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2024-05-2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共11篇)

篇1: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活动《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能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能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的方法。

3、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4、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人一份图片学具、手偶实物。

活动过程:

1、播放音频“小鸟的叫声”,引出活动主题。

指导语:小朋友听谁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图讲一个关于小鸟的故事。

2、出示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并简单讲述单张图片的基本内容提问: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它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和周围环境,提醒幼儿用完整句讲述PPT的基本内容。

3、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按PPT顺序观察、连贯地讲述PPT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自由讲述。

指导语: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老师又带来两页PPT,请小朋友两人一组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的内容。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按PPT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PPT内容。想象小动物们的内心和神情,并学习运用: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描述故事。

(2)每组派代表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听小朋友是否按照PPT的顺序连贯讲述图片内容,听听他的故事里用到了那些词你最喜欢,一会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4、教师示范讲述,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比较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指导语:老师也讲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用了哪些好听地词语把故事连接起来的。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按PPT顺序,学习“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图片内容。

5、幼儿分组讲述,手偶表演,引导幼儿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连贯讲述PPT内容。

(1)幼儿四人一组,操作手偶自由讲述。

指导语: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手偶带上,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完整地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操作手偶,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的连接词,边表演边连贯完整的讲述图片内容。

(2)每组派代表讲述、表演。

指导语:请每组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好听故事边表演边讲给小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故事里,你最喜欢他们说的哪句完整的句子和词语,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讲述,学习新的句子和词语,丰富幼儿新的讲述经验。

活动延伸:

把图片投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去创编新的故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本文扩展阅读:家,现代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史记·乐毅列传》:“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家还可引申为自己家庭的住房、室内及机关部队等单位的住地等意。

篇2: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3.让幼儿尝试叙述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花儿、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4.根据内容制作的框架图片。

5.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出示“家”的背景图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片上都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强调:这是蓝蓝的天空,这是密密的树林。。。

2.刚才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呢?教师边指着图片边说:有蓝蓝的天空,有密密的树林。。。

3.猜猜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会是谁的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散文诗,诗的题目叫做《家》

(二)朗诵散文诗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框架。

3.看框架,师幼在座位前共同完整朗诵散文诗。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朗诵一遍好吗,会念的小朋友念重一点,不会念的小朋友念轻一点。

4.教师念前半部分,幼儿念后半部分。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跟我合作来朗诵这首散文诗,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们念后半部分好吗?

5.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上台)师:现在我要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到台上来站成两排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我们比比看,谁念得更好。

6.全体幼儿到台上边做动作边朗诵这首散文诗。师:现在我请全体小朋友到台上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念的时候请你配上动作好吗?

(三)集体创编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叫《家》,现在我们要来创编一首新的儿歌,我这里有一些头饰,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呢?谁愿意来表演啊?还差一个小朋友哦。老师这里有好多个家,你看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请你想好最适合自己的家在哪里,不能重复哦。现在我从一数到五,请你快点找到自己的家。现在我们来看看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啊。。。

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同样的头饰,请不同的幼儿来表演找到不同的家。师:我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表演,这次你可以去找一找不同的家。谁要来表演啊,我要数数了哦,请你找到自己的家。集体朗诵一遍新的散文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只编了诗歌的后半部分,我这里还有很多头饰,我们可以回教室继续去表演创编新的诗歌,我们还可以编编诗歌的前半部分哦。

附散文诗:

蓝蓝的天空是小鸟的家,密密的树林是蘑菇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兔的家,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红红的花儿是蜜蜂的家,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教学反思:

由于图片上的景物和特征有些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幼儿在讲述的时候,并不能够把图片上的景物讲述完整。

由于第一遍教师朗诵散文诗时,并没有出示教具,因此幼儿对于诗歌内容的掌握只有一部分,从而可以引出教师第二遍朗诵,使幼儿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听诗歌。

通过框架的搭建,幼儿能够很直观地看出散文诗中的语句和内容,从而降低诗歌完整朗诵的难度。

通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和个别练习,使幼儿能够有多次机会朗诵并理解这首散文诗,为下面的创编环节埋下伏笔。

在创编环节中,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幼儿会找错自己的家,请幼儿表演的部分,显得比较乱。

篇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人机互动,语言教学,中班幼儿,高级词语,拓展能力

教育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高度重视的问题,21世纪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而幼儿的高级词语在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同时幼儿高级词语的拓展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如何在教育信息的浪潮下, 拓展幼儿的高级词语掌握能力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视点。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幼儿高级词语的拓展能力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并没有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幼儿园一般活动也不会刻意地选择具有幼儿高级词语的语言教育资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教育的规律,还要考虑中班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为便于教学的开展,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口语化、便于幼儿理解的词语来进行教学,幼儿受到的高级词语的熏陶比较少,在运用上更是少之甚少。

多媒体触摸一体机集标准的语音呈现与再现功能、 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情景逼真、富于变化等特性,充分发挥多媒体触摸一体机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可以提供人机交互的学习机会,让幼儿在亲自触碰一体机的情况下,感受学习的乐趣[1]。同时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移情于教育资源, 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文将二者的优点进行整合,旨在挖掘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手段,丰富幼儿高级词语的学习经验和获得。

(二)调查方法

1.文献法

何磊、王满华与杨薇薇共同发表了《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研究》,研究内容显示:在幼儿语言课堂教学中 , 通过对传统教学班和多媒体教学班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 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次数、回答问题次数、回答问题效果以及课后复述学习内容效果等数据 , 检验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幼儿的语言课堂学习 , 并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兴趣 , 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

俞丽萍发表其文章《浅谈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指出传统的教学媒体曾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现代教学媒体正以其独有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 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 , 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 , 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3]。因此 , 发展幼儿的语言 , 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 , 无疑是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 , 深深地吸引着幼儿。

2.问卷调查法

结合《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言领域的目标[4],通过量表(参考周兢和余珍有教授编制的“语音意识和文字意识评估”工具基础上修改而来)对中班早期阅读水平(高级词语)进行预测量,通过预测量笔者发现该量表能够测量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具有的一般性规律趋势以及差异情况。同时笔者制定调查问卷,由家长和教师根据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给予评估,调查了解幼儿高级词语掌握水平、发展水平现状及制约幼儿高级词语发展的因素。

3.访谈法

为辅助调查问卷的调查,笔者访谈了中班级的另外3位任教老师,访谈内容为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幼儿高级词语的渗透,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学意识,是否使用多媒体触摸一体机人机交互的形式进行幼儿语言高级词语渗透或者拓展的学习,在日常的语言教学中是否选择具有高级词语的教育资源,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调查对象的现状水平。

4.观察法

笔者现任教中二班,将班级内的3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在人机互动教学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记录幼儿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即注意力持久性,同时观察幼儿之间的交流是否使用人机互动教育资源中曾经学习到的高级词语。并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相关的数据。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本幼儿园中班幼儿共计69名。其中,中一班调查总人数34人,中二班调查总人数35人。

(二)调查内容

1. 人机交互在中班级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情况、人机交互教学中幼儿阅读能力的现状,尤其是高级词语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如何。

2.人机交互语言教学中促使幼儿掌握高级词语的方法。

3. 针对幼儿高级词语拓展能力发展的差异,寻找人机交互语言教学中促进幼儿能够更好地拓展高级词语的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语言教育资源的选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语言教学,实验组所使用的语言教育资源是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北京汇海早期教育研究院编著的教材,其中故事45首,教师选用包括高级词语的故事25首,包括情感类10首,故事讲述类8首,语句学习类7首。

多媒体教育课件的支持,对每一个教案的选择教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结合人机互动的教学形式及教案故事自身自带的操作材料及课件的人机互动的操作性,在每一个活动中都保证了幼儿能够亲自触碰多媒体一体机,同时能够与幼儿就故事内容,使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

(二)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在研究前,笔者对中班3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访谈内容如下:

笔者:请问您在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一体机来辅助教学?

师1:使用。

笔者:您在一周所开展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是否每次都使用多媒体一体机?

师1:是的,几乎每次活动都会借助多媒体一体机辅助教学。

笔者:您在教学中,是否向孩子渗透高级词语,如: 湛蓝的天空。

师1:教学的开展以幼儿听懂为主,一般很少使用高级词语,个别时候也会使用,但是没有有意识地去进行渗透。

笔者:您没有有意识地去进行高级词语的渗透,那么在您的班级,您是否听到有的孩子使用高级词语呢?

师1:个别幼儿也会使用高级词语,但是出现的次数比较少。

笔者:您认为人机交互的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您开展相应的语言教学活动是否有帮助?

师1:人机互动的特点就是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开展语言教学很有帮助。

同样的问题,笔者访谈了另外两位教师,两位教师表示自己在高级词语的渗透上比较少,但是班级上还是有高级词语的出现,不排除幼儿通过其他的途径学习高级词语,如家长的教育、兴趣班中语言艺术的学习、影视动漫中、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学习到高级词语。同时笔者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自己在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而且因为教学经验所限,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一些无效语言,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是吗?等等词语,使得在教学中无法兼顾幼儿高级词语的拓展学习。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笔者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中班的幼儿高级词语掌握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中班幼儿高级词语拓展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没有得到教师有意识地提高, 原因是多样的,主要是受教学时间和教育资源的限制。

1.前测调查研究:对中一班前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2: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中一班、中二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阅读能力在前测中没有显著差异。高级词语的掌握方面通过家长及教师调查问卷显示:教师的影响因素是固定的,而家长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对于幼儿的日常表现来看,幼儿的高级词语拓展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2.后测调查研究

注:*p < .05 **p < .01

注:*p < .05

表3、表4数据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复述能力、 语音辨别、语感和故事情节分析四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基于幼儿自身阅读能力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幼儿在复述故事及故事讲述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所选择的故事是有针对性选择的具有高级词语的语言教育资源,教师的提问、幼儿的复述及讲述均使用到了故事中的高级词语,教师在使用人机互动教学中,孩子们受到了高级词语的多次强化,而在教学活动后,教师有意识地进行高级词语的复习及拓展,孩子的高级词语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拓展幼儿高级词语能力的策略建议

(一)个别幼儿身上并没有反映出高级词语拓展能力发展的显著变化,表明幼儿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另外家长的教育也在另一个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变量影响。如家长在家庭中有渗透高级词语,虽然幼儿被放置在对照组,那么他的实验数据与实验组的实验数据存在较小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高级词语的渗透,注重家长资源的利用,做到家园共育以帮助幼儿拓展高级词语的能力。

(二)对于语言教育资源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严谨性,如果教育资源选择不当,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若开展相关的教学,需要一线教师与管理者能够对教育资源有一定的把关认定能力,同时教育资源的教育性和适宜性也应该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教师在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也会渗透高级词语的拓展,那么语言教学调查所得出的数据很难归功于语言教学自身。还要对教师在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否使用高级词语进行统计。因此对于培养幼儿的高级词语拓展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到有一定的意识来进行培养,使这一教育内容成为常态化。

(四)人机互动的这种教学形式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语言教学有自身的学科领域特点,与人际互动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还需要更多的学者专家来鉴定其可推广的价值。

篇4: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语言教学 幼儿园中班 电子白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40-02

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发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急需加大对电子白板的应用。

一、幼儿园中班传统的语言教学存在的不足

1.幼儿与教师之间缺少直接交流

在幼儿园中班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是在电脑前进行教学操作,在实际教学时,显示屏会遮挡住教师的视线,导致幼儿、教师之间的直接教学难以有效实现,使得教师对幼儿学习反应、学习掌握的情况难以实现准确的掌握,另外对幼儿的学习来说也是不利的。

2.幼儿的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

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还没有掌握,且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的认识,所以造成幼儿在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讲课时溜号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导致教学的效率低下,幼儿的学习质量不高。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

3.幼儿的学习兴趣不足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幼儿之间的互动较少,且在教学中没有凸显出幼儿的学习主体性,从而造成幼儿得不到足够的教学重视,长期以往就导致了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质量。

二、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策略

1.运用电子白板的画笔和拖动功能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首先将电子白板软件打开,建立一个新的空白页面,利用其画笔功能,通常情况下电子白板的画笔有毛笔、荧光笔等多个画笔工具,在用鼠标点击选中某个画笔之后,就可以书写涂画在建立的空白页当中。例如在学习《太阳公公爱画画》这首儿歌时,教师在教会幼儿诗歌内容之后,向幼儿提出问题,如“在这首儿歌当中太阳公公都看见了哪些小动物啊?”“还有哪些小动物可能会被太阳公公看见呢?它们又会画些什么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进行创编,使用“看见谁画什么”的句式,然后在电子白板的表格当中进行记录,而在呈现幼儿所创编的内容时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照相机功能,同时也能够记录下来幼儿创编的内容,当幼儿在朗诵自己创编的内容时就可以直接参照电子画板,有利于幼儿记忆的加深。

另外还可以应用其拖动功能,在传统的教学中板书往往是固定的形式,随意的移动是无法实现的。而在电子白板中其拖动功能能够拖拽任何一个图形到任何的位置上,例如在学习儿歌《别说我小》之后,利用电子白板让幼儿使用拖动功能匹配穿衣洗脚的图片和妈妈的图片,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还能够对幼儿加深对儿歌的理解发挥极大的帮助。

2.运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能够将教学的重点集中起来,也可以将幼儿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使幼儿的学习思维跟上教师的思路。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有计划的演示失误的由整体到部分、由近及远、由大到小的形态,然后引导幼儿对其进行观察,从而观察中掌握变化的规律,然后将其发展的变化说出来,并对其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在实现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幼儿在学习中学会集中注意力。

3.运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

电子画板的隐藏功能能够将语言教学中的内容逐一呈现出来,实现丰富空白的电子白板内容的效果,充实原本单一的教学情境,给幼儿展现出一种神秘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七只瞎老鼠》时,可以将小老鼠的身体隐藏起来,将其尾巴露出来,然后让幼儿猜测这时什么动物,这时幼儿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力,猜测它是壁虎、老鼠、蛇、小狗等等,当听到幼儿们想象出的答案之后,教师在通过电子白板将隐藏的图片显现出来,当幼儿看到这神奇的一幕时,就会欢呼雀跃起来,若是哪个幼儿猜中了更是兴奋不已。同时也会增大对其兴趣,有利于达到吸引幼儿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子白板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从中可以了解传统教学中存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缺少直接交流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于是本文提出了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策略,如运用电子白板的画笔和拖动功能等。

参考文献:

[1]丁徐菁.活力白板,魅力无限——浅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儿歌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246.

篇5: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能简单复述儿歌。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反思:

我们班的小朋友对儿歌很多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我把前几天学习的歌曲的歌词和儿歌《家》结合起来,小朋友学得非常快,效果也很好。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

篇6: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

教师:快思

作品分析:

《家》这首小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将幼儿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们熟悉的经验范畴。作者大胆地想象大海是珊瑚的家,云朵为大雨的家,地下是石油的家,森林是蘑菇的家。这就一下子调动起幼儿已有的经验和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围的世界!

作者在结尾时用一句“小朋友到了动物园玩儿,可别忘了回家!”将幼儿想象拉回到现实,使他们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更真实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这样的结尾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

整首诗歌语句简练明白,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所喜爱和接受。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的内在情感脉络。

(2)教幼儿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教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将个人的经验想象用 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1、根据诗歌内容,制作1幅教学挂图。

2、水笔、油画棒、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学习作品教师主要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家”的含义和诗歌的诗文及画面,弄清楚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感受诗歌中的内在情绪。

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如:教师问:你们都有家吗?喜欢自己的家吗?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家”,你们仔细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谁的家,是怎样说的?

②接着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1遍诗歌,给幼儿一个初步的印象。

③以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帮助幼儿记忆诗歌。例如:蓝色的大海,是谁的家?黑色的云朵,是谁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谁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谁的家?当讲到最后一句时,教师要放慢速度,带领全体幼儿一齐说完。

④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每段诗句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教师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为什么说,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为什么说,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初步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情绪,能正确地朗诵。

第二层次:进一步理解诗歌这个层次可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意在进一步感受,理解诗歌,以及由诗歌引发的,通过多种途径去探寻相关事物的“家”。

(1)诗歌表演通过动作形态、语言等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观察,寻找相关事物的“家”,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3)利用画报、电视等知识媒介物,寻找相关事物的“家”。

第三层次:迁移诗歌的经验这个层次,主要通过另一种活动形式,把幼儿从诗歌中猁的知识经验,再现出来,为第四层次的活动作准备。

可以采取剪贴画的形式进行。教师从一些废旧的画册上剪下图案,由幼儿自由选帖,添画,表现一幅“家”的图画。

第四层次:扩展想象,仿编诗歌“家”这个层次重点让幼儿把获得的大量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出来。

(1)教师带领幼儿回忆并复习诗歌。然后请全体幼儿一齐朗诵诗歌,并让幼儿谈谈每段诗句事物之间的联系。

(2)激发幼儿讲讲,除了诗歌中说的,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谁的家呢?

(3)请幼儿用诗歌的语言,把想象的东西仿编成一首新的诗歌。教师可先示范,再请1名幼儿上来讲。

教师要帮助幼儿掌握仿编的方法。然后请幼儿分组自由仿编,教师注意观察,指导。最后,让每位幼儿轮流说一句诗,组成一首新的长长的“家”的诗篇,以结束整个活动。

教学效果评价:

这是采用文学网络活动的结构进行的,幼儿在掌握原诗的基本格式后又丰富了有关的大量知识经验。因此在仿编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人将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编出一段“家”的诗歌。

最后全体幼儿“接龙”,将各自的诗句连接起来,形成一首新的长长的“家”的诗歌。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并不复杂,因此不需要用太复杂的教具材料,因为幼儿已能根据诗歌语言较好理解诗歌内容了。是珊瑚的家。

教学流程图为;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动手操作---创编诗歌

教学反思:

在实施过程中,我首先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图片来吸引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从活动的现场效果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与传统的诗歌教学有着令人欣喜的变化。首先利用图片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视觉、听觉上有新鲜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幼儿在仿编诗歌时都能注意与诗歌情调和谐,幼儿想象思维活跃,整个活动都是主动、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

附:诗歌作品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黑色的云朵,是大雨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小朋友到了动物园玩儿,可别忘了回家!

中班语言教案及反思《家》这篇文章共5830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绝句》含反思教案吧。

篇7: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娃娃家超市

活动:

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一.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

1.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篇8: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数数”的乐趣,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能够根据物品不同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

3.在“清点食物”的过程中学习封闭数数,获得封闭数数的多种方法。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

获得封闭数数的多种方法。

活动难点:

根据物品不同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记号笔、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图图家要请客,图图妈妈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来帮他们数一数吧!

二、清点食物

(一)数梨

1.数数。

图图家准备了多少梨招待客人?

2.老师数出来比你们多!(教师演示错误的数数方法)我数的方法对吗?怎么不对?

小结:记住第一个数的,数一圈,数过的不要重复数。

(二)数苹果(10个苹果)。

1.图图妈妈还准备了许多苹果,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

2.图图妈妈准备了几个苹果?你是从哪个开始数的?

小结:找出最特别的作为第一个,开始数,数过的不要重复数。

(三)1.出示糖果,请你帮图图妈妈数数有多少颗糖。

2.请两个小朋友数数糖果罐里共有几颗糖,并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数的。

3.验证:到底是几颗糖,一起来数数。

小结:没有特征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给他做上标记,然后开始数,第一个数过了不要重复数。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一)操作活动。

师:客人都快要来了,可是还有好多东西没数呢!请大家一起帮忙数一下吧!在数的时候,(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可能会忘记哪个是你第一个数的,(出示做标记材料:超轻黏土、记号笔、印章)这些东西可以怎么用,就能让你记得第一个数的东西?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学习一下别人的方法再数,数出的结果一样吗?

(二)交流。

师:一样的东西怎么数出来不一样的数量呢?请幼儿演示各自数数的方法。

答案揭晓:正确的数量在食物的下方,请撕开双面胶,看看,和你数出的数量一样吗?

四、情景——客人来了

师:“叮咚”门铃响了,客人们来了,看看有谁来做客了?总共来了几位客人?(10位)

师:10位客人,每样东西得准备几份呢?(10份)

师:看看,什么东西是正好10份的?什么东西是少10份的?再添上多少就变成10份了?

五、结束活动

今天你们帮了图图家一个大忙,现在,请你们带着这些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其他班里的小朋友吧!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到区角中供幼儿继续讨论、探索。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篇9: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4、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尝精神。

5、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钢琴曲磁带、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极、天空、花园等背景图、小动物贴图、水彩笔、诗歌欣赏用图片、有动物或背景和空白的图画纸、教师创编诗句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送小动物回家,回忆和巩固动物的生活地区及其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

[预设]师:今天,我们班级来了许多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些谁呢?

(说说动物名称)

[预设]师: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家在哪里吗?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送回家。(操作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师在周围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篮子,里面有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根据它们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将动物们送回家。例如:把北极熊贴到北极的图片上)

[调整]师:有一种小动物——珊瑚蛇心里非常着急,它说我还没到家呢?小朋友怎么就把我放下了?(幼儿将珊瑚蛇的图片贴到了森林里)你们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幼儿集体:是在大海里的!师:好请一位小朋友把它送回家。

[预设]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动物们都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他们心里真高兴啊!谢谢你们!今天,我也带来了一首和“家”有关的诗歌,咱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说的是谁的家呢?

二、欣赏诗歌,理解家的含义

1、结合音乐欣赏诗歌,提问:

[预设]你喜欢这首有关“家”的诗歌吗?(喜欢)

[预设]你听到这首诗歌里介绍了谁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一:我听到了鲸鱼的家。师:鲸鱼的家在哪里呢?幼儿一:在大海里。师:对了,鲸鱼的家在广阔的大海里。

幼儿二:我听到企鹅的家在冰冷的南极。师:他说得真好,不但把企鹅的家在哪里说清楚了,还说出了南极是什么样的,非常冰冷,所以说是冰冷的南极。

幼儿三:骆驼的家在沙漠里。师:很好,沙漠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三:很大,很大。师:对,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

[生成]幼儿三:什么叫“一望无际啊?”

[调整]师:就是一眼望去看不到边的地方,都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地方。那你们说说看,还有那些地方可以说是“一望无际”的呢?

[生成]其他幼儿:大海、草原。师:很好,所以,我们可以说一望无际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一望无际的群山,一望无际的田野……

[预设]师:接下来,咱们再来欣赏一遍,听完了以后,请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说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呢?

2、第二遍结合图片欣赏诗歌,提问:

[预设]为什么说---是---的家呢?

[教师的讲评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幼儿一:因为鲸鱼离开大海就会死的。师:对,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可以说是它们的家。

幼儿二:因为小松鼠爱吃的东西都在森林里。师:是啊,家里有丰富的食物。

幼儿三:企鹅就是生在南极的,它在那里长起来的。师: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幼儿四:骆驼就是呆在沙漠里的。师:它喜欢沙漠吗?幼儿四点点头。师:它想到别的地方去吗?幼儿四:不想。师:对,动物最喜欢去活动的地方也能给它家的感觉!

[调整小结]:原来,动物出生的地方、它喜欢去玩耍的地方、它活动的区域和有它们喜欢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让它快乐,给它家的温暖,让它有家的感觉!

三、创编诗歌:

[预设]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吗?

幼儿一:马的家在草原上。师:草原是什么样的?幼儿一:绿色的。师:所以说,绿色的草原的马儿的家,对吗?(幼儿一点点头)

幼儿二:小蜜蜂的家在花园里。师:花园又是什么样的呢?幼儿二:很美丽的!师: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花园?

幼儿二:美丽的花园。师:是谁的家?幼儿二:是小蜜蜂的家。师:很好!

[预设]师:小朋友们,你们也可以选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把它在家里的样子画出来,一起编成一句好听的诗,好吗?你可以选择有动物的、有背景的图画纸,在上面画出小动物或者是小动物的家,如果你认为都不满意的话,可以选择白纸自己创作。(教师提供有三种层次的图画纸)

1、幼儿绘画,构思诗句。(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创作内容)

2、将幼儿的作品按先后顺序四张一组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

句,交流创作成果。(教师在倾听幼儿创编的诗句时发现,幼儿习惯于运用“…的家在…的地方”的句式,不符合诗歌原有的格式,因此决定在幼儿集中后就此做重点要求)

[调整]师:我们编诗句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好象火车的车厢一样,不能排错,在这首诗里,“什么样的”是第一节车厢,“什么地方”是第二节车厢,“是谁的家”是第三节车厢,一节跟着一节。

3、幼儿集中,教师放背景音乐,启发幼儿按照图片排列的先后顺序说说自己创编的成果。教师重点对形容词的运用和诗句的前后顺序进行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一个接一个说的形式较为死板,可以改为请幼儿随机说,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也便于为能力稍弱的幼儿积累经验。)

重点指导过的有:

幼儿一:大大的牛场是牛儿的家。师:你是想说人们养牛的地方吗?幼儿一点头。师:人们通常养牛羊的地方叫做“牧场”或“农场”,那里的草非常多,长得也很肥沃,你想一想,可以怎样说?教师和幼儿一共同说:肥沃的牧场是牛儿的家!师:太棒了!

幼儿二:圆圆的猪窝是肥猪的家。师:我们对牲畜的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例

如:鸟的家叫“鸟巢”;养鸡的地方叫“鸡棚”;养蜜蜂的木箱叫“蜂箱”;马晚上睡觉的地方叫“马厩”;蚂蚁的家叫“蚁穴”;猪的家叫“猪圈”等等,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你应该怎样说呢?幼儿二:圆圆的猪圈是肥猪的家。师:很好!

对于幼儿经常使用颜色、形状等视觉感知来形容的方法加以拓展,启发幼儿结合自己其它感知觉的体验加以描述。例如:启发说“绿绿的草地是绵羊的家”的幼儿,“踩在草地上的感觉怎么样?”(结合触觉感受)“很软”。“对非常柔软,所以我们可以说什么样的草地?”“柔软的草地”。

四、活动延伸:

师:每种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不同的家,但是你们知道吗?所有的动物、植物还包括我们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是什么呀?

幼儿:是大自然,是地球!

师:对了,就是我们生活着的地球,所以我也编了一句放在这首诗的最后,(出示教师画的图片:一双手捧着一个蓝色的地球)就是“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让我们一起努力,来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好吗?

附:诗歌——家

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一望无际的沙漠是骆驼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篇10: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

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5.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活动准备:

1.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

引入活动:

1.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收银员,顾客等)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篇11: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及教学反思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猜猜我有多爱你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学会用“XX多么XX,就有多爱你”的句式来表达爱。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活动难点:

学会用“XX多么XX,就有多爱你”的句式来表达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出示绘本封面

“这上面是谁呀?”(小兔子和兔妈妈)

“原来啊这是关于小兔子和兔妈妈爱的故事”

2.师:“兔妈妈和小兔子是怎么爱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二、分段欣赏故事

1.老师讲述故事第一段,播放小兔子说话录音

2.师:小兔子和兔妈妈是用什么动作来表达爱的?一起来做一做。

师:对,把手张开,张到怎么?小兔子说了什么?

老师扮演兔妈妈张开手说:“我爱你有这么多”。

师:兔妈妈爱的多还是小兔子爱的多?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兔子还用了什么动作说了什么话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3.老师继续讲故事

师:小兔子和妈妈用了哪两个动作,说了什么话来表达爱的?(引导幼儿大胆发言:爱要大声说出来)请幼儿上来做动作

师:你们还有谁比他爱的还要多呢?

师:小兔子还用了什么动作来表达爱呢?

4.出示小兔子跳的图片

师:“小兔子在做什么呀?”(跳)

师:“那你们猜猜看这次小兔子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

5.师:“刚小兔子用了哪些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呀”

请幼儿说一说,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让幼儿再次学习句式:XX多XX,就有多爱你。

6.继续讲故事

师:小兔子和妈妈说着说着来到了山脚下他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把话说的长一点)

师:小兔子用看到的景色里的一件东西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你们来猜猜看会是什么?

师:小兔子指着小路说:妈妈,路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说的好听吧,小兔子说了什么呀?

师:你能用其他的东西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吗?请幼儿说一说

7.老师讲述故事最后部分

三、完整欣赏

教师播放ppt绘本和背景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拓展延伸:

师:小兔子爱妈妈吗?那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你们又是怎么爱自己的妈妈呢?

师:今天呀我们学了很多动作和好听的话来表达爱,请小朋友回家后也对妈妈表达一下爱,好不好呀。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用“XX多XX,就有多爱你”这个句式以及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活动一开始以图片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着分段讲故事,通过故事内容和小兔子的话来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和学说这个句式。在这个过程中,多采用翻页的形式进行讲解觉得不叫单一,可采取多多种形式来让幼儿更投入其中。在让幼儿的回答时,还是自己讲的较多,应该让孩子多说,并且对于孩子的回答应该多多追问,拓宽他们的思维。在进行创编的时候可能是孩子们已经看多这本绘本整个创编过程比较顺利,因此我就请几个小朋友来创编应该多请孩子来说一说。最后完整欣赏的时候,由于孩子们已经听过这个故事,单纯的让老师来讲可能孩子就不怎么有兴趣听,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们扮演小兔子,老师扮演兔妈妈来表演整个故事,这样孩子们可以参与其中,会觉得更有趣。

第2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好朋友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设计意图:儿歌《好朋友》形式较一致,语言较多重复,易于幼儿记忆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幼儿易于理解,通过幼儿的学习能感知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思索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相关联的,扩散了幼儿的思维,然而在最后一句的问答,“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小鸟说:‘不对,我的朋友是森林、蓝天、白云,还有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一个转折打断了幼儿的惯性思维,引发幼儿重新思考,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复述儿歌内容,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扩散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2、幼儿语言的表达。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茶壶、水杯,桌子、椅子,笔、纸,钥匙、锁,围巾、手套。

2、教具:鸟笼、小鸟,蓝天、白天,大森林和绿草地的背景图。

3、同操作材料相同的图片5组,汉字“好朋友”。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操作(将操作材料分组摆放好,供幼儿操作)

二、教师以情境性的语言引入儿歌内容。

提问: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听,你们听到没有,有一对好朋友在说悄悄话,我听到了,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水杯说:“对。”

(幼儿被老师带入了情景,专注的倾听)

我们听到谁在说话,说什么?(教师边请幼儿回答,出示边图片、汉字)

水壶为什么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那你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有哪几对好朋友也经常在一起,他们会说什么呢?

幼儿1:围巾和手套是朋友。(教师提醒:那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

幼儿1完整自己的句型: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手套说:“对。”(教师可以提醒加带动幼儿完整的说)

幼儿2: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纸说:“对。”

(教师赞赏幼儿2,并请其他幼儿一起重复他的语言,逐步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述)

三、教师讲述儿歌第一段,幼儿完整的学习。

教师:有那么多好朋友在说悄悄话,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手套说:“对。”

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锁对钥匙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钥匙说:“对。”

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纸说:“对。”

四、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的想象。

教师:除了刚才说的这么对好朋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经常在一起。(幼儿自由讨论)

幼儿独立回答,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述。(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幼儿1:插头对插座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插座说:“对。”

幼儿2:牙膏对牙刷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牙刷说:“对。”

幼儿3:太阳对天空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天空说:“对。”

幼儿4:电脑对鼠标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鼠标说:“对。”

五、引出儿歌最后一段,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教师:生活中有那么多好朋友,小鸟也来找朋友,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小鸟会说什么呢?为什么?小鸟的朋友会是谁?(引发幼儿思考)

幼儿1:小鸟说对,因为我爷爷家的小鸟就在鸟笼里。

幼儿2:小鸟说“不对。”因为小鸟不想在鸟笼里,它喜欢飞。(教师:“那你认为小鸟的朋友是谁?” 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小鸟和谁经常在一起呢?)

幼儿2:小鸟的朋友是天空。

幼儿3:小鸟的朋友是树上的鸟窝。(幼儿在自由的争论)

教师出示背景图,完整的讲述最后一段。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不对,我的朋友是森林、蓝天、白云,还有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小鸟的朋友是爱鸟的孩子,我们也要做爱鸟的孩子,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小鸟和我们大家的家园,这样,小鸟也会是我们的好朋友。

幼儿1:不要乱丢垃圾。

幼儿2:不要把树砍掉。

六、请幼儿为儿歌取名字。

幼儿1: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幼儿2:朋友。

幼儿3:好朋友。

七、跟着音乐《两只小鸟》做律动。

儿歌:好朋友

茶壶对水杯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水杯说:“对。”

围巾对手套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手套说:“对。”

桌子对椅子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椅子说:“对。”

锁对钥匙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钥匙说:“对。”

笔对纸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纸说:“对。”

鸟笼对小鸟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

小鸟说:“不对,我的朋友是森林、蓝天、白云,还有爱鸟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八、总结:

孩子们,老师和你们是一对好朋友吗?当然是。好,来,我们拍拍手,一边拍一边说,老师对小朋友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说:“对!”(在激情和兴奋中下课。)

教学反思

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和动手动脑的机会,以物品拟人化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但幼儿对茶壶、水杯、锁、钥匙等较感兴趣,对笔、纸、围巾、手套不是很感兴趣,我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准备一些较有新意的,激发幼儿的兴趣,改变一下儿歌的内容。在学习儿歌内容中利用图片加深幼儿对于作品的理解,并加入了汉字,将口头语与书面语结合,培养幼儿对于汉字的兴趣。在最后一段中以全球最关心的问题——环境保护为切入口,将作品的句式做了改变,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并把语言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幼儿注意力集中,也很感兴趣,在活动结束后应加上活动延伸:收集一些资料反映环境的恶化,让幼儿深入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3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猪和靴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

2.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

活动重点: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过程的设计上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乐意参与讲述活动,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以及在平时有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作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表演道具(背景图一幅,小猪、狐狸、八哥鸟、小熊头饰,红靴子一只、花一束)

活动过程:

一、自由讲述,引出课题

出示课件第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图片上是什么地方?是谁?

提问:小猪发现的这个口小底大的红红的东西,摸上去很光滑,象什么呢?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让幼儿同伴之间自由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故事发展情节。)

二、视听结合,想象讲述

1.课件逐一展示,让幼儿利用发散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一想并说一说。

提问:你觉得小猪会碰见谁,小动物又会对小猪说什么?小猪把这个红红的东西当作了什么?

2.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

提问:和小伙伴讨论一下,为故事取一个名字。

(在幼儿边观察边讲述的过程中欣赏故事的发展和结束,重点理解从“红红的东西”到“红靴子”的变化过程,最后,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为故事取名字,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完整性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迁移主题,渗透教育

提问:你喜欢小猪吗?为什么?

(分析了故事中小猪的性格特点,让幼儿感受到了小猪憨厚、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

提问:请你说说在平时拾到东西后是怎么做的?是怎么乐于助人的?

(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讨论,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从而鼓励幼儿争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四、故事表演,积累经验

请幼儿自由组合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让幼儿进入情境表演区,戴上头饰,分角色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活动延伸: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用橡皮泥做一做靴子,感受作品中想象物品的形状特征。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一活动时,打破以往上语言课的常规模式,设计成讲述在前,故事在后的形式,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角,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想象,大胆讲述,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一幅幅画面的出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画面提供的线索,让幼儿尽情想象,并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中,始终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他们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让他们在自主、创新的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达到活动的目的。

第4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秋的画报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2、尝试运用已有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是什么样的?秋天有哪些水果?这些水果又是什么颜色的?

2、学习诗歌

(1)师:老师把小朋友讲的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在这美丽的画报里呢!

(2)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投影仪上的图片,朗诵诗歌,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欣赏感知诗歌的内容。

(3)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诗歌。

3、进一步学习理解诗歌内容。

(1)师:在秋天的画报里有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帮幼儿理解,并学说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3)教师:是谁钻进了果园,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呢?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的朗诵诗歌。

4、引导幼儿根据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1)师:秋天的树林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启发幼儿替换诗歌中的水果的名称。

附诗歌: 秋的画报

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

彩色的画报。

教学反思: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诗歌《秋的画报》内容清新简短,它用鲜艳的色彩和好吃的水果来描述秋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它以视觉和味觉上的享受到让幼儿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美,感受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整个活动下来,总体环节上都很流畅的下来,幼儿基本上都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同时也在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创编诗歌。

第5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自己去吧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这首诗歌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用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象,用拟人的手法,用对话的形式告诉了孩子们,遇到事情和困难要自己去尝试、积极的面对,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因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他们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独立、放手的去尝试,为大班各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

活动目标:

1.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角色对话,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体验儿童诗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独立的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小猴、小鸭、小鹰、果树、池塘、大山)、配乐诗、山、池塘、树的场景布置,小猴、小鸭、小鹰、猴妈妈、鸭妈妈、鹰妈妈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图谱引入诗歌名称,猜想诗歌内容。(老师和孩子的互动中可以用诗歌中的语言回应幼儿)

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树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妈妈来到果树下,小猴想吃果子,他会对妈妈怎样说?(对了,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妈妈会怎么回答(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这样,小猴学会了什么本领?(暗示,爬树)

师: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来到池塘边,小鸭想洗澡,它会对妈妈怎么说呢?猜猜妈妈又会怎么说(妈妈是这样说的)?这样,小鸭子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鹰妈妈带着小鹰大山下,小鹰想知道山那边有些什么,它会怎么问妈妈的?妈妈会带它去还是让它自己去?(对了,妈妈说……),这样,小鹰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老师把这几个故事编成一首诗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朗诵诗歌。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他们都学会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动物宝宝们是怎样对妈妈说的?(让幼儿带着目的欣赏)。

2.再次欣赏诗歌,引导幼儿掌握动物妈妈和宝宝们的语言。

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对话。(老师分别出示小猴子、小鸭子、小鹰图片与幼儿互动)

(1)学习动物宝宝对话。游戏一“看谁学得对”

指导语:你听清了动物宝宝对妈妈说的话吗?大家来玩游戏“看谁学得对”,你们来当小动物,老师当妈妈,我指着哪只小动物,你就变成这个小动物,还要用诗歌里的话对妈妈说。(这一环节老师可提示幼儿)

小猴说……,小鸭说……。小鹰说……

(2)学习动物妈妈对话。游戏二“我来当妈妈”。

指导语:你们太棒了,如果请你来当妈妈会吗?

幼儿当妈妈,教师当动物宝宝,在互动中完整欣赏诗歌。

三、表演诗歌。

1.尝试模仿不同角色的语气

师:诗歌里的动物宝宝和他妈妈的声音一样?我们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示范一句)一起来学一学动物宝宝和它妈妈的声音,(完整朗诵诗歌)

2.布置场景,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戴上胸饰,分别表演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对话。跟着配乐诗表演。

师: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这是果树、池塘、大山,老师准备了动物宝宝和妈妈的胸饰,我们用诗歌里的语言表演一次,表演时一定要注意,宝宝和妈妈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3.互换角色表演诗歌。

师:现在我们换一下角色,刚才当动物宝宝换成当妈妈,当妈妈的换成当动物宝宝表演诗歌。

四、迁移经验

师:小朋友们表演真棒,诗歌的名字什么?诗歌里的小动物没有妈妈的帮助,小动物学会本领了吗?为什么?没有妈妈的帮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小结:我们要像小动物一样,自己学本领,不要依赖别人,要自己大胆尝试、独立完成。

五、延伸活动

师:回家后请小朋友尝试一件新的本领,要自己独立完成,然后把它编到诗歌里或者画在画纸上。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第6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好饿的毛毛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生长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尝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绘本故事书里的各种(包括卵、各阶段毛毛虫、蛹和蝴蝶等)图片各一张;音乐;本周每天早上晨间谈话时引导幼儿说出当天是星期几,让幼儿对一周中有哪七天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教师(扎了一条毛毛虫似的辫子“出场”)引导幼儿说出今天是星期五(知道过了星期五就是周末星期六和星期天,要休息两天);教师问小朋友,发现老师的打扮有什么变化,引起幼儿注意,幼儿很兴奋地说出老师的辫子很好玩,教师问:“老师今天这样打扮漂亮吗?”“为什么觉得老师很漂亮呢?”“老师的辫子像什么?”教师边扭动着辫子做爬的动作边问幼儿,幼儿很新奇地回答:“老师的辫子像毛毛虫!”。教师告诉幼儿今天要请一位新朋友来做客,所以特地梳了一条“毛毛虫”辫子,希望这位新朋友--毛毛虫会喜欢自己。

2、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来请出毛毛虫朋友,“有请毛毛虫朋友!”话音刚落,随着“嗨,小朋友们,我来啦!”的招呼声,屏幕上飞来了一只小蝴蝶。(教师适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呀!这哪是毛毛虫,明明是小蝴蝶飞来了呢。”小朋友一片哗然,老师问小朋友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爬的,请小朋友学一学,小朋友们都很活跃,立刻用自己的身体在地上爬着示范了起来。老师请小朋友们告诉小蝴蝶我们请的不是它,小蝴蝶却说:“没错!是我,是我,就是我,我就是毛毛虫。”“不信,你们一起来敲开下面这扇神秘之门吧。”说着,小蝴蝶飞走了。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图书《好饿的毛毛虫》的封面,就是小蝴蝶说的“神秘之门”。

3、教师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扇“神秘之门”,问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原来是毛毛虫,什么样的毛毛虫,它的表情怎样?”“还看到了什么?”小朋友说看到了字,老师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读出图书的书名《好饿的毛毛虫》。教师请幼儿都举起小手,数“1、2、3”一起用力敲开这扇“神秘之门”,随着两遍“笃、笃、笃”的敲门声,“吱呀”一声,“神秘之门”打开了,出现了《好饿的毛毛虫》的扉页。集体欣赏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幅图画所表达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教师请幼儿仔细观察扉页,都发现了什么……--树叶上躺着什么?(重点突出有一个卵)--还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什么时间?(通过观察到有月亮)--毛毛虫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啵”这个像声字,并知道毛毛虫的样子是又小又饿)

(2)星期一,毛毛虫吃了什么食物,数量是多少?(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汉字“一”)--毛毛虫是怎么吃的?(引导幼儿说出吃穿了一个洞)

(3)在后面的图画出现之前,引发幼儿思考和想像:

--如果你是毛毛虫,星期二你会想吃什么?吃穿几个?星期三呢?……(直至星期六)--接着观察图画,引导幼儿说出星期二至星期六毛毛虫分别吃了什么?数量各是多少?(随着不同数量食物的出现进行10以内数的点数)(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汉字“二”至“六”)

(4)星期六,毛毛虫吃完食物后怎么了?星期天,毛毛虫吃完树叶后又怎么了?(对比前后毛毛虫的表情,让幼儿学会比较)

(5)毛毛虫吃饱后又是什么样子的?它后来帮自己造了个什么?它的房子叫什么名字?(重点让幼儿认识“茧”)

(6)从“茧”里面出来的会是什么动物呢?(适时制悬念,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在幼儿讲述时,教师利用图片演示毛毛虫演变为蝴蝶的自然生长规律。(图片的摆放教师应有意识地摆成一个圆形,代表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4、这时屏幕上的小蝴蝶又飞了过来,它问小朋友,是不是已经明白了它就是毛毛虫变的?小蝴蝶还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去采花粉……小朋友们十分兴奋,跃跃欲试。

5、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扮演毛毛虫,小朋友们一起边讲述毛毛虫的生长过程,当说到毛毛虫为自己造了个房子时,要求幼儿说出“茧”,然后在“茧”里面练成了飞的本领,最后“毛毛虫”们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伴随《化蝶》的音乐,一起欢快地飞到花园去采花粉了……(幼儿离场)

教学反思:

《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家喻户晓的英文童书,这本书的颜色非常鲜艳,封面上大大的毛毛虫马上就可以吸引孩子的目光,老师可以借助这本绘本引导孩子认识星期、水果、颜色、食物名称以及蝴蝶的成长历程等,也可告诉小朋友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天天都需要学习,就像毛毛虫每天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当然也有有趣的小插曲,譬如毛毛虫吃多了会肚子痛等,小朋友很快就可以理解,总之涵盖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基于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经验,我设计了一节数学活动。

第7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想飞的小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5-6岁,是幼儿个性形成,语言发展的好时机。通过故事有趣的情节、画面、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利于幼儿扩展思维、经验,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良好教育,让幼儿自信、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他人的优点的契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专心倾听,能根据画面情节讲述故事内容。

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别小看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别小看自己

教学难点: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动物图片(大象、小象、小鸟、蛇、狮子、老虎)景物图片(山、树、花、河)其他图片 木头道具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懂得自然界中动物们特有的本领

活动过程

一、开始活动 创设情境 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场,表演魔术,让幼儿大胆猜想可以变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出示教具(小象),根据小象的表述,引出故事—想飞的小象

二、活动进行 讲述、引导、交流、互动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启发提问

1、我的故事讲得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他为什么想飞?

2、故事里还有什么小动物?(幼儿边说教师边将动物融入教学挂图中)

(二)结合挂图 完整讲述故事 启发引导幼儿有表情、有动作的模仿故事对话内容

1、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干什么?(回答要语言结合动作)

2、蛇会飞吗?他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

3、狮子说了什么?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

4、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完整表述为掌握句式做基础)

(三)师幼合作完整讲述故事

结合挂图,表情、动作、声音表现出动物的特征,使故事生动

(四)谈话交流 我的本领

1、让幼儿说说自己会什么?有什么本领 我会…

2、让幼儿说说自己不会什么?需要学习别人哪些方面 我不会…

3、鼓励幼儿大胆的、响亮的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或好朋友的不同本领 启发幼儿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教师适时指导,可以提供例句或图片)

(五)游戏活动 “传木头”

规则:将幼儿分为四组小象队,木头放在每组最后一名幼儿手中,教师说开始时,木头从后向前传递,放入筐中,时间到哪组小象的木头多为获胜。获胜队伍奖励小象粘贴,加强组每组派出两名幼儿边说边表演,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

三、活动结束 教师引导让幼儿归纳故事中心

1、想飞的小象—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小结:小象一开始总是羡慕别人,后来小象知道自己的本领后变得看的起自己,而且感到很幸福。小朋友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本领,我们要相互学习,都是最棒的!

四、活动延伸 设疑 激发下节课兴趣

小象回到森林,又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森林看看吧

教学反思

活动的导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接下的环节顺利的展开。幼儿通过对动物的了解,用不同的声音、表情、模仿故事对话内容,想象、思维、语言得到发展。本课结束后,平时也要多加强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为幼儿树立信心,并善于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点。游戏让课堂变得活跃,体现教学游戏化、故事化。

第8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秋天,带孩子们在操场玩,一个孩子惊奇地喊道:“老师,瞧,树叶在跳舞。”于是,孩子们都跑去看落叶。这些情景与本月的教学内容《落叶》不谋而合,“小树叶由绿变黄,一个个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风中翩翩起舞”这些句子与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真是紧紧相扣。《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进行体验。”所以我决定运用多媒体课件学习散文《落叶》,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的巧妙结合,真切地感受到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教学目标:

1.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落叶》

知识准备: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时树叶不同特征。

方位准备:

幼儿呈半圆形坐好。

教学流程:

一、幼儿交流,导入新课。(幼儿通过观察春、夏、秋树叶的不同变化,了解到树叶的季节性变化特点,自然引出秋天的落叶。)

出示春、夏、秋天的树木图,师:小朋友,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树叶有什么不同?

二、完整欣赏散文,运用动画引导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出示动画,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通过音乐、动画、散文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幼儿,使幼儿了解到散文的意境,使整篇散文的学习起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

2.第二遍出示动画,幼儿再次熟悉散文内容。(在此环节中幼儿看着图示试着将散文内容基本表达出来,真正的体现 “幼儿自主学习在前,教师引导在后”。)

3.教师带着幼儿朗读散文的最后一段“小树叶在秋风中飘呀飘呀,飘向四面八方,一个个都安下了家,它们心里还惦记着大树妈妈,盼着大树妈妈明年春天生出许多许多小娃娃。”引导幼儿读出小树叶爱妈妈的情感。

三、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体验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四、围绕爱妈妈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母子亲情。

师:小树叶是怎么爱妈妈的?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说说你是怎样关心妈妈的?

活动延伸:

请每个宝宝对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或做一件事爱妈妈的事。

教学反思:

散文《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教材中童话般的意境将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

一、找准时机,开展活动。

孩子思维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如果没有直观形象的参照物,让他们凭空想象事物,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我特意选择这金色的秋天,来进行本活动。孩子们最近听的是秋天的故事,唱的是秋天的歌,看的是秋天的景物,吃的是秋天的水果和蔬菜。总之,孩子是满眼皆秋色。落叶当然也是眼中之物了,这就有了活动之源。所以,孩子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兴致勃勃。

二、多媒体创设意境,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散文的内容是对幼儿零散的“秋天的感受”的最好概括,但抽象的文字内容幼儿不易理解。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直观形象性的。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配乐朗诵中,幼儿将会再次身临其境。通过欣赏,幼儿对散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整体感受,初步感受到散文的美,体验了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三、适度延伸,深入感受。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与体验散文带来的优美意境,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所以设计了活动延伸:“请每个宝宝对妈妈说一句关心的话或做一件事爱妈妈的事。”因为下课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拓展的开始。所以创设发展语言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充分的表达机会,活动延伸满足了幼儿表达的愿望,将课堂延伸到家庭。

当然,本次活动也有好多地方值得探讨。例如对于散文中难理解的词“惦记、焐焐、盼望”,教师虽然引导解释,但孩子还是不能真正理解;再如课中孩子尽管在我的引导下学得兴致勃勃,但没有主动提问的现象,就连他们不能理解的地方也没有提出来,这说明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一定努力进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自己的教学品牌。

第9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水滴旅行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活动难点:

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活动准备:

1.课件《小水滴旅行记》

2.小水滴图片若干;4幅小水滴旅行图片若干份3.音乐《去郊游》 《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出活动内容师:小朋友,你们喜欢郊行吗?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郊游好吗?(《去郊游》的音乐响起,老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进入活动室。)师;哇,小朋友们快来看这是什么呀?

(老师带幼儿到事先设计好的场地,有许多的小水滴。)师:小水滴你在这干什么?

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很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我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

幼:自由回答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

1.讲述故事师提问:

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

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

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

d 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

2.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师: 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师幼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3.游戏(1)角色表演游戏a 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b 教师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过程的状态。(还可以给幼儿拍照)(2)操作游戏师:小朋友和小水滴一块旅行快乐吗?(快乐)小水滴也很开心。可她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我们帮忙,我们安静下来听听看,好吗?

师模仿小水滴口吻:“我在旅行时拍了4张好看的照片,我想把这4张照片按照我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这张贺卡的1.2.3.4框中,贴好后送给我们的好朋友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这次和小水滴旅行的快乐好吗?请小朋友帮我一起贴。”(小朋友们搬上自己的小椅子有秩序地到桌子旁轻轻坐好。按小水滴旅行的先后顺序贴在标有1.2.3.4的贺卡框中)(幼儿自由贴,教师巡视指导)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小朋友贴的真不错,(放《火车开了》的音乐)火车开来了,我们坐上火车,帮小水滴送贺卡给它的好朋友吧!

(带幼儿开火车随音乐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小水滴旅行记》这个活动它即属于科学领域,有属于语言领域。孩子们从小就对水既熟悉又特别感兴趣,我们直接说自然界中的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他们一定不感兴趣。大班的幼儿处于探索期,对水是熟悉的,但对水的三态变化却不能很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语言故事中掌握水与水蒸气互变的浅显的科学道理。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设计了形象的场景和许多图片,其次就是师幼互动。形象的场景和图片激发了幼儿幼儿活动探究的兴趣,同时师幼之间适时互动为幼儿的感情交流提供了平台,也有了经验的分享,更有不同观念的碰撞与提升。

作为中班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如果我能在讲述故事中多多关注每个孩子的表现,并把游戏参与到故事中,多与他们建立互动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在提问中,多引发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思考,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整节课上下来的效果也会更好。

从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我深刻的领悟到了我们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那么孩子习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10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动物的尾巴》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动物是受关注的,幼儿喜爱动物也是与生俱来的,而动物身上的奥秘则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动物尾巴的特征”成了“找尾巴”活动的话题,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倾听、参与活动、愿意讲述的习惯。

2、丰富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知道许多小动物都有他们相应的尾巴。

重点难点

掌握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绒玩具;老虎、松鼠、猴子、袋鼠、狗、猫等动物为把背景图一幅;断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

1、用布遮住动物绒玩具的身体,尾巴露出布外。

2、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你怎么知道的?猜对的小朋友让小动物亲一下。

3、小结:动物尾巴的特征。

二、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动物尾巴背景图,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说说,那些动物躲在里面?

2、请幼儿找出躲在里面的小动物是谁?并说你怎么知道的?

3、小结:除了这些动物尾巴还有那些动物尾巴?

三、游戏:找尾巴。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倾听愿意讲述的习惯,让幼儿掌握了一些常见动物尾巴的特征。但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参与讨论过程中不够积极互动,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上一篇:民族地区县委书记先进事迹下一篇:专升本政治时事