具体教学上做些改变,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改变灌输式英语教学,把英语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说英语、用英语的舞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富于变化和创新,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恰当运用讲授、讨论、视听、探索发现、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此外,语法、词汇教学也要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词汇教学没受应有重视的状况。对于新教材词汇量大、难度相对大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深化处理式即不进行专门的词汇教学而在随后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课文语境中对语言进行理解;自主探究式即学生自学词汇、教师辅以填空、翻译等练习;小组合作式即设立英语学习小组;系统讲解式即在课前呈现生词。这几种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我个人认为可以结合使用,取长补短,尤其可以将生词或词组嵌入文章,通过上下文,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以及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词汇和习惯表达。对于语法教学,应建立在形式、意义、语用三个维度上。可遵循以下四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感受、观察、发现该语法点的特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其规律,再次教师对语法点进行系统输理,最后是强化练习,将所探得规律规则加以运用。

高中英语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去交际,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师生角色和教学策略都有较大转变。作为教师,我们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这次培训做了如下总结,并对自己在教学方面提了几点要求: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多鼓励学生,增加他们的信心。其次是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再次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课文前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还有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篇7:新课改培训总结

2013年7月8日―9日,我参加了高中新课改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对新课改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专家们精辟的点评使我知道了在新课改数学教学中,应该提前掌握哪些知识?脑子的储备量应该是多少?在这次培训中,我认认真真地吸收和学习了专家的报告,全身心的投入到专家的精品课程展示课活动中,学习了课程团队专家们精心选择、精心编辑、精心打造的“课程简报”,并积极参与和专家面对面的研讨,在思想上有了观念的更新,了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使高中数学从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很多旧的学生不易懂的内容,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手段和思维的培养。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地理及现代科技等各行各业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不是在于考试。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是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把学生从观察现象改变为探索现象的观念上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下面就这两天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我认为要想更快更好的进入新课改,首先得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只有从思想上完全接受了新课改,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新课改当中。刚开始,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好多老师对这次新课改还持有一点抵触情绪,但随着这两天培训的不断进行,我开始慢慢的接受了新课改,思想上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我们学习了怎样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新高中数学课程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调整,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功能,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服务。整体的把握高中数学课程是我们打好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函数思想、几何思想、算法思想、运算思想等都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它们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些主线可以把高中数学知识编织在一起,构成知识网络。新旧教材的变化要求我们整体把握高中数学课程,了解一些模块的设置涵义,这有助于发现数学课程的内在联系,使整体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在这两天的培训当中,我们听取了四位专家的四场报告以及六节精品课程的展示活动。通过专家们的专题报告讲解,使我对新课改的每个模块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中,好多老师对相关专题还进行了简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和教学活动的讲解,使得我们这些刚开始参加新课改的教师们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学习了怎样在课堂内外特别是课外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走向创新,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哪些要素,探讨老师的教学行为怎样能够促成上一课目标的实现。为了这些目标的实现我们需要重视教学设计,专家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理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是四个方面:问题的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语言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最后我们研究了教学评价的问题。如何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以适应课程改革,专家通过一些案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我认为我们第一要研究教材,在教材之上的是要研究数学内容;第二要研究学生,要研究我们用什么手段、什么样的程序、什么样编排、什么样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第三要研究突破点,即把教材和数学内容和学生结合起来来找到

自己“研”的突破点。我们一定要心里永远装着学生,以学生为主题设计方案,为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而努力。

在这段时间内,参加新课改的老师除了我们这些一线的高中教师之外,还有四位新课改的研究专家帮助我们,他们不仅是新课改的研究者,也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的学习不但有专家们对新课改的报告解决,还有专家的实际课程展示。各位专家们对自己的课程设计结合报告点评非常到位,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能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答复。正是因为有了可与这些专家给我们搭建了新思考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才使得我们能够扎实有效的进行新课改的培训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来到学校进行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在听完每一节精品课程和报告的同时,我们周围坐在一起的老师还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这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提供的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样的讨论也使得新课改的思想进入了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有利于使我们更快的进入到新课改中。通过本次新课改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培养主动学习意识了,要把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新的课程。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执行者,执行者的意识和素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这些老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的方方面面,先做一名合格的新课改教师,再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新课改教师。尽管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还在继续,我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以后新课程的路途还很长,责任就在我们身上,我们是新课程的探索者。我会尽我的最大努力,倾注我的全部精力来迎接挑战,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实施。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和今后不断的新课改学习,我们一定会站好这一班岗,一定会将新课改进行到底。

篇8:暑期新课改培训总结

一、校本培训概念、作用及优势

1. 校本培训概念。

校本培训指的是按照学校课程与整体规划发展的需求, 由学校组织的目的为使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得以满足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培训的原因是为学校课程与整体规划发展需要, 其主体为学校, 目标是为满足教师的个体工作需要, 而且培训是在校内进行的。校本培训关键在于以学校为本, 含有三重含义, 一是以学校为最基本的单位, 二是为学校发展;三是学校的自主权比较大。

2. 校本培训的作用与优势。

对教师开展培训追求的首要目标为有效和高效, 根据以前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训, 新课程的培训以及对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等获得的效果, 可以得出校本培训模式的作用和优势是别的任何模式的培训均难以替代的, 具体说来其作用及优势为:第一, 能有效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增强;第二, 能有效缓解和解决工学间的矛盾, 并对补充继续教育的资源有益;第三, 对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发展十分有益;第四, 校本培训实施的方式方法及更为灵活多样;第五, 可以根据教师个人发展的真是需要开展, 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

案例:如某初中, 针对学校中教师遇到的教学困难, 开展了一课三摩的校本培训, 通过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 进行同课异构研究, 并最后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琢磨出了有着丰盈生命力的教学经典方式方法。而此类基于岗位进行的研修成就并非从别处学来, 而是由教师自己体悟得到的。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基础, 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学的真实问题, 并将研究得到的结果在课堂上直接运用, 既可极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还能增加使学校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

1. 校长各方面水平对校本培训的制约。

校长办学的理念, 对校本培训认识的水平同重视的程度会对校本培训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若校长理念不够与时俱进, 那么该校的校本培训基本会流于形式, 效果不佳。但若校长理解校本培训具有的重大作用意义, 对其重视起来, 则校本培训的开展一定会成效较为明显。

2. 办学资源给校本培训带来的制约。

学校进行校本培训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通常校本培训的开展状况较好, 而经济条件不足的地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进行校本培训的效果相对就差一些。当条件差异长时间未获得有效解决时, 会造成地区或学校间差异持续扩大, 强者更强、弱者愈弱的不利情况, 而这也将严重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均衡。

3. 管理与评价方面给校本培训带来的制约。

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 管理和评价是否合理有效成为影响培训效果优劣的关键因素, 因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对培训内容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管理和评价的情况都非常重要。

4. 用教研替代培训, 欠缺有效培训的手段。

现在很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形式大于内容, 存在用备课或教研活动代替培训的情况。虽然校本培训应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水平为目标, 但不能困于经验, 更不可能应付培训, 形成定式思维。因此, 要在培训中不断创新思路与探寻途径, 让校本培训更加科学高效。

四、增强校本培训实际效果的对策

1. 加强校长的校本培训意识, 完善有关机制。

校长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的总负责人, 只有校长拥有正确的理念, 才能引领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 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领跑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必须加强对校长进行理念的引导, 并完善有关的制度, 使校本培训能够得以规范开展。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校本培训的有序、有效发展, 并提升教师群体的素养和使学校发展得到长足进步。

2. 将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当作首要目标。

进行校本培训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是使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增强,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要使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只有将校本培训的目标找准, 并切实贯彻到位, 才可使校本培训的意义凸现出来, 使教师个体的发展同学校的整体发展共赢。

3. 使用开放灵活的多元化培训手段, 使老师们参加校本培训的兴趣得到充分被激发。

可将校本培训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将理论用在实际中, 实现学与做的统一。也可将采取全员培训同分科培训结合或者校内与校外培训结合的方式, 将专家请进来, 让老师们走出去, 有效开拓教师视野。还可使用主题培训, 结对培训或者实例探究等方式实施培训。另外, 教师不但是被培训者, 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成为培训者将自己的经验进行分享。

4. 构建合作互利的培训共同体, 从而扩大培训的效能。

通常校本培训更强调使用本校培训力量, 且均是本校内进行的, 但不同学校内的师资水平也有很大不同, 往往各有特色, 各有优势, 导致学校间校本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 可采取合作方式, 构建校本培训共同体, 使各方面的人才能人尽其用, 且可将其才能通过培训做有效扩散, 使校本培训发挥出有效作用。

总而言之, 校本理念下的校本培训, 是源于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长远发展需求的继续教育, 更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业务发展的新的探索、途径和模式。不但可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要, 还能满足学校的长远规划发展需要。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校本培训设计规划, 使校本培训真正成为教师培训体系内最有活力的内容。

摘要:校本培训是提升在职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基于目前的新课改背景, 校本培训成为无可代替的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的重要平台。本文对校本培训的作用、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审视分析, 并探讨了针对性策略, 为强化对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 提升培训的质量, 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有效促进, 为促进教育得到均衡快速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许勤.浅论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搞好中小学校本联校培训[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0) .

[2]曾琦.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上一篇:阳光用药总结下一篇:摘抄语句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