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延安观后感

2024-04-30

回望延安观后感(通用5篇)

篇1:回望延安观后感

近期,第十管理区党支部组织管理区的在职党员干部集体观看了《回望延安》的历史文献片,片中给了我很强的心灵震撼,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真实的认识,感触颇多。

《回望延安》让我深刻理解了我党执政以来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近代社会带领中华民族中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领导者,成为历史洪流中的中流砥柱,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延安时期确立了党中央领导核心,统一了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思想武装的政党才是有生命力的政党,只有听从党中央的领导统一领导,发挥看齐意识和统领全局意识,全民空前团结和统一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延安时期,从艰难困苦中逐渐锤炼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探索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的基本经验,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才,正是在延安,延安精神唤醒了中国人民,从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总书记重回延安时,语重心长地叮嘱全党,要不断接受“延安精神”的洗礼,我们回望延安,不是漫不经心地回忆,也不是漫无目的地回顾,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思想的淬炼、作风的检视。回望,是为更好的前行,当我们前行时,时间久了,就容易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我们就应该及时的回顾自己的初心,拨正自己前进的方向。回望延安,那是一个奋发进取的时代,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时代,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汲取最广泛智慧的时代,是锻造干部、培养干部的时代。

《回望延安》,中国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了燎原之势,中国革命从满目疮痍走向了辉煌胜利,中华民族从艰难困苦走入了富强振兴。延安精神,过去是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如今更是奋力进取、强国强党的力量支撑。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回望延安革命战争年代,一代代有志青年在炮火纷飞的岁月中肩负使命、砥砺前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放眼当下和平建设年代,虽然不用直面血雨腥风,但无形的战场暗流涌动。

我们身在新时代,依然被影片中那些革命精神深深感染。我坐在办公室中,脑海中回忆着片中的一幕幕场景,延安精神和作风激励我们努力工作,服务人民和社会,我也更加明白了在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在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或大或小的力量。今天的国家发展局面来之不易,我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为单位发展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我们要应坚持本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篇2:回望延安观后感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回望延安,那是一个奋发的年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一个党和人民、领袖和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创造英雄史诗的年代。

红日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多少鬼魅雾患!先辈们一路血战,冲破了敌人的封锁,诞生了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精神;他们扎根黄土地,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再次战胜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一次次的挫折,一次次的成长,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种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党—中国执政党的精神!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当今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党都走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和中国共产党一样。

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时代精神,看着宝塔山下的延安城焕发着新的光彩,黄土换绿装,旧貌换新颜,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一个政党由弱小走向成熟,一个国家由贫穷走向富强的伟大时代。在新一代党的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发展稳步向前,通向未来的梦想蓝图已经描绘,需要我们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拼搏、用踏石留痕的毅力去创造,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久久为功,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发扬下去,方能做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望延安,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道阻且长,我们壮志正浓,砥砺前行,乘风破浪,终会有时。

2党政机关干部

观看《回望延安》,细细品味我党崛起、民族复兴、国势强盛的精神内涵,真切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深刻与厚重。从1935年落脚延安到1948年撤离延安,党中共中央在延安生活、战斗了整整十三年。这十三年,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大发展的十三年;这十三年,是工农红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中国革命由饱受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十三年。

回望延安的崇山峻岭、窑洞宝塔,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处处物质遗产,更重要的是融入中华民族血液的延安精神。这种精神源自中华民族古老苍雄的胸腹,凝结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延绵至天,依然放射着耀眼的时代光芒。当我们以其精神价值观照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大业,特别是我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大丰”宏伟蓝图时,延安精神便极具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建设幸福大丰的征程中寄予其新的精神注解。

艰苦奋斗,创业立业。回顾艰难困苦的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使我们党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从大革命的失败走向解放全中国。我们党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大丰的发展势头喜人,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沿海开发明显加快,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社会民生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日趋提高。但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基础相对发达地区还比较薄弱,群众的幸福指数相对较低,推进大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整体水平,还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因此,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牢固树立为大丰发展事业而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始终与人民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奋力拼搏、不断进取,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来凝聚人心,激励全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大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情系百姓,亲民爱民。在延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全党认真实践,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人民服务”遂成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我党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其重要注解。古语云,“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意为为政者对待百姓,只要纯厚治理,多办实事,虽然没有说我是亲民的,而百姓都会亲近他。所以,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常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常思立身之本、做人之德、贪欲之害。

3回望延安》,我们应该望什么?

8月21日晚,央视综合频道隆重推出大型文献片《回望延安》。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凡历程。内容聚焦四大主题,即“形成一个核心”、“实现一次理论飞跃”、“创造一批基本经验”和“锤炼一支过硬队伍”,通过历史与未来等多维角度告诉观众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力量。

作为今天的一位共产党员,回望党在延安的那十三年光辉岁月,我们应该望什么?

一要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的凝聚力量。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的五大书记,组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积极抓生产、搞建设、强队伍,党的向心力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量空前增强。维护核心,就是维护大局。维护核心,才能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要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力量。中共在延安时期,王明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错误主张曾盛行一时,这是从国外照抄照搬的“本本主义”,这是脱离中国实际的“拿来主义”。为了让全党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正确思想路线,中共在延安发起以整治学风、党风和文风的整风运动。长达三年的思想整风运动,破除把马克思教条化的路线、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思想与主张,实现了全党思想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同时,中央领导人带头深入陕北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一切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的论断。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第一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飞跃,第一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这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过去,在现在、在将来脚踏实地,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三要望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的可取之处。延安这座山沟里的小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在短短的十三年内,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条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中共党员与平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员犯错,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共产党人贪污要受到严惩;无论何时,把纪律挺在前面;办事、决议等大力发扬民主,民主集中制得到丰富和发展;提倡并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教育并引导党员干部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一条条的经验,在今天来看,依然是管党治党的法宝,依然是值得推崇和倡导的。党要管党,就必须要从严治党,无论何时,这是共产党向前走的必须长期坚持和执行的原则。

四要望能够担当重任栋梁之才的培养秘诀。中共在延安时期,培养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造就了群星璀璨的人才方阵。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多座学府坐落延安,祖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奔赴延安。设立学习节,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延安成为了一座大熔炉,熔炼出大批栋梁之才。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前进的强大武器,正是一批批群英的共同努力,才让我们党走到了今天。新的时代,党对人才的呼声更为强烈,培养担当重任的人才的任务极为紧迫。延安时期培养人才的方法,对今天的共产党来说值得借鉴和创新。

篇3:回望延安

不无巧合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习近平曾在延安地区上山下乡,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道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延安时代开辟的现代知识青年的成长之路。用毛泽东在“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讲演中的话说:“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当时,一首陕北知青创作的长诗《理想之歌》,曾经点燃了无数热血青年的青春梦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配乐诗朗诵播出后,更将土窑洞的灯火、信天游的歌声烙在一代人的心中:

红日、

白雪、

蓝天……

乘东风

飞来报春的群雁。

从太阳升起的北京

启程,

飞翔到宝塔山头,

落脚在延河两岸。

……

40年后的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还畅谈起这段青春岁月:“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又来到下乡的地方,看望父老乡亲,代表党中央向老区和全国人民拜年,对围拢的群众说“我是延安人”,再次让世人的目光投向陕北,聚焦延安。

延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宋范仲淹在此戍边,留下千古传诵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现代延安以革命圣地闻名天下,人民共和国的点点滴滴无不在延安奠定基础并臻于完成。也正是延安时代,现代中国的政治革命与文化革命达到高度统一,“五四”新青年与亿万老百姓结合起来,先锋队与主力军会合起来,最终形成席卷天下的历史洪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有个比喻:“中国革命有两支大军,两个总司令,一是朱总司令统率的大军,一是鲁(迅)总司令麾下的新文化大军。”用当今学术语言来讲,延安时代不仅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价值发扬光大,而且为现代中国的新政治新经济确立了一整套强有力的文化领导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洁非在《解读延安》一书的结语中,列出12项“延安重大成果及影响一览”,第一项就是“建立了文化领导权”[1]。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不仅产生了一大批新文化的经典之作,包括诗歌、小说、音乐、绘画、戏剧等,而且锻造了一大批置身人民革命与历史实践的“有机知识分子”(葛兰西语)。仅从如下“延河边的文人们”及其历史功业,就不难想象新中国新文化的波翻浪涌,云蒸霞蔚:

留学生:王学文(留日)、何干之(留日)、叶以群(留日)、周扬(留日)、艾思奇(留日)、陈伯达(留苏)、师哲(留苏)、杨松(留苏)、冼星海(留法)、艾青(留法)、陈学昭(留法)、李又然(留法)、江隆基(留德)、高士其(留美),等等。

大学生:黄华、丁玲、吴伯萧、王实味、齐燕铭、范文澜、卞之琳、何其芳、张庚、胡乔木、王汝琪、蒋南翔、刘端棻、王大化、周而复、任仲夷、欧阳山尊、于光远、杨西光、邓力群、田间、陈传纲、李锐、胡绳、高原、朱穆之、顾准、刘祖春、吴光伟、龚澎、严慰冰、浦安修、韦君宜、苏灵扬、李慎之、王光美,等等。

专科生:杨献珍、王朝闻、钱俊瑞、李庄、袁庚、吴南生、陈叔亮、萧军、塞克、孔厥、胡考、贺绿汀、陈企霞、蔡若虹、刘大年、吴印咸,等等。

中学生:安志文、吴德、廖盖隆、吴冷西、田家英、贺敬之、冯牧、沙汀、陈荒煤、徐懋庸、郭小川、柳青、秦兆阳、刘宾雁、马宾、江青、叶群、戈扬、李鹏、穆青、王若望、凌云、马天水、聂元梓,等等。[2]

这个名单可以继续延长,即使新中国新文化的凌烟阁功臣,也有不少未列其中,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奠基人、百岁老人甘惜分,如邓拓、马可两位当年河南大学学子等。邓拓后以人民日报社社长和《燕山夜话》知名新闻界,并以史学经典《中国救荒史》入选首批“学部委员”;马可有《南泥湾》《白毛女》《我们工人有力量》等名曲蜚声天下。至于众多新文化的经典及其意义,对比一下国民党宪兵学校军歌与“红色经典第一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一目了然了:

整军饬纪,宪兵所司,民众之保,军伍之师。

以匡以导,必身先之,修己以教,教不虚施。

充尔德性,肃尔威仪,大仁大勇,独立不移。

克励尔学,务博尔知,唯勤唯敏,唯职之宜。

军有纪律,国有纲维,孰为之率,唯尔是资。

完成革命,奠固邦基,匪异人任,念兹在兹。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

文学博士朱鸿召在其第一部研究延安的专著《延安文人》,即后来再版的《延河边的文人们》一书中禁不住赞叹,现代急剧动荡的思想潮流与文化运动中,“组织最严,程度最烈,声势至大,影响至深的,不是发生在城市里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出现在黄土地上的延安整风运动。时势造英雄,20世纪中国的真正英雄,也不是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而是领导延安整风运动的人民领袖毛泽东”[3]。正因如此,新中国新文化包括新闻传播无不将延安奉为圣地,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经典影片《英雄儿女》中,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呼叫,也象征性表现了这一点:“延安,延安,我是851,我是851……”“文化大革命”后期问世的歌曲《回延安》传唱不衰:“一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桂林山水歌》作者、诗人贺敬之,更以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的《回延安》,表达了一种朝圣般的心情:

《延安文人》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在当今消费、时尚、后现代潮流中,庄严神圣的延安就像一大批现代经典的遭际,形容漫漶,精神消隐,尤其在一片解构反讽的虚无主义声浪中,延安传统往往横遭唐突。上焉者以形形色色的“忏悔录”要么痛哭流涕,竞相为当年的少不更事反省悔过;要么以学术之名深文周纳,指鹿为马。下焉者则不惜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一次,某校举行新闻师资培训班,应邀授课的一位学者不谈专业,不论新闻,而大讲毛泽东在延安如何天天吃鸡一类八卦,弄得年轻教师不辨真伪。我只好说,别的不清楚,但有个细节是真的: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毛泽东请他吃饭,仅有白菜、咸饭、一味鸡汤。也正是延安之行,以及国民党与共产党的鲜明对比,使这位爱国华侨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这个故事也见于朱鸿召的《延安缔造》,这部新书同他之前叫好叫座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一样,在我有限的延安阅读中均为难得一遇的佳作,前书47万字,后书27万字,加上《延安文人》,总计百万字,读来只觉其短,不嫌其长。对新闻人来说,这三部曲似的著作,除了意气风发的精神气息、高屋建瓴的历史视野、激荡人心的时代风云,更有许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故事与细节,当成长篇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来读均无不可。这里,刻意不提“报告文学”,是因为它们均属厚重严谨的学术研究与历史著述,只不过以传神的细节和生动的笔墨呈现而已。其实,这样一脉史传学统源远流长,从《左传》到《史记》,从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到张荫麟的《中国通史》,代为不绝。国家精品课《中国新闻传播史》配套教材、拙著《中国新闻社会史》,也多少借鉴了这一传统。这一传统的突出特点,在于让普通人也能进入纷繁复杂的历史,把握其脉络,认识其规律,感悟其道理。以延安为例,从朱鸿召的娓娓叙述中,宝塔山、延河水不再让今人觉得敬而远之,而成为活生生的、既可感可触又可亲可敬的革命圣地。下面我们就随便摘录其中几个故事:

1944年5月,从晋察冀边区到延安帮助建立广播电台的英国人林迈克……后来回忆说:“我们初到延安时,那里还没有标准时间。有些单位使用中国东部的华东标准时间,有些单位则使用华中时间,而延安地方政府则在他们的院子里安上一个日晷,时间是以太阳移动而决定的。这样多的不同标准时间当然会引起混乱。”由于他的工作是建立电台,并负责接受(收)和联系外地电台,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时间。于是,他致信毛泽东。“结果毛泽东先生让他的一位秘书给在延安的各机构打电话,询问使用什么样的标准时间最好。过了几天《解放日报》登出了一条新通知,规定延安就使用所处时区的时间,即中国中部标准时间。”

1943年2月4日,农历腊月三十,从下午到晚上,延安城南门外广场,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各界军民两万多人聚会,庆祝中美、中英订立新约,废除近代以来对华不平等条约。相互拉歌,领导讲话,群众欢呼后,锣鼓队、秧歌队、宣传队等近百个文艺团体,竞相表演,气氛热烈,广场上到处洋溢着一派火热的革命喜悦气氛。在人声鼎沸的歌舞海洋里,鲁迅艺术文学院派出150人组成的“鲁艺宣传队”特别出众。他们阵容强大……还演出新编秧歌小剧《拥军花鼓》,让人耳目为之一新。……他们且歌且舞,一唱众和,在群众中却大受欢迎。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猪羊出(哇)了门。/猪哇、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当他们唱到“哎哩美翠花,黑不溜溜儿花”的时候,秧歌队全体队员一齐非常热情地大声接唱叠句,为之帮腔,观众更是大笑不止,前仰后合,掌声雷起。开始,他们都以为演员表演精彩,观众才爆发笑声掌声。但后来发现不对,观众笑得有蹊跷。几场演出都是在这接唱叠句处引发全场骚动,散场后他们请教当地群众为什么,群众又都笑而不答,这就更奇怪了。后来,他们找到民间秧歌老把式,得到的回答是:“那是一句〔恶〕话(即不好听的话),是说男女下半身部分……”这才恍然大悟,他们后来将此处唱词改为:“哎哩美翠花,嗨哩海棠花。”

羊皮大衣,貂皮帽子,高筒马靴,史沫特莱是一身时装出现在延安一片青灰色军装制服面前的。与她形影不离的是一位年轻漂亮,长发披肩,大学毕业后写过诗,演过话剧的吴光伟(吴莉莉),时任史沫特莱的翻译兼秘书。平时偶尔和她们一起出现的还有那位浓眉大眼,最早奔赴陕北,被称为文艺明星的丁玲。[4]

延安是时尚的,延安是开放的。

中国现代革命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始于延安。在国民党军事“围剿”、新闻封锁的形势下,偏居一隅的陕北延安,能打开通向全中国、通向世界的信息通道,是远道而来的国际友人的功劳。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豪言壮志(语)传播给世界。白求恩从加拿大来到延安,坚持在抗战前线为八路军和根据地群众义务服务,把志愿者精神发挥到极致。朝鲜青年郑律成用自己的艺术才思,谱写了《八路军进行曲》,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5]

如果说2007年付梓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是一部珠玉满地的私人叙事,那么2013年出版的《延安缔造》则是一部气贯长虹的宏大叙事了。在这部新作中,朱鸿召博士以近50万字的篇幅,系统、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延安这一历史文本,揭示了100多年来仁人志士艰辛探求的中国道路如何在这里形成,描绘了新中国的雏形如何在这里孕育,勾勒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如何从这里起航。一句话,现代中国如何在延安诞生。即使如此,这部沉甸甸的力作依然保留了“日常生活”一书的鲜活生动、活灵活现。比如,除了字里行间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故事、细节、叙事等笔墨,在全书7个章节后面都有一个案例:斯诺在陕北发现了什么、陈嘉庚访问延安看到了什么、萧军在延安经历了什么、黄炎培到延安问到了什么、徐佛观(港台新儒家代表徐复观———引者注)驻延安观察到了什么、美军观察组为延安说了什么、梁漱溟两访延安听到了什么。再如,开篇就讲述了几个放弃大城市的优裕生活或社会地位,毅然决然奔向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故事:

黄华,第一个奔赴陕北的大学生

陈明,上海学生的请愿与斗争

丁雪松,一个重庆银行职员的爱国路径

黄华,燕京大学新闻系学生,同北京大学的黄敬、清华大学的姚依林等,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1936年作为斯诺的翻译来到延安,后任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明,北平“一二·九”运动爆发时,正在上海读高三,担任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后与丁玲结为夫妻;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去延安前在银行有一份待遇丰厚的稳定工作,1937年底她悄然离开重庆,春节前夕到达延安,脱下呢子大衣、丝绸旗袍,打上绑腿,系上皮带,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从一位城市白领变成革命战士……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如同漫漫长夜的北斗星、茫茫大海的指南针,延安就是这样强烈地吸引了成千上万向往光明、追寻真理的中华儿女,如长河大川一泻汪洋的抗大校歌,由“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的凯丰谱写,既体现了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愿,也抒发了黄华、陈明、丁雪松等一批爱国青年的报国情怀。

从朱鸿召的延安系列著述中,我不仅重温了耳熟能详的历史,获得了前所未闻的新知,而且体味了经典的意味。何谓经典?不谈学理与定义,仅从寻常事实入手,是否可以说,经典就是面临困惑,遭遇迷途,陷入混沌之际,能让人们重新清醒,豁然开朗,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东西。古典中国每逢天崩地坼、礼崩乐坏,总是返诸圣贤,解读孔孟经典,重新获得澄明、定力与方向,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现代中国,百年激荡,左冲右突,东进西出,最终在延安形成现代中国的类似经典。这一经典既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又契合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创造中,飞扬着正大光明的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现代灵魂。下面让我们以新闻界为例,重温一下这一现代经典。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闻界在“全面开放”的时代氛围中,乘长风破万里浪,为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与此同时,新闻传播领域也难免出现乱象。《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年度十大假新闻,最初希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没想到一直评到现在还没完没了。面对诸如此类新闻乱象,各方疾首蹙额,建言献策。主管部门十年来推行“三贴近”“走转改”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影响广泛,也产生了一批高水平、正能量的作品,如《人民日报》的《热血铸雄关》、新华社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济日报》的《国之重器声动九天》、《北京日报》的《赤脚医生———20世纪中国的温暖记忆》、《科学时报》的《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中国青年报》的《新教条主义的光荣孤立》、中央电视台的《新疆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迁徙的人》、《文汇报》的《曾维康:来自泥土上的低语》等,新闻行业的风气虽大有好转,但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大略说来,主要问题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业务问题,诸如采访不实、调查不细、事实不清,“客里空”现象五花八门;另一方面是政治价值模糊。北京大学青年学者王维佳举例说:“这几年很多中央媒体的传播内容,尤其是新媒体传播内容在文化品位和政治思想上对都市商业阶层和白领阶层的明显偏斜就很说明问题。”[6]

众所周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新闻史上的里程碑,由此奠下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制度、体制、传统等影响至今,科班出身者对其核心内容更是烂熟于心:“四性一统”(即党性、群众性、组织性、战斗性统一于党性),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调查研究,不尚空谈,消灭“客里空”,反对党八股……作为《解放日报》改版的一篇经典文献《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一切新闻学、新闻业的关键问题,一是新闻的本源,一是新闻的价值(不是“新闻价值”);一者涉及新闻的科学意味,一者关乎新闻的价值取向。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严肃的新闻学、新闻业无不遵奉事实第一、事实至上的观点,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先有事实而后才有新闻,乃是中外古今新闻人的共识与常识。陆定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于其他新闻学的地方,仅仅在于赋予这一新闻第一要义以唯物史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值得提及的一点是,2013年岁末与2015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分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按照唯物史观的认识论与方法论,陆定一对新闻学的第一要义作了经典阐发: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解释它,而不作任何曲解或增减。通俗一点说: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老老实实主义,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主义,就是科学的主义。

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因此,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

如果说关于新闻的本源,陆定一的观点与其他新闻学差异不大,至少尊重事实是世所公认的,那么在新闻的价值取向上,他的观点则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一言以蔽之地说:“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的第二个要点,就在于集中阐述这一新闻传播的群众路线及其价值:

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报纸,与人民有密切联系的报纸,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

这种报纸,不但有自己的专业的记者,而且,更重要的(再说一遍:更重要的!)是它有广大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非专业的记者。它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结合的方法就是:一方面,发动组织和教育那广大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非专业的记者,积极地为报纸工作,向报纸报道他们自己亲身参与的事实,因为他们亲身参与这些事实,而且与人民血肉相连,因此他们会报道真实的新闻;另一方面,教育专业的记者,做人民的公仆,对于那广大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们,要既做学生又做先生。

这一价值立场,上承“跻身19世纪最伟大新闻工作者”(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的马克思及其人民报刊传统“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下续中国共产党人及其党报党刊的政治价值与政治宗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访问《大公报》,应总编辑王芸生的邀请,挥笔留下一幅墨宝———为人民服务。如今,无论是在中南海的影壁上,还是在天南海北各种公务场所包括清华园的会议室门楣上,“为人民服务”这五个毛体大字都触目可见,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并视为理所当然。而这个现在看来如此普通的思想,当年却有着石破天惊的意义。因为,历史上何曾将芸芸众生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未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识。人民、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乃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和国塑造的核心价值,毛泽东更以一句震古烁今的口号,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这一现代价值———人民万岁!同样,延安之前,最优秀的中国记者,充其量也只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态,关注民生,鞭挞黑暗,呼唤光明,而不会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与亿万人民同甘共苦。直到《解放日报》改版,为人民服务才成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新闻观。《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如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胡乔木《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习仲勋《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等,无不高扬这一价值,将新闻与人民的血肉相连作为至高无上的价值皈依。

任何新闻学与新闻业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特定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取向。美国批判传播学者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明确指出,“美国媒介史就是一部大型公司利益持续不断、无往不胜的成功史”,“它的一切都是直接面向利润最大化,其他任何事情几乎都是公关”,“新闻自由意味着资本家自由地从媒体产业中捞取尽可能多的金钱”[7],等等。

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一向将科学与价值明确统一起来:科学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全面地、真切地了解世界,把握世界,解释世界;价值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地积极推动世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对照延安的现代经典不难看到,当下新闻学与新闻业一些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模糊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是远离甚至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与宗旨,一些名利双收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恐怕不仅淡忘了陆定一说的“时刻勉励自己,做人民的公仆”“千万要有群众的观点,不要有‘报阀’的观点”,有心无意地抛却人民记者穆青念兹在兹的座右铭“勿忘人民”,而且更以党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谋求个人名利甚或政治价值。

有一次,在办公室与学生聊天,谈及党性人民性的话题。他们倒背如流重复了一通“高大上”的话语,我说这样说固然不错,但似乎仅仅触及表皮,恐怕难以让人心服口服、入脑入心。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那么,这里如何达到彻底呢?如何彻底理解党性人民性问题呢?我说,是不是可以这样看:一方面,没有现代意义的先进政党,就不可能有人民这一政治主体。比如,古代中国有草民,有小民,而唯独没有现代意义的人民,虽然儒家一直讲民为本,君为轻,历朝历代也懂得载舟覆舟的道理,但这个“民”没有也不可能有当家做主的主体意识,小日子一旦过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然后改朝换代,一切依然如故。而人民以及人民性这一事物及其概念本身,无所不在地隐含着一套现代价值与启蒙理念,如自由、民主、平等,如民有、民治、民享,也就是人民当家做主。显而易见,这些价值不会自动生成,不可能自然而然落实在现实中、思想上,而是点点滴滴依靠先进政党及其历史作为,如“庶民的胜利”“劳工神圣”“男女平等”“翻身解放”“剥削压迫”等新词语新思想的生成等。就像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涌现的一大批新文化的经典:《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荷花淀》……诗人雷抒雁在人民共和国六十大庆时以炽烈的诗句再次抒写道:

宽皮带束紧着灰色的军装

短头发的女县长

以她洪亮的嗓音

把“人民共和国”译成亲切的乡音

让这新鲜的词汇

一遍遍撞击衣衫褴褛的

穷苦人的心

……

“解放”,“翻身”

共和国啊,最初的年代

那些赢得战争的大手

抖落了乡村千年的灰尘

一寸寸温暖着穷苦大众的心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现代的先进政党,就没有人民这种政治主体及其现代意识,由此说来,没有党性,就没有人民性。另一方面,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又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离开人民以及人民性,共产党及其党性就势必成为空中楼阁。毛泽东有个比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再好的种子,只有在人民中间,才能生根、发芽,才能茁壮成长。所以,共产党人必须同亿万人民结合起来,党性由此寓于人民性之中。总之,从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的视角看,党性与人民性水乳交融,就像一张纸的两面,无论怎样剪裁都相互依存。

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传播,一方面必须信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就是老老实实的态度与作风,既不弄虚作假,也不装腔作势;另一方面必须把握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而这一切,都在延安时代奠下根基,并形成《解放日报》改版、《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反“客里空”等一系列新闻经典。对于当下的新闻学与新闻业而言,价值问题尤为关键,用清华大学汪晖教授的话说:“中华民族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共同体,它的制度建设、社会政策和民族政策都必须考虑这一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即人民主体原则。”而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当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明确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2年后,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说道:“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由此引申一下,是否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新闻,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新闻。而这也正是延安及其历久弥新的现代经典留给今人的深刻启示。

摘要:<正>2014年,霜叶红于二月花时节,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是近30年来文艺界以及整个文化界的大事,自然引起海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也让人联想到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两次座谈会相隔72年,人世沧桑、天翻地覆,而一以贯之的还是现代中国即新中国的价值与灵魂,还是现代文化即新文化的精神气象与美学品位。不无巧合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习近平曾在延安地区上山下乡,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道走与工

参考文献

[1]李洁非,杨劼.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313.

[2]朱鸿召.延河边的文人们[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13-14.

[3]朱鸿召.延河边的文人们[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1.

[4]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23-124,148.

[5]朱鸿召.延安缔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8-9.

[6]王维佳.传播治理的市场化困境——从媒体融合政策谈起[J].新闻记者,2015(1).

篇4:回望延安观后感心得体会汇报

“红色朝圣地,历史出奇观;二万五千里,辗转到吴起;民族先锋队,兹此转危安。峥嵘岁月远,见物思人新;守业不忘祖,常念开国难;红旗不褪色,理想信念坚;中华复兴日,再上宝塔山。”还记得这首脍炙人口的《延安颂歌》吗?

看完《回望延安》这部振奋人心的红色大型文献片后,我的耳畔不由地响起了这首颂歌。我也更加明白和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提高素质和品德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为了加深对党和历史的认识,坚持勿忘历史,X的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X分局党支部近日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回望延安》大型文献片。观看影片结束,百感交集。就是从延安开始,长征结束的红军坚定地走向了抗日的前线,这坚定之心、抗争之心、奋斗之心坚若磐石,势不可挡。就是从这里开始,中国燃起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熊熊烈焰,这希望之焰,抗争之焰,奋斗之焰越烧越旺。就是从这里开始,年轻的政党日渐成熟,锤炼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集体,这坚强不屈的集体、这奋斗不息的集体、这充满智慧的集体,带领中华儿女走向胜利。

我们身在新时代,依然被影片中那些革命精神深深感染。我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手握着笔,头上是云卷云舒的蓝天,身旁是一起为防汛测报努力工作的同事,延安精神和作风激励我们努力工作,服务人民和社会,我也更加明白了在这个时代应尽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在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或大或小的力量。在水文站和测报一线,不能懈怠,不能马虎大意,要勇于担当付出,站好测报这班岗。这个岗位,平凡而不简单,关系江河安澜,关系着沿江人们安居乐业。

篇5:回望延安观后感

建设精神家园

——回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这一论断,距离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近70个年头。

回顾过往,不难发现,文化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昨天与今天,留下了鲜明而又特殊的印记。历史以其壮阔浩瀚的进程印证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一科学的论断。

一个民族,唯其拥有振奋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也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环顾当下,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涌,我们必须焕发文化的力量,激活熔铸于我们血脉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展望未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更要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用文化的力量传承民族血脉,建设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文化自觉凝聚兴国之魂,指引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奋力前行

5月的延安,草木欣欣,河水潺潺。

位于杨家岭的中央办公厅旧址,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如潮的游客排队进入一幢石砌的二层小楼,寻访那段流传至今的讲话——

时光倒流70年,那是1942年的5月,在小楼清爽的会议室和楼门前的小广场上,从各地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参加了三次全体会议,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两次讲话,最终整理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于1943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周年之际,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

讲话发表之时,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千千万万将士正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文化界名人和知识分子陆续来到延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最广泛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旗帜下……

那时,年仅17岁的于蓝就是其中一员。她期待着在革命圣地,用艺术奉献表达爱国之志。然而,很快,她发现,当地老百姓看不懂自己的表演。

今年已届87岁高龄的于蓝回忆道:‚当时搞文艺的很多人来自上海的亭子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与老百姓在思想感情上存在的差异,却苦于寻找不到方向。‛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的讲话拨云见日,廓清了文艺工作者的困惑。他们纷纷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

《南泥湾》《翻身道情》……一句句激情洋溢的歌词在当时年仅20岁的贺敬之笔下喷涌而出,他仿佛一夜间找到澎湃于心的灵感。此后,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诞生了。70年过去,这部歌剧从延安演到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几代中国人,成为经典。

今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的白墙上,一幅秧歌剧《兄妹开荒》的老照片吸引着游人的视线——

那是1943年2月5日,正值春节,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延安城南门外广场,观看这部反映陕北新生活的新编小戏。这次演出一改鲁迅艺术学院的传统风格,以陕北秧歌的鲜活灵动、黄土高坡的浓厚气息与农民熟悉的诙谐风趣深深感染了延安军民,产生了大大超出人们预料的轰动。

一种新生的文化理念由延安出发,以文学、歌曲、戏剧等文化形态承载起革命的斗志,形成强大而不可逆转的政治精神力量,穿越战火硝烟,传遍华夏大地,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谱写呼声。

我们必须记起这个民族存亡的特殊时刻,才能更深切地体味讲话在全国掀起的文化巨澜。

鸦片战争以来,一小部分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探索‚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文化救国‛,却终究事功未达,究其根本还是未能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也未能冲破传统文化的樊篱。

当代中国研究所学者曹光章说:‚五四运动‛开启了文化启蒙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第一步,却依然局限于一批知识分子的觉悟与观念,没能真正形成贴近民众的、系统成熟的文化理念表达。直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提出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主张,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文化救国的道路。‛

7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的文化救国之路,指引着中国先进文化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在民族兴盛的历史轨迹中留下耀眼的光芒。

70年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先进文化前进之路,在新时代新的历史高度有了新的阐释——

‚文化自觉‛醒目出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这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从‚三个面向‛到先进文化,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提高文化软实力,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断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和发展着讲话提出的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愈加坚定、愈加清醒、愈加自觉。

‚必须牢记,我们是为人民写,写人民,请人民评判。‛年近九旬的贺敬之说,‚必须牢记讲话教导我们的精神,才能更深切地体味它之于文化、之于中国的意义。‛

虽然也曾有过曲折,但70年穿梭,灯火不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前,站在保存着当年模样的油汽灯下,毛泽东发出的论断依稀回响在后辈耳边——

‚……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文艺为什么人的论述,较早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白烨说,‚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它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

让文化自信辉映华夏文明,注入13亿国人的智慧创造

70年前,讲话发表后,延安成为一片激扬艺术生命和人格力量的文学沃土——

诗人们开展街头诗运动,《东方红》《王贵与李香香》等诗作经与陕北民歌相结合,经久不衰。

作家们纷纷进入创作高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孙犁的《荷花淀》历经岁月洗礼,成为传世名篇……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看来,70年前,讲话唤醒了‚文化自觉‛;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实践中,给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注入更多的信心与活力。

白烨说:‚在不同时期,党都高度强调文化在整个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遵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切合实际和具有人民性,而具有显见的权威性、内在的引领力和强烈的感召力。‛

如果说70年前的讲话在‚文化为什么人服务‛这一重大认识问题上实现突破,那么十七届六中全会则为中国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展示了一种日臻成熟的文化自信。

今天,延安凤凰山麓,一座三层小楼内一间狭小的办公室,人声鼎沸。

‚延安是个小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但延安的文学传统一直没有丢,我们这里有高品位的文学期刊,还有一流的文学创作队伍。‛忙碌的《延安文学》杂志总编辑魏建国自豪地说。

1979年1月,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刚刚掀开一角,延安诞生了一本文学杂志《山丹丹》,也就是《延安文学》的前身。30多年过去,《延安文学》的变化与发展印证了一点:无论历经多少风雨和坎坷,中国文学始终沿着讲话既定的方向和路径,在文化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不断调整、不断前进。

事实上,不仅是文学,中国人对文化的畅想与表达也异常活跃:‚草根‛上春晚、DV拍电影、发微博成明星……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内在需求日益强烈,党对文化属性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化,在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方式上,改变了过去按计划统一生产和供给的模式,采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无偿供给,个性化文化消费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方式……‛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部副主任祁述裕说,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并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方式。

仿佛是一种热切的回应——

多年来,中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700余家展览机构免费向公众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十一五‛以来,中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翻一番‛,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5年的10.23元增加到2009年的21.9元,同比增幅114.07%。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壮大:2002年至2011年,中国电影年产量和票房分别飙升7倍和13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大国;‚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文化部部长蔡武说,‚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20%,预计2016年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曾几何时,‚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大国‛的评判,让中国人难以辩驳,陷入沉思。而今,中国井冈山的风光画卷淋漓展现在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屏幕,中国创意产品出口悄然占据全球市场五分之一,中国人的春节成为世界各国熟知的‚中国新年‛……

‚具有90多年建党史、60多年执政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意识到,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就掌握了国家发展的主导权和领导力,将会获得人民的信赖和认可。‛曹光章说。

将文化自强写入时代命题,建设伟大的文化强国

5月,正是播种的好时节。

39岁的延安市安塞县沿河湾镇边墙村村委会主任高万雄一边忙着自己果园的活计,一边组织村民为修建公路作准备,一边还惦记 着正在国外演出的村腰鼓队……

在陕北,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安塞腰鼓是一门家家喜欢、几乎人人都会的民间艺术。‚打腰鼓就是我们的生活,腰鼓往下一放,自己又是一个黄土地上靠劳动吃饭的农民。‛8岁开始学鼓的高万雄人称‚鼓王‛,担任村腰鼓队总教练。

边墙村腰鼓队早已舞遍全国。2009年,高万雄带着村腰鼓队第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60周年方队表演。2010年,他们第一次走出国门,到意大利罗马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

将古老的传统继承与发扬光大,是立志复兴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底气。

在曹光章看来,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积累,中国人正在从认识和理念层面深化文化自觉,从心理和气质层面展现文化自信,从战略和实践层面推进文化自强——

从70多年前创造了长征伟大史诗的红军战士,到当代的‚人民公仆‛杨善洲、‚中国好人‛郭明义……一个又一个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从联产承包到经济特区,从载人航天到北京奥运……一次又一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强化着共同理想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从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水墨‛印象到上海世博园区的‚棋盘‛规划,从荣登世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昆曲到遍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吹响了号角。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显现成效。2011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近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7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如今,一个文化强国的轮廓逐渐清晰——

对内表现为文化创造活跃,人民有文化热情,享受丰富多彩、积极乐观的文化生活,为中国文化而自豪;对外表现为中国文化及价值观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了解、尊重、接受以致喜爱,中国文化产品大量输出,文化产业占据全球市场重要地位……

中国正在以其特有的‚和而不同‛的理念深刻影响世界。海外舆论纷纷评论说,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发展实现和平崛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使中华文明更显厚德载物、会通天下的品质,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精神支柱。

背靠文明古国的丰厚积淀、坐拥文化大国的现实资源,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中国一道新课题:如何在萃取与借鉴的基础上,创新中华文明,从而贡献人类未来福祉?

又一次,中国共产党人给出答案——

2011年11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九次、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70年前,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从讲话发表的那一刻起,中华民族开始了一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化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

7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文明与中国历史纵横交汇的坐标上,历经盛衰荣辱的中华文明正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满怀自信,扬帆起航。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回望延安观后感】相关文章:

回望延安纪录片观后感12-16

回望峥嵘读初心读后感12-16

作文回望05-05

回望范文05-08

回望05-11

回望暑假作文05-16

参观延安观后感范文06-07

延安时代观后感范文06-19

延安之行的观后感05-11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07-04

上一篇:烈火中永生观后感1500大学生下一篇:探沂中学文明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