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4-04-26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3篇1

这次老师给我们放了一个名叫《活着》的电影,随即我就猜到我们必定要写影评或观后感了。话说,大学没有白看的电影。不过感到庆幸的是,老师让我们写的是观后感。山川说,真正的影评人是不会带着感情去看电影的,也就是用俯视的角度去看一部电影。去把握一部电影,就要用有如刀子般锐利的眼光去剖析和解释。这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观众可不就是有点难了,而是非常难。

“活着”,一看这电影名字我们也许会猜想,这影片究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毕竟影名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生命。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

《活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福贵的悲惨命运。影片背景是从内战到解放战争再到大跃进最后到文革,在这几个叫转的时期,福贵经历了命运加之在他身上的磨难和对他残忍的捉弄。尽管他的人生经历了如此多的波折,最悲的就是他那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可是这些磨难都没有把他击垮,他依然坚强的活着。其实福贵的命运也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兵荒马乱还是政局动荡,老百姓无论是顽强斗争还是苟且偷生,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好好的活着。是的,就算再卑微的活着,只要活着,那就比什么都好。富贵的一生虽然悲惨,我们看到这样的结局也定会表示震撼,表示惋惜。但是影片的结尾福贵依然是笑着的,因为他知道,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只要自己还活着,就能有机会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影片中的福贵在开始时是一个典型的富家纨绔子弟,他也像一些典型的富家公子哥一样喜爱赌博。他因为祖上留下的财富可以挥霍,每天就以赌场为家。他的妻子用他们的孩子劝说了他多次,但他没有一次听进去了,还是依然嗜赌。俗话说:坐吃空山,坐等其成,到头来换来的只会是一无所有。最后,福贵终究是把家产都输光了。从此,他走上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轨道。加之后来发生的种植ㄕ郏垢9蟊涑闪艘桓鋈奈彝ザ芏返哪腥耍踩盟昧诵腋5恼孚小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候呢?但无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非常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只要活着就是幸福的。

福贵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从悲痛到欢喜再到悲痛……命运的苦水侵蚀着他的一生。个中心酸,各种悲痛,我想只有福贵自己的体会才更透彻。一群人的死去到最后却是一个人的留守。我们也许不会很清楚福贵活的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但经历了这么多次蜕变的福贵,也许活着,就算卑微,也一样是幸福的。

生活本身就不会都是尽如人意的,他就像是一条路,不会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但是,只要付出努力,只要拥有信心,希望就会在前方出现。活着不仅仅是一种证明,它更是一种历练。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有信心去面对和克服命运给你插之下来的种种困难、挫折与不幸,就会体会到幸福的甜蜜,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3篇2

《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

富贵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富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抓去当壮叮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了,却发现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几度落泪,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有多么煽情,事实上,这部小说从头到尾都一直用一种平实得近乎冷漠的笔调进行冷静的叙述。

然而正是这种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人们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时对富贵说的话:“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

不想死,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是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他们。

这朴实的话语所表达的,不正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情感吗?

《活着》这部小说所讲述的,是一个荒诞却又真实的故事。

说它荒诞,是因为这部小说内容是在一段精简化了的历史阶段里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夸张化地集中到一个家庭中来表现;说它真实,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

这部小说的许多内容还充满黑色幽默的意味,对官吏主义、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如富贵的儿子给县长老婆献血却被抽血过量而死等内容,然而这种讽刺却是绝望的、无奈的、令人心酸的,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与内涵,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小说太过于消极,过于沉重,对读者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会有这样的评论也是难免的,因为的确,这部小说从头至尾都浸没在一种悲剧的气氛中,主人公富贵的一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他的亲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他生命中那些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被死亡撕扯地粉碎。

读者读完整部小说,合上书本,看到封面上小说的题目——“活着”二字时,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否像主人富贵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承受活着的痛苦?另外,小说的结局——富贵和老牛一起生活,似乎也暗示着一种消极的观点:人和动物的生命价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存在在这个世界上仅仅是一种“活着”的状态而已。

然而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主人公的生命如此悲惨,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活下去,无论或者是多么辛苦。

因此我认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这样一个道理:活着虽然充满了苦难,但路还得走下去。余华在书中写道:“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责任,是活着的意义,也许生命有些事你无法预料,无法改变,但是更多的是需要你去负责,去担当。

因此不论活着多么痛苦,你都要活下去,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活着这件事本身也是你的责任。《活着》无疑是一部经典,美国短篇小说家艾米丽·卡特称之为一部“永恒作品”,并不是谬赞。

我认为我们年轻人也都该去认真读一读这部作品,让它来教会这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轻人生命的厚重与沉痛,让它来给我们深刻的反思,去思索活着的价值,去担当生命的责任。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3篇3

以前看过余华的小说,很震撼。

而且我总认为根据小说拍成的电影总不会比小说精彩。

讨厌跟风。

所以一直没看张艺谋拍的《活着》,虽然身边的朋友一直在推荐。

前段时间因为选修电影文学而找来了看,我终于打消了对电影《活着》的误解,在我眼中,电影比小说又多了一种韵味。

小说给我的感觉是“活”,余华太残忍,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个而去,最后只剩下他守着一头老牛,我当时看小说的时候泪水不停的流,余华这样安排有他的道理,可是我觉得太沉重,但我绝不否认,它是一部很成功的中篇小说。

而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活着”,是进行时,带有一种生命的张力与韧性,表达的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动力。

福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顽强的追求生命的延续。

福贵出生在地主富豪之家,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皮影是他的特殊爱好。

当他的文艺嗜好变成谋生的工具时,他却表现的“乐得其所”。

这是一种“活着”的韧性在激励着他,带领着他,让他顽强地生活着。

片尾,福贵找出装皮影的旧箱子,让外孙养小鸡。

外孙和小鸡都是新生命的象征,皮影虽然没有了,但生命依然延续。

一家人开心的笑着,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一种“影片结束,而生活继续”的感觉,我非常喜欢。

生命总要绽放,不管经过多曲折的道路。

看过余华的所有小说,深深钦佩这样写作很有独立思想,不夹带个人感情的叙述,在他的小说面前很多时候我自己都深深感受到了小说中所传达出的悲痛和那个时代的无奈和压抑。

冲此看了张艺谋的《活着》,在整个电影行进中我再一次被这样小人物在那个年代的命运的主线所深深吸引与牵动。

葛优的演技简直就是入了骨了,更别提巩俐的表演,将那样的一个中国传统女子的性格与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凤霞临死时她的哭戏,宛若我们身边的即将丧失儿女的可怜母亲;最痛苦的不是看着女儿受苦,最痛苦的是可以救但救不成的那种惋惜。

其实这些在余华的小说中体现得更为透彻。

在改编上很多地方作了变动,但也不影响整个主线的发展,但是没有小说详尽,所以“活着”的这个主题在电影中的体现就需要观众仔细分析,而不像小说中文字中透出的都是血泪的辛酸和人生社会的无奈。

在结局的时候,电影并没有把小说中家珍逝去女婿二喜被预制板夹死以及孙子在自然灾害时期吃豌豆噎死的结局再刻画出来;结尾处,导演以一种祥和的生活状态结束了这一幕幕的人生悲恸——病倒的家珍和福贵二喜以及孙子幸福开心地吃饭···

电影也确实不需要像小说中那样再刻画下去了,因为主题在于活着,这一切的经历以足够反映一切,而再说下去似乎就成了人生剪影了。主题与意蕴也在那一系列的事情中慢慢地向观众们传达着活着的信念。

再次感叹,葛优的戛纳影帝真是不是这么简单得到的,这样纯熟的演技也实在让人佩服。颠沛流离的生活,感谢现在的安详与和平。

篇2: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

今天我认真地看了一遍电影《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去年就给我推荐的,现在才记得起看看。

这个电影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富少福贵(葛优)嗜赌成性,妻子家珍(巩俐)屡劝无果后带着女儿凤霞离开了他,当夜,福贵输光所有家产气死父亲,被迫靠变卖母亲首饰租间破屋过活。一年后,家珍手拉凤霞怀抱刚出世的儿子有庆回到家中,福贵痛改前非,开始靠演皮影戏过起安份守己的日子。但好景不常,1949年内战时期,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当劳工,一番辗转终回到家乡与一家人团圆后,凤霞因病变成哑巴,而在后来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虽获某些小福,逆境却也一直与他如影相随。

看完这个电影,我沉默了许久。首先,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有钱有权就是“爷”,没钱没权就是“混蛋”。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存在。在富贵少爷还没有把他的家产输完之前,电影中的龙二和赌场的 谢老板对富贵少爷是毕恭毕敬,像爷一样伺候着。但是,当富贵将自己的家产输完的时候,他们又是另外的一副 嘴脸。其实在我看来现实社会也是这样!

我家从盛到衰,我亲眼看到了这些巨大的变化。自从我爸爸从老板沦为农民工;自从我家欠了巨额的外债;自从好多人从我们家已经捞不到好处......我家的亲戚少了,因为好多亲戚 怕我们家借他们的钱;来我们家串门的人也少了,因为他们现在捞不到好处了;我们家的债主都开始疯狂地来我 们家讨债了,因为再不讨的话,这些钱就没得救了(曾几何时我爸不敢呆在家里,因为讨债的人闹地我们家不得安宁)。现在我们还都是学生,也许我们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还是比较单纯的。到了社会上也许我们都会更明白这些。

富贵的女儿凤霞命很苦,从小要跟着妈妈干活,起早贪黑的和妈妈一起忙,后来虽然找了一个好老公,但是生孩子之后 还是不料因大出血而离开人世。富贵的儿子有庆命不好,上小学的时候不小心被汽车撞死!当孩子的父母听到孩子 死去的消息,那个悲痛欲绝的表情让我一下子毛骨悚然,伟大的父爱和母爱感染了我,让我都差点哭出来了。所以 我们活着的每个人没有理由不去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当我看到两个孩子死去的时候,很伤感!我们活着地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活着,生命是父母给的而且只有一次,我们都要好好珍惜。

富贵的一生很曲折,在那个水生火热的革命年代,他享过一些福,吃了好多的苦头。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毕竟 我们的生活比那个时代好多了。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3篇精选2

在大的历史背景、大的社会形势下,人都是渺小的,尤其是底层的平民百姓,即使是有头有脸的上层人物也是如同蝼蚁般脆弱的不可一击。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中又要经历什么,又要承受什么,难道紧紧是“活着”两个字就能说明白的吗?活着,是最低的需求,也是最高的奢望,需求跟奢望之间的转换有时候是一时意念间的转变,有时候却会是终其一生难以企及的目标。

拥有大宅院的福贵,天天赌博为生,终于输光了家里的财产,老婆家珍带着女儿凤霞和儿子有庆回了娘家,亲爹也给他活活气死。走投无路之下去找龙二借钱,钱没借到却得了个营生的家伙事——一套皮影戏器具,凭借着这些东西勉强养家糊口,可是在一次演戏的过程中被国民党给抓了壮丁,然后由于天寒地冻到死尸上扒国军衣服御寒又被解放军抓了俘虏,虽然足够狼狈,但是似乎运气还算不错,由于给解放军拉大炮、唱皮影戏,福贵总算也是革命队伍里面混过的人了。

因为输掉了大宅院的原因,福贵的阶级成分定的是城市贫农,设计赢走他家产的龙二却被打成了地主阶级,最后还因为防火烧屋破坏革命而被枪毙。偷偷跑去看公审大会的福贵看到了绝望的龙二,在枪毙龙二的五声枪响中死活解不开裤腰带而彻彻底底尿湿了裤子,匆匆跑回家后,赶紧在家珍的提醒下把解放军开的证明从泡在水中的脏衣服口袋里找出来烤干,后来家珍又用相框裱好挂在了墙上。

可是命运还是捉弄着福贵,由于大练钢铁,四天没怎么睡觉的福贵的小学生儿子有庆到学校参加完炼钢铁后在学校围墙下睡着了,结果被春生倒车撞倒的围墙给活活压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在家珍的哭喊中显得更为凄惨。这让我想起了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得白血病去世的发小宇波,那是什么东西那么的残忍,夺取了他那么幼小的生命,让他的父母那么悲伤难过。对于我来说当时是悲伤的,我悲伤的原因是我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玩伴,可是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我的悲伤确实是逐渐逐渐地减少了的,而且肯定比给他父母造成的悲伤减少地要快很多。这也不是我自己冷血,而是那时候还真的是年幼无知,忘记事情忘记的太快了,同时又很快被许多新接触的事情给占据了自己狭窄的大脑思维。

我们活着是为了更好地延续走好已走的人还没有走完的路,替他们好好地看这美好的世界,替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完成而又没有完成的事情,实现他们的梦想,坚守他们的信念,守护他们的信仰,甚至是为了创造更为美好的世界而给他们贡献应该由他们来贡献的力量,只有如此,才能让已走的人安心,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活着的意义吧。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3篇精选3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

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

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

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

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篇3: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

小说《活着》名为“活着”, 但却给读者讲了一个充斥死亡的故事。整部作品从福贵的爹经受不住徐家在自己手里败落变得一无所有的打击而气死开始, 就一直充满腥风血雨。作者用紧凑的笔法为我们接二连三地铺开了10个人物的死亡:福贵的娘、老全、龙二、有庆、春生、凤霞、家珍、二喜以及最后的苦根。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之大不幸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十分极端地为我们作了一个归谬, 即福贵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枪林弹雨、人性缺失等种种可怖的时代和命运的人依然还能“自鸣得意”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我们呢?所以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种将问题推向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近乎绝情的叙述方式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震撼, 因为那是生命的震颤。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人的一生, 从传统的逻辑上讲就是一条直线, 那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这条直线上的点, 它们是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生和死同人生当中的任一时刻一样, 我们都只经历一次。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但是我们仍然更加在意生和死这两个点, 那是因为我们人为赋予了生和死特殊的含意, 使得这两个点别具一格, 所以自然而然生和死在人们心中就被放大了。生是喜悦的, 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的降临, 代表着新一代的希望;而死是丑陋的, 因为我们惧怕它, 因为它离我们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在作品中借福贵之口对生与死进行了解构:福贵说, “我的一双儿女都是死在生孩子上的, 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 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作者看来, 人生并非是单一的一条直线, 它实际上是一个圈, 生与死交织着, 两者同样地令人喜悦, 也同样地令人悲伤, 在悲伤中蕴含着喜悦, 在喜悦中孕育着悲伤, 我们为两者付出的感情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作者是平和的, 他能冷静地让主人公福贵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痛, 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对待生死, 而读者也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和福贵一起慢慢走向平和。

有些观点说“福贵对于亲人死亡,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 毫无抗争意识”、“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实则不然, 我们不妨看一看福贵在亲人和朋友死去时的情感状态:

(1) 我爹死后, 我像是染上瘟疫一样浑身无力, 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 一会眼泪汪汪, 一会唉声叹气。 (父亲死时)

(2) 春生先哭了, 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 (战友老全死时)

(3) 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 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 (母亲死时)

(4) 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 (地主龙二死时)

(5) 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 脑袋里黑乎乎一片, 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儿子有庆死时)

(6) 一个人命再大, 要是自己想死, 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我把这话对家珍说了, 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 (春生死时)

(7) 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 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的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去了, 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女儿凤霞死时)

(8) 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 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 掉到了她的脸上。 (家珍死前)

(9) 我一听到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 马上就哭了。 (二喜死时)

(10) 我慌了, 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 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 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苦根死时)

从以上十次死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 福贵从未麻木过, 他的眼泪是流不尽的大海, 亲人的死会让他痛得潸然泪下, 仇人的死会让他吓得屁滚尿流。死亡是必然事件, 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的手掌, 但是何时死如何死是偶然的, 所谓命, 就是对不可知的偶然的结局赋予必然的哲学意义。福贵对命的抗争就是好好活着, 小说中或是借他人之口或是他自己感悟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龙二死后福贵说的一段话;“我又放心不下, 对他说:‘春生, 你要答应我活着。’”所以我们看到, 即使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生命, 依然与他的老牛福贵一起好好地活着。他对死亡并非不畏惧, 而且害怕得要命, 但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容而淡定, 他甚至为以后埋葬他的人准备了十块钱。因为他知道自己逃脱不了, 所以才更加平和, 敢于直面死亡, 但这绝不是麻木的、无抗争的表现。好好活着, 就是他的抗争, 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对命运的抗争!

由此可见, 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的那样,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它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 活着就是活着, 不需要任何理由, 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 更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 好好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二.电影《活着》

虽然电影《活着》的叙述并不似小说那样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本质, 但是它却更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可以说小说《活着》是一位老者回顾一生的感慨, 而电影《活着》则更多地寄托了对下一代能更好地活着的希望, 融入了导演对于怎样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所以我认为, 电影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再加工, 但是主体上还是忠于小说的。

电影对小说的忠实不胜枚举。首先在内容情节方面, 福贵输光家产、当兵、有庆被压死、凤霞难产死等等在电影中都有体现, 大体框架是一致的, 此处不作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故事发展的节奏上, 电影也与小说暗合, 只是小说中故事叙事者福贵被“我”打断在电影中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二重叙述即“我”的插入在书中一共有4次 (除故事讲述的开始和结束) , 分别在第34页、第67页、第126页和第166页, 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家珍被父亲接走, 龙二之死, 有庆之死和家珍之死。这几个情节在全书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的作用, 十分地重要, 而电影中在这几个情节结束时也都响起了由二胡和唢呐演奏的主旋律, 凄婉而悲凉的高亢, 那是一次次生命的呐喊, 是主人公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可见电影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 但是节奏上还是遵循了原著, 这充分说明导演对情节的理解和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 所以它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相比突出了事件背景, 并且把整个故事符号化, 从而削弱了小说的极端性, 使之成为当时背景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普遍的事件。

某些观点说“电影的政治化取代了小说人性化的叙事”, 不免有些曲解了电影。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到, “余华的《活着》实际很荒诞, 而且戏剧性很强, 而我那时正想用最朴实的手法, 以平常人的心态去拍平常人的故事, 以此对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反动’。”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剖析这个观点:

第一, 政治背景在电影表现中被突出了, 但这并不是导演要展现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 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时空艺术。电影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 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也就是说在荧幕这个二维平面上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投射在我们人脑中形成了三维的空间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 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这就告诉我们, 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不可能像小说一样一句话带过, 它需要一定的现场还原才能给接受者直观的印象。《活着》的历史背景本来就比较敏感, 它极易被理解为对大跃进对文革的批判, 所以当导演在电影中明确突出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以后这四个时间段, 就更加容易遭到误读。从其对小说最大的改动部分———结局来看, 电影的结局是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三代四人一起吃饭, 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场景, 然而对于小说里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独自放着牛的画面来说要温馨得多。同时, 老中青三代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尤其是孙子馒头 (苦根) 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活着的希望, 电影中也多次提到“鸡养大后变成鹅, 鹅养大后变成羊, 羊养大后变成牛”。这告诉我们, “希望”不仅在于我们能活着, 并且能活得更好。电影最后福贵也对馒头这样说:“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 就坐火车, 坐飞机, 那时候啊, 日子就越来越好!”由此可知, 导演意在描绘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其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接受者回归到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而非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段苦难史, 批判一下政治对人的扼杀。

第二, 小说中对政治背景的描写不可忽略。

相较于电影, 小说中的政治背景似乎是被淡化了, 作者是在平凡朴实地为我们叙述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 那这个背景的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独立出来, 变成一个天煞孤星的顽强奋斗史。然而作者却偏偏要把故事设置在那样一个年代, 可见必定是有其用意的。首先, 那样一个年代是主人公福贵们命运悲剧性的来源。福贵早年被抓壮丁是因为战乱, 在战争中他痛失了战友, 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他经历了无数劫后余生, 对活着也就有了更加热切的渴盼, 这是很典型的“福贵们”的经历。后来儿子有庆死在给县长女人生孩子抽血上, 医生只说了句“胡闹”就去看县长的女人了, 这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唯官是从的色彩。另外政策的颁布对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直接影响。福贵去城里看凤霞的时候这样说道, “好在那时是人民公社, 村里人在一起干活, 我用不着焦急。”足以说明福贵也钻了很多制度的空子, 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制度不会一成不变, “我跟苦根在一起过了半年, 村里包产到户了, 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作者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日子艰难, 完全是一笔带过, 但是这正是苦根最后被撑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且前后相似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变迁。可见制度和政策对于靠天吃饭的!再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造就的如今的福贵更让人顶礼膜拜。50到60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难熬的年代, 这样一个年代都能熬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 电影实质上是对小说的一点补充。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活着是无理由的, 是极端的, 但又是质朴的真理;而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 一个普通人, 还应该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 所以电影为我们描绘的就是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 那就是福贵。

三.结语

同样地描写《活着》, 作家和导演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但是其终究也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一种。然而一个个偶然性使得没有两个人能拥有相同的命运, 所以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说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 到底要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存世, 还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摘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本身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极端的不幸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 并且长时间地郁结在胸中。而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 意在引发人们对怎样活着, 怎样活得更好这一命题的思考, 相比之下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大众。然而无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的《活着》, 都促使受众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世。

关键词:余华,张艺谋,《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作家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版.

[2]李尔崴:《直面张艺谋》,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3]黄宇:《如何“活着”——论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的抗争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评介》[青年文学家2012年04期].

篇4:微电影《活着》创作手记

我们从拍摄的手法上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变化,全程为手持拍摄,也没有用斯坦尼康,轨道等这些辅助设备,这是为了让画面平淡真实,更贴近于现实生活。索尼PMW-EX1R恰恰能做到真实色彩还原,我们要做的就是用这种真实情感来打动更多的人,所以在颜色的处理上我们以墨绿色来作为暗部层次,这样的真实感会更加出众。

拍摄当中在跟高哥(片中主人公:高树权)接触的这段时间里,让我学习了很多,能让我深刻感受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的含义。他并不消极于生活,而是乐观面对的积极态度,看起来更像是去享受生活。由于我们是在端午节期间拍摄,他的一句“端午节快乐”更让那些买报纸的人心中一暖。

设备运用上我们是以索尼PMW-EX1R加上外接调音麦克。先说音频,对于声音的要求我们选择直采音,嘈杂喧闹的汽笛声迫使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音质。拍摄时索尼PMW-EX1R光圈开的不是特别大,原因在于早上的光特别强烈,打在人脸上特别硬,所以我们光圈会在正常曝光的情况下减少1-2挡左右,以解决强烈的光源。

由于是单机位拍摄,所以我们尽量多角度的拍摄,争取达到多机位拍摄的效果。有心的朋友会看到片中基本没有出现虚实对比的变化,只有直接的画面。原因很简单,在我的理解中对于纪录片这样的题材,更多是选用直观镜头,让人理解故事中的情节片段,更能表达故事的内容,而不是为了花哨反复的前虚后实,同样我们结合人物的风格来完善我们的作品。高哥的风格是坦荡坚强,平淡的语言就会深入人心,所以我们的镜头也是一样坦荡直接。

整个片子在夜间拍摄的难度特别大,昏暗的路灯、喧闹的声音,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当我们调节机器光圈对比时,发现暗部层次依然有,噪点几乎是为零,这时就体现出设备性能上的优势,这时的光圈上需要增加一挡,但是不要用增益效果,使人物的面部有一些弱光即可,即使是逆光的条件下,也会出现不错的艺术效果。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夜晚高哥的家中,由于家中简朴只有这唯一的一盏白炽灯,大家都知道倘若白平衡调为白色,拍摄出的作品必然会偏蓝,原因在于你调节白平衡的色温,没有达到白炽灯的色温,自然就会偏色,这道理就像是从室外调节的白平衡拿到室内是一样的,肯定偏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不可以用正常白平衡设置进行拍摄,首先你要明白颜色的原理也就是三原色,三基色的基本色调以及互补色。本片中我们将白平衡调节到灰色,因为灰色是综合白与黑的效果,所以拍摄出的效果就会还原出原始的颜色,从而达到我们需要的效果。

篇5: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一)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我会鄙视这种没有志气的人。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样都比较崇尚那种英雄般的壮烈的牺牲。看完《活着》这部影片后,对于这句话我却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实,不管怎样活着、活得怎么样,可以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活着》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时间之长,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印记。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对峙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结束。无论是小到一盏茶杯、一本赌帐,还是大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都给我们留下了很真实可信的印象,从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来了一种很切合电影主题的沧桑感,一种有些悲伤、有些凄凉,还有些怀旧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萦绕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过程中,很自然,却给人很真实、很深刻的感受。

虽然电影《活着》在原着的基础上改动了许多,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但很好地符合了原着的精神,同时也不缺少导演独特的理解。这也是使得电影同样感动人的一个关键之处。可以说导演张艺谋很深刻地理解了余华这部小说的内涵,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他心目中的活着。看着电影,我不知不觉地被感动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活着,为什么要活着。

电影里,>故事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而从原着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因输血过多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是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德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可以说电影里的活着远没有小说里的凄惨,但是张艺谋加入了一些讽刺的东西,却同样让人看了心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最后讲到凤霞生孩子的情节,那些没有经验的小红卫兵变成了医院的主治大夫,而真正有经验有技术的却被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关进牛棚,最后凤霞大出血,而小红卫兵却不会处理,会处理的王教授又因为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动手术,而福贵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去。这种讽刺性的情节还有很多,例如,大跃进期间,镇长到福贵家收铁,福贵的儿子有庆把福贵心爱的皮影箱拉出来,说要把那木箱上面的几根铁钉还有皮影上面的几根铁丝都拆出来。还有有庆那一句“那不解放台湾啦”,连天真无邪的孩子说的话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着”这两个字,其实不管怎么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一种安慰、一种支撑。电影中,有好多个情节都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只要活着,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经很幸福了。

第一次觉得活着好是在福贵被国民党捉丁后,在一次战役上战友们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了,福贵只想快点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老婆和孩子。他把手高高地举起的时候,我是多么地替他担心,心里不禁替他祈祷,只要能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被活着感动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听到那响彻街巷的五声枪响,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要知道当初如果他不是把家产都输给了龙二,那么那五枪就是福贵的了。虽然福贵那时候活得很艰苦,但是能活着看到老婆和孩子对他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庆被区长的车撞倒的墙压死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时失声痛哭,家珍悲痛欲绝。区长春生也因此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后来春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老婆也自杀了,他把毕生的积蓄交给福贵,一来是当作补偿,二来他觉得在世上已经没什么好留恋了,他想把钱交给福贵后就自杀。这些都被家珍听到了,她最后原谅了春生,并叮嘱春生说“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啊!虽然儿子死了,但是善良的家珍和福贵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朋友也死去,春生能好好地活着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啊!

电影《活着》没有告诉我们悲惨的命运,里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没有使我们看到绝望,去控诉那个社会或者命运,相反每一次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因为这两个字很重要。

电影活着观后感

(二)晚有闲暇,在网上看了电影《活着》。记得是前几年看了余华的小说,今晚看了同名电影,虽然影片对小说情节的改编颇多,淡化了原着的悲剧色彩,但同样感人至深。先结合相关影评资料,略说浅见如下。

张艺谋 1994 年根据余华的小说拍摄的电影《活着》,讲述了上个世纪中国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中一个家庭的生活经历。影片记述了 4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到 70 年代初期这段历史时期的世态变迁。

《活着》从细微之处讲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给予这个家庭如何的影响,影片在拟写的叙述之中展开喻意的层面呈现历史言说的真相。影片中明确的人物特征、事件、视觉图像,成为中国现象,或中国情况的象征、寓言,生成普遍意义。

概而言之,影片《活着》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由字幕上提示的活动年代或时间做出自然的划分。第一部分发生在“ 20 世纪 40 年代”。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的福贵性迷赌博彻夜不归,傲慢无视妻子的劝告最终把全部的家产输给了皮影戏班主龙二。加之妻子携女怀子离他而去,父亲责其不孝以杖相击力衰猝死。福贵失去了地位,财富和家庭,以仅存的一点财产设摊街头度日。

福贵的失意影射了中国当时的势局,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作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以及后来日本的侵占,中国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和主权。一度丰饶的“ Middle Kingdom ”不屑欧洲为“野蛮人”的自大累其难以直起腰身与西方势力分庭抗礼。前尘影事,雪耻自强。(影片中家珍带着孩子主动回返,福贵亦洗心革面。)

第二部分,影片讲述了另一个悲剧,福贵和家珍的儿子有庆的意外夭折。依据字幕的题示,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始于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处于一系列经济改革最困难的时期,全体号召全民动员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工业、经济农业的基础建设以求十五年内赶超工业化的西方世界。要求土地归公,建立大规模的公有制的农业社,打破传统意义上单一家庭的生活模式,并且组织群众性的冶炼钢铁运动以足所用之需。

接着,大跃进弥漫的盲目乐观情绪和所付的代价及最终的失败呈现在《活着》的视觉画面之中。人民公社和群众性的大炼钢铁反映了大跃进的基本概貌,后者也是影片叙述的话题。这是一场社会运动,包括徐福贵一家都参加了组织在当地小学校里的没日没夜的治炼劳动,福贵演出皮影戏娱乐工人,家珍为他们端茶送水,甚至孩子也参与了彻夜无眠的工作。依据影片铺陈的线索,因为区长要来到镇区检察,徐家被通知要求回到学校参加下一夜的劳动。尽管父母意识到了他们的孩子已是筋疲力尽,但还是勉强的叫醒了有庆,一路辛苦步向学校,其部分原因在于区长的检察,部分原因出于不想让善良好心的牛镇长失望。福贵背着睡意朦胧神志模糊的有庆,一路上仍在为了晚上的劳动调动他的精神。这一幕福贵几乎成了毛泽东的代言人,使用着主席惯常动员民众的乌托邦式的言辞。“有庆要是听爹的话呀,咱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牛啦„„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那一夜,筋疲力尽的有庆在沉睡之时意外的被区长的车撞死了,这位曾是福贵的老战友的区长也因工作的极度疲惫以致在驾车时睡着了。

有庆的死成为了大跃进失败的寓意象征。因为早先反右斗争的慑力和自然分散的公社模式,实际的产量是由当地官员自己计算和上报的,并非出于一个集中的机构,官僚的或是与之不同的集中的机构。一些不称职的盲目乐观的当地官员往往报出夸大和虚假的数字,循环反复造成调配失控。如果一个公社上报了夸大的产量,所有规模相应的公社就被期望着展开你追我赶的竞赛,以致人们过度地操劳,筋疲力尽,情志不振,落后的操作工艺直接影响到冶炼的质量和农业的产量,决定了大跃进的失败,最终被中国共产党弃之不宣。过度操劳造成有庆和区长的筋疲力尽是导致有庆死亡悲剧的直接后果。

第三部分,降临于这个家庭的第二个悲剧是女儿凤霞的难产不治身亡,影片在此时也达到了整个剧情的高潮。无论从影射还是寓言的层面,凤霞的死都寓示着同时也批评了文化大革命那段无政府的混乱时期。文化大革命由毛泽东突发灵感而起,部分意图在于他要重新树立自己因为大跃进的沉重失败从而低落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防止由此滑向“修正主义”退向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治理模式。为达到这一目的,毛泽东号召彻底消除他所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根源,并在此平台上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毛泽东号召“永远革命”的理论作为彻底打倒资本主义文化的方法和手段。响应毛泽东号召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红卫兵。

影片中凤霞在医院生产的情节表现了“永远革命”时期全国上下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红卫兵以“反革命”的罪名关押了主管医院的医生和教授,凤霞的父母和丈夫十分担心,因为留守负责看病的医生们过于年轻没有经验,也由此铸成了凤霞分娩时因并发症死亡的悲剧。凤霞先是产后大出血,而那些只备学生资格的医生们心慌意乱不知所措。趾高气扬的革命者一下变成了惊魂不定的孩子无助的跑前跑后,撇下凤霞,导致凤霞因失血死去。

从叙述的层面而言,这一幕表现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后果。这一意外的死亡悲剧再一次归因于毛泽东政策导致的灾难。凤霞的死是因为傲慢的红卫兵颠覆了医院的正常制度。如果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凤霞接生,也许不会出现并发症,或许局势也可以得到控制。再从寓言的层面分析,凤霞的死,尤其是她如何会死,是影片指责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暗红的鲜血染满洁白的床单构成强烈的视觉语言,寓示着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自身经受着严重的“大出血”。

1966 年,由于红卫兵对工业和经济基础的查抄冲击造成工业产量下降了 15-20%,尽管一开始预期会有 5% 左右的增长率。整个中国学校被暂时性关闭,教育家、优秀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以毛泽东思想的教条修订学校的课程,并且降低学生的入学标准,为了适应乡民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大众阶层导致的知识停滞状况,造就了既没有掌握良好的技术也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失落的一代”。更不用说以建设一种新兴文化的名义毁掉的无以数计的无价的文化古物。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在大跃进时期制下的微薄基础也被消耗殆尽,同时中国的文化亦遭受到了难以估量的破坏。

影片三个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每一事件不仅从实际叙述的层面上影射同时也从象征寓意上对应着特殊的时间段或是那十年的活动。影片开始描写的福贵财富的损失和地位的丧失,寓示着中国当时的势局。有庆的夭折寓示着大跃进的失败,同样凤霞的死亡寓示着文化大革命的命运。

此片因其中涉及的政治因素一度被禁放,今天得以解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对历史采取的客观公正态度。另外,葛优、巩俐、拧∧、姜武等演员的演技均给此片的感染力增色许多。

总之,此片不失为颇值一看的好影片。

电影活着观后感

(三)今天下午看了部电影《活着》,葛优和巩俐拍的,应该是个老片子,不过原来没有看电影的爱好,现在闲来无事,看了看。片子很让人有所感触。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从四十年代的富家子弟,赌博输光家产到后来演皮影戏养家糊口,被国民党抓去充军,后又于战场上死人堆里存活下来。半路上遇到共军,给共军演皮影戏,拉大炮。回到家中,母亲已经过世了,女儿高烧七天成了哑巴。五十年代大跃进,儿子在一场意外中被吉普车推倒围墙压死了,六七十年代文革中,哑巴女儿出嫁了,找了一个瘸子女婿,女婿人很好,谁想到才过了一年好日子,女儿生孩子大出血死在产床上。一系列的打击下,这对夫妻仍然坚强的笑对生活,因为他们知道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实是一句很无奈的话,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人生来就像基督教所说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说因为有业力所以才会投胎为人。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南师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一辈子所谓“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看过这部片子后,我觉得剧中的这对夫妻与其说他们活着就是幸福,不如说他们是无可奈何地活着,活着就是受罪,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非常悲惨的事情,看后让人涕泪纵横,活着是一个什么概念,什么叫活着,似乎很难定义,如果活着看到自己的亲人撒手人寰,自己却爱莫能助,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羡慕长寿的老人,其实长寿的老人有他自己难言的苦衷,长寿就必然会比一般人经历更多的世态炎凉与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因为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要死亡,道家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人生的生死问题看得就很透彻了,所以人有的时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让人们高兴,而一个生命的死去又会让人们痛不欲生呢。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思考,那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值得庆祝,因为生命诞生就注定要死亡的,那么又有何值得高兴呢。一个生命的死亡是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一个生命消失能量不灭就意味着另一个生命又将出现,所以死亡似乎也不应该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反而应该庆祝。佛教中说到的往生就是这个人死后去了天道中或佛国,生命等级上升了,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反而悲伤呢。难怪中国有红白喜事一说,白喜事就是指的死人。所以生命的诞生也好逝去也罢都没有什么好高兴或是悲伤的,因为生命始终存在,不生不灭。生命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而是肉体死亡了,它的灵魂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活着的人能做的不是哭泣,哭泣没有用,而应该是让死亡的生命不要对人身有任何的眷恋,放下一切欲望与执着用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死亡,祈祷阿弥陀佛接引灵魂到极乐世界去继续进修,这是真是存在的一个世界,不要有任何的疑惑。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对于亡者将是莫大的帮助啊!每当看到电视中出现生离死别的镜头我都不忍观看,自己已然被剧情所感染,痛苦流涕。人生是无常的,没有人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一口气上不来这个肉体就会死亡,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死亡并不可怕,但是必须是在死亡之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死亡,这也是所有宗教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生死。所以为什么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信仰。所有的宗教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只有佛教讲的最彻底最圆满,出生是因为因缘果报,活着是让人领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后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等级,而死亡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又被这股业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说的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实存在的。

打小时候起,我就很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人生的问题,为什么有我?我是谁?为什么我看我说我想都在这一个肉身之中?为什么人会死?如果人死如灯灭,那么死了以后去到哪里?难道没有我了?没有我的话,那么为什么现在有我,每每想到此,我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怖感,因为想不透啊。直到我接触佛教经典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所疑惑的问题在佛法里都能够找到答案,而且是非常完美的答案。同时我也知道了此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命的根源去向和生命的意义,让人们放下烦恼与执着,佛说现在是末法时期,世人不信因果,骄奢淫逸,的确是这样,科学代替了原来的宗教信仰,人们开始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却不知道达尔文在临死之前对神父说“主能够宽恕我吗,我愿意收回我所写的所有学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人们却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出了杀人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走入宗教,并十分欣赏佛法,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法是最圆满的科学,是最高的独一无二的真理!”。因为科学把人类误入歧途,却无法自拔,医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却产生更多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科学到现在还是无法解释出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

篇6:活着(电影观后感)

—————《特洛伊》观后感

男人是战争的牺牲品,女人是男人的牺牲品;男人征服不了世界,女人也驯服不了男人。我不崇拜饮血的英雄,并且鄙视一切以各种借口组织形成的邪恶势力,尤其是交战双方。

阿喀琉斯,不论他是为生命的荣誉而战,还是为布里赛伊斯的爱情放下屠刀,又或者为帕特罗克洛斯的亲情重新拿起武器,说到底,都不过是为他自己当下的追求(也可称作欲望)所作出的一种临时性选择。这个世界的大错误,是由每个人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小错误融合而成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阴差阳错,命中注定。但是,其实命中从未注定,只是人性古今中外一直大同小异,所以,历史惊奇地相似,因为太过相似,人性演变成了自我安慰自我开脱的命运。

赫克托尔,被动地主动交战的悲剧英雄。理智告诉他,不能为了帕里斯和海伦两个人的爱情赔上整个特洛伊;情感驱使他,哪怕是牺牲自己也不能放弃父王和兄弟。等到大势所趋,既然不能阻止风雨的到来,就只能尽力为自己所爱的人遮风挡雨;预知大局已定,既然不能扭转将成事实的乾坤,就只能选择视死如归并慷慨就义。等到昔日的英雄成为对手的刀下亡魂,英雄的逝去就是对这个悲惨世界最好的惩罚和警告。

布里赛伊斯,特洛伊之战中,最纯洁神圣的精神领袖。所有凭美貌而产生的一往而深不可自拔的爱情,说到底不过是两只美丽的畜生先顾 1

影自怜后惺惺相惜,所以,海伦和帕里斯的爱情再惊天动地也给不了我任何感动和美丽;当布里塞伊斯满头乱发深受羞辱却恳求阿喀琉斯不要为了她伤人性命时,我觉得任何一个男人如果不被她征服那就证明他不是真正的男人而只是男性。男人们毁灭了世界,女人们却义无反顾坚持不懈地教会男人放过这世界;如果男人依旧冥顽不灵蠢蠢欲动伺机而发烧,世界就会将他们自己的血液凝固成冰砸得他们遍体鳞伤像动物一样哀嚎。战争永远是恶性循环的代名词,无论在战争之前加上怎样的修饰语,都改变不了人吃人的本质。

人们常常谈论,战争如何残酷又是怎样毁灭着人性。人性是什么?战争从来都是人们自己挑起的,所以战争从来没有毁灭过人性,而只是体现了人性的一面,或者说发展了人性的另一种可能。只是,世界那么乱,天灾那么蹿,风云还来不及预测,人又何苦为难人?与其宣传战争的危害,不如静思己过,有过则改,把所有的美德变成稀松平常的对白。

至于此,只想说,人要对人好。得到的终会失去,失去的不再回来。人的追求永远无止境,可是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不过都是暂时借给人类用一会儿而已,一辈子之后,当初赤裸裸地来了,那时也得赤裸裸地走。人对一切外在的执着从来无意义。

篇7:电影活着观后感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痛,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楚,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

看《活着》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当你第一百次跌倒时,请不要忘记前面的九十九次你都站起来了!”我认为福贵的这一生便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家产败光、父亲离世、被拉壮丁的拉去打仗却成了战俘、妻子病了无钱医治、儿子被抽血致死、女儿又聋又哑死于难产,就连女婿、外孙,都死于非命,仿佛那个特殊年代的全部灾难都落在了福贵身上。而其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一个强魄的人去掉大半精魂。可是福贵在这一系列的打击后,仍好好的活着,还可以幽默轻松的向别人讲述他这一生。

福贵的坚强,不同于保尔和牛虻那样为信仰而生的坚强;不同于司马迁为实现先父遗愿苟活著书的坚强;不同于张自忠上将为了抗日大局忍受“汉奸”骂名的坚强。他只是一个标准的败家子,普通的壮丁,平凡的农民。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坚强更能激励人心,如周国平所言:“人天生是软弱的,惟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在这个世界上,如保尔等人轰轰烈烈的坚强毕竟在少数,承受着这些平凡苦难的人,始终卑微而又坚强的生活在社会最不起眼的一角!

而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为情所困、为钱所迫、为生活所打击、为学习所压抑的林林总总的平凡之人。自以为世界放弃了他们,于是他们也放弃了世界!我想这些人中至少有一半的人承担的所谓的苦难都没有福贵一个来的大,而他们走了,永远的离开了,福贵却依然爱着自己,爱着生活,好好的活了下去。是福贵没心没肺吗?他在亲人离开时的眼泪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那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福贵可以那么孤独的活着呢?他那样孤苦伶仃的活着,幸福吗?我只想说,活着便是最大的幸福!好好活着,或者就是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好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85后的癌症妈妈郭雪姣留给了世界两句话:“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幸福,就是有幸来过,有福度过。”无论夜是多么漫长,多么漆黑,熬过了那个点,太阳依旧会升起!也不要去埋怨太阳远远看着人间的生老病死,旦夕祸福,因为它千年、万年不变的光辉,就是为了让每个角落都有温暖!世界从未抛弃过任何人,所以,像福贵那样,好好活着,享受着这最大的幸福,热爱着这最珍贵的生命。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终极意义何在?人在很多时候会去思考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人生中碰到重大挫折的时候,比如事业陷入绝境、失恋、高考失利、婚姻失败、重大疾病、失业等等,而最让人会去思考人生意义的时候,往往是亲人的去世,因为至亲至爱的离开,会让我们感觉

生命如此的脆弱和无常,会让我们思考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意义何在?在亲人去世时,哪怕我们拥有万贯家财,获得显赫名声,我们都感觉一切没有意义,我们觉得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我们感觉生命如此的脆弱,再多的钱再好的名声也带不进棺材里去,于是我们就想:我们的生命就像流星一般一闪而过,只在宇宙中闪现一条短暂的光芒吗?

直到我慢慢长大,才对这种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要记住的是,别轻易灰心,别轻易放弃,应向上,应向前,不断自我从跛,自我调整,自我修正。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潜你踏出生命之路。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要记住的是,别轻易灰心,别轻易放弃,应向上,应向前,不断自我从跛,自我调整,自我修正。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潜你踏出生命之路。活着,就要好好活着。

春年少的我们,没有什么输不起,也没有什么不敢赢!

不知从几零后开始,青少年就开始变得忧郁,迷恋早熟,要让原本就不够强大的内心折射出力量,这样无端的将自己推向成熟,承受着这个年龄段所不该承受的伤痛,经历着这个年龄段所不该经历的凄苦。当我们将社会的残酷误认成现实时,以为崩紧着神经面对,我们就沉着、冷静、慎重了?

在父母的教导,长辈们的指导下,只要我们按照他们讲的做,就认为自己理智的面对着现实,自己就变得更加成熟?当我们将他们讲的当做是一种捷径而付诸行动时,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也应该经历那么一段,那么一段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伤痛,指责,遗憾,甚至更多,但我更倾心于领略后的感悟,更何况那种面对着失败有几分悔恨却有很轻松、坦荡的感觉以及那种神情,那种心态!

为此我们舍弃并忘记了自己应该有的这段经历,舍弃了点缀人生的绚烂,舍弃了证明还有另一种结果的机会的奇迹,也舍弃了一种即使失败错过后的感动。所以当有人告诉你说你怎么怎么做是错的时,你没有必要在乎他,你应该觉着好笑,那只是说明他做错了。况且,没到最后,不能断定这就是错的!年轻人的前途是无限量的,如果你过早的收起了自己的棱角,你的生活会缺少很多精彩!为此,我们年轻人应该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应该有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坚持况且,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成功,现在所谓的成功(金钱、地位、权术)不过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标准衡量的,如果按照他人的意志塑造自己。这样以后我们这代就显然的活在了他人的定义中,习惯得不知道这就是牢笼。

有志气,要有脾气,有脾气,要有能力,有能力,就有魅力!因此,年轻人的生活不应该平淡,不应该平凡,更不应该平庸,这个年龄段的我们,需要有日月可鉴的坦荡,应该有大起大落的快感!

沙漠中令人折服的白杨:生前300年不死,死了300年不倒,倒了300年不腐。所以同志们,如果主人公变了,那就不是你的故事。请找准自己的目标,坚定自己的信念,下定决心,就奋不顾身去闯,去受伤吧!

我承认,我是一个经不起风雨的人,每当遇到困难,每当心里难受。我就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清楚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曾想过,我一无所有,所以以后只能用命去拼未来,或许荣华富贵,或许在中途消散人间……

我恨过,哭过,可这样,我只能深藏在心底,害怕被人挖掘出来,被人同情或者嘲笑,我明白,我只能依靠自己,所以我当起刺猬,防备着身边所有人,直到他们离去,这是我深深的悔。

悔过恨过之后,生活依然继续,徘徊于迷茫与前进中,渴望时间的流逝,我活着,是因为我渴望一次蜕变,去寻找我希望的奋斗努力,寻找一份宁静,去追求我爱的……

篇8:《活着》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关键词:《活着》,小说,电影,改编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之一。电影和小说的双重成功, 体现出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小说的作家和电影的导演分别用自己的专长讲述了同一个主题, 并且都取得了成功。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小说是使用语言文字来完成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创作, 而电影是用画面和声音来讲叙故事。所以, 这也决定了在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中, 需要进行的多方面修改。

小说《活着》于电影《活着》在情节的构建上有着不小的差异。作家和导演是通过哪些方面对作品进行了改编而使其均获得成功呢?总的来说, 情节的变动不外乎三个方面, 那就是删、增、改。

一、删

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题, 使主要线索更加明晰。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 经常下乡采集民歌, 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 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 他幽默的话语, 奇怪的行为引起“我”的好奇, 因而有机会听老人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在他的讲述过程中, 还穿插了“我”与福贵的对话, “我”与村民们的互动, “我”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我”这一人物形象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是不存在的, 因此, 凡有“我”参与的一切场景都被删除了。这是电影和小说的本质差异造成的, 小说可以反复被阅读, 而电影则不行, 电影通常被称作“一次过的艺术”。

悬念大师希区柯克认为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段切去后的人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原小说中, 开篇余华七千字左右的情节被张艺谋大刀阔斧地删除了。影片一开端就是福贵在乌烟瘴气的赌场与龙二豪赌的场景。另外, 在后续发展中, 原作也有不少情节被删减了, 如因家贫把女儿凤霞送人, 儿子有庆喂羊补贴家用, 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等。删的对象不止有情节, 还包括人物, 因为人物和情节是密不可分的, 在删掉某些情节的同时, 可能也把人物删掉了。有些人物在表现广阔的生活画面的长篇小说中是必要的, 但是在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中, 就没有他们的位置了。

二、增

增加情节往往是为了影片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 张艺谋主要采用的是删。唯独古老的民俗艺术皮影戏, 被他增加了分量。一方面, 皮影戏让观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另一方面, 人是玩偶的操纵者, 人却如同玩偶被一种不可知的强大力量所操纵。皮影的寓意与导演所要表述的主题意蕴结合得严丝合缝却又避免了一览无遗之憾, 达到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艺术妙境。

影片里皮影第一次出现是在赌场, 福贵赌输了钱, 为了解乏, 兴高采烈地唱起了皮影, 这时的皮影是福贵的玩物。输光家产之后, 为了生计, 走投无路的福贵操起了皮影这一行当, 走街串巷卖唱挣钱, 由观赏变为表演, 皮影见证了福贵的落魄。随后在国民党军队中, 被拉壮丁时, 靠表演皮影戏使他远离战争的最前线, 避免了充当炮灰的危险, 皮影成了他的护身符。虽然历经九死一生, 福贵也没有抛下这箱皮影, 他始终坚持着一个简单的信念“这是借人家的, 还得还回去, 以后还指着它养家呢”, 并且靠着这箱皮影, 福贵换回了一张全家人的“护身符”―解放军开的参加过革命的证明。这箱代表着福贵希望的皮影最终也没能保住, 在文革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它的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影片结尾, 尘封己叹的皮影箱被拿来装外孙馒头的小鸡, 福贵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边吃饭边闲话家常。从某种意义上说, 皮影箱这个道具成了福贵一生苦难命运的象征, 几经坎坷, 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也依然盛放着希望, 尽管这希望是那么的微小脆弱。皮影的灯灭影消, 象征了福贵不由自主的人生历程。整部影片以皮影贯穿始终, 显得含蓄蕴藉, 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在张艺谋的影片中, 皮影戏里的皮偶受人操纵和生活中福贵受命运操纵相互映衬, 演绎了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境况, 表现了人类如同被操纵的玩偶, 无法抗拒命运的主宰这一主题思想。

三、改

删和增从广义上来说, 也属于改的范畴。而这里所说的改是指对小说中原有情节的改编。小说比较注重生活场景的描写, 而电影则将其作为背景来处理, 而更加凸显对生活场面的描绘。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 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 在这种忧虑的气氛中读者感到非常压抑。而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 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家珍好像一直比较健康, 虽然福贵曾提到过家珍身体不大好, 但影片中大部分没有显示, 只是最后才见她躺在床上, 并且要吃药, 但看上去精神还是很好。“大锅饭”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活的艰辛, 特别是饥饿的场面也被导演删掉, 代替这些痛苦场面的是喜剧化的表现。有庆要报复欺负姐姐凤霞的小孩儿, 在公社大食堂吃饭的时候将拌满辣椒的面条一声不响地倒在那个小孩的头上。有庆闯祸之后, 那个小孩的父亲很不高兴, 很生气地抓住有庆, 并且责备家珍和福贵不会教育孩子, 当家珍和福贵辩解时, 他甚至说“谁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事就是搞破坏, 就是破坏大食堂。对破坏大食堂就是破坏大跃进, 反正, 孩子干不出这种事来。”这说明导演虽然在表现生活, 但这生活已大异于小说, 而更多涵盖着时代的政治气息, 连小孩打架这种事也要跟政治联系起来。增加的这些细节都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另外与小说里有庆形象相比段, 电影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更聪明、有正义感又顽皮淘气的可爱男孩, 在这之后有庆的死更能引起观众的巨大同情。

上一篇:智者刘伯温及诗词有哪些下一篇:术智部·谢安 李郃的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