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2024-05-12

内科见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内科实习心得

在内科实习很快就过了两月的时间,也许以前在这呆过一年的原因,对这里有了很多的感情。现在要离开去别的科室,真有点舍不得。

除了几个新来的医生外连护士也少有变动,十年前我实习的老师依旧是我现在的老师,很自然的像久违的亲朋。老师是一个很有临床经验和相当耐心的长者,以前我们都是他手把手地教着,细说临床碰到的一些问题。而现在老师沉默了许多,在床前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检查。我们知道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结果,因为谁也怕多说惹上不必要的事。

中医在我们这还是比较吃香的,每天早上上班九点后(8-9点是查房时间)总是满满的一屋子患者。比较闲的时候,老师会将一些比较简单的病号叫我们去看,然后指导我们怎样去看舌苔舌质,怎样去摸脉和判别各种简单的脉象,处方的选择和用药的技巧。每碰到一些特殊的病种,在事后也拿出来供科室同事们讨论,然后总结意见。这样对于大家都是一种学习一种磨练。

在这里最有记忆的就是抢救病人。我在内科几星期总共遇到两次抢救。第一次抢救,因为这个病人不在我们组的原因,我只是在外围帮忙递这递那的,算是旁观。第二次抢救,那个病人是我们组的,老师发现了立即实行CPCR,我负责叫医生,叫好医生我马上返回病房帮忙老师什么插管、供氧等等。很快然来了一屋子的医生和护士,家属也站了一走廊。这个病人抢救了大概1个小时,家属放弃了,就叫我们院的120送回家去。其实送走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征都还好的。老师事后很遗憾地对我们说病人那会去监护室,肯定还有希望。我知道,老师那时的心一定很痛,因为要在十年以前,他会义不容辞去说服家属,全力抢救病人。而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在内科这个家园里,感受到医生、护士们那种互助互爱,亲却和蔼的氛围。也感觉到大家少了许多十年前的激情,随着岁月甘愿平凡中。我知道,这是为什么?!

篇2: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内科见习心得

时间冲冲而过,现在离实习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有时候我在想,实习的时候,我第一个去的会是哪个科室呢?会不会是内科?如果我第一个去的科室是内科,那到时候我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真的有点害怕,又有点兴奋。学了那么久,终于要去实践了;但是又会害怕,怕自己做的不好。

每一次我们去内科见习,通常都是问诊,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问得不怎么好。问诊前,我们都会自我介绍,说明原因,再开始问诊。但是即使这样,有些病人还是会不耐烦,有些病人对你问的问题表现不高兴,有些病人会刻意隐瞒一些他们觉得没必要对我们讲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在问一般资料时,那个爷爷说:“你们怎么问得那么详细,这些都要问,好像记者一样。”表情有点严肃,有点不高兴。幸好我们也懂得变通,我们对爷爷说:“爷爷,我们是学医的,但我们不仅仅学医,我们还有学其他科目,比如护理沟通、护理礼仪等等,现在我们就是在沟通,我们要先了解您这个人,再了解您的病情。”之后问诊才顺利进行下去。

有时候问诊问得不好,我就会想是不是实习的人太多呢?如果所有的人一起问,就会变的很没条理性;但是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在问,那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实践。如果轮着来问诊,但又有些人不配合。所以呢,我觉得实习人数应该再细分组,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中专的教科书很薄,里面的内容比较简单,很多理论都是一两句话带过。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内科教科书很厚,里面的内容很详尽,有概论、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每一点都写得很清楚。内科护理实习是在差不多或者讲完这一章节之后再去见习的,所以我们在见习之前都会看书,然后再去见习,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篇3:内科学临床见习的带教体会

关键词: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临床教学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临床见习促进疾病理论知识向实证感性认识的过渡[1], 逐步体验临床思维模式, 熟悉临床基本技能,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问题中。 近些年, 我国高校医学专业纷纷扩招, 医学专业学生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见习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多, 临床教学资源却较少, 严重影响临床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除此以外, 传统的内科学临床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制约了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内科学临床见习的带教过程中取得一些经验,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一、全面剖析内科学实习生的心态, 做好动员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逐渐形成新的医疗模式, 医疗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医学临床实习生在就业、考研等发展问题上存在压力。 部分实习生忽略临床见习的重要性, 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学习或工作上, 认为临床见习可以在未来工作中重新弥补。 因此, 带教教师要加强与实习生之间的交流, 了解学生对临床实习的看法和态度, 引导学生排解压力, 教育学生认识到临床见习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临床见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理安排临床见习时间和内容, 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主要采取 “临床理论—临床见习—临床理论”的模式,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互相融合, 加强已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 首先学生在临床见习前要充分掌握教材理论知识要点,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初步掌握内科学的理论知识, 对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内容总体上有大致的了解, 为临床见习打下理论基础[2]。 在完成内科学系统内常见疾病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开展临床见习, 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见习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带教老师要为见习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例如动手检查、典型病例学习等, 组织学生走进病房、接触真实病例, 调动学生见习的积极性, 弥补见习过程中病例病种单一、病源缺乏的限制。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如运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先进科学技术, 将临床上的典型病例制作成幻灯片课件, 供临床见习教学使用。例如, 将临床上发病较少又典型的皮疹、面容等拍摄下来并制作成幻灯片, 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实际病例, 将理论知识与典型病例相联系, 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由于临床见习学生较多, 而患者较少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并不是都能进行技能操作, 此时可以采用教学模型完成临床操作, 例如心肺听诊、心肺复苏等人体模型, 学生在模型上练习熟练后再进行对实际病人的诊疗操作, 不仅打消了患者的心理障碍, 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 通过对实际病例的采集、分析, 从中引申出具有临床意义的辩题开展讨论活动, 对重点难点问题以辩论的形式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以内分泌章节中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为例, 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也是临床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鉴别诊断, 教学课堂上将1例初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见习学生分为2组, 围绕“该例诊断为1型糖尿病”和“该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两个论点展开辩论, 见习学生参考教材课本、检索资料及临床经验等总结论据, 教师引导学生从糖尿病发生年龄、起病方式、患者体型、是否为自发酮症酸中毒、C肽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3]。 辩论赛的开展能够结合实际病例总结出鉴别诊断的重点和要点, 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见习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见习带教教师可以将启迪诱导、提问问题等方法融入至教学中, 逐渐培养见习学生的临床思维, 摒弃原有“填鸭式”教学方法。例如, 在临床见习课堂上, 以向学生提问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教师提问的问题贯穿于开展病史采集、 查体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 引导学生在查体过程中不仅注重阳性症状体征, 也注重观察阴性症状体征, 完成对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完成病史采集后, 将病史特点的汇报、诊断和依据统一汇报给教师, 带教教师继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鉴别诊断内容是否正确, 并及时找出小组总结汇报的缺陷, 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不断提高。

四、加强人文科学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临床医师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 还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带教教师要注重培养见习学生的人文素质,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过自身言行和工作态度为学生做出榜样, 将自身在医疗实践中的人格魅力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采集病史时要仔细、耐心聆听, 不要频繁打断患者的谈话, 明确记录患者表述的内容;按时履行检查、治疗的职责;处理手术伤口时要体现良好的爱伤观念, 提供给患者最优质的服务等等。 结合医院的各项活动, 组织见习学生参加医院各项“以病人为中心”的主题活动, 例如大型义诊、医德医风专题讲座等, 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医德观念。 在临床见习带教中, 鼓励引导见习学生与患者进行语言、肢体交流, 使见习学生深刻体会患者的需求,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重要阶段, 是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带教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责任,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逐步形成临床思维,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参考文献

[1]吴文俊, 项松英, 陈雄, 沈飞霞.内科学临床见习带教中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浙江医学教育, 2013 (1) :28-30.

[2]段绍毅, 段于峰.把握认知规律, 提高临床实习带教水平[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9) :18-20.

篇4: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CBL教学法;临床见习;运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知识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其目标不仅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肾脏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见习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肾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何在临床见习阶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CBL教学法概述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measure word for time(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PBL 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1969 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创立的[1],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育理念与临床教学实践相结合后就发展成适应医学教育需求的、全新的教育模式—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模式。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2]。

2 CBL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选择示教病例,设置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合作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以临床见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理念。

2.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肾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例(如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等),注意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结合病理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检验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学等相关知识,做好临床资料搜集,如病史、重要的阳性或阴性体征、检查报告单、病理学图片、血气分析等。

2.2问题的提出和设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學目标,结合每一病种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临床实战性很强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解析,将同学一步步引导进入实际病例,分析问题,引导同学们解决问题。要注意不能脱离大纲,知识点要全面,并能突出重点,着重培训同学们临床思维,同时注意设计的问题要符合临床诊疗程序,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以慢性肾衰竭为例,教师在见习前选择较典型、有代表

性的病例为学习点,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如: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哪几期?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 等等。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探索和思考,通过图书馆以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各种信息,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无形中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知识能充分理解。在见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边见习边思考,进一步结合病理生理学、内科诊断学、药理学等知识,找出答案。在小组讨论中,将见习学生以5~6人为一小组,以小组学生为主对问题发表组内同学讨论后的意见,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思索、分析、综合和推理,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后,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课件总结理论课的内容,强调教学重点;然后,解答病例讨论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对该病的发生发展、诊治和转归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以“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实践CBL教学的重点,教师在其中起引导、把握进度和总结作用,并进行评价反馈。总的来说,临床见习按照“病例见习一提出问题一讨论和回答问题一总结与分析一反馈和提高”的程序进行,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取新知识,掌握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2体会:CBL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在实施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巩固,搜集临床资料,小组讨论,汇报讨论分析结果和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再给予引导和总结,这样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主动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的临床见习教学是最需要、最适合、也最容易实施CBL教学的。接受这种模式学习的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式灵活、新颖、有弹性,能锻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习效果好,并且有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评估意见和效果,调整设置的问题,并再次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效果的考核可以通过传统的笔试、病历书写,还可以通过观察、评价同学们在讨论中的思路和内容,独立思考、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等,应该重过程,轻成绩和结果。“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继承了问题中心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优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PBL教育的核心问题[3],以临床病例为中心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特色组织教学,加强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已得到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的认可,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4]。当然CBL教学法也存在不足,如部分教师不熟悉CBL教学方法,前期准备不充分,提出的问题不能突出重点,学生学习习惯未转变,知识面较窄,充分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医学信息资源),缺乏有效、全面的评估体系,对同学学习效果的评价仍然停留在考试分数上,违背了CBL教学的初衷。

总之,在我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培养同学们良好的临床思维,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较好地实践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同时在小课堂见习教学中CBL教学法以它的灵活性、互动性、实战性满足了教与学双向交流的要求,提高了同学们自学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深受学生欢迎,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李星,倪秀芹,孙淑娟,等.PBL 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33-34 .

[2]买尔哈巴,迪力木拉提,CBL教学法在内分泌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新疆医学. 2011.41:119.

[3] 雷 莉,臧伟进,宋土生,等. PBL 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J].西北医学育,2010,18(1):15-178.

[4]梁栋梁,李平法,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11,32(20):4285.

作者简介:

刘文英,女,(1968-),汉族,副主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肾病与血液净化

篇5:心内科见习心得

短短的一个月的见习转眼间就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它给予我太多的惊喜,宝贵的思想认识。以前我总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到医院去,因为还有太多的知识没有学习,可以说基本上什么都不会。因此刚到医院见习的时候,整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总感觉自己是一个另类,茫然而不知所措。每当看到那些大五实习生跟带教老师讨论问题时,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他们比起来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遥遥不可及,故而,在见习的前几天,我基本上就是在一边看看。

我被安排的是在心电图室实习,刚开始我听到这个科室时就十分茫然,脑子里一片空白,因为在学校的课程里我还没有开始上诊断学,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文盲。早上来科室做心电图检查的人很多,带教老师几乎是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看着这么多的人来,我很想去帮一下忙,减轻老师的负担,但是我什么都不会,连十二导联的接法都不懂,当时真的是沮丧到了极点。但是我并不是一个甘心落后的人,虽然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可以一点一点的开始学,从基础抓起。借着这股冲劲,我翻开了《诊断学》中心电图部分的内容,慢慢的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当然一开始是毫无头绪,漫无目的的乱看,根本没有什么收获,后来老师见我在看书,就耐心的教我看哪些内容,于是我就顺着老师给我的提示开始认真的看书,虽然我学的并不怎么样,对于临床心电图基本上是一筹莫展,看它就相当于在看一些毫无规律的线条,但是我还是学到了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十二导联的连接方法及其道理,怎么样去看临床心电图,临床心电图的意义所在......心电图室每天都会接受各式各样的病人来接受检查,同时还要派人到病房去给那些重症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有一回科室里只有我和带教老师,突然收到两名急诊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的报告申请单,出于但是人员缺乏的条件下,老师就叫我去做床边心电图。可是我从来没有做过床边,连床边心电图机的使用都是模模糊糊。但是老师一边鼓励我一边教我怎么使用这机器,完了他对我说:“其实做床边并不难,跟在科室做的常规心电图没有什么区别,我相信你能做好的。”听了老师这句话我心里似乎有了一些底气,于是就带着机器信心十足的朝着医院病房走去。经过一番找寻后,我来到了急诊病房前,我深呼几口气为自己壮胆,带着机器走到病床边。待检查的是一位八十高龄的老奶奶,看她面黄肌瘦显然是被病魔折磨的很痛苦,我心中突然间涌起了一份深深的责任感,虽然我不能帮他看病解难,但是我会尽力为她做一份让老师满意的心电图。接线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但是打印心电图时出了点问题,毕竟我是第一回,所以遇到问题时我也是战战兢兢,浑身冒冷汗。大概经过十多分钟的艰苦奋战,我终于完成了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当我走出医院病房时,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不过还是感觉很有成就感,毕竟我顺利的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虽然期间出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在最后的几天时间里,由于临近年关,来科室检查的病人较之以往少了许多,老师也稍稍的有了空闲时间。有一回张老师见我在翻看一本有关心电图的文献资料,就给我找了一篇论文,他对我说:“看看这篇文章,试着写一篇总结性的文字。”我听了有些迷茫,不好意思的对他说:“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过文献,我怕我写不好。”老师听了,笑着对我说:“没事的,写着写着就会了,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而且他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里面的内容。”我听了他的话,心里很受鼓舞,就笑着拿起书,认真的开始阅读这篇文献,总体看下来里面的内容思路十分的清晰有条理性,虽然有很多专业性的词汇我不太看得懂,但是通过老师的一番指导,我还是初步了解了隐匿性传导的基本内容。这件事很小,但是对我的启发确实很大,这不在于我从里面学到了多少心电图的知识,但是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都是人做的,一个人总有面对第一次做陌生事情的经历,如果因为以前没接触过而退缩,那么他将会永远学不会如何做好这件事,相反的,倘若试着去做,即使做的不是很理想,但是起码知道自己有哪里不足,这其实就是最大的收获。

医院是个特殊的地方,医生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医院是千万患者的希望,他们把自己交托给医生,用自己的信任来支持医生给自己看病、做手术。因此,医生的责任很重,稍不留神就会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故而一个医生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他的诊断水平,这是实打实的硬功夫,没有半点的弄虚作假。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就必须要掌握优秀的职业技能,这是建立在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我们医学生,就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然在院实习也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所学,更好的掌握临床治病的要领,从而更好的提高职业技术水平,最终给患者带来健康和长寿。这次实习,让我亲身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处境,这是一种责任和信任的寄托,更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感。

第一次到医院实习,让我有太多的感动,我为医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我为护士的细心和耐心所感动,我更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与责任所感动,走进医院,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身为一名未来的医生,不仅仅要做到严谨,还要做到真切地关怀。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在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只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不断开拓进取,才能在医生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最终达到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医学人才。

篇6: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论文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见习;PBL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见习课是医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巩固课堂传授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从一个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师的重要阶段。

临床神经病学是建立在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之上的临床专门学科,教学内容多、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寻找和探索切实可行而有效的良好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见习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充分利用PBL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采用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PBL教学法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笔者将PBL教学法应用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选择典型的病例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常见病、多发病,如典型部位的脑梗死、脑出血、急性脊髓炎。带领学生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一般以一个学生为主向病人及其亲属询问有关病史,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询问。由另一个学生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于不规范的动作老师在一旁指点,遇到典型的体征,如帕金森病人肌张力呈铅管样强直,可安排多个学生体会,前提是与病人沟通好以免引起反感和不配合。如果学生问诊或查体有遗漏或错误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直到全体学生认为无遗漏和错误为止,最后由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和补充。(二)问题设计

篇7:内科见习(本站推荐)

这是第一次由学校组织我们去见习。

这次见习内容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结核病,地点定在我们学校的附属医院。

这次见习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的多得多。去之前,曾经在心中想过见习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境。首先,我们见习的对象通常都是住院的病患,他们是花钱来看病的。但是有些患者肯定没有想到,医院会把他们当成是被学生见习的对象。如果是第一次与学生接触,也许还能接受,但是要被整所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都见习了一遍,如果换做是我,我也会不乐意,凭什么我花钱住院去看病了,你主任不经常来看望我,一天到晚都被这些学生折腾呀。

我们班见习排在周五下午,我猜测了一下,学校里这学期上内科学的班级恐怕都得去医院见习,周一到周五,只怕没有半天是落空的。敢情这些病人天天都有一批人去看望他们,这些医学“三基”都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医学生来了一批又一批。我琢磨着,恐怕这些被见习的患者的临床都会觉得我们烦。我们差不多是最后一批去见习的了,之前被见习了好几遍,患者会不会对我们这些人产生反感?病人家属在场又会有何表现?

但是去了之后,却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们组见到的患者是一位20岁左右的小姑娘,她相当的配合着我们,有问必答。期间脸上一直露着美丽的笑容。于是,我们第一次内科见习很顺利完成了。

出了病房,才听说,原来小姑娘乃是同行。和我们一样,也是学医的,突然才明白为什么她配合得那么好了。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人生病了,哪怕是感冒、脚气这样的小毛病,都奔着大医院去。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大医院才能看好病,只有专家才能看好病,所以一般人去挂号,都挂专家门诊。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既然称为专家,必然有一定的水平,让专家看看咱自己也放心。但是,我们好像没有想过,这专家是怎么来的呢?专家也是从医学生起慢慢往上爬的,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自然,这个积累的的过程是漫长的。所以,看看医院的那些专家,没有多少是小年轻吧?但是这经验从何而来,当然得从和病患不断的接触中而来。这样,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看病都找大医院、专家,大多数病人都是这种心理。但是,那些刚刚毕业的医学生和参加工作不久的医生,没有病人去找他们看病,那么,他们这些经验怎么来?没有这些经验,又如何成为人皆偏爱的专家?

这仅仅是众多医患矛盾中的冰山一角。

篇8: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6~2006级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笔者所在科见习的380名学生, 每次见习约18~20人, 分三个小组进行。

1.2 研究方法

在内科见习时笔者选择两个难度相当的各论内容, 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讲述法”进行教学, 课后考核, 调查, 总结。

1.2.1“提出问题”是关键和先导为了使学生能有目的地问诊体检。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教学的目标性, 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多样化。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案例所涉及到的问题应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自学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1.2.2 病案的引入是PBL的基础, 应以病房为基地, 搜集典型病例进行床旁教学, 避免把见习变为小课堂讲课, 鼓励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学生在具备初步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带着问题, 带着付诸实践的强烈愿望转换为医生的角色进入病房,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询问病史, 感受典型的体征, 收集辅助检查资料。

1.2.3 各组讨论, 质疑。讨论分小组进行, 从患者的疾苦中找疑点, 再次带着临床问题查书籍及相关资料, 寻找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 补充完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分析实验室资料, 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教师从中启发、引导、点拨, 活跃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多动脑,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做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相互启迪, 最后以小组形式回答问题, 汇报结果, 提出疑问, 组间竞争。

1.2.4 评价总结教师根据设计的问题及讨论中反馈的信息进行概括性评价和精讲, 指出存在的问题、易错点, 总结要突出的重点和难点, 指出分析病案的思维程序, 给出准确的诊治方案。

1.2.5“传统的讲述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很少讨论, 床旁见习完后以老师总结分析为模式。

1.2.6 评价方法

1.2.6. 1 每次见习后当场进行考核, 由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考试两部分组成。

1.2.6. 2 两种教学法见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哪一种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自学思考能力, 能否提高临床推理能力, 能否增强临床技能, 加深记忆。更愿意接受那种方法, 有何利弊, 有何整改建议。

2 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及两种方法教学后的考试成绩评价见习效果。大多数学生 (约占90%以上) 认为PBL法授课明显有别于“讲述式”授课, 表现在PBL授课时学习气氛浓, 有兴趣, 随着问题的导入, 能自觉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学习思考, 有自己的见解, 在组内讨论时拓展知识面, 锻炼了综合分析表达能力, 有助于临床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操作技能并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记忆。少数同学不太主动, 很少发言。理论考试成绩两种教学法无太大差异, 而临床技能考试“PBL法”明显优异于“讲述法”。

学生很赞成PBL教学, 自觉欠缺相关学科知识, 横向联系不够, 增强了求知欲望。

3 讨论

随着医学及相关领域知识的丰富, 学生的负荷也加重。容易在死记硬背中忽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已成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未来医学生的培养更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并重, 如何训练学生主动学习, 独立思考,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3]。

笔者十年来通过对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应用观察,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相比深刻体会到PBL确实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随着问题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会依问题查文献收集资料并讨论。同时发挥了互联网便捷高效的优势, 并学会追踪学科前沿, 一改往日被动式接受知识向系统化综合性学习过渡, 培养了自觉的学习习惯。

病案的引入是教材的补充, 有鲜明的直观性和真实性, 有利于尽早使学生转换成医生这一角色, 有了责任感, 训练了临床思维,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争辩有助于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同学们相互借鉴, 提问增多, 师生互动, 活跃了学习的气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争论过程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训练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 提高了口头汇报、参与讨论的能力。

传统的“讲述法”授课使知识更具条理性、系统性、重点难点突出, 主要以老师的讲授为主, 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但上课气氛沉闷单调, 学生很少主动发言提问, 课后询问现象少, 重知识轻能力。

简言之PBL包括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 获取全面的知识。 (2) 获取了运用知识处理患者的能力。 (3) 获取新知识, 拓展知识外延,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基础, 学生为中心, 教师指导把理论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 展开讨论分析回顾, 能促进学科相互渗透, 融会贯通, 培养横向思维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PBL教学确实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与国外先进的教学观念不谋而合。

笔者经过十年的追踪观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得到同学的赞同和支持。这种教学法对授课老师要求高, 知识面要广并有深厚的专业功底, 才能很好的组织引导。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适应, 需要增强信心, 甚至个别辅导。

综上所述, 两种教学法各有所长, 应融会贯通, 不要厚此薄彼, 要因材施教。教育部也曾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课程和教学方法上应灵活借鉴PBL模式, 在改革的实践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推广[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医学教育模式也会随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创新, 以提高临床技能和实践知识为主旨, 学会自觉运用多媒体信息解决问题, 笔者多年观察认为, PBL教学法顺应了发展的方向, 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今后笔者将在此基础上从各方面进一步优化, 个性化实施改革, 以其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5]。

摘要: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是培养较强临床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内科见习则是一个很重要的衔接过程, 为适应改革需要, 十年来笔者于临床见习中采用PBL教学, 发现对培养医学生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临床技能, 提高学习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法,内科,见习

参考文献

[1]Barrows H 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 1986, 20 (6) :481-486.

[2]陈萍, 臧伟进.西方现代教学理念与策略之剖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5 (3) :2-24.

[3]王美霞, 徐斌.RISE与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1 (8) 100-101.

[4]石鹏建.适应医学教育标准国际化, 积极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循证医学, 2005, 5 (7) :505-508.

篇9:内科见习心得体会

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的准备:见习带教老师都是临床一线医生,大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技能,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临床见习带教有时变成了理论大课的重复,未很好结合临床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带教老师必须做到三点:①课前认真阅读教学大纲,以大纲为标准和指导,做好教案准备;②努力提高带教素质,通过试讲、多讲、同行交流、专家指导等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③选择示教病例选择要科学,尽量选择典型病例和确诊病例,有利于学生感受疾病的特点、诊断的要点,使大课理论知识在见习中具体化、形象化,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巩固和记忆。

学生的准备:从学生的角度,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理论的准备,要在见习前对见习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认真复习,必要时还应复习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理论。见习重点除掌握诊断外,还需要掌握这一综合征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出现多种代谢紊乱。学生在复习病理生理学中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后,老师的引导和概括就便于他们分析、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的实施。见习就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

启发式教学来指导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见习期的学生一方面好奇心强、积极性高等,另一方面因初接触临床,存在询问病史时思路不清、体格检查不熟练,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等弱点。见习前老师通过根据见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启发和引导让他们整理出病史询问的提纲、体格检查的重点来指导病史询问和查体。如气短和呼吸困难,并且进行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1],如不进行解释和引导,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表达来和患者交流,但事先进行指导后他们就会去问患者有没有觉得难喘气?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明显?等,那么患者就易于理解,对病情讲述客观准确全面,学生则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了具体感受。体格检查中要指导学生以感受典型体征为主,如紫绀、球结膜水肿,桶状胸、肺部过清音的叩诊、肝脏肿大、肝颈征及干湿性啰音的听诊,特别是一些特殊体征,如velcor啰音,见习期的一次听诊可能让学生终生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病史询问技巧和体格检查水平中实现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病例讨论教学分析病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见习时要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和完成体格检查之后再集中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分析。通常,组中同学先讨论主诉、现病史,然后轮流在组间做病史汇报、病例特点总结。这样有利训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其他同学从倾听者的角度、临床医生的角度根据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讨论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再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用这种方法反复训练学生,可以培养他们从纷杂的临床资料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直接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动手能力:临床见习比大课理论教授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通过实际参与,使一些概念抽象、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容易理解。在见习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参观患者的检查过程,甚至可以作为测定对象亲身体验检查,这样通过结合实际操作,很短时间就让学生掌握了相应指标临床意义,效果突出。特别是治疗中,尽量让学生进行实践临床实际操作,教学效果就更好。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弥补临床见习病例的不足[2]:见习中,经常碰到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无典型病例,有典型病例时又不是教学时间的无奈局面,所以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的相关体征、影像学资料等制作成电子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既有直观、形象的好处,又弥补了病例不足的的缺陷,并使临床示教没有了时间、地点、次数等的限制,也解决了临床少见疾病地示教困难。

加强反馈,及时总结

见习期间,老师应与采取个别交谈、集体座谈、电子邮件交流等方式,倾听学生的评价和建议,这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后期教学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医德教育要体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老师,交给学生的不仅只是医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整个见习过程中都有贯穿医德教育。一要直接教育学生,二要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临床见习作为医疗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至关重要,在教学工作中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实践,能力提高临床见习质量,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奠定坚实基础。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5.

2兰箭.多媒体技术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理论和实践,2004,5(14):574.

篇10:呼吸内科见习总结

1.曲霉菌早期呈晕轮状改变,晚期成新月状改变

2.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其组织学特征是肺泡间隔淋巴细胞浸润,伴受累部位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临床特征】患者发病时间相对较短(平均小于3个月),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咳嗽、咳白痰,症状出现时通常疑似下呼吸道感染,但不肯定。患者通常接受至少1个月或多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常见症状有体重持续降低、出汗、寒战,间断发热和乏力。常出现局限性或较广泛的爆裂音,极少发现实变征象,无杵状指。

【影像学】 CT的特点 :90%的COP患者CT表现为气腔实变。将近50%的病例CT显示病变沿胸膜下或支气管周围分布,以下肺区更明显。当出现实变就能见到支气管气像。实变区常见轻度柱状支气管扩张。将近50%的病例常出现沿支气管血管分布的小结节影。大约60%的病例出现磨玻璃影,通常与肺实质相伴随。大多数COP患者经治疗后影像学改善。【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COP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起始剂量为0·75 mg·kg-1·d-1, 2~4周后减量,总疗程在6~12个月,激素减量或停药后可能出现复发。病情较重者,治疗初期可给予甲泼尼龙短期静脉注射。

3.中国市场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有:西地那非、波生坦和万他维三种。西地那非在其中价格比较便宜,先用,它是血管扩张剂。反应过来是什么了吗——万艾可......伟哥啊过,我看盒子上都是英文还挺正经的......)若效果不好,则考虑与它要合用。

4.耐药铜绿还有一些其他耐药菌可以形成生物被膜,所以即使杀菌力强的抗生素,没能破坏它也无用,可以协同的有: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5.头孢类抗生素具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咯血时慎用,尤其是老人。(注意:拉氧头孢<18岁禁用,会影响骨骼发育、孕妇不用)

如果患者有感染铜绿的风险,适用拉氧头孢、不能用拜福乐(莫西沙星,第四代喹诺酮,但是对铜绿还没环丙沙星强。)

(不6.局限性组织摩擦音,这个词木有在书里粗现过,是主任说哒~这是全周期存在的由于COPD肺组织纤维化内部疏松,随着呼吸运动摩擦产生的粗糙呼吸音,注意与Vecrol啰音(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出现的细小湿啰音)区别。

7.诊断依据是在已经确定诊断时写的,拟诊讨论是在诊断...?时写的 听了主任面向COPD患者的专题讲座,记下些感觉有科普意义的东西,这样如果身边的人问起好歹也懂得给予建议。

1.临床COPD反复咳嗽,3个月连续两年/2个月连续三年;

5条占3条就有了COPD的可能:咳嗽、咳痰、气短、>40岁、吸烟

2.呼吸困难的隐袭起病,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胃肠缺氧导致食欲减退等等,此时应该佳偶患者——不应劳累过度!否则疾病会进展快,而且本身这个过程不可逆。(可以这样劝导病人:如今你挣的钱还不够你住院花。。)

3.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医学家把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列为发生肺癌的“高危险人群”。所以50-59岁期间患肺癌最多,40岁以上肺癌发生率继续上升。4.注意!严重COPD患者生命征不平稳时,那几天一定要在床上大小便,必须卧床休息。因为,后期反复发作容易突然精神兴奋、用一下力之类的就血氧饱和度马上下降,威胁生命!所以要避免劳力性事件和精神刺激。

5.家庭自助氧疗机,每天吸10h以上,氧浓度<41%,30%左右即可。6.COPD疗程为3个月一调药,至少2年才能停药。

胸穿注意事项: 1.下一肋上缘进针

上一篇:18年对公司的祝福语下一篇:监狱监管室党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