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养殖创业计划书

2024-05-04

蛋鸭养殖创业计划书(共4篇)

篇1:蛋鸭养殖创业计划书

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爽处,地面平坦而坚实,阳光充足,靠近水源(水深1~2米),坐北朝南,远离村舍。鸭棚结构为人字形顶,顶高4~5米,四周檐高1.8米,靠水一侧开具二扇1.5米宽的门,有5~10米运动场。建筑材料可用毛竹搭架,上盖油毛毡或稻草。运动场四周设60厘米高的竹棚栏,运动场内按每100只鸭设置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鸭舍面积按每平方米饲养6~8只鸭,一般一个棚以饲养1000只左右为宜,舍内一头留饲料仓库和饲养员居室。

篇2:蛋鸭养殖创业计划书

暖棚蛋鸭的养殖方法:搞好蛋鸭的饲养管理。

蛋鸭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苗鸭、育成鸭和产蛋鸭的不同生长习性分类管理。

1.苗鸭饲养管理上主要抓好五个环节。①饮水:在小鸭出壳后12~24小时后进行,水温以20~25℃为宜,水中可适量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氟哌酸等药物,以增强雏鸭体质及预防鸭细菌性肠炎。②开食:开食可用经水漂洗过的碎米饲喂六成饱,后逐渐添加小鸭料,每天喂6—8次,喂至1月龄。③保温:第一周保持舍内环境温度27~30℃,以后每周下降3℃,直到3周后保持温度在20℃左右。④放水:1周内放水每天2次,每次半个小时,水温不低于15℃,以后逐渐延长。⑤加强管理:勤扫鸭舍,勤换垫草,淘汰病雏、弱雏,保持通风干爽,注意消毒、饮水卫生及防鼠害。

2.育成鸭的饲养管理。一般在1月龄后饲喂中鸭饲料,饲料配制按谷物饲料(以玉米或稻谷为主)占50%~60%,饼类饲料(以豆粕、菜子饼为主)占10%~20%,蛋白质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主)占10%~15%。此外,还要添加食盐0.2%~0.4%,多种维生素0.2%等。可让鸭自由采食,每天放水2次,搞好鸭舍卫生,至70日龄。

篇3:蛋鸭新型养殖模式

我国是世界蛋鸭养殖大国, 仅浙江省每年的蛋鸭存栏就达到2 000万羽、产值46亿元。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天然水面养殖蛋鸭的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突出的环保和防疫缺陷, 具体如下。

1.1 污染环境, 浪费土地资源

传统模式养鸭, 舍外运动场每天至少冲洗1次, 产生了大量的粪水;鸭游泳时也会排出一些粪便, 这些都会对天然水域造成污染。同时, 传统模式养鸭, 运动场饲养密度低 (1 m2仅饲养2~3羽) ,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生物安全无保障, 蛋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传统模式养鸭, 一般为若干户共用一天然水域, 彼此无法隔离, 故无法采取生物安全措施, 容易发生或传播鸭瘟、蛋鸭黄病毒病等疾病。此外, 传统模式养鸭, 卫生条件难以改善, 特别是雨天时粪污横流, 极易引发蛋鸭肠道疾病, 使蛋鸭产蛋高峰期缩短。目前, 部分蛋鸭养殖户采取定期投放抗生素的措施预防疫病, 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使蛋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1.3 投入大, 经济效益差

传统模式养鸭投入大、产出不稳定、饲料报酬低且产蛋高峰期难以持久, 运动场清洁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电和水, 保持室内清洁需要耗费大量的垫料。

2 蛋鸭新型养殖模式研究现状

为了克服以上缺点, 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做了不懈的努力, 提出了若干新型饲养模式, 但都推广缓慢。福建省畜牧兽医总站研究的蛋鸭喷淋旱养饲养技术, 在浙江省推广了几个场点以后, 由于存在管理复杂、运动场保洁难度大、粪污不易处理等缺点, 目前已不再推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的蛋鸭笼养技术, 已经在武义、南昌等省内外少数地区建立了示范场, 也取得了突出的生产成绩, 但是由于笼养模式投资大及设备运行管理要求高, 在当前传统饲养模式的养殖场中推广难度也很大。

3 新型养殖模式

苍南县畜牧兽医局高级兽医师陈培赛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和蛋鸭养殖大户深入调研了当前蛋鸭养殖状况, 综合考虑各种养殖模式的利与弊, 进行了蛋鸭新型养殖模式试验研究。基于在试验中观察到的鸭粪无流淌性、无恶臭和鸭粪数量有限性、运动场年降雨量的有限性等特征, 提出了以网上运动场为核心技术的蛋鸭三段式新型养殖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而且推广进展迅速。

该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继承和扬弃, 但仍然坚持传统的“三段式”模式, 即生产区由鸭舍、运动场和游泳池3部分组成。与传统模式的区别在于:鸭舍和运动场地面全部铺上网架, 天然水域改为人工控制的小型浅水游泳池。该模式的结构效果图如图1所示, 技术参数如下 (以1万羽为例, 凡未提及的, 皆依照传统模式) 。

3.1 各生产区及污水资源化利用池

鸭舍舍内面积1 400 m2, 运动场面积1 500 m2, 游泳池面积100 m2。配套一个1 000 m2的废污水处理池塘, 在池塘内养殖水产动物或种植水生植物消纳运动场和游泳池的废污水, 也可以直接利用废污水种植牧草养鸭。

3.2 鸭舍和运动场

鸭舍和运动场的地面全部铺上网架, 网孔2.5 cm, 网架高0.4 m以上。网架要坚固, 方便管理人员行走;还要具可拆卸性, 以利于清粪处理。运动场要配有遮阳网 (还可防暴雨伤鸭) , 也可以种植遮荫树木或瓜藤遮阳。运动场四周要有排污水沟, 并导流至废污水处理池塘。鸭舍高度2.8~3.0 m, 要有抗台风功能, 且要通风良好。

3.3 浅水游泳池

游泳池呈长方形或正方形、池壁由砖墙砌成、底部用水泥处理 (防渗漏) , 与运动场相接, 池深30~40 cm;冬季3 d换水1次, 夏季每天换水1次, 其他季节视情况而定, 换水次数介于冬、夏之间。夜晚蛋鸭归舍后, 应将游泳池放水、打扫后, 再灌满水, 并投放二氧化氯等消毒药消毒。游泳池废水排至废污水处理池塘。

3.4 冬季特殊饲养方式

出现霜冻、下雪天气时, 要延迟放鸭, 最好将其24 h关在鸭舍内, 但要充分供应饮水和饲料。在鸭舍内供应饮水时, 要把饮水区的滴漏水引至鸭舍外, 以防把鸭粪打湿后产生氨气。

3.5 鸭舍及运动场鸭粪处理

利用不同饲养批次间的间隔期清理鸭舍及运动场的鸭粪, 一般运动场饲养1批清理1次, 舍内饲养2批清理1次。鸭粪运送至肥料加工厂加工成有机肥, 或堆积发酵后直接给蔬菜、水果等施肥。

4 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模式可节省传统蛋鸭场的改造投资, 方便管理;可提高蛋鸭的生产能力, 且排污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还可节约资源。该养殖模式具备生物安全功能, 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 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

4.1 经济效益

蛋鸭产蛋高峰期稳定, 减少了饲料、人工、水电、垫料、兽药及土地的使用;实现了鸭粪“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蛋壳清洁度, 每年每羽可增加收入38元。在低洼地区的涝害期间, 还可以起到防涝作用, 降低涝害死亡风险。如果在浙江省全部推广, 每年可实现经济增值7.6亿元。因此, 该模式有着巨大的推广潜力。

4.2 社会效益

1) 化学需氧量 (COD) 减排。

COD致使广大天然水域富营养化, 蛋鸭粪便污染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难点。蛋鸭每年每羽COD排放量为5 kg, 浙江省蛋鸭场每年的COD排放量约为10万t。本模式可削减约90%的COD排放。以当前COD排放交易价格3~5万元/t计算, 浙江省每年COD减排价值可达27亿元以上。

2)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在传统模式下, 养殖户每月至少给蛋鸭投放抗生素1次, 以确保其正常产蛋, 从而造成了抗生素污染环境、细菌耐药性增强以及蛋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用本模式后, 可节约90%的兽药使用, 效益十分显著。

3) 节约社会和环境资源。

采用本模式, 每个万羽蛋鸭场每年可节约电1 500 kw·h、淡水1万t、垫料30 t、劳力400工、青霉素15亿IU及土地1 000 m2。本模式不但适合在平原地区应用, 也适合在山区应用。这些优点在当前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 意义十分重大。

5 结语

篇4:蛋鸭养殖关键技术

蛋鸭养殖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家庭养殖的重要致富项目。蛋鸭不仅具有抗逆性强、饲养设施要求简单、合群性好、易于管理、便于规模养殖等特点,而且能充分利用水生、水面资源,提高饲料报酬。

1 蛋鸭饲养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确立饲养模式 饲养方式选择:目前农村蛋鸭饲养方式一般有笼养与平养两种。笼养方式具有提高单位面积鸭舍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利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饲养效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鸭蛋干净、延长保鲜时间及减少对水源的污染等优点。笼养方式易出现应激反应,容易导致软脚病,鸭羽毛零乱, 外观差,易发生卡头、卡脖子、卡翅现象和饲养成本稍高等问题。平养方式具有成本低、投资省、充分利用养殖环境资源、开展立体养殖、技术成熟等优点,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养殖环境资源依赖性强、占有量大、增加养殖风险、鸭蛋污染等问题。

1.2 合理选择场址 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村庄、工厂500m以上。一般鸭舍宽8~10m,鸭舍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鸭舍附近有一定水面,无污染,避开主航道,水面四周应用竹篱围隔起来,周围建运动场,面积随规模大小而定。

1.3 合理布局建舍 蛋鸭场通常分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生活管理区主要包括饲养人员居住用房和办公用房,生产区主要包括鸭舍、仓库、操作间等。蛋鸭养殖户在规划布局时要根据地势和风向合理安排,将生活管理区、饲料间、操作间等放在与外界接触最近的一端,且处于上风向;将饲养场地放在最里端,且处于下风向。鸭舍建筑总体要求是宽敞、通风、冬暖夏凉、坐北向南,建筑规模及结构可根据条件而定。

2 蛋鸭育雏管理技术

2.1 保持合适温度,保持室温相对稳定 舍内温度是否适合,可以观察温度计, 还可以通过观察雏鸭分布与休息姿势来作出判断。如雏鸭三五成群散开来卧伏休息, 头脚伸开,或行动悠闲,无怪叫声,说明温度合适;如缩颈耸翅,互相挤堆,发出急促尖叫声,说明温度太低,需保温或升温;如果散得很开,且远离热源,说明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换气或降温。

2.2 及时分群,严防打堆 雏鸭天性喜欢玩耍打堆, 在育雏温度较低或者饮水后绒毛潮湿时更是如此。打堆时,被挤在中间或压在下面的雏鸭,重则窒息死亡,轻则全身“湿毛”,稍不谨慎,便感冒致病。

2.3 从小调教下水,逐步锻炼放牧 下水调教要根据气候条件和雏鸭体格情况,通常5~10日龄后可以调教下水。赶鸭下水要慢,下水时间 1~2 次/d,每次5min;10日龄后增加到3~4次/d,每次 5~10min,逐渐延长,水温不低于15℃,水温太低则不宜下水。

2.4 搞好清洁卫生,及时预防接种 随着雏鸭日龄增大、 排泄物不断增多, 不及时打扫鸭舍极易潮湿、污秽。这种环境会使雏鸭绒毛沾湿、弄脏,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必须及时将污秽物打扫干净,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清洁。

3 青年鸭管理技术

3.1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限制饲喂,控制体重。放牧鸭群运动量大, 能量消耗大, 且每天不停地找食吃,整个过程就是很好的限制饲喂过程,放牧饲料不足时,要注意补充饲喂。

3.2 及时进行分群与调节饲养密度,保证鸭群发育正常。分群饲养可以使鸭群生长发育一致,便于管理。

3.3 按照青年蛋鸭的要求严格控制光照,防止性早熟。光照的长短与强弱也是控制性成熟的方法之一。

3.4 及时做好免疫及驱虫工作,保证鸭群健康。青年鸭免疫功能好,抗病力强,应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3.5 加强运动,促进圈养蛋鸭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肥胖。圈养青年鸭不能像放牧的鸭那样活动而得到锻炼, 饲养员每天必须定时强制性地驱赶鸭群在鸭舍内进行转圈运动,每次运动5~10min,每天转圈活动2~4次。

3.6 饲养员应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胆量。

3.7 定时作息,建立稳定科学的管理程序。圈养蛋鸭的生活环境比放牧鸭稳定, 应根据鸭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作息制度形成后,尽量保持稳定,不可随意变动,以利于蛋鸭的正常生长发育。

4 产蛋鸭管理技术

4.1 定期抽样称量体重 每月抽样称重一次,对照品种的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称重应在早晨空腹时进行, 抽样称重数量一般不少于全群鸭数的 5%,抽样方法为随机抽取。

4.2 及时增加饲喂的次数 每天饲喂次数应从 3次增加到4次。

4.3 逐步加强饲料营养 产蛋率升到20%时,在日粮中添加进口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从少到多,直至全群产蛋率达到90%以上的高峰期,稳定动物蛋白饲料添加量。

4.4 逐步延长光照,最后稳定光照时间 本阶段蛋鸭的每昼夜光照时间最低不少于14h,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达到16h后稳定下来。

5 产蛋中期阶段饲养管理

此阶段由于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的高峰期,体力消耗较大,体质有所减弱,一旦营养跟不上需求,产蛋量就会迅速减少,如果营养补充不及时,就可能出现停产换羽。本阶段需要在生产中仔细观察鸭群,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使产蛋高峰期保持到400日龄之后。

最近气温逐渐升高,夏季炎热天气,还要有些管理事项需要注意。

5.1 喂料时间 尽量在清晨8点以前、夜间10点以后,比较凉爽的时间喂料,避免气温过高时喂养对鸭群产生不利影响。

5.2 减少直接阳光照射 鸭舍建的要高大宽敞,温度高时可在屋顶淋水或喷雾降温。夏季日照时间长,一些养鸭户习惯晚上通宵照明,昼夜光照时间远远超过产蛋鸭的正常光照时间,影响了蛋鸭的休息,而且连续长时间光照对保持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有影响。晚上9~11点钟应准时关灯,以保证蛋鸭在凌晨1~4点的产蛋时间内有个安静的环境。白天气温高时,蛋鸭采食量降低,在晚上10~11点补加1次料,可以弥补白天采食的不足,同时也可使蛋鸭产蛋后及时补充消耗的体力。

5.3 供给新鲜优质饲料 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上一篇:信誓旦旦是贬义词吗下一篇:酒店员工考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