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研究现状5则范文

2024-04-23

物联网研究现状5则范文(精选5篇)

篇1:物联网研究现状5则范文

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形成初稿

摘要:2011年4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科技工作座谈会今日(21日)召开。据透露,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开展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加大对创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资金支持力度,以提升中国在物联网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国家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形成初稿,“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突破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工作,推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和產业化。

物联网让智能汽车不再是“天方夜谭”

摘要:说起物联网,可能很多福州有车族会将之与缓解停车难联系起来。近一年来,运用物联网技术,市民可通过手机获悉市区很多地段的车位情况,大大方便了市民停车。但很少有市民知道,能享受到这么便捷的物联网技术,得益于“云计算”。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近日在福州软件园透露,云计算是物联网的基石。

什么是云计算?李德毅形象地说:“云计算就是一个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为许多人进行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进入云计算时代后,电脑就会渐渐淡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们只需携带类似手机的端设备,将自己所需服务告诉云计算中心,就可接收经由其处理的信息。这就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

他还说,云计算时代的端设备可以多种多样,手机、游戏机、数码相机、电视机、上网本等都可以。他还设想用数码相机发送电子邮件,用语音识别系统进行文字输入,“这些都是可能实现的”。

谈到物联网,李德毅说,云计算与物联网结合,最先获得突破的就是智能车,它可以自动行驶。他列举了谷歌公司花大力气研发智能车的例子,他觉得这是未来的方向。据悉,谷歌公司研发的50辆智能车,采用智能软件和感应设备,包括摄像机、激光雷达、超声雷达以及GPS设备等,使用谷歌网络导航操控系统,实现无人驾驶,在公共道路上成功行进22万多公里。李德毅和他的团队也正在致力于智能汽车的研发。他表示:“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未来开汽车就像现在开电梯一样,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就行了,这不是天方夜谭。”

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物联网产业园落户河西 4月24日,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其中包括400米高的河西“第一高楼”苏宁广场、紫荆广场、华能南京滨江总部基地以及互联网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它们将为我市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载体。科技创新类项目是本次项目中的一大亮点。如,深圳安防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在新城科技园建设的互联网产业园和物联网产业园,将吸引各类物联网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位于滨江开发区的江苏集群三网融合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与美国奈杰科技共同研发了新一代RFID机顶盒,能够进行高清点播、远程教育、视频邮件、远程医疗等;华能南京滨江总部基地项目将落户下关区燕江路,建成后将成为以能源、冶金、长航为核心,集产业研发、电力采购、总部经济、会展、金融为一体的总部经济示范区。

20个项目中,还包括不少大型物流、商业、旅游类项目。

篇2: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物联网概述

1.1物联网的定义

信息技术不断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物联网则是传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物联网都尚未有一个完全被公认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的理论体系还未被完全建立,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尚未达成共识。通过对互联网、传感网等技术的对比研究,可以将物联网认为是一种互联网、传感网等传统信息网络的信息承载体。

1.2起源与发展

物联网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Ashton教授于1991年提出,没过多久,在1999年,Kevin Ashton教授在研究射频识别技术时明确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涵义,人们开始逐步重视物联网概念。直到2009年1月,“智慧地球”已被IBM提出并作为美国的发展战略,受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的积极回应,而德国政府则紧随其后,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这一高科技战略计划。毫无疑问,物联网已经成为各国相互竞争和争抢的重要领地。

目前,国内也非常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将物联网相关技术和行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政府也明确将“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作为十三五”时期强化创新的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重大举措。

2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

物联网错综复杂,涉及的学科较多,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认知,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联网理念,可以从物联网的架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对其进行研究。

2.1物联网四层架构

不同领域可以将物联网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如果从信息处理角度看,沿着信息流通的渠道,从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四个方面,可以建立物联网四层架构,主要包括:综合应用层、管理服务层、网络构建层、感知识别层。其中,感知识别层主要用来联系每个物体;网络构建层则是用来传输下一层感知到的信息;管理服务层将在高效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管理各项数据及相应的服务;综合应用层则是面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物物互联这一目标。

2.2关键技术

根据物联网四层架构,结合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RFID技术、数据处理、安全隐私这三个方面。

(1)RFID技术: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操作快捷方便,具有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2)数据处理技术:目前,物联网相关数据的数据量呈井喷式增长,这些数据的高效安全的存储与处理是各行各业都密切关注的重要技术。另一方面,由于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实时性是推动物联网深入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搭建安全、高效、实时的数据处理平台是目前,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3)安全隐私技术:随着万物互联的逐步实现,物联网每条信息的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以及可控性都要达到一定范围内,开展安全隐私相关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这也是未来物联网发展遇到的挑战。

2.3应用领域

一直以来,物联网技术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应用程度处于国际前沿领先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慧交通等领域。在国内则还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在快速发展当中。

军事方面,通常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涵盖战场感知、军事训练与指挥、军事物流等核心军事应用的网络体系,服务于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工业应用方面,深化物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制造业全面升级的重要手段;社会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公共安全、公众服务等方面,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

3物联网发展趋势

3.1物联网技术标准规范工作深入推进

为了促进物联网更加快速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提出将要制定包括“物联网总体技术智能传感器可靠性设计方法与评审”等在内的13项国家标准。

3.2物联网相关技术人才培养亟需加快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大量新技术及新设备的研发制造,需要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员完成相关工作,以适应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新趋势和新挑战。现有的相关技术人才比较稀缺,尤其是国内,相关专业的开设相对国外比较晚,因此,加快相关技术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3.3物联网安全隐患日益成为关注焦点

安全问题是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目前,网络安全水平落后于信息化发展,使物联网发展成果具有脆弱性。因此,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要同步重视物联网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

4结语

物联网是一种复合型网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动整个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物联网的管理模式,随着人们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万物相连万物生”这一目标迟早会实现。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物联网的基本定义及起源,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研究了目前全球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RFID)、数据处理、安全隐私,并指出了目前物联网主要的应用领域;最后从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及安全问题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为物联网的良好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为全球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良荔,等.物联网及其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5.

篇3:物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 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 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 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简言之就是物联网能够让每一件物体开口讲话, 从而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直接沟通。

二、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 当时施乐公司发明了一种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e Coke Machine。

1999年MIT Auto-ID Center提出物联网概念。

2004年日本和韩国先后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国家信息化战略。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WSIS) 上,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中指出“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2008年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 之后的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 明确表示在技术层面将给予大量资金支持, 在政府管理层面将提出与现有法规相适应的网络监管方案。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战略支持”。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关键技术。

1、射频识别技术

即RFID技术, 又称电子标签, 是一种通信技术。它类似于条码扫描, 是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 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它是物联网的最底层, 在物联网的感知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可以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 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 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它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的技术, 以此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在物联网中主要用于数据采集, 是物联网中各物体感知环境的“触手”。

3、网络与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实现包括近程通信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近程通信技术包括Zigbee技术、WIFI技术、蓝牙技术等, 远程通信技术涉及互联网的组网、网关等技术。其中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 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网络通信技术。它的优点在于:功耗低、成本低、时延短、安全性高、网络容量大、工作频段灵活等, 因此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

四、我国发展物联网的优势

目前, 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在“物联网”普及以后, 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我国在发展物联网拥有以下几大优势。

1、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 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2、在世界传感网领域, 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 专利拥有量高。

3、我国是目前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4、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 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5、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五、物联网未来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具体从以下几点说明:

1、智能家居: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2、智能交通:实现车辆运行状态和轨迹监控、智能导航、移动数据传输和车载通信、应急自动告警等。

3、智能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达到智能化。

4、智能电网: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物联网基础上, 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 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

5、智能物流: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 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 具有思维, 感知, 学习, 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

6、智能农业: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 采用工业化生产, 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例如大田种植智能管理、畜牧水产养殖管理、食品安全溯源、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等。

摘要:物联网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大大节约成本;而且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本文从物联网的概念, 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现状、关键技术及未来应用做以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发展,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杨震, 物联网发展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02期

篇4: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对,但不同于互联网,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用于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次,物联网的用户端基于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李一等,2010)。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信息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创新,物联网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将远远超越互联网[2]。物联网将成千上万的物体通过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连接,这些物体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积极参与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换过程。物联网孕育着巨大的商机。现如今,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内外最受关注的技术领域之一。

1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在于济飞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工业化之路面临着新的选择。要成为经济强国,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新的产业,物联网被列为新兴战略性重点发展产业。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将物联网产业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胡锦涛、温家宝等多次强调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方兴未艾[3]。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欧盟委员会为了主导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和促进欧盟内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欧盟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欧盟专门在网络企业和射频识别司内任命一位物联网总监,以具体负责物联网的工作。据悉,欧盟已经将物联网作为实施今年5月提出的《欧洲数字计划》的重要平台之一[1]。据了解,该计划提出的100项主要行动中有许多都要靠物联网来落实。早在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就正式提出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有关专家认为,欧盟制定有关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标志着欧盟已将物联网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欧盟希望通过构建新型物联网管理框架来引领世界物联网的发展。该行动计划提出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严格执行对物联网的数据保护立法,建立政策框架使物联网能应对信用、承诺及安全方面的问题;公民能读取基本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并可以销毁它们以保护隐私;为保护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把物联网发展成为欧洲的关键资源;在必要的情况下,发布专门的物联网标准化强制条例;启动试点项目,以促进欧盟有效地部署市场化的、相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隐私意识的物联网应用;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经验,并在相关的联合行动中达成一致;组建欧洲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团,以监督物联网的最新进展,定期向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汇报物联网的发展情况[4]。

我国物联网研究起始于1999年,基本上和国际同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并拥有多项专利[5]。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多项标准提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在传感领域目前走在世界前列,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物联网技术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无线传输网络和智能芯片(见下图1)。标识和感知环节组成了无线传感网,对应了物联网的感知层,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对应了物联网的网络层。物联网的应用层主要由运营平台、内容提供商等构成,属于信息咨询和服务行业。作为物联网的排头兵,RFID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信息采集技术,包括二维码、电子标签、阅读器、软件及其他基础设施等。纵观全球RFID产业,我国在低高频应用领域已经具备较强实力,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读写器具设计、制造到应用的成熟产业链[4]。物联网的发展也将给传感器厂商带来巨大的契机,大规模的物联网建设会使传感器的需求量成倍增加。虽然我国传感器市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国内传感器生产厂家95%以上都属于中小型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技术和生产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传感器巨头企业相比差距还是较大。

2 加快物联网发展的对策研究

面对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应尽快建立和物联网有关的研究队伍,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开发,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并逐渐地建立中国相应的法规等措施。

2.1 完善政府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本文认为应该由政府的相关部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协同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从宏观战略层面提出物联网产业发展方向,组织专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搭建各类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相关研究机构和一些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创新、共享和交流平台,进一步降低研发成本、优化创新资源;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的以物联网产业化应用培育和推广为主要职能的服务机构,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化应用[5]。

2.2 加快信息新产业的发展速度

调动和发挥我国信息产业、电信运营商、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产业的繁荣需要产业链的共同发展,需要多方联合,通过终端的平台化、中间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化、行业应用的规模化,推广渠道的多元化来打造物联网的成熟生态圈。

2.3 注重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专项投入

积极推进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抓紧编制物联网创新产业园发展规划,推动园区健康、快速发展;出台各种物联网专项优惠政策措施,以吸引国内外物联网核心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以产业战略联盟为载体,通过市场化的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开展协作分工,形成产业链协作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

2.4 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结合

支持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和相关标准制定,加快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国内RFID产业仍然以高频为主,在高端的芯片这一核心领域还掌握不了技术,从而也难以降低芯片成本,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物联网广泛应用,将会带动传感器市场需求,但是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化水平低,高端产品几乎给国外垄断了,因此,我们需要技术研究部门联合起来,加快核心技术研究。

2.5 高度重视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

物联网涉及行业众多,跨度较大,因此期望做出完全统一、自成体系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也不具可操作性。更多的是应在涉及互联互通等共性问题方面尽早制定相应的标准,如统一编码规则、基础应用平台的中间件接口标准等。同时,物联网的标准体系也要采取开放的架构,积极吸纳已经具有广泛国际市场基础的相关应用技术标准,实现中国物联网产业与世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接,实现合作共赢。

2.6 调动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的新突破

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营造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物联网技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物联网产业也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政府要引导企业打破地域封锁格局,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跨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2.7 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强化智力支撑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再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政策扶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研究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 结束语

物联网被列为我国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和国际上的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同发优势。目前,物联网具有产业规模小、应用领域杂、开发模式孤立、应用场景差异性大等问题,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将涉及人才培养、产业规划、管理、协调,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也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志良.物联网现在与未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刘志硕,魏凤,柴跃廷,沈喜生.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0(2).

[3]孟祥茹,张金刚.EPC及物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09(1).

[4]李一,陈火峰.关于物联网的研究思考[J].价值工程,2010(8).

篇5: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 (ITU) 对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主要是解决物品与物品 (Thing to Thing, T2T) , 人与物品 (Human to Thing, H2T) , 人与人 (Human to Human, H2H) 之间的互连。[1]。本质上物联网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将信息交换延伸到物与物的范畴。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有三层构成: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完成信息的采集、获取和物体的识别;传输层通过互联网或者无线网络完成数据信息的可靠传输;应用层主要通过云计算、感知识别等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海量数据计算和分析, 实现对人或者物品的智能化控制。体系结构如图 (1) 所示:

如1物联网体系结构图

2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颠覆了人类之前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截然分开的传统思维, 使得政府管理、生产制造、社会管理以及人们的个人生活全面实现互联互通。物联网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功能, 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 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 其理念也日趋成熟, 可寻址、可通信、可控制、泛在化与开放模式正逐渐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演进目标。而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言, 物联网将信息交换延伸到物与物的范畴, 价值信息极大丰富和无处不在的智能处理将成为城市管理者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 物联网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十二五规划将物联网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物联网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出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与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指出: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 推进物联网示范应用。工信部的公开信息显示, 中国物联网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十大应用领域、四大核心技术, 并希望在2015年形成核心技术2000亿的产业规模。

在国外, 美国政府方面主要是投资于诸如智能铁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电网等基础设施, 新一代的智能基础设施将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开拓巨大的空间,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典型应用是“智能微尘”、“智能电网”和“智能物流”方面, “智能微尘”通过传感器探测周围环境手机参数, 通过适当的处理大量数据实现对环境的监控, “智能电网”主要是完成对再生能源实现智能化控制, “智能物流”完成对车辆及货物的情况高效利用物流资源设施实时监控。

欧盟主要用于物联网以下几方面:智能电表、城市农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及药品流通追溯等, 实现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根据天气条件自动补充光照与水分的城市农业、对可再生能源的智能控制、智能监控交通流路系统、确保药品在到达患者前均可得到认证, 减少制假、欺诈以及分发中的错误, 加快城市的智能化建设。

3 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物联网作为一项战略型新生产业, 在没有完全掌握物联网的发展规律和技术体系之前, 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去解决, 诸如标准、技术、产业链、IP地址缺乏等问题, 以下分几方面做一介绍:

3.1 隐私问题

物联网是基于传感器和射频识别技术的互联网技术的延伸, 由于传感器节点多数部署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中, 并且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 而标签常常携带个人或者物品的属性信息, 这些属性信息作为隐私问题暴露在公开场所, 并且任意一个标签的标识 (ID) 或识别码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 标签会自动地, 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必然会使个人隐私面临侵犯的威胁,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被蓄意跟踪窃取或者偷听。

3.2 技术标准不统一

物联网在发展过程中, 传感、传输、应用各层面出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没有遵循统一标准, 企业各自为营制定自己的标准, 并按各自的标准进行产品生产, 相互无法连通, 无法形成统一的网络,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难以大规模市场化, 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

3.3 安全问题

物联网的传感器技术RFID植入被感知的物品中, 可以被任何人进行感知, 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 如果没有一套可靠的安全防御体系, 物联网在感知、传输和应用中信息安全成为一大难题。

3.4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物联网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 更涉及到各行各业多个领域、多种力量的整合, 如果没有规范的政策和法律支撑, 物联网在发展中必然会处处碰壁, 妨碍物联网的健康发展。因此, 政府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专门人员来研究和协调, 物联网才能有真正意义的发展。

4 物联网发展对策

针对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建立相应的安全对策,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物联网才能突破瓶颈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4.1 规范标准

按照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明确的原则, 建立标准的物联网体系, 统一技术标准, 政府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和协调, 建立感知技术、应用服务、网络通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相关标准, 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统一、协调标准。

4.2 保护机制

建立RFID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通过牺牲标签的部分功能满足隐私保护的要求, 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阻止标签被扫描, 阻止或破坏RFID阅读器的读取, 企业商业信息, 国家机密等不会泄露。

4.3 健全政策法规

政府建立物联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及法律法规, 保障信息传输及时、安全、方便, 当事人信息安全传输受法律保护, 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 搭建各种技术交流共享平台, 优化各种资源, 推进物联网产业化发展。

5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推广与应用, 建立可靠的安全体系, 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 对物联网突破发展瓶颈, 更好的市场规模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Urr.rIU Inm'net Repcrb 2005:The Intemet 0f Things[R].2005.

上一篇: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经验的心得下一篇:关于马云创业励志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