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裂缝论文

2024-04-23

砼裂缝论文(共8篇)

篇1:砼裂缝论文

摘 要: 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而楼面沿板内预埋管线出现的裂缝尚未引起工程人员足够重视。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设计及施工等多个方面对砖混结构的裂缝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楼面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引 言

当前常见存在的房屋裂缝问题,已引起有关单位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也发现,有些单位的施工、竣工资料不齐全,对产生裂缝原因的分析以及对裂缝房屋的处理带来困难。总之,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准确地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裂缝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1 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越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越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2.2 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2.3 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2.3.1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 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 mm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2.3.2 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 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 mm.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2.3.3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 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 d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 h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 d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 m2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 mm)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3 结束语

文章从设计及施工的角度,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较为系统的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的方法,对类似的加固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施工中加强各方面的管理、监督,裂缝的通病是可以防冶的

篇2:砼裂缝论文

近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是人们越来越青昧的主要建筑材料,它承载力大,性能优良。而且施工操作方便,易于获得强度高。目前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工程中,但是由于建筑的工艺问题或者使用者操作不当等问题,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开裂,,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及参考文献,简述一些常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办法。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及对策。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每年递增,人们的生活质量亦在不断提高,为了节约土地,原先的平房,多层建筑逐渐被高层,小高层建筑所代替,高层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加以重视,特别是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众所周知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除了建筑本身的原因之外。自然环境也在挑战建筑的牢固性和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减少混凝土的开裂,本文从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入手;着重论述几种常见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或修复方法;

一、因混凝土沉降引起的裂缝;

在施工当中我们经常发现混凝土现浇板或剪力墙表面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缝,这些裂缝的特点是中间宽,两端窄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多发性的出现在钢筋混凝土之上。经研究发现,它是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引起的,此种裂缝往往会延伸到内部的钢筋处,长期暴漏钢筋。会导致钢筋的过快生锈蚀,同时减少支撑力,由于沉降引起这种裂缝的原因很多,通常有混凝土用水量过大。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掺合剂或泵送剂或者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等。针对以上原因结合施工过程总结出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施工时控制好单位混凝土的用水量,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一般情况不大于0.6,使用保水性能好,稳定性强的硅酸盐水泥,配制较粗的骨料和砂料,特别是在遇到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塌落度,也可以使用高效缓凝减水剂,减少用水量。

2、使用合格添加剂,因为混凝土是混合性建筑材料;它的抗裂性受到了材料本身湿度,湿度等不同因素的限制,然而自然性的温度是不可调控的,所以必须使用合格的添加剂或泵送剂,减少沉降。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也有严格要求。时间不足或超过要求,也会造成分层离析,降低混凝土的均匀性。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根据统计得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越长,沉降裂缝越容易产生,所以在施工当中,尽 量

选择初凝时间比较短的硅酸盐水泥。以便更好的控制凝结时间,减少裂缝。

二、塑性收缩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得混凝土表面产生塑性收缩裂缝,这种裂缝虽然没有沉裂缝深,但它的长度不固定,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这种裂缝看起米像是干燥的土地开裂,具有不规则,不连贯性,通过大量实践证明,这种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施工问题造成的。例如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蒸发过度,过快。混凝土的早期层面抗裂工作不到位。砂石料及用水含土量过大等原因,为防控塑性收缩裂缝,施工当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模板和基层浇水侵透,这是为了避免模扳基层吸收混凝土上的水分。完成浇筑混凝土之后,随时观察凝固程度,在初凝前抹平。并且用专用塑料覆盖膜或者潮湿的草袋覆盖,也可以进行第二次的压实抹平工作,喷洒专用的混凝土养护剂。3 施工当中严格控制砂石材料及水中的含土量,一般不超过0.3‰,拌制混凝土用水,采用干净自来水。如果施工环境气温较高,风力较大,则有必要增加挡风设施,防止干燥及水分子蒸发太快。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要定时喷水,加强养护,保持混凝土面层的湿度。三,关于混凝土裂缝的修复

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只能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裂缝,但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我们还要研究出相应的对策,下面将常见的几种修复方法介绍给大家。

l 堵漏法。顾名思义堵漏法就是用化学或者物理填充物补上裂缝,这种方法常用于平面混凝土的裂缝,但这又是一种比较麻烦的处理方法,它的优点是完全的修复裂缝,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性能,更适合漏水的屋顶,将化学灌浆和快速凝结添加剂注入裂缝的地方,待其初凝稳固时抹平表面,确保灌浆塞满裂缝。表面封闭法。它只适用于细微的裂缝情况下,他是最简单的修补措施。表面封闭是在裂缝表面涂一层薄膜达到隔绝水分和空气的效果,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但是这种简单工艺的缺点显著,修补容易再遭到破坏,从表面修补而未深入到内部,如果裂缝的内部存在水压或者气压等压力,不可以用表面封闭法进行修补。最彻底最有效的办法是置换混凝土,此法从根本上解

决了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其操作工艺就是去除旧的混凝土,清理钢筋和土层面,注入新的混凝土,然后对混凝±表面重新粉刷。需要指出注意的是,置换所使用的材料不需要和原建筑材料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环境相匹配,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良好的材料。在施工维修当中,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水泥质混凝土、聚合混凝土和砂浆。

总之,现在各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调合而成的混合物。根据近代科学研究分析,混凝土的裂缝是在所难免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艺性措施把混凝土的开裂程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禁忌手册》上海市工程建设监督研究会(袁孝敏)【2】《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晓明);

篇3:砼构件裂缝成因探讨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温度裂缝,因此本文仅对施工中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探讨。

1 温度应力裂缝

混凝土砾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使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温度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强度的约束,又全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含在砼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砼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砼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1.1 温度应力分析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为两类: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部的,由于结构自身互相结束而出现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砼冷却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约束应力:结构分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筑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砼。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砼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要想根据已知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不论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或数值计算。砼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弛,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

1.2 温度应力裂缝的防治措施

控制温度措施如下:(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间干硬性砼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拌和砼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砼的浇筑温度。(3)热天浇筑砼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4)在砼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砼表面发生急剧温度梯变。(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砼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1)合理的分缝分块;(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在砼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利用率,往往要求新浇砼尽早拆模,当砼温度高于气温时因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砼表面早期裂缝。砼早期拆模在砼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砼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拆模表面温度骤降引起温度梯变,从而在表面附着一拉应力,与水化应力选加再加上砼的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导致裂缝的危险,如果拆模后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绵对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砼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砼的含筋率很低,只是对一般钢筋砼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极低于屈服极限条件下,钢的各种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系数与混凝土。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之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砼应力达到抗拉骤变而开裂时,钢筋应力不超过100-200kg/cm,因此,在砼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

为了保证砼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1)管张力使干缩变形,增大之细孔。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之细孔。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砼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现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2)水灰比是影响砼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砼用水量减少25%。(3)水泥用量也可使砼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砼在保持砼强度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来补充。(4)减水剂防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砼泌水,减少沉缩变形。(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砼抗裂性。(6)砼在收缩时,受约束产生应力,当应力大于砼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砼的抗裂性能。(7)掺外加剂可值砼密实性好,可有效提高的抗碳化化性减少碳化收缩。(8)掺减水防裂剂后砼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9)掺外加剂砼和易性好,表面易抹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2 干缩裂降

实践证明砼常见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管易形成裂缝。因此混凝土的保湿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为重要。

2.1 干缩裂缝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筑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妨碍水泥的水化,表面砼最容易而是直接受到这种影响,因此砼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2.2 干缩裂缝防治措施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湿应达到要求:(1)防止砼内外温度差及砼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2)防止砼超冷应尽量设法使砼的施工期间温度不低于砼使用期温度温度。(3)防止老砼过冷的减少新老砼间的约束。

砼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的达到两个方面效果方面使砼会受不和温湿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砼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变条件是相互关联的砼的保湿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3 结束语

以上对砼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学术界对砼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是比较统一的,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砼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摘要:通过对砼构件裂缝观察,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及预防措施。

篇4:砼裂缝成因与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砼裂缝;成因;控制

1.裂缝的成因

裂缝产生的形式和种类很多,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的裂缝问题,还是需要从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人手。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是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最有效的途径。

A.设计原因

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设计中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构件的裂缝(偏心、应力过大等);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墙板、楼板);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B.材料原因

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集料颗粒级配不良或采取不恰当的间断级配,容易造成混凝土收缩的增大,诱导裂缝的产生;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越大,混凝土单方用灰量、用水量增多,收缩量增大;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严重增加混凝土收缩;水泥品种原因,矿渣硅酸盐水泥收缩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大、粉煤灰及矾土水泥收缩值较小、快硬水泥收缩大;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细度越细、早强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脆性越大、越易开裂。

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配合比中水灰比(水胶比)过大;单方水泥用量越大、用水量越高,表现为水泥浆体积越大、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水灰比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偏差,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收缩值;配合比设计中混凝土膨胀剂掺量选择不当。

D.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插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高空浇筑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缺少两次抹面,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对水化热计算不准、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或拆模过早;现场预应力张拉不当(超张、偏心),引起混凝土张拉裂缝。

E.使用原因外界因素

构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使用荷载超负;野蛮装修,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等,引起裂缝;周围环境影响,酸、碱、盐等对构筑物的侵蚀,引起裂缝;意外事件,火灾、轻度地震等引起构筑物的裂缝。

2.裂缝的控制措施

A.设计方面

设计中的‘抗’与‘放’。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已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B.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和外加剂目前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对膨胀剂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C.现场操作方面

浇捣工作: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以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主要是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为14~28天。

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对于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避免在雨中或大风中浇筑混凝土。对于地下结构混凝土,尽早回填土,对减少裂缝有利。夏季应注意混凝土的浇捣温度,采用低温人模、低温养护,必要时经试验可采用冰块,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参考文献

[1]唐培文.浅谈砼道路裂缝成因、控制及处理[J]中国有色建设.2000.02

[2]郑聿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一些问题的探索[J]中南公路工程.1980.02

篇5:砼裂缝论文

1.1材料因素

(l)桥梁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混凝土,因此必须要增加水泥的黏性加固混凝土,但是由于水泥在凝固期间比较容易出现变形,于是在水泥量增加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变形。这是由于水泥的特性所导致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越大,其收缩性就会越加明显。(2)通过对比粗细骨料,课可以看出后者有突出的收缩性,这也不利于混凝土的稳定。(3)由于水泥自身活性较高,容易发生明显的混凝土收缩从而引起裂缝。(4)混凝土塌落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也容易出现裂缝。

1.2荷载影响出现裂缝

在现在的道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有关于荷载设计,也比较容易使桥梁发生裂缝,主要有动力荷载、静力荷载、次应力等多方面。桥梁耐受力达到限度,或是经常受到荷载,也会容易出现裂缝。引起荷载的主要原因有: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直接应力裂缝出现是由于随意设计桥梁,导致桥梁施工秩序发生改变影响施工桥梁的结构受力,从而发生变化,这样就导致了直接应力出现裂缝问题,亦或是在桥梁施工中,将设备或是施工材料集中堆放在桥梁上,使桥梁达到最大的承受能力,由于巨大的应力作用使其出现裂缝。

1.3温度影响出现裂缝

篇6:砼裂缝论文

【摘要】在多层住宅中最常看到的裂缝是顶层纵横墙交接处有阶梯形裂缝产生;在屋面与墙体交接处或梁底与墙体间有水平裂缝产生;在底层窗台下有竖向裂缝产生,各个楼层的窗台两角和顶层外墙窗口四角处有斜裂缝存在;在钢筋混凝土柱和砼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的相结处有竖向裂缝存在;在砌块周边产生裂缝。

【关键词】住宅;空心砌块;墙体;裂缝

【Abstract】The crack that see much of most in several residence is that a layer maneuver a wall to hand over to connect place to have the stairs form the crack creation;Hand over to connect place or beam bottom and wall body to have the level crack the creation in the house noodles and the wall body;There is Shu under the first floor window sill toward the crack creation, the window sill of each floor two wall window way outside the layer four Cape existence inclined crack;Small scaled and hollow carve 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pillar and the Mao a piece of fill a wall of mutually knot existence the Shu is to the crack;It is carve a piece periphery a creation crack.

【Key words】Residence;Hollow carve a piece;Wall body;Crack

随着国家保护耕地措施的实施,粘土砖的使用逐步得到控制,砼小型空心砌块在住宅工程中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从上海已完成的砼小型空心砌块多层住宅的整体情况看,大部分工程质量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多层住宅的墙体中有裂缝的存在。为了让砼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工程的质量能使更多的用户得到满意,减少裂缝对住宅质量影响,因此必须对墙体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1. 裂缝产生的部位及其特征

在多层住宅中最常看到的裂缝是顶层纵横墙交接处有阶梯形裂缝产生;在屋面与墙体交接处或梁底与墙体间有水平裂缝产生;在底层窗台下有竖向裂缝产生,各个楼层的窗台两角和顶层外墙窗口四角处有斜裂缝存在;在钢筋混凝土柱和砼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的相结处有竖向裂缝存在;在砌块周边产生裂缝。

2. 裂缝产生的原因

2.1小砌块自身的因素。首先,砼小型空心砌块是由碎石或卵石为粗骨料制作的混凝土,它具有混凝土的脆性。同时砌块存在着干缩的重要特性,在28天自然养护后,其干缩约完成60%左右,因而这样的砼小型空心砌块用在墙体中就难免发生裂缝;其次,用于砼小型空心砌块和砌筑砂浆中的水泥、石灰、砂石等材料来源很广,其性能不够稳定,因此也会影响砌块和砌筑砂浆的质量。

2.2温度的影响。屋面与墙体之间的温差也会使顶层墙体产生裂缝,在夏季尤其明显。屋面的温度比墙体的温度高,则屋面的变形也比墙体的变形大,屋面的变形受到墙体的约束,导致在屋面和墙体的结合处产生剪拉力。在剪拉力和屋面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墙体产生相应的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过墙体自身的抗剪、抗拉强度时,墙体势必会产生多种形状的裂缝。

2.3设计方面存在的因素。砌块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非常敏感,设计中如果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估计不足,易在墙体中产生阶梯形裂缝及底层窗台墙体的竖向裂缝。此外,目前大部分屋面在檐口处没有隔热措施,导致顶层横墙产生阶梯性裂缝。对屋面保温材料的随意选择而不考虑减少温差的作用,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柱和砼小型空心砌块的相结处,缺乏相应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2.4施工中存在的因素。砌筑工人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砌筑质量不稳定,是造成墙体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所用砂浆强度低、砌块表面浮灰等污物未处理干净、砌筑时铺灰过大,均会发生砂浆与砌块间粘结力差,导致裂缝的产生。其次,砌块出厂存放期不够,在砌块体积收缩尚未完成就上墙砌筑,产生收缩裂缝。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或150mm的,没有在水平灰缝中按规定加拉结筋或钢筋网片,导致裂缝的产生。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纵横墙相交处无可靠连接。施工现场对砼小型空心砌块的堆放场地、遮雨措施等未能按规范要求实施,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墙体水平裂缝的产生。

3. 砌块墙体裂缝控制的措施

3.1设计方面控制的措施。控制顶层墙体裂缝的关键是降低屋面与墙体之间的温度差。因此必须同时采用保温层和隔热层,在檐口处的保温层厚度必须满足允许温差的要求。同时,隔热层应满铺,不得在檐口处出现空档。在屋盖适当部位应设置分隔缝。

顶层外墙交接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芯柱数由现在的5孔、4孔增加为8孔,其中在横墙或山墙上设5孔,在外纵墙上设3孔,以减少横墙斜向裂缝的产生。在顶层门窗洞口两侧均设置1孔芯柱,芯柱必须锚固于上下层的圈梁内,以增强墙体的抗剪强度。

顶层两端第一开间的房间隔墙厚度若为190mm,则应与山墙同时砌筑,在T字接头处设置4孔芯柱和4钢筋点焊网片,沿高度每600mm设置。后砌墙和填充墙用钢筋网片与山墙连接,墙顶离开屋面板底20mm,并用弹性材料嵌缝。上述两种墙体须沿墙通长设置4钢筋点焊网片与芯柱网片、山墙拉结网片相连。

提高顶层墙体的小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7.5级,并在外纵墙、内横墙沿高度每600mm设置 4钢筋点焊网片,用来增强顶层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

在各层窗台处均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梁,以减少由于压力差引起的`裂缝。同时提高底层窗台下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若在不均匀地基的情况下,增加地圈梁的刚度,并在底层窗台墙体的第二与第四皮灰缝中各设置4钢筋点焊网片,用以控制竖向裂缝的产生。

3.2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砌筑工人应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得上岗。上岗前应做好技术交底,要求每一层的同部位墙体应由同一人施工。

墙体所使用砼小型空心砌块的生产厂家必须具有准用证。砌筑前,应将砌块表面的污物清除,不得使用28天龄期未到或潮湿的小砌块进行砌筑。断裂的小砌块或壁肋中有竖向凹形缝的小砌块不得在承重墙上砌筑。

砌筑水平灰缝时用座浆法铺浆,砌筑竖缝时先将小砌块端面朝上铺满砂浆,然后上墙挤紧,并用泥刀在竖缝中插捣密实,做到随砌随勒缝,用以保证墙体有足够的抗拉、抗剪强度。若需要移动已砌好砌体的小砌块或被撞动的小砌块时,应重新铺浆砌筑,控制砌块周围裂缝的产生。

配制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设计配合比应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稠度宜控制在50-70mm,施工配合比必须准确,保证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顶层的内粉应在屋面保温层、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以降低温差的影响。外墙的粉刷宜在结构封顶后,并在墙体干缩基本稳定后施工,防止以后粉刷开裂。

篇7:砼裂缝防治措施摘要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并从设计.施工技术上提出预防措施,消除混凝土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裂缝、收缩变形、防治措施、二次振捣、二次抹压。

一、概述

混凝土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一种常见病害,也是近年来房屋消费者比较普遍投诉的质量热点问题。混凝土楼板一旦产生裂缝不仅威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也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尤其是住宅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生活安定。已引起设计、施工企业及有关部门的严重关注。因此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是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脆性非匀质工程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微细裂缝和不同大小的孔隙,抗拉强度很低,抗裂性也较差。所以混凝土结构物很容易产生裂缝,也可以说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一个带普遍性的技术难题。产生裂缝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裂缝的形式、宽度还各有不同。对于混凝土裂缝允许最大宽度,各国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规定,其差别并不很大。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详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图1 裂缝修补的方法

a-开槽填补法;b-压力注浆法;c-表面封闭法

表面封闭法:适用于对承载能力无影响且小于0.2 mm的表面微细裂缝。通常做法在表面裂缝处直接清理干净涂抹水泥砂浆、环氧胶泥或环氧粘贴玻璃布。

凿槽填补法:通常做法沿砼裂缝凿一条V型深槽,并清理干净后在槽内填补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然后在其表面抹上水泥砂浆保护层。

压力注浆法:是一种借助压力将浆液注入砼裂缝中,而将裂缝充满补牢。为避免注浆过程中产生自身损坏,其压力应在安全工作范围内,一般不追求高压而倾向于采用适当的低压,一般在0.1~0.15 Mpa。修补质量好,是可优先选用的裂缝修补法。

结束语

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一个带普遍性的技术问题,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所以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重点在于“防”,而不在于“治”。因为一但开裂,有些裂缝是无可医治,就算能“治”,其费用也相当惊人。因此要加强砼配合比、原材料选用和施工过程的控制,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减少砼裂缝产生,把裂缝宽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尽量减少有害裂缝的产生。(中国建筑安全网)

二、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1、不均匀沉陷裂

1.1原因分析

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再砼浇筑后,由于地基浸水而引起不均匀沉降,或模板刚度不足,支撑体系间距过大,支撑底部松动,无设垫板,拆摸过早也会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的出现。

1.2防治措施

对软弱土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朽土、冻土、耕植地、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质大于8%的土作为填土,填土应分层夯(压)实,填土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有关规定,填土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90%。

加强模板施工方案编制计算,正确验算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挠度,强化现场模板安装与方案的统一,严格实施同条件试块拆模规定,禁止过早拆模。

2、混凝土收缩裂缝

2.1原因分析

混凝土收缩分湿度收缩和自收缩。湿度收缩是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因而内外收缩受到互为约束,出现拉应力导致收缩应变产生。当应变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引起裂缝出现。自收缩是水泥水化作用放出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引起混凝土自干燥,造成混凝土宏观体积减小,同时也受到外部条件约束,引起混凝土自收缩,导致裂缝产生。

2.2防治措施

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选用良好级配的砂石骨料和低热或中热水泥,严格把关砂石含泥量和外加剂的掺用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强化混凝土振捣密实的管理,掌握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的二次抹压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减小混凝土收缩量。

3、设计构造缺陷裂缝

一些住宅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多在板角出现450斜缝及预埋线管处出现裂缝,且裂缝多为穿透性,宽度在0.3mm 以内,其原因大致 如下:

3.1原因分析

3.1.1混凝土楼板厚度小于100mm,板中预埋水电管道交叉重叠大于两根,或距板角点1.2m半径内埋设管线斜贯两直角边,以及预留管孔削弱混凝土构件1/4截面以上未采取加固措施。

3.1.2建筑平面板角处及板跨度大于3.0m者四角未设放射筋和相邻跨度相差2.5倍以上,且小跨板面筋未拉通,混凝土构件配筋率小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小配筋率要求。

3.2预防措施

3.2.1现浇楼板厚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表10.1.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要求,跨度较大现浇楼板厚度的确定应考虑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计算值应符合规范要求,住宅现浇楼板应按不出现裂缝计算。

3.2.2现浇楼板配筋计算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2条的规定。单向板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板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可适当提高。现浇板配筋宜采用“细筋密筋”的配筋方法。在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时,其值主要取决于钢筋直径和受拉钢筋表面特征系数。所以宜选择细直径的变形钢筋,以增大钢筋和混凝土接触表面,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有针对性的布置构造钢筋。建筑物两端开间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以及外端约束影响极易出现楼板开裂现象,宜设置双向双层钢筋或在现浇楼板板角处增设以角点为中心,长度为长边1/3 跨长的负弯矩辐射钢筋,且连续板的中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不应断开,尤其平面形状不规则的楼板应合理布置构造钢筋,除受力满足要求外,分布筋间距均加密,且≤200mm,增强混凝土板抗温度、干缩变形能力。

3.2.3隐蔽管道:现浇楼板内敷设电线管时,应避免交叉敷设,若必须交叉敷设应采用接线盒的形式,电线管管道直径大于板厚1/3或多根管道集中布置时,应在管道上下部加设宽度不小于400 mm的φ4@100 mm的钢丝电焊网片作为加强措施,电线管应尽量平行楼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短边方向)布设。

4、不当施工引起裂缝

从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情况分析,裂缝大多数均发生在板角呈450 斜裂缝和预埋线管处裂缝。多数裂缝的宽度均在0.3 mm 以内,非危及结构的穿透性裂缝,其发生的主要施工原因有如下:

1、1原因分析

4.1.1梁板模板安装没有编制作业方案,支撑体系没按规定进行模板设计,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过早拆模,盲目赶工。特别在早拆体系或后浇带位置出现二次支撑。

4.1.2钢筋绑扎间距不均,扎丝不牢,特别踩筋造成负弯矩钢筋位移变形,使钢筋位置超过规定要求而又没及时整改,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有效厚度减小,降低楼板刚度引发局部开裂。

4.1.3预拌混凝土泵送施工:泵送混凝土要求骨料粒径较小,塌落度大,一般为120~160 mm..通常又掺有缓凝剂。为满足砼强度要求又必须增大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因此在施工后极易形成较厚的浮浆和加速水泥水化过程的热量大量放出,也使砼初凝和初凝到终凝时间相对比现场拌制砼时间推迟和延长,导致砼施工难以把握初凝前二次振捣和终凝前二次抹压施工工艺的最佳时间,引其砼离析和水泥水化热作用诱发砼表面塑性裂缝和收缩裂缝产生。

4.1.4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主要表现在模板配备不足,模板周转时间不能满足每一结构层施工时间,而出现不按规定只考虑工期提前拆模,或过早安排上层结构施工放样、堆载钢筋、模板导致养护时间不足,影响早期砼养护效果,诱发早龄低强度砼断裂内伤。

4.2预防措施

4.2.1强化模板工程作业方案编制和审批制度,认真计算模板支撑体系,确保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格按规范要求安装模板,做到方案与现场一致。加强拆模同条件砼试块留置,严格控制拆模时间,认真执行《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4.3.1条规定,杜绝以往经验拆模做法。

4.2.2对双层板筋间及板面负筋增设有效支承马登,支承马登筋直径不小10mm,间距不大于600×600 mm,同一方向上的支承筋不少于一道。有效设置足量的砼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强现场砼浇捣施工管理,强化操作平台铺设,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负弯矩钢筋,落实浇捣过程的钢筋看护,随时将位移、变形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并结合马登筋设置一定数量的标高控制点,同时在浇捣过程用探针等专用工具随时检查砼厚度和保护层厚度,确保现浇楼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4.2.3在配制砼时合理选择水化热低、高标号水泥品种,有效地减少单位砼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来降低砼收缩量。在预拌砼施工中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要求组织实施,适当延缓砼振捣时间,或在初凝前用二次振捣以及终凝前用二次抹压来减轻因离析引其砼表面的裂缝。按不少于14天要求养护保证砼表面湿润,以提高砼的抗拉强度减少塑性、干缩产生的不规则裂缝。

4.2.4编制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增加模板资源投入,加强同条件试块强度决定拆模时间管理,杜绝经验盲目拆模行为,落实砼浇筑完毕12小时后开始浇水养护,克服因施工放样停止养护的不规范做法,禁止在浇筑砼强度未达到1.2Mpa /mm2 之前上人施工或堆载钢筋、模板等物料,消除砼早龄低强度的断裂内伤。

三、砼楼板裂缝修补

篇8:陶粒砼砌体裂缝分析

一、陶粒砼砌体裂缝产生的根源

由于材料特性因素, 陶粒砼砌块是脆性材料, 其极限应变明显小于普通红砖。陶粒砼砌块的收缩值较大, 由于受其本身材料性质的影响, 即陶粒砼蒸养出池后, 内部孔隙中的水份在干燥环境中脱水, 引起较大的体积收缩, 此外,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碳化, 也会引起陶粒砼的体积收缩, 这种体积收缩发生在开始的30-50天内。如果采用没有适当存放期的陶粒砼砌体, 陶粒砼收缩值较大而砂浆因龄期不足没有达到一定强度, 砌体的抗剪强度较低, 很容易在灰缝中及抹灰面层产生裂缝。

陶粒砼砌体在工程中经常出现水平通缝、阶梯裂缝。陶粒砼砌体水平通缝抗剪强度比相应的砖砌体低, 竖缝的粘结度更低, 在水平力的作用下, 砌体容易产生裂缝。水平裂缝多出现在楼板底、圈梁底、过梁底, 竖向裂缝多出现在陶粒砼砌块竖向裂缝和底层窗台下, 一般情况下陶粒砼砌体主要受空心率影响, 剪切面积减少, 水平通缝抗剪强度只相当于砖砌体的40-50%。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操作质量, 砌体的抗剪强度还会降低。如灰浆不饱满、灰缝过大等。另一方面, 陶粒砼的常用规格块体大, 因而, 在砌筑过程中灰缝少, 应力便集中在灰缝中, 所以砌体中的裂缝较易多, 而且很容易形成阶梯形裂缝。

陶粒砼砌体容易出现裂缝还有砌块本身的原因, 陶粒砼出厂时表面多粘有脱模剂、粘土、浮灰等污物, 砌筑前因没有洗刷干净在砂浆和砌块间形成隔离层, 影响砌体的抗剪强度和粘结性能, 砌体易开裂。

陶粒砼砌体在施工中砌块排列不合理也会影响砌体出现裂缝。由于砌筑不合理, 砂浆不饱满或排列组砌方法不好, 上下皮砌块没有错缝搭砌, 纵横没有交错搭砌或施工缝处理不妥当的原因, 使上下砌块没有足够搭接长度, 在外力作用下, 砌体易开裂。

陶粒砼砌体与圈梁、楼板之间没有可靠的连接, 则某一构件或某一部位受力后力不能传递, 它们也就不能共同承受外力, 很容易在局部发生裂缝或局部破坏。

陶粒砼砌体因为砌体块块体大, 灰缝少,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特别敏感, 在地下室一层等部位很容易在砌体中出现阶梯形裂缝。

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温差太大, 造成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温度膨胀性及收缩值不一样, 这在砼屋盖中特别明显, 往往因为温度变形引起顶层、墙体开裂或是在屋面与墙体的结合处开裂。

在施工中砂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砂含泥量过多等, 操作性能差, 砂浆配合比不好, 砌体内拉结筋施工中漏放等均影响砌体施工质量, 引起砌体开裂。

二、预防陶粒砼砌体裂缝产生的措施

施工工艺上:

1、配制砌筑的砂浆原材料必须符合

质量要求, 做好砂浆配合比设计, 砂浆稠度以5-7 c m为宜, 同时, 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

2、控制施工中铺灰长度和灰缝厚度。

3、陶粒砼应在蒸养出池后, 适应存放 (一般时间为30-50天) , 待收缩基本稳定以后再上墙砌筑。

4、在施工前一定要根据陶粒砼表面情况进行清理或用水冲洗等措施, 清除表面脱模剂、粘土、浮灰等污物。

5、陶粒砼在砌筑前1至2天要多次浇水湿润。

6、在施工前绘制陶粒砼砌体排列图, 以便施工中排列合拍。

设计上:

1、为了使建筑物有较好的空间刚度和受力性能, 在设计时考虑好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的连接, 设置拉结筋、锚固筋。

2、为了减少材料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建筑物的伸缩而造成的影响, 必须按规定的距离设置伸缩缝, 使墙体裂缝部分和大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伸缩缝内不能嵌入砂浆和其它硬物、垃圾, 应嵌以软质可塑材料, 使缝隙能伸能缩。

3、为防止砌块建筑底层和顶层的窗下墙体产生垂直裂缝, 应对窗台下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如在窗下设置水平钢筋。

摘要:由于设计、施工某些环节存在缺陷, 导致陶粒砼砌体产生裂缝, 影响了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房屋的使用功能。本文分析陶粒砼砌体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防治措施。

上一篇:学校学生会各部门工作职责下一篇:谈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