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2024-05-05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精选11篇)

篇1: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传、术前准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状况,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整体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4±4.1)分,干预后(30.2±3.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2±3.8)分,干预后(34.8±2.4)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与整体护理满意度,且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焦虑评分

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手术室护理,其对满足患者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护理的主要内容是护理人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因而缺乏整体护理的理念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1]。本文将我院收治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均为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2岁,平均(41.4±6.2)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1岁,平均(40.7±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健康宣传、术前准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为:①术前访视:为患者介绍手术环境与麻醉方面的知识了,消除器对麻醉的恐惧心理。将手术室湿度、温度调节到适宜状态,术前通过安慰消除患者不安情绪。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状况[2];②术中护理:认真、严格执行手术操作流程,保持手术室安静,做好各种引流管理;③术后随访:手术后1 d开展随访,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安慰患者存在的不安心理,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④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安全管理进行加强: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定与手术部位标识,严格执行交接、输血、手术室等等流程的制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⑤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识,同时开展相关护理培训[3]。护理人员应从温柔、耐心、礼貌、细心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与提高。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状况,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整体满意度,级别为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4±4.1)分,干预后(30.2±3.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2±3.8)分,干预后(34.8±2.4)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手术36例,基本配合3例,勉强配合1例,满意38例,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主动配合手术28例,基本配合9例,勉强配合3例,满意31例,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要求护理人员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实施护理内容,这不但能够提升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与护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术前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缓解与消除,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操作的配合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4]。

本次研究中,观察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恐惧、焦虑情绪的缓解起到良好作用;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围手术期医院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及人性化,最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需求[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及满意度,而且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21:66-68.[2]高珊.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34:7574-7575.[3]李艳芳.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5:254.[4]宁彦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50-3951.[5]葛华.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02:24-26.编辑/张燕

篇2: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以及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2-0171-02

一直以来,手术室护理都是广大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其护理要求相对其他科室而言要求更高,稍有不慎往往就容易诱发护理差错,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严重时往往还会出现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1-2]。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研究对象,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此次研究所选取的全部为手术患者,同时排除了不愿意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8.9±6.2)岁,其中外伤性伤口手术的患者有38例,包皮手术患者32例,体表肿块患者有21例,其他手术类型患者有9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9.5±7.5)岁,其中外伤性伤口手术的患者有37例,包皮手术患者31例,体表肿块患者有22例,其他手术类型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首先在手术之前应该遵医嘱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或实施药物注射;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医生指示,传递有关的手术工具,手术结束之后密切关注患者体征的改变,同时做好常规护理,定时的对病房的环境实施清洁与打扫,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1.2.2观察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优质护理模式。首先,手术之前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开始之前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问题、知识。同时提醒患者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患者讲解同类型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其次,手术实施时,护理工作者应该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体位,同时主动为医生传递手术器械以及擦拭汗液,对患者的身体症状进行严格观察,这样是为了保证患者在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后,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另外,手术结束之后应该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同时预防并发症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饮食计划,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能够充分摄入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物质;有计划性的指导患者翻身,必要时给予患者按摩,要时刻保证床单被褥的干燥与清洁,最大限度的防治其出现并发症。优质护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先进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过程中结合不同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质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有很大的区别,护理主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需要考虑,对患者实施有目的性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SAS评分实施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越高,同时SAS评分低,则指患者的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方面分为三个等级,即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68例,?M意31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达到了99.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53例,满意21例,不满意26例,总满意率仅仅为74.00%。在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仅仅为(31.06±5.32)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达到了(61.05±7.51)分。在焦虑状况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是指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好的护理理论知识、临床护理经验以及临床护理技巧,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4]。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加强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多项科学护理服务措施,其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护士及患者认同[5]。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渴望得到优质的临床治疗、护理、饮食指导以及保健服务等,传统的护理措施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应运而生,在现代临床护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6-7]。

本次研究观察组通过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以及SAS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篇3: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5例) 和观察组 (40例) 。观察组患者中, 男21例, 女19例, 年龄29~60岁, 平均 (42±4) 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 年龄28~59岁, 平均 (43±3)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认真并积极配合主刀医师, 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向护理人员讲解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思想意识, 明确工作目标, 使其真正理解基础护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倡以人为本, 人性化服务, 体现人性情感关怀, 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 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1.2.2 术中优质护理

术中,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并详细记录其尿量等的出入量, 发现异常及时向医师汇报, 以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部分患者在麻醉药物失效后常会出现恶心、寒战等不良症状, 此时, 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2.3 术后优质护理

手术完毕后, 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保暖措施, 以防低热、寒战发生, 待其意识清醒后, 协助患者家属共同护送患者进入病房。同时, 保持病房内温度为24~28℃, 并适当给予患者增加盖被, 遵医嘱给予其饮食护理指导。采用热情、和蔼的语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相关注意事项予以说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 (%) =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1±3)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7±4)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人们由于疾病困扰, 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 手术室的护理也尤其重要。在临床中, 护理工作与患者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 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就医过程的体验和感受, 还能反映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的面貌。而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以患者需求开展护理服务, 可提高护理层次和质量[2]。优质护理注重每个护理细节, 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 可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为患者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照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提升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保证护理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理念能够使患者在心理、精神以及生理上均达到平衡, 处于一种满足状态, 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积极配合治疗,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缩短住院时间。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5例) 和观察组 (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 (11±3) 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7±4)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青.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 (26) :23-24.

[2]孙兆玲.两种护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工企医刊, 2012, 25 (2) :12-13.

篇4: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15-01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全方位实行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提升整体护理服务水平。我院手术室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得手术患者在身心上处于最佳的状态,能减轻患者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为手术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非常有必要。本文对我院手术室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术前访视

1.1术前。一天由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按照术前访视记录单于术前一日到病房做好访视工作,先仔细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一般情况、既往史、过敏史、手术史,术前的一些必要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系列、X片、CT片)等,详细了解现病史、必要时可以与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交流,以获得患者准确信息。

1.2巡回护士到患者床前,选择合适的称呼,做自我介绍,态度诚恳、言语亲切,使病人感到亲切和信任。再大致介绍手术室环境、设备、入室后工作程序、术前需做的一些准备等,必要时配以彩色图片,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耐心解答,不能解答的建议患者询问临床医生,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

2手术中的优质护理服务

2.1麻醉前期。进入手术间这个特殊环境后,患者或多或少都会感到紧张和恐惧,利用麻醉前的有效时间与患者交流,关心体贴患者。例如:“我是某某护士,昨天我去看过您,还认识吗?整个手术过程我会一直照顾您,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讲。”手术间的温度调至24~25℃,湿度45%~55%,物品放置整齐有序,避免不秘要的嘈杂声,应用无噪声技术,任何操作都要稳、准、轻,不要小声议论病情或窃窃私语更不能大声喧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注意言辞勿损伤患者自尊心。

2.2麻醉期间。若实施椎管内麻醉,协助麻醉师摆好病人体位,注意保持静脉通畅,避免受压,握住患者的手使其有安全感,对于全麻患者必须在全麻诱导前完成对患者四肢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以免发生意外。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用棉被遮盖病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3手术体位。在放置体位前,将所有用来维持体位的臂撑、头架、布类或护腕的加上衬垫,以减轻病人的生理不适感,同时也防止压迫神经和血管。仰卧位的注意病人伸展的双臂与身体的夹角不要超过90度,以60~75度为宜,并为病人伸展的双臂垫体位垫,防止大量输入液体或臂丛神经损伤造成病人的不适。对婴幼儿采取“大”字固定法时,可选用骨科棉垫或小夹板做支持点,绷带环扣式固定;侧卧位时适用适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自制软支架,以使患儿舒适。成人侧卧位时两腿之间置体位垫以减轻上面腿的压力。手术床两边安装撑架,短撑架位于病人背部,长撑架位于面前,臂部盖条中单,用安全带固定,以利于病人稳定及舒适。截石位时,请麻醉师或医师帮助将病人双腿同时抬起,并弯曲放X脚撑,夹角大约45度左右,移开时也是如此,防止病人腰部扭伤造成不适,椎体手术俯卧位时,在手术床上垫一中單,待病人麻醉后,一人抬起中单,将病人置于俯卧位,再将病人移至架上,足部等易压伤部位垫专用体位垫,以防止病人俯卧造成不适。使用头托时,注意保护眼睛勿受损伤。

3术中生理、心理的护理

术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注意保暖,对所用大量冲洗液应通过保温箱进行加热,以免输入过冷的液体导致患者不适。

4术后搬运患者护理

4.1术后及时用温盐水纱布擦净患者身上的消毒液和血液,穿好衣裤,搬运患者时,运作需协调一致,平稳轻柔。由巡回护士陪同麻醉师,共同送患者回病房。做好物品、药品交接,途中密切观察病人面色、呼吸、输液和引流管情况,特别要注意病人的安全,防止发生坠床。

4.2术后随访。手术结束后三天内,应该由值班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回访并做相关记录,主要包括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切口愈合情况,恢复程度,术中有无灼伤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不适。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服务护理是从病人术前、术中、术后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了病人手术的生理、心理需要,自开展优质服务护理以来,护理人员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保证了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配合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种纠纷大量减少,综合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为我院护理工作持续有序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淑芬.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手术室服务质量[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157-3158

篇5: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前、术后访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对手术患者针对性进行相关知识了解、安抚患者心理、告知患者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术后访视患者疾病的恢复等方面指导。结果:通过术前、术后访视的应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手术室术前术后访视使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增加。

【关键词】优质护理;术前访视;术后访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33-02

手术室也是需要护理工作的一个场所,其护理不仅仅要求手术台上的操作与配合,也更加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手术的影响。现在通过术前术后访视工作,可以使手术更进一步趋向完整的整体护理。此种办法可以确定患者的护理要点,并实行护理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过程,达到预期手术效果。2010 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为了实行优质护理,我院自2013年实行了术前、术后访视护理工作,并与2012年护理工作比较,临床效果满意,现对该工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547例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访视护理工作,其中包括男315例,女232例;在所有科室中,骨科241例,妇产科52例,泌尿外科78例,普通外科133例,其余43例。

2方法

2.1 访视护士的选择

访视护士应该有较长的工作经验,至少在手术室工作超过4年。医学理论知识比较牢固,经常性参与临床护理实践。形象良好,比较有亲和力。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比较了解,遇到突发情况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一般选择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的高年资护士。

2.2 访视时间

随着手术继续进行,家人也不能继续陪同,患者心理的恐惧与孤独感难免会变得不能控制。因此要正确处理访视时间。一般情况下,术前访视选择在手术前1日下午,同时避开患者休息时间。值班护士携带访视表到病房访视,并告知手术患者入手术室需要知道的事项。术后访视,根据手术后的各个患者的情况具体而定,一般在选择手术后2天左右,由对手术室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护士到各个病房逐一探视。

2.3 术前访视

2.3.1 术前访视方法

手术前一天,访视人员对次日要做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前访视。首先要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家族史、手术史及过敏史,有无过敏特殊体质。如果患者是女性,还要注意患者是否月经期等,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掌握。访视之前,还要通过与手术医生沟通来确认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及要应用的麻醉方式。要鼓励患者,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时以放松的心情配合手术的进行。访视时间不能过长,以免耽误患者休息时间。访视时护理人员要着装整洁,应用沟通交流技巧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态度要亲切和蔼,告知术前注意事项时要多用亲和力比较强的语言。

2.3.2 术前访视注意事项

访视时护士有端正的举止,语言亲切;主要向患者说明需要其配合及手术前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重要性。语言的表达要积极,以此让患者感受鼓励、支持的态度,使其以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心态平和不焦虑。

2.4 术后随访

2.4.1 术后随访方法

手术后的访视,一般于手术结束后2天左右进行,访视人员要对患者术后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解,通过鼓励性语言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术后治疗,要注意向患者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除此,还要询问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以及护理工作的建议,并记录下来,依此来进行工作的改进。

2.4.2 术后访视注意事项

术后访视中访视人员要着重注意关心患者疾病的恢复,了解其所需的护理,交流过程中要使用文明性语言,表现出访视人员不仅关心患者,还有对他们的尊重与注意。

3访视技巧

访视时间应尽量不占用患者治疗和进食休息时间,此过程也不能过长,以免患者感到疲劳。与患者交流时应该表现的自然与尊重,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患者,这样可以使得与患者之间更加亲近,得到患者的信任。在访视中,患者可能会提出的一些关于手术的问题,为了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因语言不当引起医疗纠纷,不要进行过于详细的解释。不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要进行人性化关怀,体现出患者至尊的思想[2]。

4结果

通过手术室术前、术后访视,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也得到激发,患者满意度与之前相比有很大提升。2013年上半年,手术室各项护理工作相对于2012年下半年有了较大的提高,结果见下表。

5讨论

医学是不断发展着的,在整个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过程中都需要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3]。术前术后访视可以让手术患者提前对手术室进行了解,使其紧张感减少,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访视过程中,部分事故隐患会暴露,这样可以使医护人员及时地对治疗方案进行改进,并采取积极的办法,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士的学习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被激发出来,自发的将医学、社会及心理学等知识共同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增加了患者进行手术的治疗成功率。

表:2013年上半年手术室护理工作与2012年下半年的对比

术前访视率(%)术后访视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后生

活质量(%)

2013上半年 100 100 98.5 89.3

2012下半年 82 85 86.9 78.5

参考文献:

篇6:优质护理在手术室

优质护理在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要加强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使手术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保障手术安全顺利地进行,使手术室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社会满意度。 术前访视 手术室护理实践基准的第1阶段是进行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按照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术前访视主要是评估、诊断、计划阶段。 手术前1天下午,手术室巡回护士在不引起患者的紧张感和疲劳感的基础上,花费约15~20分钟做好术前访视。护士到病区访视患者时,先做好自我介绍,消除护患间的陌生感,说明访视目的,简要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医疗设施,介绍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的大概情况;术中的体位、可能的不适及必要的配合;嘱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洗涤、更换病员服,成人晚9∶00之后禁食水,小儿晚12∶00之后禁食水。女性患者术前除去口红、指甲油,术日不能化妆,以免影响术中观察唇色、肤色。术日晨排空大小便、洗脸、刷牙,不能饮水,将假牙、金属物及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根据访视内容认真做好记录,访视完毕感谢患者配合,告知术日会一直陪在身边安抚其紧张情绪。 术中护理 入室后注意保暖:要求将手术间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50%~60%。如在患者的颈部围上围脖、外展的`手臂套上保暖套、等医生准备消毒时才将患者身上盖的被子移开,加强手术开台及转运过程中保暖,尽量减少体温丢失。 尊重患者、做好隐私保护:视患者为一整体,不要过分暴露患者的身体,在需要暴露患者身体进行操作时尽可能关闭手术间大门,手术结束时待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稳定,送患者出手术室房间时应帮患者穿戴整齐,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熟练掌握各个手术体位的安置,防止坠床、保护患者皮肤完整性:①手术开始根据手术需求,巡回护士提前准备好特殊手术体位所需的翻身保护垫,正确将患者摆好手术需要体位,此时,除了要使患者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②手术完毕,如果患者是全麻,苏醒期有可能出现躁动,手术室护士应妥善束缚患者,防止发生患者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保证患者手术安全:①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随时观察其肢体语言等,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以免操作被动,造成不良后果。②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手术护士全程负责患者的安全,手术中途无特殊情况不交接,术中用物提前准备齐全,减少护士离开手术间的工作机会。③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不高声喧哗、谈笑,体现人性的关爱,患者至尊、服务至馨的护理文化。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擦干净患者体表残留的消毒剂、血迹等,尽可能穿戴整齐,各管道妥善固定,护送患者回病房,安置好正确体位,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不同麻醉方式所需的体位要求,及各种创口引流管的管理以取得配合。 术后第3~5天访视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切口疼痛等。同时就患者现存的不适,给予适当的处理安慰和解释。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配合质量。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愈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让我们借优质护理契机,提升手术室护理服务内涵,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篇7: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日间手术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升日间手术病房护理质量寻找合适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日间手术的146例患者按照护理服务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病房与示范病房两组,每组各73例。常规病房患者手术病房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患者手术病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效果。结果 常规病房73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十分满意护理工作(35.62%),14例患者满意护理工作(19.18%),20例患者基本满意护理工作(27.40%),13例患者不满意护理工作(17.81%),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2.19%;示范病房73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十分满意护理工作(64.38%),33例患者满意护理工作(44.60%),17例患者基本满意护理工作(23.29%),3例患者不满意护理工作(4.11%),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89%,两组间数据对比χ2=10.01,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日间手术病房操作需要十分注意,采用何种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日间手术病房各方面进行综合服务,是时间手术病房首选护理服务模式。

【关键词】优质护理;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临床效果

在长期临床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常规日间手术护理服务不能起到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

[1]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给日间手术推广普及造成极大阻碍,因此,为日间手术选择一种科学合理护理服务模式是当务之急。本院就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日间手术的146例患者按照护理服务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病房与示范病房两组,其中示范病房取得有效研究结果,下面就将本次研究过程及结果进行详尽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日间手术的146例患者按照护理服务模式不同分为常规病房与示范病房两组。患者选取来源及抽样分组标准详情见表1:

表1 本院研究对象及监督人员基本情况

患者来源

入院患者

护理人员

监督人员

分组方法 标准

整群抽样、数字奇偶年龄≥18岁,意识清法 楚,自愿参与,无严 重器官功能障碍

整群抽样、数字奇偶在岗日间值班护理人法 员

整群抽样、数字奇偶法

146例患者构成情况:男86例,女60例,年龄18岁~63岁,平均年龄38.4±2.6岁。1.2 方法

1.2.1常规病房

患者手术病房采用常规护理服务。1.2.2 示范病房

[2] 患者手术病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①所有护理人员及监督人员改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此次研究重要性及重要价值;②改变传统日间医疗护理服务,完善工作方式,充分满足患者需要,重点在于确实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所有入院患者采用分发宣传单方式宣传不同术式与病症资料,让患者自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需要术式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成相应手术。③改变护理模式,将护理模式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术后康复指导[3]三个方面。将日间手术护理服务与医疗各个环节完全同步结合,保证治疗效果;术中紧密配合主治医师完成手术,提升治疗质量;术后进行跟踪健康康复指导,提升预后。④应用先进快速康复理论,快速康复理论主要是外科方面针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应用各种先进且被证实有确切效果的有效方法,以此减少患者术前心理障碍及提升术中配合程度及术后预

[4]后,降低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效果。⑤突出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因日间手术模式是来源

骨科一、二病区,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妇科

骨科一、二病区,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妇科

护理部任职人员 针对患者快速手术、快速出院的手术方式,必须要解决患者出院后担忧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院对此部门问题采取患者在院期间进行健康康复指导,且在出院时嘱咐患者遵医行为及定时复诊;患者出院后给予7d跟踪随访护理服务。1.3 护理满意度调查

对示范病房与常规病房146例患者及相应护理人员分别采用《住院患者对示范病房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示范病房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面对面调查,调查又护士长及主治医师现场监督,保证调查内容真实性及有效性。护理满意度分级为:十分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级别。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本院研究数据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人员进行针对性处理,粗略数据均录入Epidata软件分析逻辑性与校对,并运用描述性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常规病房73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十分满意护理工作(35.62%),14例患者满意护理工作(19.18%),20例患者基本满意护理工作(27.40%),13例患者不满意护理工作(17.81%),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2.19%;示范病房73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十分满意护理工作(64.38%),33例患者满意护理工作(44.60%),17例患者基本满意护理工作(23.29%),3例患者不满意护理工作(4.11%),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89%,两组间数据对比χ2=10.01,P<0.01。详尽情况见表2:

表2 常规病房患者与示范病房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常规病房 73 26 14 20 13 82.19 示范病房 73 47 33 17 3 95.89 χ2<0.01 <0.01 >0.05 <0.01 <0.01 3 讨论

护理工作目前是除治疗外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对患者病情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日间手术是针对部分有需求患者在24h内安排住院、手术治疗、术后简短观察恢复、出院后续治疗[5]的一种手术方式。因其具有操作时间短、费用较长久住院低、术式简单、术后预后好等优点逐步被广大患者乐于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专门针对日间手术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并采用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处理来提升治疗效果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对日间手术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预后及康复有直接提升效果[6],为主治医师节约大量操作时间,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本院本次对示范病房的7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护理工作满意度95.89%的工作效果,而常规病房患者仅取得82.19%护理工作满意度工作效果,两组组间数据对比χ2=10.01,P<0.01.说明日间手术病房操作需要十分注意,采用何种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对日间手术病房各方面进行综合服务,是时间手术病房首选护理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篇8: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患者160例, 按双盲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其中:男83例, 女77例;年龄在21~78岁, 平均年龄为 (51.9±11.2) 岁;患者疾病类型分为:骨科36例、普外科62例、妇产科47例、其他15例;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障碍;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 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因其为双盲随机抽取, 所以无论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方式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 (P>0.05) , 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优质的护理, 具体方法为: (1) 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中,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 以便缓解患者因手术因素产生的恐惧、紧张不良心理。当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要准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 采取个性化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及依从性。给予患者讲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知识、手术步骤、注意事项等, 介绍手术医师资料, 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让其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2) 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3℃左右, 湿度保持在55%, 必要时可以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 为患者营造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护士要主动热情地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患者对手术室内的环境与设备都比较陌生, 此时, 护士温馨问候, 细小动作均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所以手术室的护士要以真诚的态度, 亲切的语言, 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向其介绍术中要如何配合以及对设备发生声响不要紧张, 麻醉时患者自身的感觉及效果, 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部位, 增加其舒适度。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内仪器与设备及使用其的目的, 以便缓解患者术前恐惧与紧张感。患者如果取平卧位时, 要注意其双上肢不要过度的外展, 避免损伤臂丛神经。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要注意控制声响, 让患者能够在比较安静状态下接受手术的治疗。若手术的时间较长, 每间隔30min, 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一次, 促进血液的循环。在患者面前避免谈论同疾病相关话题, 患者术中情绪变化要注意观察, 适时地给予其安慰, 减少紧张与恐惧的感觉。诸事均以患者为中心, 真正让患者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3) 手术开始, 护士将患者摆好需要的体位, 还要注意将软枕垫在易发生压疮部位及对患者做好保暖的工作。术中避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不谈笑与喧哗, 体现人性关爱[3]。手术结束后, 如果患者采用的是全麻, 在苏醒期易出现躁动, 护士要妥善地束缚患者, 避免发生坠床以及静脉留置针、引流管脱落的意外情况。等待患者完全清醒以后, 病情较稳定, 帮助患者穿戴整齐, 送患者出手术室时, 要给予其鼓励, 并嘱咐其回到病房后要好好修养, 保持较轻松的心情, 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 同时, 也将医护人员的祝福送给患者。 (4) 术后第2天, 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访视, 寻问患者疼痛的感觉以及切口的愈合情况, 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 防止形成压疮、切口感染、下肢的静脉血栓等并发症[4]。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合理饮食, 增加营养,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让身体尽快康复。此时将将医院自行制订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发放患者, 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填写, 调查表包括:健康教育满意度、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护理技术满意度等四项内容, 满分制, 分值越高则显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越高。

1.3 评价指标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 每个表格都是由20个小的项目组成, 其中的每一项1~4级进行评分, 相加即为总分, 1.25与总分之积即为标准得分, 得分值越高, 提示抑郁与焦虑的程度较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 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 进行t检验, 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 将其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相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 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对比,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目前, 手术治疗还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室作为比较特殊环境, 除其先进的设备与医疗仪器外, 还要求医师与护士具有精湛技术以及在手术当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技术满意度、服务流程满意度、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等项指标的评分, 均优于对照组,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 将优化护理应用手术室护理当中, 能够缓解了患者的焦虑与抑郁不良心理, 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护士的信任度, 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依从性, 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庄营, 林秀珍, 曲静.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拓展[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 :1168-1169.

[2]李淑萍.手术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作用[J].西南军医, 2011, 13 (1) :423-425.

[3]陈晓云.手术访视记录单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11 (1) :618.

[4]王霞.浅析手术室优质服务护理模式[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5) :392-393.

篇9: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49-02

手术室为医院行手术治疗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对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护理质量有较高的要求[1]。手术室护理人员需面对快速变化的病情,多种多样的疾病,较其他科室护理风险更大,也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一种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提高护理水平[2]。本研究对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手术的患者240人,随机抽取一般模式护理120人,与优质护理模式护理120人,进行护理质量分析。其中采用一般模式护理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10-86岁,平均年龄(52.1±19.3)岁;优质护理模式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8-86岁,平均年龄为(54.8±16.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为

1.2.1术前访视手术护理人员要提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提前进行核对。热情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讲解手术的成功的病例,让患者放心,减少患者的顾虑。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3]。

1.2.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应进行环境消毒,控制室温在20-25℃,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患者在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镇定,不要慌乱,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尽量保持平稳的速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活动,防止在送手术室途中出现碰撞等。对患者保持热情和关心的态度,通过鼓励的话语,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根据手术的要求及手术部位,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手术时对于患者敏感部位进行隐私保护,可用毛毯对患者隐私部位进行遮盖等;患者感到头部不舒适时,可给患者加上枕头;当患者出现体温较低时,可采用输液加温的方式,给患者保暖;可在关节上加上棉花做的护垫。为预防术后水肿,可对其进行按摩等。手术后立即清点手术器械及用物,防止遗漏、遗失。并密切检查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4]。

1.2.3术后监测及回访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用生理盐水将患者身上的血渍擦干净,避免让患者看到血迹,并护送病人回病房。与管床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当患者苏醒后,可告诉患者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让患者放心,并嘱咐患者家属术后要注意饮食营养、了解伤口恢复后,尽早下床锻炼的意义等。建立患者专门的手术档案,对患者和家属的反映的情况,做好随访记录[5]。

1.3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护理进行评价。调查内容为:①患者自身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通过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方法等进行评分,标准为:≥92分为非常满意;≥84分为满意;≥75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30分为非常不满;②焦虑自评量表(SAS);③抑郁自评量表(SDS)。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一般护理组非常满意度15例(12.5%),满意34例(28.3%),一般44例(36.7%),不满意17例(14.2%),非常不满意10例(8.3%);优质护理组非常满意32例(26.7%),满意67例(55.8%),一般18例(15%),不满意2例(2.5%),非常不满意为0%。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焦虑程度(SAS)一般护理组评分为(51.8±2.3)分;优质护理组评分为(38.9±4.7)分。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护理组评分为(52.4±4.6)分;优质护理组评分为(40.5±3.2)分。优质护理模式的患者术后的SAS、SDS评分低于一般护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于手术患者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改善手术室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优质护理模式是通过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患者负面情绪,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不仅可在术中实施,还可贯穿于术前随访及术后回访中,可最大限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本组研究中,优质护理组手术前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缓解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焦虑情绪,使患者术前消除各种不良心理,以最佳状态应对手术。优质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提示患者及医生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肯定。

综上所述,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效果好,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增加其对手术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冉.解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4-96.

[2]何谏齐,张志慧,曾秀仪.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建立[J].广州医药,2011,42(6):73-75.

[3]赵丽娟.外科门诊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河北医药,2012,34(3):464-467.

[4]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篇10:优质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行整体护理),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急诊优质护理中实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是实施急诊优质护理重要切入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理质量;急诊护理

急诊为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是医疗纠纷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护理风险高,护理工作量大,因此,实施护理服务及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性,向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案。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其安全性高,临床适用性较强[1,2]。在本组研究中,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急诊优质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74h,平均时间(21.5±3.6)h。2013年4月~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0.6±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8h,平均就诊时间(17.6±5.6)h。纳入标准:18~60岁者;语言交流无障碍者;理解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昏迷者;存在严重生命安全者;精神病患者;严重器官衰竭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排班制度排班时需要与APN班、白班、弹性班结合。白班为8:00~18:00,A班是早上7:30~13:00;P班15:30~22:00;N班为22:00~8:00。治疗护士与办公室护士等均为白天上班,两种班次更换1次。

1.2.2工作制度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护理质量安全、专业技术及病房管理,对护士进行治疗,作护理质量的监督及考核,及时予以质量改革及反馈,从而促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后,需要责任护士每日查房,加强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促使责任护士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并掌握护理相关重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促进医患配合[2]。考核方式: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结果,与评职称及晋升有关,为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采取多劳多得的制度,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3]。

1.3评价标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总分为100分,主要有5个模块,主要内容为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关爱及沟通、主动性、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是主要经过急救药品器材、病区管理及分级护理、护理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49.35±5.60)分,出院患者满意度(22.54±2.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25.65±1.84)分;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38.35±3.25)分,出院患者满意度(18.56±1.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18.42±1.6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11: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

应 用 的 发 展 方 向

黑 龙 江 省 电 力 医 院 手 术 室

护理程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手术室

李季

[摘要]:人是生物、心理社会开放系统。护理程序是科学理论开放系统,应用护理程序为核心完善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全期护理,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护理观念的科学性、实践性认知能力提高,是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护理程序

手术室护理

术前访视

健康教育

术中护理。

[前言]:护理程序是护士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应用的工作程序,是持续循环和动态变化过程。分为五个步骤:评估、判断、计划、实施、评价。大多应用在临床和护理研究工作,在手术室应用是否可行,及发展趋势和前景需要进一步实施和拓展。针对手术室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其一,对于手术病人,我们的护理对象,能提供高水平服务依据并保证良好手术情绪和配合;其二,对于手术室护理专业,能保证专科护理发展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其三,对于护理人员,能进一步明确角色护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材料方法]:1.护理评估是系统地动态地收集组织、核实和记录资料的过程。为作出正确护理判断提供依据,从而制定护理计划。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收集资料是通过术前访视完成的,所以必须端正对待术前访视工作的态度,不单是完成专业科室工作任务。

1.1.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查阅病历,检验、影像辅助检查 资料,沟通交谈等。

1..2组织资料:根据马斯洛需要层理论:生理、安全、赋予归属、尊重与被尊重、自我实现。递进的组织资料,对手术室患者第一位的需求是对手术成功恢复功能健康与否的关注,其次是对手术过程中安全的担忧,之后是能否在手术过程被关爱和尊重,最后对自己能战胜疾病调整心态的成就经历感的认知。所以通过对护理程序和专科护理特点相结合地科学评估,能大大加强手术全期护理的全面性和优质性服务。

在组织资料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还应注意将手术病人进行功能健康形态和反应形态的分类,区别该次访视病人的类型,比如病人的感知认知程度,沟通交流能力,健康偏执类型,以便更好实施以下护理程序的开展。

1.3核实资料,包括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尤其要确认病人含糊不清的陈述,避免访视流于形式,隐藏病情而错过纠正诊断和目标的机会,甚至影响到手术开展和疾病转归。

1.4分析资料:这是术前访视主要的阶段,专科护理在该阶段成基本框架开始建立,与正常值或状态比较,找出差距和异常,归纳出相关因素和危险因素。

1.5记录资料:查看术前访视记录单,将主客观资料原始及时准备记录,该过程要尽量能避免使用无法衡量的 词语,如:患者主诉有皮肤过敏倾向,患者主诉有心脏病史等。

2.护理诊断是关于家庭社区对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临床判断。

2.1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在于医疗诊断专注于疾病病理的改变,而护理诊断专注于健康问题。护理诊断包括四种类型:现存的,潜在的,健康的,综合征的。在手术室专科护理常见的是现存的和潜在护理诊断,如“气体交换受损”与清理呼吸道无效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低体温”“坠床”有关,“焦 虑”

与“缺乏切口缝合知识有关”等。

2.2对于手术室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多用二部陈述法,多用于危险的护理诊断,即 PE方式,P健康问题,E相关原因,如舒适度改变(P)与手术体位有关(E)焦虑(P)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E)体温过低(P)与术中灌注液冲洗有关,沟通交流障碍(P)与肿瘤病史有关(E)等。

2.3护理诊断的描述和陈述,一定要根据专科特点科学规范,需要护士在认真访视后梳理归纳完成,避免泛泛千篇一律,每个患者都雷同,这需要访视护士根据工作经验和知识结构潜心研究,同时在临床如何掌握一手资料,需要细心和对访视工作的认识认真程度决定。往往工作年资高,知识 结构优良,工作态度认真,学习能力强的护士作出的护理诊断更有价值性。

3.护理计划,要排列护理诊断顺序,确立护理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最后护理计划成文。

3.1排列诊断顺序,要考虑首优问题,中优问题,次优问题。要掌握四大原则:首先,优先解决危及生命问题,其次按照马斯洛需要次先解决低层次问题,再其次与治疗护理无原则冲突时解决主观迫切需要,最后根据问题性质解决相应需要。

3.2手术室护理目标与病房护理目标不同,短期目标占大多数,多在数小时或数天数周数月,如手术期间病人的皮肤保持完整,多利用“状语、主语、谓语+行为标准”而省略行为标准附带的时间和条件状语。

3.3手术室护理措施涵盖了3种类型:独立性护理措施,如提供健康宣教;合作性护理措施,如同手术医生共同摆放截石位;依赖性护理措施如遵医嘱给予术前抗生素静点。

3.4护理计划成文,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往往文字记录和护理记录较病房护理少,且专业性强,所以要勤写勤练,并逐渐规范熟练,不可以心急。

4.护理实施:

在手术室依据护理程序做好护理措施、记录和实践,能够帮助护士有针对性地做好术中护理,规避潜在风险,切实解决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和舒适问题。实施的方法有直接、合作、参与三种形式。记录方式多以PIO形式,即P问题、I措施、O结果。

例如:P问题: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手术体位使用高频电

刀有关。

I:措施

1、合理摆放体位避免褥疮好发部位受压

2、摆放题为时避免托拉推。

3、定期检查,局部按摩

4、检查负极板放置部位

5、避免皮肤外露,接触金属物件

6、防止皮肤消毒剂浸渍负极板

7、安全使用电刀、避免输出功率过大

8、保持手术床布单平整干燥

O结果:手术结束检查皮肤完整性良好。

5.护理评价:用来检查整个护理过程并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目

标,评价有三种可能存在要客观评价并记录,即目标完全完成,目标部分完成及目标未完成。如“疝修补手术3小时,病人无皮肤完整性受损现象发生,病人骨隆突出无压痕压痛”,即要写出评价的日期或时间+目标实现结果+病人的反应状态。

[小结及讨论]:

1.在整个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术前访视是获得临床一手 资料的关键,为整个护理程序的开展打下基础,术前访视做得不够认真,就无法继续之后的诊断计划、实施,所以可见术前访视的作用可见一斑。

2.记录资料,完成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是术前访视后文字归纳记录阶段,要牢牢把握专科特点,指导之后的术中护理与护理实施完成效果息息相关,是手术成功,病人安全舒适的指导和依据。

上一篇:房屋租赁延期补充协议下一篇:短跑100m加油稿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