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保健技术自查报告

2024-05-21

母婴保健技术自查报告(精选4篇)

篇1:母婴保健技术自查报告

xx县《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

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自查报告

xx县卫生局

2014年10月24日

根据市卫生局、市计生局联合下发的(盐卫疾监“2014”32号)文件精神,我局于9月下旬进行了安排部署,组织局职能科室、县卫生监督所、县妇幼保健所对全县各医疗单位《母婴保健法》实施情况进行了自查,以促进《母婴保健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推动母婴保健事业发展,保障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将监督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1.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全县各医疗单位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母婴保健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依法执业意识和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妇女儿童服务。同时,县妇幼保健所对全县妇幼保健医生及妇产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使全体人员提高了‚三基‛水平。今年以来,县妇幼保健所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妇幼保健人员例会,先后举办了‚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和‚妇幼保健医务人员‘三基’训练‛等培训班,先后组织妇产科、儿科和基层儿保人员参加了‚全市产后康复培训班‛、‚全省儿童营养和心理行为发育进展-1-

学习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参训达160余人次。县妇保所还

先后深入到黄圩等镇区卫生院,举办村级妇幼卫生人员培训

班,不断提高了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2.加强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的督导。县卫生局制定下发了

《2014年全县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工作要点》、《xx县2014

年妇幼保健工作目标及考核评分标准》,明确了县、镇、村

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职责,并进一步量化考核指标和评

分标准、奖惩办法,为妇幼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妇保所认真履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职能,不断

强化对基层妇幼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促进基层妇幼保健工

作的顺利开展。8名基层分工人员能够按照要求,每月定期

深入到各基层医疗单位进行督导,对基层妇幼保健工作实行

每季度考核,通报考核结果,不断提高了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3.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许可和监管。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婴保健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

员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执行母婴保健专项

技术的准入制度,准确把握准入标准,卫生局每年组织对爱

婴医院、助产技术进行评审,凡人员不符合、不能开展相关

服务的,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取消其称号及资格,收回相关

许可证,近几年,我县通过评审,取消了6个镇区的爱婴医

院称号和助产技术资格,对其资源进行了重组。

4.加强“两非”管理。县卫生局与各医疗单位,各医疗

单位与妇产科及B超室,科室与具体工作人员签定了《‚两

非‛工作责任书》;各单位在妇产科、B超室等醒目位置悬挂

‚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警示及相关禁止规定文

件,在妇产科、B超室门前安装摄像头,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监管,向社会公示‚两非‛举报电话,加强社会监督,推进

相关人员严格守法。至目前,全县未发生‚两非‛案件。

5.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县妇保所举办了新版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班。学习了卫生部社妇司《出生

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指导手册》相关内容,对《出生医学证明》

签发、换发、补发以及办证资料的核查、归档等内容进行了

重点培训。每季度组织对全县各助产单位《出生医学证明》

办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加强和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

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妇幼保健专职人员编制不足,卫技人员结构不合理,严

重制约了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2.剖宫产率高,自然分娩率下降。

三、下一步打算

1.组织开展第二轮爱婴医院创建,进一步提升爱婴医院

服务水平;

2.加大《母婴保健法》执法力度,进一步推进各爱婴单

位依法执业。

篇2:母婴保健技术自查报告

根据安卫发【2015】33号文件精神要求,切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我院由院长牵头,积极准备。规范我院么应保健技术服务及服务环境,结合我院实际逐条逐项进行自查,现将我院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员要求

我院有妇产科医生3名,妇幼医生3名,其中副教授1名;主治医师2名,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人;其中取得助产技术人员 名;取得终止妊娠技术人员3 名;取得剖腹产技术人员3名;成立了独立的妇产科,配备有执业资格的儿科医师;和执业麻醉医师;每季度进行“三基三严”学习、考核,合格率100%。

二、房屋条件

我院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产科门诊、产科病房、产房、手术室等工作区域合理布局,规范服务流程。产科门诊诊断室20m2,产科检查室20m2,宣教室20m2,产科侯产区10m2,产科病床18张,独立的产房、洗婴室;周围环境清洁、安静、迎风。

三、设施设备

我院加大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投入,除完善了基础设施设备外,还采购了新生儿辐射台2台,电子胎心监测仪1台,胎心听诊仪5台,心电监测仪3台,除颤仪、呼吸机、麻醉机等一系列便于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设施设备。

四、急救药品

我院属乡镇中心卫生院,根据《国家基药》和《四川省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科急救药品产考目录》的要求,对产科急救药品进行排查,急救药品有专人管理,有药品管理登记册,各类药品均在有效期内,规范储存,摆放整齐,未发现药品过期、变质、浑浊、药品名模糊等情况出现。

五、制度

我院根据母婴保健技术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职责,规范服务技术责任到人,每季度医院进行考核督查。

六、质量管理

1、成立了“孕产妇抢救小组”以业务院长为组长,成员:妇产科、儿科、麻醉科、检验、护理等我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2、产科相关登记齐全,去年妇产科门诊量约 人次,安环 人次,人流 人次妇产科住院 人次,其中剖腹产 人次,顺产 人次,无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

3、禁止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性终止妊娠手术的行为,我院进行了广泛的医务人员和居民宣传教育活动,自查中未发现上述行为。

七、公共卫生服务

有专人管理《出生医学证书》建立发放登记册,《出生医学证书》与印章分别由妇幼医生和公卫科长保管。

八、技术水平

按照《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坚持以保健为中心,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妇幼卫生服务:

1、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对高危孕产妇逐级报告,分级管理;

2、坚持顺产和促进母乳喂养的各项措施,禁止向孕产妇及家属推荐母乳代用品,自查中未发现科室内张贴母乳代用品有关宣传资料,无推销或代售母乳代用品的行为;

3、认真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筛查率达100%;

4、我院还向孕妇发放了《孕产妇健康手册》、《孕产妇保健教育手册》等妇幼卫生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妇幼卫生知识,提高技术诊疗,特别是加强妊娠并发症,合并症诊治技术水平培训,降低剖宫产风险率。

2、加强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孕期管理及产后访视工作,按要求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早孕建长,高危筛查,对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等。

篇3:母婴保健技术自查报告

《母婴保健法》及《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落实情况总结

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印发萍乡市开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萍卫法监字【2014】25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我院对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1、我院在工作中落实了国家的妇幼保健工作方针: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2、认真学习宣传《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

为提高母婴保健法的普及率,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首先我们组织医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学习《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每年以《母婴保健法》宣传月、三八节、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以组织专家上街义诊、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不断加大《母婴保健法》的宣传力度,为开展母婴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3、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保障母婴安全

建立和完善了以区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并以各乡镇卫生院为基地,每月召开一次全区妇幼人员例会,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妇幼保健队伍的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每年进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未发现非法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

4、积极做好妇女、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查体、建档工作 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开展儿童健康体检工作,2014年3-6月份为7500余名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查体,均实行成本收费,受到了群众的好评。自今年9月份开始进行下乡入村为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配置下乡免费查体专用车、B超、心电图、化验等设备,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查体队,与计生部门联合,到9月底已为2个乡镇400余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并进行了管理。全区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积极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确保全年无孕产妇死亡。

5、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人员进行了调整,做到让新生儿家长放心、满意。今年1—9月份全院活产为531人,其中听筛511人,听力筛查率为95.87%,新筛409人,新筛率为76.74%。

6、加强了B超和从事B超技术服务人员的监督管理。按照上级要求,建立健全了B超室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了“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标牌,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等。

7、加强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确保签发规范。按照卫计委、公安部《关于统一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和有关补充规定,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由专人负责购买发放,并建立台帐。在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时,操作人员严格查验接生机构填写的《出生医学记录》等有关手续,按编号顺序签发并登记。1-9月份,共首次签发《出生医学证明》463人份,无一差错发生,首次签发率为87.19%。

8、加强了免费婚检工作,按照省、市、区的相关要求,我院积极开展了免费婚检工作,通过宣传、发动、组织、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我院的免费婚检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1-9月,免费婚检2950人,免费婚检率为93.71%。

我院在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在电视台、网络等发面的宣传要强化;

2、儿童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经费投入不足。我院名为全额预算单位,实际按差额预算单位划拨经费,业务开展的房屋设施和技术力量严重短缺;

4、各级政府部门对母婴保健服务的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从区级、乡镇级到村级的投入均不足;

5、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尚未建立完备,不能开展相关管理服务;

篇4:母婴保健技术行政许可工作报告

近日,根据《保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转发关于做好母婴保健技术行政许可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各卫生监督机构对所管辖的母婴保健技术行政许可现状进行调查。

经查,全市母婴保健技术行政许可依法开展工作卓有成效。一是依法审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事项。按照“谁受理,谁审批,谁把关,谁负责,谁监管”及“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审批,分级管理。二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程序审批,时限内审批,结果公示于各机构网站。

三是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资质上报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印发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机构、人员核发文件;统一提出相应的核发证件提交相关材料目录;统一在规定的法定时限内延续《许可证》、《合格证》,统一培训考核;四是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实行证件到期温馨提示、当场办结制、发放民情联系卡、开展网上邮件“直通车”等业务。

截止6月30日,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婚前医学检查42家、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0家、结扎手术70家、终止妊娠手术77家、助产技术89家。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婚前医学检查166人、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0人、结扎手术362人、终止妊娠手术376人、助产技术1177人。

上一篇:迷人的春天英语作文下一篇:大学物理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