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2024-05-07

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精选6篇)

篇1: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第一部分: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安检门(又称通过式金属探测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便携式金属探测器、台式金属探测器、工业用金属探测器和水下金属探测器目前是安检行业的代表产品。全球第一台金属探测器诞生于1960年,步入工业时代最初的金属探测器也主要应用于工矿业,是检查矿产纯度、提高效益的得力帮手。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案件的上升。1970年金属探测器被引入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安全检查,也就是今天我们所使用的金属探测门雏形,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对安全的认知已步入一个新纪元。一个产品的出现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于是安检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行业开始进入市场。40多年过去了,金属探测器经历了几代探测技术的变革,从最初的信号模拟技术到连续波技术直到今天所使用的数字脉冲技术,金属探测器简单的磁场切割原理被引入多种科学技术成果。无论是灵敏度、分辨率、探测精确度还是工作性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应用领域也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延伸到了多个行业。

70年代随着航空业迅速发展,劫机和危险事件的发生使航空及机场安全逐渐受到重视,于是在机场众多设备中金属探测门扮演着排查违禁物品的重要角色。同样在70年代,由于金属探测门在机场安检中的崭露头角,大型运动会(如奥运会)展览会及政府重要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开始启用金属探测门作为必不可少的安检仪器。发展到80年代,监狱暴力案件呈直线上升趋势,如何及早有效预防并阻止暴力案件发生成了监狱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依靠警员对囚犯加强管理的同时,金属探测门再次成为了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发达国家监狱管理机构必备的安检设备,形成平均每300个囚犯便使用一台金属探测门用于安检;与此同时西方兴起的“寻宝热”,也使手持式、便携式金属探测器得到长足的发展。

进入90年代,迅速升温的电子制造业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大型的电子公司为了减少产品流失、结束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尴尬局面,陆续采用金属探测门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作为管理员工行为、减少产品流失的利刃。于是金属探测器又有了它新的角色--产品防盗。9.11事件以后,反恐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要议题。爆炸案、恐怖活动的猖獗使恐怖分子成了各国安全部门誓要打击的对象。此时国际社会对“安全防范”的认知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受9.11事件影响,各行各业都加强的保安工作的部署,正是受此影响,金属探测器的应用领域也成功的渗透到其他行业。(如:娱乐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问题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治安管理工作的难点。据统计,每年娱乐场所恶性打架斗殴事件和刑事案件发案率占60%以上,其作案凶器均是消费者随身带入娱乐场所)然而,此时简单的通道式金属探测门已不能完全满足安检的要求,安保人员需要的是一种能准确判定金属物品藏匿位置的安检产品。于是多区位金属探测技术孕育而生,它的诞生是金属探测器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变革,原来单一的磁场分布变成了现在相互叠和而又相对独立的多个磁场,再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把门体分为多个区段使之与人体相对应,相应的区段在金属探测门上形成相对的区域,这样金属探测门便拥有了报警定位功能。随着国内安防行业的蓬勃发展,在安检领域,国内出现了多个金属探测器生产厂商,但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来看国外品牌占有

40%的市场份额,民航市场也一直是国内金属探测器的禁区。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导致相关认证拿不到。其实国内金属探测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近几年已获得较大进步。但是,犹如其他电子类产品一样,金属探测器同样出现了电路仿制、性能相同、功能繁多、华而不实的现象。某些所谓生产厂商这种投入小、研发周期短的商业行为势必导致产品的一致性差,可靠性低以及安检产品社会信誉度降低,设备从根本上保证不了安检要求。

2002年是国产探测器洗心革面,业绩辉煌的一年,政府对安防行业的大力支持,及“十五计划”指导思想的延伸使一些生产厂商越来越注重自身产品质量的提高,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外观都越来越接近于国外产品,甚至在某些功能上已超过国外产品。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考虑最多的也是如何适应国内安检市场、满足客户要求。实现安检设备国产化,符合中国国情。

2003年的国内金属探测器市场可谓硝烟弥漫,无论是国外品牌还是国产品牌竞争异常激烈,都企图在大陆市场再多分一杯羹,重新划分现有市场格局。于是国外某品牌率先打出了电脑联网功能的招牌。目前国内金属探测器虽然也能联网,但也不能检测出像炸药、毒品等非金属物品。2004年,深圳市鑫源通电子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整合各自优势,寻求规模效应,率先研发出了国内第一款具有国际水准的通过式金属探测器,使安全防范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军国际市场。

第二部分:政府部门对安检行业的影响

在安检行业的发展中,我国的政府部门从一开始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早在2004年,司法部在就通过了全国监狱布局大调整的方案,目前首批试点的5个省的监狱搬迁工作已经完毕。新建、改建后的监狱大部分都安装了安检设备,这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我们安检行业的支持。

2006年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58号国务院令,公布《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中就明确规定,符合条例中所规定条件的娱乐场所必须要安装安全检查设备。

200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死刑案件二审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要公开审理的具体规定,在该规定中也明确要求在审判大厅要安装安全检查设备。2006年6月,东盟五国合作组织峰会在中国上海成功召开,组委会使用了我们公司提供的22台B型门用于参会首脑下榻的部分酒店,为首脑们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办,我们为此次大会提供了37台B型金属探测门。这是级别比较高的国际首脑会议。

以上两次会议是政府部门主办的在中国境内召开的国际性会议,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们使用中国的产品保卫来宾的人身安全,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安检工作的重视。

2006年12月,我公司成功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专家组的评审,这说明国家已经把安检行业纳入到了高新技术行业,对安检行业再次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每年,在每个省都会举办省级运动会,每次运动会的现场都会用到我们的产品,当地公安部门总是忙碌在安检的第一线,他们代表着政府部门同时也是我们安检产品的直接使用者。

目前,我国的所有机场都在使用安检门,国家民航总局对这些产品进入机场设定了严格的门坎,他们明确要求,进入机场的安检产品必须先要经过民航总局安检设备鉴定处的鉴定,过后还要经过民航总局公安局的使用许可,取得了他们颁发的《使用许可证书》后方可在机场使用。

在民用市场,安检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要经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检测中心的检测,取得检验合格的报告以后才能够在市场销售,这也充分说明了政府部门始终都在支持着安检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一直在扶持着安检行业的成长。

第三部分:五年后安检门的市场规模

1.消费指数调查

有关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国内金属探测器市场发展的瓶颈不在于消费购买力,也不在于国内外生产技术之间的差异,而在于消费群体对金属探测器的了解率、认知度太低,因而严重地阻碍了消费购买和产品普及。

请看以下调查数据:(金属探测门)

调研结果 金属探测器消费意向调研金属探测器消费能力调研

了解率 普及率 意向购买率消费者最易接受的购买价格综合消费能力指数

国内(大陆区11.6%0.86%23.33%30000-50000元/

台89.4%

欧盟、美国99.6%95.43%100%70000-150000元/

台100%

就从以上一组调查数据来分析,国内金属探测器的消费状态是极其矛盾的,一方面是消费者消费得起(消费能力达89.4%),而另一方面是有近90%消费者尚不了解金属探测器。恰恰是因为目前市场消费状态是如此极端,反而给市场创造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机会。

2.市场分析

(一)市场容量分析:

1.中国有1000000家厂矿企业,各地都有相应的政府、公检法机关,金融、医院系统,无以数计的办公场所、娱乐场所,这就是金属探测市场的容量所在!

2.不管是从市场容量,还是从市场消费潜力来看,中国必然是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下了持续二十年全球经济增长最高的奇迹。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特别是诸如机场、港口、政府、公检法系统、医院、金融、厂矿企业、公共场所及其它领域的发展也一日千里。按此趋势发展,产品的市场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3.另据尼尔森公司在2002年5月做的“中国安防产品消费观”的调查显示,政府、公检法系统、医院、金融、厂矿企业、公共场所首选的金属探测器产品比率占安防产品比率的37%。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年,机场、港口、政府、公检法系统、医院、金融、厂矿企业、公共场所等领域将成为金属探测器消费的主力军。

(二)购买力分析:

1、民航市场统计资料显示,至2002年底止,中国民用机场数量为149座,根据中国民航“十五”计划及十年规划,主要投资建设枢纽机场、完善干线机场及发展支线机场,投资总额将高达1,100亿元人民币以上。再配合西部大开发的促动,估计至2005年中国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70座,至2010年更将达到240座,估计 2006-2008年需求量会达到高峰,而到2010年市场因需求降低而趋于缓和。估算每座机场配置10台金属探测门,目前的总数约为1,500台,到2010年的总数增为2,400台,而以六年为周期的设备汰换率来看,每年新增约130台,汰换为270台,共有400台的市场且以8%的比例逐年增加。

2、非民航市场这个市场的潜力最具想象空间,相较民航市场,这里似乎更具诱惑力。举凡监狱、大型运动会场、银行、大型会议、博览会、法院、造币场、机关大楼、政府单位、使馆、研究单位、电信机房或军事单位等,这些需要保护群众及场所安全的地方都需要金属探测门。保守估计这个市场至少比民航市场大8-10倍。

3、民用市场民用金属探测门的市场也不容忽视,使用量最多的是电子工厂,如手机厂、芯片厂等高单价产品或模块的制造者,最需要金属探测门来防止财物丢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使一支手机的成本是1000元人民币,一家200人规模的电子工厂,每天被偷两支手机,损失将高达: 1000×2×365=730000元人民币/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然而假使一台金属探测门的售价是100000元人民币,以员工流量计算需要安装两台,民间一般以十年作为折旧摊提的基准:100000×2÷10=20000元人民币/年,由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配备金属探测门,可为工厂挽回巨大的损失。

(三)盈利分析

1.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产品也好,一个产业也好,它的盈利空间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成反比的,其直接因素在于市场竞争的扩大导致了盈利空间的不断缩小。

2.目前,国内金属探测市场尚处于消费引导期,即使在可预见的3-5年内,市场将从引导期转向消费期,按市场规律来看,这个阶段的市场竞争是品牌的塑造之争,而不是伤筋动骨的价格竞争,因而被营销专家称之为市场竞争的“蜜月阶段”,也是利润最为丰厚的阶段。

3.据权威报告,国内近8成安防产品的经销利润平均不到15%,而金属探测器的平均经销利润高达43%。比如防盗门、智能门禁等几乎没有差价可赚,它们的利润主要靠安装费、维护费或软件费用来保证。金属探测作为国内新型的安防产品,不管是从安防产品市场现状来看,还是从安防产业的前景来看,它都具有丰厚的利润空间,加上广阔的市场容量,产业盈利状况是十分可观的。谁抢先一步,谁就是大赢家。

第四部分:本公司产品在市场销量中所占的比例

我们思迈奥安检门设备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为止,我们共有三大类十一种产品,所有产品均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验和CE认证。目前,我公司生产的SMA-800型全能防水型数码金属探测门已经是安

检行业功能最全、款式最新颖的拳头产品,同时也是通过外观设计和使用新型两项专利的产品。

2008年,我们公司共销售安检门4000台,占市场总销量的40%左右,2009年,我们实现安检门销量8000台,占市场销量的50%,2010年,我们思迈奥电子有限公计划实现安检门15000台的销量,约占了80%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我们的产品市场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篇2: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报告价格] 印刷版¥7500 电子版¥7800 印刷+电子¥8000

[传真订购]

[电话订购]010-80824067 / 1521032274

5第一章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分析

第一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发展概况

一、2012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发展概况

二、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企业数量及分布

二、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从业人员统计

第二章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规模分析

第一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一、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总资产状况分析

二、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应收账款状况分析

三、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流动资产状况分析

四、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负债状况分析

第二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及利润分析

一、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二、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产品销售税金情况

三、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利润增长情况

四、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亏损情况

第三章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一节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成本费用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成本情况

第三节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费用情况

第四节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管理费用情况

第五节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财务费用情况

第四章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区域结构分析

第一节 2014-2020年东北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二节 2014-2020年华北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14-2020年华东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四节 2014-2020年华南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五节 2014-2020年华中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六节 2014-2020年西北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七节 2014-2020年西南地区安检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第五章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整体评价

第一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盈利能力

一、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毛利率

二、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资产利润率

三、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利润率

四、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二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偿债能力

第六章 中国安检门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安检门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可以投资的中国安检门模式

二、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投资机会

第二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未来中国安检门发展分析

二、未来中国安检门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三、总体行业“十二五”预测

第三节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章 2014-2020年投资风险分析

一、竞争风险分析

二、市场风险分析

三、管理风险分析

四、投资风险分析

第八章 专家观点与结论

第一节 中国安检门行业营销策略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安检门行业营销模式

二、中国安检门行业营销策略

第二节 行业应对策略

一、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二、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三、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第三节 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重点客户战略管理

四、重点客户管理功能

图表目录

图表 2014-2020年中国不同性质的安检门企业销售收入比较图表 2013年中国不同性质的安检门企业销售收入所占份额图图表 2013年中国安检门细分行业销售收入统计

图表 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细分行业销售收入结构图图表 2012年中国各地区的安检门企业销售收入比较图表 2013年中国各地区的安检门企业销售收入比较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产品销售税金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产品销售税金增长趋势图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利润总额统计

图表 2014-2020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比较图表 2013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所占份额图图表 2014-2020年中国不同性质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比较图表 2013年中国不同性质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所占份额图图表 2013年中国安检门细分行业供利润总额统计图表 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细分行业利润结构图图表 2012年中国各地区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比较

图表 2013年中国各地区的安检门企业利润比较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亏损面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亏损总额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成本费用结构构成情况图表 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成本费用结构图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成本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成本增长趋势图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费用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费用增长趋势图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管理费用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管理费用增长趋势图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财务费用统计

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安检门行业财务费用增长趋势图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企业数量统计图表 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企业数所占比重情况

图表 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行业资产总额所占比重情况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行业销售收入统计图表 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行业销售收入所占比重情况图表 2012-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行业利润统计图表 2013年中国各区域安检门行业利润所占比重情况图表 2014-2020年东北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东北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东北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东北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华北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华北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北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北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华东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华东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东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东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华南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华南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南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

图表 2014-2020年华南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华中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华中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中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华中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西北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西北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西北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西北地区安检门行业主要竞争指标分析图表 2014-2020年西南地区安检门行业综合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西南地区安检门行业投资与收益结构图表 2014-2020年西南地区安检门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图表 2014-2020年中国安检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篇3: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一、两个行业的简要描述

家电行业是由从事家用电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活动的企业组成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家电行业的产品是在家庭及类似场所中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器具, 即家用电器;其核心主体, 则是家电企业, 如海尔、美的、TCL、索尼、西门子等企业集团;行业下游是直接的消费者。

汽车零部件配套行业是指由汽车整车制造派生出来的, 专业从事汽车OEM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活动的子行业。其核心主体是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 (以下简称“零部件企业”) ;其不同于从事售后市场的汽配汽修行业;行业下游是汽车整车制造商 (以下简称“整车企业”) 。

二、从市场角度看待两个行业的共同点

1. 从本质属性来看, 两个行业都是大型制造业

大型制造业往往体现在劳动密集、技术密集, 从事大批量产品的生产制造。经过30年的发展, 两个行业各自培育了一批在国内多地进行产能布局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集团大多横跨多产品谱系, 综合竞争力较强。家电行业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海尔、美的、格力、格兰仕、TCL、长虹等, 以海尔为例, 产品包括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小家电等多种门类;而零部件行业则有海纳川、万向、富奥、凌云、骆氏等, 以凌云为例, 产品包括车身金属安全部件、汽车管路、车锁、外饰件等。

2. 从价值创造来看, 两个行业的产品产值相近

家电行业产品既包括传统的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也包括新兴的小家电, 甚至是智能家电, 单台价格根据功能的不同, 大多维持在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而零部件行业的产品不同于整车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的价格, 单论总成零件, 多维持在同家电行业相同的水平。根据商品价值理论, 可以认为两个行业的产品包含着相近的无差别劳动力体量。因此, 研究家电行业对于零部件行业的参考价值, 比之整车行业更有意义。

3. 从竞争环境来看, 两个行业同处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考量因素, 即在市场上拥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且各个卖者提供的产品大体相同。家电行业不仅拥有一大批空调、冰箱、彩电的生产企业, 更面临着数以十亿计的消费者;而零部件行业下游拥有大量的客户, 以中国市场计, 2015年销量超过10万辆的整车企业就有35家, 规模以上企业近百家, 再说行业中的“卖者”, 零部件企业中, 单是长春地区从事车身冲压钣金零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就超过了40家。另一方面, 从消费者购买家电和整车企业采购零部件时长长的候选列表中可以看出, 目前两个市场上都存在着大量的同质化产品。此外, 国际竞争者入侵中国市场和抢占市场份额, 给本土企业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索尼、三星、西门子、大金等企业一直在中国家电市场上保持着活跃的竞争力, 在高端家电领域更具优势;博世、德尔福、法雷奥、本特勒等企业也在随着全球车型投放中国市场, 以海外原供的身份把持着部分大总成零件的独家供货, 并通过核心尖端技术的垄断进行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4. 从发展困境来看, 两个行业面临着相同的挑战

挑战集中在至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市场竞争带来的成本透明, 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率大幅下降, 这同时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增加, 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二是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手段带来了新变化, 或是营销渠道的拓宽, 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这些“互联网+”形式探索的成败, 将直接影响行业现有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格局;三是能源、环境对行业下阶段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例如制冷家电制冷剂的变化和以汽车节能减排为主题的轻量化战略, 这就要求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没有最绿色, 只有更绿色”。

三、从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两个行业的发展历程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我们把行业的发展历程分为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另外, 部分行业的转型升级可称之为“重生期”。

家电行业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 大量家电企业出现, 产品数量和种类迅速增加, 历经了10余年的快速发展期。自1996年长虹发动大规模降价开始, 由彩电带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快速降价, 激烈竞争的几年也使家电产品由奢侈品进入千家万户;90年代后期, 整个行业开始进入兼并重组, 部分国内大企业、外资企业成长为行业寡头, 多足鼎立之势于21世纪初形成。随后几年, 家电企业遭受到了国美和苏宁等专业电器专卖店意外崛起而带来的利润挤压, 紧接着, 电子商务又使“革命者”面临着“被革命”的境地。据调研, 目前国内的几家年销售额过300亿元的大型家电企业, 其实际的、来自本业的净利润率大多徘徊在1%到3%之间。家电行业在衰退期中已经前行了5年时间, 正如美的总裁方洪波曾说的, “美的如同一辆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小时急驶的汽车, 而现在我们需要在行驶中换一只轮胎”。部分企业通过“解构”, 或许已经看到了重生的曙光。

反观零部件行业, 自20世纪80年代起初创, 企业从农业机械、军事装备, 以及整车企业分离等途径萌芽, 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开始快速发展。之后的近10年里, 零部件企业跟随整车企业多地布局, 不断拓宽产品谱系和上市新产品, 通过多途径的资本运作, 成长为行业主导者。2009年起, 中国汽车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当年汽车销量增长近50%, 达到千万量级, 成为世界第一, 零部件行业也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与此同时, 发生在零部件企业中的跨国并购和价格战也正在火热的进行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比之家电行业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和转型期, 零部件行业落后了约10~15年的时间。因此, 家电行业近10余年的战略转型和组织变革, 对于零部件行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四、家电行业发展历程给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带来的启示

1. 加大科技创新, 打造核心竞争力

家电行业普遍重视科技创新, 部分企业年科研投入达数十亿元, 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其中, 格力电器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 还特别注重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保护, 2015年日均问世专利达到了22项, 比2014年翻了一番, 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相比之下, 包括零部件行业在内, 汽车行业整体还缺乏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截止2014年底, 全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达到1.99%, 零部件行业的数据还低于汽车行业整体水平, 在创新之路上仍任重道远。

2. 推进精益管理, 保持企业生命力

家电企业陆续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自动化生产战略, 通过组建智能装备研发团队的方式, 开发应市新产品, 智能家电产品在家电产品总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在零部件行业推进精益管理, 就是要不断利用“两化融合”手段提升现有产能效率, 实现资源整合和成本控制的目的;大力开展精益研发, 加快产品迭代, 保持稳定的利润水平。

3. 优化价值创造, 掌握客户新要求

近年来, 家电企业大力裁撤专卖店, 联合电器专卖企业打造互联网体验店, 打掉了销售环节中的冗余链条, 从而保证了基本的营业利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着价值流优化的过程, 产品开发告别了“一车一件”的小批量时代, 进入了平台化产品、模块化供货时代。零部件产品的开发更贴近市场需求, 零部件企业的投资风险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同时, 市场的准入门槛将大幅提高。“平台化、模块化”是汽车产品多样性的一次新机遇, 也是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一次新挑战。

4. 培育质量文化, 建设行业新标准

从历史经验来看, 汽车强国都有很强的零部件工业体系, 而这离不开工业社会的质量文化和高水平的行业标准。与汽车强国相比, 中国的汽车产业尚未形成自主的质量体系, 德系车企有“VDA6.1”, 美系有福特的“Q1”、通用的“QSB”, 日系也有日产的“GK”等质量标准, 这些均成为国内零部件行业的准入门槛, 零部件企业疲于各种认证和整改工作。参照上述经验, 建立更适应中国情况的零部件认证体系, 并以此培育中国汽车行业的质量文化, 搭建优质汽车零部件平台, 将有利于零部件行业的长足发展, 有利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进步。

5. 深化品牌价值, 提高客户忠诚度

家电行业经过了残酷的市场竞争, 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洗牌”, 而存活下来的企业, 无一例外都拥有着在市场上响当当的品牌和文化, 海尔的“智慧生活”、格力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乐视的“互联网生态”, 已经逐步深入人心, 从而培养起了一大批忠诚于品牌的客户群。反观零部件行业, 虽然没有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但在整车企业这一下游客户群体中鲜有客户忠诚, 同质化的产品竞争将零部件企业始终置于相对于整车企业的弱势位置。因此, 零部件行业要努力探索公众的品牌认知, 通过媒体广告形式, 宣传企业文化和产品竞争力, 打造老百姓叫得出的零部件品牌, 从而反哺市场竞争, 提升市场地位和客户忠诚度。

6. 创新组织模式, 激发企业新动能

海尔在推进ERP系统建设当中, 走了一段弯路, 事后张瑞敏引用了《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这一现象的根源, 即“没有人把新酒装进旧皮袋当中去, 如果新酒装到旧皮袋, 一定是皮袋胀裂, 酒也洒出来了, 什么都得不到”。“新酒”就是企业要打造的新模式, “旧皮袋”则是未跟上变化需要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的思想动态。当一系列诸如“两化融合”之类的新举措应用于现有的组织机构中, 而工作流程不改变, 很容易造成“油水分离”的局面。未来的用户是个性化的, 未来的企业是平台化的, 所以海尔做出了“人人创客”的组织模式新尝试。这样的探索, 值得零部件行业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常疆.从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看物业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 2006, (1) :38-39.

[2]吴晓波.你还关心张瑞敏吗[J].企业界, 2014, (11) :48-49.

篇4: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地学教育地质科普发展历程发展趋势途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应善待地球。而地学教育拥有很强的社会性、全民性,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地学知识,不仅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应在中小学阶段得到强化。

一、地学及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学的性质、内涵及服务功能等都发生了变化,其主要的发展历程如下:

第一,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及各种各样实时分析技术、观测技术等的发展促使地学进入到新的地球系统科学阶段,它覆盖全球、穿越圈层,从描述局部现象发展到探索行星的范围机理,拥有较强的系统性、全球性。

第二,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促使地学从面向资源发展为面向保护环境、防灾减灾,地学的服务领域得到拓展。

第三,随着社会越来越发达,地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目前,地学已经从以往固体地球科学发展到跟大气、海洋三足鼎立的局面。人类终于在进入21世纪前夕,从一味要征服自然的狂妄中清醒过来,清晰认识到只有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找寻跟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这已发展成为当今地学的研究对象。因此,今天的地学,一方面,是人类生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地学的作用涉及到工业、采掘业、农业、建设规划、军事、旅游等各个方面,大大拓宽了地学的施展领域。

地学的发展及变化要求地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学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等教育,近20年来,我国高校针对地学教育不断增强师资、调整方向、更新设备、拓宽领域,取得较大进展,部分地学专业已发展成学生报考及就业的热点,如地质学等。然而,还有一些地学专业需求脱节、生源恶化,导致部分国家需要人才的领域面临断层危险。正确找寻地学教育未来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地学及教育界来说是当务之急。

二、我国地学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

首先,我国地学教育的侧重点都在高等教育上,高等教育中的地学教育日渐完善,几乎忽略了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只在义务教育中开设初中《地理图册》及小学《社会科学》学科,且这些学科对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来说只是辅助课,教师及学生甚至普遍认为地理、社会等课时都是休息、玩耍的时间,这是我国基础地学教育存在的重大缺陷之一。

其次,世界是统一的,我们在认识世界知识时应是综合的。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原本是浑然一体的,直到近代,人们为了方便分析、研究,才把自然跟人文分隔开。虽然学科分割是必然,但世界的关联性、统一性并不能分割,如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寻一个单纯的地学问题,它都是跟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密切相关的。这种观念映射到地学教育中,导致学生学到的是破碎花的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地球科学图景也是被割裂的。但我国以往的地学教育大多只完成分析任务,而将整合任务忽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相当欠缺对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这是我国地学教育的另一大缺陷。

再次,我国地学教育的教师及学生在理解自己所教、所学的地学学科时是相当浅薄的,在学科价值及意义方面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我国地学教育不仅缺乏对具体地学学科知识的认识,还缺乏对地学学科内涵、科学思想及精神的整体把握。毋庸置疑,这是我们认识知识的失误及肤浅造成的,缺乏先进的地学教育观念及高水平的文化素养,这是我国地学教育的又一大缺陷。

三、我国地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及途径

第一,加强普及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我国地学教育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基础地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及时把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地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展不同深度、不同层次的地学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地学初等教育体系,致力于从娃娃抓起,让地球科学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减灾防灾意识等进一步深入人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小学课堂教育应加强实践探索的成分,将地学的现代概念正确地反映给学生。同时,我们应积极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足的条件去参加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进修活动等,通过他们来进一步带动学生,广泛地传布基础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学的兴趣。另外,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将地理、社会科学等科目纳入考试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强制教师及学生认真对待地学教育,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学习活动中重视地学知识,并通过学习奠定地学知识基础,为以后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地学知识提供条件。

第二,进一步利用地质科普网加强开展地质科普活动。首先,地质科普网(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普网站简称,下同)成立筹备以来发展迅速,在线上筹备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在线下进行各种科普活动及推广,我们邀请了院士、主管科研的院长,作为强大的技术顾问团队,同时邀请大批中青年科研骨干参与到科普活动中去,先后到北京市北京市重点学校开展科普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反响。广大师生及家长强力希望多开展此类活动,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学习了解以前见不到、听不着的地质科普知识,使之能运用科学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地质疑问。其次,地质科普网为了让受众能及时的和专家沟通,开通了在线答疑专题,专家会在固定的时间及时回答大众提出的和地质相关的问题。

第三,我国地学教育应重视对人文精神的融合、渗透。育人是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想培养一大批人格健全的、具备科学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就不能只学习地学知识,还要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了解人,了解人类社会,了解人与地学的关系,并学会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地学知识。因此,我国未来的地学教育需要新的地学思想、地学观念,需要以人类整体的地球系统学科为基础进行,直接参与国际地学教育的竞争。从我国良好的地学基础及强劲的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未来若干年的努力把一些单位、学校建设成国际级优秀地学人才的直接培养基地。

第四,在未来,我国地学教育的高度应提升。当今社会正面临资源、人口、环境、灾害等各方面的挑战,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条件及进步。

四、结语

科学不仅丰富,还在持续发生着变化。较其他文化而言,地球科学文化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致力于发展中小学地学教育事业,努力将普通的地球科学知识转变成先进的地学思想、方法及价值,促使地学成为一个大学科,为提高公众的地学文化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胡轩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助推地学教育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9,(03):38-39.

[2]迟宝明,刘佳琦.依托地学教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9,(04):54-56.

篇5:安检行业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广西民族大学化工学院10制药工程班

摘要:每一个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对其所生产的药品质量负责,从而保证药品安全和有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Drug ,以下简称GMP)是规范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法规和基准。60年代初,美国FDA首先发布了GMP。WHO(世界卫生组织)于1975年正式颁布实施GMP。随着GMP在全球的逐步实施以及其作用和影响的不断扩大"这一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规范性管理方式被引入我国,并在药品生产和药品监督 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国GMP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浅显分析。

1.GMP的发展历程

虽然我国的医药行业主管部门早在1985年就发布了行业指导性质的GMP指南,各省建立了一些样板车间在重点企业中推广,但绝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形成GMP的概念。自1988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第一版GMP到现在,我国一共发布了四版GMP,每次版本的修订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并发挥了不同作用。

1.1 1988年3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规章性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药品管理法》为依据,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具有法定约束力。但基于当时生产企业的水平,并没有提出实施GMP的规划步骤,因此这个版本的GMP在一定意义上仅起到了启蒙教育的作用,向业界明确表达了GMP的概念。而从实际工作来看,这个版本的GMP在我国推行GMP的进程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1.2 到1992年我国卫生部结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新版GMP和我国国情,适时修订了GMP,发布了我国第二版GMP,明确提出新建、改建、扩建药品生产企业要符合GMP的要求。但由于当时的审批权限在各省,各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地方保护利益出发都大打折扣,出现了很多低水平的药厂,药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冲击了医药市场经济秩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成立了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提出了用药品GMP认证作为技术门槛来限制新开办企业的低水平重复。同时,很多优秀企业,尤其是一些三资企业以其良好的GMP水平自愿申请认证,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通过认证的企业起到了样板的作用,影响带动了一批企业推进GMP实施的进程。1992版的GMP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有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实践GMP的活动当中。这个版本的GMP在我国推行GMP的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1998年,新成立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更加重视GMP的推进工作,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药品GMP的实施主体--药品生产企业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修订工作。目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已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9号局长令发布.并于1999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三版GMP的推行提高了制药行业准入标准,一大批设备落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退出了医药市场,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低水平重复建设,使我国药品生产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时代,为公众用药安全建立了保障机制。但随后,由于我国医药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药品质量事故频发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药品标准和工艺不被认可,包括GMP不被认可。

1.4 于是2004 年第一次在全国强制推行,并在2010结合中国国情、吸纳融合了国际GMP的内容对我国GMP进行多次修订,,于 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1O版G M P 有四个特点:1与国际接轨要求企业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2继承了98版GMP的合理条款,增加了新内容;3洁净区级别采用ISO国际标准、细化了动态监测指标和方法;4核心是强化药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对GMP实行分类、分步骤实行。

2.GMP的现状

自我国制药业监督实施GMP以来,我国药品抽样检查合格率呈明显攀升趋势,规范了药品生产秩序,促进了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加速了制药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过去生产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得到改善。然而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仍面临许多问题。

3.GMP在我国存在的问题

2.1 药品质量意识淡薄,忽视配套设施建设:一些企业将GMP认证证书当作是获准药品生产经营权的准人凭证.一旦通过认证就万事大吉。忽略管理,在此种思想的传播下,某些企业从未对员工持续进行基本法律法规培训,造成员工对该方面知识空白,有的企业造假培训记录,只为应付GMP认证检查。许多企业忽视对员工进行GMP基本知识、专业技术与岗位操作规程培训,使员工对自身岗位环境要求、操作管理注意事项与岗位责任都不明确。部分企业在对实施GMP的认识理解上存有误区,对GMP硬件改造的深度、范围与资金问题缺乏把握,追求高标准、高档次,使企业GMP硬件投入过高,加大运营成本,忽视软件建设,以致“软硬件”不配套,为药品生产质量埋下隐患。

2.2生产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紧张:我国部分中小型药厂的基础薄弱,经营效益较差,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厂房设备布局陈旧,技术落后,面临许多生产质量管理问题,难以承担落实GMP标准等所需的巨额费用,现经GMP认证的企业约65%的生产线开工不足、新建生产线处于闲置状态,约60%的中小企业面临银行还贷、资金缺乏的不同程度的压力。现我国食业的GMP改造平均每家药厂投入资金约三千万,企业成本上升,资金紧张。

2.3企业缺乏创新:目前,一些企业的管理人仅仅凭借传统经验来管理企业,知识更新能力弱,组织协调能力差,管理观念滞后,管理目标模糊、概念不清,管理体制僵化、过程随便,监管力度较低,造成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很难与国际管理水平接轨。

4.解决GMP现存问题的对策

4.1 要求企业强化员工GMP意识,完善配套建设:实施GMP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专业性强而且涉及面较广,因此需要让企业人员充分了解GMP的含义与实施GMP的重要意义,建立良好的GMP管理实施环境,提高我国制药业的GMP管理实施水平。因药品生产的特殊性,制药业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决定产品质量优劣。因此企业全体人员应自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养成良好的执行GMP意识,并让其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此外。不仅要重视企业硬件的投入,还要完善软件设施建设,并使其合理配套。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把握好GMP软件的消化、吸收与监督落实,使GMP规范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4.2 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应重点扶持部分骨干企业,使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以及核心竞争力强的集团企业,鼓励强强联合,整合生产、资金以及市场资源,以集团化优质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信誉,进而加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运行成本。实施GMP后,制药企业硬件、软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企业在此条件下,应当将自己的优势产品做好,突出品牌优势,以规模来消化成本。既以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又利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提高效益。

4.3革新管理观念: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合理整合企业资源,努力完善企业良好的机制,吸引人才,合理利用人才,提高团队竞争力,将企业做强做大。当然,各级管理者需克服官僚思想作风,及时更新知识、理念,与时俱进,树立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及终身学习的管理观。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也可以事半功倍,能够节约人力物力,现国内已有企业应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roject)系统进行GMP管理网,值得企业借鉴。实施GMP后,企业应会利用先进设备、管理与思维模式来节约成本,如国外已用新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对原料药的合成反应进行联机控制,可满足不同品种的合成。

5.GMP未来的发展趋势

GMP规范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原材料药GMP规范检查体系的完善和检查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很多操作都应有具体而详细的指导、对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能够灵活的理解、强调硬件的同时也加强软件的建设、鼓励创新、增强风险意识,检查员不仅要掌握GMP规范、考察执行情况还应有风险评估和研发知识。变更管理分类更为详细。

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GMP也应不断完善,GMP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发展的要求。实施GMP管理对传统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均提出了挑战,一些不适应GMP的管理要求的做法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淘汰落后的管理办法,强化符合GMP要求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实情,加强GMP认证管理和药品注册管理,逐步弱化许可证管理。以人为本,提出更具人性化、更科学合理的监管模式,切实提高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政策法规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法规汇编(1986~1988)[G].北京:法律出版社,1990.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S].卫生部令第27号,1992. [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1998.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监督实施药品GMP认证有关问题的通告[z].国食药监安[2003]288号,2003.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z].国食药监安[2005]437号,2005.

[6] 刘长青.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看GMP的发展[J].中国药事,2008,22(11).[7] 李存法,何金环,赵丽.2010版GMP的特点及重要性[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报告,2012,32(2):17.[8]江映殊,谢正福.从药品GMP发展探讨药品质量控制的问题[J].中国药师,2010,13(9):1335.

篇6:中国供热采暖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供热采暖技术发展概况

1、城市集中供热

中国采用热电联产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是在1958年由北京市建设第一热电厂开始的,继北京市之后,1968年东北地区的沈阳市也率先开始发展集中供热。据统计,1980年北方只有10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到1989年已有81个城市发展了集中供热,供热面积达1.56亿m2。据全国供暖专业网1989年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锅炉供暖占82%,热力供暖占15%,其他占3%。尽管北京市2004年热力供热已发展到8487万m2,而其在全市供热的份额中仍只占19.8%。2003年全国600个设市城市中,有集中供热设施的城市已达到了321个,供热面积18.9亿m2,是15年前1989年的12倍。热水管网5.8万公里,蒸汽管网1.19万公里。北京市的热力供热面积由1989年的1675万m2,增加到2004年的8487万m2,目前已突破9000万m2。2.锅炉供热据全国供暖专业网1989年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锅炉供暖占82%,热力供暖占15%,其他占3%。尽管北京市2004年热力供热已发展到8487万m2,而其在全市供热的份额中仍只占19.8%。

2、锅炉供热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5年,只有手工燃烧的铸铁锅炉,最大单台容量仅为0.46MW,到1960年和平里需供13万m2的供热面积,苦于没有大容量锅炉,无奈曾选用过32台铸铁锅炉,100人烧锅炉。1975年2.8MW机械燃烧的快装链条炉排热水锅炉终于在上海问世了。进入80年代,不少住宅小区规模已超过百万m2,但仍无大容量热水锅炉,再次出现过24台2.8MW快装锅炉的设计方案送审的怪事。后在多方呼吁下,1981年和1987年14MW和29MW的大容量热水锅炉终于首批投入了使用。此后,在1997年前,北京市建成了一大批选用14MW和29MW锅炉的大型供热厂,大约100余座,供热面积6000万m2左右。而1997年之后对14MW以下的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2006年北京市控制大气污染已进入第十二阶段,作为加快实施奥运倒排期环境治理项目,要求城四区和石景山区14MW以下的燃煤锅炉1400台于年内全部改完,对朝阳、海淀、丰台三个近郊区要求改50%以上。

3、室内采暖系统和耗能 2000年以前一直采用垂直式单管(双管)热水采暖系统,至2000年12月1日执行《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后,开始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并设户用热表。据全国供暖专业网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每0.7MW(1t/h)的锅炉容量由原来只能供4000-5000m2,提高到8000-10000 m2。连续供热运行效率74.2%,间歇供热运行效率57.65%。天津市1989年单方煤耗为32.4kg/ m2,据全国集中供暖分网的调查,2000年集中锅炉房降为21.14kg/ m2,已低于北京市集中锅炉房的22.5kg/m2。据北京市2003-2004年度燃气锅炉供热普查,全市平均单方气耗为11.9m3./m 据北京市2004年最新的调查结果,集中锅炉房和分散锅炉房平均煤耗量指标为25.3 kg/ m2,而集中锅炉房为22.5 kg/ m2。

4、散热器 过去一直采用铸铁散热器,直至70年代中期,才增加了钢串片对流散热器。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散热器生产大发展,新型、美观的钢制(板式、柱式)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铝制散热器以及新型无粘砂铸铁散热器等都遇到了商机。

5、节能推广 推广燃煤锅炉供热十项节能措施的效果据全国供暖专业网对“三北”地区八大城市的调查,1989年连续供暖只占28%,到目前绝大部分已实行连续供暖,使每0.7MW(1t/h)的锅炉容量由原来只能供4000-5000m2,提高到8000-10000 m2,供热面积。连续供热运行效率74.2%,间歇供热运行效率57.65%。天津市1989年单方煤耗为32.4kg/ m2,据全国集中供暖分网的调查,2000年集中锅炉房降为21.14kg/ m2,已低于北京市集中锅炉房的22.45kg/m2。北京市2003-2004年度燃气锅炉供热普查,全市平均单方气耗为11.9m3./m2,采用上述部分节能技术后,可降为9-9.5m3/m2。

6、燃煤锅炉 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锅炉运行热效率低 中国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不低,一般为72%-82%,但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60%-65%,国家节能标准要求运行热效率达到68%。国际先进水平为80%-85%,低20个百分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用散烧的未经洗选、筛分的原煤,不能符合锅炉燃烧的基本要求(灰分高、细末多),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大,普遍存在低负荷运行,过剩空气系数大,排烟热损失大等。这也与运行人员水平低以及缺乏最基本的自动控制密切相关。

7、除尘脱硫较难实现达标

目前北京市要求烟尘排放浓度为50mg/ m3,SO2排放浓度为150mg/ m3。实际运行中问题不少,真正达标的不多。烟尘减排与锅炉的初始排放浓度密切相关,标准要求1600 mg/ m3-1800 mg/ m3(国际先进水平一般小于1000 mg/ m3),实际多为1000 mg/ m3-3000mg/ m3,这就增加了除尘器的负担。而煤的灰分和细末量直接决定锅炉初始排放浓度。因此,原煤散烧对减排也是十分不利的。关于SO2减排,目前多采用“燃烧后“减排,较难达标。如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就可以在“燃烧中”脱硫,但适用于大中型锅炉。

8、管网输送效率低

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管网输送效率达到90%(基础值定为85%,现在看来定得偏高)。据清华大学近年来的实测数据(一次管网损失2w/m2,二次管网损失5 w/m2,失调损失7 w/m2)推算,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其主要原因,国外管网热损失基本上是保温,在中国此项热损失除保温外,还有泄漏和失调的因素,特别是失调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又非常普遍,必须改进。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且高低差别很大。耗气量低的9-10 m3/m2,高的14-15m3/m2,平均11.9 m3/m2。主要原因是在“煤改气”的设计中未采用燃气节能技术,经实测,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燃气锅炉供热普遍存在因冷凝水腐蚀锅炉而缩短炉龄的问题。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温度是58℃,其只要接触到低于露点温度的介质,就会冷凝成水,因此要求进入锅炉的回水温度一定不能低于此限,而供热回水温度往往较低,故造成结露腐蚀。多元化供暖现状 供暖市场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二种供暖模式:一是来源于前苏联的城市集中供暖、小区(单位)锅炉供暖;二是来源于欧洲的分户供暖,我国是两者并存。而市场上的供暖产品可分为两大家族:一是锅炉热水供暖,约占80%的市场份额,常用的产品有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等。二是非热水电暖,约占20%的市场份额,常用的产品有电油汀、暖风机、电暖器、电热膜、电磁辐射、空调、电热膜地热采暖等。二者比较:前者供暖质量高舒适,倍受人们的青睐,其弊端是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安装麻烦、不能自主调控;后者安装使用方便、自主、环保,但致命的缺陷是干燥、舒适度差、耗能高,普及率低。各种供暖模式(产品)分析如下。

市政热力管线供暖:不能按住户需要安排采暖季,采暖费用固定,不论用户是否居住,都得交采暖费。供暖的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施工、运行、维修水平跟不上,造成运行浪费,供热质量没保证。需要在室内外安装管道、暖气片。投资:12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每平方米20-36元/冬季。

住宅小区锅炉供暖:采用小区锅炉供暖方式时间可由小区业主协调决定,费用略微有些高,并且用户不住也得交钱,否则会影响其他层的供暖,有时系统失调、冷热不均、不能自主控制室温等状况,必需切实加以解决。需要在室内外安装管道、暖气片。投资:120-16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每平方米25-40元/冬季。

家用电锅炉:操作便利,舒适性高,采暖的同时也能提供生活热水,最先进之处在于具有多种时段、不同温控预设功能;缺点: 需要在室内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作为家庭采暖设备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综合评价:这种采暖设备根据需要一周内可预设几种不同温度,一天里可预设几种不同时段温度,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投资:100-150元/平方米,使用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

户式燃气炉供暖:可由用户自由控制采暖时间以及温度,家中无人可低温运行,比集中供暖节能,有的设备还可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可安装在墙体上、房间角落里;缺点:燃气排放有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密集的高层公寓式楼群中应用户式燃气炉采暖,燃烧的废气会滞留在小区内,污染环境。另外,它是一个需连续长期运行的设备,其检修维护工作住户难以胜任。这种方式建设快,用户入住后采暖费、室温标准和户内设备管理都由用户自行控制,计量收费简单能很快实施。需要在室内外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投资:100-18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

空调 :档次高、外形好,制冷效果好,但采暖效果很差,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大。不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使用,室外温度低时不能启动,舒适度差。投资:10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30-40元/日。低温地板辐射采暖:埋管式(热水)地面辐射采暖优点是舒适性好,室内温度梯度小、温度均匀,室内易于布置也便于分户温控和计量。能增加2%-3%的室内使用面积,便于摆放家具;缺点:不便于二次装修,安装麻烦,不利于间歇供暖,浪费能源,维修麻烦,要选择耐压耐温耐腐蚀、热稳定性能好的高科技环保管材,不利于间歇供暖;对层高有影响,铺装管线需要占用约8公分的空间,地板上如铺地毯将影响采暖效果。投资:12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间接电热采暖系统:电热膜,地热电缆供暖可视为间接电热方式,电热膜和地热电缆分别在房间的天棚内和地板下隐藏安装,其热量依靠天棚石膏板和地板材料受热后缓慢散发以加热室内空气予以供暖,此类供暖方式尽管考虑并采用对楼板或地板的保温层处理,但效果难达满意,仍有部分热量转移或消耗,热量利用率有折减,电热膜与地热电缆供热的控制性能不好,它很难保证对人的即时供暖,行为节能空间小,因此较直接电热产品供暖多耗能耗电,另外间接供热方式需占用楼房一定的高度空间完成安装,要增加建筑成本,且安装检修十分复杂,使用中造成顶棚裂缝与地板松动均不如人意。电热膜取消了传统的水循环供暖方式,不会发生跑冒滴漏事故。可使房间内的使用率提高3%左右,利于家具的摆放和家居装修;使用该产品时,为避免局部过热,不能在装修时在其上覆盖其它物体,不能在顶棚钻孔、钉钉子等,空气干燥、舒适度差。投资:100-12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电热油汀暖风机等直接电热 :壁挂式及安装在室内电暖器属于直接电热产品,其热量利用外表材料辐射扩散或以对流传热原理发出热量,直接加热室内空气,室内升温快,能够方便快捷的通过开停电控制室温,直热电暖器配合温控装置形成电采暖供暖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人的即时需要,达到按需供热的理想化供暖。直接电热系统供暖控制性能好,行为节省空间大,线路隐蔽安装,消除了室内管道困扰,产品本身精致,无须装修包装,安装检修均简单、方便。直接电热类电暖器按发热元件区别一般有板式(电热板)和管式(电热管),电热板类产品系将电热丝浇铸在绝缘、导热性能俱佳的硅酸盐材料中,外衬散热性佳的铝合金材料,因其形如板,故有称“电热板”,电热板设计使用低温发热元件,工作温度≤300℃,故此类产品寿命长(≥3万小时)。电热管类电暖器也有称对流式 电暖器,其产品系将电热丝利用石英砂等材料固定在U型管中,(类似加热开水的“热的快”),以这种电热管做发热元件。电热管在钢制器体内加热空气,器内的热空气上升排出,器外的冷空气不断补充以形成对流循环。利用器体内不断排出的热空气使室内升温,电热管类电暖器散热过程过长热量利用率有所降低,电热管发热元件高温工作(≧600℃),因此限制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设计寿命≧3000小时(使用三年)。大面积的工程选用有争议,但此电暖器构思新颖,外形美观仍赢得了一部分市场。综合评价:取消了传统的水循环供暖方式,不会发生跑冒滴漏事故,还可使房间内的使用率提高3%左右,利于家具的摆放和家居装修。投资少、采暖灵活,不用安装、自主,但舒适度差,运行费用高。投资:6-15元/平方米,使用费用:100平方米25-40元/日。

家用电锅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操作便利,采暖的同时也能提供生活热水。舒适性高,最先进之处在于具有多种时段、不同温控预设功能;缺点:抢高峰电,不能利用低谷电蓄热供暖,作为家庭采暖设备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较高。适用:很多别墅项目采用这种方式;综合评价:这种采暖设备根据需要一周内可预设7种不同温度,一天里可预设6种不同时段温度,可大大提高住宅的舒适度。投资:100-150元/平方米。运行费用:100平方米25-35元/日。分户燃煤土暖 :土暖炉燃煤取暖的历史最悠久,也最普及,此方式在农村和城市都非常普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观念的积淀,人们一直认为土暖炉最廉价,其实,这是个误区。以前我国的电力短缺,同时期物价比较,电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商品,所以,人们把电看成是奢侈的消费品。现在则不同,电价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煤、油、气。不管从环保的角度看还是从经济方便的角度看,用电采暖比燃煤采暖都是利大于弊。土暖炉污染严重,室内脏乱、容易中毒、安装麻烦、使用不便,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优点是能烧水做饭取暖一体。因为需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中档)投资:30-80元/平方米(由于暖气片的价格差别较大,综合投资差别较大)。运行费用:100平方米10-20元/日。

蓄热式电暖器: 蓄热式电暖器设计初衷是利用峰谷电差价错峰用电达到降低电费目的的电热设备,谷底时间段利用较大功率电热管发出热量充热很大体积的蓄热砖,希望蓄热砖储存的热量支持全天的供暖,实际上,蓄热砖储存的热量因不能有效调节和分配,谷底8小时的充热最多放热10小时上下,根本不能支持全天的有效供暖,电暖器内部最高温度可达900℃影响电热管使用寿命,该设备功率大,体积大,能耗大热量控制性能差,少有行为节能空间,供暖费用高,在未执行峰谷电价地区就更无意义了。

从以上的几种采暖设备和采暖方式看,现代的采暖方式未必能适合于老百姓对采暖的需要,老百姓需要的是集科学、安全、环保、经济、方便、自主、舒适、节能各方面优点于一身的采暖方式,而许多的开发商和有关部门却没有真正地考虑到这一点,或是有心无力,随着供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购房人应更多地关注供暖方式的选择。电采暖产品的可行性分析

电采暖(直接电热)从本世纪进入我国,其设备技术相对简单,很多人认为以高品位电能走回头路取其热量本不可取,故几年来只作为城市供暖的一种补充。电采暖是发展中的技术,目前直接电热电暖器与数控程序温控装置组成的电采暖系统,其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以及技术与经济角度超过了锅炉供暖。电采暖与目前按面积收费的集中供热相比,尚体现出少浪费、少投资、无污染、无管理的优势,尤其可以平衡城市电网的季节性负荷。集中供热按面积收取热费势必被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新观念新技术取代,煤、油、电、气四大能源逐步发展以电代替煤、油、气资源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必然。目前所有的电热直接采暖产品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供暖舒适度质量差,室内空气非常干燥,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同时,对家具、门窗的木质装饰、木地板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电采暖可以平衡城市电网的季节性负荷近年来居民应用空调降温使城市夏季用电量飙升,待到冬季这一巨大的能源资源如何平衡利用?冬季关停发电机组或被动调整机组发电未必是上策,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节节性的用电真空,既可保证电网安全,亦可节约大量的煤、油、汽资源,恰恰空调降温用电与电采暖均是季节性用电且构成季节用电平衡,在现有的供暖设施(电容量、线路)基础上,发展电采暖相对经济,尤其在城市核心区,用电采暖可以减少气体排放,缓解城市能源运输(输送)的市政压力。从城市的今天和未来发展看,电采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季节性富余电力,适度发展电采暖从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电采暖的技术发展 电采暖技术在发展,其完备的控制性能使“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理念变为现实,自控和程控的电采暖末端控制使冬季供暖达到了理想化的使用状态。一个家庭可以设定从起床开始、上下班、睡眠时段的不同供暖温度(可随时修改程序),家庭中可以分时、分室执行供暖指令,其核心温控装置象使用傻瓜相机一样简单,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下,不同的家庭可以像夏季空调降温一样,按需要和经济能力插卡买电,冬天市民不再寒冷,政府不再操心。应用电采暖,开发商和住户最关心的还是供暖费用,社会上容易把不同的类型电采暖混为一谈,报端也不时披露某小区采暖费用之高。事实上电采暖技术经过5年左右发展,或趋于成熟、或遭遇淘汰。现在的电采暖系统,从技术上保证了行为节能空间,不再是无处不热,无时不热的浪费状态,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即时供暖,国家的建筑节能65%的新标准,对建筑节能是有力保证,加之各地的供暖电价优惠政策,以上三个因素大幅度降低了冬季电供暖费用。使之与燃煤锅炉供暖费用相当或略高,比燃气、燃油低。2004年北京通州某小区冬季供暖利用直接电热的适应电热器供暖系统,采暖季供暖费用20-25元/㎡,比较天然气家用小锅炉冬季取暖费用经济之外又多了一层安全和环保。现在北京市用电采暖面积已经超过了2000万平方米,并且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

电采暖与燃煤锅炉费用分析比较 从物理学看问题,取高品位的电能走回头路取暖,能源利用率是低的,其实未必。从发展的观点看,基础能源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价格一路上涨。而未来电力的价格上涨幅度将远远低于基础能源(煤、石油、气)价格上涨幅度。因为电是可以再生的,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火电、水电、风电、光电、核电、生物发电等等,且发电的成本会越来越低。俄罗斯的电价仅相当于人民币一角钱左右。燃煤锅炉供暖,其直接间接的热损耗和浪费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是锅炉运行热效率低,中国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50%-65%。其次是管网输送效率低,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综合计算,集中供热与煤发电的效率基本相当,但分户电采暖能100%的提高人们的行为节能意识和养成自觉节能的习惯,提高节能效果。如果我们用电采暖继续沿用“大锅饭”的方式,与锅炉集中供暖比较,肯定是浪费的,但恰恰是用电采暖能直接实现分户计量、自主调控的行为节能目的,我国的公用建筑供暖制冷耗能是民用建筑的10倍,足以说明行为节能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锅炉集中供暖却无法来真正的实现行为节能的目的。另外,我国的集中供暖费用中燃料成本只占25-40%,其它成本和管理成本占60-75%,如果采用分户电采暖,这60-75%的成本都将自行消化为零,用户不用承担。再者,按北京市集中供暖的缴费标准,每平方米每采暖季节平均缴纳30元计算,100平方米住宅需缴纳3000元,这3000元可以购买6000多度电,100平方米住宅冬季用电采暖是否能用6000多度呢?

电采暖登陆我国不足十年,是发展中的技术,目前直接电热电暖器与数控程序温控装置组成的电采暖系统,其智能化的供暖状态以及技术与经济角度超过了锅炉供暖。集中供热按面积收取热费势必被按需供暖计量收费的新观念新技术取代,煤、油、电、气四大能源逐步发展以电代替煤、油、气资源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传统供暖的弊端

供暖体制浪费 每年供暖时期,在一些地方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供暖管道经过的地方热气腾腾,地面上的积雪竟被地下供暖管道烘烤融化,大量热能消耗在路上;有的住户家中温度过高,甚至开着窗户;有的办公楼晚上还正常供暖;有的公共场所热浪袭人,让人窒息。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供热系统综合效率仅为35%至55%,我国目前约400亿平方米的建筑物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量为相近气候下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这种巨大浪费的根源是集中供暖按面积收费的体制—用户既没有节能手段,又没有节能动力,管理上更缺乏节能机制。

燃煤锅炉热效率低

燃煤锅炉供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锅炉运行热效率低 中国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不低,一般为72%-82%,但实际运行热效率大多在60%-65%,国家节能标准要求运行热效率达到68%。国际先进水平为80%-85%,低20个百分点。

燃气锅炉热效率低 燃气锅炉供热平均单位面积耗气量偏高,且高低差别很大。耗气量低的9-10 m3/m2,高的14-15m3/m2,平均11.9 m3/m2。主要原因是在“煤改气”的设计中未采用燃气节能技术,经实测,平均运行热效率80-85%,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15个百分点。燃气锅炉供热普遍存在因冷凝水腐蚀锅炉而缩短炉龄的问题。烟气中水蒸汽的露点温度是58℃,其只要接触到低于露点温度的介质,就会冷凝成水,因此要求进入锅炉的回水温度一定不能低于此限,而供热回水温度往往较低,故造成结露腐蚀。

管网输送效率低 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管网输送效率达到90%(基础值定为85%,现在看来定得偏高)。据清华大学近年来的实测数据(一次管网损失2w/m2,二次管网损失5 w/m2,失调损失7 w/m2)推算,管网输送效率只有66%-68%。其主要原因,国外管网热损失基本上是保温,在中国此项热损失除保温外,还有泄漏和失调的因素,特别是失调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又非常普遍,必须改进。

暖气片热效率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居室、落地窗已逐步进入家庭,而家庭装饰已十分普遍,装修时暖气片一般都加装饰罩,这不仅影响30%的散热量,同时也将损失最为宝贵的居室实际面积3~4%,也就是说一个100平方米的居室由于放置和装饰散热器,将白白损失3~4平方米的居室面积。这还不包括因装修暖气片所需要的装修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现在的暖气片主要有铸铁、钢制、铜铝复合等产品,其散热效果差别很大。暖气片的选择是材质导热系数大、材质薄,容水量少、散热面积大的最佳。我们知道铜散热系数为0.94、纯铝0.53、铝合金0.37、铸铝0.33、钢0.16、铸铁0.12、不锈钢0.05,铜的散热最好。我们看一个例子:传统铸铁大60暖气片,在标准温度70-95度,室温18度情况下,一组暖气片的散热量为360大卡,容水量为18公斤左右,一个房间如果安装4片,总容水量约70公斤,假设起使水温为0度,加热到60度,需要4200大卡的热量,约需要5度电(每度电100%的电热转换为860大卡,每公斤水升高一度需要一大卡热量)这就是说,5度电才刚刚使一个房间里暖气片的水温从0度加热到60度,此时房间能暖和吗?由此可见暖气片的选择是多么的重要。供暖产品的发展趋势

市政集中供暖和小区锅炉供暖 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福利供暖制度与集中供暖方式带有严重的观念滞后、技术滞后、管理滞后与浪费惊人等弊端,供暖期内的建筑无处不热,无时不热,忽视考虑人的需求。集中供暖在使用中凸现出的弊端,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桎梏。首先,集中供暖需要安装锅炉、管道、暖气片,占用室内使用面积约3%;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不仅会因设备、技术、楼层等因素造成温度不均衡,还会因为不能按需供热而造成能源浪费。其次,集中供暖收费一般按面积计算,无论用户是否使用都要交纳相关的费用,一家不交费秧及四邻的“连坐制”,供暖管理难、纠纷多、收费不合理、收费难。再次,集中供暖供热原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尘埃,造成大气污染。还有容易出现跑冒滴漏,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低,施工、运行、维修水平跟不上,造成运行不好,供热质量没保证。以上弊端其根本原因是供暖用户既没有节能手段,又没有节能动力,管理上更缺乏节能机制。“供暖中造成30-40%的热量浪费”,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对我国现阶段集中供热弊端的结论性语言,并建议社会不再发展任何形式的集中供暖,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一句话:集中供暖---您烦、我烦、他烦,要改变。供暖改革进入倒计时 2005年12月18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供热商品化、货币化。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在我国实行50多年的福利供暖制度将取消。仇保兴副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八部委2005年底部署了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的全面工作,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在两年内完成,把暗补变成明补,改变传统的按照面积来收费这样一个粗放的不节能的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从2006年1月1日起,建设部明确开发商必须在售楼处公示节能信息,而新的预售许可证也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年内使用。新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将必须注明住宅项目的节能率,如果不注明,开发商将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同时,启动绿色建筑的认证制度:要采取五个等级来验明正身,等级高的节能率高,节水率高,节材率高,住在里面的人更加健康、更加舒适。通过五个等级向社会公布住宅建筑在节能生态方面的质量如何。老百姓在入住后,如经建设部门的节能测量机构测试,房子的节能指标没有达到开发商预售许可证上所标注的节能率,开发商要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供暖多元化 随着国家供暖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和环保力度的加大,以及住宅建筑的多样化及其技术进步,不同的采暖方式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同,要求的舒适度、供暖质量不同,加上各种燃料的价格在不断的交错变化,比如,电的价格几年来涨的幅度为20%左右(很多农村的电价非但未涨还降低了许多)而煤的价格却增长了300%多,预计还要继续增长。几十年惯用的锅炉集中供暖由于“先天不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新型供暖产品纷纷登场,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最先提出挑战的是壁挂式燃气热水炉供暖系统,继而是各种电热、地热等供暖系统,供暖产品的种类有几十中,规格更是不计其数,但从目前来看,各自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的供暖市场和产品,正处于鱼龙混杂、群起争霸的“战国时代”。市场需要、百姓期盼理想的供暖产品问世。

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供暖市场将有如下需求与发展趋势。

一、分户“按需供暖”。集中供暖将向分户计量过渡最终达到分户“按需供暖”的目的。

二、热水供暖。热水供暖舒适,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和将来都会倍受人们的青睐。

三、环保电暖。用电取暖,卫生洁净环保,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今后,国家2/3的能源将来自于低成本的核电、水电,这意味着电价将有更大的降价趋势,而燃气、燃油、燃煤资源有限,开采成本越来越高,价格必然上涨。所以电暖产品必是今后用户的首选。

四、省钱节能。在相同供暖质量的条件下,用户接受最省钱、最节能的产品。

五、使用方便。实用方便的产品必然倍受用户的欢迎。

六、智能产品。人们希望自主选择供热量、时间、温度及其它需求。以上这些标准的供暖产品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遗憾的是,在市场上我们没有发现能满足以上条件的产品。百姓期盼着全新的取暖产品面市!踏破铁鞋觅无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智能电热水暖机横空出世(详见专门介绍文章)国家供暖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节选

关健词:价格机制· 供热体制改革要在两年内完成。八部委去年底部署了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的全面工作,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在两年内完成,把暗补变成明补,改变传统的按照面积来收费这样一个粗放的不节能的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另一个重点工作,主要在于要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冬季供热问题,重点解决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困难企业的退休人员,以及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也包括一些农民工的冬季采暖保障工作,因为热改的推行首先要保证对低收入家庭能够正常供热。

关键词·节能目标· “十一五”期间节约一亿吨标准煤 仇保兴副部长介绍说,“十一五”期间要达到的建筑节能目标是:到2010年要达到节约1.01亿吨标准煤,减解排4亿多吨二氧化碳气体,建设节能建筑的总面积累计要超过21.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的建筑16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5.6亿平方米。要全面实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建立4个直辖市和北方地区达到65%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完成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的100个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北方地区的供热体制改革,推动北方地区既有的居住建筑的节能;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的应用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强制性推动力。关键词·节能成本· 建筑节能成本一般五年能抵消 仇保兴副部长介绍说,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墙体保温、门窗保温、供热系统、新型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从目前看,开发商建筑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一般要高出5%到10%,也就是说每平方米要增加100到200多块钱。但对消费者而言,只要拥有或买了节能住宅,就享受节能建筑的认证制度,在今后省出一大笔能源费用。比方说节能标准达到50%的住宅,一个采暖季可节约1000多公斤标准煤,一般五年左右就可以把买节能建筑多花的钱全部省回来。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出台物业税政策,将来绿色建筑、高标准的节能建筑的物业税有可能减免。开发商建设低能耗住宅,享受墙改基金返还,并能得到优惠的贴息贷款。黑龙江供暖听证会

12亿元的供暖费陈欠,每年不足80%的供暖费收缴率,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燃煤价格和管理费用,使哈尔滨供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而供热价格调整之争的背后,则是供热机制市场化转轨中不得不面对的历史包袱和体制顽症 1月12日,因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而推迟了近一个半月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终于召开。就在同一天,2006年的第一场大雪也不期而至,令这个中国纬度最高的特大城市气温陡降至-20℃多度。伴随着哈尔滨气象部门当天发布的今冬首次雪灾黄色警报,关系到近400万人切身冷暖的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的举行,吸引了整个城市的关注。

哈尔滨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会议代表由市民代表、供热企业代表、人大政协代表、相关部门代表及专家学者代表共45人组成。围绕着供热费的涨价与否,代表观点针锋相对,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当日,整个听证会现场火爆得近乎混乱。“现行的供热制度已弱不禁风,而市场化的供热体制还远未建立起来。”一位听证会代表坦言,“热费价格上调只能缓解危机,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一旦供热体系全面‘崩盘’,其带来的冲击将不会逊于松花江污染造成的全市大停水。”

供热企业“涨”声一片 在1月12日举行的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上,哈尔滨市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供热经营企业代表哈市供热企业提出了供热价格上调的建议。供热企业建议: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4.58元/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3.21元/平方米),上涨3.43元,涨幅11%;非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按使用面积,由31.15元/平方米调整为37.36元/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25.07元/平方米),上涨6.21元,涨幅19.9%。居民热用户和非居民热用户供热价格平均涨幅15.45%。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公司总经理程德和表示,哈尔滨现行的供热价格是2000年制定的,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为31.15元,测算燃煤价格为188元/吨。然而,到2005年9月,哈尔滨燃煤平均价格上涨至340元/吨,上涨了80.85%,而且从去年起,供热标准由室温16℃提高到18℃,也加大了燃煤的消耗量,供热成本的增加已大大超过企业可承受能力。除此之外,供热企业还将电价上涨、国家对供热企业征收大气排污费、供热企业保留合理利润、非居民热能损耗等因素列入调价的因素。供热企业的提价建议得到哈尔滨市供热办的支持,据该市供热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由于煤价上涨等因素,长春、沈阳等我国北方城市相继调整了热价。与这些城市相比,气温最低、冬季最长的哈尔滨日均供热价格却最低,仅为0.17元/平方米供热面积,而比哈尔滨市天气温暖、供热期短的沈阳、长春、天津、大连等城市的日均供热价格分别为0.21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2元/平方米、0.27元/平方米,均高于哈尔滨市。据介绍,天气冷暖对供热耗煤影响非常大。哈尔滨市一个供热期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供热用煤在53公斤左右,而其他城市仅需30公斤左右甚至更低。有关专家表示,热价低、成本高已经影响到哈尔滨市供热行业的整体稳定,很多供热企业都是将大修费、折旧费等费用挪用购煤,致使维修资金不足,供热系统老化严重,留下了隐患,对供热行业持续健康运行非常不利。代表质疑声淹没企业“涨”声 与供热企业代表“涨”声一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参加听证会的10名消费者代表全部认为“涨价不合适”。有代表提出即使调整价格,涨价幅度不宜超过8%。

消费者代表、黑龙江艺术专修学院教师刘天晓说,目前哈尔滨市热费价格与省内其他城市比较并不低,不该涨价。伊春市居民热费为35元/平方米;五大连池市居民热费为29元/平方米;黑河市居民热费为22.4元/平方米;加格达齐市居民热费为30元/平方米。这些城市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均比哈尔滨高,取暖期比哈尔滨多一个月,但供热费用却比哈尔滨低。供热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在提高服务质量上狠下工夫,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

消费者代表、省盐务管理局干部黄宝忠认为,哈尔滨2000年制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供热价格不科学。实践证明这种收费标准已经超高。供热企业不赢利主要因素是热费收缴不到位造成的,如果收齐剩余的热费完全可以抵消煤价上涨。供热企业要向自身的管理要效益,不应把企业亏损完全推到老百姓身上。燃煤涨价是提出调整热价的主要原因,但燃煤只占供热成本的44%,而56%的非购燃煤成本却成了实际上调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应以燃煤上涨为由上调热费价格。

消费者代表、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高级工程师刘茂东认为,调整热价,供热企业要请有关热力专家及成本核算经济师,经过科学计算来核定,拿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加透明度。现在的供热企业只知道让老百姓花钱买热,但是售后服务管理跟不上,靠上调价格来维持企业生存是不行的。

居民代表不同意热费上调的理由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一、煤价上涨不是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根本原因,供热企业应该练好“内功”,从加强管理、内部节能改造上挖潜;

二、中低收入人群,面对提价应对的能力有限;供热不能一刀切;

三、目前热费收缴率在77%-78%左右,收缴不力如何解决,缴热费的不能为不缴热费的埋单;

四、分散、区域和集中供热的供热方式不同,价格也应该不同;

五、热是商品,但是缺少了质价相符的热,如何保证调整后居民能够住上暖屋子;

六、现阶段的热费31.15元/平方米,是怎样的成本构成,这样的成本是怎样核算的,有关方面的信息没有公开。

争论背后的成本迷局 供热企业代表与居民代表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供热的真实成本上。对此,双方各持己见,供热的真实成本越发扑朔迷离。哈尔滨地处高寒地区,每年供暖期为6个月,上世纪80年代初,哈尔滨开始施行供暖收费。最初的热费价格为每平方米8.71元,在此后的20多年里,热费先后调整8次,价格调整到目前的每平方米31.15元,是最初供热费的3.6倍。在1月11日由哈尔滨市供热办组织召开的供热企业座谈会上,一些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2000年,哈市供热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48公斤计算,每吨燃煤280元,在热费31.15元/平方米(使用面积)构成中,燃料费为13.54元;2005年,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耗煤53公斤计算,燃煤市场价格为380元(不包括运费),燃煤所需费用为21.99元/平方米。由此测算,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其中还没有考虑水、电以及排污费等费用变动因素。由此,热企负责人认为,供热企业成本增加部分,应由企业、百姓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供热企业应通过内部挖潜,加强管理,自行消化一部分,政府也应补助一部分。针对企业供热成本增加8.46元/平方米的说辞,消费者却并不买账。听证会消费者代表、哈尔滨市汽车零件二厂高级工程师姜锋认为,供热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不只是原材料涨价的原因,还有两个因素:热费收缴不上来是一个,另一个是企业经营不好造成的。有关部门对4户使用面积40平方米左右、采用不同取暖方式的房屋调查显示,集中供热的热费是1246元,烧土暖气的费用是700元,用电取暖的是850元,用油压小锅炉取暖的是880元。按照市供热部门的说法,集中供热的能源利用率比其它三种取暖方式大得多,因此才要求市内的供暖企业并网改造,可为什么是集中供热的收费最高,还喊亏本呢?显然,供热企业聘用大量的人员,增加了热费成本,而工作人员效率低,这是供热单位亏本的原因之一。部分市民认为,哈尔滨市现行热价并不低。哈尔滨市南岗区四明街16号、18号楼的居民20多年一直过着劈材烧炉子的生活。去年,哈尔滨南岗房产经营公司接管了这两栋楼,居民安上了暖气。但是,有几户居民仍在使用土炉子取暖。一位居民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房屋的使用面积为30平方米,有一吨半煤足够用了,按去年煤价较贵时计算,约450元钱。而且室内温度最低也能达到十七八摄氏度,如果改成暖气,每平方米31.15元,每年的包烧费就得近千元,是自己烧的2倍还多。在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召开前,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委托哈尔滨市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哈尔滨13家供热企业所属的33个单位进行了成本审计。审计结果显示,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供热期分散锅炉和区域锅炉平均单位成本每平方米27.17元,较现行热费31.15元低3.98元。据哈尔滨市物价局成本调查大队负责人沈洪介绍,从本次成本监审情况看,人员过多、煤耗量过高、管理费大等原因导致部分供热企业成本过高。他们审计供热企业成本时,部分供热企业提供的财务账目中有的是不应该支出的费用,因此在监审成本时,审减了1301万元不合理支出,使单位成本每平方米下降2.11元。“2000年确定的每平方米31.15元的热价是不透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赵华说,“31.15元中各项成本究竟是如何构成的,供热企业说不清楚,而现在很多费用比当时还有所降低,因此当初的31.15元实际上已经是很高了。” 供热改革如何走向市场化 哈尔滨市供热价格调整听证会的价格之争仅仅是一个表象,在多年延续的福利供热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中,隐藏在背后的历史包袱及体制弊端开始浮现,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之争体现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多方力量的利益博弈。近日,哈尔滨市供热办宣布,哈市供热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已初步完成,待市政府有关部门论证后即可付诸实施。2006年,市供热办将积极推进市民关心的热费改革,力争实现热费“暗补”变“明补”,并将历来热费报销中的性别歧视、实住与应该享受面积不符等不尽合理之处加以理顺和改正。但事实上,哈尔滨市供热市场化的准备还远没有做好,历史陈欠热费及分户供暖改造等一系列难点问题都成为供暖体制向市场化转型的巨大障碍。据统计,1995年至2003年,哈尔滨市累计陈欠热费至少高达12亿元,造成了供热企业运营困难。根据哈尔滨市有关规定,居民热费由单位承担90%,个人承担10%,但随着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一些关、停、并、转的国有企业供暖欠费问题严重,造成热费收缴率多年低于80%,截至去年12月31日,哈尔滨市最大的供暖企业——哈尔滨锅炉供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6年度热费累计收缴率为77.74%,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供热公司的热费收缴率甚至低于50%。自去年10月进入供热期后,哈市已有37处热费收缴率不高的物业被供热公司弃管,涉及1300多户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供热成本未增加,也使哈尔滨市的供热企业普遍处于维持经营和负债经营状况。记者从哈尔滨市供热主管部门了解到,自1995年以来,哈尔滨市累计陈欠的12亿元热费中,约80%来自停产半停产、进入破产程序的困难企业及其职工。另一方面,由于受资金和技术双重困扰,作为供热市场化重要前提的分户供热改造也在哈尔滨陷入困顿。为响应国家建设部和财政部有关改革北方城市供热体制、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的政策要求,同时解决热费欠缴率一直居高难下的现状,2002年6月5日,哈尔滨市出台《城区已建住宅实施分户供热改造方案》,“计划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城区分户供热改造任务。其中,2002年改造1000万平方米,2003年和2004年分别改造1500万平方米,3年累计改造4000万平方米”。但截至2005年底,分户供热改造只完成1300万平方米,与计划相差甚远。据了解,哈尔滨市原有老式单循环供热面积12765万平方米,2002年到现在分户供热改造1300万平方米,只完成了10%。照此速度,完成全部改造至少还需10年。这显然远远跟不上哈尔滨市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的时间表。供热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热费纳入工资,让用户和供热企业直接见面。而分户供热改造是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实现“分户循环,分室温控,计量收费”,从而消除福利供热情况下的“蹭热”现象。分户供热改造的停滞不前,无疑让人们对供热市场化的前景难持乐观态度。“哈尔滨的分户供热改造错过了最佳改造期。”哈尔滨市供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国栋说,1999年,国务院曾向东北三省下拨3亿元热费补贴,其中哈尔滨1.1亿元、沈阳0.9亿元、长春1亿元。沈阳市利用这笔补贴迅速启动了分户供热改造,目前该市已有一半以上的老住户完成了改造;长春市的分户供热改造从2000年开始,目前进度已赶上沈阳。而当时哈尔滨每年的热费收缴率只有60%%,供热企业已经难以生存,国家下拨的1.1亿元补贴正好成了救命钱,分4年发放给供热企业用于维持生产,结果百姓暖屋子有了保障,分户供热改造却延误了3年。

巨额的历史陈欠和滞后分户供热改造成为哈尔滨市供热体制市场化的最大障碍,也正是这一点,令听证会代表在面对供热企业调高热费的建议时心存疑虑。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赵瑞政表示,由于供热企业经营成本过高和历史负担过重,导致供热企业运行困难,用提价来调理,就等于把供热企业的高经营成本和历史负担,也就是供热企业所谓的“成本”转嫁给了市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燃煤涨价是提出调整热价的主要原因,但燃煤只占供热成本的44%,而56%的非购燃煤成本却成了实际上调价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应以燃煤上涨为由上调热费价格。据了解,哈尔滨市原有老式单循环供热面积12765万平方米,2002年到现在分户供热改造1300万平方米,只完成了10%。照此速度,完成全部改造至少还需10年。这显然远远跟不上哈尔滨市供热商品化、货币化的时间表。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字号员工本来就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他们恰恰享受了供暖福利,那些低收入群体往往得自己负担取暖的全部费用。也就是说,在供暖问题上,政府的财政没有发挥其公共功能,没有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在中国,在电采暖等其他技术形式无法大面积覆盖的情况下,通过管道送暖成为供暖主渠道。一旦铺设一套管网之后,企业就具备了独家垄断的基础。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物价局将把此次听证会的结果上报至哈尔滨市政府和省物价局,等待上级部门对热费调整做出最终的批复。影响供暖耗能量的众多因素 供暖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供暖的耗能量和费用不象供水、供电、供气那么简单,供暖的耗能量受如下众多因素的影响:

1、房屋的保温状况。建筑围护物的保温状况对耗能量影响很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节能型建筑和普通形建筑,许多人都知道,我国的建筑(供暖)耗能是国外的三倍,所以现在国家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2、房间位置。楼房的中间层不靠山墙、靠山墙、顶层靠山墙、顶层不靠山墙等。根据哈尔滨建工大学对某小区的测试,楼房中间层不带山墙的房间因为上下左右单元都供暖是最节能,顶层带山墙的单元因为多了顶层和山墙的散热面,所以是耗能量最多的单元,相差2倍多,这就是许多用户独家供暖是或者只在一个房间供暖耗能多且温度上不去的原因。

3、房屋的体型系数。同样的建筑面积,但由于建筑物的形状不同,带来的建筑物的外墙面积不同,就是建筑面积和外墙面积比不同。因为墙体是散热的主要部位,同样的建筑面积,外墙面积少耗能少,外墙面积大耗能多。

4、房屋的朝向。房间的朝向也对散热有很大的影响,朝南的房间因为有太阳光得热,所以比北向的房间要节能很多。

5、房屋外墙的窗墙面积比。窗户也是散热的主要部位,一般的玻璃导热系数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墙体,所以窗户大散热多,窗户小散热少。

6、渗风系数。主要是门窗的密封程度和开启次数。密封好、开启次数少耗能少,否则耗能多。

7、室外温度;当室内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室外温度越低耗能越多,室外温度越高耗能越少。也就是室内外的温差每相差10度相差30%左右。

8、室内温度。夏天制冷室内温度每降低一度,冬季取暖室内温度每调高一度,耗能增加10%左右。

9、供暖产品的热效率。任何供暖产品都有个热效率的问题,热效率高就节能,否则相反。另外,集中供暖就比分户供暖耗能多。

10、房屋的新旧。新房子耗能多,旧房子耗能少(同样的建筑)。

11、人口的多少。人体是要散热的,房间的人口多耗能少,否则耗能多。

12、照明、电器、炊事。电器和炊事照明都向房间散热,同样影响耗能多少。

13、是否智能控制室内温度。能对房间进行定时、控温智能程度高的产品耗能少,否则耗能多,相差30%左右。

以上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供暖的耗能量,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建筑维护物的保温状况、周边相邻单元是否供暖和产品的综合热效率以及供暖方式等方面。这就是任何产品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耗能量的原因。其实,供暖耗能量的多少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建筑商提供的房子来决定的,节能的房子耗能少,非节能的房子耗能多,在此基础上,供暖产品生产商根据产品的热效率才能计算出基本的耗能量和费用。然而,由于上述其他动态因素的影响,到每户、每个房间的用热量和费用也是不同的。当用户对上述问题有个基本的了解后,就会明白:供暖确实不是个简单的计算、计量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了。就会明白为什么你自己独立供暖耗能多且房间温度升不高的原因了。供暖花絮

在北方城市,许多经历了一个采暖季的购房者都会有这样一个体会,“买房值不值,采暖须先知”。因为买房虽然是一次性投入,但居住使用费用却要不间断地投入。客观地说,冬季采暖费是老百姓每年一次大项开销。因此,消费者买得起房却住不起的例子并不鲜见。

家住北京青塔某小区的王先生今年春天买的房子约7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燃气分户供暖。各家都装有一个气表,业主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据王介绍,他一般只是在晚上回家后才开暖气,即使这样,气表的转速依然让他心惊肉跳。在北京地区,天燃气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9元,像王先生家只有70平方米的小户型,即使白天不开暖气,一晚上也要烧掉20多立方米的天燃气,大约得花40多元。王先生的月收入近3000元,这样一个采暖季下来估计得要近5000元的开销,这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承受。

与王先生有着相近感受的英先生,在北京西四环买的房,虽然买下不久房子就升值了近2000元/平方米。这个楼盘的设计理念十分前卫,除了户型和外立面设计很有特色外,它的采暖设备也采用了电热膜地采暖。喜欢琢磨的英先生很快发现,即便是“分户计热”,温控阀也并非就能控制一切。热具有传导性,如果一家不取暖,他靠着周围邻居的采暖也可以维持室内温度。所以英先生最担心的事是,如果他的邻居出于经济考虑,也不开暖气或少开一些,这会使室温降低并增加他的实际采暖支出。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北京某分户计量采暖的住宅小区,在一些住户的窗户中伸出一个个烟筒,这与楼房漂亮的外立面十分不协调。这种较为原始的蜂窝煤炉采暖与先进的分户计量采暖共存的现象十分耐人寻味。据一住户介绍,他之所以在家里又支起了蜂窝煤炉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如果家里有老人或孩子,就需要室内保持较高的温度。这样,无论是天燃气还是电热膜采暖实际费用都比较高,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管委主任陈文占说,供暖体制改革工作在北京目前很难铺开,难度很大。“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居民,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陈文占说,“很多人以为最难的是医疗体制改革,实际上,供暖体制改革的难度更大。”

2005至2006采暖季,全市总的供热面积为4.28亿平方米,其中2.9亿平方米为居民的住宅面积,供热规模比往年增长明显。来自市市政管委的统计数字称,截至目前,供暖热线共接到市民热线电话3.6万余个,其中1.6万余个投诉家中温度低于16摄氏度不能达标,占到40%。目前北京市的供暖欠费额越滚越大,已达200亿元。

12亿元的供暖费陈欠,每年不足80%的供暖费收缴率,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燃煤价格和管理费用,使哈尔滨供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巨额的历史陈欠和滞后分户供热改造成为北方各个城市供热体制市场化的最大障碍。

据法院人士透露,近些年来,随着供暖体制变革和体系转型,法院共受理此类案件2004年为4209件。据北京市政管委会供暖办公室主任刘维圻向外界透露,上一个采暖季,北京区域供暖的收费率仅为73.74%,到目前为止,全市的供暖欠缴费高达200亿元。从现在城市供暖的改革进程看,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商已越来越意识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改进供暖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供暖纠纷。

史际春代表介绍,目前北京市的住宅大多数已经归公民私人所有,小区集中供暖、分户自行供暖等也发展起来,但是相当一部分市民尤其是政府仍然把供热视为一种基本福利,造成改革动力不足、行动不力,助长了不把供用热当作商品交换的现象,不缴供热费也照样供用热,以致不少有支付能力的人也是“能赖则赖”。

供暖体制改革无疑将是一次利益调整,可以预计,这样的利益调整过程是有难度的,甚至可能被扭曲——目前享受供暖福利的主体正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革未来的受益者却应该是中低收入群体,而这些人往往很难在改革方案的决策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诉求。改革能否按正确的方向前进,取决于是否能够突破这一瓶颈。

拥有决策权的各级政府官员会不会取消自己已经习惯的福利,把原来补贴给他们的财政资金慷慨地让出来,补贴那些真正需要的低收入民众?实现这一点,恐怕需要对改革方案的决策程序本身进行改革。

采暖节能常识须知

买房子千万要注意房屋的单元位置 因为墙体有热惰性,但热量有可传递性,所以自家独立供暖而周围邻居如果不供暖,耗能要多几倍。黑龙江省建委和哈尔滨墙改办委托哈尔滨建工大学对某种电暖产品进行一个冬季的测试,测试建筑为17000平方米。结果如下:楼房中间层中不带山墙的单元每冬季(180天)采暖费用为15元左右/平方米;中间层带山墙的单元为25元/平方米;顶层不带山墙的单元为35元/平方米;顶层带山墙的单元为45元/平方米。由此推断出自家独立供暖六面墙都散热的耗能量。这是一般人都难以相信的事实,由此,各位可以想到,在买房子是一定要考虑房屋的位置,夏天制冷耗、冬季供暖要多耗几倍的能量。

关于电采暖省钱还是燃气省钱 这里我建议用户自己可以试验一下。你可以到市场上买一个“热的快”将暖水瓶里的水加热到沸腾(100度),看看用了多少度电,计算出价格,在将同样多的水在管道天然气燃气灶上烧开,看看用了多少气(看燃气表)计算价格。我们做过多次试验,烧开4公斤多水用电0.3度,每度电按0.5角计算,费用为0.15元。而用天然气0.11立方米,按2元/立方米计算,费用为0.22元。从理论上计算,用天然气可能稍便宜,但燃气炉的热效率低,一般人无法知道真正的热效率,但电热的热效率基本上接近100%。

东北的房屋耗能反而少于南方的房屋 有人说智能电热水暖机在南方长江流域取暖会非常好,在寒冷的北方满足不了供暖需求。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因为东北的建筑围护物都进行了保温处理,双层玻璃窗户,每平方米的设计负荷一般为45W,而南方的房屋每平方米的供暖负荷需要100W左右,并且室内降温速度快。同样功率的产品,供暖面积要少、开机时间要长,耗能比东北的房屋还要多。

上一篇:成长,离不开梦想下一篇:宣传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