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2024-04-20

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精选8篇)

篇1: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Graduation Sentiments

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By Austin Melcher

There comes a day in everyone’s life when they make the final step into becoming an adult.There is a lot of 1)symbolism on this day.A simple square cap and gown creates the 2)illusion that all the people going through it are similar.But then you see each of their faces and the way they walk to receive their 3)diploma, everyone is different.A few are 4)distinguished with colored ropes hung about their necks.I find the symbolism ironic.They worked so hard to be the best, I bet sometimes they thought about hanging themselves!But they receive the ropes as kind of a reminder that they can take that 5)noose and use it as a 6)trophy.Then there is the simple piece of paper that represents the 7)accomplishments of the past 12 years of their lives.12 years, summed up on one piece of paper in an inexpensive 8)folder.That’s some powerful stuff right there.Then to receive it from a man or woman that you probably haven’t ever talked to or known other than in an official 9)capacity.It’s sort of like shaking hands with god and the devil at the same time.God is telling you that you have achieved so much and wishes you good luck.The Devil is telling you that you have to go out and face the real world, and you’d better not 10)screw it up.Then there is the simple task of posing a 11)tassel from one side of a hat to the other.It’s like opening a door to an entirely new world.Graduation represents moving from the 12)sheltered life of high school into the real world.It’s scary, but everyone must do it.And I wouldn’t miss it for the world.在每个人生命中,踏出最后一步成为大人的这一天到来了。这天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一顶朴素的四方帽加上一袭毕业长袍,让人产生错觉:所有同学参加毕业仪式的经历都是相似的。但随即你就会发现: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每个人走上台去接受毕业证书的步法,乃至每个人本身,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人因为表现突出,被授予彩带,挂在脖子上。我发现这个象征符号很有讽刺意味。他们刻苦学习,力求做到最优秀,我敢打赌有时候他们曾想过用带子上吊!可是,他们现在获颁彩带作为纪念品,以提醒自己,他们可以接受那个绞套,作为战利品使用。

然后,一张简单的证书成了他们生命中过去12年学业成就的象征。12年,浓缩在夹在廉价硬套的一张薄纸当中。其中,蕴含了一些强有力的东西。

接着,我们从一位男士或者女士手中接过毕业证书——这位男士(女士),除了以官方的身份出现,我们都几乎没跟他(她)说过话,甚至不认识他(她)。

这种感觉就好像同时跟上帝和魔鬼握手。上帝跟你说,你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骄人成绩,祝你一路走好,而魔鬼则跟你说,你得走出去面对现实世界了,到时候可别把事情都搞砸了。

最后还有一个小活儿要做,就是把帽穗从四方帽的一个角拉到对角固定好——就像是为一个全新的世界打开大门一样。

毕业意味着从备受保护的高中学校生活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的世界。那确实让人害怕,然而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个阶段。而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的。

1)symbolism n.象征主义

2)illusion n.幻想

3)diploma n.文凭,毕业证书

4)distinguish v.使著名,使受人注意

5)noose n.套索,绞套

6)trophy n.战利品,奖品

7)accomplishment n.成就,造诣

8)folder n.(硬纸)文件夹

9)capacity n.地位,身份

10)screw up 弄糟,毁坏

11)tassel n.穗, 缨

12)sheltered adj.受保护的,受庇护的

篇2: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之前什么都不知,摄影知识基为零。进了张科摄影班,知识猛长突飞进。室拍外怕实践多,手有相机学的多。拿到相机心头喜,相机操作要掌握。天下靓片千百万,正确曝光才好看。创意拍摄难度大,却能成就摄影家。美食美在细微处,鲜花雨后倍娇嫩!动静人动找角度,虚实相生控景深。日落西山夜色美,拍摄准备需提前。风光摄影多观察,四季美景收眼底!人像摄影主拍人,景物再美是陪衬。

摄影美姿千变化,学无止境问天下。突出曲线免直立,挺胸收腹提气质;体态轻盈避深坐,避免手臂朝镜头。蹲姿跪姿要优雅,躺姿避免过随意;脚尖变化动轻盈,面目情绪注表情!简单背景清新俗,背景虚化突主题;大头人像非主流,长腿攻略冲视觉;另类路线不寻常,动态风格惹人爱!拍好一张好照片,怎么构图是关键。道具虽小大作用,陪衬主体需要它。光线难度系数大,摄影灵魂全靠它;灵活多变千万化,完全掌握走天下!美好不仅是照片,还有拍摄全过程;真实全面的记录,展示感人的自我!学会这些基本功,拍的美女笑哈哈。等到技术过硬时,背上爱机走四方!

掌握一项好技术,别让自己留遗憾,青春一去不复返,到老后悔惟时晚。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寻方法。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圆岂是珠。不比古人锥刺骨,但让自己尽全力。摄影就像一场戏,坚持最后不容易,人生总有坎坷时,阳光总在风雨后。笑谈命运苦和悲,千磨万折不低头。苦尽甘来不是梦,付出辛苦换来喜;付出心血终得报,人生艰苦终不悔!总之就是一句话,来到当代不后悔。笔上难写心上情,到此搁笔到此停!

篇3: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中国新闻奖在业内的标杆作用愈加鲜明, 它呈现出怎样的特色与趋势?作为来自新闻采编一线评委代表的我有幸参加了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的评选工作, 参与到评选的全过程, 感触良多、深受启发。现将这些精品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特点和体会?供奉出来与大家分享。

权威性与公认度

中国新闻奖这个奖项的评选, 是我国新闻工作年度业绩的检阅, 在全国新闻记者心目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位置。目的是发挥优秀新闻作品的示范引导作用, 促进新闻媒体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

作为全国性奖项, 据悉, 中国新闻奖的参评作品主要由中央媒体和各省记协及行业媒体协会推荐。为选评出送评作品, 每个省都有省新闻奖, 参评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一般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获省好新闻一等奖作品, 二要尽可能在全国有竞争力。推荐时严谨而具体, 讨论认真而热烈, 表明了中国新闻奖在行业中新闻界人士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今年共收到各地参评中国新闻奖作品有672件, 经初步审查符合条件参评的作品共646件, 长江韬奋奖参评材料54份。8月21日至27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86位评委汇集到北京石景山区八大处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开始了集中相对“封闭”、认真而紧张的评选工作。

从646件作品中, 经过严格评选, 共评出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1件作品获得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 其中特别奖3件, 一等奖44件, 二等奖90件, 三等奖154件;同时, 还评出20名新闻工作者获得长江韬奋奖, 其中长江系列10名, 韬奋系列10名。评委们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新闻界实际出发, 牢牢把握评选导向, 严格坚持评选标准和程序, 统筹兼顾, 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和获奖者集中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 不断拓展、逐步深化“走转改”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

获得本届中国新闻奖的人民日报评论《选择, 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 》主题重大、立意深远、文字凝练, 动员和激励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共同奋进。新华通讯社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 采访深入, 布局谋篇精致, 文字细腻饱满, 回应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召唤, 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中央电视台消息《胡锦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大量运用现场音效, 生动记录了现场良好互动氛围, 充分展示了中央领导同志富有亲和力的形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11月1日《新闻和报纸摘要》选取发布重大权威时政新闻和部委新闻, 关注民生新闻;整合新闻资源, 创新广播新闻播报模式。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农耕之梦》、浙江电视台《温州:让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内蒙古日报《牧民开始用卫星放牧》等作品从不同角度报道我国经济等各领域发展变化;中央电视台《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南方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从生活一线探经济热点难点》、上海广播电视台《聚焦医患“第三方”》等一批作品深入基层, 聚焦群众, 关注民生;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中国不是中东》、国际电台作品《美国实施战略转移存有多重意图》等国际传播奖项获奖作品及时回应国际舆论关切, 有力发出中国声音, 有效引导了境内外舆论。

这次重庆选送的7件作品有5件新闻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其中4件作品获二等奖, 1件作品获三等奖, 是近年来我市新闻单位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反映出我市新闻业务的最新成果。在获奖榜单中, 重庆日报消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又一重要档案解密91年前的今天, 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在重庆诞生本报获准公开发表〈四川省重庆共产主义组织的报告〉》 (作者:向泽映、程必忠、刘志平) 获报纸消息类作品二等奖, 是全市首次报纸消息获得二等奖, 这是从67件消息作品中产生, 报纸消息二等奖仅7个;重庆晨报通讯《一诺千金!他为战友母亲当儿子二十年》 (作者:刘琳) 获报纸通讯类作品二等奖;重庆电视台消息《嘉陵江一餐饮船翻沉11人落水》 (作者:穆黎一、蓝凯) 获电视消息类二等奖;重庆电视台专题节目《一个人的路》 (作者:张正蓉、许玥华、李飞) 获电视专题节目二等奖;重庆日报评论《网络不是谣言传播器》 (作者:张启华) 获报纸评论三等奖。

评选程序和评委构成

从1990年以来, 经过22年发展, 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已形成了一整套非常严谨、规范的《评选办法》和《评选细则》, 包括中国新闻奖和以人物为主的长江韬奋奖, 从参评作品、参评者的报送、评委人选的推荐产生到评选原则、总体要求、设奖数额到评选程序、评选纪律等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规范。中国新闻奖每年评选一次, 长江韬奋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年, 这些来自于全国各地通过精心推荐出来的作品报送到中国记协后, 又是通过怎样的评选程序与流程, 最后定评成中国新闻奖的各项获奖作品?

中国记协评选办公室对各报送的参评作品中及有关材料按规定进行审核, 统一公示, 接受网上评议。评委分为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专栏、网络、国际传播等8个小组进行分项评议、讨论参评作品。评委会全体会议听取各小组评选汇报, 集体评议、讨论, 并以无记名投投票方式评选出获奖作品。一等奖须获得实到评委2/3的赞成票, 二、三等奖须获得实到评委半数以上的赞成票。评委名单、评选程序随评选结果公示, 最后报中宣部批准, 才正式揭晓。

今年在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主持下, 评委会在讨论通过评选细则、通报评选工作有关事项、对今年评选中国新闻奖各奖项设奖数额作出说明、经抽签确定分为8个小组后, 评选工作正式开始。各地送评作品种类丰富且量大, 这对于评委公平公正评审作品是个挑战。据了解, 每届中国新闻奖的评委人数不超过90名。一般而言, 评委由“四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由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日报社、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产业报协会、韬奋基金会有关负责人, 加上中国记协主席、常务副主席和书记处分管书记30人左右;第二部分是新闻单位具有正高职称的编辑、记者代表21人左右;第三部分是各省 (区、市、兵团) 记协主席或由主席委托的副主席32人左右;第四部分是新闻教研机构专家学者13人左右, 其中从事网络新闻研究方向的占15%左右。

中国新闻奖是由中国记协举办的纯公益行业奖。中国记协只负责评选, 各地对该奖的奖励制度有所不同。在评审的约一周时间里, 评委们被集中组织在僻静的地方, 评奖时大家既热烈又认真。今年, 我被分在第二组, 负责推荐报纸通讯社类评论、通讯、摄影、漫画、副刊项目候选建议作品, 共有作品160多件, 量为各组中最多, 在组长吉林日报社社长邴正带领下, 全组同志认真负责, 分头负责审阅、集中讨论。大家对人民日报任仲平评论员文章《选择, 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 》和新华社集体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这两篇精品, 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致推举建议评为特等奖。评选中按工作要求和设奖额度, 首次评选就要淘汰20%作品、第二次再淘汰30%多, 一等奖候选建议作品按不超过设奖数额的200%, 二等奖候选建议作品数按不超过设奖数额的120%, 三等奖候选建议作品数按不超过设奖数额, 根据得票数从高向低依次取齐。因此, 评委们从找“茬”开始, 每篇被“拿下”的都要说明理由, 并充分讨论。这些作品被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反复地比较。有的因选题或标题, 或导向等问题被纷纷“拿下”。记得印象最深的, 在评委大会上, 有一篇广播一等奖候选建议作品, 在听一段几分钟的录音中有评委发现, 其中谈到歌德的一句话, 不是歌德应为康德所说, 提出后经查, 评委的发现是正确的, 作为硬伤被“拿下”。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句不通等被取消参评资格的情况都有发生。

为了使该奖公平、公正, 一方面评委们严格把关, 另一方面, 有充分的公示时间, 欢迎社会监督。当然, 更重要的是中国新闻奖历年来评选出的作品在业界广受好评, 并起到了较好的激励、示范作用。

体现了怎样的导向

第一、题材重大, 新闻性、思想性强, 反映时代精神。2012年品赏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如:气势恢宏, 充分挖掘我们党90年峥嵘岁月留存下的感人事迹、撼人精神的人民日报的任仲平文章《选择, 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河南日报集体创作的系列评论员文章《在转变中羸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华社的通讯《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 读后令人振奋!无论是立意、谋篇、文笔、采访的深入以及思想的深度提炼都令人称道。被评为报纸评论、通讯的特等奖和一等奖。

第二、故事感人、社会反响大的民生作品。这次获奖作品中, 有许多是高扬人文精神, 动人和社会反响大的民生题材的优秀作品。如:反映边防官兵28年如一日坚守高原雪山, 解放军报的《红山嘴, 大雪即将封山》, 新晚报《用生命捍卫300万人生命线》, 江西日报《“草根力量”擎起人生大爱———江西19名农民工“抬车救人”事迹感动大江南北》等。最美妈妈、最美医生、抢救小悦悦等故事, 特别是新闻事件, 如, 反映甬温动车事故的, 报纸新闻、评论、电视、广播等同一题材, 做得好都有获奖。

第三、深入基层, 走转改优秀作品。正如一位新闻工作者所言:用双脚跑出来的沾满泥土的新闻作品总是充满了激情, 始终彰显着一种光辉、一种力量、一种信心。这次从评选标准和导向上看, 都体现了“走转改”的丰硕成果。同时, 作品还向西部边远地区倾斜较多。

篇4: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这是于总第二次接受大学生创业网的采访(第一次采访是在2012年10月份),他是应邀来参加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暨郑州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入园签约仪式活动的,与第一次采访相隔刚好一年的时间,当天的于总脸上更多了一份自信、沉稳,谈吐间更增加了几分谦逊。在谈到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上,作为过来人的于吉龙感概良多。

创业过程中兴趣很重要

“在创业过程中,首先要对创业的方向和项目非常的感兴趣”这是于总创业3年来最大的感触。他的经历告诉他,创业是一件需要持续投入的事情,在创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疲惫期、困难期,如果对一个项目没有很深的兴趣,缺乏高昂的激情,你就很容易打退堂鼓。所以说,对创业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在创业的过程中是尤其重要的,没有这种激情,创业将很难成功。

“在创业中如果不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第一,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和对自己的不公平。因为首先你强迫自己做了不喜欢做的事情;其次在创业遇到困难时你的不良情绪和退缩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团队。第二,对于一件你不喜欢的事情,是没有激情可言的,更不要说这种激情还必须要持续的保持,尤其是在你面对困境时。”于总讲到。

面对困境,努力提高效率也要看到概率

对于一个创业者或者初创公司来说,前期的运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取得最终的成功?

对于这一点,于总把它概括为“效率”和“概率”四个字。“任何一个企业在做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效率”和“概率”的问题,在公司运营的初期主要是效率的问题,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最大化盈利,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运营成本的节约,拼全力去做自己的营销推广,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效率。在拼尽全力之后,创业者们还要看到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概率的存在,并不是说你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概率。但是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尽全力去做、去坚持,努力了虽然不一定成功,如果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创业是很艰苦的,如果不去坚持就不可能做下来,而我坚持了,我就成功了。”于总这样来定义自己的创业之路。对于所有的创业者来说,失败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失败了一次就选择永远放弃。于总从大二开始创业,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但他依然怀揣创业的梦想,最终从失败走向了胜利。

创业中少不了创业伙伴

“创业中要找到对的合伙人”于总坚定的说。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有了兴趣和激情之后,你还需要找到对的合伙人或者说创业团队。在创业的整个过程中,个人的力量显得势单力薄,只有互相补充,互相弥补才能把以个项目做好,所以就是说创业合伙人、创业团队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类型的人才,发现合适自己以及创业项目的创业团队、创业合伙人是每个创业者需要慎重考虑的。

对于“朋友合伙创业”于总这样来解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创业,前期的好处就是,会避免很多没必要的猜忌,前期沟通会很默契,大家都互相了解,配合会很融洽,你的一句话我就能明白你的意思,不需要太多冗余的东西,很容易就能进入工作状态。我不需要在乎他的过多的东西,针对一些想法和建议,我可以跟他面红耳赤的进行争论,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到之间的感情。但是需要把握的一点是在面对成功,面对利益时,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时规则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把每个人的权利范围和工作职责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利益的冲突而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甚至是不欢而散,尤其是在公司形成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靠规则来运行和约束。

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创业意识

在被问到认为创业的过程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时,与其他创业者的理解不同,于总认为创业的整个过程都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没有所谓说最重要的。整个创业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为什么说大学生创业95%的第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创业的各个环节上衔接的不够好,也许你光有了创业的激情,或者具备了人脉、资源但缺少合理规划等等这些都不能真正实现创业。”于总回忆自己刚毕业时期的创业经历这样说到。

“作为大学生来说,假如想在创业中找到出发点,找到突破口,最重要的一点是,尽早的培养自己的营销思维和创业意识。”他继续讲道:“最好可以在学校期间,就从事一些小型的创业项目,例如,摆地摊、买一些书籍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创业,而并不是说一开始就做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这是不现实的。”

对创业者的善意提醒

“其实,创业不光是要兴趣和激情更多还需要意志力、人脉资源以及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团队运作,而这些恰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缺少的。因此,对于刚毕业即创业这种做法,我是不赞成的,我还是想提醒大学生创业者在前期更多的是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最好是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尝试去进行一些小的创业。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谨慎创业,避免盲目。”这是于总发自内心的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提醒。

“当你放下面子去挣钱的时候说明你成熟了,当你用钱去挣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去挣钱的时候说明你功成名就了。”于总用这句话结束了采访。很多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太看重面子,对创业的定义过高,不愿意去从事一些看似微小,却能很好锻炼自己的事情,认为那不是创业,而是在浪费才华,正是在这种纠结中蹉跎了岁月,虚度了青春。脚踏实地,坚持对梦想的追求,我想这样的创业者才能高飞。

篇5:毕业感言:高中毕业感言

都说高一是关键的一年,进步在此,退后亦是在此。进入高中以前,我记住了这句话。经历了初中毕业后的一个真正轻松了的假期,进入高一,我却怎样也找不回初三时那种紧张又快节奏的感觉了。整个初中,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我就那么进入了高一的学习。带着初中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带着与同学分离的后的情绪,带着既憧憬又有些恐惧的心情,我就那么进入了高一的学习。

大部分学科换了新的老师来教,还好,我很快就适应了,或者说,没有所谓的适应,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些改变。小学时“辗转”于各个班级的经历,使我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

不同于高一时那个全年级人数最少的班级,这个新的班级成为了全年级人数最多的班级。当第一次在楼门口“高1班”的表格上看到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时,我便了解到,这个新的班级将会是一个竞争很强的班级,将会是又一个令我难忘的班级。

我总是很会调节和安慰自己,从前就是那样。初一入学时也是在后面的,初二不就变好了吗?如今,高一的我,也一定能摆脱成绩不好的阴影。

班里面强者如云,身边坐着的是年级的第一名,我就是需要这样的压力。

可是,我还是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或是难以解决的弱点。

别人可以学习到夜里12点,甚至是1点、2点,我却做不到。如果学习学到11点还不睡觉,第二天的一整天我都没有精神,什么也听不进去,做不下去,连抬头都困难。于是我本着10—11点之间结束学习的原则,无论作业是否完成,无论第二天要考的东西有没有复习,也一定要睡觉。

这样的话,我就比别人少了很多学习的时间。可是我认为这样是值得的,小学时双眼视力都是5.3的我,由于在初中时睡觉太晚,用眼疲劳,视力在几周之内下降到4点多,如今,戴上了250度的镜片。我想,还是“健康第一”。

于是,我只有上课时仔细听才行。这一点,是我一直坚持的。

从小,都说我内向,不喜欢和人说话。这个缺点如今我已经改了不少,但是,仍旧是不喜欢问老师问题。从上学到现在,我从来没问过老师一个问题。有性格的原因在里面,也有别的。我总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不明白,只是知道自己好像还不太明白。所以我还挺喜欢考试的,无论成绩好坏我都还挺高兴,因为总算能知道自己哪里不会了。知道了自己不会什么,下次再考就能好一些了。

我的进步总是很慢的,或许因为我是个懒人,更没有钻研的精神。再分析一下,就是因为自信还不够。看到难题,总觉得自己不会做,划拉两笔就放弃了。老师讲提高题的时候,也没什么深入地思考,总觉得掌握通解就好了。做题的时候,我也是很慢,别人可能做过一次就有印象了,看一眼选项就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就不行,同样的题目,每次都要重新想一遍,算一遍。

期中考试,我有些忐忑,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位置。成绩出来,在班里的确是不算好成绩,甚至是偏后的,可这却是我进入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了。有了一点点安慰,毕竟是我努力的结果。还不算很努力,却比从前努力很多。

篇6:高中的毕业感言

仿佛惊雷一闪,三年的时光已随着滚滚的雷声,轰隆隆的向身后跑去,只剩下泪水和欢笑交织的一串脚印,迷幻之间,一梦三年……

双手插在裤袋,站在夕阳西下的校园里,刹那间,时光倒流,镜头错叠,一切又回到那个暑假,然后开始重新播放:曾经的你,背着被子、桶子、皮箱揣着粗气走下公交车,踏进学校;曾经的你,拿着饭盒,擦着汗去挤食堂;曾经的你,因为想家而悄悄的闷在被窝里落泪;曾经的你,下了早自习揣着热水瓶去排队打水;曾经的你,奔驰游走在篮球场,手擦出了血,却比谁都笑得开心;曾经的你,和一帮同学坐在烟雾弥漫的网吧里大喊着:“打装备”“pk”“裁决”“龙纹”“祖玛全套”“极品”……

曾经的你

以为只要

带着那把青春的长剑

和赤子的良心

就可以说服自己不出卖理想的灵魂

在最寂寞

和不得不流泪的晚上

即使

连自己都在笑自己傻时

依然拔出怀中的

长剑

刺痛自己

提醒自己

直到现在那些曾经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在你的心坎上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所以的人所以的事和物,你都不会忘记。无论是仅仅见过一面的学友,还是形影相伴的朋友;无论是躲在围墙下面逮住你翻墙的老师,还是站在就餐窗口朝你大声吆喝:“吃么子菜咯?”的食堂阿姨;无论是那个讲话被老师抓住然后喊出寝室站到半夜的晚上,还是那些欣喜于“还好,今天下雨,不要做早操,可以多睡会儿了”的早上;无论是静立在操场的篮球架还是那风扇吱呀吱呀转着的教室;无论是那挂在教室前面陪你转了2190圈的石英钟,还是那每天不管刮风下鱼都准时响起的铃声……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种物都在你的脑海中拖出长长的影子,刻画出一副宽旷的回忆,光影交错,我们,泪流满面……

这一刻,无论你是谁,你都是学校最光荣的一员,或许你曾经属于学校,或许你后来属于学校,或许你为学校争过光,或许你为学校抹过黑,或许……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站在离别的起点前,站在这一刻,所以的一切都归零,就像是回到那个高一开学的第一天,所以的人又都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将要开始真正的人生大道之旅,无法避免分离就去笑对分离,也许你会为朋友,同学,兄弟,姐妹,的分离而黯然伤神,但是你听了我给你讲的《1995-XX夏至未至》之[天使的故事]你就不会那么的伤心了,因为你可以在故事里读到安慰自己的理由和借口。

《1995-XX夏至未至》之[天使的故事]

传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一直守护着他/她的天使,这个天使如果觉得你的生活太过悲哀,你的心情太过难过,那么他就会化身成为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你的恋人,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仅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这些人安静地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陪你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然后他再不动声色地离开。于是你的人生就有了幸福的回忆,即使你以后的道路上布满了风雪,一想起曾经幸福的事情,你就可以依然勇敢。所以那些默默离开我们的人,其实都是天使回归了天国,比如那些离开的朋友,那些曾经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那些曾经爱过最后分开的人,曾经讲过一个很好听的笑话逗你开心的同学,曾经唱过一首好听的歌给你听的歌手,写过一本好书的作家,他们都是善良的天使。也许你有段时间会对于他们的消失感到伤心或者失落,会四处寻找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到了什么国度,可是到最后,你都会相信,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安静而满足地生活着。于是曾经的那些失落和伤心都将不复存在,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

既然朋友,同学,兄弟,姐妹们都是天使回归了天国,我们又什么好伤心的呢?只要彼此在世上安静而幸福的生活着,就没有什么好去伤感的,你说呢?

篇7:初中生毕业的感言

三年了,风风雨雨,无论是开心还是悲伤,都藏在了这个校园当中。我在这里哭过、笑过,努力过、也曾失落过。想起在最初到校园中体会这种“独立生活”的时候,自己是有多么的迷茫,有有些害怕。但是当自己放开自己去了解的时候,却不知不觉,已经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风风雨雨,家中总能给我安慰。

不久之前,我们结束了最后的中考,结束了和母校最后的告别。还记得那最后一次和同学的分手,我们走在分叉路口,像往常一样的告别。心中却总是告诉我,这可能是我们近年来最后的一次见面。但是我们都没有表现得悲伤,因为真正的朋友,永远就在身边。

回忆这三年的风景,我们在学校中努力,拼搏的学习,为了自己的未来和理想。但是自己也曾为自己的这个目的而感到迷茫。我的梦想是什么,我的理想又是怎样。但是,随着在生活与学习上的接触,自己明白了。梦想和理想,其实早就在我的心中。我所欠缺的,只是努力。于是,我便开始努力。通过努力,我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通过努力,我获得了同学们的信赖、通过努力,我得到了荣誉和骄傲……

但是尽管如此,初中的时光也依旧藏有遗憾。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有些,仅仅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在现在毕业的时候看来,却是再回不去的往事,初中留下的这些小小的问题,却成为了现在的遗憾,这不仅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做人做事都不能留下遗憾。”这段话。当然,尽管这是一份遗憾,但也是我初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篇8:一位高中生的毕业感言

1. 一般资料

D, 女, 18岁, 汉族, 高中二年级学生。中等身材, 健康状况良好, 无过往病史呈现。但从其父及本人描述的一些症状看, 有焦虑性神经症的症状表现, 如在考试紧张时有焦虑的情绪体验, 还会出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性取向为异性恋, 未提及宗教信仰。未婚无恋人。父母双方现处于分居阶段, 母亲因患疑病妄想症, 现在医院治疗。在父亲的陪伴下前来咨询。

2. 问题表现

D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就是想解决困扰已久的考试焦虑症状。从初中二年级开始, 特别是升入高中后, 每次考试开始, 会出现心慌、胸闷, 手脚发麻、发凉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同时, 大脑一片空白, 其自述是“太紧张”导致, 这些症状在重大考试中的表现尤其明显。来访者表示, 这种状况已经很大地影响到了其考试时候的状态, 也对考试成绩造成不良影响。考试的那段时间过去后, 就不再感觉困扰, 焦虑等相关症状也会自动缓解甚至消失。

3. 背景资料收集与初步推测

D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据她父亲讲述, 自己以前是名教师, 现在为了家里的经济问题, 改行做生意了, 经常在外地, 很难关心到D, 但这个孩子很懂事, 学习也用功, 平时跟爸爸最亲。从童年起, 孩子就处在不安定的家庭氛围中, 她母亲病情时好时坏, 所以孩子要忍受家里不断的争吵, 同时还要在学校里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从其父亲的描述中可以感觉出, D的某些方面的消极情绪实际上被压抑了。而且, 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父母角色的缺失, 已经对D的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初步推测, D的考试焦虑问题与其家庭功能不完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另外, 从她对待母亲病情的态度方面, 可以着手进行探索。据其父描述, D从初中开始, 就不带同学回家玩了。有一次, 认识的一个孩子跟她一起回来, 正好听到楼底下老妈妈抱怨, 说D家里面整天有个病人很吵, 让快点去治。自从这之后, D跟这个孩子再也不来往了。而且, 在最近两年, 她会主动跟爸爸提出让父母离婚, 说母亲已经把这个家搅得天翻地覆了, 同情父亲活得太不容易。母亲住院之后, 她一次也没去探望过。从以上情况初步推测, 家庭中母亲的特殊病情让D承受着太大压力 (包括心理与生理两个方面) , 她对母亲的态度包含着复杂的情感, 这可能也成为她焦虑的根源之一。

通过了解D的同学和老师, 发现她在学校里面的表现还是蛮正常的。平时做事情也比较积极, 乖巧懂事, 就是有点内向, 不怎么说话, 但很热心助人, 大家有什么事情也很乐意找她帮忙。

4. 主动求访情况及初步印象

虽然是由父亲陪同前来咨询, 但总体感觉来访者的咨询动机较高。她父亲之前打电话的时候, D并没有直接与我通话, 只是在旁边听着, 没有表示反对。来到咨询室后, 她说话不是太多, 语速较慢, 但会对咨询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情绪也不那么紧张。整体感觉她对咨询不存在较大排斥感, 能够与咨询师积极配合, 互动良好, 并且其领悟能力与观察能力都很强。

二、诊断与评估

1. 初步诊断与评估

根据来访者之前在医院的诊断, 初步排除心理异常。但鉴于其焦虑已经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的出现, 且时间较长 (初中二年级就出现过) , 初步推测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

2. 诊断与评估的修正

经过进一步了解和接触, 发现来访者家庭情况对其症状发生具有极大影响。一方面, 自从来访者的父亲改行做生意, 无法经常照顾她之后, 来访者的症状表现得越发频繁。另一方面, 她对于母亲的怨恨加深, 并演化到“我希望他们离婚, 让我爸轻松点”、“我才不想去看她, 她那个样子让我厌烦”等地步。从这些方面可以得知, D的行为发生存在客观环境的作用, 其自身个性相对稳定, 主客观世界统一。但鉴于其存在以下症状:有焦虑的情绪体验, 会在每次考试开始时, 毫无根据地担心考试结果, 并非常不安与害怕;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 如考试时手脚发麻、出汗、呼吸困难等;存在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从以上表现初步判定为焦虑性神经症, 打算还是以心理辅导为主, 必要时再辅助药物。

三、咨询工具的选择与目标的制订

我初步打算以人本主义方法为基调, 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关注、积极倾听、共情, 给她提供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同时辅助放松训练、系统脱敏以及攻击羞愧感练习等手段。

辅导目标:主要分为短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短期目标:通过对考试焦虑症状的分析, D能够正确处理内心的紧张, 通过系统脱敏、放松训练与角色扮演等, 逐步摆脱焦虑情绪、缓解躯体症状, 能够正确看待成绩的意义, 掌握有效的考试策略, 形成自信的应考心态。

终极目标:通过分析家庭对其造成的影响, 着重探索母亲的病带来的伤害, 帮助D调适自己的心态, 正确、全面地看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缓解其敏感的个性, 鼓励其树立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 感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四、咨询辅导过程

1. 放松训练

在咨询的初始阶段, 让来访者想象处于考试情形中的时候, 她的身体症状表现非常明显, 情绪非常焦虑。所以我先让她尝试做想象放松练习。

首先让她调整好呼吸。让她根据咨询师的口头指导, 深呼吸。先用鼻子吸气, 再用嘴巴慢慢呼出来, 把感觉集中于腹部丹田处, 使用腹式呼吸, 深呼吸, 再呼出来, 感觉气体贯通身体中一直到头部, 再慢慢出来……

呼吸调整好之后, 我就开始对她进行想象放松训练。“现在, 请闭上你的眼睛, 想象自己躺在一片柔软的草地上, 非常柔软, 草地被阳光晒得暖暖的。你慢慢地躺下, 可以闻到青草和太阳的清香。你听到不远处有小溪的流水声, 很轻地流着, 流向远方。深深地呼吸, 你可以闻到茉莉花的香味, 淡淡的。抬起头, 可以看到蓝天, 碧蓝碧蓝的, 还可以看到一丝丝的白云飘在天空中, 慢慢从你头顶飘过。耳边能够听到鸟儿的叫声, 很宁静, 很安详……你躺在草地上, 伸展四肢, 可以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身上, 身下的草地也是暖和的, 软软的, 很舒服。阳光照在你的头部和颈部, 你的头部和颈部觉得非常温暖, 非常舒服, 你的头部和颈部也慢慢放松了;阳光照在你的胸部和腹部, 你的胸部和腹部觉得非常温暖、非常舒服, 你的胸部和腹部也慢慢地放松了;阳光照在你的大腿和小腿上, 你的大腿和小腿能够感觉到阳光的温暖, 那么温暖, 你的大腿和小腿也慢慢地放松了;阳光照在你的双脚上, 你的脚背和脚趾感觉到非常温暖, 非常舒适, 你的双脚也慢慢地放松了;阳光照着你的全身, 照着你的头部和颈部, 你的胸部和腹部, 照着你的背部和臀部, 大腿和小腿, 照着你的双脚。你感觉到整个身体很温暖, 很舒服……现在感受这种轻松的感觉, 温暖的感觉, 与这种感觉待在一起……

(大段空白, 让D自己感受这种感觉)

唤醒:现在请你动动双腿、双手, 感觉一下自己, 想象一下你坐的椅子, 你的双脚踩着的地面, 想象一下这个房间的样子。我倒数5下, 你将带着轻松、愉悦, 精力充沛地回到你现在所处的房间, 5……4……3……2……1……

其实, 以上的放松训练在整个咨询过程中, 我用了好几次。起初, D还有点不太适应, 双手紧紧地抓着沙发上的抱枕, 脚也并拢一起, 嘴唇抿得紧紧的, 做下来效果不是很明显。到咨询后期, 她慢慢地进入状态了, 也能够很快放松自己。不仅是身体上面, 到后面感觉每次来访者D醒来时精神还是愉悦的, 其中最长的一次她睡着了大约20分钟。至此, 经过多次训练, 来访者已经领会并初步掌握了放松练习的要点, 在咨询室之外 (如近期的月考考场上) , 也开始用这种方法安抚自己的紧张情绪, 并表示其考试焦虑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2. 系统脱敏方法的使用

基于来访者D处于高二阶段, 正在为高考做准备, 我决定在解决考试焦虑方面, 除了进行放松训练之外, 还添加系统脱敏的方法。在我与来访者D协商之后, 初步制定了训练的相关内容。

第一步:D将自己焦虑的事情列举出来。我引导她设想, 比如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 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明天就要考试了, 还有几章内容没有复习充分;正走在去往考场的路上;还有10分钟就要进入考场;考试铃声响了;考试时间只剩1小时, 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完成等等。

第二步:来访者D在咨询师的提示指导下, 根据双方之前一起商量好的焦虑等级为以上焦虑事件划分等级, 并由低到高排列。

焦虑等级1: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 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复习。

焦虑等级2:明天就要考试了, 还有几章内容没有复习充分。

焦虑等级3:正走在去往考场的路上, 心里很紧张。

焦虑等级4:还有10分钟就要进入考场, 非常紧张。

焦虑等级5:考试铃声响了, 开始答题。

焦虑等级6:只剩1小时, 还有一半的题目没有做。

焦虑等级7:只剩5分钟考试结束, 还有一道题没做好。

焦虑等级8:考试结束铃声响起, 监考老师收卷。

第三步:每到一个焦虑等级, 都对来访者D进行放松训练。在咨询的初始阶段, 来访者D到焦虑等级3就已经非常紧张了, 需要反复做放松。后来, 慢慢地, 可以达到焦虑等级5。咨询结束时, 她告诉我, 她自己正在挑战焦虑等级6, 但觉得很难, 问我有什么建议。“你一直是在进步的, 你看现在比之前已经又上了3个等级。走出咨询室后, 你可能还会很紧张, 会疑惑没有进步, 甚至非常想放弃。但你要看到, 其实只是路线是螺旋式的, 总体趋势却是上升的。所以,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尽管需要有那么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3. 角色扮演

鉴于来访者D身上的考试焦虑症状与其家庭存在莫大关系, 在咨访关系较为牢靠的后期阶段, 我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这种联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上次咨询结束时, D自己跟我提出建议父母离婚的想法, 同时其面部表情非常痛苦, 边哭边说。所以, 我觉得这次咨询可以触碰这个问题了。

咨询开始, 聊了大约10分钟后, D开始进入关于母亲病情和自己态度的问题。我提议说, 要不咱俩来扮演一下吧?我扮演你, 你充当你母亲的角色。D有了片刻犹豫, 但很快就答应了。

我:妈妈, 你怎么得这个病啊?你知道你把爸爸拖累得多苦吗?他现在一个人这么大年纪了, 还要在外面到处跑, 就为了挣钱养家, 给你交医药费。你忍心吗?忍心吗?

D: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声音哽咽)

我:那你从我小时候起, 就整天在家里面疑神疑鬼, 你知不知道, 你快让我烦死了!

D:对不起, 我也不想, 我真的不想的。 (流眼泪)

我:你现在住院了, 我觉得很好, 没人烦我, 没人烦爸爸, 我希望你不要再回来, 我想爸爸跟你离婚, 让他别这么累了。

D: (沉默, 大声哭泣)

……

大段沉默与痛哭之后, D与我主动谈了谈刚才的感受。“我看着自己, 心里感觉好害怕, 这时候我真的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 狠狠地刺着妈妈, 那么狠心。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可怜, 爸爸可怜, 没想到其实妈妈更可怜。我其实好爱妈妈的, 但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我不知道……”

这之后, 我们又聊了两次, 她逐步能够面对自己对妈妈的复杂情感, 接受自己心里的所谓“罪恶”的想法 (即要父母离婚) , 并不再感到很自责, 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想法及行为, 并努力做出一些积极改变。把这种感受说出来之后, D说她的焦虑症状有所缓解。

五、辅导效果跟踪反馈

对来访者D的咨询结束之后, 我们之间有个约定, 每周一次、坚持两个月情况反馈。在后续反馈中了解到, D的心结被打开之后, 她开始能够更加自信地看待自己目前的生活, 现在也可以定期给妈妈打电话表达关心。在每次的周考中, 她表明心里没那么紧张了, 也不像以前那样呼吸困难、手脚麻木了。有时真的特别紧张, 她就自己做放松, 也可以很快平静下来。她爸爸也打电话说, 孩子现在情绪比以前好多了, 考试也能坚持考下来了, 成绩也得到了提高。两个月之后, D说, 她现在感觉生活里面阳光变多了, 自己有点信心可以好好走下去。

六、对咨询的思考与总结

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很多, 从行为方面来说, 可以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几种方法, 表面看来收效还行。但深入下去, 我们要考察家庭、学校等给来访者带来的影响。例如在本案例中, 来访者D从小就处于不安的家庭氛围中。对父亲的同情使得她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怨恨, 但对母亲的爱与可怜又使得她每时每刻都在自责, 这种自责被她用理智压制下去了, 但却在她的身体上体现出来, 是一种变相的自我惩罚。

另外, 从咨询师角度来说, 首先必须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来访者, 这一点极其重要。其实, 当D说到对母亲的愤怒时, 我心里是有震动的。或许这与我自己的生活环境不符, 或许我无意中带上了评判的眼光, 但无论如何, 这种震动被D准确、快速地捕捉到了。那一次咨询的后半段, 我感觉我们俩的关系有点破裂, 后来经过努力才慢慢弥补。所以, 这种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实际上很难做到, 特别是如果作为学校心理教师, 本身就是一种双重身份。那种关系中, 学生本身会有防备心理, 此时就需要教师用更多的爱与真诚关注并接纳他们。

最后, 应当有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在本案例中, 咨询师很容易会担心来访者D遗传她母亲的病症。但通常来说, 她表现出来的许多问题都是周围环境作用下的反应, 并不是她自身存在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此时, 我们应当有更多的耐心与爱去包容来访者,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 并积极使用相关技术推进咨询顺利进行。所以咨询最后, 初步判定为焦虑性神经症, 主要还是以心理辅导为主, 实在必要再辅助药物。而来访者D后来的反馈也表明, 实际上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本案例的不足之处在于, 对来访者父亲角色的探索不足以及母亲的缺失参与。这当然存在现实原因, 但实际上可以感受到对其家庭关系的分析有助于来访者问题的顺利解决。以后遇到相关案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咨询师进行积极的家庭干预,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大的成长与成熟空间。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陈梅同学以人本主义方法为基调, 熟练综合运用放松、系统脱敏、角色认知等疗法, 让一位已有四年焦虑史的高二女生, 不仅走出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的痛苦, 更为难得的是女生由怨恨母亲到接纳母亲, 由“我才不想去看她……”到定期给妈妈打电话表达关心。这种亲情行为的变化, 体现着来访者阳光心理的成长, 代表着来访者心灵爱的升华, 展示着本次个案咨询对于来访者、来访者家庭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本个案报告在综合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方面, 在具体心理疗法的掌控方面独具匠心。这需要咨询师扎实的学识功底, 需要咨询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趣性热爱, 更需要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无条件接纳、关注、倾听、包容。这些诸多因素的平衡和谐艺术正是陈梅同学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一个小孩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强壮、快乐、健全的成年人, 并不取决于其所受的教育, 而是取决于其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体验。”本个案来访者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受到的是被接纳、理解、关爱的体验, 领略的是心理治疗阵痛中轻松愉悦、成长进步的体验。这些体验会伴随着来访者挑战学习压力, 战胜人生困苦而收获自我生命意义的成就感、幸福感。

一个能为他人生命意义的成就感、幸福感服务的人, 无疑会在至高层面上收获着自我心灵意义的成就感、幸福感。

上一篇:举一反三的意思是什么如何造句下一篇:听风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