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2024-04-14

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精选14篇)

篇1: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国培计划(2018)”——中阳县农村中小学幼儿教师“送培下乡”培训项目枝柯中心校实施方案

各小学: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全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集合我镇各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为做好送培下乡培训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主题

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二、培训目标 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我镇各小学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具体目标

1.通过名师的示范引领,加深我镇教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和职责的转变,提高其对新形势、新理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通过省级名师和当地教师“同课异构”的主体研修方式,聚集真实课堂的实践性环节,发展我镇教师的开放性、多元化思维,有效提升其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

3.结合“同课异构”的主体研修方式,开展现场诊断、评课、议课等参与式活动,增强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行动观察、自我反思、感悟体验、行动设计等有效教研的专业引领能力。4.搭建名师、教研员、我镇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经验分享,解答教学疑惑等研修方式,促使我镇教师主动规划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提高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能力。

三、培训对象、分析及培训时间、地点 培训对象:我镇各小学幼儿教师

对象分析:参加培训人员为我镇各小学、幼儿一线教师。经需求调查分析,部分教师存在教育教学理论相对匮乏,教学实践经验缺失,知识更新缓慢,获取信息的渠道少等问题。他们对在新教育理念下该如何去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存在较大的疑惑和渴求。

解决思路:针对我镇小学、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施此次送培下乡培训项目,使我镇教师有机会近距离,面对面的同各级教研员、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愉悦、深入、开放、多元的思维碰撞分享。

培训时间:2018年10月17日——2017年10月18日 培训地点:枝柯小学、枝柯幼儿园 后附:培训课程安排表

篇2: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为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合作,城乡教育和谐均衡发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28日,龙市镇中心校“送教下乡(结对子)”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云龙小学房秀兰老师承担四年级语文教学,龙市中心校周开玲老师承担三年级数学教学,福庆小学刘凡煜老师承担二年级音乐教学。三节优质课充分展示了三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风采,展现了课程改革的累累硕果,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下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所赋予课堂的新的活力。

此次研讨会由中心校薛晓幸主任主持,各校老师对三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从而激励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教师个人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最后向元彬校长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的发言,高度评价了这次活动的意义。

龙市中心校

篇3: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难度过大, 学生缺乏参与热情。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 兴趣及认知水平的活动。否则学生会出现畏惧心理, 而使活动成为老师表演的独角戏。

例一:本次“送教下乡“我上的是八下unit7的阅读课, 主要话题是礼仪。主要内容为礼仪的重要性及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并运用本单元的主要句型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th.?Could you please (not) do sth.?对不文明现象提出意见。一开始我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图片来教学本课新单词, 学生很有热情, 学得较轻松。但好景不长, 紧接着我为了让学生关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设计了一个对比中西方礼仪规则的活动。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bout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学生一下子懵了, 个个低着头, 生怕被提问。只有个别学生在下面低声说shake hands, hug, kiss等词汇。这个活动设计的想法不错, 但难度过高。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想到很多, 更何况还要用英语表达。如果把活动设计成Read these etiquette rules, are they Chinese or western?就能降低难度,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不同的礼仪知识, 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活动要求过杂, 指令不清, 可操作性不强, 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可太贪心, 一下子要求达到多种目标,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目标, 并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清楚的指令, 这样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

例二:还是以我“送教下乡“的课为例来证明此观点。在一系列教学活动后, 学生开始接触课文, 我当初设计的是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with it in a low voice,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因为本课生词较多, 进入课文前已花了很多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 我要求学生同时完成这些任务, 以便后面有更多时间来拓展课文内容。殊不知这是一大败笔, 学生对于这么多要求, 不知去完成哪样, 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该要求分解成两步就能达到目标了。First listen to the tape, find the answer to one question;then read it in a low voice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other questions.

3.课堂活动为活动而活动, 缺乏教学有效性。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 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 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这种课堂教学活动看起来花哨热闹, 却可能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 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 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例三:我曾经观摩过一节公开课, 内容是八上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该老师在教学了一些单词和如何制作一杯奶昔的简单步骤后, 便拿出了准备好的果汁机, 各种水果, 牛奶及刀盘等工具, 现场演示了制作过程, 再由学生上去操作, 最后把做好的奶昔分给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享用。整个活动热闹非凡, 耗时半节课, 学生很感兴趣, 纷纷要求动手, 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语言训练很少, 此活动的设计没有多大意义, 让人感觉兴师动众, 却效果甚微。

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 坚持面向未来, 立足课堂, 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可以从“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预设。所以教学目标是否有效是一堂成功的课, 一次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2.活动设计时要注重开放性

要想使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展示。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 要多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这样的语言教学才更有生命力, 才能使英语真正走近学生生活, 引导他们用英语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

3.活动设计力求多样化

一位成功的教师总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活动,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好比万花筒, 根据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学生, 教师可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就组织形式而言, 可以是个体活动、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等;就活动形式而言, 可以是采访、调查、小组讨论, 集体辩论等。

篇4:提高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

1.设立门槛,择优选人。送教是否成功,第一要素是选择合适的送教人选。为保证送教工作的常态化、有效性,我们确定了送教人员的门槛标准,专门建立了送教教师的人才库。送教人员由幼教系统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及获得省、市赛课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对送教人员的工作单位、教学情况、教学特长、历次送教情况逐一进行登记,把好送教人员的筛选关。根据送教主题和各人的特长确定每一次的送教人选,确保送教人员年龄结构有梯度,经验能力有互补,教学风格有差异。尽量不在一个单位重复选择送教人员,也不在短期内重复安排同一教师送教,以免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们将送教下乡情况作为职称评定、晋升、评优的依据,并纳入到年度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履行示范引领任务情况的考核,强化送教人员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送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针对实际,按需送教。送教下乡活动中,来听课的是广大的农村幼儿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送教内容时要从农村幼儿园实际出发,面对农村幼师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活动。一是订单式送教,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征集到的需要送教的课题落实到每个送教者,要求他们根据确定的内容备课,实施“点菜”送教,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的、喜欢听的课。二是专题性送教。我省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配送的电子白板分到各镇幼儿园后,教师普遍反映不会用,我们就组织教师专题送教到各幼儿园,既有电子白板运用的实际操作学习,也有教学示范活动,帮助农村教师解决难题、困惑。三是引领式送教。为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我们及时组织专家送教到农村幼儿园,既有理论讲座,又有现场活动的展示分析,引领农村幼儿教师学习、领会、落实《指南》精神。

3.以质为本,优化活动。送教下乡活动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开阔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实施保教活动的水平。在送教内容确定以后,我们组织送教者精心备课,反复研磨,在活动质量上狠下功夫。对已获奖的成熟优质课,我们要求执教者根据农村师生的实际情况再次备课,进行二次改编,如降低教学难度,改进教育手段,用实物、图片代替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活动返璞归真、走向自然,使农村教师在分享优质资源的同时感到学得上、用得着。对点题的送教活动,要求送教者所在的幼儿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一人送教,全园参与,和送教者一起备课,反复研磨,保证活动质量。同时,我们还要求送教者充分了解送教幼儿园的实情,积极应对突发情况,适时调整送教策略。如有位送教老师原先准备的送教课为大班音乐活动“买菜”,但到了送教的幼儿园,发现该园晨间活动已经选用了这个音乐,孩子们都会唱,怎么办呢?正在大家焦急的时候,送教老师说“那我就顺势上第二课时吧”,她从容应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歌曲仿编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5:送教下乡活动简报

为了带动我县偏远农村学校不断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需要,给我南明中学教师提供直观的学习途径和有效的教学指导,服务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同时让农村孩子感受县城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县教育局针对南明中学的“送教下乡”统一部署,4月13日,在县教育局曹安国副局长的带领下,县教育局教研室杨秀怀主任及其杨通刚主任一行,组织部分优质骨干青年教师赶赴我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

4月13日上午,剑河民中和革东中学共5位县级骨干教师分别献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共5堂示范课。同样,作为学习交流,我校也相应要求以上5个科目的教师各上一节探讨课,便于送教下乡活动组的指导

篇6:送教下乡活动心得

门古寺镇五谷小学

程婷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诊断示范和集中送教,第二阶段的研课磨课,第三阶段的成果展示以及第四阶段可谓环环相扣,让我们收获良多。

第一阶段的诊断示范课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一次考验和磨练。我们都是刚刚踏入教师行业不久的年轻人,对教育这个行业可以说很迷茫,特别是对课堂的管控能力还很欠缺,我们急需前辈的指引,所以安排这样一次活动,让我们将自己的课程展示在全县教师面前,接受各位前辈、各位优秀教师的批评指正,这对于我们新进教师的专业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集中送教这个环节让我们有幸学习城区里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虽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并不自卑,更不会气馁。因为优秀教师是我们终身学习和奋斗的目标。第二阶段的研课磨课活动可谓集思广益、意义深远。不同的人同上一堂课,听课的所有成员分学段、分小组对课程进行评议,最后小组推荐代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层次有好的,有不足的,好的而我们正缺乏的就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足的需要谨慎的地方也是我们需要留心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想如果这堂课是我上,我该如何上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三阶段的成果展示课其实就是教学竞赛活动,活动的主体还是青年教师。学生需要竞争,老师同样需要。本阶段的活动给予了青年教师充分的平台,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学习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后两个阶段正是我们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时候了,如果我们优秀,那就以实力证明我们优秀,如果我们还不够优秀,那么就向着优秀的目标迈进。

篇7:送教下乡活动记录

12月13日,剑河二中送教下乡活动到我校,剑河二中二十多位语文老师集中到我校授课、听课。现在将活动记录如下:

一、听示范课

1、我校王爱英老师授课《变色龙》。班级:九年级一班

2、剑河二中王安福老师授课《曹刿论战》。班级:九年级四班

二、评课

1、我校王爱英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课文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二、说学情:本文的学习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学习,他们对小说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 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运用动作、神情、对话表演小说的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具体特点,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19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把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描写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三、说教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本课主要使用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采访法讲故事法。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都是以分组合作的形式,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探究,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根据这一思想,我把这堂课设计为“角色体验”的形式:化身法官,让学生在分析案情中把握情节;在模拟审案中进行角色体验,感悟人物的心理;化身记者,在采访中揭示人物内心,理解小说主题;化身讲述者,在讲故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剑河二中王安福老师说课:

一、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题目是“论战”,文章就围绕曹刿论作战的道理,因此全文对战争的过程没有一一展开,仅一笔带过,而将重点放在曹刿“论”战略、战术和战后论述战争成败的原因上。在论述中鲜明地刻画了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为了突出人物曹刿,而以庄公为衬托,通过二人针对战争问题的对话,生动阐明了战争中取胜的原则,就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道理。

我今天所讲是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初步完成了文言词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合作疏通了文意,所以今天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课文内容。

2.围绕“鄙”和“远谋”二字,赏析文中人物的形象。3.鉴赏本课的写作特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四班作为毕业班中的普通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也具备了初步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差的,动口动手的能力也较弱,并且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想象,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针对这一现象,我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

把握人物对话,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为:把握本文围绕论战为中心选材、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中注意的几点

针对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课文分析细致,注重文本的研读。任何答案的回答都以阅读文本为基础,文言文的阅读更是如此。我们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会读、会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层次上,文言文中的人物是栩栩如生的,文言文的语言是简练而生动的。通过细致的分析,也为最后人物形象的概括和写作特点的归纳奠定了基础,从而使难点变易。

2.将文言文字词的基础教学与课文内容分析相结合。在进行课文内容分析时,我也将文言文字词教学穿插了进去,让学生读,让学生翻译,适当提点重要的文言字义和句式,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分析。3.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往往考虑不是很周全,回答不是很到位。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逐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读而后思,或者把问题再具体细化,让他先解决小的问题,再一步一步解决大的问题。

4.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人人参与,人人有话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研读第一小节

(三)研读第二、三小节

(四)品读课文,赏析人物形象,鉴赏写作特点 我校杨昌辉主任讲话:两位老师的说课很好,说到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重要的是反思说的很到位。

1、王爱英老师:

采用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方式。老师创设了民主交流的活动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很愉快的。王爱英老师主要瞄准中考目标,侧重指导学生如何解读小说,在方法上肯下苦功,能在复习所学的小说文体知识基础上,以《变色龙》为蓝本,引导学生学会将旧知识迁移到新课文中来。课堂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师生互动频繁,效果良好。

王安福老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很多,我着重谈三点:

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

二、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看,教师用于对教学内容的讲述语言几乎没有。整节课,他通过不断地激励、启发、引导,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课堂上,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探究提示和学习方法指导,或朗读或思考,或批注或合作,完全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感悟,再借助同伴互助的力量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等新课标理念真正落在了实处。

三、有组织有秩序有实效的合作学习。什么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刻围成一圈展开貌似热烈的“讨论”吗?这节课上,王安福老师为我们作出了最实在的示范。剑河二中刘主任总结:

两节课亮点多,听完讲评后感受深刻。各位老师可以相互探讨。让送教下乡有实效性。

三个目的:本次送教下乡课达到了本次活动目的,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各校要组织示范课,做到精彩,亮点纷呈。让成功的案例发挥实效,起到辐射全县的目的,相互探讨交流的机会。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老师能扎扎实实的教,认认真真的研。

篇8: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研析片段一】好听的《苹果》歌大家唱

此环节为审美活动的起始, 师幼随音乐《开汽车》律动入室, 在情境中演唱歌曲《苹果》。

师:公园里的果树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苹果》歌, 听一听谁唱得最清楚。 (暗示幼儿回忆歌词、吐字要清楚) 幼儿随钢琴伴奏复习歌曲《苹果》。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宝宝唱的是红苹果, 你们还知道什么水果呢?它是什么颜色的?幼:黄香蕉, 紫葡萄……师:还有吗?我们把红苹果改成黄梨子来唱一唱, 怎么样?唱歌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大、张圆, 像咬梨子一样。 (蕴含尝试替换歌词、形象感知唱歌方法等指导要点)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 将“红苹果”替换成“黄梨子”再次演唱。

【研析】上述片段是建立在幼儿原有经验和基础上的复习活动, 教师根据幼儿的即时表现, 注重培养幼儿的吐字、填词以及歌唱能力, 帮助幼儿获得音乐审美新经验的提升。通过本阶段的热身, 幼儿的审美心理开始被唤醒, 对后续的音乐活动充满了期待。

【研析片段二】有趣的故事藏在音乐里

此环节是审美活动的主体, 在倾听、配乐讲述与动作表现中让幼儿感受A、B乐段不同性质的审美情趣。

师:秋天的花园真漂亮, 兔宝宝蹦蹦跳跳地出来玩了。有一首关于兔宝宝和妈妈捉迷藏的音乐, 很好听,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师播放完整乐曲, 并伴随音乐手持兔偶配乐讲述:A段, 天气真好, 兔宝宝一蹦一跳地在花园里玩; (教师操作兔偶, 随节奏语合拍蹦跳) B段, 这时, 兔妈妈来找它们了, 兔宝宝赶紧变成美丽的花藏在花丛里, 一动也不动。 (教师配合兔偶作静止造型状) A段, 兔妈妈没找到, 走开了, 兔宝宝又一蹦一跳地出来了, 玩得真开心! (兔偶随节奏语再次合拍蹦跳) 幼儿观看手偶配乐演示, 完整欣赏乐曲。师:小兔捉迷藏的音乐好听吗?什么地方是兔宝宝一蹦一跳的音乐, 什么地方是兔妈妈寻找小兔的音乐, 我们再来听一听, 一边听, 一边可以用动作告诉大家。 (播放乐曲AB两段) 幼:分段倾听音乐, 用动作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趣。 (幼儿均能准确地用兔跳表示A段, B段则停止兔跳)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 都听出了前面一段是小兔跳的音乐, 听起来一顿一跳的;后面的音乐听起来是连在一起的, 就像兔妈妈在到处寻找兔宝宝。 (教师用情境性语言帮助幼儿内化对不同音乐情趣的形象感知)

【研析】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 教师充分考虑了适合小班幼儿特点与水平的音乐感受通道, 通过配乐讲述、动作表现的感受方法, 让幼儿形象感知游戏情节与乐曲性质的关联。而且, 教师在几个细节处恰当地运用了节奏语、肢体语、情境语, 营造了浓郁的音乐审美氛围, 引领幼儿的审美心理由审美入境进入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审美情感等多种心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兴发状态。

【研析片段三】和兔妈妈玩游戏

此环节是幼儿对审美活动的高潮期待, 也是音乐活动教学的难点。在角色扮演、情境发问以及道具介入等方式中,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玩游戏。

师:你们想和兔宝宝一起玩吗?现在我们都来当兔宝宝, 请陈老师当兔妈妈, 仔细听, 什么时候是兔宝宝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什么时候兔宝宝变成了花和妈妈玩捉迷藏。现在, 我们就一起跟着音乐到花园里去玩一玩。教师扮演兔姐姐, 并请出配班陈老师扮演兔妈妈, 配合游戏。全体幼儿扮演兔宝宝, 在兔姐姐带领下, 初次听音乐玩游戏。 (B段处, 有部分幼儿仍在蹦跳, 被兔妈妈发现) 师拉着陈老师说:“兔妈妈, 你找到兔宝宝了吗?”陈老师答:“找到了几个。师对着兔宝宝问:“兔妈妈, 怎么会找到兔宝宝的, 你们知道吗?”幼:“有兔宝宝动了”“我没动”“我也没动”……师:现在我来当兔妈妈, 陈老师和你们来当兔宝宝, 兔妈妈想办法变化了一下音乐, 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 能不能听音乐的变化来玩。 (教师扮演兔妈妈, 佩戴头巾、胸饰以增加角色情趣, 和幼儿再次完整游戏) 师、幼跟随音乐游戏, B段处, 兔妈妈边找边加入提示语“没找到!” (暗示幼儿静止不动) 师:“我的宝宝, 你们在哪儿呀?”幼:“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兔宝宝兴高采烈地跑向兔妈妈。 (幼儿自发地与教师呼应, 沉浸在游戏高潮的愉悦之中)

篇9:新活动安排送教下乡

一、多措并举,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課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办学模式,其教学管理更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经验。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1首先要制定“送教下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2编制“送教下乡”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为了进一步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结合“送教下乡”教学模式和青年农民的特点,要编制学分制实施办法、教学点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教学条件保障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意见、考试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班主任管理办法、专任老师管理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考核办法、学生课堂学习出勤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办法,有力地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二、创新办学模式,符合农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在农民家门口为农民讲课与在校学生不同,它要求所开设的课程:一要与农民生产相关,二要紧贴农时,不影响农民正常农业生产,脱离二者就不能得到农民真心拥护,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院从这一情况出发积级做到了:

1实际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学校专门派出教师到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确定开设专业,由当地生产习性和农时确定授课计划,保证课程符合农民需要。确保送到农民家门口的教育老百姓喜欢听,用得上。

2农时决定讲课内容。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农时决定的,到什么时候讲什么课,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农民不用出家门、不耽误干活就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一年之际在于春,比如春季是通化地区水稻育苗的重要季节,怎样加搞好春季水稻育苗技术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步骤,也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时老师就着重讲解怎样精选良种,怎样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怎样加强秧田管理,怎样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这时主要以进入田间实践、教师辅导为主,学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践课题并上交记录和报告。

三、质量提升,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提高我院送教下乡教学质量。广大农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致富门路,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益,达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通过学习,各地涌现出一批靠科技知识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农民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促进了种、养专业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学员在一起学习的同时,经常交流各自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篇10: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12月5日,在区教育局教研室李伟主任的带领下,吕冬梅、冯璐、马银琴、邹建华四位名师来到我们沙土中心小学,在我校进行了教学活动和学科交流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我们沙土中心校的老师外,还有安兴中心校、皇镇中心校的老师。按照我校的安排,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听课,并结合听课情况在课后进行及时研讨,听课教师对这四节课感触极大,收获颇深,研讨气氛热烈浓厚,特别是数学教师吕冬梅和英语教师马银琴的课后交流,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学活动情况:

吕冬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年级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自主探究意识浓厚,学生人人动手,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齐全,时间分配合理,教学效果显著。

马银琴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英语课《Unit4PartALet’talk》,教态大方,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别具一格,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邹建华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体育《跳跃和综合练习》,课堂上教师语言规范,有激励性,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游戏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明显,特别是邹老师的课堂亲和力令听课老师深感佩服。整节课都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学生既学到了体育技能、又愉悦了身心。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年轻骨干教师极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展示了优秀教师的高超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冯璐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冯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在新授当中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位的作用和特点。让学生听完自己总结。在课件当中,冯老师采用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在图像上,用到了卡通图像,学生在看到这些图像时,都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但在听到了以儿童化、第一人称配音的声音时,又都听得非常认真。总结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说得非常好。课堂教学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我们今后努力方向:

1、我镇教师今后要认真钻研教材,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握教学目标及知识点、重难点,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尝试实践,把优秀教师的

课做为一面镜子和自己对照,在实践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

2、多进课堂听课,评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强交流、讨论,形成研讨的氛围。在听评课中找漏洞,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

3、教师要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爱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就是要真正找到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这样的爱才会是发自内心,持久的。基于这一点,教师更应该不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

4、要在基本功、亲和力,训练学生上下功夫,从听课中学生的表现来看,我们的学生见识少,胆怯心理严重,学生读、说能力都需加强,因此课堂不是十分活跃,这与平时教师对学生训练不到位有之间关系,今后这将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的地方。

5、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的日常管理。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的开展教研活动,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我乡的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开展活动的几点体会:

此次活动区教研室为我镇各小学校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四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思维活跃。送课的同时,他们将新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学方法带到了我校。此次送课活动如同雪中送炭,让我镇的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名师的风范。此次活动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老师,对我们以后更好的从事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篇11: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前几天,楼德镇六名英语教师参加了在新泰市实验中学举办的“泰安市初中英语送课下乡活动”,分别听了泰安市教育局送来的听说课、读写课、复习课各一节和新泰市教研室提供的一节讲评课,然后由齐鲁名师、泰安市外国语学校王校长对这四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泰安市英语教研室张主任对今后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泰市教研室卜主任进行了评课并对活动并对活动做出总结。参加活动的教师一致认为:这次活动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让人受到鼓舞,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从中吸取经验,改正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建出具有英语特色和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

四节课情况简介:

第一节苏老师上了一节听说课。内容是初三unit4sectiona部分。教师先提出问题:whatwouldyoudoifyouhavealotofmoney?要求学生根据下列情景提示说出句子:

篇12: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xx市xx区幸福小学的语文老师田x、数学老师杨xx,xx桥小学的英语老师牛x以及幸福小学的分别做了语数外三节示范课;xx镇小店学校的秦xx、李xx和王xx分别做了观摩课。xx民进社会服务部主任、xx小学体育教师杨xx给四年级学生演示了花样跳绳,并送现场捐送跳绳100条。来自xx镇的30余名老师参加了观摩听课。

课后,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盛xx、幸福小学书记白xx、xx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张xx,xx小学郭相茹进行了精彩评课。他们结合课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四节课进行分析,研讨,并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互动,老师纷纷发言,谈感想,谈困惑,谈收获,会场氛围非常活跃。全体参会老师都感到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一致表示欢迎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努力尝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提高xx镇的教学质量添光加彩。

市教科所所长韩xx、xx民进办公室主任原征和xx市教研室主任王文书也做了发言。对小学课程的改革、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篇13:送教下乡课要立足“乡土”味

一、挖掘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激发兴趣

由于“送教下乡课”不是对自己所教班级进行的授课,教师与学生彼此陌生,再加上教师授课方式的不尽相同,课堂教学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要营造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者必须高度重视“送教下乡课” 的引入和对学生信息资源的利用。

笔者听过一节《燃烧与灭火》的送教下乡课。教者授课并未从教材提供的演示实验入手,而是在充分挖掘学生熟知的乡村信息资源后,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上课伊始组织学生讲“火烧赤壁”的故事,以此引出“燃烧与灭火”的课题,又结合“火烧赤壁”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燃烧需要的条件,接着用诗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明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教师通过故事,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了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从故事引出课题到利用故事学习新知,教者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 充分利用了农村学生熟知的信息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引导

对于“灭火”的新知识学习,教师更是别出心裁,她用彩笔将“灭”字的“一横”圈了起来,连听课教师也恍然大悟:不就是捂住火,盖住火嘛!也就是灭火的第一种方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中国汉字的魅力,此处被教师挖掘得淋漓尽致,形象生动而又富有人性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农村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灶台做饭。烧水的时候,锅里的水溢出来有可能将炉火熄灭,教者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学生掌握了灭火的第二种方法。教师又启发学生:火烧赤壁时如果没有可燃物,会有这个千古流传的绝唱吗?至此,教师已让学生顺利掌握了灭火的三种方法。

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从火烧赤壁的故事入手,从汉字造型入手,从乡村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对原来的教材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于无形中传授给了学生,使学生终身难忘。

三、依据农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如果要我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也就是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进行教学。

由于送教下乡课面对的是农村学生,虽然近几年来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有了极大改进,教师培训也如火如荼,可农村孩子的已有认知和表达能力与城市孩子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送教下乡课”一定要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备课。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控制课堂容量、联系学生实际等来进行教学,才能增强授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不同层面的教师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

总之,只有“以生为本”,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不管是“城市版”的“燃烧与灭火”,还是“乡村版”的“燃烧与灭火”,我们的课堂都将释放出生活的精彩,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也才能实现送教下乡的真正目的———使乡村教师的“教”与乡村学生的 “学”都能得以提升。

篇14:“送教下乡”不能走秀

但是目前的“送教下乡”活动多存在形式单一、形式主义、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形式单一主要表现为仅依托“送课”形式来组织活动,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为完成任务而组织活动”,鉴于这两种情况长期存在,所以送教下乡活动效果多不明显,甚至非常不明显。

那么,送教下乡如何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呢?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设计。

一、 送什么

送教下乡,必须先深入送教的接受方进行调研,弄清楚接受方的教育需求及要求。唯有如此,送教内容才能真正得到受教方教师欢迎。当前,每所学校或每个教育区域所需要的教育扶促项目或内容多不相同。有的学校缺的是先进教育理念,有的学校虽有先进教育理念,但缺乏具体操作技术,有的学校则可能既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又缺乏操作技术。同是缺乏操作技术,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送教者在送教时多是根据自己的专长或喜好来确定送教内容。为此,笔者觉得,送教方在送教之前必须对受教方进行调研,以了解其具体教育需求。不经调研,盲目地“送课”,多会造成“送的”不是受教学校教师“想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送教方只能在形式上达到“送教”之目的,真正的“送教”目的或效果很可能无法实现。

“送教下乡”关键是送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的灵魂,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向受教学校教师传递先进教育理念及教育技术应该成为“送教下乡”的主要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实现有效传递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笔者觉得,通过开设示范课或观摩课的形式,并辅以讲座加以诠释,可使受教者完全理解送教者所要传达的理念与思想,也可让其学会教育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技巧。如果“送教下乡”仅以课的形式“送教”,则很难达到“送教”之根本目的。“送教下乡”重点是送教学经验与教育技术。笔者觉得,当前乡村薄弱学校缺乏的不只是教学硬件,最缺乏的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教育技能的教师。要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或教研部门可依托“送教下乡”这一平台来逐步实现。在送教活动中,送教者应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或案例,从教育技术层面加以诠释,以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二、 怎么送

为真正达到“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笔者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开设示范课、观摩课

送教者接受送教任务后必须精心准备,反复酝酿各个教学环节及整理贯穿其中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研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要真正为乡村教师送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2.开设业务讲座

授课只是送教活动的一个环节,完整的送教活动,必须包括理念与技术的诠释。要结合所授课诠释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使用问题,能真正让听课教师学到教育技术与技巧。以案例诠释理念与技术是最为有效的送教形式。示范课、观摩课需配以专题讲座或深度评课,这样有助于听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内化,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

3.持续或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一次送教下乡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乡村教师所有问题。因此,送教下乡活动应持续、定期开展。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改变乡村薄弱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教育技术差距,实现城乡教师教育技术与理念均衡发展。

三、 由谁送

“送教下乡”时必须精选一些思想开明、作风正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能将自己教学技术与理念诠释清楚、一线教师公认的优秀教师来承担送教任务。送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送课。当前,有些送教组织者多认为送教活动就是送课。送教应包括送课及授课理念、教学技术等完整的诠释。当前的骨干教师、名师遍地都是,活动组织者一定要甄别清楚,选对选好送教者,否则,送教活动的真正目的便难以达到。

总的来讲,“送教下乡”是一种利己又利人、利校又利国的有效教研活动。鉴于此,笔者认为,当下各级教研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认真做实、做深这项工作,要务求实效,不能走秀。组织者要提前规划,精细组织,做到以受教方教育需求确定送教内容,以送教内容选拔送教人,绝不能以骨干教师、名师或其他优秀教师的专长确定送教内容或盲目送教。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与反思活动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乡村学校及教师要积极、主动联系教研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变上级主动“送教”为乡村教师主动“要教”。唯有送教内容真正具有针对性,活动才能有效果,或效果才能更好些。

上一篇:学会认错初二作文500字下一篇:镇政府机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