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心得体会

2024-05-14

实践创新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实践创新心得体会

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其逐渐向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这些需求逐步推动产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而“创新”两个字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成为最近几年越来越热门的词语之一。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9月的G20国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我们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中国发展正面临着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在我们中华民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趋势之下,各个行业,各个企业都在抓住国家改革创新的高速动车,加快自身的创新发展。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社会前进的牵引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必将被时间的车轮淘汰。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说明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学习创新实践能够使人突破思维之势,使思维发散化。同时也使人敢对公认的事物提出疑义,提出新的观点。改进事物的发展完善,同时创新实践课也能够启发人的想像,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使人在原有的事物上产生新的创造意识,使事物的性能达到提升。创新实践还可以使人具有发明的能力,总而言之,创新实践课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特别是对当今的大学生而言,因此我觉得应当在高校中鼓励推广该课程的开设与学习。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孕育着当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珍贵契机。

从公元前1829年的蒸汽机车,一直到公元前1909年的燃油汽车,从公元前100年我们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到公元前1450年的活字金属印刷机,科技创新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源泉,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要保障。是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是科学技术,是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辉煌灿烂;是它让全世界,甚至整个地球成为宇宙中一颗闪亮、耀眼的明亮之星。作为一名研究生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能用智慧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学习需要创新,搞科研更需要创新,那么要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要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任何事物都要有怀疑的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

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

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下面以马桶的发展进步为例讲述一下技术的创新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在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等上古时代,人类还未完全开化,过着树皮为衣,石头为器的原始生活,人类都是随地大小便。中国最初的马桶可以追溯到汉朝,《西京杂记》记载,那时候皇帝身边的侍从就备有一个让皇帝方便的东西,不过那时候不叫马桶,而叫“虎子”。“马桶”这个称谓最早追溯到北宋时欧阳修的《归田录二》中的“木马子”,后改叫“马桶”。在古代民间,人们把马桶视为生育的象征,是婚嫁时必备的物件。很多人家喜欢在陪嫁的马桶上写下“百子千孙”的字样。因此,这种马桶又被称为“子孙桶”。

而第一个实用性的马桶是由英国的贵族约翰·哈灵顿发明的。这是一个带有水箱和冲水阀门的木制马桶,这种马桶相比于传统的马桶,要方便得多,不过问题还是同样存在,比如排放问题等等。不得不说,英国人对马桶的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1885年,第一个陶瓷的马桶专利在英国诞生,这是一个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也是马桶革命的分水岭。

20世纪60年代之后,陶瓷马桶开始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人接受新东西的速度是迅速的,短短几十年,马桶已经风靡中国,无论是蹲式马桶还是坐式马桶,现在在中国的大小城市中都随处可见。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马桶也开始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到现在为止,智能马桶已经走过了四代历程。

第一代智能马桶叫分体马桶盖,是普通马桶和马桶盖的结合。第一代分体马桶可以随时拆卸,并且在智能芯板损坏的时候可以随时更换,马桶盖的价格区间在1500—3000不等,消费者更易接受。不像连体智能马桶一样坏了就不能使用,预测未来市场占有量还会更高。但是该种马桶盖安装拆卸麻烦,最主要的是在更换马桶盖时必须要注意改版与马桶尺寸相吻合。

区别于第一代马桶与盖板分离,第二代智能马桶则是普通一体机,马桶盖和马桶结合在一起。第二代智能马桶具有唯一性,纯正血统、简单粗暴,不能融合别的马桶盖,使用稳定性较高。该马桶的缺点是个别水键技术没有突破,陶瓷圈较宽,容易藏污。

第三代智能马桶是无水箱式马桶,它完全靠自来水管道的压力实现冲洗。其特点是冲洗能力强、造型漂亮、省水。第三代无水箱式智能马桶的生产技术水平趋于稳定,不亚于国外品牌。但是他的缺点是第三代智能马桶对水压要求高,普通马桶是靠水压的压力进行冲洗,而第三代智能马桶是完全靠自来水管道的压力来实现冲洗。

随着马桶技术的再次创新发展,第四代智能马桶问世。第四代智能马桶吸取了二、三代智能马桶的长处进行融合,技术要求不是一般的高。通过不断的升级换代,第四代智能马桶具有水压低、冲洗能力强、静音、省水等特点,功能强。特别是在核心电子方面,相对于前三类智能马桶来说更稳定与安全,同时其准确性也大大提高。

虽然马桶在不断地创新改造,其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比如马桶除臭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令马桶界的相关人士头疼的问题。

目前人们居家马桶除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清洗除臭法:卫生间里面的臭味很大程度上是由马桶产生,这就需要对马桶进行清洗了,最好选用清洁清香两用的洁厕剂,即清洁又除臭,效果会比较好。

2.火柴除臭法:入厕后,划根火柴,让其充分燃尽后丢到马桶内,可以道道轻微的除臭效果。火柴头的药物有硫、二氧化锰、氯酸钾、玻璃粉等,和火柴盒的磷面摩擦发火,使火柴头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可以和厕所内的氨气反应。

3.可乐除臭法: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可乐还有除臭功能,在卫生间的马桶里倒入可乐,对清除臭味是很有好处的。

4.水果除臭法:取新鲜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后,把橘皮洗净揩干,散放在卫生间四处,可以达到良好的驱除异味效果;吃完釉子后,把釉子皮洗净揩干,放在马桶的蓄水箱上,也可以去异味。

5.香醋除臭法:在厕所内放一杯香醋臭味便会消失。因为醋分子可以和氨气发生反应,生成没有异味的醋酸铵,那样就能达到卫生间除臭效果了。有效期为六到七天,可以每周换一次。

6.新鲜植物除臭法:卫生间除臭还可以使用清新的植物来完成,吊兰是净化空气的好帮手;常春藤可以净化空气、杀灭细菌;另外薄荷喜光又耐荫杀菌又消毒,它的气味浓烈,可以压倒厕所的臭气;柠檬草有清新的香味,可以减轻卫生间里的异味。

虽然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臭味的扩散,起到除臭的作用,但是他们往往产生的效果比较差,并且能够维持除臭的时间比较短,因此有人发明出了智能马桶芯除臭装置。

马桶芯是一种集成高科技电子模块组成的马桶保健产品,它具有杀灭马桶里的细菌和消除大便臭味的功能,它通过保护人类在大便时免受细菌和臭味的侵害,最终达到让人类更健康更长寿的功效,被誉为人类健康长类的H元素。

马桶芯根据空气负压技术,利用冲水道作为吸气通道,通过排水阀的中空通道,将臭气完全吸进除臭功能盒,再经天然除臭介质快速过滤,将各种有害气体净化后排出,从根源上解决了臭味问题。惠尔洁马桶芯首创三重除臭技术:第一重是水过滤除臭。中空排水阀顶部设置电机进行抽气,抽气过程中会在马桶内腔形成空气负压,使排泄过程中释放的臭味气体通过座便器坐圈下面的出水口进入马桶冲水道中,利用水溶性气体(如硫化氢、氨气,悄酸等)易溶于水的特性,部分气体会溶解于冲水通道内腔的潮湿水雾中,水过滤后的剩余臭气则会通过中空排水阀通道,进入第二重除臭系统。第二重是触媒除臭技术。经过第一重水过滤除臭技术后,剩余的臭气会继续和触媒接触,臭气中的某些成份在触媒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无污染的CO2和H2O等物质。由于触媒只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可反复使用,无需更换也不会降低除臭效果。第三重是水汽溶解除臭。经过第一、二重除臭系统后,臭味的除臭可达到85%以上;而剩余少量的未过滤完全的臭味气体还会继续溶于马桶水箱的水和水汽中,可达到95%以上的除臭效果。

通过这一学期创新实践课程的学习,我收获颇多,这主要是在思维方式的收获上。创新实践是一门很有学问、最能锻炼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它所强调的不是单一的某种理念的创新方法,而是重在培养我们学会如何举一反三,如何学习、运用以及创新出一个方法。所以说我们在运用某一种创新方法时,本身也就是在创新,而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的积累,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逻辑思维能力。

篇2:实践创新心得体会

08110115 李成奇

时光飞逝,转眼间创新实践已经有一年了。回顾这段创新实践的日子,真的感慨万千,有辛酸,有喜悦,当然更多的是收获啦。在这期间我最大的收获是:第一,通过实践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了,从实践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通过自我学习和老师的帮助,加强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精神;第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成长。

创新实践项目,体现在两个词上面。一个就是“创新”,另一个就是“实践”。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创新贯穿于人类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枢纽、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丰富了社会的财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新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是难以适映现代社会的。所以说,勇于创新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实践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实践,也只是夸夸其谈,毫无实际意义。学校之所以重视我们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就是想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将新的创意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利于我们良好素质的培养。同时,我们创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我们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只有你亲自做了,体验了,才会有新的感受,“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重于实践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新形象。

我们的课题是关于光伏切割废液,我是一名学习精细化工的学生,当然面对最多的就是研究,实验成了我们的必修课。说到实验,那就是一种实践,自己动手,亲身经历。在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是一些基础课的学习。刚开始进行项目的时候,因为实践能力的欠缺,起初做起事来总是笨手笨脚,也觉得挺辛苦,不过在老师和同学的的关心和帮助下不断进步和成长。于是我决定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后来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通过虚心请教,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解决了很多专业上和技术难题。

“理论来源于时间,理论最终用于实践”,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平时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带着自己的疑问去学习了解制作设计塔板、精馏分离提纯等有关方法。在这次实践中都得以解答,并进一步让我深刻地理解、体会和证明了理论知识,让自己有了深刻地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为一个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学习就是首要任务。学习学不好,事情也很难做好。大学生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行万里路,从实践求真知,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篇3:小学数学教学体会与创新实践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最佳良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教学尝试, 笔者在教学中, 主要以鼓励为主, 如一年级的小朋友, 很常见的问题是计算的速度慢和正确率低。而这两个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影响最大, 也最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笔者考虑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始, 利用数字卡片、算式条、速算本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如果学生上课时能第一个算出结果, 那肯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 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数学教学中, 笔者体会到, 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 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 求知愿望强烈, 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入手, 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生活是最好的教师,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也强调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确实, 认识人民币, 认识钟表, 加减, 统计, 质量单位, 长度单位等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 都在生活中可以得到很好的练习。

二、让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让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 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1]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 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 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 教师们必须“秉承数学源于生活, 并用于生活”的原则, 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 必须认真学好数学。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 寻求它的源头, 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 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 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 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 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 就能变抽象为形象, 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变怕学为乐学。

(三) 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 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 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 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教育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2]小学数学中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在教师的指引下, 用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积累知识、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学习形式, 是一种新式的学习方式, 得到学校和教师的一致认可。

(一) 给予学生自主性接受知识的机会

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下, 研究性学习被提升了一定的高度。数学教师要更新已有的教学观念, 相信学生的能力, 让他们自主地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基础上学到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涉及探究式试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学习资源自觉的寻找资料, 与他们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给予必须的指导, 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3]比如, 在讲授“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物来教学生测量长、宽, 再对图形面积的原理进行适当引导, 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真正搞懂“面积”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的课桌并计算结果, 看看谁的计算结果最准确。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性积累知识的过程, 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和支持。

(二)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素质教育推广时就已经提出,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强调, 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及认知结构尚不成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大小问题, 而教师往往对之难以兼顾, 忽视学生的重要地位。比如在教“乘法可决”时,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过程中, 允许小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数学计算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让他们产生问题意识。然后给予学生学生多样的组织形式, 如个人独立研究方式、自由组合进行合作研究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树立学生在研究性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 引进情境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当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课堂, 用通俗易懂的例子解释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创设的情境有:第一, 游戏式情境。比如, 数学课堂中出现大量的数字、符号, 小学生感到很厌烦,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 可以加入少量的游戏环节。第二, 问题式情境。例如, 教师通过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引入教学, 接着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去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大胆提出解决办法, 最后再引导学生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 都能够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三, 多媒体式情境。比如, 教师通过优雅动听的音乐, 鲜艳夺目的色彩, 五彩斑斓的图画, 富有童趣的卡通动画展示数学教学内容, 用直观生动的形式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理需求。[4]

摘要:小学数学不仅是数学学习的根基, 也是培养学生们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科目, 因此, 提高小学数学课题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体会,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幽然, 李燕.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之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2011 (09)

[2]张智丽.“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湘潮 (下半月) .2011 (04)

[3]朱海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2011 (32)

篇4:实践创新心得体会

摘要:在深入了解我国新能源行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对新能源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开设了“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课程。结合“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课程特点和相关专业特色,总结了教学实践经验,从课程开设的意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能源;创新实践;选修课

作者简介:张巧杰(1978-),女,山东济宁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白连平(1956-),男,黑龙江鸡西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JG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059-02

近几年,国家对新能源利用越来越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目前北京市较为重视“新能源”学科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议在有条件的院校建立新能源培训试验中心,以培养一大批能胜任新能源发展需要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系开设了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系列课程,将侧重于新能源开发与电机节能技术,专业特色突出太阳能发电技术、电机节能技术方面的能力培养。“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是新能源系列课程的开端课,是给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主要介绍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研究进展、主要应用及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基本理论、研究进展、作用与地位,了解新能源的特点应用及相关的政策。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对“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对开设课程的意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优化。

一、开设“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开设“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非常有意义。

“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共计32学时,其中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该课程属于认知课、基础课,开设学期较早,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世界能源状况和发展趋势、中国的能源状况和发展趋势、目前常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现状。课程涉及能源基础知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技术、海洋能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开设16课时实验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系统设计的概念,初步认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以后参加学科竞赛作准备。让学生有新能源的概念和认识,通过动手调试太阳能智能车,培养初步动手能力,提高实践兴趣,为以后参加学科竞赛打基础、做准备。

二、理论教学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技术,其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必须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以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改变以往“填鸭式”课堂教学,以“探索型”、“服务型”和“研究型”教学为主。由以往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逐渐向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开放型”实验转变。发展学生的开放式创新式思维,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

1.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和分类,涉及类别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小水电、海洋能、燃料电池等。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开发现状、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及发展前景,介绍了部分太阳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能发电、小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工程项目案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有些新能源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发展阶段,因此教学内容也要跟随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内容较陈旧,对新技术的介绍较少,一般只能作为参考教材。对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等选用教材章节内容。将查阅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和科研成果、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作为教材补充内容。既向学生介绍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介绍,也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推荐专业网络平台、论坛、科技文献,作为教学内容和课后拓展阅读材料,既将最新的科技知识组织到教学内容中,也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与时俱进的社会所需的新能源技术优秀人才。

2.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开放式、案例式、讨论式、新能源小系统设计实战式的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指教学内容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多渠道开放式的,可是选自图书馆,也可以是互联网。教师有引导性推荐一些主要参考书和阅读资料,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查找和组织学习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触国内外最新、最成功的教学内容和学科前沿信息,使学生了解科技的最近发展形势,站在学科发展的前列。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查找资料、组织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管理能力和自学的习惯。案例式教学将身边案例搬进课堂,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建立起系统设计概念,了解系统设计步骤、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等。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将学习过程转变成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提高的过程。新能源小系统设计实战是布置小型新能源发电系统,学生每3~5人组成一个开发小组,结合讲授的案例,自行设计小型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过程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求有设计报告,包括项目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主要程序流程图、实验验证等内容。

三、实践教学

本专业以工业电气自动化为专业方向,以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应用为专业特色,将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相结合。学生应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2010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此,应加强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环节。新能源发电技术属于工科,侧重于工程实践,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本课程实验内容在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自行开发的太阳能智能车实验装置上进行。该实验属于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综合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内容,涵盖了单片机、电机拖动、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起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综合训练的作用。其实验组织过程为: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标,查阅相关硬件资料;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参观实验装置,讲解太阳能智能车硬件结构以及软件现有的功能;教师给学生分组,每组3人,每组1台太阳能智能车,并选定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给小组成员分配具体实验工作,协调综合调试,准备讲解答辩等;分组设计控制小车的方式,然后在弄懂硬件的基础上编写软件实现其设计的控制方式;编写实验报告,老师组织答辩。经过该实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创新灵感和主观能动性,避免了实验结果千篇一律,抄袭等现象,真正体现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

四、考核方式

考核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考试有其合理性,但也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查。对于该课程,有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平时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含出勤率、提问问题回答情况、讨论课发言等;实验成绩由独立完成实验情况、实验报告和实验答辩成绩共同决定;期末考核采用大论文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种新能源,设计改新能源发电小系统,或者是课堂上未讲解到的新技术,借用国际会议的形式在全班宣读,其余同学可以就该主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既考查学生查阅资料能力和文献综述能力,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

“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前沿的选修课,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有待改进。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选择一本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结合各类新能源技术原理及控制技术的优秀教材;图片、动画等演示内容需要增加,涉及新能源发电原理、发电形式的演示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能源发电原理和能源特点;生活中应用实例太少,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如核能、海洋能等章节的一些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仍不能与实际工程中的能源问题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尚婷,童莉葛,王新立.公共选修课《新能源技术》的教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156-158.

[2]仲敏波,吉恒松,宋新南.《太阳能利用》课程教学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28):171.

[3]董军.适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新能源概论”双语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76-178.

[4]马明国,蒋建新.“生物质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64-67.

[5]付蓉,郭前岗,王瑾.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8):86-87.

[6]马海啸.“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11,(27):148,179.

[7]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8]张志英,材颖玲.新开专业课“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教学体会[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3).

篇5:实践创新心得体会

实验的时候,老师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并给我们做了示范。接下来我便开始动手操作了,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我有条不紊的连线,调试,记录数据。一个个难以测量的物理量,比如说微小的位移,转盘的转速等都通过各式各样的神奇的传感器以电学量的`形式测量出来。

这次创新实验虽然时间只有两天的时间,却使我学到了很多我所感兴趣的、觉得有用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的动手潜力、思维潜力、团队协作潜力都得到了锻炼。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我对传感器的创新性实验觉得很陌生,但实验完成后,我惊喜地发现,传感器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也是有广泛应用的,比如说食品生产线上控制灌装量的传感器。

篇6:创新实践心得体会

真的觉得学校工程实践这门课程特别好,它能真正让我们把学的东西用出来。如果不是课程数目限制,我是想把所有设置的课程都去体会一遍的。相比如坐在大教室听着老师在讲台上讲,工程实践也许累一点,但是我累的很开心。尤其是每当看到自己亲自做出来一件物品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工程实践脏,一天下来不是一手的沙就是一手的油。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工程学校的学生刚会用笔杆子是肯定不够了,既然选择了工程学校,你就要有下车间下工地的准备,要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决心。伟大的工程师都是从实践里走出来的,不是书本能够造出来的。怕苦怕累到最后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

再一个就是工程实践的授课方式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基本上是简单的讲讲基本理论—老师演示—学生模仿—学生自主创新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很容易让同学们接受,积极性也很高。相比于理论课上大批学生睡觉,工程实践则是另外一番,个个精神饱满。

工程实践课程让我学到了很多的课本之外的东西,希望学校能能够多开类似的课程。

篇7:创新思维实践心得体会

创新思维实践

个人体会

题目:创新思维实践心得与体会

学生姓名:闫伟光

学生学号: 140231112 指导老师:秦元成

2017年1月

创新思维实践心得与体会

创新一词经常被我们提及,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各大媒体里,我们似乎对它很熟悉,但我们若是静下心来,问一下自己,到底什么才是创新,什么才叫创新思维,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们对它是细思极恐的,一个我们经常挂在嘴边,天天念叨的词,我们却连它到底是什么都不知,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很浅陋,很浮夸。最近学校里组织了几堂关于创新思维实践的讲座,听完之后,我对创新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发现它并不只是一个空泛高大的名词,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对创新思维实践也有几点心得体会,故述之一二。

到底什么才是创新,什么才叫创新思维?这是我从创新思维实践的到的第一个答案。其实“创新”一词并不“新”,早在古代,我国的先哲就曾提出“革故鼎新”,去掉旧的,留取新的,只不过创新一词经过连续不断的发展,如今的含义更加丰富,也更加有时代感。具体说来创新就是从产生新的认识到认识用于实践的过程,前者得到的是认识成果,后者取得的是事实成果,举个例子,爱因斯坦推导出量子力学中重要的质能方程,并在二战时期将该理论用于了裂变式原子弹的研究,最终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他所提出的质能方程是前所未有的理论,这相当于创新中的认识成果;而裂变式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则属于创新的事实成果。而什么才叫创新思维呢!由字面上不难看出,创新思维便是指思维上的创新,一个全新的方案、观点、思路,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思维,其实严格来说创新思维与创新有着不同的含义,创新的包含范围比较广,可以是抽象的想法思路,也可以具体到一件东西,而创新思维则是指思维上的创新,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只是创新的一部分,一个阶段,创新包含了创新思维。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着重讲创新思维呢!这是由于创新思维是创新的精髓和内核,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有想得好,才能做得好。也就是说没有好的创新思维是很难有好的创新的,好的创新思维给出了创新的思路方法,让创新变得有理可依,不在盲目,更加高效。

我们该如何创新,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这是我得到的第二个心得体会。从第一个答案里我知道了什么是创新和创新思维,可是我们又该如何实现他呢,我们整天喊着口号这要创新,那要创新,但这样我们真的就能够创新吗,显然是不能的。创新首先要求我们要事实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自欺欺人,还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好的创新要先有好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独特的眼光和洞察力,具体起来,我们要有一定宽度的知识面,这样我们遇到了某些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突破口,触类旁通,这就如我们在有难题时,在本领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时,我们不放把目光移开,发散思维联系周边相似的问题,看看他们到底使用了何种办法解决的,再将类似的解决方法试着解决本领域的问题,聚合一下思维,这样往往会柳暗花明,事半功倍。其次,一个人的直觉和想象力对创新也是非常有用的,人的直觉是非常神奇的,他总是可以直接绕过一些弯路,直奔问题的核心,就如平时我们在作试题,当遇到一个我们都不知到该怎么解决的问题时,总有一些人可以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就会去问他是如何求出答案的,可是他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就是正确答案,有时候我们也想拥有这种直觉能力,可是我们发现这些人大多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同学,他们整天在学习做题,所以这些直觉能力显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要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获得这种直觉能力;想象力的存在使我们思维变得宽广,特别是在研究一些抽象的问题时,例如量子力学的研究,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研究少走弯路,更易建立起正确的微观模型,故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想象力的运用。

在我们所学专业到底都有哪些创新思维实践的方法呢?这个问题算是比较清晰的,因为各个讲座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别主要介绍了某一创新思维实践方法,下面我会选几个我比较典型的方法说一下我的个人体会。

从正交试验设计到均匀实验设计为我们的探索性试验设计减少了工作量,适用于水平数较多时的试验安排。以前做实验一般只有有两种或三种影响因素,都是使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探索的,但是随着实验复杂度的增加,相关影响因素水平的增多,正交试验变得越来越不适用,实验也难以正常进行,但是有了均匀实验设计的方法,对于多种因素影响的实验,也变得更加可行,但是由于均匀设计的试验次数较少,在进行较少水平数的研究时精度较差,故我们一般只将之用于多水平实验的设计。

组合法创新思维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这个研究方法非常有趣,它告诉我们一加一并不等一二,而有时候大于二,而这就是组合法的重要作用。组合法一般是根据特定的组合法则,运用数学、机械、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的手段,在材料、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将有关的一群客体进行有目的匹配,以满足某种要求,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例如在一些复合材料的研究里,我们想要得到一种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韧性的材料,我们表可以运用组合法来研究这种材料的合成,我们首先可以找一种高强度的材料作为增强材料,另一种韧性较好的材料作为基体材料,这样组合得到的复合材料便具备两者的优点高强度高韧性。故这种方法在材料科学工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生物仿生材料。这一课题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们总是可以听到一些新奇有趣的生物仿生材料的消息,足以看出它在材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上这堂讲座时,谢宇老师提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生物仿生材料----纳米防水材料,它是根据荷叶自洁效应仿生制造出来的,人们对荷叶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荷叶表面有非常多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研究人员设想若是研究出一种像荷叶一样可以自洁的材料,并做成衣服,那么这件衣服几乎不用清洗都可以保持干净,因为油污和水污根本沾不上。生物仿生材料的确有很强大的功能,想必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应用。

整体来说创新思维实践让我对创新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有关材料化学的创新思维及其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作为一名材料化学系的本科生,我对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认为应该合理的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将之用于相关材料的学习与研究,投入到化学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中,化工属于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它的好坏影响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中国化工的发展史,经历过高峰期,现在已经步入平缓,但化工在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创新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意味着突破,昭示着革新,创新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我们更要培养好创新思维,为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蓄力。即便以后的我们从事其他行业,我认为创新思维实践也是很有意义的一次学习,创新不分行业,不分领域,只要一个人拥有创新思维能力,那么他的价值将是巨大的。这次为期两周的创新思维实践讲座也算是我关于创新思维的启蒙课,受益颇多,有感于各位老师的耐心讲解,必将不负各位老师的期望,努力前行。

导师评议:

分数: 签名:

****年**月**日

系评议:

分数: 系主任签名:

篇8:创新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教育引导, 培育医院精神文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院工作也由以医疗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一转变, 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 培育有个性的医院精神, 也不能脱离这个中心。因此, 在新时期必须把以人为本, 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着力培育精神文化。一是积极引导职工认清形势, 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以职工活动为载体, 正确引导职工, 形成浓厚的医院精神文化氛围。我们举办了“新时期白求恩”、“病人在我心中”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和征文评比等项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院精神, 即: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 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 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这5种精神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医院长期遵循“以院为公、以德为尊”的院训和“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医德第一”的办院宗旨, 多年风雨兼程、长歌奋进, 凝聚了十几代“一医人”的智慧和汗水, 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鲜明的院风, 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省级雷锋式医院、市级文明单位、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市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市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这一系列荣誉称号就是长沙市第一医院三个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二、提高医疗质量, 改善就医环境, 注重医院物质文化

以环境为保障, 以质量为核心, 以技术为根本, 是医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亦是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必须保证门诊质量, 提高急救水平。我院在保证所有专科门诊正常开放的同时, 认真安排落实好专家门诊, 从而保证了门诊质量, 提高了疑难病的首诊确诊率。

改善就医环境, 简化医疗流程, 是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全院上下坚持挂牌上岗, 开展微笑服务, 规范职业语言, 杜绝服务忌语。在门诊, 推行“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内容包括8个方面, 即院长代表、导医导诊、方便门诊、审批服务、咨询服务、预约服务、便民服务、发放报告等, 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医患之间的零距离服务。此外, 切实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装饰院内外环境。门诊及病房设有中央空调系统, 大厅有电脑触摸屏、导医示意图、室内四季有花草, 在门诊各楼层设有候诊室, 有闭路电视, 有健康宣教专栏;各病区均配有病员浴室和IC卡电话;院内修造了花园, 有亭、廊、假山、草坪及喷泉, 绿化美化医院环境, 努力为病人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治疗环境。

三、规范医疗行为, 完善各项规章, 狠抓医院制度文化

规范医疗行为, 完善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 做到有章可循, 违章必纠, 这是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 我院在实践中着重做了10项工作: (1) 强化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 (2) 认真推行“病人选医生”制度, 工作的好坏优劣让服务对象来评说。 (3) 完善职业道德规章制度。 (4) 强化优质服务, 实施《岗位文明服务规范》。 (5) 推行医疗服务承诺制, 实施“社会服务八项承诺”。 (6) 发放《告病员书》, 签订《医患道德公约》, 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7) 进一步完善医德档案, 加强医德考核, 并把医德医风作为综合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挂钩并及时存入档案。 (8) 定期进行门诊、住院病人问卷调查。 (9) 推行公示制度, 实施“阳光操作”, 打造诚信医疗。在门诊、病房公布各种检查、服务项目及300种常用药品的价格, 并对住院病人实施“一日清单制”。 (10) 实施1次申告待岗制度, 只要因病员、社会人员、单位内部人员申告及各类考核中发现有延误病人抢救、收受“红包”等15个方面问题之一的, 一经查实, 实行待岗, 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四、几点体会

1、医院文化是极其重要的文化财

富, 在医院品牌价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份量。医院文化是一家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准则;物质文化是形成医疗价值观念的基础;制度文化是规范医疗行为方式的条件;精神文化是促进医疗技术进步的动力。

2、医院文化建设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

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使职工坚定了理想信念,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激发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院内形成了一个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向上的工作氛围。

3、医院文化建设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

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培育出良好的医院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熏陶下, 每位职工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在行为上得到规范, 在技能上得到提高, 从而塑造出一个较为完美的自我。

4、医院文化建设塑造了医院的良好形象。

医院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 展示了职工的精神风貌, 提高了医疗质量, 改善了服务态度, 美化了“硬”环境和“软”环境, 使医院以一个特有的精神面貌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5、医院文化建设一定要抓住关键。

上一篇:地税局年终述职报告-地税局述职报告下一篇:五上分单元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