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现代短篇诗歌

2024-04-20

雨现代短篇诗歌(精选18篇)

篇1:雨现代短篇诗歌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

你由北向南

裹着黑云

大踏步地来了

没有带来一点的风尘

你来的猛烈

走的也迅速

像一个直脾气

发了一通火

立马收敛了怒气

外边还是有

部分的余燥

这次也算得上是

及时雨

街坊人们的议论中

肯定了你

你这次

匆匆来

又匆匆地走

虽算不上倾盆和滂沱

但干渴的秋苗

喝上了保命的甘霖

暂时缓解了旱情

你的来临

降了一时的燥热

暂时让人民群众

免受蒸笼天气的酷热煎熬

让超负荷运行的电力设备

得以及时的降温

更有效缓解了

紧张的供用电形势

在人们心中

总会有人埋怨你

这次的姗姗来迟

但大多数人

在朋友圈

在相告中

在与身在远乡的家人的通话里

对你的降临

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满怀深情地

传递着喜讯与惊喜

靠天吃饭的老农

还是很满足

这场雨的降临

我又能省去

一百多元的电费

篇2:雨现代短篇诗歌

【一】

七月的雨乘着一朵流云降临

飞进迷茫而焦灼的眼底

痛苦的火焰被暂时熄灭

一场离愁溶入雨水,漫向他乡

哗哗的雨声在空气里回荡

像是一曲久违的歌

缩短时空的距离

雨花盛开的塞上,有我也有你

飞燕嬉戏,啄碎一张玉帘

颗颗玉珠跃身檐下

追逐生生世世固守的`爱情

竟,为了一个粉身碎骨的拥抱

【二】

七月的雨犹如天空深藏的泪

每一滴都写着思念遥遥无期

任凭山无棱,天地合

也,无法洗尽酸楚难咽的滋味

丝丝雨线在风中轻轻摇摆

多么像你飘逸的秀发

滑过我坚实的掌心

把一抹潮湿的馨香,渗入血管

杨柳指柔,碰落一盘晶莹

粒粒水晶沉入泥土

寻找四季轮回不变的花影

篇3:雨现代短篇诗歌

一、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元素

1. 人格分裂

双重人格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主题, 许多哥特式小说中都有类似的情节, 却是爱伦坡首先提出了个体中的一种人格可能将另一种人格看作是独立的个体, 一种人格在脑海中观察、审视和批评另一种人格这一概念。[1]这为双重人格赋予了新的含义, 也为后来弗洛伊德在著名的自我和超我的理论中对于人格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当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了理性不可调和的程度时造成心理行为的失序, 也就产生了在后世口中的“人格分裂”。

坡许多作品中主人公都有着分裂的人格, 如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在故事中, 这对双胞胎兄妹“两个人的天性里有着不可思议的共通之处”。[2]作为男主人公童年挚友的叙事者第一次见到艾塞尔雷德的时候, 听其说道自己患着“神经过敏的疾病”, “只吃得下寡淡无味的饭菜;只能穿某种质地的料子做的衣服;所有鲜花的香味都难以忍受”, “即便是微弱的光线, 也会刺痛眼睛;唯有特殊的声音———弦乐, 才不至于使他惊骇”。[2]这都是现代心理学中精神分裂的典型症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所珍爱的妹妹玛德琳的病症:“根深蒂固的冷漠, 身子一日日受损”, 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这就表明玛德琳和过度敏感的哥哥相反, 对外界的刺激毫无反应。这对兄妹是同一个人的双重自我, 其中一个的神经过于敏感之时, 另一个的感官功能必将衰退。

2. 父子之间的情感冲突

父子之间的情感冲突是现代主义流派中表现主义小说频繁采用的主题。这种冲突和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或“俄狄浦斯情节”互相照应。坡从小父母双亡, 被养父爱伦抚养成人。在成长中多次忤逆养父的意愿, 成年后与养父也一直不和。爱伦坡研究专家玛丽·波拿巴在《埃德加·坡, 精神分析研究》中运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坡的作品, 认为坡在短篇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养父的憎恶之情。

在《生意人》中, 叙述者“我”信奉一条法则:“所谓的天才都是著名的蠢材”, “你不可能把一个天才培养成一个生意人”, “天才只是那些对条理不求甚解却夸夸其谈的古怪的白痴”。[3]父母都希望“我”能从事一个传统、安定的职业, 可离家的“我”所经营的生意却是远不如账房或杂货店老板的擦鞋工、街头艺人、养猫者等。这都体现了坡自身的叛逆, 对父母之言的蔑视、厌恶。在小说《乖戾之魔》中, 坡假他人之口, 诉说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彷徨。坡被养父爱伦先生收养后, 尽管感念他的善心, 却不可抑制地做出许多伤害他的事。而爱伦先生也因此与坡的关系急剧恶化。《乖戾之魔》中, “我所说的反常, 是对美好生活的欲望不只没有被激发, 反而成为一种强烈的对抗情绪存在”。[2]这种情绪是坡一向认为人性中有的一种本能的冲动, 明明知道是错的, 还要有意为之;明明是违反理性, 却依然要以德报怨。这与坡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着, 将他对养父明明很感激却被一种情绪控制, 无法不对自己拼命想去爱戴的人做出伤害的举动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与对死亡特殊的感情都刻画出来。

二、表现手法中的现代主义元素

1.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叙述者和作者、叙述者和读者的关系是20世纪小说的两个重要课题。20世纪小说叙事手法的明显倾向便是主张作家退出作品, 提倡作品与读者的对话。而读者与作品的对话主要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来实现。[2]爱伦坡是较早关注小说中叙述者和读者关系的作家, 正如美国学者韦勒克与沃伦在《文学理论》艺术中曾指出的, “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 爱伦坡的第一人称叙事法使读者和叙述者保持一致, 直到悲剧性的结局时才和他一起退出。”[4]同时, 坡也分离了作者和叙述者。传统的第一人称叙事作品中, 作者对叙述者的控制仍然很明显, 但在坡的恐怖小说中, 叙述者“我”并不是坡的化身, 实现了“我”与坡的分离。“我”或是作为旁观者或是作为主人公出现在故事中。如《一桶白葡萄酒》中, 坡运用了第一人称蒙特利梭作为叙述人, 将其心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从而使读者能够得到一个可信的了解。文章开头就用了一段自我表白, 当蒙特利梭决心要报复福图纳托时, 读者对他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性格一览无遗, 并且对他如何将之付诸实践非常好奇。坡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跟20世纪提倡的作者隐退的文学观是一致的, 叙述者“我”与作者分开, 作者对读者的引导更为隐蔽, 叙述者“我”成为一个个丰满独立的艺术形象, 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能力。

2. 内心独白

作为现代主义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意识流则是是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直接展示所思所感, 展示心理的原生态, 不加以条理化、逻辑化的写作技巧, 在此情况下作家退出小说, 主观干预较少, 注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本身则是意识流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5]这种技巧可以深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坡在他的小说中还创造了“忏悔式独白”的表现手法。如《黑猫》一文, 几乎全篇都是内心独白, 整个故事情节都在自我理性剖析中娓娓道来, 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表现得非常完整清晰。“明天我就要死到临头了, 我要趁今天把这事说出来好让灵魂安生。”[6]这样, “我”就以读者为倾听对象, 细腻的倾诉了自己和黑猫种种交集的整个心理活动。期间“我”的焦躁、恐惧、紧张、仇恨、怀疑等心理都能充分被读者感知。因此这种忏悔式独白也就成了主人公心理恐惧的最佳表达方式。

三、结语

身处19世纪的爱伦坡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罕见的超前意识。坡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其文本叙述本身也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性。其短篇小说中对人格分裂的叙述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不谋而合, 对父子情感冲突的叙述又与表现主义小说以及“俄狄浦斯情节”相互照应。从叙述视角来看, 坡的恐怖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并且发展了传统的第一人称叙事, 在叙述者和作者、叙述者和读者的关系上实现了突破。坡同时也变革了传统小说线性叙事的模式, 用人物的意识活动结构全文, 给20世纪的意识流小说带来诸多启示。在叙述手法上, 坡广用意向象征的艺术手法, 对法国象征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超越了时代, 预言了现代主义思潮的到来。

摘要:爱伦坡是19世纪一位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 他的作品具有许多跨越时代的超前意识。他的短篇小说中的许多现代主义元素对后世的作家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题和表现手法这两个元素的分析, 挖掘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现代主义的萌芽, 揭示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爱伦坡,现代主义,主题,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7.

[2]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陈良廷, 徐汝椿, 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

[3]刘象愚.爱伦坡精选集[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9.

[4]曹曼.爱伦坡死亡主题的内涵解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 .

[5]DAVID HALLIBURTON.Edgar Allan Po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6]RANDALL STEVENSON.Modern Critical-An Introduction[M].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2.

篇4:诗歌中的“雨”意象

回顾整部中国文学史,诗人们似乎特别钟情于“雨”这个意象。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佳句。特别是到了诗词繁盛的唐宋时期,雨更是诗人们抒发情感常用的载体,千姿百态、饱含深情。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说明雨已成为包含着诗人主观情感、寄托着无限隋思的审美意象了。

一、自然之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霭霭的淡烟笼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金的黄,玉的白,春酿的绿,秋山的紫……(闻一多《忆菊》)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有其大、小、急、缓的形貌之殊,对美有独特感受的诗人们常常会用独到的眼光欣赏雨的状态和雨中别有风味的景象。在诗词创作中,雨作为意象也会因环境和背景的明与暗、阔与狭、喧与寂等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变化。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杨万里《昭君怨》)“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陈与义《雨》)“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在这些诗词里,有轻薄迷蒙的“烟雨”,有活泼晶莹的“跳雨”,有倾盆而下的“急雨”,有零星飘散的“疏雨”。它们或是飘落在南方的寺庙间,或聚拢在池塘的绿荷上,或滴落在山间,或止歇在桐花烂漫的一片清明里。它们在一定的环境和背景的作用下,被映照、衬托出来,由此各具姿态。

二、复合之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首诗或一首词的意义,不是由个别意象决定的,而是由全部意象所营造出的意境决定的。“雨”是一个心与物相契的意象,对传达诗词的意义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但其表现力也需由意象组合的整体来实现。诗人们常常用情感链条把“雨”与一些常见的意象结合,构成五彩缤纷的复合审美意象。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雨打残荷都是诗词中渲染孤凄气氛时常常描绘的景象,因为这些植物的叶子都较为厚大,雨滴其上会发出清脆刺耳的声音,使夜不能寐者更难入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这是梧桐雨。“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晏几道《生查子》)这是荷花雨。“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这是芭蕉雨。这些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愁。其实,正如唐人蒋钧诗所云:“芭蕉叶上无愁雨,自是多情听断肠。”(《与罗隐之联句》)作者心中有愁,故所听无不愁耳。

雨不仅与梧桐、芭蕉、荷等客观物象结合,使新的意象纷飞飘洒,千姿百态,同时这些意象涂抹上“雨”的疏淡迷蒙色调,传达出丰富的“雨”意趣,渲染出孤凄的气氛。而且雨还与表达愁苦的形容词联合使用,比如“愁云恨雨”的复合模式。“云”和“雨”都是古典诗词中的重要描写对象。“云”给人一种飘忽不定之感,“雨”给人一种愁闷的情怀。“云”“雨”意象组合出现,更能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传神地表达出来。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王禹僻《点绛唇》)表达了诗人的壮志难酬。“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尚有徕囊,露萤清夜照书卷。”(周邦彦《齐天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孤寂。“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今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欧阳修《踏莎行慢》)这首诗把离愁别思委婉含蓄、韵味悠然地表现了出来。

除了“云”和“雨”的合用,“风”和“雨”也常常相伴而行,许浑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道出了二者的亲密关系。风雨交加是一种恶劣的自然气象,它能摧残鲜花,带走春天,诗人常通过“风雨”意象表达惜花伤春之情:“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晏殊更以一句“落花风雨更伤春”(《洗溪沙》)对这一类描写作了概括。

古代诗歌中的“风雨”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写照,还可以隐喻险恶动荡的社会环境,隐喻邪恶的社会势力。“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以“风雨”比喻社会的动荡不安。“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辛弃疾《摸鱼儿》)表面上似乎是描绘自然现象,实际上却暗喻社会现实,流露出作者对南宋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人总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通过意象的塑造在读者脑海中形成逼真的形态,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与回味。关于“雨”意象,以上我们已经作了梳理,接下来我们可以立足文本,通过意象分析,加上自己的想象,结合诗人的身世之感和当时隋境品读诗歌,相信对诗歌的理解会达到另一层境界。

篇5:雪花现代短篇诗歌

雪花飘落在大地

尽显一片峥嵘

雪花来到人间

不是去做潇洒的梦

是以六角的身份落下

带来的是一场冰冻

雪花选择飘逸

意在完成人生的旅程

雪花选择纯洁

意在净化人们的心灵

更重要的是

雪花肩负着使命

那是瑞雪兆出丰年的憧憬

雪花要完成这一使命

需要不断积累这一过程

原来每一片雪花

都有着一种担当

虽然飘舞在冬季

篇6:生命现代短篇诗歌

一个新的生命

给心灵的窗口送来了春风趣语

给肃立的文字插上幽默的翅膀

给活跃的语言列队成行

给你生活空间扮装多彩

她如甘露在大地布撒

让大众心里开遍美学之花

用新的.姿态支撑起又一片文化园地

把喜怒装在心里再向火山一样喷发

如晨曦之光照带来了彩云

蓄意扩张的意境把真理摆放

把情感的日子凉晒,再折叠收藏

为相思的人守在他(她)的书房

哪能说我的身价是纸

载有的情敢值千金

我们有着渴望

情感交流的文化长河

篇7:人现代短篇诗歌

把拉平的生命

走完人生历程

莫莫糊糊

追求着

生活着

一天天

一天天

有一天的忙碌

有一天的安静

无数个想法随日月飘没

短暂的生命耗发多少时空

人伟大时想着渺小

平淡中追求功名

利益得失远近古中

有谁评定

默默地活着

漫漫地消失

即便拼搏一生

获得的 失去的了了数载

又变成无影

人还有一种激情

假若不去追求

假若不去奋斗

那美好的梦境

哪有爱的聆听

全部大自然

死寂一片

人活着

其不伤痛

篇8:雨现代短篇诗歌

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 (4) “窗”和“雨”,这是两个常见的物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作家对它们进行过描述,它们被灌注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它们的意蕴各不相同,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叶维廉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窗内———窗外:超越与追逐

近代以后中国诗歌形式多样、方式多样,内容宽泛,“诗意”就这样一直在这些诗歌中通过我们沟通世界与大地的“窗口”显现出来。叶维廉,这个奔波于大陆、港台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大诗人,正是从“窗”中捕捉到了这一诗意。在这个写出了曾被批评家称作“台湾现代派诗中最难解的作品” (5) 的诗人的许多诗集中,“窗”这个意象层出不穷,正如张志国先生所述:“窗是叶维廉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最忠实的记录者和转化者。” (6)

“它来了,出现,清澈,显示,绝灭,薄弱的冲动,驰过朝花的眉目,加深了许多寒窗的孤独。”(《我们忽略了许多事实》),这时年仅18岁的诗人叶维廉已经离家六年了。这其间有多少雄心壮志,又有多少无可奈何?对于叶维廉来说,由于过早地被放逐,家的概念已经陌生了,他心中那种家的感觉也“涛声不再”,反而加深了窗内的“孤独”。

“孤独”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呈现,如思念的孤独———“一日不见,如三月矣”,窗内人苦等苦思,寄托于“物”,凝聚于“窗”。而叶维廉的孤独却是来自远方漂泊他乡的窗外人的思念,好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孤之、凄之。

从窗内到窗外, 超越传统到现实, 古今中外多少人“寒窗苦守”,将目标直指“窗外”的世界,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苦苦地追索,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独怆然而涕下”。20世纪以来,尤其是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思潮的中国现代诗人,在遭遇传统文化的“前放逐”情境下,依旧对窗外寄以美好的情思而孜孜以求之,“窗”依旧是他们超越传统的追逐理想的一个通道。

对于一个生于大陆的诗人,早年的叶维廉闭于窗内,也渴求着窗外的风景。他深深地懂得,身体的放逐并不意味着自己逃出了窗的阻隔。相反,他是在更努力地突破无形的“窗”的困扰,超越传统而追索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寒窗的孤独”中,叶维廉既聆听着“去吧,泛湖去,无舟可渡。独上西楼,月复如钩?”(《信札二贴》)的历史回响,又体味着现代人的生命遭受不安定、不规则、瞬间性侵袭所带来的孤独感、焦虑感。 (7)

由此观之,叶维廉是不断追索人生理想的现代“窗内人”与被现代中国放逐在外的“窗外人”的复合体。其诗集中的意象“窗”有多重寓意,既有对“窗外”理想的“追索”,又有对“窗内”故乡的“怀念”。在其诗歌中,“窗”这个通道有更深的寓意,是其抒理想、展抱负,也是其徘徊无奈、望月怀乡的起点和终点。“开窗”展志体现出其内心的欲望和忙乱,“关窗”回归表达了其心灵的不安与无奈。这种“窗”有诗人超越传统、转向现代时的“郁结”,也代表了诸如此类的诗人,特别是台湾现代诗人受压抑的“郁结”。

“窗外雨景”:郁结与突围

我们从“窗”的历史传承和新质这一独特视角,可以窥见叶维廉早期诗歌展现的边缘性,这一切,让诗人深深地拷问社会、拷问自己。凭“窗”远眺,“窗外”呈现的是一片“烟雨蒙蒙”。“雨”这个意象也是叶维廉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它体现了诗人由“郁结”到“突围”的这一过程。

超越传统后的叶维廉在窗外不断追逐,却只领略了“你走出去就是这样的了,人挤逼,空间也逼……”,他“不愿意再进入那种郁结的心境”。 (8) 因此,他“利用这寒冬的雨水,犁翻心中的碎屑……”(《元旦》)。在这里,“雨”发挥了其洗涤的功能,作者期望用雨水做工具,寻找心中疑虑的症结。对于叶维廉来说,他作为一个放逐者,透过内窗来到窗外,这是对传统的超越,是转向现代主义的寻觅。叶维廉的窗外的寻梦是“雨的天堂”:“下雨了,雨是无声的;雨,无声地下着。”这是他身处窗外,努力追求后的感受:无言以对。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态的反映。 (9)

也许他的愁、他的无奈郁结起来正如蒙蒙阴雨。古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叶维廉的愁并不汹涌澎湃,但远胜“缘愁似个长”,乃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诗人感受着“郁结”,当然也在寻求着解脱之道。“雨”是“郁结”的产物,“雨”也让叶维廉“突围”———“我们永远在转化中”。 (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叶维廉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现代主义向中国传统美学回归,其中吸纳道家美学思想是促成他从文化“郁结”成功“突围”的关键。 (11) 这一切,我们从其诗歌中“雨”的意象的转变不难把握。

在雨景中,诗人默默耕耘出“一幅恬淡的风景画”:“风流自不必问,尽在画图中。”(《耕雨》)雨景中,诗人剪出雅致山影:“雨雾里,山影,缓缓地,一层一层地被剪出。竟是如此轻!竟是如此的薄!”(《剪出的山影》)这里的“雨”,成了自然山水之友,连诗人自己都称:“什么好?无色无臭的雨最好!”这无疑是对道家美学的向往与回归。

诗人透窗观雨,心如止水,郁结不再,就如“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湿漉漉的街上,好一阵凉爽”,还能“猛一回头,竟是一条朦胧的彩虹。”(《北京的彩虹》)。“来了,要,炸碎,冷气和安乐紧闭的门窗”(《雷雨》),曾经的郁结如雷雨,劈开了那道让他“郁结”的“窗”。对诗人而言,“窗”不再是隔绝,“窗”之内外已渐渐融合。他在《躯壳之颂》中写道:“外:晨光、太阳花雨、夜潮浪;内:吐纳、循环、脉澎湃。”窗内的风景与窗外的雨景在诗人眼中已是自然,都是“道”,都是“美”。“雨”是发光的金子,诗人在“雨”中实现了突围:“在雨雾中”捉笔“去画一张我那渐被遗忘的故乡”。

《雨的味道》中更是充满了乡愁,充斥着复杂的文化心态。诗人叶维廉突破内窗,超越传统,在窗外雨景中追索,而这让他嗅到了“梅雨的味道”以至于郁结难开。窗外的他,就在雨景中,用“雨”洗涤尘埃,用“雨”刷去愁垢,用“雨”融入自然,从而成功地突围。

“窗”和“雨”这两个意象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寄托,而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更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我们期望,突围后的叶维廉在“晚年开创出新的诗境”。 (12)

摘要:叶维廉先生作为一位诗人, 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 “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他的许多诗中都有这两个意象的呈现, 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 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叶维廉的诗中, 它们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 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 又在“雨”中成功突围。

关键词:“窗”,“雨”,叶维廉,诗歌,意象

参考文献

[1]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六七卷 (诗歌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叶维廉.走过沉重的年代 (雨的味道·序) .

[3]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1.

[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5]王昌龄.诗格.

[6]陈惇, 孙景尧, 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7]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2008.3.

[8]古远清编著.台湾现代诗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篇9:关于雨的诗歌练习(组诗)

不枝不蔓。不悲不喜

在山东

一场雨静静地下着

仿佛一个远道而来的处子

把音量拧到了最小

把身体放到了最低

作为第一个到达秋天的人

他除了自己

什么都没来得及带

包括应有的一丝凉意

因此天都快黑了

你还没发现他

山东之外的人也没有

2014.11.29

太阳雨

冷与暖。对与错

离与合。生与死

被握在同一只掌心里

这种雨

只下给无缘之人

想起那天

你一边吃着油炸冰淇淋

一边踢着石子说

你若爱我,我就消失

2014.11.30

在两场雨之间

那个人跑过来。雨刚停

那个没有打伞的人

就迫不及待地跑过来

细碎的脚步溅起一串黄白的水花

他刚跑进屋里

雨就接着下起来了

看着他十分庆幸的样子

屋里的人没弄明白

到底是一场雨给他让了路

还是他领来了另一场雨

2014.11.27

一场雨的真相

有时候。雨也会产生分歧

谁先下。谁后下

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比如某一天

你看到一场雨那么大

你肯定认为这是一场暴雨

实际那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几场雨

同时落了下来

2014.11.27

雨帘

雨一下。你就看不见了别人

别人也看不见了你

在雨的背后

大家可以尽情做自己的事

聊天。做爱。看小说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用担心别人打扰

这就是雨为什么被叫做帘子的

原因

2014.11.27

大雨和小雨

雨的大小

其实与云没有多少关系

雨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雨自己的心情

心情好了

它就把自己下得小些

心情坏了

它就把自己下得大些

这种情况

和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是一样的

2014.11.27

不紧不慢的雨

一场雨不紧不慢地下着

这个深秋的夜晚

就变成了一架钢琴

流出灯光一样d小调的曲子

雨中那个人

也一直不紧不慢地走着

不打伞。也不打车

现在。他的两只脚

正以大二度的姿势

踏过明珠路凹凸不平的键盘

2014.11.27

内心的雨

有一种雨是下给自己看的

不分季节和时令

也不分大小和长短

电闪雷鸣抑或细若游丝

在别人眼里

都是阳光灿烂

但一场雨到底要动用多少泪水

才能下成一场雨的样子

你自己也无法说清

2014.11.27

种一场雨

把一场雨种在大地上

没事的时候

你就给它施肥。除草。捉虫子

它像一片听话的庄稼

越长越旺。越长越高

如果不出意外

早晚有一天它会长到天上

生活在那儿的人们

看到雨从下面密密麻麻地下上来

一定高兴得要死

2014.11.29

你那里下雨了吗

多年以后。你忽然打来电话,问

你那里下雨了吗

我抬头看了看一袭蓝裙的阳光

说没有。你说我这里下了

你听——千里之外那场秋雨

就变成了一堆拟声词

争着给耳朵配音。真奇妙啊

同一时刻我竟持有了两种

不同的天气。就像那日你一边笑着

一边寄走了自己湿透的背影

篇10:忧愁现代短篇诗歌

耳朵生刺

眉毛底下

一湾春水脉脉环绕流经

山的渴望

挣扎着

从你最在意我的瞬间

飘浮出一朵朵

粉红色的吻

青涩不失甜蜜

生硬却又软绵

周围闪光的叶柄

肥厚的叶片

装配出

更多翠绿的耳语

簇拥着你我共同的狭窄

温暖、舒服、性感

悠悠飘向心灵的空寂

修长的脖子底下

是无边的空旷

茫茫,飘缈

尽量多的细雨纷飞

始终漫不上

舌尖够得着的远方

忧愁,成长中的忧愁

脚下生根

胸头长草

肚脐眼周围

春风习习

一只稍大点的亲吻

停栖午夜的寂寞

空自红润鲜艳

孤独中缓慢成熟

到处纷飞的落英

满地的万紫千红粉饰着

春天的神话

美的更美

丑的更丑

遮不住额头深处

依然海的宁静

蔚蓝

没有一丝心的杂质

何时

你见得着

早已驶出远方的客船

何地

我漂泊的嘴唇

篇11:现代短篇诗歌

燃起了心头上的火。

火跑了。

追上去!

火是永远追不到的,

他只照着你。

或有一朝抓住了火,

篇12:多想现代短篇诗歌

多想踏着你的脚步,

去每一个向往的地方。

多想追随你的`足迹,

看每一处优美的风景!

多想陪伴在你的身边,

帮你驱赶所有的忧愁。

多想给你一些分担,

不让你每天如此辛苦!

多想我想你的时候,

你也正在想我。

不为花前月下的浪漫,

只为一份难舍的情愫。

都说,

高山流水遇知音;

为何,

相知越深却需要挣脱?

本来,

可以与风花雪月无关;

为何,

不能两情相悦?

真的,

可以放下吗,

不是那样的铭心刻骨?

你在,

到处都是风景;

你走,

篇13:雨现代短篇诗歌

1.拓展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授《我爱这土地》《华南虎》时, 适当补充一些“文革”时的资料, 会让学生对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感受;教授《沁园春·雪》时, 必须补充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经历,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领袖的伟大。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坡探源, 虽幽必显。”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情感”在创作时的重要作用, 而且道出了欣赏者也应“披文入情”, 探求文章主旨的真谛。

2.图文并茂, 采用视频引入、实物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如教授《化石吟》时, 我就安排学生查阅了大量化石的资料, 让学生在课上介绍其相关知识, 讲的同学自豪, 听的学生高兴, 整堂课学习兴趣很浓。

3.引入表演法。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这几句中, 都有一些动词。我们在教学时, 完全可以让孩子做出同样的动作, 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而且学生边背边表演, 兴趣高, 印象深, 学习效果较好。

4.情境音乐导入法。课前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导入新课, 学生会在高兴的心情中不由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授《雨说》时, 借用了轻音乐, 师生共同沉浸在温馨浪漫中, 课堂氛围非常好。

5.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朱自清先生说过:“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就是说, 诵读是一种教学过程,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今天读书已经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一唱三叹”地吟诵, 但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诵读却是非常必要的。

朱自清先生建议:“教学的时候先由老师范读, 后由学生跟着读, 再由学生练着读, 有时还得背诵, 除背诵以外都可以看着书。”其中, 在诵读的初级阶段, 教师的示范朗读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读语文要有发现的眼光, 要能品味出语言的趣味来。教师不先被文章感动, 进入情境, 就无法让学生领悟动人之处。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朗读, 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诗歌的情境, 拉近学生与文本两者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置身于文本之中。因此, 在《我用残损的手掌》的教学中, 我使用了范读, 配合着马斯奈小提琴独奏曲《广阔的天空》沉郁顿挫的曲风, 朗读效果更好。诵读有多种方式, 如范读、齐读、领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对比读、联想读等。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本人及诗歌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诵读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使学生能更主动地投入到诵读中, 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调的差别, 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之类。诵读一篇文章, 无非是依据对文章的了解和体会, 错综的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如果是诗歌中的诗眼或有重要意义的词语, 发声就得高一点, 要重读;在意义完整的句子里, 表示祈求或感激的意思一般要前高后低。再说强弱, 表示慷慨、悲壮的句子句头部分要加强。表示不平和肯定的句子, 一般句尾要加强。表示期待、疑惑、悲哀等意思的句子, 一般读时语速要缓慢, 而含有愉快、愤怒、怨恨等意思的文句需要急读。例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中,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手掌”由北向南, 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 每到一处, 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 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 这几行诗是忧郁的, 冷色调的, 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后来, “手掌”终于摸到了“一角依然完整”的土地, 那里是没有被践踏的解放区。从这里开始, 诗人的情绪变得明朗、积极。他没有亲身经历过解放区的生活, 但感情上无比向往。他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 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 学生自然读得慷慨激昂。

现代诗歌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于教学手段而言, 老师个人的作用更重要。

1.教师要不断“积淀”, 扩大视野, 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供支柱。如果教师之前不学习, 缺乏感性和理性认识, 图方便, 到“教参”中“牵羊”, 学生得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的答案。如果教师能将之前学习的流程、感受、规律一并教给学生, 引导他们一步步地尝试, 那么学生就能生动有趣地获得知识, 形成能力。

2.教师要用爱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新时代的学生在精神上是敏感的, 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要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尤其对“学困生”, 要给予及时切实的帮助, 并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轻轻地拍拍肩膀, 抚摸一下头发, 称呼学生的名字, 都会拉近师生的距离。

3.树立正确积极的教育目的: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成功。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影响, 存在情感、行为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感受能力不同, 也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告诫我们:“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要我们认真备课, “心为学生所系、利为学生所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上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种体验将激励学生的一生, 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篇14:夜现代短篇诗歌

披着月色

悍马疾驰着

似乎快要散架了

风呼呼地吹着

车后座上

一把年久失修的左轮

静静地躺着

再往它旁边看

是一片黑夜

一片沉寂的夜

死死盯着那黑夜

漆黑之中

仿佛生出了一双眼睛

并非如此简单

里面充满了

残暴、冷血、杀气

突然间

迎来了曙光

举起一杯威士忌

向着太阳

挥手对白云作别

举起枪来

扣动那生硬的扳机

于是,也就算是

和过去别过了

可笑世人,为何

要与那尘埃过不去呢

如若了却红尘

篇15:现代短篇诗歌

在梦的漩涡里,

我是时常做着

苦痛的呻吟的。

可是飓风袭来了。

我是一个浪。

这是海的意志。

不容你多想。

忘了自己,

不再垂短蜡之泪——

伟大的,海的意志呀!

篇16:现代短篇诗歌

心如这天气

凉透啦,结啦冰

无法呼吸

灰蒙蒙得天空

雪花又飘起

落在脸上

成为冰冷得泪滴

我们得故事,就这样结局

从此各奔东西

看着你毅然决然得离去

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没有留恋之意

而我还傻傻得站在风雪里

心存侥幸

为什么受伤得总是我自己

是因为太入戏

还是投入太彻底

从来没想过留一点回旋得余地

为什么受伤得总是我自己

是因为太相信爱情这东西

还是过于痴迷

总是把别人想得和自己一样得善意

总是把事情想得太顺利

风卷着雪花洒落一地

孤单得身影在颤栗

你已消失在视线里

我只好移动沉重得步履

伴着悲戚

篇17:现代诗歌教学体会

一、重视读的训练与指导

“三分文章七分读, 涵泳功夫兴味长。”学习诗歌更是这样, 因为诗歌的语言精粹, 只有在多读中思考感悟, 才能欣赏到其中的妙处。但是, 如果教师不加指导, 只叫学生随意去读,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 并且收获寥寥。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并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需要给学生指导哪些朗读的方法呢?

1.要对朗读的声音加以控制

忌用匀速的、无变化的音调和音量朗读。如果那样读, 将会读得毫无感情色彩, 平淡无味, 易使听众疲累生厌。恰当的朗读, 是带着与作者当时写诗时同样的情感, 在读的时候把作者的感情传达出来, 其声音是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而准确地把握这种朗读的情感, 往往不是第一次朗读就能做好的, 而是要在多次朗读、体会后才能把握的。只有理解得准确, 才能读得恰当。在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并在理解中提升朗读水平。

比如《秋天》这首优美、纯净的描绘乡村秋景的诗歌, 宜用平静、欣赏的情感来朗读。每节诗的前四句用大致相同的速度和节奏读出来, 表达出一种动作或情景的排比味道。而第五句就要读得舒缓些, 因为这是每一节的总括句。又如《我爱这土地》, 是一首表达与国土生死相依的热烈、深沉、悲愤、激昂的爱国情怀的抒情短诗。第一句可读得平静些, 第二句就要加入悲愤、坚定的情感, 第三、四、五句要语速稍快, 读出悲愤的情感、排比的气势。而第六句就该读得轻柔、缓慢, 表达期待、向往的情感。第七、八句, 冷静、缓慢地读, 表达与祖国生死相依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坦然。诗的第二节是卒章显志的文字, 要读得缓慢、真诚。

2.朗读要停顿恰当、读音有轻重, 以此突出诗句的重要信息, 并表现诗歌的音乐美

诗句的停顿往往按语意来划分, 不能割裂语意。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要重读, 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往往要重读。例如《秋天》中前几句的停顿和重音可以这样处理:“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可以采用哪些读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读的效果呢?比如范读 (录音范读或教师现场范读、学生范读) 、男女生分别读、齐读、分组读、多人合作读、表演读、背诵等形式。在朗读中可以带点比赛的意味, 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议来达到鼓励、指导、促进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歌的情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诗歌是形象化的语言艺术。因此, 读者只有发挥联想和想象, 才能感受诗歌中的形象, 进入诗歌的意境。比如读《秋天》的前两句, 要提醒学生去想象清晨的露珠, 树叶上草叶上的露珠, 并且是“满披着的露珠”, 有形象有色彩, 具有画面美;由于伐木工人伐木, 露珠被震落下来, 同时从深林幽谷中飘出伐木的声音。再扣住“清晨” “幽谷”等词想深入一些, 就可以领悟到诗中刻画了清晨森林中寂静、纯净的意境。作者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 先描绘露珠被震落, 起笔新颖且观察细腻。

三、注意品赏准确、精妙的语言

诗歌很多的美是表现在语言上的, 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欣赏诗歌中美的语言。比如“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写法多么新奇!这一句大可品味。学生能够懂得这一句实际是写镰刀收割了很多稻谷, 但是为什么写成“饱食过稻香”呢?深想一下才会明白, 这里运用了比拟的写法, 把镰刀写活了, 诗人觉得镰刀爱稻谷的香味, 饱食了一番。似乎“稻香”可食, 化虚为实, 用语新奇。诗人把镰刀割稻写得美, 写得新奇, 写得有趣, 写得聪明。

四、指导学生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在反复阅读和联想、想象、思考的过程中, 进入了诗的意境, 就能体会到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到诗人在写诗时的情怀。比如读《秋天》, 学生感受到“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这三个美的情景, 诗人把它们写得各具意趣, 却都传达出对乡村秋景的喜爱之情。某些诗歌, 时代色彩比较浓厚, 有时需要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去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我爱这土地》, 写于抗日时期的1938年11月, 联系诗中“嘶哑的喉咙”“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些诗句, 就能感受到, 诗中表达了仇恨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土的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这种情感是与祖国共命运, 以死相报答的崇高而炽热的情怀。

五、学会欣赏、借鉴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

经过较为深入的学习之后, 师生合作, 可以归纳一下诗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 有利于提高鉴赏水平和学以致用。比如, 可以发现《秋天》写景细腻、优美, 用词精巧的特点。全诗结构整齐, 描绘了多个场景表现秋天的美丽和浪漫。而《我爱这土地》, 其写作角度独特、巧妙 (假设自己是一只鸟, 也要歌唱多灾多难的中国, 至死方休, 而身体归于国土) , 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是尤其值得欣赏、学习的。品味其语言, 又有朴素、真诚、形象、精当的特点。

六、适当拓展延伸, 开拓学生视野, 增加学习兴趣

在教学了课内诗歌之后, 可以引介诗人同类题材或有类似写法的作品,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也可以引介其他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写法迥异的作品, 供学生比较, 开拓思维。也可以倡导有兴趣的学生尝试写作诗歌。

篇18:放下现代短篇诗歌

大千世界,

每一天的每一秒,

都有放下或正在放下。

放眼四季

春放下冬,

夏放下春,

秋放下夏,

冬放下秋,

是放下,赢得轮回。

天放下地,

能成就高远;

树放下叶,

能春风吹又生;

致远方的.远方,扬波大海,

唯有溪水放下牵挂。

该放下则放下,

不能放下是一种心魔。

放下如释重负,

放下一粒尘埃,

能炫开一朵鲜花。

能放下别犹豫,

犹豫是滋生遗憾的温床,

放下是雨后彩虹,

放下后的世界别有洞天

看见的放下,

也许并不轻松,感时花溅泪。

其实最难放下的,是看不见的

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

分量太沉,

上一篇:计生协会长讲话下一篇:温香二中控辍保学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