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一跤散文

2024-05-07

神奇的一跤散文(精选3篇)

篇1:神奇的一跤散文

神奇的一跤散文

昨天晚上,我在女儿家的跃层外平台搬进装着5颗大白菜的纸壳箱子,迈进屋里时需要踩到一个木制的活动台阶,由于遮挡视线,脚步大些,不慎将台阶踩翻,整个身子连同双手抱着的近百斤重的箱子一起摔倒在门口。巨大的声响,令跃层下在客厅里的家人十分震惊,急切的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啊?”我迅速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告诉她们:“啥事没有,就是把台阶踩翻了。”

60多岁的人,抬着东西下台阶摔了一跤,还真让我有点后怕。本来妻子有病不能带外孙子了, 我若再有个闪失,周一到周五,靠亲家母一个人带孩子那怎么能行。

我的同事退休后在家下最后一个台阶时踩空了,造成脚踝骨粉碎性骨折,卧床一个多月才拄拐下地。我抬着东西,踩翻了台阶,摔在门口却能毫发无损,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人说,这是上天保佑你;有人说,这是你积德行善了;还有人说,这是因为你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的结果,身体灵活。其实,这是因为我事先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特别注意做了预防工作,下台阶的.速度很慢,而且身体放的很低,因此踩翻了台阶,也没有让我造成任何伤害。

这安然无恙的神奇一跤也给我敲响了警钟,更加深刻认识到,年纪越来越大了,确保健康和安全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想方设法延年益寿,这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大事。只有长年不间断的进行各项运动,才使我具备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只有时刻增强防范意识,才能化险为夷,遇难成祥。

篇2:神奇的一跤散文

两周前的星期六下午,我照例去上钢琴课。

老师高兴地对我说:“《童年的回忆》你弹得最好,即将举行的钢琴演奏观摩会你就弹这首曲子吧。”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排在第一个,希望能给同学们开个好头。”看着老师眼中的信任,我笑着点点头。不过,接下来的两周里,我并没有特别用心去练习,因为我觉得这首曲子我已经弹得熟透了。

演出的前一天,我心血来潮,突然想再试弹一下,没想到前奏部分竟弹不顺了,可能是手滑吧,我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晚上,观摩会如期举行。我赶到演出大厅时,大厅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我在隔壁的琴房里找了一架琴练习,但是仍然弹不顺曲子前奏的部分。

我开始慌了,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双手不停地擦着衣服,想拭去手心里渗出的冷汗;脚趾也紧张得在鞋里不断地抓地,又松开。出门时,忙乱中我也没有带谱子,根本想不起来错在哪儿。又试弹了几次,我彻底绝望了,昨天弹错时为什么没有看一眼谱子。

正在我惊慌不安时,有一群人站了起来。谢天谢地,我前面竟临时加了一个成人合唱节目。我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迅速在腿上弹了起来,希望肌肉记忆能帮我想起正确的弹法。一遍、两遍、三遍……还是不行,情急之下我低声吟了起来……

突然,我眼前一暗,主持人下台的身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还是轮到我上台了。我硬着头皮走上舞台,坐上琴凳。在白煞煞的聚光灯下,我晕晕乎乎的,还是没能想起以前弹得顺得不再顺的前奏了。绝望之中,我只好使出必杀技——跳过去接着弹。虽然,我竭力弹好曲子的后半部分,但离老师的预期效果已相差很远了。

表演一结束,我火速逃离了现场,我害怕看到老师眼中的失望。

篇3:神奇的一跤散文

下面就以执教高尔基的散文诗 《海燕》为例, 谈谈让文本走进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一、反复诵读, 感悟文本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2]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意也。”[3]这足见“读”对感悟文本的重要。我在教学时注重文本阅读, 引导学生对散文语言的美感和深刻性作探究性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是一首影响深远的散文诗, 是经典名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诵读。

1.读准读顺。把握准生字词读音, 扫除阅读障碍, 把课文读顺。

2.模仿, 美读。《海燕》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乐, 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海燕》配乐朗读, 学生一边欣赏, 一边模仿练读, 提示学生要读出节奏, 定下本文朗读基调———赞扬而激烈, 并感受散文诗紧迫急促的节奏。

3.结合背景, 读出时代心声。《海燕》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 我适时向学生介绍当时背景, 当时革命风暴来临时的状况, 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 文末两次大声疾呼———“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临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结合背景, 谈谈自己的见解。学生练读体会, 指名学生读, 我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快速进入作者内心,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 是全诗最强音, 让学生再次大声朗读, 读出革命者对暴风雨来临的迫切渴望, 随时投入战斗的激情, 唤醒时代人们期盼战斗的最强心声。

二、仔细品读, 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 随作者一起观大海巨变, 赏海燕雄姿。

1.梳理文章结构, 观大海变化。学生读课文, 思考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充分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2.分析人物形象, 赞海燕雄姿。这场暴风雨象征着俄国无产阶级大革命即将爆发的紧张形势, 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发展更加鲜明, 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 探究海燕形象。

3.鉴赏本文语言, 品味修辞妙用。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请勾画出来文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并作分析, 画出句中关键词, 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4.归纳技巧, 总结写作特色。读课文思考, 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 (1) 象征手法的运用。 (2) 形象的对比、烘托。

三、拓展练笔, 学用文本

教育的本能不仅仅传授知识, 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常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这样拓展:同学们生活中常会有“暴风雨”的出现, 正是一次次的“暴风雨”, 使我们变得坚强勇敢。请用你的笔记录下那一次次动人的经历, 写出生活带给你的感悟。

请以“当暴风雨来临时”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400 字的作文。要求: (1) 结构清晰。 (2) 立意新颖。 (3) 重点突出。 (4) 借鉴《海燕》写作技巧, 锤炼自己语言, 妙用修辞。学生写后, 以小组为单位, 推荐一篇, 读给全班同学听, 与同学们交流。一组推荐赵瑞同学, 他以“暴风雨”象征自己学习中遇到的艰难挫折。描写他如何战胜自我, 告别网吧, 勤奋好学, 由一名后进生, 成为尖子生的曲折经历。他那清丽流畅的语言, 赢得同学们赞叹的掌声。二组推荐孟涛同学 (这位同学在一次车祸中右腿截肢) , 他以“暴风雨”象征自己成长过程的艰辛历程, 他述说了自己如何面对命运的打击, 自强不息, 战胜病魔, 身残志坚, 重返校园的动人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帮助过他的亲友、同学、老师的深深谢意。在他哽咽的朗读声中, 同学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不禁发出:“孟涛加油!”的呼声。

通过这一拓展训练, 学生把阅读文本所学习的方法技巧, 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文本学习中得到提高, 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晋) 陈寿.三国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神奇的一跤散文】相关文章:

古桥神奇名寺茶香散文04-09

神奇的草帽05-23

神奇鸡冠洞05-23

神奇校车范文05-17

神奇相框范文05-17

走进神奇教案06-20

我的神奇05-09

神奇的病房05-05

神奇的小孔05-06

神奇的芦荟05-27

上一篇:酒会轻松开场白下一篇: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